五四運動100周年感想心得1000字3篇
五四運動100周年感想心得1000字3篇
【范文一】100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如同一道閃電照亮歷史的天空,也照亮一個民族前行的道路。
它是一場偉大的愛國革命運動,五四先驅們以救亡圖存為己任,高高擎起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帷幕;它又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沖決思想禁錮,追趕先進潮流,貫穿于中華民族走向現代化的整個進程。
100年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內涵的五四精神,歷經一代代人傳承、發揚與積淀,早已融入民族血液,成為民族復興之路上的重要精神支柱。
100年前,中國青年作為一支新生的社會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在此后的歷史進程中,中國青年的身影始終站立在偉大變革的前沿:他們喊出的口號,每每成為時代強音;他們展現的風采,往往標示著時代精神。
雖然時代在不斷變化,但愛國青年與國家民族的血脈聯系沒有變,“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擔當沒有變。
凝聚在五四精神的旗幟下,一代代青年在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和發展進步中,譜寫了一曲曲激昂向上的青春樂章。
歷史和現實證明,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生生不息的強大力量。
今天,五四的火炬傳遞到當代青年手中,如何用它點燃青春、照亮人生,是每個青年人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
“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以你們為榜樣,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
求作一篇關於五四運動的感想
五月的春風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飄香,和著春潮,伴著夏韻,在花海燦爛奪目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五四”運動八十五周年。
彈指一揮間,人類已昂首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中國戰勝了衰落,走向振興,掙脫了屈辱,走向奮起,中國正以嶄新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自己,然而,人們不會忘記那劃時代民族救之的“五四”愛國運動,更不會忘記那舉起民族救之旗幟,開創民族獨立和民族振興新紀元的先驅者,不會忘記革命戰爭的峰火硝煙,更不會忘記,為真理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經落到我們肩上,“五四”火炬已經光榮地傳到我們手中。
我們生活在一個靚麗的季節,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字眼,我們要去追回與你同行、釋放自己青春的能量。
青,是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春,是季節,是成長的季節,青春就濁出成在成長季節的那片生命的綠色,是陽光下那片燦爛的笑容。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它也許是你人生的一處驛站,不過請記住,即使它象一顆流星,我們也要努力讓它成為一次輝煌的閃現,不懼艱難困險,敢于拼搏,志比云天。
中學時代,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知道,風雨會使我們變得強壯,挫折會使我們變得堅強。
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質,來自于風雨的洗禮和生活的磨礪,我們要面對山峰,去欣賞它的風光,面對未來去爭創人生的輝煌,這樣才能體現生命的價值。
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而21世紀,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經過幾十年來的艱苦建設,已取得了“乘長風,破萬里浪”的迅猛發展,但我們不要忘記,我們仍然是個發展中的國家,還有許許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發展,要想國家富強,就必須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在二十世紀,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上,中國共青團留下了英勇奮斗的足跡,做出了無愧于歷史的貢獻。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世紀,中國共青團,將以新的面貌,面向新世紀,以新的作為開創新的事業,在中華民族振興史上繼續譜寫光輝的篇章。
我們緬懷“五四”先驅們的業績,回顧中國人民和青年在整個世紀,走過的歷程,作為當代青年團員應當秉承民族精神,高舉“五四”火炬,肩負時代責任,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去開拓、去創造、去擁抱新希望,來迎接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世紀吧。
青春是什么
青春可以是攜子之手,浪漫而溫馨地漫步于桃紅柳綠之中;青春可以是把頭發染成五顏六色,在大街上旁若無人地大跳千奇百怪的街舞;青春可以是無休止地泡吧,瘋狂地蹦迪,如果還嫌不夠刺激的話,那就去蹦極,開飛機。
難道,難道青春僅僅就只剩下這些了嗎
青春也可以是潛心于科學研究,十年磨一劍;青春還可以是扎根于邊疆,一心謀發展;青春更可以是手擎炸藥包炸碉堡時那一聲驚天動地的吶喊聲。
青春是整個人生旅程中最絢麗的一站,最奇妙的一站,最燦爛的一站。
青春孕育著無窮無盡的能量等著我們去開采,去挖掘,去釋放。
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對于人生價值的認識、詮釋,乃至于實現,而青春正是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黃金時期。
青春需要實現人生價值。
青年朋友們,不,戰友們,前進的號角已經吹響,未來在向我們召喚,歷史將會永遠記住我們的身影,前進吧,前進吧,讓我們釋放青春的能量,點燃創業的夢想。
五四運動的感想.
談五四 五四運動至今七十年了,臺灣島外的朋友,希望我談談五四。
做為以思想家、歷史家自居的我,也自信能夠把這題目徹底的談一談,藉以糾正幾十年來大家對五四的錯誤認識。
我父親李鼎彝是五四運動后一年進北京大學的,他正趕上五四帶來的排山倒海,在之中,他和當時的許多人一樣,已經無法冷靜觀察這一運動,再予以評價。
奇妙的是,晚他三十六年的我,卻在大江東去,浪淘盡五四人物的邊緣,得以冷靜的觀察了它。
胡適、羅家倫,都是我認識的,五四時代,他們固一世之雄也,但在世亂飄蕩之際,他們都局促海隅,無復當年了。
這些雕謝了的身影,更是我觀察五四的具體人證,使我在下筆時候,別有領悟。
胡適生前,我寫過一篇「播種者胡適」,其中指出一九一九年「有件事情對胡適來說可能是不幸的,那就是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把胡適所希望的一個單純的文化運動轉變為政治運動,擾亂了他那為中國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礎的夢想,對這個夢想的達成而言,五四顯然是一條岔路。
本來該是針對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而做的非政治的革命,當時那些健將們都相信唯有思想革命成功,政治革命才有了真正的保障,才不會一垮再垮。
半路殺出五四運動,對當然有「廣為流傳」的貢獻,但它也未嘗不是的「罪人」,因為它使許多優秀的知識分子都紛紛忍不住了,紛紛忘了他們真正的深遠的使命了,他們不怕「任重」,但卻有點嫌「道遠」了。
最后,他們終于暴露了狂熱的本質,選擇了感情的求近功的反應方式,大家都不肯再靜下心來研究問題了,大家都跑到十字街頭,投身到黨派的陣營里,高倡他們的主義去了。
」 我這篇文章發表后,胡適寫信給我,可是還沒寫完,他就死了。
死后他的文件都被監管,不過據看過這封殘信的校長錢思亮見告內容,并沒否認我上面的論斷。
事實上,胡適是肯定我的看法的。
早在他死前四年和我的一次談話中,他就批評五四以后各路人馬搶青年去搞政治的舉動,他怪國民黨、怪共產黨、甚至還提到「(啟超)他們也搶青年」,言下不勝惋惜。
另一方面,我在「播種者胡適」中提到「只有胡適仍然守住不談政治的諾言」,引起陳獨秀在臺灣故舊的不滿,寫文章質問我根據什么證據,『確知陳(獨秀)、李(大釗)和胡適的「相約」
難道是胡適親口告訴你嗎
』事實上,胡適所寫他回國時「打定不談政治的決心,要想在思想文藝上替一個革新的基礎」以外,有一封失傳了的信,便是證據。
在「中國現代出版史料」甲編中,就收有這封信。
信是寫給陳獨秀的,中有「若要『新青年』改變內容,非恢復我們『不談政治』的戒約,不能做到。
」他建議由北京同人發表一新宣言,「注重學術思想藝文的改造,聲明不談政治。
」可見大家講好專心為中國做文化和思想的奠基工作,的確是經過相約。
不幸的是,這批優秀的知識分子,最后終于在五四的排山倒海下,被政治席卷以去。
五四運動發生在一九一九年,只有在廣義的說法里,它才包括一九一七和一九一八年的新文化運動。
而新文化運動,才是五四運動的基礎。
新文化運動是孫中山所命名的詞兒,他在南方,深思遠慮的把眼光投射到北京,他肯定了「一二覺悟者」所引起的「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
他寫信給海外同志,告訴他們「吾黨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賴于思想之變化」,他極力贊美從北方起來的那個變化。
可惜的是,所有的革命者都在思想變化過程中,就先政治掛帥了一切。
于是,五四變成了一條岔路,「吾黨」應五四而興,五四卻完了。
為什么五四是新文化運動的一條岔路呢
因為新文化運動的主流雖然是「德先生」(民主)與「」(科學),但是達成這些主流的基礎,不是別的,乃是個人的解放。
而個人的解放的前提,乃是思想的解放。
五四運動以后十六年,胡適寫「個人自由與社會進步」回憶說:「民國六七年北京大學所提倡的新運動,無論形式上如何五花八門,意義上只是思想的解放與個人的解放。
蔡元培先生在民國元年就提出『循思想自由言論自由之公例,不以一流派之哲學一宗門之教義梏其心』的原則了。
他后來辦北京大學,主張思想自由,學術獨立,百家平等。
在北京大學里,、劉師培、和陳獨秀、錢玄同等同時教書講學。
別人頗以為奇怪,蔡先生只說:「此思想自由之通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
」這樣的百家平等,最可以引起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 但是,思想解放的達成,卻又有賴于顯示個性主義(Individuality)的「健全的個人主義」。
胡適回憶:「我們當日介紹易卜生(Ibsen)的著作,也正是因為易卜生的思想最可以代表那種健全的個人主義。
這種思想有兩個中心見解:第一是充分發展個人的才能,就是易卜生說的:「你要想有益于社會,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第二是要造成自由獨立的人格,像易卜生的「國民公敵」戲劇里的斯鐸曼醫生那樣「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因為信仰「健全的個人主義」的人們深信:「一個新社會、新國家,總是一些愛自由愛真理的人造成的,絕不是一班奴才造成的。
」而這種「健全的個人主義」,在十多年后,已由胡適印證為不是別的,「其實就是『自由主義』(Liberalism)。
」 不幸的是,五四運動以后的「吾黨」,卻丟開了「健全的個人主義」,而走上集體主義的路子。
國民黨也好、共產黨也罷,他們都「以俄為師」,輸入了蘇聯式的黨組織與黨紀律,而這種老毛子的玩藝兒,卻含有窒息思想解放的可怕禍害。
胡適回憶:「蘇俄輸入的鐵紀律含有絕大的『不容忍』(Intoleration) 的態度、不容許異己的思想,這種態度是和我們在五四前后提倡的自由主義很相反的。
」由此可見,不論是右派的國民黨、還是左派的共產黨,他們左右逢源的、「吾黨所宗」的,其實非布爾什維克即法西斯,他們都走上集體主義的路子。
而這種路子,對個人解放與思想解放的新文化運動說來,卻是令人痛苦的歧途。
新文化運動的主題是「啟蒙」,是思想的、文化的、洗自己心革自己面的;五四運動的主題是「救亡」,是政治的、進而擁黨自肥的、洗別人心革別人面的。
在救亡圖存的緊迫感覺下,舉國若狂,認為時不我與,而要中風疾走、結黨營公,是我們可以理解的。
問題是,如果沒有這些各路英雄來救國,中國是不是會更糟呢
會一定等不及了呢
戊戌政變時,與康有為同為「救亡」人物的王照,在三十多年后回憶說:「戊戌年,余與老康講論,即言「……..我看只有盡力多立學堂,漸漸擴充,風氣一天一天的改變,再行一切新政。
」老康說:「列強瓜分就在眼前,你這條道路如何來得及
」迄今三十二年矣。
來得及,來不及,是不貼題的話。
」照王照的意見,中國拖了三十多年還沒亡,可是當年若不「救亡」而去救小孩子,第一代不去救國而去救第二代、第三代,則三十年后,民智大開,思想解放,個人解放,這些非奴才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國人,才是建設新中國的本錢。
當然,王照這種迂腐之論,誰也不要聽他的,大家都吵著說中國快亡了、緩不濟急了。
這種憂慮,最后使從事新文化運動的許多優秀的知識分子,也都投入五四運動所帶來的政治掛帥里。
結果,經過三十年的折騰,收回了臺灣,可是丟掉了大臺灣四十四倍的外蒙古,對俄引狼入室、對日以德報怨,滿目瘡痍之中,右派法西斯的國民黨逃到臺灣、左派布爾什維克的共產黨得到大陸。
中國人付了幾十年「救亡」的代價,最后,中國站起來了,可是中國人卻垮了。
中國站起來了,可是中國人卻垮了。
為什么
因為在幾十年的浩劫下,中國人在思想解放、個人解放上,已經面目全非、奇慘無比。
從外在的壓力看,中國人陷入集體主義的制度下,殊少個人的自由和顯示個性主義的條件;從內在的突破看,中國人中的匹夫匹婦固然氓之蚩蚩多是混蛋;至于其它出類拔萃之士,在「沖決網羅」(譚嗣同語)方面,表現得也一塌糊涂。
五四于今,七十年了,但是比起七十年前新文化運動的真正精神,又在那里
海峽東岸的出類拔萃之士,還在國民黨老神在在下,曲學阿世又阿當道,不敢攻擊三民主義,有的還妄想「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海峽西岸的出類拔萃之士,雖然思想解放、個人解放上有勇敢的覺悟,但是因為幾十年的教條污染,這種覺悟,還處處留下污染的痕跡而不自覺。
一般說來,水平實在不敢恭維。
他們跳來跳去,以為自己跳出來了,其實還在如來佛的掌心里。
他們著書立說,處處不脫馬克斯的心傳與唯物的獨斷,雖然他們口口聲聲在爭自由民主。
海峽兩岸的出類拔萃之士按說不該像匹夫匹婦那樣混蛋,但是,他們又高明多少呢
為什么中國人變成這樣
根本的原因,是在思想解放、個人解放上基礎太差。
七十年前的新文化運動,還沒生根發葉,就「根株浮滄海」了。
當時優秀的知識分子,在思想解放、個人解放上變成了半吊子,本欲度人,結果尚不足以自救。
天下不危,豈可得乎
當時優秀的知識分子,從事新文化運動,在標榜的項目上,雖不周全,大致不差。
但是由于他們本身也在摸索中前進,所以矛盾時出。
以急先鋒陳獨秀為例,他氣壯總勝于理直。
他大刀闊斧論古典主義之當廢,但卻同時盛譽古典主義而不自知;他明白宣布「相信尊重自然科學實驗哲學」,但卻誤以為唯物辯證法是科學;他說實驗哲學和辯證法的唯物史觀是近代兩個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并希望兩者能成為聯合戰線,其實是完全錯誤的。
辯證法是達爾文演化論成立以前的玄學,實在不是什么科學,但是陳獨秀卻不知道,他的徒子徒孫也不知道。
陳獨秀后來帶頭替中國選擇了共產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是美麗的、偉大的、無懈可擊的,并且是古往今來志士仁人的一貫好夢。
「禮記」中「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豈不正是共產主義的「各盡所能」嗎
「貸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豈不正是共產主義的「各取所需」嗎
但是,把這么偉大的圣人才能做到的境界,施之于匹夫匹婦,又如何可行
此難怪中國人讀了兩千年「禮記」,結果卻只能讀不能行。
陳獨秀不知國貨的共產主義不可行,反引進洋貨共產主義,他的徒子徒孫且以可用階級斗爭的方法,一蹴而幾于先,再階級專政于后,期得長治久安,殊不知此非深知馬克斯者也。
馬克斯早在一八六五年就完成「資本論」初稿的最后兩卷,但他不讓恩格斯看,事實上,他在第三卷中,已經動搖了他在第一卷中勞動價值論的論據。
他在一八七二年海牙大會的講演中,也有「我們不否認有些國家如英國、美國,甚至荷蘭的勞工們,可用和平方法達到目的」的石破天驚之言,可見馬克斯本人,對馬克斯主義,也不無疑義。
恩格斯1890年寫信給舒密特,提到馬克斯曾自諷的說:「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不是一個馬克斯主義者
」由此可見,此馬來頭大,固有自知之明者也。
如今一個世紀下來,馬克斯所預言的資本主義,依然逍遙健在,而共產主義亦不得不明暗之間,走資以求繁榮,可見教匹夫匹婦去做圣人,志士仁人實有力不從心之苦。
七十年前陳獨秀的帶頭誤以唯物辯證法是科學,證明了他錯認「賽先生」。
新文化運動人物以「沖決網羅」的思想解放、個人解放為天下倡,但他們自己,卻身陷新羅網而不自知,五四之為岔路,此為最大明證。
新文化運動時代的優秀知識分子,在思想解放、個人解放上變成了半吊子,又豈止陳獨秀
他們之中,不論上層或下層,在為中國導向上面,都不難挑出毛病和笑話。
例如魯迅,在當時,他的思想竟是反對「自由平等之念,社會民主之思」的,他不但反自由民主,并且連代議制度都反,這是什么頭腦
又如毛澤東,他在中共建黨籌組湖南小組的前夜,還在長沙大公報上鼓吹「湖南獨立」、主張中國應「實行「各省人民自決主義」,二十二行省、三特區、兩藩地,合共二十七個地方,最好分為二十七個國。
」而湖南本身,要建立「湖南共和國」,以免「湖南受中國之累」
這又是什么頭腦
這種由當時優秀知識分子給中國亂投醫、亂帶路的現象,在在都顯示了他們的「目的熱」,往往造成了「方法盲」,原因無他,他們自己在思想解放、個人解放上,火候不無可議,熱情有余,沉潛不足。
當時最理智的莫過于胡適。
胡適看出主義不是萬靈丹,因而勸人多談問題少談主義,其眼光銳利,確在他人之上。
但胡適也有他的盲點,例如他在一九二六年宣稱:「十八世紀的新宗教信條是自由、平等、博愛。
十九世紀中葉以后的新宗教信條是社會主義。
」當時講了許多話申述這個主張。
可是二十七年后,他公開懺悔了,公開懺悔他「在那時與許多知識分子所同犯的錯誤;在當時,一班知識分子總以為社會主義這個潮流當然是將來的一個趨勢」。
他說三十多年來,「極左的與極右的社會主義,拿國家極大的權力來為社會主義作實驗;而兩種實驗的結果都走到非奴役、集中營,非用政治犯、強迫勞工,非用極端的***,沒有方法維持他的政權。
因為這個三十多年的政治、經濟的大實驗,極左的極右的大實驗的失敗,給我們一個教訓。
」所以大家才有以覺悟。
「在外國,如在美國,現在有好幾個雜志,最著名的如「自由人」(Freeman)雜志,里面的作家中有許多都是當初做過共產黨的,做過社會主義信徒的,現在回過頭來提倡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經濟制度。
這種在思想上根本的改變,我們不能不歸功于三十多年來世界上這幾個大的社會主義實驗的失敗,使我們引起覺悟——包括我個人,在今天這樣的大會里當眾懺悔。
」由此可見,新文化運動時代的大宗師胡適,在為中國導向方面,也未嘗不一時錯認「德先生」,而有以誤入歧途。
連胡適都如此,其它優秀知識分子更可知矣 ! 一個多世紀來,中國優秀知識分子為祖國帶路,試驗過君主立憲、試驗過開明***、試驗過保皇、試驗過革命、試驗過勤王復辟、試驗過再造共和、試驗過新華春夢、試驗過金陵春夢、試驗過北京紅樓夢。
什么都試驗過,只忘了試驗一件事,就是帝國主義統治香港那種調調兒。
結果呢,一個多世紀的比賽下來,試驗出來最成功的,竟是帝國主義下的香港
香港百分之七十都是中國人,但在洋鬼子的統治下,居然創造出一個令全世界贊嘆的地區,在全世界經濟衰退的時候,它還能維持生產總值每年百分之十的成長、還能成為全世界第三個金融中心,更重要的,在繁榮以外,它給了中國人充份的言論自由。
結果比賽下來,他們的「殖民」待遇,都勝過我們的「大國民」水平。
連起碼的自由與繁榮都遠勝于中國人自己的統治,這種國恥,比香港割給英國更丟人吧
有時候,我們覺得我們除了「以做中國人為榮」外,其它能引以為榮的,竟不堪枚舉,除了「愛國」、「民族」、「光榮」、「大義」這些引以自慰的抽象外,簡直沒有多少可以自豪的實績了,做為中國人,這不太可憐了嗎
設想當年道光皇帝甘心亡國,豈止香港,連整個中國都割給英國,一個多世紀下來,中國人是不是也不錯呢
我看至少至少,不會比國民黨統治更壞吧
當然愛國者會說:這是什么話
我們不要做亡國奴
但是,另一種聲音我們也不妨想想:許多時候,做了亡國奴的自由與繁榮,竟比做一個政權的家奴還象樣,這又怎么說呢
富蘭克林說:「那里有自由,那里便是我的祖國。
」這種聲音,豈不也值得我們比比嗎
五四運動以打倒帝國主義始,以被帝國主義打倒終。
我們走了七十年的遠路,如今自由無緣、繁榮沒份,在上者專政,在下者渾沌,所謂思想解放、個人解放,都還瞠乎其后,不知何年何月才得登彼岸而迷津。
撫今追昔,真令人不禁為五四憂。
也許再過七十年,我們才能真正達到新文化運動所標榜的項目。
不過,先決條件是不能再走錯路了,再走錯路,再來個七十年也沒用。
那時候,我們已是世界第一貧窮愚昧之國,連帝國主義都不要我們了
梁實秋:我參加了五四運動 南方網訊 我那時候在清華學校讀書,學校在北京郊外,我們只能在周末進城一次。
我記得第二天全體學生集合在操場上體育館前面,站在體育館陽臺作主席的是陳長桐。
我們這位老同學是天生的領袖人才,他說話有條理、辦事有才能、為人有風度。
清華的學生在服裝上和城里的學生不一樣,平時都是布衣一襲,但是列隊外出則頗為整齊嚴肅,高等科的學生一律著兵操軍服,中等科的學生一律著童子軍裝。
我們列隊進城受到盛大歡迎。
天安門前集會,被軍警包圍,拘送北大法學院,清華的同學亦在其列。
以后我們逐日派隊進城參加游行,作街頭演說鼓舞民眾抗議政府。
這時候有一輛汽車駛了過來,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打,我們一涌而上,用旗竿打破了汽車玻璃,汽車狼狽而逃,我們不知道汽車里坐的是什么人,我們覺得坐汽車的人大概挨打不算冤枉。
這個運動由學生掀起,是自動的,沒有人指使,也沒有人操縱,只是愛國的熱情表現。
所以等到學生運動擴展而為商人罷市,由北京而及于上海,這運動的目標初步達成之后,這運動也就消歇下去了。
但是影響所及,學生們醒起來了,五四運動一變而為新文化運動。
一方面學生們的組織力加強,學生會紛紛成立。
以清華的學生會而論,其組織是頗為民主的,評議會的成員由各級選舉,干事會為執行機構分組工作。
我們的學生會因為和學校當局齟齬,一連發生三次風潮,把校長三人逐出校外,其基本原因是當局的官僚作風未能因勢利導。
全國其他各校也是事變迭起,秩序大亂。
但是在另一方面,學生們的思想開放,求知若渴。
對舊有的不能一律滿意,乃歡迎外來的新的思潮,諸如政治學說、經濟理論、文學、藝術的思想,紛至沓來。
作者簡介: 梁實秋(1903—1987),著名文學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
曾與徐志摩、聞一多創辦新月書店,主編《新月》月刊。
后遷至臺,歷任臺北師范學院英語系主任、英語教研所主任、文學院院長、國立編譯館館長。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談吃》、《看云集》、《偏見集》、《秋室雜文》、長篇散文集《槐園夢憶》等。
譯有《莎士比亞全集》等。
主編有《遠東英漢大辭典》。
(編輯:姜志)
五四運動感想演講稿
學習五四運動心得體會眾所周知,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
同時。
它也是人們思想解放,引起新文化的一個過程。
我國歷史悠久,是文明古國,經歷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社會制度,其舊思想舊制度的存在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國家的進步。
五四運動的發生距現在已近90年,也許有許多人會說五四運動已經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
很多人也都認為五四精神只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已經過時了,對于我們也沒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了。
我認為這種說法是相當的不正確的,我們很有必要重新認識我們的意識形態,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下重新認識愛國主義精神。
重提五四愛國運動,發揚五四精神對于我們當代大學生還是有著重大意義的。
那么時值今天,當代的大學生遠離了國家和民族苦難的日子,遠離了社會動蕩不安的局面,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的背景下,愛國好像對于今天的我們已經留于以種形式,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把愛國付諸行動,那么我們今天來重新懷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用自己的切實行動來發揚帝國主義精神是又極其重大作用。
是的,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當如何認識愛國主義,怎樣用我們的切實行動來實踐愛國主義
在生活中,我們并非要為發揚愛國主義而做出一場哄哄烈烈的愛國行動,我們應實事求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的經濟做貢獻。
在學校里,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爭取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就像的學生資
五四愛國運動的意義100字
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反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里,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表現了偉大的力量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愛國運動發生在俄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后,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部分,對宣傳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起了推動作用;五四愛國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
淺淡五四活動觀后感作文300字
今天,我讀了一篇關于歷史的文章《爭國權“五四”運動》。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戰敗。
1919年1月至6月,英、法、美、日等27國外交首腦集于巴黎,召開了和平會議,史稱“巴黎和會”。
在會議上,北洋政府竟讓代表在喪權辱國的條約上簽字,中國人民不答應,國內掀起了一場反抗熱潮。
學生們的反抗最為強烈。
1919年5月3日,北京大學和北京各校學生準備發起了學生運動。
5月4日下午1點多,十多所學校的3000多名學生發動了“五四”運動。
學生們闖進了賣國賊曹汝霖的家里,把在曹宅的章宗祥打個半死,一氣之下燒了曹宅。
北洋政府害怕了,6月6日——10日被迫釋放被關押的學生,撤去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的職務。
國家了紀念這一運動,將5月4日確定為青年節。
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輩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一定好好珍惜。
我們都是中國人,所以我們決不能忘記5月4日這個重大的日子。
我們的祖國啊,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們不能一味地享受著現在的幸福生活。
我們要向先輩學習,學習他們那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新的時代創出一條屬于我們年輕人自己的道路。
求:五四運動精神及意義論文(3000字)急急急,謝了
嗯,這個3000字的話,我幫你寫好,發到你的QQ郵箱里邊兒比較慢一點。
五四運動小論文100字
我眼中3的毛2主席 毛5澤東是偉大e的馬q克思主義s者,無t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4華人y民共和國和中0國人x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g。
誠然,于b黨、于r軍、于u國,毛4澤東都做出了y不v可磨滅的貢獻。
但是,如果我們做一b個q假設,當他從4萬d人n之i上v的神壇走下a來的時候,我們又h應當怎樣評價這位偉人m呢
在此我想借用某篇文3章的說法,毛7澤東是中8國歷s史上t“最大t的理想主義g者”,而且是“馬o克思主義y的理想主義u者”。
作為5一z名農家子f弟,毛6澤東走出了u韶山p沖,也r就走進了p一y個b無d比4廣m闊的大g世界。
這個f世界就像一b件藝z術品的原胚,雖然五f色斑斕,卻瑕瑜互4見6,總需要一t雙2靈巧而有力q的大u手7來雕琢。
毛1澤東也u許不o知道,他就是這雙8大m手4。
他在五s四運動前后接觸和接受了v馬t克思主義o,參與e創建了o中2國***,開u始構建與x兩位63世紀的偉大f德國人n遙遠的回應。
他秉持著自由的理想,領導中2國人t民反4擊黨國政府的圍剿,抵抗日5寇的入u侵,拯救中4華民族于u瓜分6豆剖之s際。
理想的旗幟揮舞在他的前面,這是最博大i的民族理想,革命的人o生理想,并在他熱情的詩歌中6贊美了k為6實現理想而進行的壯麗的斗6爭。
《七t律·長6征》就是這樣一u個k革命現實主義q和革命浪漫主義i相結合的詩歌典范,既寫出了z紅軍長4征所經歷i的千x難萬s險,又v把紅軍為3了c實現北上f抗日2的革命理想而排除一z切0障礙、不q怕犧牲的崇高精神發揮到極致,達到了o內6容和形式完美的統一r,堪稱為7藝k術精品,千u古絕唱。
正是在社會主義u建設時期,正是在生命最后的十a多年里,毛7澤東陸續發動了z“大b躍進”和農村人d民公2社化8運動,“反4右傾”斗2爭,農村和城市社會主義r教育運動,以5至于w后來的“文7化6大q革命”,帶來十f年動亂,十t年的傷疤,用了u幾a十q年也j沒有完全醫好。
據此,有人e意圖對毛4澤東做全面否定。
早在《關于i建國以7來黨的若干q歷r史問題的決議》里,毛2澤東已q經得到了x客觀的評價:“他雖然在‘文7化2大q革命’中4犯了a嚴重錯誤,但是就他的一b生來看,他對中0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e于n他的過失。
他的功績是第一c位的,錯誤是第二y位的。
” 毛8澤東后期的錯誤,也i是緣于s他的理想主義o信念。
他對人x類理想社會的追求的確是真誠的,盡管是失敗的。
大r同世界,人g人o勤勉快樂,大b家沒有私心5,共生共榮,這就是共產主義n的遠景浮現在老年的毛5澤東心6頭的點點滴滴。
于e是他像年輕人s一k樣***地掀起社會的造反3運動,想從3根本上k顛覆這個h與a理想社會相距甚遠的世界。
美國著名學者費正清在其名著《美國與w中7國》中8說:“毛5澤東號稱不l朽,可能主要是由于z他力n圖粉碎自古統治階級的傳統。
他對特權和城市官僚的種種弊病深懷樸素的反7感。
這種反1感在中5國人x民的心2中1敲響了m警鐘,觸動了r久j遠以1來就有的感情;因為0舊中5國是世界上o以4上v層階級少3數人r統治多數人y的一y大b典型。
”可以0說,對理想的追求造就了i毛7澤東,一p個n指點江山a、激揚文4字的毛7澤東,一j個b欲與x天j公8試比2高的毛6澤東,一a個q要掃除一a切5害人k蟲,全無v敵的毛0澤東。
對這樣一k位不p以4同志也c不j以1主席相稱,而純粹以6一j名理想主義j者身份出現的毛2澤東,我愿意致以0一d個u20度的鞠躬
毛5澤東以0畢生精力q鉆研馬a克思主義t是為2了d解決中1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問題。
毛5澤東思想,體現了a現代中6國社會發展的規律,中8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走社會主義t道路。
中4國革命和建設既符合人a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又v有自身的特殊規律。
毛7澤東思想概論,有助于o我們提高馬c列主義r理論水4平。
毛1澤東思想是馬k列主義r在中1國的豐j富和發展,是中2國化8了y的馬y克思列寧主義o。
認4真學習o和研究毛6澤東思想,有助于j我們樹立愛國主義w、集體主義m、社會主義m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k生觀、價值觀。
堅定愛國主義p、集體主義x和社會主義w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s生觀和價值觀。
我們現在正站在51世紀的門g檻上q,要在這個s新的世紀里,使我們國家以4社會主義l強國的地位屹立于j國際社會,在很大d程度上d取決于d年輕一p代成為8具有高素質的人i才e群體,而思想理論素質是人y才f素質的靈魂。
因此,年輕的一z代要適應社會主義d現代化3建設的需要,就必須努力n學習y毛0澤東思想,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論素質,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無k獨有偶,史玉6柱在巨4人y集團倒閉后,一d度閉門d讀書7,只讀有關毛6澤東的書6,他認7為6一a事通,百事通,只學毛4主席就夠了m。
有所得后才s重新出山q,且不s論他的腦白金是否有效,欠1下f幾k億n債務能夠自己r償還的,普天r之m下d又m有幾w人q
毛8澤東思想真是光芒萬d丈f\ pwヮsフ□mⅷki駿
五四運運動小故事
五四時期,理發店的門口會掛著這樣的對聯國事如此 無心整容 橫批 諸君不必光顧有一個家庭婦女 由于沒有錢買布寫標語 就把自己家的衣服當掉 買幾尺白布 寫上標語 上街游行 這是典衣刊布的故事游行隊伍中還有和尚 尼姑等看破紅塵之人 據說還有妓女 妓女原本被說成不知亡國恨的人。
這些原本不關心政治的婦女 看破紅塵的出家人都參與政治 說明五四運動真的促成了中華民族的覺醒 我打字速度很慢 一陽指 所以不說了 我只是想告訴你 五四運動很了不起 他起到了團結中國人的作用 從此以后 中國的革命就有了群眾的基礎 孫中山 康有為的失敗 都是沒有群眾基礎 毛澤東的成功 就是因為他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 贏得了農民的支持。
好,祝你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