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環境的手抄報精品
【第4句】:固體廢料:施工場區,場區門口處,場區內道路無生產垃圾,生活區無垃圾。
【第5句】:粉塵:目測無揚塵現象。
【第3句】: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第1句】:公司成立環境因素辯識組織機構,對環境因素進行辯識。使各種影響環境的不利因素能夠及時地辯識出來,對其中重大環境因素進行有效控制,減少環境影響。
【第2句】: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環境保護法》及當地有關環保的規章制度,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噪音、揚塵、廢水等對周邊環境的污染。
【第3句】:進場前主動與建委、市容、市政、環衛等部門提前聯系、備案,辦齊各項手續,施工過程中隨時保持聯系,加強溝通。
【第4句】:提前作好現場周邊居民的安撫工作,與居委會搞好關系,作好周邊居民的工作,取得居民的理解和信任。定期對周邊居民進行拜訪,及時了解情況,達成諒解。
【第5句】:現場布置接待室,專人負責接待居民來訪,及時解決居民反映的問題。
【第6句】:成立擾民及民擾問題工作小組,建立從組織→實施→檢查記錄→整改的環保工作自我保證體系,積極和群眾建立協調互助關系。
【第7句】:教育全體施工人員加強環保意識,把作好環境保護、開展文明施工、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保護市容、場容整潔變成每個施工人員的`自覺行動。
【第8句】:所有擾民及民擾帶來的影響和與市政、環衛等部門的協調配合關系由我單位負責處理。
【第9句】:環境因素辯識組織機構:
陜西省第十一建筑工程公司彬縣稅費網絡中心工程項目部
環境保護領導小組
組長:吳斌(項目經理)
副組長:魏來財(生產副經理)
楊平國(生產副經理)
成員:李彥斌、行建勛、孫德平、王森、張莉、王珂、惠小強。
【第4句】:環境保護職責分工
(一)、噪聲控制
【第1句】:材料動力組負責對攪拌機、振搗器、電鋸、電鉆等設備進行養護,維修、更新和改進工作。
【第2句】:生產安全組負責設備使用,模板安裝、材料搬運等操作控制。
(二)、污水控制
【第1句】:生產安全組負責施工用攪拌機、砼輸送泵及管道清理污水的控制。
【第2句】:行政后勤組負責食堂、浴室、廁所等生活污水的控制。
(三)、固體廢物控制
【第1句】:項目部負責工程管理,生產部門負責生產固體廢物控制。
【第2句】:行政后勤組負責對生活垃圾進行控制。
(四)、揚塵控制
【第1句】:項目部負責現場揚塵控制工作。
【第5句】:環境保護措施
(一)、一般規定
【第1句】:施工現場的施工區域與辦公、生活區劃分清晰,并應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第2句】:施工現場必須采用封閉圍擋,高度不得小于【第1句】:8m。
【第3句】:施工現場出人口應標有企業名稱或企業標識。主要出人口明顯處應設置工程概況牌,大門內應有施工現場總平面圖和安全生產、消防保衛、環境保護、文明施工等制度牌。
【第4句】:施工現場臨時用房應選址合理,并應符合安全、消防要求和國家有關規定。
【第5句】:在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中應有防治大氣、水土、噪聲污染和改善環境衛生的有效措施。
【第6句】:施工企業應采取有效的職業病防護措施,為作業人員提供必備的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病危害作業的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和培訓。
【第7句】:施工企業應結合季節特點,做好作業人員的飲食衛生和防暑降溫、防寒保暖、防煤氣中毒、防疫等工作。
【第8句】:施工現場必須建立環境保護、環境衛生管理和檢查制度,并應做好檢查記錄。
【第9句】:對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考核應包括環境保護、環境衛生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內容。
【第10句】:施工企業應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施工現場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二)、噪聲污染控制
【第1句】:機械設備產生的噪音,生產安全組對產生噪音的設備搭設吸音防護棚或采用低噪音的設備。
【第2句】:由材料動力組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檢修、維護工作,對機械操作人員進行交底,對機械故障及時采取措施,防止噪音超標,同時在可能的情況下,進行設備改造,以降低噪音。
【第3句】:對組合鋼模產生的噪音,操作人員在安拆搬運模板時,要輕拿輕放,杜絕野蠻操作。
【第4句】:施工現場的強噪聲設備宜設置在遠離居民區的一側,并應采取降低噪聲措施。
【第5句】:對因生產工藝要求或其它特殊需要,確需在夜間進行超過噪聲標準施工的,施工前建設單位應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夜間施工。
【第6句】:夜間運輸材料的車輛進人施工現場,嚴禁鳴笛,裝卸材料應做到輕拿輕放。
(三)、水土污染控制
(1)、生產污水
【第1句】:施工現場應設置排水溝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經沉淀后方可排人市政污水管網或河流。
【第2句】:攪拌機、砼輸送泵及管道清理污水要集中收集,經沉淀池沉淀后排放,當污水量較大時,要考慮廢水回收利用,回收時,設備的貯水池要做成防水型,防止滲漏,污染土壤。
(2)、生活廢水
【第1句】:由于生活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油污、廢紙屑等各種雜質,因此必須經過化糞池,沉淀池、隔油池等一級水處理后,方可排放到市政管網。
【第2句】:食堂應設置隔油池,并應及時清理。
【第3句】:廁所的化糞池應做抗滲處理。
【第4句】:食堂、盥洗室、淋浴間的下水管線應設置過濾網,并應與市政污
水管線連接,保證排水通暢。
(3)、施工現場存放的油料和化學溶劑等易燃物品應設有專門的庫房,地面應做防滲漏處理。廢棄的油料和化學溶劑應集中處理,不得隨意傾倒。
(四)、固體廢物控制
【第1句】:生產廢料:現場生產垃圾外運時,要送到指定的符合要求的垃圾處理場,場區進口,運輸道路采用硬鋪裝地面,汽車出場前要清除汽車輪胎上的泥土,現場的材料包裝由項目經理部負責,材料包裝的回收處理由項目部制定回收方式、方法,存放地、處理方式,確保不發生環境污染問題,同時,現場內不得隨意亂扔包裝用品,不等焚燒塑料包裝制品。
【第2句】:生活垃圾:生活區要有統一規劃,生活設施完善,符合生活衛生要求,食堂建立剩飯回收裝置,并做到日產日清,垃圾回收箱布局合理,垃圾分類處理,并由專人負責管理,做到生活區衛生整潔。
(五)、防治大氣污染控制現場揚塵
【第1句】:現場大門入口施工道路要設置硬鋪裝,每天進行清掃,清掃前先灑水濕潤,防止揚塵,樓層清理時,亦先灑水濕潤后清掃,并將樓層垃圾裝袋,用垂直運輸工具運至地面處理,禁止直接從樓層向下拋擲拉圾。
【第2句】:施工現場栽種花草降塵,綠化美化生活環境。施工現場設專人負責工地的揚塵治理工作,成立文明施工保潔隊,配備灑水設備,作好壓塵、降塵工作。
【第3句】:對易發生揚塵的攪拌機,水泥罐、水泥袋堆放場地,要搭設防護棚等防塵、降塵設施。
【第4句】:施工現場的主要道路必須進行硬化處理,土方應集中堆放。裸露的場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應采取覆蓋、固化或綠化等措施。
【第5句】:施工現場土方作業應采取防止揚塵措施。從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運輸應采用密閉式運輸車輛或采取覆蓋措施。
【第6句】:施工現場出入口設置洗車臺,車輛離開現場前應對輪胎和底盤進行清洗,不得帶泥上路。運輸車輛不得滿載,應留有余量,用彩條布或帆布覆蓋嚴密,嚴防遺撒,并設專人沿路途巡視,一旦發現遺撒,及時組織人力清掃。
【第7句】:施工現場的材料和大模板等存放場地必須平整堅實。水泥和其它易飛揚的細顆粒建筑材料應密閉存放或采取覆蓋等措施。
【第8句】:施工現場應設置密閉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應分類存放,并應及時清運出場。
【第9句】: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車輛的尾氣排放應符合國家環保排放標準的要求。
【第10句】:施工現場嚴禁焚燒各類廢棄物。
(六)、火災控制
【第1句】:施工現場的易燃易爆物品要分類存放儲存在專用倉庫內,由專人負責管理、分發、使用,并建立臺帳,定期清點。炎熱季節,氧氣瓶、乙炔瓶要搭設遮涼棚并按要求分開存放使用;
【第2句】:防火用品、用具等設施齊全,防火機構健全,職責明確,保證火災事故發生時,能夠迅速得到有效控制,杜絕重大火災事故的發生。
【第3句】:對領用人、領用品、領用數量、領用日期進行登記,控制領用數量。
【第4句】:防止施工現場火災事故的發生:對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消防培訓,增加消防意識。對電鋸房、化學品倉庫、木工棚等一律配備符合規定數量的滅火器,嚴格落實各項消防規章和防火管理制度。
(七)、進行CI設計美化施工現場
【第1句】:CI戰略作為工程項目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從樹立企業整體形象出發,規范員工行為,促進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文明及衛生等方面的管理標準化,保證項目管理目標的實現。現場CI策劃從企業整體出發,對項目全過程按照MI(理念識別)、BI(形象識別)、VI(視覺識別)三方面要求系統地進行運作。同時在CI戰略基礎上積極導入全新的CS(消費者滿意)理念,牢固樹立“業主至上,質量第一”的思想,在業主滿意目標中突出為業主提供優質產品、優質服務及規范施工行為,推動“創建優質工程,爭創名牌工程”目標的實現。
【第2句】:按要求搭設施工圍擋,圍擋上嚴格按企業CI標準設置體現業主、施工單位的標識。對施工現場的出入口按CI要求美化布置,設置“五牌二圖”以及安全宣傳標語和警告牌,包括工程總平面圖、業主、總承包商、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等內容。
【第3句】:在現場辦公區域進行綠化工作,即達到減少現場揚塵的效果,又給工作人員一種視覺上的美感。
上一篇:勵志標語失去標題匯聚五篇
下一篇:水系景觀禁止標語匯集10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