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感言怎么寫
班會感想作文3月10日,我們?nèi)?1)班舉行了一次題為“養(yǎng)成好習(xí)慣,做個好少年”的班會活動。
這次班會由我和周鼎鵬主持,由于我是第一次主持這樣的班會活動,所以心情格外激動。
班會剛開始時,我的心像只小兔子一樣亂跳,有些緊張,但看到同學(xué)們都在認(rèn)真地聽我們講,我漸漸地平靜下來,鎮(zhèn)定地主持。
主持完班會之后,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這次班會的目的是要讓我們?nèi)w同學(xué)行動起來,重新正視自己,檢查自己日常學(xué)習(xí)、生活中的各種習(xí)慣,包括好的和不好的。
好的習(xí)慣我們要堅持,壞的習(xí)慣我們要改正。
俗話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任何一件小小的壞事都可能演變成一種壞習(xí)慣,影響到我們一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任何一件小小的好事,如果我們不做它,久而久之,同樣也不可能形成好的習(xí)慣。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做任何事情,都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習(xí)慣做起,日積月累,今后才有可能成為做大事業(yè)的棟梁之材。
通過這次班會活動,我不但鍛煉了自己的演講與口才,而且還明白了良好的習(xí)慣會影響人一生發(fā)展的道理。
牛頓就是因為從小養(yǎng)成了愛觀察事物的好習(xí)慣,他從蘋果落地發(fā)現(xiàn)了地心引力,從而成為著名的科學(xué)家。
現(xiàn)在我們都是小學(xué)生,正是學(xué)知識長身體的關(guān)鍵時期,希望我們班的同學(xué)們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xué)習(xí)、生活習(xí)慣,做一個好少年!周一下午,四年級全體師生在學(xué)校會議室上了一堂令人深思的班會課——當(dāng)文明人、做文明事。
班會由劉校長主持,她先告訴了我們一件令大家感到驕傲的事情,就是中山紀(jì)念堂工作人員反饋:我們看完電影后,地面上沒留下一點果皮紙屑。
這是一種文明的體現(xiàn),校長得知此事后恨不得馬上告訴我們。
然而劉校長接著說,校園里也出現(xiàn)了不好的現(xiàn)象:同學(xué)們繪畫比賽后貼在墻壁上的畫不到一個月,就變得斑斑駁駁、滿目瘡痍,令人痛心。
兩件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誰是誰非?道理大家都明白。
然而卻發(fā)生在同一所學(xué)校、相同的學(xué)生身上,這是為什么呢?我認(rèn)為我們還缺乏文明意識,我們還不能更好地約束自己的不文明行為。
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標(biāo)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
但“不準(zhǔn)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zhǔn)進(jìn)入草坪”等標(biāo)語卻用中文標(biāo)明。
這又是為什么呢?有人回答:因為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大多發(fā)生在中國游客身上。
我深深地感到,文明是一個國家進(jìn)步的象征,不文明的行為是一種國恥啊!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和30名中國孩子一起舉行了草原探險夏令營,日本孩子野炊做好飯后先禮貌地請大人們吃,然后再自己吃;中國孩子卻以為會有人把飯送到自己面前,結(jié)果卻餓著肚子在哭冤叫屈。
在中國的大草原上,日本孩子用過的雜物都用塑料袋裝好帶走,他們發(fā)現(xiàn)了百靈鳥蛋,馬上用小木棍圍起來,提醒大家不要踩;可中國孩子卻走一路丟一路東西……最后,日本領(lǐng)隊問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77個日本孩子齊聲吼道:“美!”“天空藍(lán)不藍(lán)?”“藍(lán)!”“你們還來不來?”“來!”然而,當(dāng)他們抬起頭時每個人的眼里都閃爍著淚花。
在他們的淚花中,我看到了文明言行中真情的流露,也看到了站在他們身后的父母、老師和國家。
此時此刻,我的眼中也閃動著感慨的淚花,78年前,因為日本的野蠻,他們的祖輩侵略和踐踏著我們的國土;64年前,他們在戰(zhàn)敗后的廢墟上深刻反省,成為一個經(jīng)濟強國;而今,他們的子孫又用文明的言行給我們上了一堂發(fā)人深省的一課。
“一屋之不掃,何以掃天下”,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文明的信息,折射出文明的光輝!其實我們與文明只差一小步。
管住自己的口,不隨地吐痰,不說臟話;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果皮紙屑,不破壞公物;管住自己的腳,不踐踏花草,不亂踢亂踹。
我相信,我們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更寧靜、更有序、更文明的寰島校園。
通過這次班會,我深深地感到,文明是一種品質(zhì),一種修養(yǎng),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它就像一面鏡子,無時不刻地展示著一個人、一所學(xué)校、一個國家的精神風(fēng)貌。
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當(dāng)文明人,做文明事。
寢室活動后感言
1、:……們、……們: 你們好
非常感謝,感謝你們的盛情,感謝你們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我的小寶貝……(孩子的小名)的滿月酒會
一個月以來,為著這個小家伙,我們?nèi)颐Φ貌灰鄻泛酢?/p>
可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有帶著笑。
事實上,從小……(孩子的小名)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我們家就充滿了歡聲笑語,巨大的幸福洋溢在我們家每一個人的心里
在我的心中,更是充滿了幸福
也充滿了一個做父親的男人的神圣責(zé)任感
我?guī)缀趺繒r每刻都在念著:感謝老天
把這么一個漂亮可愛的孩子賜給我們這個家庭
作為男人,作為一個驕傲的父親,我該做些什么,才能讓這個我和……(妻子的名字)的至愛,才能夠讓他每天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長大
現(xiàn)在,對著這個小家伙,我想說:孩子,你是幸福的
因為有愛著你的爸爸媽媽,有這么多疼你的爺爺奶奶、叔叔伯伯、姑姑阿姨、哥哥姐姐,你一定會每天生活在陽光與歡笑之中
今天,為著我們這個剛滿月的小太陽,我們歡聚在一起。
讓我們舉起杯來共同暢飲吧
祝福他的明天如日東升,祝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蒸蒸日上
2.敬愛的親朋好友們大家好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這個初為人父的爸爸非常激動的宣布我們的寶寶滿月了
在孩子滿月這天,我擺下這桌酒席,不為別的,就為了感謝各位親朋好友,從孩子出生到現(xiàn)在,在這短短一個月中,孩子得到大家的關(guān)心與祝福,在此,我代表我們家寶寶向給位說一聲謝謝,謝謝大家
現(xiàn)在,希望大家與其手中的酒杯,為我的寶寶祝福~干杯~~3.各位長輩、各位親戚朋友、各位街坊鄰居: 你們好
非常感謝,感謝你們的盛情,感謝你們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我的小寶貝……(孩子的小名)的滿月酒會
一個月以來,為著這個小家伙,我們?nèi)颐Φ貌灰鄻泛酢?/p>
可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有帶著笑。
事實上,從小……(孩子的小名)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就正式宣布我們家終于進(jìn)入四世同堂時代,我們家就充滿了歡聲笑語,巨大的幸福洋溢在我們家每一個人的心里
在我的心中,更是充滿了幸福
也充滿了一個做父親的男人的神圣責(zé)任感
我?guī)缀趺繒r每刻都在念著:感謝老天
把這么一個漂亮可愛的孩子賜給我們這個家庭
作為男人,作為一個驕傲的父親,我該做些什么,才能讓這個我和……(妻子的名字)的至愛,才能夠讓他每天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長大
現(xiàn)在,對著這個小家伙,我想說:孩子,你是幸福的
因為有愛著你的爸爸媽媽,有這么多疼你的爺爺奶奶、叔叔伯伯、姑姑阿姨、哥哥姐姐,你一定會每天生活在陽光與歡笑之中
今天,為著我們這個剛滿月的小太陽,我們歡聚在一起。
讓我們舉起杯來共同暢飲吧
祝福他的明天如日東升,祝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蒸蒸日上,再次感謝大家
基本上夠用了吧
根據(jù)你自己的言語特點,稍進(jìn)行修改一下,背熟就行啦在這里也祝福你的小太陽身體健康
女人46歲生日感言
感謝依然健康
感謝有人愛自己
感謝生活不但沒那么糟糕,反而還越來越好
感謝孩子
感謝老公
感謝父母
感謝明天的太陽依然照常升起
十二個兄弟的感想怎么寫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guān)系的道德準(zhǔn)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
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
01 孝感動天舜,傳說中的遠(yuǎn)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
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
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02 親嘗湯藥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
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jīng)濟得到恢復(fù)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03 嚙指痛心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
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
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
”曾參于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
曾參學(xué)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xué)而》)的修養(yǎng)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xué)》、《孝經(jīng)》等儒家經(jīng)典,后世儒家尊他為“宗圣”。
04 百里負(fù)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
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fù)米回家侍奉雙親。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fù)米,哪里能夠再得呢
”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
”(《孔子家語·致思》) 05 蘆衣順母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
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
”(《論語·先進(jìn)》)。
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
繼母經(jīng)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zé)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
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
”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
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06 鹿乳奉親郯子,春秋時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
他便披鹿皮進(jìn)入深山,鉆進(jìn)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
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07 戲彩娛親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
一次為雙親送水,進(jìn)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xué)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賣身葬父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
其后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
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jié)為夫婦。
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
言畢凌空而去。
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09 刻木事親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nèi)(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jīng)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
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10 行傭供母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
戰(zhàn)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yǎng),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
后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雇工供養(yǎng)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
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11 懷橘遺親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xué)家。
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shù),袁術(shù)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
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shù)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
”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
”袁術(shù)見他小小年紀(jì)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陸績成年后,博學(xué)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jīng)》,撰寫《太玄經(jīng)注》。
12 埋兒奉母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
父親死后,他把家產(chǎn)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yǎng),對母極孝。
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dān)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fù)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些糧食供養(yǎng)母親。
”當(dāng)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yǎng)孩子。
13 扇枕溫衾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
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
少年時即博通經(jīng)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zāi),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zāi)民。
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
14 拾葚異器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
當(dāng)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饑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饑。
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么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
”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
15 涌泉躍鯉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
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
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愿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風(fēng)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
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
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
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yuǎn)走江邊了。
16 聞雷泣墓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xué)多能。
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yè),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
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當(dāng)風(fēng)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
”他教書時,每當(dāng)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17 乳姑不怠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人稱“山南”。
當(dāng)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yǎng)婆婆,如此數(shù)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
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愿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
”后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18 臥冰求鯉王祥,瑯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
繼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隱居二十余年,后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nóng)、司空、太尉。
19 恣蚊飽血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qū)趕,擔(dān)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20 扼虎救父楊香,晉朝人。
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只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
猛虎終于放下父親跑掉了。
21 哭竹生筍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y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
適值嚴(yán)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shù)莖嫩筍。
孟宗大喜,采回做湯,母親喝了后果然病愈。
后來他官至司空。
22 嘗糞憂心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
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yù)感家中有事,當(dāng)即辭官返鄉(xiāng)。
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
醫(y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兇,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 黔婁于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fā)現(xiàn)味甜,內(nèi)心十分憂慮,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幾天后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并守制三年。
23 棄官尋母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jīng)刺血書寫《金剛經(jīng)》,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后,決心棄官到陜西尋找生母,發(fā)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
終于在陜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
24 滌親溺器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
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yīng)盡的職責(zé)。
關(guān)于中考后的感想
中考說感想 中考如期而至,又匆匆離去.它的持續(xù)此的短暫,雖然只是兩,可為此的考生卻奮斗了N年.它絲毫沒有同情之心,如以往一般,送去了幾家歡喜,幾家愁.它以自己認(rèn)為最公平的方式?jīng)Q定了每個考生的高中生活。
無奈,我們生活在這塊土地,只能適應(yīng)這里的考試制度.于是,一個個不眠之夜的勤學(xué),只為中考;我們用自己的睡眠時間祭奠了這次中考的到來.‘一考定終生啊!這是眾多家長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用他來提醒子女對中考馬虎不得. 眼看著女兒每天期待的眼神,我的心也不輕松,只好每天逗女兒開心,想帶她出去遠(yuǎn)游,可是她說出去玩也不靜心,還是在家等待吧。
以前是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在這幾天卻是度日如年! 年年歲歲考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中考對整個社會而言只是每年必舉行的一次盛會;對每個中學(xué)生而言,則是人生的第一次。
然而,中考也是每個人的必經(jīng)之路,就如同我們從嬰兒成長為兒童再成長為青少年;從不會走路到會走路再到會跑.所以它和我們平時的學(xué)習(xí),生活沒有區(qū)別,同樣只是我們走向最后成功的一塊階石,有的人走的快一點;有的人走的慢一點;有的人因為不小心而摔了一跤,但這并不影響我們的人生之路.走的快的就一定第一個能夠到達(dá)成功的頂峰嗎?跌倒的人就不能繼續(xù)前進(jìn)嗎?答案當(dāng)然是毫無疑問的否定.既然如此,又何必太在意中考的分?jǐn)?shù)呢?一考定終生的話不也荒謬至極了嗎?況且,在漫漫的人生長路中,又有誰不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成長的;不是在一次次跌倒后成熟的呢
誰不是在一個個逆境中成功的呢
我把這些話說給女兒,女兒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哲理,可是我感覺她還是不輕松。
女兒說:“好歹這也是我的第一次沖鋒吧
我希望我能得到理想的成績
”哎,如此說來只能陪著女兒一起緊張,一起查詢,一起四處打聽。
。
。
。
終于等到了七月九日,同學(xué)的一個電話激起了女兒的興奮,女兒高喊著:“媽媽,快啊,撥打電話160,可以查詢成績了
”我迫不及待的拿起電話,那些大道理拋到了九霄云外,心情如此緊張,生怕女兒會失望。
電話里尋呼臺小姐回答:查詢正忙,請稍后再查。
我們一家人的心都縮緊了。
我放下電話,在那里默默地等待,這時老公拿起手機打電話,找了我的老同學(xué)幫忙去教委查詢。
幾分鐘過后,我的電話響起,同學(xué)先是恭喜我,告訴我女兒得分是643分,順利通過中考,跨進(jìn)了重點高中的大門。
女兒松了一口氣,我和老公也高興極了,當(dāng)晚我們一家人出去吃了一頓火鍋,然后帶女兒到公園散步,此時看著女兒輕松的表情,我明白了:其實中考并不可怕,是參考人的期待增加了中考的份量啊
在此之后,我希望女兒順利度過每個階段的考察,出色的完成學(xué)習(xí)任務(wù),打拼出自己最輝煌的人生
感人的故事以及感受
1:一朵玫瑰花 有位紳士在花店門口停了車,他打算向花店訂一束花,請他們送去給遠(yuǎn)在故鄉(xiāng)的母親。
紳士正要走進(jìn)店門時,發(fā)現(xiàn)有個小女孩坐在路上哭,紳士走到小女孩面前問她說: 「孩子,為什么坐在這里哭
」 「我想買一朵玫瑰花送給媽媽,可是我的錢不夠。
」孩子說。
紳士聽了感到心疼。
「這樣啊......」于是紳士牽著小女孩的手走進(jìn)花店,先訂了要送給母親的花束,然后給小女孩買了一朵玫瑰花。
走出花店時紳士向小女孩提議,要開車送她回家。
「真的要送我回家嗎
」 「當(dāng)然啊
」 「那你送我去媽媽那里好了。
可是叔叔,我媽媽住的地方,離這里很遠(yuǎn)。
」 「早知道就不載你了。
」紳士開玩笑地說。
紳士照小女孩說的一直開了過去,沒想到走出市區(qū)大馬路之后,隨著蜿蜒山路前行,竟然來到了墓園。
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墳旁邊,她為了給一個月前剛過世的母 親,獻(xiàn)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遠(yuǎn)路。
紳士將小女孩送回家中,然后再度折返花店。
他取消了要寄給母親的花束,而改買了一大束鮮花,直奔離這里有五小時車程的母親家中,他要親自將花獻(xiàn)給媽媽。
一朵玫瑰花 為逝者舉行盛大喪禮, 不如在他在世時, 善盡孝心。
2:沒有上鎖的門 鄉(xiāng)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把上連鎖三道鎖;女兒則厭惡了像風(fēng)景畫般枯燥而一成不變的鄉(xiāng)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過收音機所想象的那個華麗世界。
某天清晨,女兒為了追求那虛幻的夢離開了母親身邊。
她趁母親睡覺時偷偷離家出走了。
「媽,你就當(dāng)作沒我這個女兒吧。
」可惜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麗動人,她在不知不覺中,走向墮落之途,深陷無法自拔的泥濘中,這時她才領(lǐng)悟到自己的過錯。
「媽
」 經(jīng)過十年后,已經(jīng)長大成*的女兒拖著受傷的心與狼狽的身軀,回到了故鄉(xiāng)。
她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微弱的燈光透過門縫滲透出來。
她輕輕敲了敲門,卻突然有種不祥的預(yù)感。
女兒扭開門時把她嚇了一跳。
「好奇怪,母親之前從來不曾忘記把門鎖上的。
」母親瘦弱的身軀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樣睡著了。
「媽......媽......」聽到女兒的哭泣聲,母親睜開了眼睛,一語不發(fā)地?fù)ё∨畠浩v的肩膀。
在母親懷里哭了很久之后,女兒突然好奇問道:「媽,今天你怎么沒有鎖門, 有人闖進(jìn)來怎么辦
」 母親回答說:「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來進(jìn)不了家門,所以十年來門從沒鎖過。
」 母親十年如一日,等待著女兒回來,女兒房間里的擺設(shè)一如當(dāng)年。
這天晚上,母女回復(fù)到十年前的樣子,緊緊鎖上房門睡著了。
家人的愛是希望的搖籃, 感謝家的溫暖, 給予不斷成長的動力。
3:便當(dāng)里的頭發(fā)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里,很多同學(xué)往往連帶個象樣的便當(dāng)?shù)綄W(xué)校上課的能力都沒有, 我鄰座的同學(xué)就是如此。
他的飯菜永遠(yuǎn)是黑黑的豆豉,我的便當(dāng)卻經(jīng)常裝著火腿和荷包蛋,兩者有著天淵之別。
而且這個同學(xué),每次都會先從便當(dāng)里撿出頭發(fā)之后,再若無其事地吃他的便當(dāng)。
這個令人渾身不舒服的發(fā)現(xiàn)一直持續(xù)著。
「可見他媽媽有多邋遢,竟然每天飯里都有頭發(fā)。
」同學(xué)們私底下議論著。
為了顧及同學(xué)自尊,又不能表現(xiàn)出來,總覺得好骯臟,因此對這同學(xué)的印象,也開始大打折扣。
有一天學(xué)校放學(xué)之后,那同學(xué)叫住了我:「如果沒什么事就去我家玩吧。
」雖然心中不太愿意,不過自從同班以來,他第一次開口邀請我到家里玩,所以我不好意思拒絕他。
隨朋友來到了位于漢城最陡峭地形的某個貧民村。
「媽,我?guī)笥褋砹恕?/p>
」聽到同學(xué)興奮的聲音之后,房門打開了。
他年邁的母親出現(xiàn)在門口。
「我兒子的朋友來啦,讓我看看。
」 但是走出房門的同學(xué)母親,只是用手摸著房門外的梁柱。
原來她是雙眼失明的盲人。
我感覺到一陣鼻酸,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同學(xué)的便當(dāng)菜雖然每天如常都是豆豉,卻是眼睛看不到的母親,小心翼翼幫他裝的便當(dāng),那不只是一頓午餐,更是母親滿滿的愛心,甚至連摻雜在里面的頭發(fā),也一樣是母親的愛。
先入為主的觀念, 往往影響人一生的格局, 多觀察、多探討, 會有更多意外的發(fā)現(xiàn)。
4:種花的郵差 有個小村莊里有位中年郵差,他從剛滿二十歲起便開始每天往返五十公里的路程,日復(fù)一日將憂歡悲喜的故事,送到居民的家中。
就這樣二十年一晃而過,人事物幾番變遷, 唯獨從郵局到村莊的這條道路,從過去到現(xiàn)在,始終沒有一枝半葉,觸目所及,唯有飛揚的塵土罷了。
「這樣荒涼的路還要走多久呢
」 他一想到必須在這無花無樹充滿塵土的路上,踩著腳踏車度過他的人生時,心中總是有些遺憾。
有一天當(dāng)他送完信,心事重重準(zhǔn)備回去時,剛好經(jīng)過了一家花店。
「對了,就是這個
」 他走進(jìn)花店,買了一把野花的種籽,并且從第二天開始,帶著這些種籽撒在往來的路上。
就這樣,經(jīng)過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他始終持續(xù)散播著野花種籽。
沒多久,那條已經(jīng)來回走了二十年的荒涼道路,竟開起了許多紅、黃各色的小花;夏天開夏天的花,秋天開秋天的花,四季盛開,永不停歇。
種籽和花香對村莊里的人來說,比郵差一輩子送達(dá)的任何一封郵件,更令他們開心。
在不是充滿塵土而是充滿花瓣的道路上吹著口哨,踩著腳踏車的郵差,不再是孤獨的郵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郵差了。
人生如白駒過隙, 時光飛逝, 何妨留下善行, 提供后人乘涼
5:第一百個客人 中午尖峰時間過去了,原本擁擠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氣翻閱報紙的時候,有人走了進(jìn)來。
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個小男孩。
「牛肉湯飯一碗要多少錢呢
」奶奶坐下來拿出錢袋數(shù)了數(shù)錢,叫了一碗湯飯,熱氣騰騰的湯飯。
奶奶將碗推向?qū)O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著奶奶說: 「奶奶,您真的吃過午飯了嗎
」 「當(dāng)然了。
」奶奶含著一塊蘿卜泡菜慢慢咀嚼。
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飯吃個精光。
老板看到這幅景象,走到兩個人面前說:「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運氣真好,是我們的第一百個客人,所以免費。
」 之后過了一個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對面像在數(shù)著什么東西,使得無意間望向窗外的老板嚇了一大跳。
原來小男孩每看到一個客人走進(jìn)店里,就把小石子放進(jìn)他畫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時間都快過去了,小石子卻連五十個都不到。
心急如焚的老板打電話給所有的老顧客 :「 很忙嗎
沒什么事,我要你來吃碗湯飯,今天我請客。
」 像這樣打電話給很多人之后,客人開始一個接一個到來。
「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數(shù)得越來越快了。
終于當(dāng)?shù)诰攀艂€小石子被放進(jìn)圈圈的? 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著奶奶的手進(jìn)了小吃店。
「奶奶,這一次換我請客了。
」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說。
真正成為第一百個客人的奶奶,讓孫子招待了一碗熱騰騰的牛肉湯飯。
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樣,含了塊蘿卜泡菜在口中咀嚼著。
「也送一碗給那男孩吧。
」老板娘不忍心地說。
「那小男孩現(xiàn)在正在學(xué)習(xí)不吃東西也會飽的道理哩
」老板回答。
呼嚕......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問小孫子:「要不要留一些給你
」 沒想到小男孩卻拍拍他的小肚子,對奶奶說:「不用了,我很飽,奶奶您看......。
」 一念善心助長一棵幼苗, 棵棵幼苗可以成林, 人人有愛、社會有情。
6:世上最美味的泡面 他是個單親爸爸,獨自撫養(yǎng)一個七歲的小男孩。
每當(dāng)孩子和朋友玩耍受傷回來,他對過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傳來陣陣悲涼的低鳴。
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當(dāng)天發(fā)生的事。
因為要趕火車,沒時間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離開了家門。
一路上擔(dān)心著孩子有沒有吃飯,會不會哭,心老是放不下。
即使抵達(dá)了出差地點,也不時打電話回家。
可孩子總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擔(dān)心。
然而因為心里牽掛不安,便草草處理完事情,踏上歸途。
回到家時孩子已經(jīng)熟睡了,他這才松了一口氣。
旅途上的疲憊,讓他全身無力。
正準(zhǔn)備就寢時,突然大吃一驚: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這孩子
」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兒子的屁股,一陣狠打。
「為什么這么不乖,惹爸爸生氣
你這樣調(diào)皮,把棉被弄
要給誰洗
」 這是妻子過世之后,他第一次體罰孩子。
「我沒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辯解著:「我沒有調(diào)皮,這......這是給爸爸吃的晚餐。
」 原來孩子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時間,特地泡了兩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給爸爸。
可是因為怕爸爸那碗面涼掉,所以放進(jìn)了棉被底下保溫。
爸爸聽了,不發(fā)一語地緊緊抱住孩子。
看著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經(jīng)泡漲的泡面: 「啊
孩子,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 孩子即使再年幼, 也有他們的尊嚴(yán), 如果父母發(fā)現(xiàn)錯怪了孩子, 要勇敢向他們說: 「對不起
」。
故事是能凈化人的心靈的
上一篇:孩子軍訓(xùn)家長感言一句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