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父母感想隨筆
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父母感想隨筆 如今的孩子衣、食、住、行、娛等等都是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手包辦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小孩子動不動撒嬌,就要哄,日長月久,就養成了一系列不良習慣,如:身體健康素質差,身體心理挫折磨礪能力差、情商和智商發展不協調、缺乏理想、想象空洞、沒有創新思維、團結合作差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我一直在想,讓孩子參加某種活動,改變一下他的內心世界和不良習慣,這次學校組織這么好的活動,正符合家長們的心愿。
孩子出發的前一天,他媽媽就幫孩子準備好了換洗衣襪、食物、飲水和零錢等,一再交代他要聽從老師安排,要注意安全,要吃飽,該怎么怎么,畢竟孩子長這么大還沒有單獨離開過父母,能不擔心嗎
在活動的三天時間里,我們無時不在掛念自己的孩子:孩子現在到活動基地了嗎
孩子晚上睡得好嗎
會不會著涼
孩子吃飯能吃飽嗎
孩子性格怪異,會不會跟同學吵架
孩子身體一般,能經得起“軍訓”的考驗嗎
一連串的擔憂總是在心里纏繞。
怪不得人們常說:做父母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孩子是未來的希望、生活的動力。
孩子,你可知道大人的一片苦心呢
也許只有你也為人父母時才能體諒父母的心情。
活動結束了,孩子回到家,精神還不錯。
他喋喋不休地和我們講:教官多么嚴格,“飛奪瀘定橋”多么無聊,野炊他如何清理菜、洗菜。
遺憾的是那里沒有地方洗內衣內褲和襪子等,只能把穿臟的塞到包里背回家。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的自我
家長如何寫活動感想
家長怎樣寫心得體會說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和愛。
孩子們一天天在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路,到如今的小小兒童,他們的變化帶給了我們一個個數不清的驚喜。
一轉眼,女兒已進入了小學二年級,和所有的家長一樣,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一個有用的人,常言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怎樣使孩子健康成長,作為家長應該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做好家庭教育,在此淺談我的切身體會,希望能與各位家長分享。
【第1句】:要善于和孩子進行交流,對孩子察其言,觀其色,多以朋友的方式和她進行交流。
孩子已經慢慢地長大了,很多事情她都有自己的想法,她會跟我們講學校的事,和同學間發生的事,講老師怎么講的課等,通過用心地和孩子聊天,傾聽孩子對學校、老師、同學們的看法,能更深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并且得到孩子的信任,才能更好地對她進行教育。
【第2句】:讓孩子努力養成好習慣。
我感覺如果孩子具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可以使其終生受益。
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所以從孩子讀書開始我們就督促她,比如老師布置的作業一定要認真及時地完成,不能拖拖拉拉,而且字要寫端正,整潔,還有按時睡、按時起床等,通過這些舉措,努力使孩子養成好習慣。
【第3句】: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我們的家庭幸福和睦,給孩子營造了一個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良好生活氛圍與學習環境。
我們一般每天都會抽出一點時間,陪孩子一起讀書,一起討論,因為學會讀書,善于讀書是一種非常可貴的學習習慣,它不但能開闊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知識面,而且對于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長非常有利。
可見家庭和-諧是快樂學習的重要保障。
【第4句】:經常與老師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表現。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只是教育陣地和手段有所有不同,老師面對的是幾十個孩子,而我們只教育一個,所以我們應該責無旁貸地配合學校教育,主動到學校去拜訪老師,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度,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聽課是否認真,發言是否積極等情況,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以便回家后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
【第5句】:讓孩子從小學會感恩。
人在世上,獲得每一樣東西都要記得感恩,因為只有感恩,才會開心。
讓孩子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感恩一切曾經幫助和服務過自己的人,使孩子懂得會感恩的人者是一個有良知和善心的人。
這樣才會善待自己和別人,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她便會感到幸福和快樂。
教育孩子是一份使命,父母要不斷地跟孩子交流,做好對她的引導,促使她健康地成長;教育孩子是一份責任,責任使人進取,促使她在未來的日子里不斷地提高自己;教育孩子也是一件樂事,跟孩子一起體驗生活的苦與樂,讓我們更加地明白孩子的內心,提高孩子也就是提高自己。
我們堅信,在學校和家庭的正確教育下,所有的樹木都會成林,所有孩子都會成材!
社會實踐活動家長評價
通過社會實踐不僅鍛煉了孩子自身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溝通能力,還提高了自身素質;增長了社會閱歷,鍛煉了交際能力,豐富了經驗
父母與孩子實踐心得體會600字
寒假的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卻遠沒有結束。
它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出課堂, 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干、磨練意志,在實 踐中檢驗自己。
半個月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
是慶幸
還是依戀
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 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 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 等問題。
我們回到學校后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 識,并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 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今后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 ,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干勁, 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 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另一篇忙忙碌碌的幾天,轉眼而過,但是留給心的那份充實,卻會讓人欣慰不已,抑或也會受益終身。
自行車在我們座下飛奔,離開了城市的喧囂,離開了汽車的海洋,路上很靜,除了我們十幾個人,只有稀稀疏疏的行人不時擦肩而過。
不同的是,東營的環境與經濟模式決定了東營農村那獨有的特色,兩邊不是綠色的海洋,也不是規則的耕地,而是相連或相隔的水坑與斷斷續續的蘆葦叢,給人的感覺很凄涼,加上不時的一個孤零零的井架在那獨自的上上下下,更是讓人內心有種滄桑,有種悲嘆
“油比水多,電線桿比樹多”,一點也不假,放眼望去,只見數不清的電線桿從蘆葦叢中挺拔而起,電線更是錯綜交雜,再也沒有別的什么東西了,什么樹林,什么草青,什么花鄉,什么鳥語,一切的一切,在這兒,只能是天方夜譚
目的地到了,南田村。
它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村子很沒有生機。
并不只是因為缺少樹、花、草等許多代表生命的東西,更是因為這里的人們。
主街道很直,但進入眼簾的也只是筆直的油路,兩邊稀稀疏疏的幾個人,幾個老人,幾個已經很上年紀的老人。
年輕人哪去了
孩子們哪去了
我很納悶
當與這些老人們聊過之后,才知道,沒有耕地,附近的廠子又不需要農民去做工,人們只能將視線投向遠方,離開親人,離開家鄉,為了生活,掙錢
而孩子們,在烈日炎炎的七月,沒有樹陰這個絕好的的天然空調,它們又怎能聚在太陽下面去作游戲呢
也只能是呆在水泥籠子里“享受”沒有伙伴的獨處與無聊。
終于遇見了幾個小朋友。
天真,無邪,可愛的他們,卻道出了一句最讓我觸動的話語:“我出生到現在,每年只見我爸爸一面”。
思想,凝滯
但是,為了生活,我們又能怎樣呢
或許,主觀的看待東營的農村,是不對的,但作為一個外地的有著中國傳統的農村男孩,我真的不習慣這兒的農村生活。
就這么多了,希望能夠幫到你。
孩子軍訓家長的感想怎么寫
我的軍訓生活 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題記 我羨慕軍人的英姿颯爽,羨慕軍人的英勇頑強,羨慕軍人的勇往直前。
當一名軍人,是我從小就有的夢想。
來到了初中,我們開始了5天的軍訓。
夢寐以求的一天終于來了。
軍訓生活的艱苦是我所未曾料到的。
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訓練。
操場上似乎也永遠只有嘹亮的口號,整齊的步伐和揮灑的汗水。
一次又一次的重復演練,一次又一次的跌倒與爬起,讓我們充分地感受到了“十年磨一劍”的辛酸。
然而,我們不會抱怨,更不會放棄。
在鍛煉中我們認識了很多,從而走向了堅強。
軍訓第一天,教官首先叫我們站軍姿十分鐘。
十分鐘,在平常是一個很短的時間,可現在,烈日當頭,十分鐘在我們眼里簡直是漫長的冬季。
炎熱的太陽火辣辣的炙烤著大地,腳后跟并攏,雙腳成60度,挺胸收腹,雙眼平視前方,大家都像電線桿似的直挺挺地聳在地上。
汗水像一瀉千里的洪水,從每一個毛孔中爭先恐后地噴涌出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真希望時間走得快一點,或者下一點雨刮些涼風。
但這些都是幻想,有時我實在忍不住想動了,就會在心里默默地念:“堅持就是勝利……”咸咸的汗水流進嘴里,下意識地舔舔,竟分不清是苦還是咸
時間一長,腳底發麻,腿抽筋,腰板痛,頭冒汗。
教官一聲“解散”,大家頓時興高采烈,此時才發現世界上最美麗的語句是“解散”。
經過一天的訓練,累得坐下來就不想站起來。
盡管如此,我們仍感到激動萬分,因為我們以堅強的意志堅持了下去,我們有信心,我們能以頑強的意志堅持到最后。
5天的軍訓生活結束了。
我早已疲憊不堪。
剛學立正是,我就疑惑了:為什么體育課中經常做的動作,早已會的動作,教官為什么要如此仔細地講解,為什么一個左轉,一個右轉要我們如此煞費苦心地練習。
5天的軍訓讓我明白了:站軍姿,是為了體現炎黃子孫不屈不饒的精神,體現了龍的傳人的毅力;練轉身,體現了人類敏捷的思維。
我相信,軍訓生活將使我終身受益。
軍訓結束了,我知道那不是解脫,而是不舍……軍訓結束了,而過程的點滴卻成為永恒的記憶。
我會將這些珍藏,因為它們是我人生中的財富
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寫父母工作的
今年暑假,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由我們鄉鎮人員承包的大豆雜交實驗工作,這一工程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主抓的,雖然短短七天的時間,卻讓我覺得很辛苦,但我從中鍛煉了自己,感受到做學問的不易,并且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一、參與初衷: (1)大豆雜交技術不是我所學的專業,但是由于它與農業、農村、農民靠的比較近,能使我們大學生更好地了解“三農”,我個人來自農村,雖然對于農村、農民比較了解,但由于年齡的原因,卻不是很深入,憑借此次機會,能使我更好地了解它們。
(2)由于大豆雜交要在田地里進行,在暑假這個氣溫比較高的時期,對于我們大學生,尤其是我們這些經常在外上學的大學生來說,借此機會能讓我們再次體驗一下干農活的過程,鍛煉我們的意志,增強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3)社會實踐很多時候并不是和我們的專業對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了解社會,了解生活,也鑒于此,所以我參加了這次僅僅七天時間的大豆雜交項目,以此作為我個人的社會實踐項目 二、感受: 通過這次實踐,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i) 在炎熱的天氣中干農活,需要的不僅是體力,更要有毅力。
一個人的意志堅不堅,通過農活能夠很好的測驗出來,沒干過農活的人可能剛開始干還可以,感覺很有意思,但是連續讓你干幾個小時,你就會感覺到厭煩、無聊,心情有剛開始的好奇就會變成抱怨、不滿,所以干農活不僅能夠考驗一個人的意志力,更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
ii) 體會父母的艱辛。
在家時間父母總是不讓干活,我知道九層以上的家庭都是這樣,我平時在家也是這樣,但我總是硬要干,我知道,父母嘴上不讓干,如果你陪著父母一塊兒去干活,父母的心里會很高興。
干農活很辛苦,這是毋庸置疑的,體會了農活的艱辛,很容易就能體會到父母的艱辛,體會到父母為什么總是不舍得給自己買衣服等等,也會使得我們在大學花錢會收斂許多,“可憐天下父母心”,理解萬歲
iii) 激勵自己更好地學習、生活。
吃過了農村的苦,你就會感覺自己吃的苦不算什么,就會感覺自己的努力還很不夠,而且差的很遠,就會使得我們來到學校,會更加努力地學習,會更加珍惜求學的美好時光,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感受了農活,也就能感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道理,會使我們更好的珍惜現在,加倍努力。
iv) 做為一名大學生,我深深地感到初會實踐的重要性,并希望以后能夠經常參加實踐,這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在大學中的社團生活所無法比擬的,只有在真正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親身的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才能使自己得到鍛煉,才能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到實踐,才能使自己成為真正有用于實際,使自己成為真正有用于社會的學生。
社會實踐彌補了理論與實際的差距和不足,社會實踐的意義也在于此。
社會實踐活動不僅使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我增強了扎根實踐吃苦耐勞的精神。
親身地服務于群眾,服務于社會,真的很有意義,我想以后我還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學生的暑期實踐。
三、建議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邁向社會的橋梁,它有助于大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適應社會。
實踐活動可以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加深對社會的全面認識。
但是,在實踐中,我們是要真正走進基層,體會基層農民的生活,所以我們要放下學校里的紙上談兵,放下家里的嬌生慣養,虛心學習.既要對自己有只要我干我能行的信心,又不能自滿自負,要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進行,急于求成只能是欲速則不達.雖然我們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但我們了解的都是理論知識并沒有實際經驗,所以或許還不如未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民,因為他們在實踐中總結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因此,我們要擺正心態,擁有一顆平常心,一顆謙虛求教的心,一顆樂觀的心去面對社會里的人.在實踐中不如意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不能輕言放棄,我們要把它當作是走向成功的經歷,我們應該積極總結經驗,積累寶貴的財富.我們要學會珍惜,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學會總結,總結實踐中的經驗;學會節約,節約積累來的財富.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服務農民,用心體會實踐經歷,那麼我們將不斷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學雷鋒活動后的家長對孩子的感言
軍訓不但能夠使孩子對軍隊的組織觀念和紀律性有所了解,還能使她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發揚軍人作風,對他的身體也是一次很好的鍛煉,軍訓還能培養孩子的堅強品質和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克服困難的能力,使孩子愿意與父母交流,善于關心他人,增強合作意識,學會生活,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所以我相信軍訓對孩子們的將來定是一份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