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感言(關于廉潔、敬業、道德等)
敬德修業方自勵 博物明理能用世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清正在德,廉潔在志。
身有正氣,不言自威。
有公德乃大,無私品自高。
清正廉潔作表率,身先士卒正風氣。
戒驕風清日朗,除躁海闊天空。
潔廉顯黨性,奉獻見精神。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自溺。
沉湎于物質的誘惑,則如跌進蜜里的蒼蠅,永難自拔 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廉潔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
松竹梅,歲寒三友;廉正清,為官三要。
處事公平平似水,為官廉潔潔如冰。
歷覽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敗由貪。
自古清白無遺禍,從來貪爭有后殃。
財欲是只虎,色欲是柄劍;為官若長久,財色不能貪。
遵守諾言就象保衛你的榮譽一樣。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必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對自己真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清正在德,廉潔在志。
身有正氣,不言自威。
有公德乃大,無私品自高。
清正廉潔感想
70年前,紅軍戰士戰勝世所罕見的艱難困苦,鑄造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象征。
長征精神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
一、崇高的理想 堅定的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長征精神的靈魂,是紅軍長征勝利的力量源泉。
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堅定的革命信念,始終鼓舞著廣大紅軍將士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克服種種艱難險阻。
缺衣少食,彈藥匱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樹皮,頭上敵機轟炸,四周敵軍圍追堵截,在這種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嶺,實現了三大主力會師,走上抗日救國前線。
紅軍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廣大指戰員們對革命理想執著的信念,靠的是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誠和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
一位紅軍老戰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撐著你們在那么艱難的條件下也不倒下
”的提問時,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理想
革命理想大于天。
”正是靠著這一堅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撐,前進的道路被敵人封鎖了,就在崇山峻嶺、深山峽谷中辟路前進;部隊被敵人截斷了,就以鋼鐵般的意志實行突圍;子彈打光了,就拼刺刀,拋石塊,血戰到底。
為了實現偉大的理想,無數先烈戰死沙場。
如果說懂得為崇高理想而斗爭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話,那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正是這樣一支鋼鐵勁旅。
長征勝利表明:共產主義理想和革命必勝的信念是紅軍長征戰勝困難、爭取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這種偉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鑄造了我們的軍魂
二、牢記宗旨 心系人民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
長征時期,黨堅持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與擁護,為取得長征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長征途中,物質極其匱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但紅軍戰勝了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終于實現了自己的戰略目標。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這是紅軍長征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在長征途中,紅軍所過之地絕大多數是偏辟的山區、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
紅軍每到一地,就積極動員群眾,宣傳北上抗日的方針,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動群眾一草一木,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并幫助各民族人民群眾建立起人民政權和革命武裝。
紅軍將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各民族人民群眾的衷心愛戴和大力支持。
當地廣大人民群眾主動為紅軍捐糧草,給紅軍帶路,照顧傷病員,甚至參軍打仗,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長征。
長征勝利教育我們: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亡的根本因素。
得民心則興、失民心則亡,這是鐵的規律。
因此,弘揚長征精神,就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心系人民,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胸懷全局 嚴守紀律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嚴明紀律的政黨,黨的紀律是全黨意志的體現,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
胸懷全局,是模范執行黨的紀律的前提。
只有胸懷全局,嚴守紀律,才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才能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長征的勝利是黨和人民軍隊鐵的紀律的勝利。
長征途中,紅軍指戰員從革命利益出發,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嚴守紀律,真正做到個人服從組織,局部服從全局,只要上級一聲令下,堅決完成戰斗任務,可謂“軍令如山重,紀律似鐵堅”。
懋功會師時,擔任后衛任務的紅五軍團第37團剛翻過雪山到達鎮口,突然接到上級命令,要他們原路返回鹽井坪,為會師部隊擔任警戒。
該團沒有任何怨言,忍著饑餓、寒冷和極度疲勞,重翻夾金山,到達指定地點。
長征中,紅軍將士還自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群眾紀律,得到了沿途群眾特別是少數民族群眾的支持。
長征中,紅軍團結統一,嚴守紀律,還表現為各部隊相互配合、協同作戰,以及同鬧分裂搞獨立的行為作斗爭。
長征中的各路紅軍實行戰略轉移雖然獨立進行,但在長征這一全局中,大家密切配合,互相支持。
紅一、四方面軍懋功會師后,曾發生過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嚴重事件。
黨中央為了維護黨和紅軍的團結統一,同張國燾的分裂活動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最終戰勝了張國燾的分裂主義,維護了紅軍的團結統一。
長征勝利告訴我們: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是長征勝利的重要保障。
同樣,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也是現代化建設和改革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四、艱苦奮斗 甘于奉獻 艱苦奮斗、甘于奉獻,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
我們黨85年的歷史就是一部艱苦奮斗的歷史。
在探索興黨、強國、富民的道路上,艱苦奮斗作為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我們黨百折不撓,頑強進取;作為圖強求興的奮斗方式,使我們黨在改變中國面貌的歷程中創造出輝煌的業績;作為高尚純潔的政治品格,確保我們黨在各種困難和考驗面前巍然屹立。
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人民軍隊的艱苦奮斗史。
萬里長征,艱苦卓絕。
紅軍將士與天斗,與地斗,與敵人斗,斬關奪隘,搶險飛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具有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征中最為艱苦的歷程。
“雪皚皚,野茫茫。
高原寒,炊斷糧。
”海拔4000多米的川康雪山,使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長眠于此;千里沼澤、連鳥獸都不能出沒的川西草地,吞噬了多少紅軍戰士的生命。
“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
紅軍戰士在“爬過雪山就是勝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號的鼓舞下,以驚人的毅力戰勝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惡魔,并且表現出崇高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長征勝利的歷史表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軍隊,只要有艱苦奮斗、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長征精神是我們黨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國人民發展進步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 “烏蒙磅礴走泥丸”,那是詩家眼中的意境,其實,烏蒙山綿延幾千里,山,像山一樣挺拔,谷,像谷一樣深幽。
在這蒼涼的烏蒙山中,總有稀稀疏疏的人家星子般撒落在山脊溝壑;總有早茶晚飯的炊煙從山林深處裊裊升起;總有撩撥人心的山歌在如織的山路上飄蕩;總有呼兒喚女的山音從這山到那山。
當你來到烏蒙高原上,你就會領略到烏蒙山平仄無常的山韻;當你走近烏蒙山人家,你就會讀懂我們烏蒙山人家悲壯而艱辛的歷史—— 烏蒙山人硬把自己的執著嵌在這刻骨銘心的關山之上,在一山一峰之間捕捉著微薄的希望,耕耘著瘦瘦的柴米油鹽,收獲著質樸的福祿壽禧,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繼。
在這望而卻步的山梁上,烏蒙山人倚山而居,住在愚公移山的神話里,憑著山里人的堅韌,一錘一鉆,硬把嶙峋的山石鑿成石材,把自己的住宅壘得結結實實,又用山煤煅燒石灰,把住房的里里外外粉刷得亮亮堂堂。
在這荒蕪的山坳里,烏蒙山人一鎬一鋤,撬出些碎布一般大塊小塊的山田山地,種植些土豆蕎麥、玉米高梁,喂著些肥胖的大豬,腌制些美味的臘肉,一年吃到頭。
偶然有幾點帶子似的山田,引得山澗的灌溉,讓那白花花的大米也闖進這山寨子里來,豐富了山里的日子。
我們烏蒙山人靠山吃山,靠著這無數的大山、肥美的山草,養得牛羊肥、騾馬壯;烏蒙山人就靠著這無數的大山,營造萬頃林場,種植經濟林果,使厚重的烏蒙山直觀地體現價值。
我們烏蒙山人靠水吃水,烏蒙山的水,清純婉麗,我們就靠著這淙淙溪泉,凈化出“烏蒙山純凈水”,遠銷到城市、鄉村的千家萬戶;烏蒙山人就靠著這涓涓細流,在依山旁水這地,構筑土石堤壩,醞釀“高峽出平湖”的詩情畫意,養肥了自己的鮮魚活蝦,點亮了一個個烏蒙特色的水電站,驅逐了油燈照明的歷史,帶動了幾多冰箱電視,使山溝溝里的生活也摩登起來。
然后,化成清清溪流,輕歌曼舞般流進田間地角,把稻麥蔬菜的笑聲搖得盈盈四溢;淌過村寨,把山鄉的形象漂洗得清清白白。
厚重的烏蒙山,養育了厚道的烏蒙人,鑄就了烏蒙人山一般堅毅的個性—— 我們烏蒙山的男人,頂天立地,野氣實足,有一肚子力氣,提得起,放得下,用硬幫幫的黑脊梁,擎起了這荒山野嶺的一片天。
我們烏蒙山的女人,勤勞能干,挺起一副壯實的身板,用一雙高原女人的大手,揮一把汗水,在深山里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湖。
我們烏蒙山人。
鐘愛大山,站著,像大山一樣挺拔,趟下,像脈一般渾厚。
我們烏蒙山人,和烏蒙山川同在,活著,珍愛自己的大山,死了,也要撲向自己摯愛的青山
今天,我們紀念紅軍長征的勝利,既是為了緬懷紅軍的光輝業績,也是為了記取長征的歷史經驗,發揚長征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當年長征,物質極其匱乏,甚至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但是紅軍將士戰勝了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終于實現了自己的戰略目標。
他們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靠的是全黨全軍的堅強團結和軍民之間的大團結,靠的是紅軍戰士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
長征途中,我們黨舉行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遵義會議,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遭受嚴重挫折的教訓,結束了“左”傾冒險主義在黨內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
我們黨首先是中央領導集體開始自覺地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才能把革命事業引向勝利。
這是我們黨在理論上和政治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中國革命的發展從此打開了新局面。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都反復和充分證明了一個歷史真理: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始終是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創造性地走自己的路,使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礎。
長征途中,在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克服了王明的“左”傾宗派主義,粉碎了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圖謀,全黨全軍和軍民之間實現了革命大團結。
在同強大的敵人和惡劣的自然條件的殊死搏斗中,各路紅軍互相支援,密切配合;紅軍將士政治上同心同德,生活上互相幫助,在困難和危急的時刻,總是把方便和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困難和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團結戰斗的光輝篇章。
紅軍十分重視軍民團結和民族團結,所到之處,堅持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嚴格遵守群眾紀律,贏得了各族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堅強的團結保證了長征的勝利。
今天,我們要繼續發揚這種偉大的團結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軍在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基礎上的團結,不斷促進全體人民和一切愛國力量的大團結,使之成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民族振興的巨大力量。
長征途中,紅軍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是世所罕見的。
但是,千難萬險壓不倒紅軍將士。
沒有氣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長征的勝利是不可想象的。
偉大的長征給黨和人民留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這種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
當前,我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正在為把祖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
實現這個宏偉目標,任重而道遠。
這是新的偉大長征。
我們黨已經形成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確定了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一系列方針政策,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和跨世紀的宏偉藍圖。
現在的關鍵是,要在實踐中全面正確地貫徹執行,要為取得新長征的勝利付出巨大而艱辛的努力。
早在建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告誡我們:“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
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也多次指出:“中國搞四個現代化,要老老實實地艱苦創業。
我們窮,底子薄,教育、科學、文化都落后,這就決定了我們還要有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
”“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
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
”那種認為現在物質條件改善了,不再需要艱苦奮斗的想法,是完全不對的。
我們黨現在所處的環境和肩負的任務與紅軍長征和革命戰爭時期不同。
當時我們處在戰爭環境之中,主要任務是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現在我們處在和平環境之中,主要任務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
我們今日為之奮斗的建設事業,是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革命事業的繼續。
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任何時候都不能渙散革命意志,懈怠奮斗精神。
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徹底改變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貧窮落后的面貌是異常艱巨復雜的任務。
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風險,需要我們不斷地發揚長征精神,發揚黨的艱苦奮斗的傳統。
我們要把長征精神作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動力,作為在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中進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各級領導干部要始終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和發揚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革命作風,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自覺地改造主觀世界,大公無私,清正廉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我們要把長征精神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激勵和鼓舞全國人民奮發圖強,開拓前進,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道路上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廉潔人物事跡的感想
我覺得他們無私,不為利己專門利人
對黨的紀律和保持廉潔的感想150字
個人廉潔自律心得體會(一) 身為一名稅收執法者,稅官難免被許多用心良苦者備加“關注”,因此時常會受到各種各樣的“禮遇”:有敬送禮金的、有恭請赴宴的、有精心關照的、有曲意奉承的、還有鞍前馬后“辛苦效力”的……如果我們的稅官不懂得說“不”,對所有“禮遇”都不便說“不”、不忍說“不”、不敢說“不”或舍不得說“不”,那么稅官心中那臺用“公正”鑄就的天平就很可能會傾斜,那么稅官肩上那枚莊嚴而神圣的金色稅徽就會漸漸褪去原有的光芒。
因此,稅官應該學會說“不”,學會在人情、權勢的干擾面前推辭,學會在金錢、美色的誘惑面前推辭。
說“不”做起來也許并不容易,面對干擾與誘惑,有許多的稅務人員就缺乏說“不”的勇氣和說“不”的藝術,更有甚者樂于此道而不愿說“不”。
有些人不愿推辭“物質利益”,整日里象廟中的“佛爺”一樣,安然自得、泰然自若地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香火供奉”,無論吃穿用度皆來者不拒、統統“笑納”,可謂“大肚能容”;還有的人不愿推辭“口腹之欲”和“精神享受”,有請必到,有宴必赴,廣交朋友,忙于應酬,終日沉迷于“燈紅酒綠”之中、沉醉于繁華喧鬧之地。
學會說“不”,必須首先樹立起一種精神信仰。
稅務工作是一項公正崇高的事業,為了保持公正的稅務形象,為了堅持稅收的公正原則,稅官必須平心靜氣,清心寡欲,淡泊明志,廉潔自律,這樣才能在經濟大潮中耐得住寂寞,不為燈紅酒綠所動,不為花花世界所迷,把各種干擾和誘惑擋在心靈之外()。
學會說“不”,必須加強法紀觀念。
稅官必須在思想意識中設立“隔離帶”,把人情、權勢、金錢、美色隔開,學會內斂,婉拒誘惑,行動上始終遠離法紀“高壓線”,嚴格地自我約束八小時之外的活動,對一切可能影響稅務干部形象的交往都要堅決拒絕。
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依法收稅,依率計征,公正執法,為國聚財。
求看誠信廉潔班會后的感想???
“廉潔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境界;廉潔自律也不光是不貪不沾,關鍵是思想正、靈魂凈、心靈潔。
相信只要我們把‘廉’、‘潔’二字平衡地放在心靈的天平上,那么,無論在什么環境下,我們的人生之路永遠不會歪斜。
” “廉潔奉公的官,受百姓敬重;潔身自好的人,受百姓愛戴。
于謙就是這樣一個兩袖清風、清正廉潔的光輝榜樣,他的千古名詩《石灰吟》廣為流傳,這既是他一生廉潔清白的寫照,又是他激勵后人的醒人警句:清清白白地做人,清清白白地干事,清清白白地生活。
清白便是最輝煌的人生、最美好的人生。
” 這兩段是杭州市上城區中小學生在“敬廉崇潔”啟蒙教育讀書活動和主題教育活動中所寫的讀后感和參觀感言。
杭州市在上城區試點開展的“敬廉崇潔”啟蒙教育,不僅讓學生們知道和明了了什么是清正廉潔,更讓學生們懂得和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從而讓自己的心靈真正地與古今中外無數美好的心靈接觸和碰撞,達到凈化自己的心靈、升華自己的精神的作用。
是的,“敬廉崇潔”啟蒙教育,就是為了讓青少年們觸摸古今中外美好的心靈,感受古往今來高尚的思想,走近廉潔、走進崇高。
正如浙江省紀委副書記楊曉光5月18日在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局舉辦的課題匯報觀摩會上所指出的:“對未成年人開展‘敬廉崇潔’啟蒙教育,使他們從小就了解反腐倡廉的有關知識,樹立‘廉潔光榮,腐敗可恥’的意識和反腐敗斗爭必勝的信心,培養正確、積極、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觀念、法制意識和社會責任,成為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這不僅是對中小學生的啟蒙,也是對全社會的啟蒙。
” 應該說,“敬廉崇潔”啟蒙教育已經在廣大學生——而且不僅僅是學生,還在老師、家長心里,在社會上,產生了激蕩和共鳴。
現在,就讓我們走近杭州市正在上城區開展的“敬廉崇潔”啟蒙教育試點。
“‘敬廉崇潔’啟蒙教育是在新形勢下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需要,其意義重大而深遠” 曾有記者問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那位教授沉思片刻后回答:“幼兒園。
”這一回答幾乎出乎所有在場的人的意外。
面對人們驚愕的表情,教授認真地說:“幼兒園教會了我人生最根本、最重要的東西。
” 這樣的回答是意味深長的。
人生起步,最早接觸社會的就是幼兒園和學校。
也是在幼兒園和學校,幼小的心靈開始接觸到人生中一些最根本、最重要的東西,比如,老師會在游戲和活動、教育和實踐中,教導他們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等等。
因此,青少年教育階段也被稱為“啟蒙教育”。
啟蒙階段是人一生中最為關鍵的時期,這一時期的教育特別是思想道德教育,對其日后成長至關重要。
無數事實證明,從小受到健康、正確的教育將會受益終身;而幼時的教育如果被忽視或者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襲,其負面影響也將很有可能伴隨一生。
也正是著眼于這樣的戰略目標,杭州市把廉潔教育進校園看做是一項具有長遠和戰略意義的探索。
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葉明在一次調研時指出:“在中小學開展‘敬廉崇潔’啟蒙教育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推進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在新形勢下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需要,其意義重大而深遠。
” 2003年初召開的杭州市紀委三次全會對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進校園工作作了部署。
經過綜合考慮,杭州市決定把試點確定在上城區。
上城區為了摸索經驗,又選擇了8所中小學進行試點。
“當時接下任務,確實感到難度很大。
因為以前的教育對象一直是黨員領導干部,再延伸也只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家屬進行教育,現在要拓寬到中小學生,同時在教育內容上,又與成年人截然不同,拿什么來教育中小學生
怎么個教法
這些,都讓我們感覺擔子很重。
同時,還有人認為,反腐倡廉教育的對象主要應該是公職人員,是成年人,對成年人尚且沒有教育好,卻舍本逐末地去教育年輕一代,是‘大人生病,小孩吃藥’,并且認為對尚未成年的孩子進行廉政教育是使他們‘未識芳草,先嘗毒果’,并不合適。
如此等等,我們的確感到面臨著考驗。
”上城區紀委副書記任平對記者說。
同樣感到難度很大的,還有教育局。
區教育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瞿旭平也說:“中小學德育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兩張皮’,當時我們確實很怕廉潔教育進校園是形式主義的一陣風。
我們的想法是,既然要搞,就不能‘搞時髦’,要從教育規律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