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于學習嘉庚精神征文
愛國主義是陳嘉庚先生一生恪守的信念,也是他一生行為的準則,更是嘉庚精神的核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嘉庚精神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學習嘉庚精神_范文1】
“國家之富強,全在于國民,國民之發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國之本。”“民智不開,民心不齊,啟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國,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萬代的事業,是提高國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時候都需要。”“畏懼失敗,才是可恥。”這幾句話都出自著名的華僑愛國領袖陳嘉庚先生之口,令人肅然起敬。
陳嘉庚先生是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廈門大學、集美中學、翔安一中、集美學村、翔安同民醫院等,都是由他創辦的。他的故鄉在美麗的集美。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他帶頭捐款,還組織各類活動,大大地支援了中國國內的抗日力量。陳嘉庚先生不僅是著名的愛國者、實業家,還是一位教育家。民國3年3月創辦集美高初兩等學校,此后又相繼創辦女子小學、師范中學等,并逐步發展。他被毛主席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又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校主”。
相信我們對“誠毅”二字并不陌生,因為它既是集美學校的校訓,也是嘉庚精神的體現。誠毅就是“以誠待人,以毅處事”。陳嘉庚先生曾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它——嘉庚路145號是陳嘉庚先生故居。他的故居是兩層小樓,里邊陳列著他的生活用具。一排陳列櫥有他從南洋帶回來的一把布傘,已經用了十幾年。家人說那傘不像樣了,要給他更換,他說:“不像樣不要緊,能用就行了。”他還有一只破瓷杯做的燭臺,家人建議他買一只新的,他不肯,就說:“該用的錢幾千幾萬都得花,不該用錢的一分也不能浪費。”家人只好不再說。當我第一次看這篇故事時,心里不由得一顫:陳嘉庚先生即使擁有過億的財富,生活也這么簡樸,連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都舍不得換,這與他傾資助學的反差太大了!后來,我才意識到了勤儉節約的'重要性。我們平時都是那么的喜新厭舊,這些在我們的生活中,早已成為習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都漸漸離我們遠去。就連國家的成敗都是由勤儉決定的,更何況我們小學生呢?陳嘉庚先生以行動告訴了我們生活中要勤儉節約,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不僅如此,陳嘉庚先生還有許多感人的事跡,都向我們展現了“嘉庚精神”。例如,他反對賣國,極力擁護黨的舉動激起了我們心中愛國的精神,告訴了我們要熱愛祖國。
陳嘉庚先生用行動將“誠毅”二字深深地印在人們的心中。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做到勤儉節約,不論身在何方都要熱愛我們的祖國,弘揚陳嘉庚先生的精神。讓我們行動起來,以誠待人,以毅處事,時刻銘記著“誠毅”二字,為建設祖國添磚加瓦!
【學習嘉庚精神_范文2】
小時候,常聽父母跟我講,家鄉里曾有個愛國華僑陳嘉庚。陳嘉庚年輕時就闖南洋,一生獻給了家鄉的教育事業。在一九一三年后,他分別在福建修筑了七十三所學校。在校中實行免費入學,設獎學金等辦法,使福建各地貧苦學子得到了讀書的機會,為祖國培養出許多人才。陳嘉庚家中家財萬貫,他卻十分節儉節約。他家中的家具多是舊的,家具壞了就自己修一修,衣服褲子上全都上了補丁。陳嘉庚還常把錢拿去資助那些寒窗學子,而自己每天的飯錢卻只有五角。他還常說:“金錢就是肥料,用來播撒才有用。”他的故事伴隨著我慢慢長大。
如今,在開展《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陳嘉庚生平事跡展中,我再次讀到陳嘉庚那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所感動。想起來,我就十分感動。
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條白裙子,價格不菲。那條裙子可好看了,領子那繡著兩只蝴蝶,袖子和裙擺那還逢著蕾絲邊,穿上就像個童話里的灰姑娘穿上了仙女給的裙子。剛買來的時候我可愛不釋手的看了好一會呢。當天我就穿著它去上學,想跟同學炫耀一下,一路上,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哼著小曲走進教室。正好班里有一個同學在寫鋼筆字,那只鋼筆突然寫不出來了,那個同學把鋼筆用力一甩,而我正好走過。“刷——”那條裙子上多了一點一點的墨水,就像原本美麗的一幅畫里多了一滴滴的油漬。我的心情一下子從太空跌落谷底,我與那同學爭吵了起來。回到家后,我臭著一張臉對正在看報紙的媽媽說:“媽,你看我的裙子臟了,待會幫我把衣服扔了!”媽媽抬起頭,看了看我的裙子,說:“沒關系的,到時用漂白水漂一漂就行了。”我嫌棄的說:“哼,就算用了漂白水,裙子上還是有痕跡的,要漂你去漂,反正我也不會再這條裙子的!”說完,便頭也不回的走進房間,狠狠的摔上了房門。從此,那條裙子就一直壓在衣柜的最底層。如今,我讀完了陳嘉庚的所有事跡,我才驚覺,那時我做了一件多么錯誤的事,我在心中默默發誓,以后再也不浪費了!
我要向陳嘉庚學習,學習他那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做個美德少年!
【學習嘉庚精神_范文3】
“誠毅”這兩個字常常縈繞耳畔,讓人記憶深刻。可是往往大家聽了卻不明白是什么含義,其實誠則是誠實,誠信;毅則是堅毅。可以連接在一起的就是:誠以待人,毅以處事。這便是我們的嘉庚精神。
嘉庚這個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詳,也是家喻戶曉的杰出愛國主義者。他具有愛國主義精神。也讓人敬佩不已,認識的人都對他贊不絕口,連連叫好。這嘉庚可以說是我們的榜樣,他用誠毅來告訴大家做人的基本。
嘉庚曾說過:國家之富強,全在于國民,國民之發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國之本。嘉庚用這句話來鼓勵支持我們的教育事業,給更多的青少年鼓勵與自信。
他建立了110多所校園,他傾資興學,培育英才。不錯,正是陳嘉庚,他是我們華人的領袖,對我們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他有許多所學校,但是他從為奢侈過。該花的他自然會花,不該花的,他是一絲一毫也不多用。
他曾說過:誠者,誠以待人;毅者,毅以處事。可見他將誠毅二字看得十分的重。他也將誠毅設為校訓,可以希望師生們能夠將誠毅二字藏心中,這樣子一來,他就死而無憾了。而他也希望誠毅可以成為師生們的座右銘。讓他們在以后的道路上都不忘誠毅二字。這誠毅對于他們的將來也一定會有用處的。他也用行動來告訴大家,一個人失去了誠毅是有多么的可怕。
嘉庚一生中最注重的就是誠毅,他認為一個人失去了誠毅的話,人生一定失去了意義。他不止在海內有近110多所學校,在海外嘉庚也擁有許多的學校。無論是海外海內,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嘉庚的愛國故事人人皆知。學生、工人、主席,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他們都知道嘉庚的事跡。對于嘉庚來說,他從未驕傲過,而是虛心的學習。正是他這種積極進取的精神讓人心服口服。
單單說卻不知道嘉庚那些輝煌的過往,又有何用呢?接下來就隨我一同欣賞吧!
嘉庚先生回國定居后,也常常教誨身旁的人要誠實守信。采訪中,嘉庚先生生前秘書張其華先生對兩件小事印象深刻。一件發生在1958年,當時集美各校要籌辦農場,但校區土地有限,學校有人建議,把幾年前贈給農業廳的天馬農場的大片土地收回一部分。張其華認為有道理,便請示先生,結果受到先生的嚴厲批評。先生說,已經贈送給別人的東西又要討回,出爾反爾,是不誠實之舉,并責怪張其華沒有當場批評學校的這種錯誤主張,還要照搬來提什么建議。另一件事則發生在同樣長期追隨在嘉庚先生身邊的總務主任葉祖彬身上。1956年10月,星馬工商貿易考察團里的一些鄉親回到集美,嘉庚先生請他們第二天早上到家里一起吃地瓜稀飯,并叮囑葉祖彬多做一些飯。結果葉祖彬忘了通知,讓客人們餓了肚子。盡管事情不大,嘉庚先生卻認為,葉祖彬在這件事上對他失了信,同時也讓他失信于客人,因此,要求葉祖彬寫出檢討,并給予停薪一個月的處罰。展現了他獎罰分明的性格。在集美的大街小巷里,有關誠毅的標語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讓人不得不覺得誠毅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是有多么的大啊!
正是因為誠毅十分重要所以大家更要好好的遵守誠毅守則。向我們的嘉庚學習,學習他誠以待人,毅以處事的精神。也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他,深刻的記住這位“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最后還請大家切記:誠毅二字心中藏,嘉庚精神永傳揚。這是我們世世代代的誠毅精神,讓我們的嘉庚精神發揚光大,讓世人都認識他吧!雖然嘉庚已經過世了,可是他的精神永遠在我們世人的心中!
高二關于學習嘉庚精神征文
陳嘉庚先生是我們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一面旗幟,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典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嘉庚精神征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學習嘉庚精神_范文1】
小時候,常聽父母跟我講,家鄉里曾有個愛國華僑陳嘉庚。陳嘉庚年輕時就闖南洋,一生獻給了家鄉的教育事業。在一九一三年后,他分別在福建修筑了七十三所學校。在校中實行免費入學,設獎學金等辦法,使福建各地貧苦學子得到了讀書的機會,為祖國培養出許多人才。陳嘉庚家中家財萬貫,他卻十分節儉節約。他家中的家具多是舊的,家具壞了就自己修一修,衣服褲子上全都上了補丁。陳嘉庚還常把錢拿去資助那些寒窗學子,而自己每天的飯錢卻只有五角。他還常說:“金錢就是肥料,用來播撒才有用。”他的故事伴隨著我慢慢長大。
如今,在開展《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陳嘉庚生平事跡展中,我再次讀到陳嘉庚那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所感動。想起來,我就十分感動。
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條白裙子,價格不菲。那條裙子可好看了,領子那繡著兩只蝴蝶,袖子和裙擺那還逢著蕾絲邊,穿上就像個童話里的灰姑娘穿上了仙女給的裙子。剛買來的時候我可愛不釋手的看了好一會呢。當天我就穿著它去上學,想跟同學炫耀一下,一路上,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哼著小曲走進教室。正好班里有一個同學在寫鋼筆字,那只鋼筆突然寫不出來了,那個同學把鋼筆用力一甩,而我正好走過。“刷——”那條裙子上多了一點一點的墨水,就像原本美麗的一幅畫里多了一滴滴的油漬。我的心情一下子從太空跌落谷底,我與那同學爭吵了起來。回到家后,我臭著一張臉對正在看報紙的媽媽說:“媽,你看我的裙子臟了,待會幫我把衣服扔了!”媽媽抬起頭,看了看我的裙子,說:“沒關系的,到時用漂白水漂一漂就行了。”我嫌棄的說:“哼,就算用了漂白水,裙子上還是有痕跡的,要漂你去漂,反正我也不會再這條裙子的!”說完,便頭也不回的走進房間,狠狠的摔上了房門。從此,那條裙子就一直壓在衣柜的最底層。如今,我讀完了陳嘉庚的所有事跡,我才驚覺,那時我做了一件多么錯誤的事,我在心中默默發誓,以后再也不浪費了!
我要向陳嘉庚學習,學習他那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做個美德少年!
【學習嘉庚精神_范文2】
今天,老師講了《陳嘉庚的故事》。課后,我又認認真真讀了幾遍,我被陳嘉庚的故事深深打動了。
書中講,陳嘉庚,1874年生于一個與廈門隔海相望的僻靜漁村——福建同安縣集美鎮。在母親的.指導下,他少有大志,9歲就讀于南軒私塾,15歲辭學赴新加坡,在父親開設的米店學習經商。由于目光遠大,勤奮學習,艱苦創業,涉足食品、橡膠、航運等領域,建立了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擁有上千萬資產,成為南陽華僑中的首富。
當時的中國貧窮落后,在世界上沒有地位。陳嘉庚作為一個中國人,他時時想念著自己的祖國。1910年,他籌資幫助孫中山先生進行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爆發,他擔任南洋華僑總會主席,捐資抗日。他沖破重重阻攔訪問延安…祖國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陳嘉庚先
生做事的最高原則。
書中講,陳嘉庚捐資辦學花了多少錢,人們已經很難算得清了。“金錢如肥料,散播才有用”,至1934年,陳嘉庚經商30年獲利1900萬元,僅資助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就花去800萬元,約占獲利總額的42%。就這樣一個身價千萬的大人物,他對于自己的生活卻非常苛刻。書中說,他的晚餐常常是一碗番薯粥,一塊醬豆腐而已。他平時身上的現款不超過5元,從不在外頭亂花一分錢。看到這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們作為小學生,既不掙工資,還要靠家長養活。但我們每天除了要吃好的,喝好的,還要零花錢。家長給得少了,還跟家長大吵大鬧,覺得自己委屈。想想陳嘉庚先生,我都替自己感到難過。
陳嘉庚先生的精神,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陳嘉庚先生是我們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一面旗幟,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典范。讀《陳嘉庚的故事》,感受陳嘉庚精神的力量,讓我們為自己的祖國、為古老的中華民族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嘉庚精神征文:弘揚嘉庚精神
導語:陳嘉庚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愛國主義者。愛國主義是嘉庚精神的本質特征。小編收集關于嘉庚精神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嘉庚精神
陳嘉庚是人盡皆知的愛國華僑領袖,他用一生來支持祖國抗戰,為新中國的繁榮復興做貢獻,為了讓新中國更加富強,有更多的人才,他不惜傾盡其所有,資助各所海內外學校。陳嘉庚先生一生為祖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動人事跡是人人知,人人無不佩服,無不敬仰的。我們應當沿著陳嘉庚先生的光榮之路,努力學習他的愛國精神,發揚他的艱苦樸素、為人民著想的精神。就算我們做不到如陳嘉庚先生般愛國,支援祖國抗敵,但他那份愛國的心,感恩祖國的情懷,也是我們必須學習的,必須領悟的!
就在不久前,我們剛聽完一堂關于陳嘉庚先生“愛國,愛家,愛父母”的道德講堂。這場講座,讓地位渺小的我深深被震撼了!直至那天講座結束后,我才明白:原來嘉庚精神是我們的目標,是我們的榜樣!就算做不到萬分之一,但是只要我們努力過了,付出過了,就比萬斤黃金還更加貴重!
先有國后有家,如果我們不去努力把國家興亡與自己的命運聯系起來,努力壯大國力,那么我們又會淪為被人欺凌的境地,再次被敵人扣上“東亞病夫”這個羞國辱家羞辱人民的帽子!我們要挺直腰板堅定地喊出來:“我們不是‘東亞病夫’!我們不會向你們屈服!當初我們憑著堅定的愛國信念與不屈不撓的精神勝利了,今天我們同樣會勝利!”
我們要大聲地告訴他們,我們從不軟弱,我們從不畏懼,在關鍵時刻我們更不會退縮。只要我們有一口氣在,我們就一定如螞蟻一般,在火場中用自己的犧牲,來換取他人的生命,甚至是國家的興衰。如果國不強盛,任人欺凌,那家又有何存在的意義呢?只能讓人民受苦。只有國盛了,敵軍就不敢輕易來犯,那家也就會安寧,和諧,美滿!國與家就如一對鎖與鑰匙,它們緊緊相連,缺一不可!
樸素也是陳嘉庚先生的顯著品質,他為人簡樸,不求奢華,一心為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但是他從來不抱怨,不說苦,不說累,只要是關于人民,關于國家,他都義不容辭。我們應該為有這樣一位愛國主義者感到慶幸,感到光榮,多希望他能永遠屹立不倒,永遠留下。可是1961年8月21日,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陳嘉庚先生于北京過世,享年88歲......
這是民族的一大損失,是個遺憾,但是陳嘉庚先生的精神與品格會永遠地烙印在我們心中,在這里我想說一聲:“您永遠會是我們學習的目標與榜樣,永遠會是我們的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第二篇:嘉庚精神
陳嘉庚出生在一個僻靜的漁村,在母親的教育下,少有大志,15歲學習經商,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建立一個龐大的企業集團,成為南洋華僑首富.他雖然身在海外,卻心系祖國,曾籌資資助辛亥革命,捐資抗日,對中國共產黨傾囊相助.他深知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在于人來自才,因此非常關心教育的普及與發展,在20多年的時間里,創辦了多所學校,并且捐巨資創辦了福建第一所大學..他把中華民族的復興寄希望于四萬萬子孫的教育上,滿腔熱情,感人至深!為了辦學,這位手握巨資的富商在資金周轉困難的情況下,寧肯買掉自己的別墅,過著異常艱苦的生活,也按時資助辦學.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令人欽佩!
陳嘉庚是一個聰明的商人,他難道不知道享受生活嗎?可是他更知道:祖國和民族的利高于一切!這是他做事的最高原則.我們雖然沒有上千萬資產,不能像他那樣作出驚天動地大事業,但我們可以從一點一滴做起,為我們的祖國母親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做一個像陳嘉庚先生那樣愛國的人.
第三篇:嘉庚精神
陳嘉庚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愛國主義者。愛國主義是嘉庚精神的本質特征。他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活動是隨著時代巨輪的前進而發展的,在近、現代中國和東南亞華族史上有著典型的意義,因而成為一面“華僑旗幟”。在抗日戰爭以前,具有“正統”觀念的陳嘉庚把愛國和反清、擁護孫中山革命結合起來,格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古訓,以拯救國家危難為己任,認為“教育不振則實業不興,國民之生計日細”,把興辦教育和實業,發揚民族文化同振興中華聯系起來,希圖實現他報效祖國的抱負。全國抗戰開始后,陳嘉庚團結華僑奔走呼號,支援祖國抗戰,擁護實行持久抗戰和全面抗戰。他反對修復被日軍炸壞的`私宅,認為“若先建私宅,難免違背先憂后樂之訓耳”。大賢氣質溢于言表。
1940年,他回祖國慰勞考察期間,多次聲言要“憑良心與人格”說話,這種“良心”正是赤誠的愛國之心,這種“人格”就是堅持真理、剛正不阿的人格。這次祖國之行是他一生中重大轉折點,使他的愛國主義思想注入嶄新的內容。在抗日戰爭期間,陳嘉庚勇敢地同一切阻礙和破壞祖國團結抗戰的頑固勢力、反動勢力作斗爭。他針對蔣介石集團的種種倒行逆施嚴加揭露和抨擊,對汪精衛親日派的叛國投敵罪行予以無情的痛斥。他曾向國民參政會提出“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的提案,被鄒韜奮同志稱為古今中外最偉大的一個提案。這就是他忠奸分明、嫉惡如仇的鮮明立場。抗戰當中,陳嘉庚還用是否“忠心抗日”作為試金石去衡量廣切政黨和個人,把個人生命財產置于度外來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的尊嚴,這正是他愛國主義思想最主要的體現。抗戰一勝利,陳嘉庚對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腐敗與禍國罪行的揭露更加淋漓盡致,指出“若望國民黨貪官污吏放下屠刀,還政于民,正無異與虎謀皮”。他旗幟鮮明地支持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戰爭。他說:“日寇敗降兩年以來,余揭示蔣氏禍國罪狀,向中外人士聲討,已歷多次。…余為國家民族前途計,亦為公理正義計,故不能茍安緘默也。
“1949年陳嘉庚應邀回國參加新政協籌備會后,他的愛國主義思想更得以充實、升華、光彩奪目。他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成為一名新中國的積極建設者。
第四篇:嘉庚精神
陳嘉庚先生17歲離開故鄉,赴南洋經商,以其優秀的品德、堅毅的個性和開拓進取的精神,經過艱苦創業,從一個漁村少年成長為東南亞華僑工商巨子。
陳嘉庚先生經營企業所賺得的錢數以億計,但他說,“財自我辛苦得來,亦當由我慷慨捐出”。他認為經商賺錢只是手段,賺錢的目的是要將賺得的錢拿出來為社會辦好事、辦大事,為社會培養有用人才,以便能建設一個能與“歐美列強并駕齊驅”的獨立統一和民主富強的新中國,他指出,“教育為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天職”。從1894年在故鄉集美創辦“惕齋學塾”算起,陳嘉庚先生一生中興學歷史長達67年之久,創辦和資助的學校多達118所,一生獻給文化教育事業的錢,按照當時黃金價格估算,超過一億美元,在中國教育史上乃“千古一人”。
陳嘉庚先生的一生蘊育了偉大的嘉庚精神。嘉庚精神的內涵集中反映在愛國主義精神,還體現在重義輕利、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誠實守信、嫉惡好善的重德精神,剛健果毅、堅韌不拔的自強精神,艱苦樸素、勤勉節儉的清廉精神,與時俱進、革故鼎新的創新精神等五個方面。而貫穿陳嘉庚先生一生的一條主線,就是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陳嘉庚先生以祖國的利益為人生的最高利益,以祖國的需要為人生的最大需要,以祖國的富強為人生的最終目標。愛國主義是陳嘉庚先生一生恪守的信念,也是他一生行為的準則,更是嘉庚精神的核心。
上一篇:關于9.2班的口號匯總8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