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微隊課才是一節好的微隊課
什么是微隊課
微隊課大概起源于學科教學領域的“微課”,微課(微型課)現在作為教師培訓、選拔、競賽等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的形式,為大家熟知,也特別受到學校和教研部門的青睞。
因為,它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參與度,增大容量,提高效率。
微隊課設計、微隊課展示等也是輔導員參加培訓或是評比活動的常用形式。
少先隊活動課的“說課”形式有三種:案例展示(課后說課)、方案設計(課后說課)、主題微隊會展示 (主題微隊課展示,邊展示設計邊說課)
如何上好少先隊活動課
如何上好少先隊活動課
【第1句】:充分認識制定《少先隊活動課指導綱要》(試行)的意義和價值。
【第2句】:要把少先隊主題隊會當成一節課來上,要有目標、有方法、有過程、有總結、有評價。
【第3句】:少先隊主題隊會課,中隊輔導員必須參與其中。
【第4句】:少先隊活動課的設計要層層遞進;不墨守陳規,要不斷創新;結合本校或本班實際,貼近隊員們的生活;要有流行時尚元素的加入。
【第5句】:活動過程要以少先隊組織為載體,以小隊或社團等形式開展主題鮮明、豐富多彩的活動。
【第6句】:要改善隊會形式,走出教室,擺脫課堂模式的影響,它是實踐體驗活動不是課堂教學,要多進行接地氣的活動。
【第7句】:用孩子們能理解的語言。
優秀少先隊微隊課教案
【第1句】:精心取舍課題內容,突出教學重點。
既然上的是微課,那勢必不可能像正常課堂那樣大容量的教學,要在有限的短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必須首先精選課題內容。
【第2句】:構建完整的課堂結構,教學過程要精煉。
(1)切入課題要新穎迅速 由于微課要求時間的短少,必須要求切入課題要迅速,同時還能吸引學生,所以對切入課題的方法大有必要作些文章。
(2)講授線索要明亮醒目 盡管所有課程都要求講授線索清晰醒目,但在微課的講授中,更要求盡可能的只有一條線索。
在這一條線索上突出重點內容,顯露出來的是內容的主干,剪掉的是可有可無的舉例、證明這些側枝旁葉。
(3)收尾要快捷 一節課的小結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內容要點的歸納、指出和強調。
好的總結可以對講授的內容起到提綱攜領的作用,可以加深學生所學內容的印象,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
(4)板書要精簡清晰 板書是一個教師教學基本功的體現。
板書的作用是展示授課人講述內容的要點,幫助聽課人掌握所聽內容的要點。
(5)力求創新,亮點耀眼。
這個亮點可以是深入淺出的講授,可以是細致入微的剖析,可以是激情四溢的朗誦,可以是精妙完美的課堂結構,可以是準確生動的教學語言等等,微課教學有了自己獨特的亮點,就能提升微課的水準。
【第3句】:講授人表現要干練,語言要準確,簡明。
在微課中,由于受時間的限制,語言的準確簡明顯得更為重要。
它并不是語速的快捷。
微到極致便是質量
微課是時代的產物。
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有其優點,也有其不足。
微課好與不足,適不適合您,您只有去研究了,真正實踐了才知道,只有實踐了,您才有發言權。
我們通過研究與反復實踐,堅持認為,微課是現代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當然,也不能完全代替課堂教學
許多老師,通過微課收看與制作實踐,有了一定的認識,并積極反饋。
但是,仍然有一些誤解和認識上的不足。
老師們對微課所產生的認識不足,主要有如下:
【第1句】:選題不太好,是傳統教學就能很好解決的問題,就不需要做成微課了。
不適合用多媒體表達,不是典型、重點和難點問題。
【第2句】:課堂搬家現象比較嚴重、缺乏啟發性、沒有設置懸念、情景。
【第3句】:有些教學過程,未免太過繁瑣,“微到極致就是質量”。
【第4句】:缺乏設計性、創意不夠新穎。
【第5句】:拍攝畫面不清楚、聲音不夠清晰。
【第6句】:實效性不強,不能有效地解決實際當中的教學問題,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比較糾結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為什么微課要在這么短的時間之內
微課,不是課堂搬家,也不是教學過程的重新呈現、電子化;而應當,猶如高手指點新手,點到為止,能做到讓學習者一點就通,一點就透。
微課的講解,也類似一對一教學或輔導的情景
如果,你的微課超過5分鐘,你就應當考慮,你的選題是否合理,可不可以再小再微呢
所以,我們的口號是:微到極致便是質量
能五分鐘之內就能講清楚的問題,為什么要用到5分鐘以上
那可能是在,有意無意地培養惰性思維。
因此,優秀微課的評選,應該嚴格要求在5分鐘以內,并同時要求,微課片頭含有微課名稱、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微課適用對象及微課所屬學科、教材、單元、知識點等信息。
微課為什么大多限制在十分鐘之內
無論視頻多長,用戶實際觀看時長的中位數都不超過6分鐘。
而且6-9分鐘長的視頻是個拐點,更長的視頻實際觀看的中位數反倒會下降。
比如長度超過12分鐘的視頻,實際觀看中位數只有3分鐘。
所以,“微視頻到底多短最合適”這個問題有了標準答案——6分鐘。
這個數字挺難讓人接受的,因為按多數老師的習慣,6分鐘根本講不了什么東西,15分鐘都勉強。
但和下一個結論聯合分析,其實未必真做不到。
我們2024年6月進行了一項面向我國中小學首屆微課大賽參賽微課視頻時長的數據分析,分析結果表明:3-7分鐘為最佳時長,太長效果不好,太短則講不清或視頻編輯技術要求高。
即87%以上的微課教學視頻長度都小于10分鐘。
其中75%的視頻時長在5-8分鐘之間,小于3分鐘的則不到6%,超過10分鐘的不到13%。
可以看出,中小學微課視頻長度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5-8分鐘最為適宜。
不同學科、不同學習對象略有不同。
什么是少先隊活動課
一、課的性質 (一)少先隊是中國共產黨創立并領導的少年兒童群眾組織,肩負著通過組織教育培養黨的事業接班人的使命。
保證時間,系統實施課,是經常化、系統化、科學化落實少先隊組織根本任 重要保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
(二)少先隊活動課與學校教育其他課程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側重在培養知識和技能之外引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思想意識。
重點運用少年兒童思想意識的形成和發展規律,培養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
(三)少先隊活動課是在輔導員幫助下、發揮少先隊員的主體作用的一門獨特的活動課。
不以考試為評價,以實踐體驗為基本途徑。
注重運用隊旗、隊禮、隊歌、紅領巾、鼓號等少先隊特有的禮儀,營造莊嚴神 教育氛圍。
二、少先隊活動課的目標與內容 (一)少先隊活動課的目標 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總體目標,把握少先隊組織屬性,實現少先隊組織的根本任務:從培養合格建設者的角度,引導少年兒童有愛心,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增強國家意識、科學意識、勞動意識、審美意識,鍛煉強健體魄,培養良好心理素質;從培養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注重黨、團、隊組織意識和教育內容的銜接,灌輸培養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
(二)少先隊活動課的內容 主要包含組織意識、政治啟蒙、信仰萌芽、成長取向等教育內容。
【第1句】: 組織意識。
培養少年兒童對少先隊組織的認同感、榮譽感、責任感和歸屬感,以及黨、團、隊銜接的組織意識。
組織少先隊員學習并遵守少先隊的章程,履行隊員權利和義務,服從隊的決議,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
2.政治啟蒙。
引導少年兒童初步了 國的國體、政體,培養初步的政治認知、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幫助少年兒童認知中國共產黨,了 、國家、人民的關系,明白我們國家是共產黨領導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幫助少年兒童初步了 國特色社會主義,了解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站起來”、“富起來”的偉大成就和來之不易,了解,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幾代中國人的“中國夢”。
引導少年兒童初步樹立跟黨走的志向。
3.信仰萌芽。
啟迪少年兒童對真善美、美好人生和社會理想的追求,打下 "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基礎。
引導少年兒童通過感知黨帶領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幸福生活的偉大實踐,了 產主義遠大理想,明白“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永遠熱愛偉大的祖國,永遠熱愛偉大的人民,永遠熱愛偉大的中華民族,憧憬人類美好未來,初步樹立為實現理想不懈奮斗的信仰。
4.成長取向。
幫助少年兒童獲得基本的涵養,促進全面發展。
引導少年兒童培養正直、善良、誠實、有愛心等基本品格,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形成國家意識、科學意識、勞動意識和 意識,鍛煉強健體魄,培養良好心理素質。
三、少先隊活動課的形式 以少先隊特有的大、中、小隊及紅領巾小社團等形式,根據時代要求和今天少年兒童的生活經驗、特點需求,吸收少先隊歷史上經典、有效的活動形式,為少年兒童喜歡、有時代感、普遍性強的活動形式,開展主題鮮明、生動活潑的少先隊活動。
少先隊活動課主要采用少先隊組織生活和集體活動形式,綜合運用組織培養、群體互動、信息傳播、個體輔導等方法。
注重運用包括圖書、報刊、電視、廣播等傳統和互聯網等新媒體,少先隊隊室、紅領巾廣播站、電視臺、等媒體,以及輔導員、家長和少先隊員同伴之間的人際傳播等渠道,運用時 強的優秀文化藝術產品,傳播教育內容。
注意關心少先隊員的個體特點,根據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
(一)少先隊組織生活 少先隊組織生活是少先隊員在少先隊組織中學習隊的基本知識、實踐隊的基本制度規范、參與隊組織建設和日常事務、履行隊員權利義務、培養組織意識的重要途徑,是少先隊活動課的特有形式。
具體包括:
【第1句】: 學習隊章。
通過開隊會、聽講座、看動漫、觀展覽、開展討論等多種形式,全面學習少先隊章程,理 先隊的基本知識。
2.儀式感染。
學習和使用少先隊禮儀,規范舉行少先隊儀式,以莊嚴而神 集體氛圍感染心靈,陶冶情操,升華思想。
包括入隊、離隊儀式,檢閱式、升旗儀式,建隊紀念日、重大節日等慶典活動。
【第3句】: 民主參與。
通過和監 議少先隊小干部,集體討論決定重要事項,參與隊 理,參與隊集體建設,培養民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4.崗位鍛煉。
實行少先隊小干部輪換制,自設自薦服務小崗位,人人都有服務鍛煉的平臺,增強服務意識和 意識,提高實踐能力。
5.學習榜樣。
通過學習少先隊歷史上的英雄榜樣,選樹新時期少先隊榜樣和身邊可親、可敬、可學的優秀少先隊員榜樣,進行榜樣教育,營造比、學、趕、幫、超氛圍。
6.團隊關愛。
建設團結互助、溫暖友愛的隊集體,通過良性群體互動和同伴互助,促進共同成長進步。
(二)少先隊集體活動 少先隊集體活動是少先隊組織鼓勵創造的各種主題鮮明、有意義、生動活潑、為少年兒童喜歡的集體性活動,是少先隊員在少先隊集體中實踐體驗、共同成長的有效途徑,是少先隊活動課的重要形式。
按人員集聚程度和活動功能區分,主要有: 1.集中性活動。
大隊會、中隊會是最普遍、最重要的集中性活動形式。
如,結合重大事件、重要教育契機,各級少先隊組織統一開展的“紅領巾心向黨”、“祖國發展我成長”等主題活動,以及隊會、隊日、集體參觀、郊游、遠足、夏(冬)令營等大中隊集中活動。
2.經常性活動。
小隊活動是經常性活動最重要的方式。
如,在少先隊組織中長期形成的“手拉手”、“養成道德好習慣”、“少年軍校”、“少年科學院”、“勞動實踐”、“平安行動”、“陽光體育”等品牌活動,以及尋訪、考察、訪談、小課題、小考察、小志愿者、征文、微視頻征集等基層少先隊組織靈活開展的活動。
3.團體游戲活動。
為滿足少先隊員娛樂、游玩等需求,豐富課余生活、發展個性特長、提升審美情 組織開展的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的特色游戲、篝火晚會等活動。
可由隊員自由組合,分散開展。
4.紅領巾小社團活動。
在少先隊組織指導下,由隊員自主組織、自主管理、定期開展的各種小型多樣的社團活動,可由學校輔導員聘請正派、有愛心、有專長的人士擔任志愿輔導員。
社團成員相對固定,可跨班級、跨學校或通過網絡跨地域組成。
5.評價性活動。
對少先隊員在少先隊活動中得到教育鍛煉的成效進行評價的活動,如雛鷹爭章活動、優秀少先隊員、少先隊集體評選活動等。
對各級少先隊組織開展的活動進行效果評價和展示交流的活動,如“創造杯”少先隊活動設計競賽、基層少先隊活動優秀案例征集等活動。
四、少先隊活動課的實施要求 (一) 少先隊活動時間。
少先隊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小學一至六年級和初中一、二年級每周安排1課時,專門用于開展少先隊活動。
視具體活動,少先隊活動課時可分 用或集中安排。
此外,也要與學校其他教育教學活動有機結合,利用晨會、升旗儀式、大課間及課余、校外、寒暑假期時間,抓住重要節慶、紀念日和重大事件等契機,組織開展好少先隊活動。
(二)因地制宜普遍開展。
依據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及其認知、情感、態度、行為形成的基本規律,按照分層教育的原則,本綱要圍繞少先隊活動課總體目標和內容,提出了各年級少先隊活動的具體目標和內容建議,設計了相應的活動載體。
各地中小學少先隊組織要認真實施,根據實際選用或靈活開展有地方特點、學 色的少先隊活動。
注重普遍性、適用性、針對性,力爭全員覆蓋、人人參與,使8年少先隊生活成為循序漸進培養少年兒童重要思想意識的完整教育過程。
上一篇:社區醫院優秀家庭醫生獲獎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