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劃分文案成分課件
引導語:劃分語文文案成分是學生必須要學會的技能之一,那么相關課件要怎么設計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第1句】:能夠了解掌握文案的含義
【第2句】:能夠掌握各文案的各個構成成分
【第3句】:能夠學會劃分文案成分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能夠學會劃分文案成分的方法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1句】:文案成分
(一)文案成分概說
【第1句】:什么是文案成分
文案成分就是文案的組成成分,也就是單句的句法結構成分。因為短語和文案的區別在于有沒有語調,所以當短語加上語調成為文案時,短語成分也就成為文案成分。
【第2句】:兩種析句法
有兩種基本的析句法:文案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文案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詞分析法,這種分析法一分為多,在一個平面上一次分出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六大文案成分,其中主語、謂語(有時包括賓語)是主干成分,其他是附加成分。
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層次分析法,認為文案是有系統、分層次組合起來的,這種方法把句法結構一分為二,分析出來的兩個部分叫直接成分。然后不斷層層二分,揭示語言中文案結構的層次性。
【第3句】:文案成分概述
主語是陳述對象,回答“誰”、“什么”等問題,謂語是對主語加以陳述的,回答“怎么樣”、“是什么”、“做什么”等問題,主謂之間用||.
動語是支配關涉賓語的,賓語是被支配關涉的對象,動賓之間用|.
中心語是被修飾、限制、補充的成分,有主語中心語、賓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動語中心語,分別用=、~、__表示。
定語是名詞性偏正短語中修飾、限制中心語的成分,用()表示。
狀語是謂詞性偏正短語中修飾、限制中心語的成分,用[]表示。
補語是中補短語中補充中心語的成分,用<>表示。
(二)主語謂語
【第1句】:主語的構成
經常做主語的是名詞性詞語,包括名詞、代詞、數詞、重疊的量詞等實詞,以及定中短語、同位短語、的字短語等名詞性短語。
處所方位詞語在句首可能是主語,也可能是狀語,判斷的標準:(1)作為陳述對象,是主語;否則是狀語。(2)能移到句中的是狀語,不能的是主語。(3)看文案類型,存現句中的處所詞語是主語。
主謂短語在特定條件下也可以做主語,條件與謂詞性詞語做主語的條件相同。
副詞、介詞短語不能做主語。
【第2句】:謂語的構成
經常做謂語的是謂詞性詞語,包括動詞、形容詞,以及動賓短語、連謂短語、狀中短語、中補短語等謂詞性短語。
主謂短語做謂語形成主謂謂語句。
【第3句】:主語的意義類型
文案成分的意義類型是看文案成分之間的語義關系,進行語義分析,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案的含義。
我們主要是以位置關系判定主語的,主要分三種類型:
(1)施事主語
施事主語是謂語動作行為的發出者,構成“施-動”關系。大多數主語屬于這種類型。
(2)受事主語
受事主語是謂語動作行為的承受者,構成“受-動”關系。受事主語的文案是被動句,施事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可以用“被”,也可以不用。
(3)非施受主語
非施受主語既不是動作行為的發出者,也不是動作行為的承受者,而是施受以外的其他語義關系的主語。分為兩類:A、謂語中用非動作動詞,如“是、有、像”等;B、謂語中用動作動詞,但主語表示動作涉及的工具、處所。
(三)賓語
【第1句】:賓語的構成
賓語和主語的區別主要在于位置的不同,以動詞來說,主語在動詞前,而賓語在動詞后。做主語的詞語大都可以做賓語。
經常充當賓語的是名詞性詞語(和主語相同)。
謂詞性詞語在特定條件下也可以做賓語。
名詞性詞語的賓語稱為名賓,謂詞性詞語的賓語稱為謂賓。名賓是常見的,因而要重點把握謂賓。名賓和謂賓對謂語動詞有選擇性,并不是所有的動詞都可以帶名賓,或者帶謂賓。
能夠帶謂賓的動詞有:
(1)判斷詞“是”。既可帶名賓,也可帶謂賓。
(2)心理動詞。如“喜歡、盼望、認為、覺得、討厭、愛、恨、怕”等,既可帶名賓,也可帶謂賓。
(3)感知動詞。如“知道、聽見、感到、感覺、明白、看到”等,既可帶名賓,也可帶謂賓。
(4)表示動作始終的動詞。如“開始、進行、結束”,一般只能帶謂賓。
(5)表示對待、處理意義的動詞。如“加以、給以、予以、給予、足以、難以、得以”等,只能帶謂賓。
(6)“于”類動詞。如“勇于、敢于、善于、易于”等,只能帶謂賓。
【第2句】:賓語的意義類型
賓語的意義類型和主語的意義類型相同,但常見的主語意義類型是施事主語,而賓語常見的意義類型是受事賓語。
(1)受事賓語
這類賓語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或結果,分為對象賓語和結果賓語。“買汽車”是對象賓語,“造汽車”是結果賓語。結果賓語表示的事物只有在動作完成之后才有。
(2)施事賓語
這類賓語是動作行為的發出者,主要出現在存現句和供賓句兩種句型中。如“門口站著一個人”、“一間屋住四個人”。
(3)非施受賓語
非施受賓語是施事、受事以外的、或難于斷定是施事還是受事的賓語,分兩個小類:
A、動詞為動作動詞,賓語表示該動作行為的處所、工具、目的、原因等,如“吃食堂”是處所賓語,“吃火鍋”是工具賓語,“吃大款”是原因賓語。
B、動詞是非動作動詞,如“是、有、像、當、算、在、姓、變成、成為、當作、成了”等,這些動詞表示某種關系。
主語和賓語的施事、受事關系一般表現為“施-受”(我看書),也可以表現為其他多種關系,如“受-受”(土豆燉牛肉),“非--施”(外面來人了),“非-非”(他是學生),“施-非”(他吃火鍋)。
(四)定語狀語補語
【第1句】:定語的構成
定語的構成范圍很廣,幾乎除副詞、量詞以外的所有實詞,的字短語以外的所有短語都可以做定語。
定語分為描寫性定語和限制性定語。描寫性定語由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的短語充當,限制性定語由形容詞性詞語以外的詞語充當。
一般認為,不存在純描寫性的定語,描寫性定語常常兼具限制性,如“紅衣服”同時也區別于別的衣服。
定語的排列順序一般是:(1)表示領屬的詞語;(2)表示指示或數量的詞語;(3)表示性質、狀態的詞語。
【第2句】:狀語的構成
狀語的構成:經常做狀語的是副詞、形容詞、時間名詞、助動詞以及介詞短語、方位短語、量詞短語(動量)等。
狀語的語義:狀語表示的語義主要有時間、處所、程度、范圍、數量、肯定否定、情狀、語氣等。
狀語的位置:一般為句中狀語,在主語后、動詞形容詞前。也可以是句首狀語。特殊情況下狀語可以后置。多數狀語既可以是句中狀語,也可以是句首狀語,而“關于”組成的介詞短語狀語只能是句首狀語。
【第3句】:補語的`類型
能夠做補語的是形容詞、動詞、副詞(很、極)、數量短語(動量)、聯合短語(謂詞性的)、狀中短語、介詞短語、動賓短語、主謂短語等。
補語的意義類型有:
(1)結果補語。結果補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結果。如“說破了嘴”。
語義指向分析:結果補語的語義指向可以不同,試比較:我們打贏了球--我們打破了球--我們打完了球、我們吃飽了飯--我們吃多了飯--我們吃完了飯。
(2)程度補語。表示動作行為或性質狀態的程度。
程度補語常由副詞(很、極)、量詞短語(一些、一點)、謂詞性短語、形容詞充當,其中心語一般為形容詞、心理動詞。
(3)趨向補語
趨向補語表示動作行為或性質狀態變化的趨向。
趨向補語用趨向動詞。其位置和用法比較靈活。
(4)數量補語
數量補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數量或頻率。
數量補語由量詞短語充當,有兩種:表示動量的量詞短語,如一次、一回;(2)表示時間量的量詞短語(時段),如一年、一個月。
數量補語的位置:動語后、謂語后或賓語后。
(5)時間處所補語
時間處所補語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或處所。
時間處所補語由介詞短語充當。
(6)對象補語
對象補語表示動作的對象或比較對象,由“于”構成的介詞短語充當。
(7)能否補語
能否補語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由“得”和“不得”構成。
【第6句】:補語和賓語并存時的位置
補語和賓語都是動詞后的成分,其位置關系有如下情況:
(1)(動語中心+補語)+賓語。如“他鎖好了車”。
(2)(動語+賓語)+補語。如“我看過他幾次”。
(3)(動語中心+補語+賓語)+補語。如“他說不出話來”。
(4)動語+近賓語+補語+遠賓語。如“他教過我幾次英語”。
【第7句】:補語和賓語的辨別
(1)詞性不同。
賓語一般由名詞性詞語充當,特定條件下也可以由謂詞性詞語充當;而補語一般由謂詞性詞語充當。因此,動詞后的名詞性成分多為賓語,謂詞性成分則需要看與動詞的關系。
量詞短語中的動量短語一般做補語,物量短語一般做賓語。
(2)關系不同。
動語和賓語是支配關涉關系,回答“誰”、“什么”等問題;中心語與補語是補充說明關系,回答“怎么樣”、“多少”、“多久”等問題。動詞后的謂詞性成分主要依靠這種區別判斷是賓語還是補語,即看其能不能夠被“什么”代替。
(3)轉化方式不同。
有賓語的文案可以轉換成“把”字句。“他浪費了一個小時”可以轉換為“把”字句,“一個小時”是賓語:“他工作了一個小時”不能轉換,“一個小時”是補語。
(4)助詞“得”。
結構助詞“得”是補語標志。但要注意“得”是構詞語素的情況,如“取得、曉得、認得、贏得、使得、省得、分得、獲得、覺得、記得、虧得、懶得、樂得、落得、值得”等,這些詞后面的成分一般是賓語。
(五)中心語
不同層次、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中心語。
【第1句】:主語中心語
主語中心主要由名詞性詞語充當。
【第2句】:賓語中心語
賓語中心語常由名詞性詞語充當。
謂詞性詞語也可以做賓語中心語,但必須借助助詞“的”。
【第3句】:謂語中心語
謂語中心語常由謂詞性詞語充當。
名詞性詞語也可以做謂語中心語,狀語一般為表示時間、范圍的副詞“已經、都、只、就、才、凈、光、真”等,近些年來,程度副詞也可以做這樣的狀語,如“很北京”。
【第4句】:動語中心語
動語中心語由動詞充當,動語中心語后面既要有賓語,也要有補語。
二單句的類型
單句可以分為句型和句類。
句型是按文案的語法結構特點劃分出來的類型。單句句型分為主謂句、非主謂句。
句類是按文案的語氣用途劃分出來的類型。句類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一個文案既可以從句型角度分析,也可以從句類角度分析。如“他來了?”屬于主謂句句型,屬于疑問句句類。
(一)句型:
句型是從文案結構方面給文案的分類,句型具有層次性。
文案首先分為單句和復句。單句是詞或短語構成的文案;復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密切關聯、結構上互不包含的單句形式構成的文案。
根據構成文案的詞語性質,單句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主謂句是由主謂短語構成的文案;非主謂句是由詞或非主謂短語構成的文案。
【第1句】:主謂句
(1)名詞性謂語句
名詞性謂語句是名詞性詞語做謂語的文案,大多表示判斷,也可以表示描寫。如“魯迅浙江人。”
(2)動詞性謂語句
動詞性謂語句是動詞性詞語做謂語的文案,分為帶賓和不帶賓兩種。如“他看過這本書。”、“我去過。”
(3)形容詞性謂語句
形容詞性謂語句是形容詞性詞語做謂語的文案。如“這間房子很大。”
【第2句】:非主謂句
(1)動詞性非主謂句
動詞性非主謂句由主謂短語以外的動詞性詞語構成。用于說明自然現象、提出一般要求、提出口號或作為復句的分句。如“禁止吸煙。”
(2)形容詞性非主謂句
形容詞性非主謂句是由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短語構成的文案。如“真美啊!”
(3)名詞性非主謂句
名詞性非主謂句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構成的文案。可以用來表示:A、劇本小說的場景說明,如“東北某火車站”;B、表示感嘆或贊嘆,如“多可愛的孩子”;C、表示突然出現的事物,如“車”;D、表示呼喚,如“老師”;E、表示要求或斥責,如“車票”。
(4)擬聲句
擬聲句是由擬聲詞構成的文案。如“轟隆!”、“哎呀!”。
(四)現代漢語特殊句型--復雜單句
【第1句】:主謂謂語句
主謂謂語句是主謂短語做謂語或謂語中心的文案。其結構:
他身體健康。
主謂謂語句的兩個層次都是主謂短語,但性質不同:第一層次上的主語、謂語是全句的主語、謂語,叫大主語和大謂語;第二層次上的主謂短語充當文案的謂語,叫小主語和小謂語。
【第2句】:雙賓句
雙賓句是具有兩個互相之間沒有結構關系的賓語的文案。
雙賓句的結構特點:(1)謂語動詞具有“予取”性,如“給、送、問、告訴”等;(2)兩個賓語在結構上都可以與動詞發生動賓關系;(3)兩個賓語之間沒有結構關系。
雙賓句中的賓語一個指人,一個指事物。離動詞近的賓語叫近賓語、間接賓語;離動詞遠的賓語叫遠賓語、直接賓語。例如:
他||告訴|我一件事。
“我”是近賓語、間接賓語;“一件事”是遠賓語、直接賓語。
【第3句】:兼語句
兼語句是兼語短語做謂語或獨立成句的文案。第一動詞的賓語同時做第二動詞的主語,叫兼語。
兼語句的特點:(1)第一動詞為使令動詞;(2)兼語與第一動詞構成動賓關系,與第二謂詞構成主謂關系;(3)第二謂詞語義上屬于兼語。
兼語句分類:(1)第一動詞是“使、叫、讓、請”等表示使令、勸阻等意義的動詞,如“我叫他去”。(2)第一動詞為“有”,如“外面有人來了”。(3)第一動詞為“是”,如“今天是你不對”。(4)其他動詞進入兼語結構有了使令意義,如“班長組織我們去遼沈戰役紀念館”。
【第4句】:“把”字句
把字句是用“把”構成介詞短語,把動詞的支配對象放在動詞之前的句型。如“他把書包放到桌子上”。
大部分把字句可以轉換為帶賓主謂句,不能轉換的情況是:(1)動詞后另有賓語;(2)動詞后帶有復雜的補語;(3)意義上不允許。
把字句的構成條件:(1)動詞要動作性強;(2)不能是光桿動詞;(3)“把”介引的對象必須確指;(4)否定詞、助動詞只能放在“把”前。
【第6句】:“被”字句
被字句是用“被”引進施事,或用“被”附著在動詞前表示被動的句型。如“云彩被風吹走了”、“云彩被吹走了”。
被動意義的表示方法:(1)語義被動;(2)被字句。
被字句的類型:(1)[被+施事]+動;(2)被+動;(3)[被+施事]+所+動。
構成被字句的條件:(1)用動作性強的動詞;(2)不能是光桿動詞;(3)主語確指;(4)否定詞、時間詞放在“被”前。
【第5句】:“連”字句
連字句是用“連……也/都……”格式表示強調的句型。如“連他也不愿意去”。
連字句的分類:(1)主語施事型,如“連他都不來”;(2)主語受事型,如“連書也不看”;(3)重復動詞型,如“連看也不看”。
三單句成分的分析
(一)單句分析的方法
方法要點:(1)注重結構層次,也注重結構關系。(2)重視結構中心的作用,善于抓住中心語。(3)注意語義分析在文案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二)單句分析例釋
(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帶動|(教育)的發展。
四:課堂小結
五:鞏固訓練劃分下列文案的成分
1陳然高興極了!
2東西就在這口井里!
3一個青年躺在石制的手術臺上。
4皇帝的衣服從來沒有獲得過這樣的贊美!
5他快樂的簡直要跳起來了!
6《東方紅>>是全國幾萬萬人民的心聲。
7蹲著的,坐著的,站著的都有!
8自從處死了偽村長,敵人瘋狂的進行報復!
9一九一六年夏天,雷鋒到佳木斯執行任務!
10為了保密,黨組織的幾個領導人看了都毀掉了!
11幾個月的監獄生活,使陳然增長了許多地下斗爭的經驗!
12難翻的老界山,被我們這樣笨重的隊伍戰勝了!
13萬丈高樓平地起!
14我們學習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15他躺在床上呼呼的睡著了!
16他們所處的環境比前一代人好得多!
17我的祖母曾經常常對我說,柏蛇娘娘就被壓在這塔底下!
18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
19我贊美白楊樹!
20在蒼茫的大海上,狂分卷集著烏云!
21蠢笨的企鵝,膽怯的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崖底下!
練習劃分文案成分
根據用途和語氣,文案可以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根據結構可分為單句和復句。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是單句,要給它劃分成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練習劃分文案成分,歡迎閱讀參考。
練習劃分文案成分
1什么是文案
文案是由詞或詞組構成的,是具有一定語調并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語言運用單位。根據用途和語氣,文案可以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根據結構可分為單句和復句。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是單句,要給它劃分成分。
2.文案成分的名稱及符號
名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符號:主語=謂語-賓語~
定語()狀語[]補語<>
①文案的基本成分是:主語、謂語、賓語。
補充成分是:定語、狀語、補語。
②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之間可用‖劃開。
3.(1)劃分文案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語、謂語、賓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謂語:是陳述主語,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么”或“怎么樣”。
賓語: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么”一類問題。
文案一般有兩種情況:寫人、寫物(寫事、寫物)。分析文案時,首先判斷是“寫人”還是“寫物”。
①.寫人格式:“誰”+“干什么”
(主語)(謂語)(賓語)
例:楊亞‖寫字
主謂賓
注意:處理復雜的單句時,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楊亞║在課桌上寫著毛筆字。
主謂賓
②.寫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樣”
(主語)(謂語、賓語)
例:貓‖捉魚
主謂賓
例:一只小貓‖在盆邊捉了一條大魚
主 謂賓
注意:“是”為典型的動詞,一般是“謂語”。
例如:他‖是學生
主謂賓
(2).劃分文案成分,還要抓住枝干(定語、狀語、補語)
定語:在文案中起著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中心語的作用。
狀語: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一般在謂語中心語前面,有的在文案最前面,交待時間、地點、范圍、情況等。
補語:對謂語中心語起補充說明作用,一般放在謂語中心語之后。
例:畫眉唱歌
這是一個把主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中心語單提出的文案。原句是“兩只美麗的畫眉高興地唱一首歌。”
①.(兩只美麗的)畫眉
“兩只美麗”是“畫眉”--主語中心語的修飾部分,叫“定語”。
②.[高興]地唱
謂語中心語“唱”前邊的修飾、限制成分--“高興”為“狀語”。
③.(一首)歌
賓語中心語“歌”前的修飾、限制部分--“一首”為“定語”。
④.歌唱得<好>
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為“補語”。
4.劃分文案的'口訣:
(1)文案成分要劃對,(2)縱觀全局找主謂。(3)主前定狀謂后補,(4)謂前只有狀地位。(5)“的”定“地”狀“得”后補,(6)賓語只受謂支配。
示例及練習部分
劃分文案成分練習
【第1句】:魯班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魯班)主語(是)謂語(我國古代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語(工匠)賓語。
主干:魯班是工匠。
【第2句】:那個時候的社會生產力還十分落后。
答案:(那個時候的)(社會)定語(生產力)主語(還)(十分)狀語(落后)謂語。
主干:生產力落后。
【第3句】:魯班接受了一項大的建筑工程任務。
答案:(魯班)主語(接受)謂語(了)狀語(一項大的建筑工程)定語(任務)賓語。
主干:魯班接受任務。
【第4句】:魯班從中得到啟發。
答案:(魯班)主語(從中)狀語(得到)謂語(啟發)賓語。
主干:魯班得到啟發。
【第5句】:蔡倫出生在一個貧苦的鐵匠家里。
答案:(蔡倫)主語(出生)謂語(在一個貧苦的鐵匠家里)補語.
主干:蔡倫出生.
中學語文傷仲永課件
中學語文傷仲永課件已經為大家準備好啦,老師們,大家可以參考以下教案內容,整理好自己的授課思路哦!
教學重點:
①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詞活用情況。
②體會語言的簡潔、洗煉。
教學難點:方仲永"泯然眾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課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觀點?
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第1句】:課文導人,簡介作者,解釋文題。
偉大的科學家和發明家愛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奮的一生發明了無數的東西,對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發明大王",人們都認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這句名言就是最恰當的.解釋。遺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自恃聰明,自認為有天賦。結果最終淪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這樣-個人。
簡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采用隨筆的形式而寫。借-件事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闡明某種觀點、敘述是基礎,闡明道理是核心。文題含義:為仲永的經歷遭遇而感傷。
【第2句】:學生自讀課文,掌握以下內容。
1.掌握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隸泯扳稱
2.對文中的"之""于"進行歸類。
之
忽啼求之:它,指書具.代詞。
借旁近與之:他,指仲永,代詞,
余聞之也久:這事,指仲永父"不使學"、"環謁于邑人".代詞。
下能稱前時之聞:的,助詞。'
卒之為眾人:語氣助詞,不譯。
于
環謁于邑人:到,介詞。
于舅家見之:在,介詞。
賢于材人遠矣:比,介詞。
愛于人者不至:從,介詞。
3.從文中找出詞類活用的詞語。
①邑人奇之:以......為奇,形容動詞作動詞。
②賓客其父:把......當作賓客,名詞作動詞。
③利其然:以......為利,名詞作動詞。
④傷仲永:哀傷,感傷,形容詞作動詞。
【第3句】: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
1.朗讀時注意下列語句的停頓。
①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③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④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
⑥余聞之也│久
2.理解課文結構層次。
全文可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l、2段,簡敘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的三個階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闡明觀點看法。
說明:第一部分以敘事為主,第二部分以議論為主。
【第4句】:請-位同學復述第【第1句】:2段的內容。
1.思考:課文寫方仲永的才能發展經歷有哪幾個階段?
三個階段:第-階段,幼年作詩的非凡才能和天賦。如:"即書詩四句"'"指物作詩立就"。"文理皆有可觀"。第二階段,寫十二三歲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稱前時之聞"。第三階段,寫方仲永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泯然眾人矣"。
2.思考:這三個發展階段的敘述。有見有聞.有詳有略.這樣安排組織材料有何好處?
寫仲永年少時天資聰慧.以"聞"的形式;寫仲永十二三歲才思"不能稱,前時之聞",以見"的形式:寫方仲永最終平庸無奇,又以"聞"的形式;"見"和"聞"有機結合.敘述真切可信,課文詳寫第一個階段,鋪陳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無量。而其父的貪利之舉卻導致他的才能衰退。后兩個階段略寫,幾筆點出;方仲永淪落平庸的情形,引入深思。這種詳略處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鮮明地體現了"傷"的含義。
【第5句】:齊讀第3段,思考下列問題。
1.這一段在語言表達方式上有何特點?
采用了議論的形式。
2.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條件好,即有天賦。"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學習和受到的教育。
3.這一段講了幾層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講了兩層意思:從"王子曰"到"不至也",揭示仲永才能泯滅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從"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層,由仲永引申出天賦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結局更加可悲。這一段作者主要強調了后天的努力學習、接受教育對成才的重要作用。
【第6句】:領悟課文語言表達簡潔、洗煉的特點。
1.文中"忽啼求人"、"即書詩,四句"、"自是指物作詩字就"三句中的幾個副詞對表達文意有什么作用?
使真切、形象,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一句的語言特色。
這一句用極其凝煉的筆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資盡喪的原因。一個"利"字,寫出其父貪求錢財、目光短淺的性格,"環謁"概括了其父求財的可鄙行為,"不使學"更是一語中的,批判其父的錯誤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于眾"的必然結果。這些詞語用得既傳神又貼切,寥寥數語便起到了言簡意賅的效果。
【第7句】:齊讀全文,加深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第8句】:語言表達訓練。
以"方仲永的悲劇所想到的"為題,在課堂上即席發言,談感受。
要求:①聲音洪亮,用普通話發言。
②中心鮮明,講話的層次清楚。
③時間在2分鐘左右。
【第9句】: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三。
2.摘抄有關"天才與勤奮"的名言警句5條。
初中語文文案成分劃分練習
導語:文案的組成成分叫文案成分,也叫句法成分。在文案中,詞與詞之間有一定的組合關系,按照不同的關系,可以把文案分為不同的組成成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語文文案成分劃分練習,歡迎各位閱讀與借鑒。
文案成分劃分練習【1】
【第1句】:北京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第2句】: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動時對血管壁形成的壓力叫血壓。
【第3句】:人類征服沙漠的遠大理想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會更快的成為現實。
【第4句】:他像頂天立地的巨人一樣矗立在廣場南部。
【第5句】:青島主要街道在山城的脊背上彎彎曲曲的延伸著。
【第6句】:母親那種勤勞簡樸的習慣,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7句】:幾句話把大家逗得笑出了眼淚。
【第8句】:我國橋梁事業的飛躍發展,表明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
【第9句】:在人們心目中,松鼠的確是一種漂亮的、馴良的、乖巧的小動物。
【第10句】:宇宙里有千千萬萬個像銀河系一樣的恒星系。
【第11句】:無數顆行星在漫無涯際的宇宙中運動著。
【第12句】: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
【第13句】:開調查會,是最簡單易行又最忠實可靠的方法。
【第14句】:香港勝利回歸是全國人民的一件大事。
【第15句】:談論教育改革問題是今天大會的主要任務。
【第16句】: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第17句】:一些似云非云似物非物的灰氣低低地伏在空中。
【第18句】: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國航天遙控器研制工作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第19句】:魯班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第20句】:因為魯班的技藝高超,后世的建筑工匠、木匠尊稱他為“祖師”。
【第21句】:魯班所處的時代,距現在已經好幾千年了。
【第22句】:那個時候的社會生產力還十分落后。
【第23句】:魯班接受了一項大的建筑工程任務。
【第24句】:魯班發現這種草葉的兩邊都長著鋸齒狀的刺。
【第25句】:魯班從中得到啟發。
【第26句】:魯班用鋸齒狀的竹片在一棵小樹樹干上來回拉了起來。
【第27句】:魯班想,如果用鐵片代替竹片,效果可能會更好。
【第28句】:直到今天,鋸子仍然是木匠們干活的主要工具。
【第29句】:后來,魯班有陸續發明了木刨、鉆、墨斗和曲尺等許多木匠工具。
【第30句】:出去發明了許多木匠工具外,魯班在其他方面還有不少創新。
【第31句】:當時,還有人把字寫在絲織的帛上。
【第32句】:蔡倫出生在一個貧苦的鐵匠家里。
【第33句】:經過反復的試驗,蔡倫終于發明了造紙術。
【第34句】:蔡倫苦苦地思考著改進的方法。
【第35句】:地球上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地震。
【第36句】: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災害的規律。
【第37句】:當時我國的地震災害十分頻繁。
【第38句】:一天,地動儀向著西方的那條龍嘴里的銅球忽然落下。
【第39句】:這兒本是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小漁鎮。
文案成分劃分練習【2】
1.我從此就看見許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總是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
3.干事在黑板上寫廣告。
4.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著主人的臉。
5.托爾斯泰透出一股才氣。
6.一個陌生人把我緊緊地抱在懷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學技術是人類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這是一種別開生面的場面。
10.在場的老年人格外興奮、活躍。
11.白色的絲線擰成細細的繩子。
12.這些節日包含著豐富的民俗習慣。
13.我們喜歡傾聽大雁在沼澤中集會時的鳥叫。
14.派出所的警察們寸步不離地守衛在洞口周圍。
15.一位手里拿著照相機的記者一聲不響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條結實的粗繩子。
16.許多原子能發電廠源源不斷地運來許多鉛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誠懇地征求大家的意見。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榮的景象。
19.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東奔西走地忙碌。
20.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
21.在長期的奮斗中,我一向過著樸素的生活。
22.群峰剛剛從黑夜中顯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輪廓。
23.淡淡的朝陽剛把樹梢照亮。
24.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從臉上直往下落。
25.他踉踉蹌蹌地從外地趕回久別的家鄉。
26.我們村里的農民往凍土上鋪了一層麥秸。
27.已經上了岸的勇士乘機俯身沖了上去。
28.小學校顯得那樣幽靜而又神秘。
29.心里突然感到萬分沉重。
30.他推開門走進去站在桌子前。
31.連長命令我們馬上休息。
32.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
33.魯班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34.因為魯班的技藝高超,后世的建筑工匠、木匠尊稱他為“祖師”。
35.魯班所處的時代距現在已經好幾千年了。
36.那個時候的社會生產力還十分落后。
37.魯班接受了一項大的建筑工程任務。
38.魯班發現這種草葉的兩邊都長著鋸齒狀的刺。
39.魯班從中得到啟發。
40.魯班用鋸齒狀的竹片在一棵小樹樹干上來回拉了起來。
41.魯班想,如果用鐵片代替竹片,效果可能會更好。
42.直到今天,鋸子仍然是木匠們干活的主要工具。
43.后來,魯班又陸續發明了木刨、鉆、墨斗和曲尺等許多木匠工具。
44.除去發明了許多木匠工具外,魯班在其他方面還有不少創新。
45.當時,還有人把字寫在絲織的帛上。
46.蔡倫出生在一個貧苦的鐵匠家里。
47.經過反復的試驗,蔡倫終于發明了造紙術。
48.蔡倫苦苦地思考著改進的方法。
49.地球上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地震。
50.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災害的規律。
51.當時我國的.地震災害十分頻繁。
52.一天,地動儀向著西方的那條龍嘴里的銅球忽然落下。
53.這個神話是人們無法認識死海形成過程的一種猜測。
54.我國橋梁事業的飛躍發展,表明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
55.地中海沿岸被稱為西方文明的搖籃。
56.抵御沙丘的方法是植樹種草。
57.地勢漸漸更加陡起來。
58.它那含淚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59.通話時,我就坐在離電話機不遠的椅子上。
60.我這兒時的記憶,忽而全都閃電似的蘇生過來。
61.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2.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63.窗外,細雨煙似的飄散著。
64.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據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65.母親那種勤勞簡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66.她住在那個鄉村的鄉公所樓上。
67.老孫頭早就相中了栓在老榆樹底下的右眼像玻璃似的栗色小兒馬。
68.將軍愛撫地看著他那張滿是汗水的臉。
69.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
70.大堤出現險情這個消息很快就被登到報紙上去了。
71.這件事愁得他一夜沒合眼。
72.我誠懇地接受你的批評。
73.他的偉大之外在于它能夠戰勝困難,重新振作起來。
74.一個衣服襤褸,滿臉皺痕的年老水手在船上賣牡蠣。
上一篇:口號一二是擬聲詞嗎集合五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