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的歷史由來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1997年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請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歷史和民族傳統習俗,選定一年中的某一天宣布為聯合國婦女權利和世界和平日。聯合國的倡議導致為實現男女平等建立了國家法律框架,并且提高了公眾對于迫切需要在各個方面提高婦女地位的認識。
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服裝和紡織女工舉行了一次抗議,反對非人道的工作環境,12小時工作制和低薪。游行者被警察圍攻并趕散,兩年以后,又是在三月,這些婦女組織了第一個工會。
1908年3月8日,15000名婦女在紐約市游行,要求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勞動報酬享有選舉權,禁止使用童工。她們提出的口號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經濟保障,玫瑰象征較好的生活質量。五月,美國社會黨決定以二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做為國內的婦女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戰爭的陰影籠罩著世界,帝國主義企圖瓜分殖民地。1910年8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國際社會主義者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出席會議的有17個國家的代表,會議討論的主要問題是反對帝國主義擴軍備戰,保衛世界和平;同時還討論了保護婦女兒童的權利,爭取8小時工作制和婦女選舉權問題。領導這次會議的著名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議,以每年的3月8日作為全世界婦女的斗爭日,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擁護。從此以后,“三八”婦女節就成為世界婦女爭取權利、爭取解放的節日。1917年,俄國婦女號召在2月23日罷工以要求“面包和和平”,抗議惡劣的工作環境和食物短缺。這天依據俄國使用的儒略歷是當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折合成歐洲廣范使用的格里高歷是3月8日。
1911年的3月8日為第一個國際勞動婦女節。
1917年3月8日,俄國彼得格勒的女工,勇敢地舉起了“三八”節的戰斗紅旗,舉行了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反對沙皇制度、反對饑餓的游行示威。
中國婦女第一次舉行“三八”節紀念活動是在1924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州勞動婦女舉行紀念會和游行。會議由我國婦女運動的先驅何香凝主持,會上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保護婦女兒童”的口號。這次活動顯示了中國勞動婦女的覺醒和力量。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節。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1977年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請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歷史和民族傳統習俗,選定一年中的某一天為聯合國婦女權利和世界和平日。對聯合國而言,國際婦女節定為3月8日。
各國婦女節習俗
英國“婦女求愛日”
婦女求愛日,就在剛過去的四年一次的2月29日。這一天,女人可以大膽向男人求婚,又叫女性求愛日。
日本“女兒節”
女兒節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在日語里的被稱作“雛祭”。又因為舊歷3月3日是桃花盛開的時節,因此又有“桃花節”的叫法。這一天,對于受到邀請的客人來說,送禮時多選擇像桃花和女兒節有關的玩具,或和果子等去慶祝。
意大利“婦女節”
每年三八前夕,意大利的大街小巷上都會飄逸著黃色的含羞草,而每個女人在這天都會收到一束美麗的含羞草(女人花),甚至浪漫的意大利男人,在早上會把含著露珠的含羞草含情脈脈的送給自己的老婆,以示對她們的尊重。
尼泊爾“女人節”
女人節是尼泊爾的傳統節日,在9月2日。這一天,尼泊爾境內的印度教婦女都要進行齋戒,并為家人祈福。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首都,當地印度教婦女身著節日艷服,在寺廟內唱歌,進行“女人節”祈禱。
德國“婦女狂歡節”
節日時間在10月10日至15日,在這期間,基維斯市內的酒吧、賭場、電影院、度假酒店和藝術中心,都會紛紛響應節日,舉行女士之夜、女權電影節、女藝術家作品展、美臀小姐選舉、濕恤衫大賽等活動,部分婦女團體更會趁機組織巡游,與響應節日的女士一起狂歡。
瑞士“婦女掌權日”
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某些地區的“婦女掌權日”,在為期4天的節日中,家里大小事務全由婦女說了算,男人統統“閉嘴”。
相關文章推薦:
【第1句】:“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第2句】:“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第3句】:關于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第4句】:三八婦女節的由來與起源
【第5句】:三八婦女節的由來及意義
【第6句】:三八婦女節的由來英文介紹
【第7句】:三八婦女節的由來作文300字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與起源
三八婦女節又稱國際勞動婦女節。在國際上,婦女節的全稱是“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是世界各國婦女爭取和平、平等、發展的節日。一個世紀以來,各國婦女為爭取自身的權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成功地撐起世界的半邊天。
三八婦女節的介紹
國際勞動婦女節(InternationalWorkingWomen'sDay)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UnitedNationswomen'srightsandinternationalpeaceday),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同時,也是為了紀念在1911年美國紐約三角工廠火災中喪生的140多名女工。從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婦女爭取“男女平等”游行集會以來,至21世紀已走過了百余年歷程。
在不同的地區,慶祝的重點有所不同,從普通的慶祝對女性的尊重、慶祝對女性的愛到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及社會領域的成就。由于這個節日一開始是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者發起的政治事件,這個節日和眾多國家的文化都有融合,主要在歐洲,包括俄羅斯。
在一些地方,這個節日已經失去了政治意味,成為了簡單的男人表達對女性的愛的時刻,類似于母親節與情人節的混合。在其它一些地區,盡管政治權利與婦女權益的主題由聯合國指定領導強烈的、政治的及社會的感受女人在世界范圍的奮斗,并檢驗這種帶來希望的習慣。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與起源
第一代西方女權主義:西方女權主義起源于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啟蒙運動以后,19世紀下半葉出現第一代,和歐洲工業革命同步,代表人物是英國的哈麗特·泰勒·米爾(HARRIETTYLERMILL)。最初的訴求是婦女在受教育和立法上應當平等,在經濟上與男性平等。她們主要是從經濟方面訴求婦女的解放,對以后的女權主義運動,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女權運動有很大影響,這一代有影響的文學作品有亨利克·約翰·易卜生的“娜拉”、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中國20—40年代的一些社會主義者受到的女權主義影響,主要是屬于這一代的。這一時期,女權主義還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主要是一些實踐活動,像克拉拉·蔡特金領導的婦女同工同酬的運動,和“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
英語中對女性的搞笑稱呼
【第1句】:oldhen老婆子
俗語,男性用語,專用于中年以上的`女性。除開玩笑的場合外,女性不太歡迎這一稱謂。因為“oldhen”的字面意思是“老母雞”。這一表達的來源是:從男人們的眼光來看,母雞來回亂跑,湊在一起唧唧喳喳,或者互相對啄。Threeoldhensfromtheneighboredwerestandingonthecornergossiping。(有三個鄰居老婆子站在街角上說長道短。)說到hen還要提到與hen相關的表達:hen—pecked怕老婆的,本義是“被母雞啄的”。意思是“象軟弱的公雞經常被強壯的母雞啄傷。男子懾于女性的淫威,表現得服服帖帖”。這個表達出自1690年德萊頓的喜劇《安菲特律翁》和1712發行的雜志《旁觀者》。理解了上面的意思,那么henparty就不難理解為“女人的聚會”。后引申為凡是只有女人參加的社交性聚會都叫henparty。與它相對的是stagparty雄鹿會,只有男子參加的聚會。
【第2句】:springchicken少女
原意“童子雞,不超過10個月的肉嫩的筍雞”。這一表達來源已久:在古時候由于孵化技術上的原因,不到春天就很難得到這樣的雞,后轉義為“少女”。Mrs。Graymaynotbeagranny,butshe'scertainlynospringchicken。(格雷夫人也許還不算老太太,但是她的年紀肯定不小啦。)有時可直接用chick表示“小女孩兒”。Thatchick'sarealtiger。ShescratchedmyfacewhenItalkedback。(那小娘兒們可真是個母老虎。當我還嘴時,她竟然抓破了我的臉。)
【第3句】:thelittlewoman老婆,太太
請注意不要漏掉定冠詞the。Ipromisedthelittlewomantobehomeearlytonight。(我答應我老婆今天晚上早回家。)偶爾也表示“你太太”。How'sthelittlewoman?(你太太好嗎?)對太太的稱呼還有Missus,帶有戲謔的說法。I'mfine,butthemissushasbeenalittleundertheweatherrecently。(我身體很好,但是我老婆最近有點不舒服。)有時用于對方或第三方的妻子。Hello,Jim。How'sthemissusthesedays?(吉姆,你好。你太太最近好嗎?)對妻子的稱呼另有one'sbetterhalf。這一表達是以基督教的男女結婚合成一體的教義為基礎的。Ipromisedtotakemybetterhalfshoppingthisafternoon。(我答應我妻子今天下午帶她去買東西。)
【第4句】:one'sballandchain老婆
本義是“帶有重鐵球的腳鐐”。過去犯人在戶外勞動時,為防止他們逃跑而帶上這種刑具。把丈夫象犯人似地束縛起來,轉用于玩笑中指“老婆”。Yes,I'mgoingtothepartytonight,butI'llhavetodragalongmyballandchain。(是呀,我要參加今天的社交晚會,但是我必須帶著我家的母老虎。)Ladyofthehouse也指“老婆,屋里頭的”。
【第5句】:one'soldlady老娘,某人的母親
此處的old并不表示“老,年紀大”,與anoldlady“老太太”不同。Heroldladyisveryyoung。(她老娘很年輕。)這樣的說法很自然。但有時可能有人不喜歡,所以使用時要注意場合。在談到自己的母親時,可以加定冠詞,作theoldlady。Theoldladyhasgonetobed。(俺娘已經睡下了。)
那fatlady指的什么呢?先看例句:Theoperaisnotoveruntilthefatladysings。(關鍵人物出面問題才會解決。)原來fatlady是在歌劇中演壓軸戲的女主角,俗稱“大姐大”。說到one'soldlady,順便提及one'soldman老爸,老頭。Hisoldmanisthirty。他老豆30歲了。在指“家父”時,加定冠詞,作theoldman。I'llhavetoasktheoldman。(我得去問問我爸爸。)
【第6句】:doll美人
本義“洋娃娃”。在男性使用的場合僅指“美人”,并無頭腦簡單的意思。Getaloadofthatdolloverthere。Iwonderwhathernameis。(你瞧瞧那邊的那位美人喲!)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女性把doll翻版用作對男性的稱呼,表示“有魅力的英俊男子”。Isn'tthecaptainofthebaseballteamadoll?(棒球隊長是不是很帥?)有時doll表示“可愛的姑娘”。Mybrother'snewgirlfriendisadoll。(我弟弟新近交的女朋友是個挺可愛的姑娘。)
【第7句】:skirt青年女子
這一表達來源于女性穿的裙子,與中國舊時用“裙釵”表女子是一樣的構思。這一說法僅限于男子對女性的稱呼,因為女性并不喜歡這一稱呼。Therearealotofgood—lookingskirtsamongthefreshmenthisyear。(在今年新入學的大學一年級學生中,有很多好看的姑娘。)
【第8句】:clingingvine會撒嬌的女子;依賴男子的女人
像繞在樹上的爬藤一樣總挎著男人胳膊的女人。EverytimeweinviteBilltodinner,heshowsupwithoneofhisclingingvines。(我們每次請比爾吃飯的時候,他總是帶著一位貼在身上撒嬌的女人。)這一習語多用于未婚的女性。在用于已婚女性時,意思是“不能獨立,依賴男人生活的女人”。Whydon'tyoudosomethingbyyourselfforachange?WhenImarriedyouIdidn'trealizeyouweresuchaclingingvine。(你為什么不改變一下,自己做點什么事情呢?我跟你結婚時,我不知道你是這樣一個沒有獨立能力的女人。)
【第9句】:aplainJane不起眼的女人
這里的plain是“不惹人注目的,樸素的”,而Jane是一般女人名,plain與Jane合轍押韻。IwonderwhyahandsomemanlikeJeffmarriedsuchaplainJane。(我很奇怪象杰夫這樣出色的男子怎么會與一個不怎么起眼的姑娘結婚。)
【第10句】:jailbait禍水妞兒
一般指11—15歲有姿色的少女。jail是“監獄”,bait是“誘餌”,押母韻,合起來就是“使人進監獄的誘餌”。認為美色會誘發犯罪顯然是想推脫干系,對女性極不公平。She'sabeautifulgirl—butbeware,she'sjailbait。(她是個漂亮姑娘,但是要當心,可是個禍水妞兒啊。)
大家在使用這些女性稱呼時,一定要注意其中的褒貶含義,分清場合和彼此的身份,避免誤會或引起尷尬。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及意義
TheoriginandsignificanceoftheInternationalWorkingWomen'sDay(08/mar)
三八婦女節馬上就要到了,這個專屬于我們女同胞的節日著實讓我們興奮,因為在這一天我們可以盡情行駛我們的特權哦,哈哈,記得在讀書的時候,學校和班上還專門給女生發了禮品呢。不過,雖然我們都知道有三八婦女節這個節日,卻很少有人知道三八婦女節的由來吧,我想大多數的人可能都不是很清楚,沒關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三八婦女節的由來有什么特別的吧!
3月8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又稱三八節、婦女節、三八國際婦女節,是世界各國婦女爭取和平、平等、發展的節日。一個世紀以來,各國婦女為爭取自身的權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09年3月8日,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國紡織、服裝業的工人舉行規模巨大的罷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資、實行8小時工作制和獲得選舉權。這是歷史上勞動婦女第一次有組織的群眾斗爭,充分顯示了勞動婦女的力量。斗爭得到全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婦女群眾的廣泛同情和熱烈響應,最后取得了勝利。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戰爭的陰影籠罩著世界,帝國主義企圖瓜分殖民地。1910年8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國際社會主義者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出席會議的有17個國家的代表,會議討論的主要問題是反對帝國主義擴軍備戰,保衛世界和平;同時還討論了保護婦女兒童的權利,爭取8小時工作制和婦女選舉權問題。領導這次會議的著名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議,以每年的3月8日作為全世界婦女的斗爭日,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擁護。從此以后,“三八”婦女節就成為世界婦女爭取權利、爭取解放的節日。
1911年的'3月8日為第一個國際勞動婦女節。
我國于1922年開始紀念三八節。中國婦女第一次群眾性的紀念三八節活動是1924年在廣州舉行的。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節。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1977年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請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歷史和民族傳統習俗,選定一年中的某一天為聯合國婦女權利和世界和平日。對聯合國而言,國際婦女節定為3月8日。
國際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同時,也是為了紀念在1911年美國紐約三角工廠火災中喪生的140多名女工。
設立國際婦女節的想法是最先產生于20世紀初,當時西方各國正處在快速工業化和經濟擴張階段。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廉的工資使得各類抗議和罷工活動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盡管后來當局出動警察攻擊并驅散了抗議人群,但這次抗議活動促成了兩年后的3月第一個工會組織的建立。
接下來的數年里,幾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類似的抗議游行活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當時有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等,并喊出了象征經濟保障和生活質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號。首次慶祝婦女節是在1909年2月28日,當時美國社會黨發表了一項宣言,號召在每年2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舉行紀念活動。這樣每年的慶祝活動一直持續到1913年。1910年,社會主義國際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首屆國際婦女會議。會上德國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Zetkin)倡議設定一天為國際婦女節,得到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次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等國總共超過一百萬人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6天之后的3月25日,紐約發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廠火災,火災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這其中大多數是意大利和猶太移民。而惡劣的工作條件被認為是導致如此重大傷亡的主要原因。這場火災后來還對美國的勞工立法產生了重要影響。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歐洲的婦女們也于1913年3月8日走上街頭,通過舉行和平集會等形式反對戰爭。
紀念國際婦女節的活動后來還證明是俄國革命的前奏。1917年3月8日,當時的俄國婦女舉行罷工,要求得到“面包與和平”。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臨時政府宣布賦予婦女選舉權。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布爾什維克的女權活動家科倫泰(AlexandraKollontai)說服列寧將3月8日設為法定假日。蘇聯時期,每年都會在這天紀念“英雄的婦女工作者”。不過在民眾中,節日的政治色彩逐漸減弱而演變成類似西方的母親節和情人節之類向女性表達尊敬和愛意的機會。至今,這天仍是俄羅斯的法定假日,男性會贈送禮物給婦女以祝賀她們的節日。
在西方國家,國際婦女節的紀念活動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期間正常舉行,但后來一度中斷。直到1960年代,隨著女權運動的興起才又逐漸恢復。
1924年,中國共產黨在廣州首次舉行了婦女節的紀念活動。1949年,大陸中央政府成立后正式將3月8日定為婦女節,該日全國婦女放假半天,并舉行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在臺灣、香港和澳門等地,婦女節也都作為一個節日予以慶祝。但在1991年,臺灣島內內政部卻取消了原本婦女節時婦女可以放假的規定。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于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
看了上面的內容,你是不是已經對三八婦女節的由來清晰明白了呢?我們的女同胞同樣很偉大吧。
更多熱門文章推薦:
【第1句】:三八婦女節的由來與起源
【第2句】:三八婦女節的歷史由來
【第3句】:三八婦女節的意義
【第4句】:“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第5句】:2023關于三八婦女節征文【選登】
【第6句】:2023年三八婦女節手抄報內容大全
【第7句】:2023年三八婦女節黑板報內容大全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1997年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請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歷史和民族傳統習俗,選定一年中的某一天宣布為聯合國婦女權利和世界和平日。聯合國的倡議導致為實現男女平等建立了國家法律框架,并且提高了公眾對于迫切需要在各個方面提高婦女地位的認識。
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服裝和紡織女工舉行了一次抗議,反對非人道的工作環境,12小時工作制和低薪。游行者被警察圍攻并趕散,兩年以后,又是在三月,這些婦女組織了第一個工會。
1908年3月8日,15000名婦女在紐約市游行,要求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勞動報酬享有選舉權,禁止使用童工。她們提出的口號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經濟保障,玫瑰象征較好的生活質量。五月,美國社會黨決定以二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做為國內的婦女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戰爭的陰影籠罩著世界,帝國主義企圖瓜分殖民地。1910年8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國際社會主義者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出席會議的有17個國家的代表,會議討論的主要問題是反對帝國主義擴軍備戰,保衛世界和平;同時還討論了保護婦女兒童的權利,爭取8小時工作制和婦女選舉權問題。領導這次會議的著名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議,以每年的3月8日作為全世界婦女的斗爭日,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擁護。從此以后,“三八”婦女節就成為世界婦女爭取權利、爭取解放的節日。1917年,俄國婦女號召在2月23日罷工以要求"面包和和平",抗議惡劣的工作環境和食物短缺.這天依據俄國使用的儒略歷是當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折合成歐洲廣范使用的格里高歷是3月8日.
1911年的3月8日為第一個國際勞動婦女節。
1917年3月8日,俄國彼得格勒的女工,勇敢地舉起了“三八”節的戰斗紅旗,舉行了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反對沙皇制度、反對饑餓的游行示威。
中國婦女第一次舉行“三八”節紀念活動是在1924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州勞動婦女舉行紀念會和游行。會議由我國婦女運動的先驅何香凝主持,會上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保護婦女兒童”的口號。這次活動顯示了中國勞動婦女的覺醒和力量。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節。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確認普通婦女爭取平等參與社會的傳統。1977年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請每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歷史和民族傳統習俗,選定一年中的某一天為聯合國婦女權利和世界和平日。對聯合國而言,國際婦女節定為3月8日。
婦女節意義
國際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同時,也是為了紀念在1911年美國紐約三角工廠火災中喪生的140多名女工。
設立國際婦女節的想法是最先產生于20世紀初,當時西方各國正處在快速工業化和經濟擴張階段。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廉的工資使得各類抗議和罷工活動此起彼伏。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盡管后來當局出動警察攻擊并驅散了抗議人群,但這次抗議活動促成了兩年后的3月第一個工會組織的建立。
接下來的數年里,幾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類似的抗議游行活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當時有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增加工資和享有選舉權等,并喊出了象征經濟保障和生活質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號。首次慶祝婦女節是在1909年2月28日,當時美國社會黨發表了一項宣言,號召在每年2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舉行紀念活動。這樣每年的慶祝活動一直持續到1913年。1910年,社會主義國際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首屆國際婦女會議。會上德國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Zetkin)倡議設定一天為國際婦女節,得到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次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等國總共超過一百萬人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6天之后的3月25日,紐約發生了著名的三角工廠火災,火災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這其中大多數是意大利和猶太移民。而惡劣的工作條件被認為是導致如此重大傷亡的主要原因。這場火災后來還對美國的勞工立法產生了重要影響。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歐洲的婦女們也于1913年3月8日走上街頭,通過舉行和平集會等形式反對戰爭。
紀念國際婦女節的活動后來還證明是俄國革命的前奏。1917年3月8日,當時的俄國婦女舉行罷工,要求得到“面包與和平”。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臨時政府宣布賦予婦女選舉權。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布爾什維克的女權活動家科倫泰(AlexandraKollontai)說服列寧將3月8日設為法定假日。蘇聯時期,每年都會在這天紀念“英雄的婦女工作者”。不過在民眾中,節日的政治色彩逐漸減弱而演變成類似西方的母親節和情人節之類向女性表達尊敬和愛意的機會。至今,這天仍是俄羅斯的法定假日,男性會贈送禮物給婦女以祝賀她們的節日。
在西方國家,國際婦女節的紀念活動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期間正常舉行,但后來一度中斷。直到1960年代,隨著女權運動的興起才又逐漸恢復。
1924年,中國共產黨在廣州首次舉行了婦女節的紀念活動。1949年,大陸中央政府成立后正式將3月8日定為婦女節,該日全國婦女放假半天,并舉行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在臺灣、香港和澳門等地,婦女節也都作為一個節日予以慶祝。但在1991年,臺灣島內內政部卻取消了原本婦女節時婦女可以放假的規定。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于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
相關文章推薦:
【第1句】:“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第2句】:三八婦女節的歷史由來
【第3句】:關于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第4句】:三八婦女節的由來與起源
【第5句】:三八婦女節的由來及意義
【第6句】:三八婦女節的由來英文介紹
【第7句】:三八婦女節的由來作文300字
上一篇:七年級一班口號8字精選5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