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
地震的危害讓每個人談及色變,大家要提高對自然災害的防范意識、掌握防范自然災害的知識、提高在災害面前自我保護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在室外如何避震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遠離建筑物空地。就近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亂跑,不隨便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注意避開建筑物或懸掛物,如:樓房、煙囪、水塔,立交橋、變壓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等。
在室內如何避震
在室內,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比如:樓房中開間小、有支撐物的房間,如廚房、衛生間;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內承重墻角;教室的講臺、書桌下;商場書店的結實柜臺、室內立柱附近;影劇院的排椅下;工廠車間內的機床、大型設備附近等等。
發生險情時如何救助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地震后,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設法脫險。如一時不能脫險,不要勉強行動,應做到:
【第1句】:要想法設法保障呼吸暢通。
【第2句】:要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
【第3句】: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生后,環境進一步惡化。
【第4句】: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
【第5句】:如果受傷,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過多。
做好防震準備
【第1句】:家庭成員平時要熟悉地震知識,掌握基本的地震方法,震前震后都不要聽信和傳播謠言。
【第2句】:發布預報后,家庭應準備好食物、水、手電筒、毛巾、簡便衣物、塑料布和簡易帳篷、收音機、呼叫機等,對煤氣、電閘等做好關閉的應急準備。
【第3句】:易燃易爆、劇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內,要妥善安置。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
【第4句】:房屋正門、樓道、走廊內不堆放雜物,以利人員疏散。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
地震的危害讓每個人談及色變,大家要提高對自然災害的防范意識、掌握防范自然災害的知識、提高在災害面前自我保護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在室外如何避震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遠離建筑物的空地。就近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亂跑,不隨便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注意避開建筑物或懸掛物,如:樓房、煙囪、水塔,立交橋、變壓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等。
在室內如何避震
在室內,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比如:樓房中開間小、有支撐物的房間,如廚房、衛生間;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內承重墻角;教室的講臺、書桌下;商場書店的結實柜臺、室內立柱附近;影劇院的排椅下;工廠車間內的機床、大型設備附近等等。
發生險情時,如何救助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地震后,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設法脫險。如一時不能脫險,不要勉強行動,應做到:
【第1句】:要想法設法保障呼吸暢通。
【第2句】:要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
【第3句】: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生后,環境進一步惡化。
【第4句】: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
【第5句】:如果受傷,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過多。
做好防震準備
【第1句】:家庭成員平時要熟悉地震知識,掌握基本的地震方法,震前震后都不要聽信和傳播謠言。
【第2句】:發布預報后,家庭應準備好食物、水、手電筒、毛巾、簡便衣物、塑料布和簡易帳篷、收音機、呼叫機等,對煤氣、電閘等做好關閉的應急準備。
【第3句】:易燃易爆、劇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內,要妥善安置。較高家具上不堆放笨重物品。
【第4句】:房屋正門、樓道、走廊內不堆放雜物,以利人員疏散。
核科普知識宣傳資料
核事故是指大型核設施(例如核燃料生產廠、核反應堆、核電廠、核動力艦船及后處理廠等)發生的意外事件,可能造成廠內人員受到放射損傷和放射性污染。嚴重時,放射性物質泄漏到廠外,污染周圍環境,對公眾健康造成危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核科普知識宣傳資料,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第1句】:什么是“核事故”?
核事故是指核設施或者核活動中發生的嚴重偏離運行工況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若有關的專設安全設施不能按設計要求發揮作用,則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可能會達到不可接受的水平。
【第2句】:撤離多遠才是安全的?
在通常情況下,首要任務是限制輻射暴露的發生。主要通過疏散或隱蔽受影響人口,來減少放射性煙云沉降的影響。根據大氣中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量和當時的氣象條件(例如風向和降水等),并依據爆炸的中心范圍,國家將會確定在多大半徑范圍內應采取緊急隱蔽防護措施。
【第3句】: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首先避免恐慌,及時收聽廣播或收看電視,按照政府的指示行動。在可能有放射性污染存在的情況下,待在室內。
碘片的服用要根據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評估事故狀態以后才能決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僅憑個人主觀臆斷或因恐懼而擅自服用。
【第4句】:核事故發生后,即使沒有受到輻射,也會感覺害怕,這是什么原因?
任何一次事故,不管是否已經或并沒有受到實際的輻照,都會有精神上的疲損和焦慮。這種情況歸因于人們對健康危險的自我感受,它部分取決于人們是否相信主管部門有能力和值得依賴,并且是否已經采取了迅速而有效的行動來控制輻射劑量。同時醫學工作者應對工作進行必要的心理咨詢,解除心理恐慌狀態。
【第5句】:公眾在突發事件中及事件后應如何控制情緒和保持良好的心態?
涉及核與輻射的突發事件易引起人們的恐懼心理。對此首先要貫徹預防的原則。對于受到心理打擊的受害者,可以采取一些對內心有安撫作用的方法來解除精神緊張。有的受災者可能會出現某些不良行為,也有的表現為抑制、退縮、被動和消極的特征,可能還有一些人出現失態的表現。這些情況要求心理學家必須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治療方法。患者的家屬和相關的人員應及時為有這些表現的人員安排心理治療。
【第6句】:哪些人員應接受心理衛生方面的幫助?
災后應對產生心理障礙的人員給予心理衛生方面的幫助。通常,直接卷入大規模災難或者喪親、財產損失的幸存者是需要及時給予心理援助的潛在受災者;其次是與他們有密切聯系的個人和家庭;從事救援或搜索的人員或者幫助進行重建或康復工作的成員和志愿者也應考慮在內;在臨近災難場景時易感性高的個體,也可能表現心理病態的征象而需要幫助。
【第7句】:“隱蔽”指的是什么?
指人員停留在或進入室內,關閉門窗及通風系統,以減少煙羽(沉降灰)中放射性物質的吸入和外照射,并減少來自放射性沉積物的外照射。
【第8句】:“撤離”指的是什么?
指將人們由受影響地區緊急轉移,以避免或減少來自煙羽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積物引起的大劑量照射。該措施為短期措施,預期人們在預計的某一有限時間內可返回原住地。
【第9句】:核事故后煙云能飄浮多遠?
這個是很難預測的。它取決于風速和其它氣象條件。
【第10句】:釋放的放射性物質會造成多大的輻射劑量,它對健康有哪些不利影響呢?
取決于釋放的放射性物質總量,公眾受到的劑量可能會在較低甚至很低水平的范圍。世界人均天然輻射本底劑量是【第2句】:4mSv/年,地區差異造成各地區的值會有所不同,例如在伊朗、印度一些地方高達200mSv。
當全身照射劑量大于1Gy時,才會出現急性放射性病等健康效應。然而,對于核電站事故中釋放的放射性落下灰,大量的放射性煙云經過長距離的輸運后,是不大可能出現如此高劑量照射的情況。
【第11句】:早期的防護措施是什么?
早期是指發生核與輻射突發事件后的1~2天內,對人員可以采用的防護措施有:隱蔽、呼吸道防護、服用穩定性碘、撤離、控制進出口通路等。其中呼吸道防護是用干或濕毛巾捂住鼻子的行動,可防止或減少吸入放射性核素。服用穩定性碘能防止或減少煙羽中放射性碘進入體內后在甲狀腺內沉積。
【第12句】:中期的防護措施是什么?
在事件中期階段,已有相當大量的放射性物質沉積于地面。此時,對個人而言除了可考慮中止呼吸道防護外,其他的早期防護措施可繼續采取。為避免長時間停留而受到過高的累積劑量,主管部門可采取有控制和有計劃地將人群由污染區向外搬遷。還應該考慮限制當地生產或貯存的食品和飲用水的銷售和消費。根據這個時期對人員照射途徑的特點,可采取的防護措施還有:在畜牧業中使用儲存飼料,對人員體表去污,對傷病員救治等。
【第13句】:睌期的防護措施是什么?
在事故晚期(恢復期)面臨的問題是:是否和何時可以恢復社會正常生活;或者是否需要進一步采取防護措施。在事件晚期,主要照射途徑為污染食品的食入和再懸浮物質的吸入引起的內照射。因此,可采取的防護措施包括控制進出口通路、避遷、控制食品和水,使用儲存飼料和地區去污等。
【第14句】:一旦出現了核與輻射突發事件,公眾應該怎么辦?
一旦出現核與輻射突發事件,公眾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是盡可能獲取可信的關于突發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門的決定、通知。應通過各種手段保持與地方政府的信息溝通,切記不可輕信謠言或小道信息。第二件事是,迅速采取必要的保護自己的防護措施。例如可以選用就近的建筑物進行隱蔽,應關閉門窗,關閉通風設備。根據地方政府的安排實施有組織、有序地撤離。當判斷有放射性散布事件發生時,切忌不能迎著風,也不能順著風跑,應盡量往風向的側面躲,并迅速進入建筑物內隱蔽。采取呼吸防護,包括用濕毛巾、布塊等捂住口鼻,過濾放射性粒子。若懷疑身體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換衣服來減少放射性污染。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
出現核與輻射恐怖事件,公眾要特別注意保持心態平穩,千萬不要惶恐不安。
【第15句】:什么情況下采取隱蔽措施?公眾應注意什么?
有較大量放射性物質向大氣釋放的突發事件的早期和中期,隱蔽就是主要防護措施之一。大多數建筑物可使建筑物內的人員吸入劑量約降低一半。
隱蔽一段時間及煙羽通過后,隱蔽體內空氣中的放射性核素濃度會上升,此時進行通風是必要的,以便將空氣中放射性濃度降低到相當于室外較清潔的水平。因而對持久的釋放而言,隱蔽的防護效果較差。隱蔽時間一般認為不應超過2天。
【第16句】:什么情況下需要采取個人防護措施?公眾應注意什么?
當空氣被放射性物質污染時就需要采取一些個人防護措施。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質所致劑量減少約90%。體表的防護可用各種日常服裝,包括帽子、頭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對已受到或可疑受到體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員進行去污,方法簡單,只要告訴有關人員用水淋浴,并將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脫下存放起來,直到以后有時間再進行監測或處理。要防止將放射性污染擴散到未受到污染的地區。
【第17句】:“服碘防護”指的是什么?
當事故已經或可能導致釋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況下,將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作為一種防護藥物分發給居民服用,以降低甲狀腺的受照劑量。
【第18句】:什么情況下服用穩定性碘?
核與輻射突發事件發生后,人有可能攝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狀腺內,使這個器官受到較大劑量的照射;此時服用穩定性碘就可減少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的碘。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時服用穩定性碘,就能阻斷90%放射性碘在甲狀腺內的沉積。在吸入放射性碘數小時內服用穩定性碘,仍可使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左右。對成年人推薦的服用量為100毫克碘,對孕婦和3~12歲的兒童,服用量為50毫克,3歲以下兒童服用量為25毫克。
【第19句】:服用穩定性碘應注意什么?
對出生后一個月內的新生兒,穩定性碘服用量應保持在有效的最低水平。對有些人,例如,甲狀腺有結節者,突眼性甲狀腺腫已經治愈者,曾接受過放射性碘治療者,甲狀腺慢性炎癥性疾病患者,甲狀腺單側切除者,有亞臨床性甲狀腺功能低下者,對碘過敏者,某些皮膚病(痤瘡、濕疹、牛皮癬)患者等,應慎用或不用穩定性碘。
【第20句】:碘片(KI)能防輻射嗎?它是如何防輻射的?應該服用多少量?
生理學上,人體碘的主要來源是甲狀腺的吸收,甲狀腺靠碘來產生甲狀腺激素。KI是穩定性碘,它可以使甲狀腺內的碘飽和從而阻止放射性碘的攝入。
切爾諾貝利的經驗表明,放射性碘是切爾諾貝利事故影響的主要因素,它導致超過5000個兒童甲狀腺癌病例的發生,受照人群的年齡均在0-18歲之間。因此,碘化鉀分配的首要對象是幼兒和懷孕婦女。
碘片不能保護來自于體外的放射性和被身體吸收的除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質。這就是為什么碘甲狀腺阻斷在多數場合將與其它防護措施(如隱蔽待于室內、關閉門窗等)綜合使用。
接觸放射性碘可導致甲狀腺癌顯著增加,特別是幼兒。吸入和食入的放射性碘在甲狀腺中蓄積。在暴露前預防性服用碘化鉀,可防止甲狀腺對放射性碘的'吸收并降低甲狀腺癌的長期風險。
為了充分發揮穩定碘對碘甲狀腺阻斷效果的作用,需要在受照前或者受照后盡快服用穩定碘片。即使在事故后幾小時,通過服用仍然可以阻止甲狀腺對50%碘的吸收。為了防止吸入放射性碘同位素,通常一片劑量的穩定碘就足夠了,它可以起到24小時持續保護作用,在含放射性碘同位素的煙云來襲時對甲狀腺起到了充分的保護作用。然而,在長期持續性釋放狀況下,則有可能出現重復照射的情況。
再次強調,只有在暴露于放射性碘之前就服用碘化鉀,才能起到最佳的保護作用。
【第21句】:什么情況下應控制食物與飲水?
當食品和飲水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濃度超過國家標準規定的水平時應禁止或限制食用或飲用這些受污染的食物和飲水。國家標準將食品分為兩類,一類是一般消費食品,一類是牛奶、嬰兒食品和飲水;對不同核素分別規定了需采取干預行動的濃度水平。
【第22句】:什么是放射性?
放射性的發現,已經有一百多年了。最早發現放射性的是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1896年貝克勒爾在研究鈾礦的熒光現象時發現鈾鹽礦發射著類似X射線的穿透性輻射。兩年之后,法國物理學家居里夫人從鈾礦中發現了另一個能發射射線的新元素——釙,四年后她又發現了鐳,居里夫人建議把物質能夠自發發出射線的性質稱之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核素被稱為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發射出放射線后將變成新的同位素,新同位素可能是放射性同位素,也可能是穩定同位素,而這一過程則稱為放射性衰變。
【第23句】:正常情況下,人們一般受到哪些輻射照射?
來自天然輻射的個人年有效劑量全球平均約為【第2句】:4mSv,其中,來自宇宙射線的為0.4mSv,來自地面γ射線的為0.5mSv,吸入(主要是室內氡)產生的為【第1句】:2mSv,食入為0.3mSv。可以看出氡是最主要的照射來源。
【第24句】:人們的哪些活動也有放射性?
人類的很多活動都離不開放射性。例如,人們攝入的空氣、食物、水中的輻射照射劑量約為0.25mSv/年。戴夜光表每年有0.02mSv;乘飛機旅行2000公里約0.01mSv;每天抽20支煙,每年有0.5-1mSv;一次X光檢查0.1mSv等等。人們在長期的實踐和應用中發現,少量的輻射照射不會危及人類的健康,過量的放射性射線照射對人體會產生傷害,使人致病、致死。劑量越大,危害越大。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
地震的危害讓每個人談及色變,大家要提高對自然災害的防范意識、掌握防范自然災害的知識、提高在災害面前自我保護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第1句】:地震來了怎么辦
(一)不能驚慌,不要盲動
地震來了,首先要根據感覺判斷地震是大、是小,是近震,還是遠震。一般近震是先上下顛動,后左右晃動,而遠震是只有前后左右的晃動感。如果是小震或者遠震,我們現在居住的房屋基本都具備抗震能力,大可不必慌亂。
(二)要采取正確的躲避地震方法
在不同的地方,避震方法有所不同,下面我們講講在學校、家里和公共場所如何躲避地震。
【第1句】:在學校怎樣避震
(1)一切行動聽從老師的指揮;
(2)同學之間要互相照顧,大同學要照顧小同學;
(3)在課桌下避震,有順序地撤離,千萬不要擁擠。
假設我們正在教室里上課,突然發生地震了,該怎么辦?首先,我們要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頭部躲進課桌下,講臺旁,絕不要亂跑。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地震停止后,應當馬上在老師指揮下有順序地撤離,撤離時把書包頂在頭上,前后同學要保持一定距離。特別在教室門口、樓梯間等狹促地方,一定要放慢速度,發現有摔倒的同學要相互幫助,并及時通知后面的.同學以免發生擁擠。跑到室外后,一定要躲在盡量空曠開闊的地方,周圍和頭頂沒有易掉落物的地方。如果我們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千萬不要因忘拿某些東西回到教室去。
【第2句】:在家怎樣避震
(1)先躲后跑,不要先跑;
(2)往牢固地方躲(床下、開間小的地方,有支撐的地方)
(3)來得及的話先開門,關煤氣、電源等。
避震時,要根據地震時你所處的位置,就近躲避,震動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要躲在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它的旁邊,如:桌、床等,也可以趕快跑到開間較小、有支撐的房間去,如:廚房、衛生間等。如果來得及,要先打開門,以保證通道暢通;關閉煤氣開關、電閘。在避震時,要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同時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也可以蹲下或坐下,盡量把身體卷曲起來。要注意保護頭部和頸部,用手護住頭部和后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頂在頭上,閉上眼睛,防止異物傷害。
【第3句】:在公共場所如何避震
(1)聽從工作人員指揮
(2)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跟前面人的距離;
(3)如果遇到擁擠,解開領扣,雙手交叉胸前,護住胸口。
大震發生后,如果附近有應急避難場所,要在大人的引導下趕赴避難場所。地震應急避難場所一般依托公園、綠地、操場、廣場建設,里面具備突發應急事件應急的基本功能。比如,應急指揮、應急物資發放、應急棚宿、應急廁所等。地震發生后,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不要急于擁向樓梯口,容易造成擠踏。不要隨便點燈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不要急于打電話,以免線路擁擠,影響救災指揮通訊。
【第2句】:地震時的自救四大意識
【第1句】: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
【第2句】: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第3句】: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第4句】: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第3句】:做好防震準備
【第1句】:家庭成員平時要熟悉地震知識,掌握基本的地震方法,震前震后都不要聽信和傳播謠言。
【第2句】:發布預報后,家庭應準備好食物、水、手電筒、毛巾、簡便衣物、塑料布和簡易帳篷、收音機、呼叫機等,對煤氣、電閘等做好關閉的應急準備。
【第3句】:易燃易爆、劇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內,要妥善安置。較高家具上不堆放笨重物品。
【第4句】:房屋正門、樓道、走廊內不堆放雜物,以利人員疏散。
上一篇:中秋服裝促銷標語聚集9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