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城市管理落實方案范文
【第1句】: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民生為宗旨,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標準規范,廣泛借鑒其它城市的建設經驗,結合我市實際改進創新,綜合應用地理信息、衛星定位、遙感影像、無線通信、視頻監控、計算機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共享現有城市管理資源,建立全市統一的數字化信息平臺,配套改革城市管理體制和機制,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
【第2句】:工作目標
年建成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年上半年全面運行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成立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構建大城管格局;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長效監督考評體系,再造城市管理流程;推進監管分離,強化監督考核,實現城市管理的范圍全包容、空間全覆蓋、時間全天候、監控實時化、處置及時化、管理精細化、考核標準化、環境最優化的工作目標,促進城市管理工作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第3句】: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服務民生。以創建優美、潔凈、有序、和諧的城市環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社會滿意度為衡量標準,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人民群眾提供快捷、優質的公共服務。
(二)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結合市情實際,對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體制、機制、信息系統建設等進行規范設計,科學安排推進時序,分步實施。
(三)統一標準、整合資源。按照統一的技術標準,將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單位)現有的城市管理資源中不涉密、可兼容的部分,無償與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對接,共享共建;對企業化的城市管理資源,按照互惠互利原則,共享共建。
(四)重心下移、屬地管理。堅持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各區政府負責其轄區內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組織實施,市各相關職能部門(單位)負責其數字化城管職責范圍內的專業性城市管理工作。
(五)權責明晰、科學評價。明確界定城市管理工作各類部件、事件的責任主體,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長效監督考評體系,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客觀、準確、及時評價城市管理效果。
(六)科學實用、勤儉節約。突出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的科學性、實用性,既要高標準建設,注重創新,講求實效,又要勤儉節約,降低成本,避免貪大求全、鋪張浪費。
【第4句】:工作范圍
(一)對象范圍。數字化城市管理的對象范圍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布的《城市市政綜合監管信息系統管理部件和事件分類與編碼》(CJ/T214—)所列出的涉及城市管理的全部七大類部件(包括公用設施類、道路交通類、市容環境類、園林綠化類、房屋土地類、其它設施類以及擴展部件類)及六大類事件(包括市容環境類、宣傳廣告類、施工管理類、突發事件類、街面秩序類以及擴展事件類)。
(二)地域范圍。數字化城市管理的地域范圍為新浦區、海州區、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市開發區)現有建成區共100平方公里范圍,一期工程覆蓋建成區65平方公里,二期工程擴展到全部建成區,并預留有關信息化接口,為建成區的擴大、部件和事件的增加做好擴容準備。
(三)責任部門。數字化城市管理的責任部門為各區政府、市開發區管委會,以及與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相關的市城管局、發改委、公安局、經貿委、民政局、國土資源局、規劃局、建設局、房產局、交通局、水利局、文化局、廣電局、衛生局、體育局、環保局、人防辦、旅游局、拆管辦、日報社、消防支隊、工商局、郵政局、氣象局、海通集團、供電公司、中國電信分公司、中國移動分公司、中國聯通分公司、中石化石油公司等部門。
【第5句】:工作內容
(一)體制建設
1。體制模式。采用“兩級監督、兩級指揮、三級考核、四級聯動”模式,構建大城管格局。成立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設置市、區兩級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以下簡稱監指中心,機構規格性質由市編委會研究確定),構建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各級平臺。市監指中心監督考核區級政府及市相關職能部門(單位)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情況,區監指中心監督考核街道辦事處(鄉鎮)及區相關部門(單位)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情況,市相關職能部門監督考核所屬部門(單位),街道辦事處(鄉鎮)考核社區。市監指中心、區監指中心及市相關職能部門(單位)、街道辦事處(鄉鎮)、社區四級聯動。
2。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領導工作。組長由市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副市長擔任,市政府分管秘書長、各區區長、市相關職能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等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城管局,辦公室主任由市城管局副局長兼任。
3。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具體承擔全市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安排城市管理任務并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考核評價。
4。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設立四級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作為各級監指中心、市相關職能部門(單位)指揮、協調、監督、考核、處理信息的工作中樞。市監指中心負責在其內部建設市一級平臺,集成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軟、硬件;協助各區建設二級平臺(軟件、坐席計算機),指導市開發區、市相關職能部門(單位)建設其二級平臺及其以下平臺。各區根據全市統一的設計標準,組織建設街道辦事處(鄉鎮)和區職能部門(單位)的三級平臺、社區四級平臺。二級及其以下平臺作為市一級平臺的終端用戶,不再獨立建設信息系統。
(二)機制建設
1。再造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平臺受理、任務派遣、處理反饋、核查結案、綜合評價等六個環節。信息收集環節在原有服務熱線、領導交辦等渠道基礎上,增加監督信息員現場巡查及平臺管理員視頻監控兩種主動發現渠道;平臺管理員對接收的信息進行甄別、立案,并做好咨詢、服務工作;任務派遣員確定具體問題的責任主體并派遣任務;各責任主體按照明確的標準和時限處置具體問題,并向市監指中心反饋處理結果;監督信息員根據市監指中心的指令進行現場核查,并將結果發送到計算機考核評價子系統,系統自動計分評價。
2。建立健全數字化城市管理長效監督考評體系。主要包括權責明晰的兩級監督、規范高效的管理標準、分工明確的責任主體、嚴格精細的考核計分辦法、成熟穩定的'計算機考評軟件、高位嚴厲的獎懲措施等內容。主要實行日考網上公布、月考媒介公布、季考會議點評、年考納入全市年度目標考核范圍及優化投資發展軟環境考評范圍,以及實行目標考核保證金、責任追究等措施,強化監督考核。
(三)資源整合
由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市城管局、市信息產業局具體負責,整合全市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單位)已建成的信息系統資源,對接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共享共建。
1。服務熱線號碼,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要求,升級為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各級平臺服務熱線號碼。市建設局原服務熱線平臺作為市數字化城管二級平臺,也可另外增加其它服務熱線號碼。
2。市政府電子政務網絡,提供支撐平臺和網絡通道,以實現數字化城管各級平臺之間的互通互、數據交換。
3。市公安局、環保局、安監局、水利局等部門的視頻監控系統,無償對接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并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視頻監控點,實現城區主要道路、重要節點監控可視化。
4。市國土資源局地理信息系統、市規劃局地理信息系統、市交通局車輛GPS定位系統,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無償使用上述系統,有償使用補充數據,以實現數字化城市管理問題的區域定位、責任定位、手機及時上報和視頻實時傳送。
5。市建設局、民政局、廣電局、海通集團、供電公司、中國電信分公司、中國移動分公司、中國聯通分公司等部門的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的網點圖,無償編入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
6。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無償接入市應急指揮中心,及時提供有關的應急事件信息。
(四)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采用市、區兩級集中式一體化系統架構,主要包括數據建設、運行環境建設、應用子系統建設、場地建設四個部分。
1。數據建設。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技術規范,采用“萬米單元網格管理法”、“城市部件和事件管理法”等方法,對建成區劃分單元網格,普查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確定責任主體,獲取基礎地形數據、單元網格數據、部件數據、地理編碼數據等,并繪制多層數據復合的數字化城管電子地形圖。
2。運行環境建設。在市一級平臺建設網絡與通訊系統、工作站、服務器、存儲與備份系統、操作及安全系統、呼叫中心、視頻監控系統、大屏幕顯示系統等。
3。應用子系統建設。建設無線數據采集、基礎數據資源管理、地理編碼、呼叫受理、監督指揮、移動督查、協同工作、綜合評價、應用維護等9個基本應用子系統,并增加移動指揮、現場執法、網上辦案、行政許可、日常辦公等5個拓展應用子系統。
4。場地建設。主要建設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平臺的坐席區域、大屏幕區域、機房及相關辦公場所等。市一級平臺建在市城管局;二級及其以下平臺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建設規模。
【第6句】:投資估算及資金來源
經測算,建設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需投資約1500萬元人民幣。其中,建設市一級平臺軟、硬件設施和協助區建設二級平臺的軟件、坐席計算機共需投資1430萬元,建設資金由市財政承擔;區二級平臺的其它建設資金及其下級平臺的建設資金,由區級財政承擔;市開發區、市相關職能部門(單位)自籌資金,建設其二級平臺及其下級平臺。
【第7句】:建設及運行模式
我市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采用“BT加外包”的建設及運行模式,即整體打包招標投資單位和監理單位,投資單位出資集成,分項招標軟硬件,監理單位全程監理,市監指中心全程跟蹤指導;市財政局組織資金審計;市發改委組織申報驗收;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的建成驗收合格后,市監指中心租用五年,市財政逐年支付租金,投資單位負責系統無償維護、升級;租期屆滿后,系統交由市監指中心無償使用,另行簽訂維護升級協議。要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廣泛吸引網絡運營商、服務商參與競標,最大限度降低建設成本。
【第8句】:建設周期及實施步驟
我市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周期預計為1年。年3月至年8月,主要完成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設置市監指中心、編制項目建議書、研究項目可行性、論證項目建設技術方案、建立長效管理監督考評體系等前期工作,年9月至年12月,主要完成招投標、資源整合、數據普查、硬件采購、軟件開發、場地改造、人員招聘及培訓、指揮手冊編制等平臺建設工作;年1月至年5月,主要完成系統集成調試、竣工驗收等工作。
【第9句】: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開展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公共服務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區政府、市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統一思想,加強領導,組建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和工作機構,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共同推進我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二)明確工作職責,做好各項保障。開展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資金、技術等方面的保障,涉及各區及眾多的專業部門,是一項全局性的系統工作。各區政府、市各有關部門要在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協調下,對照各自職責,主動參與,主動服務,加強協作,密切配合,保質保量完成職責范圍內的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和運行任務。
(三)科學規劃建設,強化監督考核。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是數字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高位規劃設計,做好方案論證,安排合理時序,分步推進實施。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市監察部門要對建設全過程進行監督考核,堅決杜絕敷衍塞責現象,堅決禁止違法違紀行為,確保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工作科學、健康、快速、有序推進,如期建成并投入運行。
數字化城市管理方案示例
為加快推進我縣數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實現精細化、數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管理,采用“城市管理綜合型高效管理”的應用方式,努力形成科學合理、管理規范、運行正常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結合我縣城市管理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第1句】: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綜合型“大城管”格局為手段,以信息化為核心,圍繞標準化管理、精細化作業、人性化服務的城市管理要求,在全縣建立監督、處置、作業、管理、執法、監督、評價有機銜接的城市數字化管理系統,進而達到管理區域數字化、管理內容數字化、執法事件處置標準化,推進城市管理運作模式和工作機制的轉變,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現代管理水平。
【第2句】:工作范圍及目標任務
局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采取“創新管理、建管并重、重點突破、整體發展、分層推進、逐步完善”的辦法,力爭20XX年前完成。
(一)工作范圍
納入數字化城市管理對象的范圍,主要以城區內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市政設施管理、城市綠化、亮化管理、建筑垃圾管理及其他有關涉及市容市貌、戶外廣告、突發事件、交通秩序、建設工地、違法建設行為等六大類事件為主。
(二)目標任務
實施數字化城市管理,通過信息化管理內在的系統性、網絡性、程序性和透明性,推進城市管理資源的優化整合,有效促進城市管理手段和模式的創新,轉變政府職能,構建統一的城市管理綜合信息平臺,能形成統一指揮、監督有力、溝通快捷、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反應快速、處置及時、運轉高效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提高城市管理綜合水平,為廣大群眾提供快速、優質、高效的綜合服務提高城市運行效率,實現我縣城區“科學、嚴格、精細、長效”管理。
【第3句】:工作內容及工作原則
【第1句】:工作內容
實現城市管理業務的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分為標準規范建設、數字化平臺建設、城市管理基礎建設、網格化城管信息系統建設、“城管通”系統建設、視頻監控接入顯示系統建設、GPS定位平臺和評價考核監督體系等。
【第2句】:工作原則
(1)穩步有序原則。要結合本地實際,統一規劃、穩步推進。在起步階段,應以強化市容和環境衛生的日常管理為基礎,分階段逐步完善管理系統和管理內容。
(2)執行標準原則。信息系統的建設、單元網格建設、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分類與編碼、地理編碼的制定等,統一執行行業標準。
(3)資源整合原則。要本著節儉、務實、高效的精神,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城市現有數字化資源,對人員、設備、信息等進行整合,避免重復建設。
(4)因地制宜原則。要注重對系統建設的研究分析,結合自身實際,注重創新、敢于超越,尤其要突出管理效果,階低運行成本,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第4句】:實施方法與步驟
按照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的原則,以路政設施、道路交通、市容環境等各類城市管理部件和市容市貌、戶外廣告、交通秩序、建設工地、違法建設行為等城市管理事件,以及施工工地的圍墻及圍墻外側的環境衛生。具體工作分三個階段實施:
【第1句】: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6月-20XX年6月)
(1)調查、調研、擬定上栗縣城市管理數字化城市管理方案,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2)成立上栗縣城市管理局數字化城市管理領導小組和籌備小組。
(3)設立“上栗縣城市管理數字化信息中心”,并配備相關人員,全面啟動和負責“數字化城市管理項目”的建設。
(4)項目立項、評審、審批。
(5)項目招投標。
(6)投入使用。
【第2句】: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1)城市管理部件普查、數據建庫、單元網格劃分等地理信息系統建設。
(2)操作標準、規范制定。
(3)完善城市管理運行工作程序。
(4)信息系統平臺、硬件及網絡環境、呼叫中心、無線采集系統和系統集成等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建設。
(5)信息采集員隊伍組建。
(6)人員培訓。
(7)系統試運行。
【第3句】:第三階段:完善驗收階段(20XX年1月-12月)
(1)完善管理運行工作程序和運作機制。
(2)建立考核、評價體系。
(3)查漏補缺對信息系統進行完善和必要的擴充修改。
(4)組織系統驗收。
【第5句】:組織機構
為按期完成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任務,特成立上栗縣城市管理局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第1句】:組成:鄭偉
【第2句】:副組長:黎飛龍、李陽、張理、朱述輝、張華新、
秦建軍、鄒立、朱汶禎、黃貴國
【第3句】:成員:梁國春、龍任平、王大毅、榮勇、馮任、阮力江、劉劍虹、吳高松
【第6句】:保障措施
【第1句】:組織保障
(1)保障二個中心機構的工作人員,考慮到城管受理信息中心和城管指揮處置中心24小時運行,應配備10工作人員。
(2)組建網格信息采集和監督員隊伍。組建城市管理日常信息采集隊伍,可整合資源,利用現有城管隊伍,配置“城管通”,城管執法隊員在巡查執法過程中兼有向信息中心報送城市管理問題的職責,作為信息采集網絡的力量。
【第2句】:數字化城管中心工作室
城管指揮處置中心工作室,設置大型顯示屏幕和投影儀等設備。
【第3句】:保障數字化城管建設經費
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項目建設經費主要積極爭取縣人民政府的支持和財政部門的.核撥,涉及到其他單位、轄區的建設內容的費用由相關責任單位承擔。
【第4句】:完善制度保障
為實現數字化城管發現、指揮、處置、監督等各個環節高效、迅捷的運轉,制度保障是前提,必須加強制度體系建設,制訂和完善信息采集員工作規范、城管工作流程規范、城市管理工作責任制、城市管理問題處置評價考核制度以及數字化城市管理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會議制度、議事規則以及人員培訓、機構設置、職責分工等相關配套制度。
【第7句】:工作要求
【第1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是城市管理改革創新的重大舉措。全局要充分認識到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真抓實干,務求實效。
【第2句】:明確任務,加強協作。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項全局性工作人員要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嚴格按照工作分工,積極主動,密切合作,高標準、嚴要求,按時完成工作任務,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耽誤工作進展。
【第3句】:創造條件,搞好保障。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要在人、財、物調配使用上主動創造條件,特別是要給予資金保障,確保順利完成全市的工作計劃,準時通過驗收。
【第4句】:落實責任制,保障實施。局辦公室要及時跟蹤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進展情況,對參與此項工作不力影響工作進度的,要嚴格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種子執法年落實方案范文
各鎮(街道)辦事處、各有關執法單位:
按照農業部的統一部署,為確保種子執法年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方案的通知》、省農業廳《關于印發2012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方案的通知》和市農業局《關于印發市2012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方案的通知》的'精神,2012年我區將繼續深入開展“種子執法年”活動,為此特制定本方案。
【第1句】:指導思想
進一步凈化種子市場環境,維護廣大農民利益和種子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引導種子企業誠信經營和自主創新,推動現代農作物種業健康發展。按照“標本兼治、著力治本、檢打聯動、綜合治理”的總體要求和“屬地管理”的原則,以推進我區種業發展為核心,以嚴格執法為重點,以規范企業行為為切入點,以集中整治和引導為手段,通過加大種子執法力度,進一步強化對種子生產基地的監管,實現種子產業鏈條的全程監管,確保良種有效供應和種業健康發展。
【第2句】:活動目標
(一)加強品種管理。嚴格按照農業部和省農業廳要求,清退不適宜推廣種植的品種,解決品種多亂雜的問題。
(二)加強種子質量監督管理。全面開展種子質量監督抽查,確保種子質量和農業生產用種安全。
(三)開展種子市場專項檢查。繼續清理種子違法生產經營企業,嚴厲打擊制售假劣種子和套牌侵權的違法行為。
(四)加強生產基地監管。從源頭上把好質量關,維護正常種子生產秩序。
【第3句】:工作任務
(一)強化種子基地監管
區農業局對調出調入種子,特別是對外代繁代制種子加強抽查,對違反《植物檢疫條例》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在種子播種、收獲季節,有針對性地對無證生產、侵權生產以及搶購套購等問題嚴重的地區加強巡查,依法查扣違法生產的種子。
(二)加大種子市場監管
進一步加大春、秋兩季種子市場抽查及冬季監督抽查力度,做好市場檢查、抽樣以及檢測的組織協調工作,做到檢打聯動。及時通報相關信息,加強聯合執法力度,對于跨區案件,相關其他區縣農業部門要及時溝通相關信息,進行聯合辦案查處。
檢查作物:種子市場抽查以水稻、玉米、大豆、蔬菜以及進口農作物種子為主。
檢查項目:春、秋兩季種子市場抽查重點檢查種子質量、品種真實性、標簽、經營許可證、非持證經營者備案登記和經營檔案。品種審定等;冬季重點檢查種子質量和品種真實性。
檢查范圍:重點是全區8個種子經營門市部,抽樣總數不少于5個樣品(根據實際確定檢查對象)。
(三)強化生產經營者管理
按照《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嚴格開展種子生產、經營許可,并實現聯網出證、信息共享;按照“誰發證誰管理”的原則,在2011年基礎上,繼續清理不合格種子、經營企業(經營者)。重點放在2011年沒有檢查到、整改未到位的以及市場檢查有問題的經營者;加強許可事后監管,組織開展種子經營檔案的監督檢查。
【第4句】: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農業局成立種子執法年活動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農業執法大隊大隊長)、(農技總站站長)、(農業執法大隊副大隊長)、(農技總站高級農藝師)、(種子管理站)組成。農技總站(種子管理站)牽頭負責執法年的具體工作,農業行政執法大隊等相關職能科室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執法年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二)組織宣傳發動。全面部署種子執法年活動,開展《種子法》等法律法規、農業和種子行政執法知識培訓,對種子許可證清理、種子市場檢查及嚴格品種審定等各項工作提出具體要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網站等形式,對執法年活動的先進經驗和取得的成效廣泛深入宣傳報道,營造全社會重視和支持種子執法年活動的良好輿論氛圍。
(三)強化監督檢查。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及時了解和掌握種子執法年各項活動的開展和落實情況。
(四)實現信息公開。將種子生產經營許可信息、種子檢驗員及檢驗機構信息、種子執法信息、種子市場檢查信息及時公開,并隨時報省廳和市局。以省廳建立的種子管理信息查詢系統為平臺,方便執法的同時,引導農民正確選購品種。
【第5句】:工作進度安排
1月,制定方案,明確工作要求;
2月,完成春季種子市場大檢查和種子抽樣工作,2月底前將檢測品寄(送)到相關檢測鑒定機構;
3月完成種子凈度、發芽率、水分指標的檢測;月底將春季市場檢查結果報市種子管理站;
4月到6月,對照抽樣結果,采取相應措施;
7月,組織開展秋季種子市場大檢查,并將檢測樣品寄(送)到相關檢測鑒定機構;
8月上旬前,將秋季市場檢查結果報市種子管理站;
8月中旬到10月,對照抽樣結果,采取相應措施,做好后期工作。
10-11月,組織開展冬季種子企業質量抽查,并按規定時間報送和公布結果;
12月,迎接省農業廳組織相關市縣交叉集中開展冬季種子企業質量抽查。
城市管理提升月實施方案范文
為實現中國夢,共筑XX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結合縣委、縣政府“五創”工作目標及貫徹整辦發〔2013〕19號《關于組織機關干部職工、社區居民參加“五創”義務勞動的通知》文件精神,鎮將把“圓夢行動”落實到我們當前工作中,落實到城鎮管理上,進一步加強城鎮管理,持續集中整治,把我們城鎮建設成美麗繁榮和諧新。現就做好六月份相關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組織好“五創”義務勞動
嚴格按照整辦發〔2013〕19號文件要求,每周五上午8:30—10:30,組織全鎮領導干部職工到所聯系社區,與社區干部、公崗人員(每個社區每次不少于15人)一起參加“五創”義務勞動。每次勞動內容,由縣整治辦(五創辦)、鎮城工辦根據“五創”工作推進情況臨時確定并通知。
開展五好家庭、文明樓院評選
(一)評選時間
六月底前完成評選工作
(二)評選辦法
五好家庭、文明樓院由社區組織社區黨員群眾采取推選、評議、公示等辦法,公平、公正、公開地選出群眾公認的先進代表。
(三)評選名額
五好家庭按總戶數5%評選,文明樓院按每個社區1-3棟評選。
(四)獎勵辦法
凡評選為五好家庭、文明樓院的,由各社區組織舉行頒發光榮牌儀式。
做好公益性崗位人員培訓工作
各社區須于6月14日前,組織公益性崗位人員、文明勸導員就當前城市管理重點工作、公益性崗位人員管理制度、工作方式方法及社區督查巡查職責等進行培訓。以增強社區公益性崗位人員的組織紀律性,愛崗敬業精神,提高服務人員的業務水平,更好的為社區廣大居民服務,為當前城市管理服務。
落實長效機制
以70%以上公益性崗位人員用作城市管理員,進一步細分管理對象、細分崗位職能、細化分解每一項具體工作、細化管理制度的各個落實環節,做到每個路段、片區、樓群、小巷道都有明確的責任單位、責任人,小到一個煙頭、一個紙屑,每項工作都要有具體可行的'落實措施,實現管理上無空白、責任上無缺失、落實上無斷檔。
(一)落實文明勸導
嚴格按照縣“五創辦”文明勸導活動要求,每月雙號日上午8:30-12:00,下午3:00-6:30組織開展勸導活動,并按要求佩戴標識。
(二)組織專門力量督促門前雙五包落實。組織公益性崗位人員定崗、定位、定責對轄區內門面戶進行督查。
(三)科學劃分保潔區域,做到保潔無盲區。實行“一把掃帚掃到底,一支隊伍管到邊”的管理體制,做到全天候潔;加強對保潔人員考核,做到天天有檢查、月月有評比。
(四)加大巡查新亂搭亂建力度,發現一起,制止一起,把亂搭亂建行為遏制在萌芽狀態。
全鎮黨員干部要全力參與到城市管理各項工作中來,用實際行動建設美麗繁榮和諧新;社區要全力督促公益性崗位人員做好城市管理相關工作;鎮主題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和鎮效能辦將對各項工作開展情況作為主題教育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督查督辦,并將此次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各單位、工作干部的年度績效考核。
上一篇:廚師培訓宣傳標語集合80句
下一篇:巧克力廣告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