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三下鄉環境保護新聞稿
20xx年7月17日,重慶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的學生志愿者們在西永永興社區進行“三下鄉”實踐活動。主要內容是對社區小學生進行有關環境保護的教育,教育內容包括節約用電、節約用水、保護環境、暑期安全教育等。上午8點左右,志愿者們選擇了一個有紅綠燈的路口開始進行第一項活動——文明勸導。對于一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們進行勸導,文明過馬路。一些路人看到馬路上車少便不顧是不是綠燈就準備過馬路,志愿者立即上前阻止并告訴他們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其實人們當然知道不能闖紅綠燈,面對志愿者的勸導,他們大都露出了歉意的表情。此外,志愿者還攙扶老人,幫助小孩過馬路。隨后,志愿者們來到西永永興社區,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迅速組織社區的`小學生進入會議室。由于學生人數較多,小朋友們又很活躍,所以剛開始的紀律比較混亂,但在志愿者的耐心勸導下,他們很快安靜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靜靜地等待志愿者的講課。在志愿者的講解過程中,學生們專注的聽講,并且積極的回答問題。從孩子們回答問題的情況可以看出社區小朋友對于環境保護的知識了解較多,這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由于小朋友們的積極配合,我們很快就結束了上午的教育活動。
下午兩點,志愿者們準時來到社區辦公樓下集合,組織另一批小朋友進入會議室。由于志愿者們有了上午的經驗,所以下午的講課很快就進入了狀態。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小朋友們的積極參與、遵守紀律、專注聽講給志愿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中一個“小學霸”表現特別突出,從他回答問題的情況,可以看出他的知識面很廣,對環保、安全等方面的了解很多。一天的活動就圓滿地完成了,小朋友們通過我們的活動了解到了更多關于節約水電、保護環境、暑期安全教育的相關內容,增強了他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也通過我們的活動學習到在遇到危險時如何求助、自救和在生活中如何具體的保護環境。志愿者們也通過這次活動鍛煉了自己的組織能力,豐富了自己的經驗。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4月8日上午,**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的熠輝三下鄉實踐隊伍在燕雷樓C棟213室召開成立會議。在會議中,全體隊員認真思慮、民主投票,最終他們決定把實踐隊命名為熠輝實踐隊。并選舉隊長、副隊長、各組組長,還安排好各組組長需接手的工作。
熠輝實踐隊伍秉持新時代的教育理念,以“傳遞能量,點亮夢想”為主題,組建有特色的實踐團隊。為了給予教育水平落后的貧窮地區支教幫扶,開展系列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熠輝實踐隊堅守著這份信念,此隊伍前前后后開展了一系列的前期工作。
全體隊員全力以赴以營造一個教學水平質量一流,培養良好的學生思想素質為宗旨。每位成員都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此隊伍的宗旨。每位成員都認真執行隊長下發的`任務。支教組的同學認真的備課以確保同學們能夠汲取所學的知識;調研組的同學準備著調研的主題,然后與組員們商榷以保證調研的主題新穎有突出的創新;財務組的同學張羅著預算三下鄉實踐地的各項支出避免出現赤字......每一次的前期工作的進展都是每一位成員的默默付出,都是對熠輝社會實踐隊作出的一大步貢獻。
熠輝三下鄉社會實踐隊的每一隊員都熱情高漲,激情綻放,因為他們時刻都秉持這樣一個信念: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熠輝三下鄉實踐隊的工作仍在進行。
關于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范文
導語:下面推薦兩篇關于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相關稿件寫作可以參考范文。
7月12日,**學院經濟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來到麻溪鋪鎮考察金融改革陣地,了解該鎮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改革工作。
據悉,麻溪鋪鎮高度重視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改革工作,通過精心組織成立了鎮金融服務中心,各村委會成立了信用創建小組,全面負責各村委會金融服務中心工作,并配合鎮金融服務中心開展工作。
在麻溪鋪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舒海的介紹下,實踐團參觀了金融服務中心、產業信用協會等。成員們認真聽取了舒書記有關于該鎮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改革工作情況。舒書記指出,“財政扶貧”、“金融服務”是關鍵,要想深入扶貧就必須先帶動農業大戶富起來,先富帶后富,最后實現全面富裕。目前鎮金融服務中心必須主動作為,從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開始,以開展“三級聯創”為抓手,將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隨后,他就鄉鎮金融服務中心的定義及意義、工作目標、工作職責及服務對象作出強調,并對如何全面開展好這項工作提出了五個方面的策略,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不間斷的宣傳,爭取做到家喻戶曉;二是以點帶面開展好“三級聯創”,做到有據可依;三是要調查農戶金融需求,幫助有需求的農戶獲得貸款;四是中心工作人員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服務本領;五是把農業保險等工作一并列入農村金融服務站工作內容,做出特色,創出經驗。
麻溪鋪金融服務中心的調研使實踐團成員進一步明確了課題思路和重點,為后序的專業課題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范文二
7月12日,**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高揚科普旗幟,踐行八字真經”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在明中村開展了關于科普知識普及的調查問卷。此次調研主要以明中村村民對于環境保護、環保問題和災難避難的了解狀況為主,同時倡導村民學習科普知識,健康生活。
實踐團全部成員分成兩隊,分別了解訪問村中各家的飲食情況、生活狀況等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每家每戶進行科普知識的.問卷調查。此次的問卷調查中,遇到了一個73歲的爺爺,他以前是一名老師。志愿者從他的口中了解到,明中村生活中的各類食品都是自給自足,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鄉的環境越來越差,河水里有著各類生活垃圾。他還說道,以前的垃圾都是放入種植地可以做肥料,但是現在的垃圾種類越來越多,倒入地里只會毀了那塊地,只有焚燒才可以減少,不過大多數人都是將垃圾直接倒入土地里,垃圾處理一直也沒有人重視。他希望將環保、食品安全等科普知識讓更多人了解并且重視。
通過此次的科普知識調研,志愿者不僅了解了當地的科普知識的了解情況,同時也使村民意識到了科普知識對生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對于農村的老人與孩子來說,環境保護、環保衛生等意識不夠,存在很多不恰當的處理方式。實踐團之后的活動開展將針對日常科普知識、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方面進行開展提高村民的環境環保意識。
學院三下鄉報告會新聞稿
秋風送爽,在這收獲的季節里,今夏又一次綻放的三下鄉活動也到了向大家展示汗水與智慧中結出的累累碩果的時節。9月29日下午14時15分,2022三下鄉報告會在27號樓順利召開。
建筑學院黨委副書記羅麗紅、團委書記申宏宇、團委副書記李家琦、學生會主席徐赫言、學生會副主席曾哲笙、陳昕瑋、趙麗潔、志愿者服務隊隊長張帆出席報告會,與同學們共同品嘗豐收的碩果。
開場,羅麗紅書記在掌聲中上臺致辭,回望了十二年里,三下鄉由單一支教活動逐漸發展成為多方面與專業結合緊密的實踐調研活動的歷程,對又一次三下鄉的成功舉辦表示欣慰,并對同學們的全情投入表示由衷感謝。同時,她期望同學們能夠善加利用這個平臺,實現專業知識與實踐的結合,從中體會豐收與快樂的心情,在增進友誼的同時建立團隊之間的合作意識。
今年的三下鄉分為五條路線,長白山路線坐標樺樹鎮西南岔村,在這個于網絡上搜不到半分資料的偏遠村莊中,隊員們對村落的現狀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同時進行各方的訪談工作,為村落的經濟轉型規劃方向。同學們看到了該村的旅游業發展前景,希望能夠通過規劃來吸引游客,以便充分利用長白優勢,一定程度上實現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支隊伍來到惠來孔美村,系心發展以助貧,維護文化以傳承。三下鄉的腳步還踏上了有“中國最美古村”之名的清遠上岳,在這片如桃花源般的土地上,來自華南理工大學和天津大學的師生觸摸著它深深淺淺的呼吸,了解了它的興衰歷程,感嘆它的物是人非。他們希望結合村莊鑊耳屋的特殊魅力,用專業的手段實現過去與現在的`對話,為這片沉睡已久的土地注入久違的生機,讓古村名副其實地活起來,真正發揮應有的光芒。
沉寂已久的汕頭小公園已消褪了夕時的氣派榮華,卻仍不減百年滄桑的歷史魅力,志愿者們痛心于汕頭小公園的現狀,希望通過記錄、保護、修復的方法來喚起社會的關注度,讓人們去感受一個城市的生活周期,明白城市是與我們同呼同吸的親密友人,而非僅僅是一個冰冷的居所。
最后一支隊伍延續傳統來到長江鎮進行義教活動,受到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隔著鏡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孩子們對義教人員依戀與信賴,相信這段短暫的歷程也在孩子們純真的心靈里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憶。
最后,申宏宇老師對此次三下鄉活動進行總結,對參與三下鄉人員的無私奉獻表示感謝,他深情地說,三下鄉活動旨在以人為本,注重教育,讓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并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中有許多新生到場,隨著報告會的進行,他們被深深吸引,時而笑聲陣陣,時而目露憂傷。活動結束后,仍然有許多人在議論交談。相信三下鄉的美好精神品質將會經由他們繼續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上一篇:師范類院校迎新標語匯總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