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精神作文500字
今天我們學習第22課《魯班造傘的傳說》,我被魯班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這篇課文講了魯班造傘的故事。傳說以前沒有傘,人們出門很不方便。魯班跟爸爸學做木匠活,開始他在路邊建造了一個個亭子,給人們遮風擋雨。可是很不方便。一天他看見小孩子把荷葉頂在頭上擋太陽,就深受啟發。找來竹子、羊皮發明了傘。
老師告訴我們魯班是古代一位優秀的手工匠和杰出的發明家。還給我們講了他造斧和造據的故事。我越聽越想聽,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他真不愧是我國木匠業的“祖師”呀。
我要學習魯班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在生活中也要經常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即使不能發明出來東西,至少也可以搜集寫作素材,為我寫作文打下基礎。
我要學習魯班勤于動腦和勇于實踐的精神。他發現荷葉的葉柄,就聯想到了造傘。他努力實踐最后終于取得的'成功。這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玩橡皮泥的事。
每次哥哥回來都會用橡皮泥給我捏出許多小動物,栩栩如生,可愛極了??墒俏以趺茨笠材蟛怀?。后來,我動腦筋想了想,到底怎么捏會好看呢?又試了幾次,哈哈,終于找到了訣竅!雖然我捏出的小動物沒有哥哥捏的好看,但媽媽還是夸了我?,F在想想,如果不開動腦筋想辦法,不動手去操作,永遠也學不會。
以后我也要學做一個愛觀察愛思考,愛創造的人,不能害怕失敗。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只有失敗了才能總結教訓,找出不足。就離成功不遠了。
今天我學了《魯班造傘的傳說》,感覺受益匪淺。我要學習魯班的精神,長大了也像魯班那樣成為一個有名的人。
觀魯班殿有感作文
走進魯班殿,一股古老而陳舊的氣息撲鼻而來,仿佛在朦朧里,又見到了泥木工匠魯班。
這棟房子都是純紅色的,幾根大柱上的紅漆都有點脫落,有些甚至裂開,我沉默了,為什么都這么破舊了都沒有人來維修一下呢?
看了對魯班先生的`介紹,不由的對魯班先生敬重有加,是啊,他為我們后代做了多大的貢獻啊,可看眼前這座紅木房子,頂上的木板都掀開了,大門口竟住著一家人,就連魯班先生的塑像上都有一層厚厚的灰。
我走近拜祭的地方,從那密密麻麻的香火棍可以看出是有多少人來看望魯班,可是又有誰愿意擦一擦魯班先生身上的灰,有誰愿意出錢補一補那破舊的頂呢?
魯班先生的貢獻不可磨滅,他也在我們心中做了最大的貢獻,那就是創新,所以,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好嗎?一起讓魯班先生的信念傳承更遠,讓魯班殿更完好。我們可以趁著每個周末,在那走走,感受一下魯班先生的氣息,趁著每個假日去那打掃打掃,這樣我相信過不了多久,魯班殿便會更加讓人難以忘懷。
高考作文時事論據素材:工匠精神的例子魯班
導語:“工匠精神”本無須假西人言語來定義,若循其本,回到魯班墨子的時代,去考其根脈,溯其源流,自可顯明國史上此一本土化、本色化的“工匠精神”——即“班墨精神”,不假外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相關作文素材,歡迎查閱與借鑒,謝謝。
什么是“工匠精神”?魯班的技藝加上墨子的人道關懷
近日國務院總理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大會上作出批示:“各行各業要弘揚工匠精神,勇攀質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費者滿意的知名品牌,讓追求卓越、崇尚質量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價值導向和時代精神,為促進經濟‘雙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此次由李總理的“再提出”,乃是國家打造“質量文化”價值觀、為“中國制造”(MadeinChina)去污名化所做的努力。
之所以謂“再提出”,乃指國史并非缺乏“工匠精神”。距今2000多年的諸子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我們就曾誕生墨子和魯班兩位世界級工匠。
“工匠精神”本無須假西人言語來定義,若循其本,回到魯班墨子的時代,去考其根脈,溯其源流,自可顯明國史上此一本土化、本色化的“工匠精神”——即“班墨精神”,不假外求。
班墨兩位巨匠對“術用”的態度
有趣之處在于,“班墨精神”乃是通過魯班和墨子這兩位不世巨匠之間的數次較量中得到全面彰顯,通過傳世文獻《墨子》、《韓非》等,后人幾可辨識墨子和魯班對“匠道”的不同理解。
《墨子·公輸》記載墨子“止楚攻宋”的偉大事跡,是為班墨第一次斗法。技藝高超的魯班為楚王制造了在戰國時期堪稱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攻城云梯,制成之后將要用來攻打小國宋。和平主義者墨子聽聞這個消息,裂裳裹足行十日十夜到達郢都見魯班,希望勸說楚國罷兵以免生靈涂炭,“公輸盤(即魯班)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于魯,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魯班將他引見給楚王。墨子繼以雄辯折服楚王,楚王仍然迷信攻城云梯的武力,不肯罷兵,“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庇谑悄雍汪敯嘣诔趺媲罢归_一場驚心動魄的兵棋推演,“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魯班在招式被墨子一一破解后起了殺意,未曾想到墨子門徒三百人已持墨子的守城器械在宋國城墻上嚴陣以待,萬般無奈下只能罷兵,“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這是一場以血肉之軀對抗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超級大國的不對稱戰爭,“止楚攻宋”所宣揚的積極非攻、永續和平、絕不承諾放棄武力的和平主義精神,即便是放在世界文明歷史的視域下,對當下人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場刀光劍影的“一個人的戰爭”,除彰顯墨子個人的道義人格以及智謀格局外,亦展現了班墨兩位巨匠對“術用”的態度。
班墨超絕的工藝技術不須多言,墨子即便在郢勝過魯班一籌亦可能是僥幸。二人迥異之處即在“術用”之外的人道主義關懷。在班墨二人攻防回合中,魯班首言“吾義固不殺人”,墨子以“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義不殺少殺眾,不可謂知類”破解之;楚王繼以云梯造成必取宋來推托,墨子又以沙盤推演折服之;魯班又以“定點清除”“斬首行動”來脅迫,墨子則以門徒早有預備回應之。
《墨子救宋》故事
我們可以看到,“攻宋”之所以能成行,是建立在擁有稱霸決心的楚王和擁有超絕匠術的魯班的合謀的基礎上;楚王想要利用魯班的匠術來吞并宋國,魯班亦欲通過楚王的支持來滿足其虛榮。墨子則相反,其術不遜于魯班,卻不事攻戰,僅止于守御。與魯班相比,其在匠術之外更有人性的光輝和人道主義關懷。班墨這一回合的交鋒,墨子完勝魯班。
類似例子見《墨子·魯問》。魯班為楚國制造鉤、鑲等舟戰之器,楚國水軍依此擊敗越國水軍。魯班善其巧,向墨子炫耀武力,“我舟戰有鉤強,不知子之義亦有鉤強乎”。墨子回應到,我以仁義做鉤,以恭敬來推拒。如此就能兼相愛交相利。你用鉤來阻止人,別人也會用來鉤阻止你;你用鑲來推拒人,別人也會用鑲來推拒你,這是交相惡別相害,所以“我義之鉤強,賢于子舟戰之鉤強”。
墨家為了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可謂赴湯蹈火死不旋踵,真正做到了摩頂放踵、劍及履及?!耙暼酥畤粢暭簢?,視人之家若視己家,視人之身若視己身”(《墨子·兼愛》)的墨子沒有將自己及學派定位成匠術包工頭或雇傭兵集團,在諸侯爭相延攬善巧之士以助攻戰的戰國時代,他們致力于奠定文明秩序和輸出組織資源。器物技藝,能利人能害人;術用之外,尚有大道人道;技術本身,并非萬惡之源。
魯班超絕匠術之所以淪為一純粹工具理性的死體,乃因缺乏人道主義的光與熱以及人性的潤滑,墨子及其門徒所不取。亦因此魯班的歷史成就止步于“木匠祖師”,而墨子則為國史之“科圣”與“完人”。
徽州民間工藝
對匠術應用性的價值判斷
“班墨之爭”還涉及二位巨匠對匠術應用性的價值判斷?!赌印攩枴酚涊d了班墨二家的另一次斗法:“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子墨子謂公輸子曰:子之為鵲也,不如匠之為車轄,須臾劉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為功,利于人謂之巧,不利于人謂之拙”。魯班用竹木制成能飛三日不下的.木鳥并以為至巧,墨子卻認為木鳥的功用不若能任五十石重的車軸銷子。
墨子對木鳥這一工巧機械做實用主義的價值判斷,認定有利于人的可稱作精巧,不利于人的就叫作拙劣,雖不能謂大有問題,但也極容易推展至實踐壓倒理論,致用壓倒審美,效能壓倒興趣的極端境地。
《韓非·外儲說》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鳶飛。墨子曰:吾不如為車輗者巧也。用咫尺之木,不費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遠力多,久于歲數。今我為鳶,三年成,蜚一日而敗?;葑勇勚唬耗哟笄?,巧為輗,拙為鳶”,可見墨子并非在工巧方面不如魯班,才以實用性來作遮掩;恰恰相反墨子在工巧方面擁有不遜于魯班的能力,其對匠術的路徑取舍乃是基于“志功為辨”精神所作的主動決斷。
后來荀子辟墨的論據之一“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荀子·解蔽》)也措意于批評墨子沉迷致用不識文教精神之失。身處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戰國時代,墨家據其基層手工業者的階級立場,自然傾向凡事務求于對平民有用,至滿足日常溫飽即止的資源最佳配置方案,無法顧及更多審美上的、精神上的文化附加值添加,限制了墨家在技藝進取方面的想象力空間。“墨學十論”中的幾個核心主張,如“節用”、“節葬”、“非樂”等亦是對此一價值取向的顯明。
班墨這一回合的交鋒,墨子似乎并不占上峰。須知愛因斯坦不特為了發明原子彈而發明量子物理,想象力和審美情趣總應先行于應用技術一步,社會才會發展。對木鳥和車銷的價值取舍,代表了兩種風格迥異的匠術傾向。過往常言國人普遍急功近利于速食快餐主義式的學問或工藝,耐不住性子鉆研非即時性的理論科學;或曰國人沉迷應用倫理而不熱衷抽象倫理,導致“生活哲學”尤其特出而“思辨理性”特別淡弱。其中諸多問題似乎都溯回“班墨之爭”上找答案。由是觀之,科學主義在中國歷史上走了一條歧路,似乎又不能完全歸罪于儒家思想的轄制了。
日本繪畫中的染坊
“班墨之爭”給予后世無限的遐想。2000多年前發生在古代中國的這場“工匠內戰”,幾可目為而今坊間關于“工匠精神”、“科學主義”等議題諸多辯難的預演與預言。新時代的工匠,自應兼具魯班的精湛技藝和審美志趣,以及墨子講求效用的實踐精神與充滿光熱的人道主義關懷。
魯班造木鳶的故事
導語:魯班長大后,跟父親學了一手好木匠活,修橋蓋樓,建寺造塔,非常拿手,在河西一帶很有名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魯班是敦煌人。他小時候,雙手就很靈巧,會糊各種各樣漂亮的風箏。長大后,跟父親學了一手好木匠活,修橋蓋樓,建寺造塔,非常拿手,在河西一帶很有名氣。
這一年,他成婚不久,就被涼州(今武威)的一位高僧請去修造佛塔,兩年后才完工。他人雖在涼州,但對家中父母放心不下,更想念新婚的妻子。怎樣既不誤造塔又能回家呢?他在天空飛旋的禽鳥啟發下,造出了一只精巧的木鳶,安上機關,騎上一試,果然飛行靈便。于是,每天收工吃過晚飯,他就乘上木鳶,在機關上擊打三下,不多時便飛回敦煌家中。妻子看到他回來,自然十分高興,但怕驚動父母,他也沒有言語,第二天大清早,又乘上木鳶飛回涼州。這樣,時間不長,妻子便懷孕了。
魯班的父母早睡晚起,根本不知兒子回家之事。見兒媳有孕,還以為她行為不軌。婆婆一查問,媳婦便將丈夫乘木鳶每晚回家之事說明白,誰知,二老聽了不信,晚上要親自看個真假。
掌燈時分,魯班果然騎著木鳶回到家中。二老疑慮頓散。老父親高興地說:“兒呀,明天就別去涼州工地了,在家歇上一天,讓我騎上木鳶,去開開眼界。”第二天清早,老父親騎上木鳶,兒子把怎樣使用機關作了交待:“若飛近處,將機關木楔少擊幾下;若飛遠處,就多擊幾下。早去早回,別誤了我明日做工。”
老父親將交待記在心中,騎著木鳶上了天,心想飛到遠處玩一趟吧。就把木楔擊了十多下,只聽耳邊風響,嚇得他緊閉雙眼,抱緊木鳶任憑飛翔。等到木鳶落地,睜眼一看,一家伙飛到了吳地(今江蘇、浙江一帶)。吳地的人見天上落下一個怪物,上騎白胡子老頭,還以為是妖怪,圍了上去,不由分說,亂棒把老頭打死,亂刀把木鳶砍壞。
魯班在家等了好多天,不見父親返回。他怕出事,又趕做了一只木鳶,飛到各處尋找。找到吳地以后,一打聽,才知父親已經身亡。他氣憤不過,回到肅州(今酒泉)雕了一個木頭仙人,手指東南方。木仙人神通廣大,手指吳地,大旱無雨,當年顆粒無收。”
三年以后,吳地百姓從西來的商人口中得知,久旱無雨原是魯班為父報仇使的法術。便帶著厚禮來到肅州向魯班賠罪,并講了誤殺他父親的經過。魯班知道了真情后,對自己進行報復的做法深感內疚,立即將木仙人手臂砍斷,吳地當即大降甘露,解除了旱災。
之后,魯班左思右想,認為造木鳶,使父亡;造木仙人,使天大旱,百姓苦,是干了兩件蠢事。便將這兩樣東西扔進火里燒了。木鳶和木仙人便就此失傳了。
上一篇:關務倉儲物流的標語匯編三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