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的小報
健康是成功的命脈,是成功的本錢。一起來看看關于生活的小報,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健康的生活
有一天,有一位大哥哥跟我們講天天五蔬果的事。而同一天要吃五份蔬菜和水果,女性一天要吃七份蔬菜和水果,男性一天要吃九份蔬菜和水果,這樣不用怕感冒、生病等等,也對我們大家很有幫助。我們小孩每天一定要吃三份蔬菜兩份水果,至少一份是深綠色或深黃色的蔬菜。
水果、蔬菜、谷類等食物忠所含的化合物,稱為“植物性化學份”,除可用來對抗疾病外,亦具有防癌、抗癌的效果。蔬菜水果,不僅可預防癌癥,同時還可以減少許多文明病的發生,包括痛風、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肥胖癥、關節炎、便秘以及老化等。
所以說:要有健康的生體就必須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的攝取。有了健康的生體,人生才有希望。
我運動我健康
運動能帶給我們很多好處,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運動。但是,現今的社會中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情況,而忽略了運動,那么運動到底有什么好處呢?聽我來文案吧!
運動可以使我們的身體更健康。比如說,我每天堅持晨跑,一來可以增強自己的免疫力,讓疾病遠離我;二來還可以提升自己的體力、耐力。夏天,我還經常去游泳,它可以幫助我血液流動更加通暢,從而使我的心臟更強壯,還增強了我的肺活量,讓我吹起薩克斯更加得心應手。我還特喜歡打羽毛球,它可以鍛煉我的眼力、臂力、靈活性,而且還能健腦增智呢。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比如說,我們可以出門散步,讓自己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的空氣,讓大腦得到真正地休息,消除疲勞。看書也可以緩解壓力,它能讓人置身在書的海洋中,忘掉所有的煩惱,得到更多的`知識。
運動還可以磨煉意志力。比如說,在長跑中、踢足球中、打籃球中……都可以得到鍛煉。
總之,運動是健康的來源,是一種最佳的生活方式,不論工作、學習、生活都離不開運動,希望今后大家能運動起來。
描寫健康的文案
【第1句】:沒有健康的人生也就談不上理想與追求。智者與愚人之分就是看誰能夠珍惜健康,把握幸福。
【第2句】:對任何生物體,健康是一種動態平衡。這是一種平衡的狀態:均衡地輸入和輸出能量和物質。
【第3句】:不珍惜健康的人,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健康的可貴;不珍惜健康的人,是因為他們不曾經失去過健康;不珍惜健康的人,是因為他們未曾重視過健康!
【第4句】:健康來自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康需要有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第5句】:健康與非健康不是絕對的對立面,而是相對的有過度性階段的狀態。
數學與生活的小報資料
導語: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數學,比如買東西結賬、日歷上的幾年幾月幾日,還有一些數學的等式都與數學有關。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數學與生活的小報資料。歡迎閱讀!
數學與生活的小報資料一
——數學小知識
【第1句】:阿拉伯數字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0、【第1句】:【第2句】:【第3句】:【第4句】:【第5句】:【第6句】:【第7句】:【第8句】:9這些數字,數學小報資料。那么你知道這些數字是誰發明的嗎?
這些數字符號原來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后來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歐洲人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就把它們叫做“阿拉伯數字”,因為流傳了許多年,人們叫得順口,所以至今人們仍然將錯就錯,把這些古代印度人發明的數字符號叫做阿拉伯數字。
現在,阿拉伯數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數字符號。
【第2句】: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
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于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才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公元【第13句】:十四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與現在所用的一樣,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現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
數學與生活的小報資料二
——數學小故事
華羅庚
華羅庚,中國現代數學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蘇省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東京逝世。華羅庚1924年初中畢業之后,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習不到一年,因家貧輟學,他刻苦自修數學,1930年在《科學》上發表了關于代數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專家重視,被邀到清華大學工作,開始了數論的研究,1934年成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研究員,范文《數學小報資料》。1936年作為訪問學者去英國劍橋大學工作。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應蘇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邀請任研究員,并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1948年始,他為伊利諾伊大學教授。
1950年回國,先后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技大學數學系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等。華羅庚還是第【第1句】:【第2句】:【第3句】:【第4句】: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與政協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華羅庚是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家,他在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等廣泛數學領域中都做出卓越貢獻,由于他的貢獻,有許多定理、引理、不等式與方法都用他的名字命名。為了推廣優選法,華羅庚親自帶領小分隊去二十七個省普及應用數學方法達二十余年之久,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為我國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數學與生活的小報資料三
——數學的應用
今天,由于爸爸媽媽上班,媽媽就把我送到新華書店,書店里人頭涌動。一進門,一股熱氣迎面撲來,這種熱鬧的場面,使我一下子沖動起來。書架旁伏滿了人,十分擁擠,要想看得清,就要往里擠。往日“文明”的我也顧不上什么禮讓了,一有空子就鉆。我完全不顧來自后面的擠壓,盡興地挑選書籍。一會兒,我終于選到了我看的書。擠出人群,我發現,一位看著像老師模樣地抱了好多書。我有禮貌的問老師需要幫忙嗎?老師爽快的答應了。
老師,您是給學生挑選的'書嗎?是呀!你們班有多少學生?老師沒有直接告訴我,反而問我,讓我猜猜看。每人6本則剩下41本,每人8本則差29本,有多少學生?多少本書?這一下,可把我給問住了。
我想了想,突然有了點思路,兩次的分法不同,那就導致練習本相差了41+29=70(本),每人分6本變成8本,又相差了8—6=2(本)。哦!忽然,我明白,總差額知道了,又知道了每人的差額,那不就求出總人數了?我很快求出了學生有35人,求出了學生的人數,那書本就更好求了,6×35+41=251(本)我把答案告訴老師,老師說:“你真棒!完全正確!”
其實數學挺有意思的,特別是當你通過努力得到正確答案的時候,心里的那個美呀,真是說不出來的高興!今后我還要在數學的城堡里探索、發現,不斷體會成功帶來的快樂。
數學與生活的小報資料四
——生活中的數學
今天真是個好天氣!我與媽媽準備去小區對面的嘉盛廣場買東西。
來到嘉盛廣場的信與超市,媽媽要買一瓶洗潔精,于是,我們就走到了洗潔精專區。這時,媽媽對我說:“我現在要買一瓶柑橘位的洗潔精,這里有不同重量。考考你,那種最實惠。我就買最實惠的那種。”我心想:這有什么難的,我看一眼就知道了。我一眼掃過去,排除了很多瓶,只剩下兩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細的端詳著,發現雖然兩瓶洗潔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裝紙上寫著的重量是不一樣的:一個寫著【第1句】:5千克;另一個寫著【第1句】:3千克。而它們的價格都是12元,當然是【第1句】:4千克的那瓶便宜一點啦。我對媽媽說:“這瓶最便宜,就買這瓶吧。”這時,媽媽拿著另一瓶洗潔精笑嘻嘻地對我說:“這瓶【第1句】:5千克,【第12句】:9元,這瓶最便宜。”我仔細一看,原來那是超級特價裝,哎呀!失算了。
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數學,一不小心就會出現錯誤,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數學與生活的小報圖片
導語: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數學與生活的小報圖片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與生活的小報圖片資料1: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關于數學的問題,它們有的藏在超市里,有的藏在餐廳里,有的藏在家里,有的藏在學校里……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商場中的折扣問題。
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人們會覺得商場里的衣服東西都是一樣的,沒有什么吸引人的,價格也是蠻貴的,還不如上網購物。可是到了年底那些賣衣服的店主們總是會想盡花樣去吸引上街購物的顧客們。他們有的掛出了大減價的標志,有的標出了打折扣的牌子,還有的放出嗓子,去吸引顧客們。
記得有一次我和我媽上街買衣服。然而我們看見三家店都有同樣的衣服,而且價格也相同,但是三家店都有不同的便宜方式:這件衣服正好300元,第一家是滿300元返200元,第二件是每滿100元返50元,而第三家是打五折。到底哪家更便宜一些呢?我們不妨來算一算。第一家的價格是:300-200=100(元);第二家的價格是:3x50=150(元)300-150=150(元);第三家的價格是:300x50%=150(元)(五折=50%)。這三家相比起來,第一家最便宜,所以我們買了那件衣服,省下了不少錢!
看來,只有我們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才能讓自身的視野更加開闊!讓生活更加豐富!
數學與生活的小報圖片資料2:
面向21世紀的數學教學,我們的理念是“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有用的數學應當為人人所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的數學”,“數學教育應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系起來,學習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數學”。這一理論在新世紀(版)數學(1~6年級)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何根據教材的特點,把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生動、易于理解、讓學生活學、活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呢?通過反復思考,我就從課堂教學入手,聯系生活實際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
【第1句】: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
低年級學生盡管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我就緊緊抓住這份好奇心,結合教材的教學內容,創設情境,設疑引思,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作為實例,引導學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經驗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本領。
【第1句】:借用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學習數學
在教學“可能性”一課時,先讓學生觀看一段動畫,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鳥兒在飛來飛去,突然天陰了下來,鳥兒也飛走了,這一變化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這時老師立刻拋出問題:“天陰了,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學生就會很自覺地聯系他們已有的經驗,回答這個問題。學生說:“可能會下雨”,“可能會打雷、電閃”,“可能會刮風”,“可能會一直陰著天,不再有變化”,“可能一會兒天又晴了”,“還可能會下雪”……老師接著邊說邊演示:“同學剛才所說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其中有些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會很小如下雪……”“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事情可能會發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哪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過這一創設情境的導入,使學生對“可能性”這一含義有了初步的感覺。學習“可能性”,關鍵是要了解事物發生是不確定性,事物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讓學生聯系自然界中的天氣變化現象,為“可能性”的概念教學奠定了基礎。
【第2句】:結合生活經驗,在創設活動中學數學
在教“元角分的認識”一課中,我首先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母親節快到了,小明想給媽媽買一件禮物,就把自身攢的1角硬幣都拿出來,一數有30個,拿著這么多硬幣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爺爺來幫忙想辦法,老爺爺說這好辦,收了小明的30個1角硬幣,又給了小明3張1元錢,小明有點不高興,覺得有點吃虧。你們說小明拿30個1角硬幣換3張1元錢的紙幣虧不虧?為什么?首先組織學生討論:有的學生將這30個硬幣一角一角地數,每10個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訴大家這10個1角就是1元,3個10個1角就是3元,所以30個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據學生的分析,再組織學生觀察已分好的硬幣,從中找規律:“看看元和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很快得出結論:“1元10角相等”,“10個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個1角”,“1元=10角”。
這樣教學,讓學生感到數學中的知識有的是我們在生活實際中已經會的,但沒有找到規律,我們可以運用經驗,通過創設活動,把經驗提煉為數學,充實和改善自身的認知結構。
【第3句】:依托兒童生活事例,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知識
如在教“統計——最喜愛吃的水果”一課時,我在組織學生對生活實際生活情況的調查與統計的過程中,用學生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不同顏色積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塊積木代表一位同學最喜歡的水果。在搭積木的實踐活動中滲透統計的思想:積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誰搭得高,同樣在統計中也要用橫線表示相同的起點;誰搭的積木最高,表示喜歡那種水果的人數最多。正是在這樣的活動中,把統計中深層次的數學思想生活化了。總之,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盡可能地創設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形生動地展現在課堂中,使學生眼中的數學不再是簡單的數學,而是富有情感、貼近生活、具有活力的東西。
【第2句】: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具體表現在靈活運用之中。特別是小學數學,它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有著其特殊的應用價值,能活學還不夠,還應在活學的基礎上學會活用,使數學知識真正為我們的學習、生活服務。
【第1句】:數學知識貼近生活,用于生活
在學習了米、厘米以及如何進行測量之后,讓學生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測量身高、測量手臂伸開的長度、測量一步的長度、測量教室門的寬度以及測量窗戶的寬度等活動,以此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理解,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同時,使學生獲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識性數據。特別是使學生通過對自身身體高度的測量,感覺自身正在成長的快樂。在這個活動中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實際測量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生活在用。
【第2句】:增強策略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效率
在現代社會里做任何工作或者解決任何問題,為了提高效率,都要講究策略,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策略研究。如教“可能性”時,設計了這樣一道實踐練習題,“要過六一兒童節了,小明要為班里的同學準備一個摸獎游戲,其中準備了6個白球、2個黃球、3個綠球,設有三個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獎品有鉛筆、鉛筆盒、一個足球。現在小明要請同學們幫他設計一個摸球有獎游戲規則,你能幫幫他嗎?”學生在看到題目后,經過討論都能確定摸到綠球為一等獎,摸到黃球為二等獎,摸到白球為三等獎;但在獎品的分配上出現了分歧,這時老師作為指導者告訴學生在獎品的分配上要考慮獎品的價錢,學生再次經過熱烈的討論,最后確定了摸球有獎游戲規則。在這樣的實際運用中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創造意識和策略意識有所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在探索中的一些實例。我的想法和做法是:
“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獲得)→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旨在使數學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習變得有趣、生動、易懂,并會把數學運用于實踐,使數學變得更有活力。
數學與生活的小報圖片資料3: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索,就一定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春節即將就要到來,爸爸媽媽需要準備很多禮品,于是,我們一家人準備去逛超市。來到超市,琳瑯滿目的零食擺在我的面前,我恨不得將它們全都買下來。
就在這時,媽媽說:一人只準買100元的零食,只能少不能多,如果誰超出100元,誰下次一樣零食都不能買。我和弟弟聽后都感到100元實在是太少了,根本就不能滿足我們兩個人的欲望。可是沒有辦法,突然我的腦袋里出現了這樣的一道數學題:求出下面兩個圖形的面積和。我在腦海里過了一遍整個的計算過程,發現可以先將我和弟弟的100元相加,這樣我們一共就可以買200元的零食了,等到家后平均分。我講這個錦囊妙計告訴了弟弟,弟弟聽后覺得這個計策不錯,于是我們用這200元買了好多零食。
結賬時,媽媽好奇的問我們倆:你們怎么買那么多零食,也沒有超額?不告訴你。我們倆笑著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樂趣。
健康小報內容參考
怎樣預防感冒(一)
(1)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2)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3)隨氣候變化增減衣服
(4)不去病家串門
(5)感冒流行時不去公共場所
小學生衛生習慣(二)
(1)早晚洗臉
(2)早晚刷牙
(3)飯前便后要洗手
(4)睡前洗腳
(5)勤洗頭
(6)勤洗澡()
(7)勤剪指甲
(8)生吃瓜果要洗凈
(9)不喝生水
(10)不躺著看書
心理健康含義(三)
(1)指心理健康狀態,個體處于這種狀態時,不僅自我情況良好,而且與社會契合和諧;
(2)指維持心理健康、減少行為問題和精神疾病的原則和措施。心理健康還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預防心理障礙或行為問題;廣義的.心理健康,則是以促進人們心理調節、發展更大的效能為目標,使人們在環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更有效地為社會和人類作出貢獻。
健康詩歌(四)
健康歌作者:猴場山人
心平氣和性開朗,嚴于律己貴有章。
食品多樣重營養,有病醫治莫逞強。
鍛煉身體貴適量,有益愛好要發揚。
自娛自樂多保重,身心健康壽延長。
上一篇:大同醫療隊回歸標語聚集三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