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長征勝利80周年書信
在長征路上,英雄的紅軍在毛澤東等同志的領導和指揮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運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轉戰烏蒙山、激戰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陜廣大地區調動敵人,擊退了上百萬窮兇極惡的追兵阻敵,征服了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穿越了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縱橫十余省,長驅二萬五千里,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2022年長征勝利80周年書信一:
敬愛的紅軍爺爺:
您好!
記得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倔強的小紅軍》,文章中那位寧肯犧牲自己,也不拖累別人的小紅軍讓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大家都說,他沒有犧牲,只是暫時昏迷。后來讓后面的紅軍大部隊給救了。后來又參加了抗日,再后來迎來了全國的解放,再后來他走進了學校成了一名勤奮的學生,再后來就成了一名老將軍。他便是您,在紅軍長征過會理70周年之際,我提起筆,給您寫下了這封信。
您還記得嗎?在你們長征的途中,于1935年5月3日巧渡金沙江,進入史稱"川滇鎖鑰"的會理進行休整。會理就是我的家鄉,她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早在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就建有縣郡,她也是革命火種的搖籃,1935年5月10日,"紅軍來了!紅軍來了!"這聲音如同春雷陣陣響徹整個會理,會理人民揚眉吐氣了,他們很快地行動起來,配合紅軍開展"打富濟貧"的斗爭。通安、彰冠、南閣、東壩、積水、會理城北關、四宗村……。紅旗飄飄,會理沸騰了,據《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記》記載:紅軍在會理一帶,補充了新戰士5000多人,一時間,會理大地傳唱著一支膾炙人口的歌謠:"紅軍到,干人笑,糧紳叫;白軍到,干人叫,糧紳笑,要使干人天天笑,白軍不到紅軍到。"紅軍撤離會理后,依然有一支100人左右的游擊隊活動在會理的崇山峻嶺之間,在敵人瘋狂反撲報復的血雨腥風中,會理人民的心與紅軍息息相通,不少人冒著生命危險,保護和照料紅軍留下的傷病員,保存下紅軍書寫的標語和留下的物品。革命的火種已經深深地埋在了會理人民的心里。1938年,會理六華鄉的茅巖、杉木洞一帶,又爆發了著名的"會理娃子寨"起義,這場斗爭堅持了近十年之久,是涼山彝族人民反抗奴隸主和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著名斗爭。會理人民不但能在多災多難的舊世界里頑強地與不公作斗爭,還能在新社會里邁開豪壯的腳步大步向前走。
如今的會理正煥發著青春的氣息,展示出她那勃勃的生機。4522平方公里的縣境內礦產資源富集、石榴、烤煙、礦產成為了會理的三大支柱產業,聞名全國。
在西部大開發的號角聲中,會理又邁出了開創歷史的一大步。區域優勢得到更大的發展,抓住烤煙這根經濟支柱,大力發展畜牧業、林果業,整合礦產資源,真正實現了富民增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一排排高大的樓房,一條條整潔、寬敞的街道,鱗次櫛比,綠柳飄拂,花香四溢的濱河大道,成為會理人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正在擴建的西環路、北環路構建了會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步行街的建設也在緊鑼密鼓的開展。城市功能日趨完善,一條條道路的美化、綠化、亮化,使會理人民感受到了生活的甜美、幸福。
敬愛的紅軍爺爺,如今的會理如密、如糖,加上厚重的文化積淀,光榮的革命傳統,四季如春的怡人氣候,您難道就不想重游故地,感受這一幸福的時光嗎?紅軍爺爺,會理人民歡迎你!
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XXX
XXXX.X.X
寫給紅軍長征八十周年的一封信篇三
敬愛的紅軍戰士:
您們好!歲月如歌,譜寫著青春的日子,如今的中國是一條騰飛的巨龍,但很多人竟忘卻了那美好的生活是您們用血與汗甚至是生命換來的!
可,我知道!紅軍戰士,是您們放棄了去享受那稍縱即逝的青春,那些絕美的.年華,都與你們擦肩而過。您們把全部的一切,肉體,靈魂都奉獻給了那飽含心酸但又氣勢恢宏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奉獻給了連您們自己也不知何時是盡頭的革命事業!
難道您們就不怕嗎?怕!我知道您們比誰都怕。您們怕,因為您們的“沖動”而造成家人的擔憂;您們怕,在一次次的睡夢中聽到家人的呼喚,害怕母親整日以淚洗面,害怕孩子因為沒有爹而被嘲笑……您們要怕的太多了,可是無論什么都改變不了您們那一顆為國奉獻的心!那是一顆怎樣的心啊!要裝下孩子,老婆,父母,朋友……祖國。只有您們有如此廣大的心胸,紅軍戰士,只有您們啊!
長征的路實在太長了。夏日,您們要頂著似火的驕陽前進,就算汗流浹背也不能停;冬天,寒風刺骨,就算臉被吹得又紅又腫,就算跌倒了亦不能停。您們到底有多厲害,可以與自然抗衡嗎?不,好多人因為缺少御寒的衣服而犧牲!為什么要這樣“折磨”自己?為什么把衣服都給了別人,自己只穿著單薄的衣服?戰士們,難道您們就不冷嗎?您們也冷,但您們有著“以身許國,何事而不為”的精神,正因此,您們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驚心動魄,動人心弦的故事!
翻越五嶺,疾跨烏蒙山,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過草地,爬雪山,你們義不容辭。即使是沒有食物,您們也選擇要活著走完全程!吃草根,啃樹皮,煮腰帶,不管有多難,您們都挺過來了,因為您們要戰勝一切,還要回家看看……
逝者如斯,到了1935年10月你們終于喜踏岷山雪,到達了陜北,此時的你們一定忘了饑餓,忘了辛苦,忘了思念,因為兩萬五千里長征終于到頭了!
您們悲喜交加,我想,您們應該開懷大笑,因為您們戰勝了一切,更因為家鄉的親人在等著您們!
紅軍戰士,我們以您們為榮,永遠,永遠!
此致
敬禮
敬愛你們的孩子
7月1日
2022年長征勝利80周年書信二:
長征之路英雄們:
35天,7000多公里,10部車,28個人,
從井岡山到延安,
你們是開拓者,也是傳承者,
精神始終如一,
有堅持,有信心,有激情,有夢想,
感謝你們的一路相伴。
今天,見證了長征路的圓滿收官時刻,
回顧過往路途的閃耀瞬間,
歷經艱難困苦,
你們駕駛福瑞達m50躍馳冰雪之徑,
你們經歷地震、滑坡,不畏坎坷,
你們在邛崍幫助鄉村少年點燃夢想,
你們一路上將長征精神重新定義,
在途中去發現,
感謝你們,讓長征之路更美好!
長征之路被你們重新定義;
致長征精神!
致在路上的你們!
致一直堅持的品質!
今天,新時代長征之路已圓滿收官,
你們承載著眾人的希望,
我們的夢想始終如一,
感謝你們的信任與陪伴,
你們是新長征路上的英雄!
請相信,
從現在到將來,
我們將攜品牌的最佳詮釋和滿載的信心,
一直在路上。
在不斷抵達高品質的路上,
在不斷地挖掘創新的路上,
在全心全意服務客戶的路上;
新昌河,新夢想。
2022年長征勝利80周年書信三:
從瑞金到陜西的長征征程幾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長征猶如一座豐碑,屹立在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史冊中,成為中國人民發奮圖強的精神支柱。
為什么這漫漫征程可以成功呢?因為他們忠于人民忠于事業,他們能為集體犧牲自己:黃繼光用自己的身軀堵住機槍眼,讓自己的戰友安全度過機槍口,自己卻中彈而犧牲;也因為他們堅強不屈,永不言棄:在過草地時,許多地方看上去象草地,但踩下去才發現是死泥潭,但他們卻沒有退縮,沒有害怕,繼續向前;更因為他們萬眾一心,團結拼搏:在漫漫征程中,他們能相互幫助,相互鼓勵,決不會自己先起內訌,在糧食緊缺的時候,一只金色的魚鉤釣起的魚絕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全連的戰友先嘗。多么可歌可泣精神啊!如此偉大的長征精神,我們又怎能讓它毀在我們手中呢?我們要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
傳承長征精神,就是要樹立忠于人民,忠于事業的理想主義精神。對于我們來說,就應該具有遠大理想,然后朝這個理想頑強奮斗,將夢想變為現實,讓人生道路煥發光彩,為祖國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正因為有這種精神,“神州五號”才能成功飛上太空,中國人民的夢想才得以實現。如果當時楊利偉想到只是自己的安危而退卻了,那“神州五號”的設計和創造者廢寢忘食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如果他退卻了,中國人民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了;如果他退卻了,中國的航天事業也不會屹立于全世界了。顧炎武說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那么,國家的興衰是和我們緊密聯系起來的,我們的一舉一動關系著國家的興衰。也許楊利偉就是想到了這一點,他才會義無反顧地甘愿乘飛船進入太空,他才會將理想和祖國的興衰、命運結合起來。
傳承長征精神,也是堅持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英雄主義精神。我們要時刻銘記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發揚甘于奉獻和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自覺到艱苦的環境中去,經歷風雨,經受鍛煉。正因為有這種精神的支撐,地球之巔——青藏高原的鐵路才能建成,青藏高原鐵路才會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車站”,“世界上穿越里程最長的鐵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等一系列光榮稱號。才能結束了世界屋脊沒有火車站的歷史。“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青藏鐵路的建設者正因為有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英雄精神,在那么寒冷的情況下,他們擺動了冰冷的鋼鐵,他們開鑿了深遠的隧道,他們建成了史無前例青藏鐵路。
傳承長征精神,更要發揚萬眾一心,團結拼博的集體主義精神。我們應當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顧全大局,緊密團結,依靠集體力量去拼搏去奮斗!正因為有長征精神,中國女排才能獲得優異的成績,她們能萬眾一心,團結拼搏,她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但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生死相助,生死相依,直至得到贏的希望。最終匯集成為強大的力量,為祖國贏得榮譽。特別是今天,我們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爭得一席之地,更應當把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放在首位,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發揚集體主義精神,依靠集體力量去拼搏,去奮斗。
如今,雖然我們不必再去槍林彈雨中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但我們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要能不屈不撓的求索,也要無所畏懼的前行,更要向著理想勇敢奮斗!在當今的詞典中沒有哪個能像長征那樣,包含了所有這些令人感動和崇高精神的象征意義。
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壯舉,我們要傳承長征精神,再創歷史上的輝煌。
關于長征勝利的作文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長征,是一首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長征,把驚濤壯觀推出,把日出瑰麗托起,讓松柏昂首挺拔,讓雄鷹翱翔藍天!
還記得80年前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辛,它見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艱險歷程,體現了中國的輝煌與僮景,矗立起長征者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不畏艱險,不屈不撓,積極進取,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英勇的'雕像。
隨著新中國的發展,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開發區星羅棋布,作為新一代的少先隊員,我們更應該好好發揚長征精神。在學校里,我們要幫助、關心身邊的小同學,和同學們和睦相處;在家里,我們要尊敬父母……
想想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曾想到,這是革命烈士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著幸福的生活,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我們只有在為遠大理想的頑強奮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負才能真正實現,青年的人生道路才會煥發光彩。
我始終牢記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話: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廢,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奮發向上。上課了,一雙小手寫個不停;雙休日,在房里看課外書,有時,也畫幾幅圖,寫幾篇趣文。一天到晚忙個不停。正因為這些的努力,我還獲得了不少獎項,但這離我的理想還有一大段的距離。
長征給我們的啟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支軍隊,一個人,只要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不畏艱辛,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就一定能夠成就事業,創造輝煌。具體到我們學生,就是要學習上高要求,生活上艱苦樸素。作為未來的接班人,要樹立歷史責任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時刻準備著,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讓長征精神永遠流傳下去,讓長征精神化作一種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千古!
紀念長征勝利作文1500字
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次改變中國人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說中過去了大半個世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紀念長征勝利作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紀念長征勝利作文1】
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次改變中國人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說中過去了大半個世紀。長征是一個人類超越自身極限的過程。這其中的艱險自是我們這些在平和年代出身的人所難以想見的。后有追兵,前途漫漫,環境險惡,糧食短缺。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絕望。而我們的前輩卻穿著草鞋在雪地,在沼澤中一步步艱難地走來,走向光明和勝利。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精神撒滿了長征的每一個角落。
作為英雄的后代,我們也試著學會堅強。
昔日中國的女排姑娘們是何等的神勇,“五連冠”不知使多少中國人為之振奮。然而在一次次的勝利之后,在郎平等一些老隊員相繼退役后,中國的女排開始了它從未有過的失敗。
昔日的世界霸主竟在一瞬間敗下陣來。頃刻間,舉國上下焦慮萬分,人們不禁懷疑起那支曾令他們無比自豪的強隊,究竟能走多遠?然而在2004年,沉寂了13年的中國女排,在議論和懷疑聲中殺出了一條血路。終于又一次拿回了她們期待已久的世界冠軍。當五星紅旗在雅典的奧運會館升起時,中國的女排姑娘們含淚唱完了國歌。
歷史再一次向我們證明了:長征精神將伴隨著中華兒女不斷締造輝煌。
在感動中,我們知道了桑蘭,這位正值年青的美麗女孩,這次曾被中國人和體操界認可的明日之星卻在一次比賽中意外受傷。導致下半身癱瘓,正當國人對她的未來倍感擔憂時,她卻用笑容感動了周圍的所有人,堅持著,努力著,頑強地生活著。
此時,我感覺到了一種力量,一種因歷來而越發令人征服的力量,我感謝那些長征中的先輩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堅持到底,永恒的長征精神。
我們要繼續發揚長征精神,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從我們做起,從現在做起,刻苦學習,努力拼搏,學到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建設祖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紀念長征勝利作文2】
我們隨著時間隧道游至1934年10月,心中頓時卷起濤濤浪花,那是歷史上最莊嚴的一刻,也是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此后,“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喜踏岷山雪”等無不顯示工農紅軍的大無畏氣概。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終于到達陜甘革命根據地的吳起鎮,與陜北的紅軍勝利會師。于次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同前來接應的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全會后,宣告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舉國上下,萬民慶賀。
直到今天,新世紀的少年仍舊不忘紅軍歷經千辛萬苦才取得的長征勝利。可惜的是,這些少年所重視的不是紅軍殺敵沖前,保衛國家的英勇過程,他們關注的只是長征勝利的結果。如若毛主席再現的話,定會拍案而起,警告后生晚輩:世界上成名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們現在絕大部分的人都盲目一味地去崇拜他們,這一點,我們不會阻擋。但是,同志們啊,我們所注重的,不應該只是他們的成功啊!在他們身上,值得我們更多的了解的是他們成功背后的付出和努力。我國偉大的女詩人冰心曾寫過這么一首小詩,說:“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這不也正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嗎?
前幾天,我看了《關心下一代周報》中有一篇文章說:一位母親教育女兒不能只欣賞名人的名譽,而是多多了解他艱苦奮斗的過程。對此,我覺得這位母親教導的正是。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向人們展示的不僅僅是三大主力會師,更引起人們注意的是:紅軍在面對困難、面對敵人、面對槍炮時,那勇往直前,不畏艱難險阻,不畏犧牲,處處為他人著想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正是因為具備了這些常人所沒有的精神,長征才取得了勝利,相同的是,名人也是在不斷奮斗,努力后,才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自長征勝利以來,轉眼就70年過去了。直此長征勝利70周年之際。作為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不會再一昧地追求、崇拜名人,我們更會去更多地了解,名人在成功背后的付出。照亮新世紀。
說到這兒,覺得還是冰心老人的詩最能概括這一點: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斗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優秀長征勝利80周年作文
長征如詩篇,一字一句抒寫著壯志凌云!長征如鴻圖,一筆一劃謀寫著壯志策略!長征如歌曲,一聲一唱譜寫著壯志情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慶祝長征勝利80周年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慶祝長征勝利80周年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長征,是一首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長征,把驚濤壯觀推出,把日出瑰麗托起,讓松柏昂首挺拔,讓雄鷹翱翔藍天!
還記得80年前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辛,它見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艱險歷程,體現了中國的輝煌與僮景,矗立起長征者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不畏艱險,不屈不撓,積極進取,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英勇的雕像。
隨著新中國的發展,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開發區星羅棋布,作為新一代的少先隊員,我們更應該好好發揚長征精神。在學校里,我們要幫助、關心身邊的小同學,和同學們和睦相處;在家里,我們要尊敬父母……
想想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曾想到,這是革命烈士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著幸福的生活,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我們只有在為遠大理想的頑強奮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負才能真正實現,青年的人生道路才會煥發光彩。
我始終牢記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話: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廢,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奮發向上。上課了,一雙小手寫個不停;雙休日,在房里看課外書,有時,也畫幾幅圖,寫幾篇趣文。一天到晚忙個不停。正因為這些的努力,我還獲得了不少獎項,但這離我的理想還有一大段的距離。
長征給我們的啟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支軍隊,一個人,只要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不畏艱辛,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就一定能夠成就事業,創造輝煌。具體到我們學生,就是要學習上高要求,生活上艱苦樸素。作為未來的接班人,要樹立歷史責任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時刻準備著,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讓長征精神永遠流傳下去,讓長征精神化作一種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千古!
第二篇:慶祝長征勝利80周年
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上驚天動地的壯舉,是撼動萬里河山的雄偉事跡。走一段長征路,深深體會其中深遠意義,鴻揚我們中華精神!
詩,每一字每一排鐫刻著革命意志的剛毅。
綿延不絕的五嶺,密密麻麻地擠挨著,直伸到天際,可是在紅軍眼里卻只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直插云霄,震動天地的巍峨到了紅軍跟前也不過是一小團泥丸在滾動,金沙江水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云的懸崖峭壁,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凌空高懸的一根根鐵索晃動著,寒意陣陣,萬水千山只換一句“只等閑”!
畫,每一筆每一劃蘊涵著指揮家的深謀遠慮。
路途難行,敵軍重兵圍困,正當紅軍臨近危急時刻,高深原略的指揮家設計了一場精妙絕倫的反勝計。當敵軍重兵臨近,紅軍乘黔北空虛之時,突然聲東擊西,放棄北渡長江轉而東進,一個金蟬脫殼之計,一下子將敵軍甩在后方,氣的老蔣失重兵逼向溫水,誰知老毛又一個“螳螂在前,黃雀在后”,令紅軍一路從側翼突擊,一鼓作氣就將其打的落花流水,措手不及,抱頭鼠竄。隨后紅軍又乘勝追擊直搗昆明,一個漂亮的調虎離山之計,四渡赤水襲金沙,那叫個一舉定江山,斷了老蔣后路!最后這場精彩絕倫的四渡赤水之戰漂亮的取勝了!從此革命史上又多了風韻十足的一筆!
歌,每一聲每一句激揚著革命戰士的赤血丹心。
“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荒蕪人煙的草地上,紅軍忍者饑寒之迫,艱難地匍匐前進,秋風瑟瑟,荒野上的野草孤零零地晃動著,仿佛在訴說著什么。隊伍在不斷前進,戰士的人數也在不斷減小,他們英勇的身軀安靜地躺在荒瘠的草地上,西風吹過,構成一幅異常凄美的畫面,“你吃吧,我不餓”“你吃吧你是我們最年幼的兄弟,我死了沒有關系,但你是我們的希望,你一定能走出草地”。一聲聲一句句重復又重復地回蕩在草地上,回蕩在戰士們的心坎,溫暖著每個人疲憊的身體。可是聲響變的越來越小,越來越低,最后荒涼的草地還是恢復了以前的平靜,戰士沉睡的身軀永遠挺直地躺在廣袤的草原上,戰士的身邊還靜放著一點面包。聽!一曲悲壯奉獻之歌正在草地里!
長征如詩篇,一字一句抒寫著壯志凌云!
長征如鴻圖,一筆一劃謀寫著壯志策略!
長征如歌曲,一聲一唱譜寫著壯志情懷!
詩,圖,歌只化為一只響亮世界的詩眼“中華人民從此站起來啦!
第三篇:慶祝長征勝利80周年
革命歷史題材巨片《長征》真實再現了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壯舉。由于“左”傾錯誤的進一步發展,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中央根據地的失陷,中央紅軍主力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長征初期,中央領導權的旁落及左傾教條主義領導人退卻中的逃跑主義錯誤,使黨和紅軍遭受到重大損失,紅軍由長征時的【第8句】:6萬人銳減到3萬人。直到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后,紅軍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變換作戰方向,穿插于敵人重兵之間,四渡赤水,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實現了戰略大轉移,取得了長征的勝利。廠征中紅軍表現出來的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信念、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
記得紅軍和敵人打仗時,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堅持不懈地向前挺進,一直向前挺進了兩萬五千里。紅軍在長征途中餓了就吃野草、皮帶;渴了,只要身邊有河,他們就喝河水。我想:他們的生存條件比我們要艱苦的多得多,沒有我們現在好,我們現在哪有人還能咽得下皮帶、野草呢?我門這叫生在富中不知富呀!他們不管遇到什么危險,都奮不顧身,和敵人拼搏起來。紅軍們的勇敢令人感動!
在漫長長征的戰斗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紅軍的先頭部隊強渡大渡河成功后,國民黨就調集了大量的兵力增援瀘定橋,企圖把紅軍的隊伍切開,但先頭部隊的戰士們用兩天的時間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趕在敵人增援部隊的前面到達。而后續紅軍部隊組織了二十多名勇士的突擊隊,由于橋板被日寇拆除,所以攀著只剩下鐵鏈的大鐵鏈,冒著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奮勇向前,他們的身下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傷落入水中則必死無疑。但勇士們仍然冒著密集的炮火,奮不顧身,勇敢頑強的向前沖,一個掉下去了,下一個沖上來,受傷的戰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還在向敵人射擊。
他們知道他們只能前進,在他們身后有毛主席,有黨中央,有千千萬萬個紅軍戰士。最后剩下的勇士們沖破了敵人在橋頭堡的火墻,沖進了瀘定城,和后續上來的紅軍戰士一起徹底消滅了國民黨的部隊。這次戰斗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要把紅軍消滅在大渡河以南的企圖。為長征的勝利大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四篇:慶祝長征勝利80周年
長征,是一部中國工農紅軍艱苦卓絕的戰爭史書!長征,更是一座中國革命史上的不朽豐碑!
1933年,紅軍在反擊國民黨第五“圍剿”時失利,1934年10月,紅軍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這便是長征的開始。在經歷了兩年的艱苦路途后,1936年10月,進行戰略轉移的紅軍【第2句】: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宣告了長征的勝利。
單從時間表上看,長征不過如此,但只要細細的了解,便會發現,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紅軍一共轉戰十四個省,歷經風吹雨打,全程兩萬五千里,那時環境相當艱苦,紅軍沒有充足的軍需供應,沒有充饑的食物,陷入了槍林彈雨與人饑馬困交織的境地,他們以草充饑,煮地而食,又要披星戴月,披荊斬棘,經歷了千百次的戰斗,最終才獲得了勝利。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巍迤騰細浪,烏蒙滂沱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秋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毛主席向我們展示了一副激昂雄渾的畫卷。在長征的途中,紅軍戰士浴血奮戰,突破了敵人一道道實槍重荷的關口,用行動不知寫下多少可歌可泣事,用生命留下不知多少驚心動魄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數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就拿飛奪瀘定橋來說,22名紅軍突擊戰士,早將生命置之度外,他們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艱難地在只剩光溜溜的鐵索的瀘定橋上行進,最終消滅了對岸的守敵,奪取瀘定橋。當時,他們命懸一線,橋下是奔騰呼嘯的大渡河,稍有不慎就會墜入滔滔河流,但英勇的紅軍戰士為了長征的勝利,沒有絲毫的猶豫和懼怕,勇往直前,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紅軍不愧為勝利之師。紅軍驍勇善戰,但又不失人性關懷。在穿越一望無際的草地時,到處是可以吞噬生命的沼澤泥潭,危機四伏,紅軍戰士們表現出了可貴的團結互助精神,他們相扶相攜,共度難關。記得在小學語文課本中的《金色的魚鉤》、《永遠的豐碑》、《倔強的小紅軍》等描寫紅軍翻雪山過草地的課文,都記錄了紅軍讓出食糧,扶老弱的生動事例。《永遠的豐碑》描寫的是一位老軍需處長將棉衣分發給每一個戰士,自己卻被凍死行軍路上,與大山融成一座不朽的豐碑的感人故事。
從長征勝利到現在,已有70年歷史,但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路仍印刻在后輩人的腦海中,我要緬懷革命先烈,用長征精神激勵自己,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為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做貢獻。
第五篇:慶祝長征勝利80周年
我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從小父親就給我講紅軍長征的故事,那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無數動人的故事,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成為不斷激勵我前進的不竭動力。
還在我剛上幼兒園時,父親就找來一些紅軍長征的連環畫讓我看,我邊認字邊記住了不少紅軍的故事,還在幼兒園講給小朋友聽。上小學時,經常出差的父親只要一回家,就關心我的學習,每當看到我的作業本上打滿“√”和考試成績優良時,就講一個故事作為獎勵,我記得講得最多、印象最深的還是紅軍長征的故事。
小時候我對長征精神的理解雖然還比較膚淺,但還是認真地照著紅軍的樣子去做,用長征精神激勵自己。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我用紅軍“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故事鞭策自己,攻克了學習上一個個“攔路虎”,使自己各門功課成績在班級都名列前茅;在他人需要幫助時,我用紅軍“一袋干糧”、“七十六粒糧食”等故事激勵自己,主動為他人排憂解難,體味助人的快樂;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我用紅軍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精神教育自己,從而自覺犧牲個人利益,主動關心集體利益,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我為三峽工程捐款和為城市建設獻一計的事跡還被多家媒體宣傳,為此,受到學校的獎勵,被評為省級“三好學生”。
步入大學校園后,當時學校正在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教育,我作為組織培養的重點對象,聽了幾次黨的創新理論講座,利用課余時間重溫了《紅軍長征六十周年紀念文集》、《紅軍長征故事選》等書籍,在腦海里一直思考著這樣的問題:在那種人類歷史上罕見的艱苦條件下,紅軍長征為什么能夠取得勝利?在用血肉之軀鋪就的前進路上,為什么那么多的人能夠義無反顧、前仆后繼?那是因為有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堅定的革命信念作為精神支柱。有了認識上的升華,使我更增強了對黨的無比信賴,更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決心。為了把更多的同學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我和另外幾名學生黨員還開辦了“知心話兒對黨說”的網頁,定期在網上與同學們交流,宣傳黨的知識,成為學校黨建工作的一個亮點。
隨著閱歷的增加,那些聽了上百遍的長征的故事依然感人,用血與火凝成的長征精神依然鮮活,她好像融化在我的血液中,成為我執著的信念和追求。在大學畢業即將面臨工作分配時,擺在我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融入市場經濟大潮,做一個在商海中搏擊的“弄潮兒”;一條是投筆從戎,當一名新時期有為的軍人,把青春和知識毫無保留地貢獻給國防建設。我是軍人的后代,理應做一名紅軍精神的傳人,為此,我選擇了從軍之路。盡管從軍之路很艱辛,一穿上軍裝就投入緊張的訓練,磨破了手腳,曬黑了皮膚,但我挺住了,半年的艱苦訓練,使我以軍政考核全優的成績成為一名合格的武警戰士。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之際,我隨父母走進了“重走長征路”的行列,親眼目睹了草地的神秘、雪山的險峻;親耳聆聽了大渡河的濤聲、川主寺鎮的傳說;親手觸摸了瀘定橋冰冷的鐵索、“紅軍樹”累累的彈痕,從而品味到什么是真正的偉大、圣潔、崇高和永恒。也使我再一次強烈地感到:一個民族和國家,必有一種精神和信念。她在人們的內心里蘊藏,外化成為一種能量、她像看不見的火光,如地球深久涌動的巖漿,歷經千萬年而不泯,為天地人間提供不竭的熱能。這就是長征故事給我的啟迪,就是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薪火不熄,代代相傳。
上一篇:一個工廠的環保標語精選5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