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手工口紅廣告語
引導語:廣告語的創作是一項需要靈感與不斷創新工作,廣告語的文體形式并無定式,需要從業者在具體工作中不斷創造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于純手工食品廣告詞的內容,歡迎閱讀!
純手工食品廣告詞介紹
【第1句】:好月餅好利來!這是北京好利來工貿公司在成都打出的`廣告語
【第2句】:年年中秋到,家家好利來好利來在石家莊的廣告語
【第3句】:吃曙光月餅,運道自然來。
【第4句】:曙光月餅,好吃的月餅。
【第5句】:讓中秋的感覺更濃一些——曙光月餅月餅年年有,曙光味道好。
【第6句】:曙光月餅,好月餅!
【第7句】:米旗月餅,獻給最愛的人
【第8句】:月光潤萬物,月餅香又酥——潤香月餅
【第9句】:表思親情!廣式中秋月餅
【第10句】:傳統風采,回味無窮!廣式中秋月餅
【第11句】:月色柔和的涼爽中秋廣式中秋月餅
【第12句】:十五團圓合家歡,中秋月餅話神仙!江蘇星湖月餅
【第13句】: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之月大團圓!江蘇星湖月餅
純手工食品廣告詞精選
【第1句】:為夢想創造可能
【第2句】:天然天地,共享伊利
【第3句】:自然健康更出色
【第4句】:德芙巧克力——牛奶香濃,絲般感受好牛,好奶!好伊利
【第5句】:伊利純牛奶,純粹好牛奶。
【第6句】:稠稠如瓊漿,伊利人奉獻。
【第7句】:酸的才好喝
【第8句】:蒙牛自然給你更多
【第9句】:擦亮心靈,從心做起.光明牛奶
【第10句】:光明人的承諾:"不讓光明再見烏云.”光明牛奶
純手工食品廣告詞推薦
【第1句】:蒙牛酸酸乳啊,,我要我的滋味。。。。
【第2句】:要營養你可以帶著我
【第3句】:核桃生花牛奶飄香
【第4句】:純粹,就是很好
【第5句】:光明牛奶_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
【第6句】:喜歡酸的甜就是真的我每一天對于我都非常新鮮我挑剔的味覺
【第7句】:營養早點到------------蒙牛早餐奶
【第8句】:龍丹乳品,哺育龍的傳人---------龍丹
【第9句】:陶爽策劃:
【第10句】:咱們牛奶有力量
【第11句】:滴滴純香,回味綿長
【第12句】:純白色的健康
【第13句】:滋養你的青春
【第14句】:流動的健康
【第15句】:青青大草原,自然好牛奶
關于教案手工搓圓
篇一:《多彩太空泥》校本課程綱要、教案
《多彩太空泥》校本課程綱要
總課時:8
適應年級:1年級
課程類型:校本
課程簡介:
你喜歡捏太空泥嗎?想用你的小手塑造出你喜歡的事物嗎?此課題可以讓你用彩泥來表現生活中的事物,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你們就會覺得太空泥制作是一個非常精彩的世界。
課程開發的背景
學校是為學生而存在的,學生的興趣與需要,個性的充分發展,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依據。經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捏太空泥適合一年級學生操作,在制作過程中會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快樂和自我實現的成功感。藝術是維護心來健康的良方,然而長期以來,有不少老師習慣于采用"示范一模仿"為主的教育模式,重在灌輸示范,搞機械訓練,嚴重束縛了孩子的雙手和大腦,禁錮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這樣以來,不僅教師教著費勁兒,學生學起來也毫無興趣可言,通過觀察、實踐,我發現太空泥不僅附合了幼兒動手、動腦的協調能力,而且對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有重要作用,也能夠以最大限度發揮幼兒自由思維、自由想象的能力。
課程目標
【第1句】:通過太空泥等材料引導學生運用揉、團、搓、捏、接等方法自由地改變形體,從而激發其探索塑造新方法的濃厚興趣。同時也培養同學們眼、腦、手等三者方面的協調力.
【第2句】:通過對圖片、動畫片的欣賞,激發學生創作的思維與靈感,引導同學們在自由輕松的創作活動中,陶冶性情,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從而使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力、空間的想象力、形象的創造力等方面得到綜合性的鍛煉。
【第3句】:通過對同學之間作品的評價,對創作過程中的情節交流,形成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課程內容與實施
太空泥課程內容及專題目錄
【第1句】:感受彩泥的特性,揉捏簡單的基本型——圓形、方形、三角形、不規則形(1課時)
【第2句】:用基本型組合成有趣的形象(1課時)
【第3句】:植物(2課時)
【第4句】:小動物(2課時)
【第5句】:快樂的創造(2課時)
實施建議
低年級段的太空泥教學形式以簡單、有趣活動為主,并提倡課內與課外、教育與指導、發展與提高的緊密配合。積極開通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區同步創新教育的渠道。讓家長了解和掌握興趣愛好,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環境。
課程評價
【第1句】:對學生體現多元評價: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
【第2句】:日常評價,課堂常規、出勤情況。
《多彩太空泥》校本課程教案
總課時:8
適應年級:1年級
課程類型:校本【第1句】:教學目標:
【第1句】:了解彩泥和太空泥的特性。
【第2句】:初步掌握太空泥制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
【第3句】:利用很多太空泥的顏色,分別制作不同的作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第4句】:在參與制作太空泥的過程中,對創意美工活動產生興趣,感受與創造美
【第2句】:教學重點:太空泥的制作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對太空泥的制作
【第3句】:教學方法:講授法、示范操作,巡回指導
第一課時
【第1句】:導入新課
出示課前制作好的太空泥作品,提問:
【第1句】: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香蕉、蘋果、草莓、葡萄、小貓、章魚、蝸牛、小兔)
【第2句】:這些物品用什么做的嗎?(太空泥、彩泥)
【第3句】:談一談章魚的造型特點。
【第2句】:介紹彩泥
【第1句】:彩泥的優缺點。
優點:有鮮艷的色彩、芳香的氣味,易于塑造等特點。
缺點:由于橡皮泥的特性,它是一種粘稠的泥質感覺,有油,使用時間長會刺激手指,影響觸感。天氣熱時橡皮泥造型會軟化,甚至坍塌變形。并且不可以用于翻模制作多個同樣的模型。
【第2句】:欣賞彩泥作品。(ppt同步)
【第3句】:示范彩泥的顏色搭配和制作方法。
【第3句】:介紹太空泥
1太空泥的介紹
傳統太空泥由純木漿或紙漿,天然或加工后的細粉,最后加入粘合劑用來改善它的柔軟性韌性,是一種健康、安全的環保型手工藝材料。
作品的修飾可以運用刻刀,修飾完成后的作品可以使用水基顏料(丙烯或廣告顏料)彩繪,干后可以用噴漆或醇酸漆進行噴涂表面保護層。
2太空泥的特點:
白色無毒,不粘手,柔軟性好,可塑性強。
作品干燥定型后,即可長期保存。
真空包裝后半年以上時間不固化。
真空拆封后印痕圖案制作,30小時左右固化,固化后圖案能長時間保持原樣,不變形,不干裂。
【第3句】:太空泥的保存方法
密封、干燥的地方保存。如果稍微有點干的話可以噴少許水使其變軟,完全干燥了的話是無法變軟的,因為含有紙漿的成分,完全干燥后加水的`話只會化掉。
【第4句】:欣賞太空泥的作品
【第5句】:介紹太空泥的使用
你可以運用超輕太空泥自由制作各種不同類型的物體,也可以包覆在其他物體外面。感謝它的適用性,光滑的表面和極輕的質量,它是制作娃娃玩偶的理想材料。當制作高的物體或有突出的部分,可以使用金屬線插入用來增大穩定性。舉例說明:做玩偶的頭部,可以用聚苯乙烯或其他塑料制品作為基座,在外表用太空泥包覆成型,當作品未干燥前你可以用食指把作品表面抹光滑,作品干燥后你可以用600目水砂紙把作品表面打磨光滑。作品的干燥時間和作品的厚度及溫度干濕度都有關系,厚度較厚的作品需要兩天或更長的時間干燥。
【第4句】:太空泥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教學)
【第1句】:引導學生制作出與眾不同的太空泥作品。
①搓粘土。(注意:一般來說不要噴水,太空泥都是水溶性的,噴水會融化的。少量的水還算OK。)
②制作粘土板。包括底座、外側壁。(注意厚度適中,不能太薄或不能太厚。)
③最后才做裝飾配件。添加時把外部打濕,確定位置再固定下來。④還沒完成的作品要噴少量的水并用保鮮袋密封保存。
⑤完成的作品風干。
【第2句】: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學生進行制作活動。
【第5句】:欣賞并評價學生太空泥作品。
【第1句】:學生互相欣賞同伴制作的太空泥作品。
【第2句】:太空泥作品展:評選作品。
篇二:大班手工活動設計---泥巴真好玩
大班手工活動設計:《泥巴真好玩》
沐川縣旭紅幼兒園鄧學紅
(設計意圖:我班幼兒多數是農村的孩子,泥巴是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為了能讓幼兒發現生活中泥巴的玩耍樂趣和利用價值,并為他們創設觀察和想象的空間,讓幼兒動手創造,動腦思考,特設計此活動。)
活動目標:
【第1句】:感知泥巴帶來的樂趣,培養愛動腦、愛實踐的好習慣。
【第2句】:能發現泥巴的多種玩法,并大膽嘗試,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第3句】:培養幼兒與伙伴合作游戲,體驗合作中的樂趣。
活動重點:
發現泥巴的多種玩法并大膽實踐。
活動難點:
與伙伴合作探索泥巴的玩法。
活動準備:
【第1句】:將泥巴分放在六個小盒中。
【第2句】:準備各種植物的種子。
活動過程:
【第1句】:導入活動
出示泥巴,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田地里的泥巴,想請小朋友們玩一玩,你們想怎么玩呢?
幼1:捏、搓
幼2:像我們的橡膠泥一樣耍。
師:小朋友們的想法都很棒!今天老師就看看誰的玩法最好。
(設計目的:通過幼兒在生活中對泥巴的認識和玩泥巴的經驗,激發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
【第2句】:嘗試探究活動
【第1句】:自主嘗試探究
(1)活動準備階段
師:誰先來文案你準備用泥巴做什么?
幼:老師,我準備捏一個大油餅。
幼:我準備搓一個小湯圓。
師:哇!你們真能干!誰還有不一樣的玩法呢?
幼:老師,我想把小手按在泥巴上,它上面就會出現小手印
師:太棒了!你們的想法真好!
(設計目的:通過與孩子交流,讓幼兒明確本次活動的目的,了解活動的方法。為后面游戲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
(2)幼兒自由探索實踐
師:小朋友,現在就讓我們用老師為你們準備好的泥巴來做自己喜歡的物品吧!在玩的時候,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小朋友們不要把泥巴到處扔,不要弄到其他小朋友或自己身上,好嗎?
幼:好。
(小朋友自己完成,老師巡視指導,發現幼兒遇到問題及時給予提示,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大膽創造。)
(設計目的: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幼兒自主實踐的能力。)
(3)交流演示
師:下面你們來看看小朋友都用泥巴做了些什么?
幼:我做了一個棒棒糖、、、、、、
師:請你給小朋友介紹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好嗎?
幼:好。(幼兒介紹做法,老師適當的提示,幫助幼兒組織好語言。)
師:你演示的太好了,說得也非常清楚,其他小朋友都會了嗎?
幼:會了。
師:誰還想來文案?(抽2-3名幼兒來講述)
(設計目的:為孩子提供展示的平臺,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第2句】:小組合作探究
(1)相互交流,合作探究
師:剛才有誰是和小伙伴一起玩的?來文案你們是怎么玩的?請上來演示一下。
幼兒上臺演示,并請小朋友來文案,他們做得好嗎?為什么?老師適當表揚。
師:小朋友們,你們還想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來玩泥巴嗎?
幼:想!
師:文案你們準備做什么,準備怎么來分工呢?
幼兒介紹自己的想法,老師適當提示幼兒的分工與合作,給幼兒提出合理的建議。
師:好了,小朋友都準備好嗎?
幼:準備好了。
師:下面就請分組完成你們喜愛的作品吧!比一比哪個小組完成得最好。(幼兒合作完成,老師巡視并適時指導。)
(設計目的: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養成合作的習慣,明確合作中有分工。)
(2)交流展示
師:老師發現小朋友都完成的差不多了,哪個小組先來展示一下你們的成果?文案是怎么做的?
幼:我們做的是面條。是大家一起用手搓的。
師:做得真不錯!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他們搓的面條還可以變成什么呢?
老師演示,拿泥搓圓做成花蕊,小朋友搓的面條做花瓣、花桿、葉子最后變成一朵菊花。
師:瞧,老師把小朋友做的面條變成了什么?
幼:花
師:對,老師把面條變成了一朵菊花。只要孩子們用心,分工在細致一點,還可以做出更多漂亮的東西。還有哪個小組來展示一下?
(抽2-3個小組來展示,其余小組參與評價。)
(設計目的:幫助幼兒養成合作的習慣。同時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第3句】:延伸拓展
師:小朋友們的小手真靈巧,只要你們用心,就能用泥巴做出很多很多好東西,真是太棒了!泥巴除了用來玩外,它還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老師簡單介紹一下泥巴的作用,直接引出種植的概念。師:下面,請小朋友們拿出老師給你們準備好的植物的種子,我們分小組把它種在泥巴里,比賽一下哪個小組種的植物今后長得好。
幼兒分小組開展種植活動,老師指導種植的技巧和方法。
篇三:魚丸教案
【第1句】:活動目標
【第1句】:喜歡泥工。
【第2句】:學會搓圓的技巧。
【第2句】:活動準備
橡皮泥、桌布,泥工板,魚丸實物或圖片,手工范例。
【第3句】: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第1句】:師:“小朋友們吃過魚丸嗎?”(啟發幼兒自由回答)
【第2句】:師:“還記得魚丸是什么樣的嗎?(圓圓的,小小的,白色的)(提問2~3個幼兒)
師:“寶貝們回答的真好,咱們今天就要來當能干的小廚師,一起來搓魚丸。”
(二)出示手工范例:魚丸,引導幼兒認真觀察。
【第1句】:師:“這是老師做的魚丸,你們看,是用什么東西做的?(橡皮泥)
【第2句】:師:“是的,你們一會也要用橡皮泥來做魚丸,可是你們有沒有發現老師的魚丸和我們平常吃的魚丸有什么不一樣?”(老師的魚丸是彩色的,平常吃的魚丸是白色的)(引導幼兒與旁邊的小伙伴說一說,提問1~2名幼兒)
師小結:是的,魚丸的顏色不一樣了,今天咱們除了做魚丸,還要給魚丸穿上新衣服。
(三)示范搓魚丸的動作
【第1句】:講解:先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或托盤上,取出一小塊放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掌蓋在橡皮泥上,撮一撮,再捏一捏,(將制作方法編成一句順口溜,方便幼兒記憶,如“撮一撮,再捏一捏,捏出一個小魚丸”,你們瞧,一個小小的圓圓的魚丸就做好了。
【第2句】:現在你們伸出小手跟老師做這個揉的動作。
師(做聞魚丸狀):“哇,真好吃,請寶貝們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來搓魚丸吧。”(引導幼兒邊念順口溜邊徒手學習搓魚丸)
(四)組織幼兒分組動手搓湯圓,教師巡回指導,(注意在指導時提醒幼兒邊念順口溜邊搓魚丸)
(五)對作品進行評價,活動自然結束
《搓湯圓》教案設計
《綱要》提出:“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過新年是對于孩子來說是一件十分高興的大事。在一系列的“迎新年”活動中,我們班的孩子們對新年充滿了渴望,他們為自己要長大一歲而高興,為即將收到的新年禮物而期待,為和爸媽、老師同伴一起過新年而憧憬。
在這個活動中我通過新年歌曲和Flash的導入讓孩子直接地感受到新年所特有的歡樂氣氛,并且了解過新年時的一些風俗習慣。同時我鼓勵孩子和同伴一起動手嘗試搓湯圓,在孩子動手操作中增進相互之間的.友誼同時體驗到過新年的別樣樂趣。
活動目標:
通過看看、講講了解過新年時的一些風俗習慣,引導幼兒嘗試自己動手搓湯圓,體驗過新年的快樂氣氛。
活動準備:
【第1句】:《新年好》的音樂磁帶;【第2句】:《新年好》Flash;【第3句】:橡皮泥人手一盒;【第4句】:盤子每組一個;【第5句】:角色游戲房的娃娃家場景。
活動過程:
【第1句】:激發興趣,導入主題。
教師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訴幼兒新年來到了。
教師提問:寶寶,你們覺得過新年最開心的是什么事呀?
幼兒交流討論。
教師小結:你們過新年的時候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拿紅包……
【第2句】:播放Flash。(過新年放鞭炮、吃湯圓。)
【第1句】:教師播放Flash:我們來看看別人的新年是怎么過的?
【第2句】:幼兒欣賞、交流。
【第3句】:師小結:過新年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新年里很多人都會放鞭炮,一家人還會開開心心在一起吃湯圓,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的意思。
【第3句】:操作探索。
【第1句】:教師:寶寶,那我們也來試試做好吃的湯圓吧。
【第2句】:教師示范做湯圓的步驟:先取一小塊橡皮泥放在手掌心,用另一個手掌蓋在橡皮泥上,來回團、搓,一個小小的圓圓的湯圓就做好了。
【第3句】: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配背景音樂《賣湯圓》)提醒幼兒將搓好的湯圓放在桌上的小盤子里。
【第4句】:延伸活動。
帶幼兒去角色游戲房,把做好的湯圓放進娃娃家的鍋子里,模仿煮湯圓的場景,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小班搓湯圓教案及反思
幼兒課堂教學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小班搓湯圓教案及反思,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通過看看、講講了解過新年時的一些風俗習慣,引導幼兒嘗試自己動手搓湯圓,體驗過新年的快樂氣氛。
活動準備:
【第1句】:《新年好》的音樂磁帶;
【第2句】:《新年好》Flash;
【第3句】:橡皮泥人手一盒;
【第4句】:盤子每組一個;
【第5句】:角色游戲房的娃娃家場景。
活動過程:
【第1句】:激發興趣,導入主題。
教師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訴幼兒新年來到了。
教師提問:寶寶,你們覺得過新年最開心的是什么事呀?
幼兒交流討論。
教師小結:你們過新年的時候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拿紅包……
【第2句】:播放Flash。
【第1句】:教師播放Flash:我們來看看別人的新年是怎么過的?
【第2句】:幼兒欣賞、交流。
【第3句】:師小結:過新年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新年里很多人都會放鞭炮,一家人還會開開心心在一起吃湯圓,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的意思。
【第3句】:操作探索。
【第1句】:教師:寶寶,那我們也來試試做好吃的湯圓吧。
【第2句】:教師示范做湯圓的步驟:先取一小塊橡皮泥放在手掌心,用另一個手掌蓋在橡皮泥上,來回團、搓,一個小小的圓圓的湯圓就做好了。
【第3句】: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配背景音樂《賣湯圓》)提醒幼兒將搓好的.湯圓放在桌上的小盤子里。
【第4句】:延伸活動。
帶幼兒去角色游戲房,把做好的湯圓放進娃娃家的鍋子里,模仿煮湯圓的場景,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活動反思
有句老話“上燈圓子,落燈面”,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親自做圓子,吃圓子,在正月十八的時候呢將會吃面,意味著新的一年真正的開始了。而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所以我將“搓元宵”這節活動安排在了今天,希望孩子們更加深入的了解“元宵節”同時學會“搓元宵”
為了更加突出元宵節的這一氛圍,我提前一天讓小朋友將花燈帶到幼兒園,用花燈來裝扮我們的教室及幼兒園,有了孩子們五彩絢爛的花燈,使得節日的氣氛更加濃郁了。
活動開始我選擇讓每個孩子參觀我們的教室,讓他們討論“為什么要玩花燈”。孩子們像事先說好似的,一起說著是因為元宵節快到了,看來孩子們已經在家中從家人的口中了解到了元宵節要玩花燈的特點。可是當我問到“除了玩花燈還要干什么”的時候,孩子們歪著小腦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眼睛都盯著我的時候,我便告訴他們元宵節還要搓元宵。可能是因為方言原因,孩子們對于“元宵”這個詞匯不是很了解,后來向孩子們解釋了一下,孩子們終于了解了“元宵”=“圓子”。(從這里讓我知道由于方言的差別,以后對于孩子的語言還要加強引導,增加一定的詞匯量。)
上一篇:柑橘科研基地標語匯集6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