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氣養生科普知識
清明是清氣上升的時節。《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寫道:“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從立春到清明整60天,其間經過雨水、驚蟄、春分,大地漸暖到了清氣上升的時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氣養生科普知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第1句】:夜臥早起,以使志生
關于清明養生,在《黃帝內經˙素問》里說得非常清楚: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為了適應春天陽氣生發的規律,人們應當晚睡一點、早起一些,舒緩形體,以使神志隨著春氣而舒暢怡然,這是養生的自然法則,違背了就會傷肝。
【第2句】:清明著重“養肝”,慎食“生發”之品
春與肝相應。清明節要多吃“柔肝”食物,飲食宜溫,以清補為主。因為正值肝陽上升時節,可多吃薺菜、山藥、菠菜、韭菜、銀耳、大棗、蜂蜜水等。五臟里邊,肝在季為春,也就是說肝在春季對人體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肝有生發的作用,調節氣機,清明之際,人體肝氣最旺盛,如果肝火過旺,會對脾胃產生不良的影響,妨礙食物正常的消化吸收,同時還會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動不暢,從而引起各種疾病。清明節飲食溫馨提醒:有慢性病的人要忌口,少食發物。發物是指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宿疾)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如海鮮、桃、杏、芥菜、韭菜、腐乳等。
【第3句】:清明可飲清肝茶
清明時節,天氣溫暖、陽氣生發,此時可選擇具有疏散風熱、清肝利膽功效的中藥代茶飲,不但可以養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借此將一個冬季積存在體內的寒邪散發,比如菊花茶、蒲公英茶等。
【第4句】:祭祀踏青,要防這些病
【第1句】:防花粉過敏
清明時節外出春游踏青需防花毒,更不能因一時好奇而誤食了有毒的花果。有些人在花叢前待久了,會出現頭昏腦漲、咽喉腫痛等癥狀。有些人因為接觸了植物的花粉引起過敏反應,出現全身瘙癢、皮膚發紅,還有人出現陣發性噴嚏、鼻塞、流涕、流淚、哮喘等癥狀。所以春游之時,注意防勞累,也要注意防花粉過敏。
【第2句】:防感冒
隨著氣溫升高,有些人,特別是年輕愛美的女性,便迅速脫下厚重的冬衣,換上輕薄的春衣,這是不利于健康的。因為清明時節乍暖還寒,氣溫波動很大,早晚有些涼,因此不宜過早過快減少衣服,否則極容易受涼感冒。而且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未解除,是各種傳染疾病的高發季節,一定要做好預防。
【第3句】:防寒濕
清明前后除了注意穿衣外,還要注意膝關節保暖。當遇到天氣寒冷又陰雨綿綿的日子,如果不注意為下肢保暖,風寒和濕氣的襲擊則會導致下肢發涼麻木、行動不靈、酸痛不適。尤其是膝關節處皮下脂肪組織少,缺乏保護,更容易受寒濕的侵襲。久而久之,會引起關節炎,給今后日常生活帶來不便。
【第4句】:防上火
清明時節,風比較干燥,加上人體內肝火旺盛,內火外干,就容易出現口干、鼻干等癥狀。因此,平時除了注意保暖,還要多飲水,經常泡菊花茶喝。
谷雨節氣養生運動
谷雨節氣迎來,此時空氣濕度增大,濕邪易侵入各臟腑,多運動使得臟腑功能運轉正常,所以建議大家在谷雨節氣時期多去室外活動活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谷雨節氣養生運動,歡迎閱讀。
【第1句】:慢跑
與散步同理。慢跑不僅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體代謝能力和機體免疫力,還能降低血脂,延緩衰老等。注意在跑前做好準備活動,適量而行,跑步最好在上午10點以后,或下午進行慢跑。
【第2句】:登山
登山是一項極佳的有氧運動,山中的空氣異常新鮮,對于改善肺通氣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處,同時還能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
【第3句】:騎單車
騎著這種靠體力去踩的腳踏車。人的手和腳上有許多人體相應的穴位,當你緊握車把與用力蹬單車時,實際上已經不知不覺開始了身體的穴位按摩。騎單車不僅能借腿部運動使血液循環加速,同時也強化了微血管組織。
【第4句】:游泳
春夏季節進行游泳鍛煉正是好時候。游泳健身運動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不僅可以有效減肥健身,而且相比慢跑等陸上運動,游泳時在浮力的作用下更不容易損傷身體。
【第5句】:伸懶腰
伸懶腰是最簡單的運動,但好處卻不少。伸個懶腰,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則有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
【第6句】:春游
春暖花開的時節正是一起出門游玩的好時候,不僅可以增進家人朋友的感情,還有利于身心健康。
【第7句】:快走
在春意初露的日子里,快步行走健身法是個不錯的選擇。對于平常缺少鍛煉的人來說,剛開始就練跑步可不太科學,容易對膝關節造成沖擊。快走就不同了,在空氣新鮮的郊外逛逛,既呼吸了新鮮空氣,又達到了運動耗脂的效果。
驚蟄節氣養生
驚蟄,又名“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驚蟄節氣養生,希望有所幫助!
驚蟄節氣如何養生
驚蟄,一年中的第三個節氣。農歷書中記載:“斗指丁為驚蟄,雷鳴動,蟄蟲皆震起而出,故名驚蟄。”所謂斗即斗綱,也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勺三顆星。它們隨著天體的運行,斗綱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在陽歷中,斗指丁時,太陽黃經為345度。
驚蟄,是“立春”以后天氣轉暖、春雷初響、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但真正使冬眠動物蘇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聲,而是氣溫回升到一定程度時地中的溫度。驚蟄時節,我國有些地區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春耕季節。有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驚蟄谷米賤,驚蟄聞雷米如泥”。這是說驚蟄日或驚蟄日后聽到雷聲是正常的,風調雨順,主好年景。有些地區忌諱驚蟄日前聽到雷聲,并總結出“驚蟄未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的氣象規律。由此可知,節氣的轉換對農民朋友的重要。除此之外,對我們現代人來說,無論你是從商的生意人還是醫生或是其他的職業,積累一定的物候知識,對你的生活和工作都會有所幫助的。
驚蟄節氣的養生也要根據自然物候現象,自身體質差異進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飲食的調養。而體質差異實際上是指體質養生中因人養生的一個方面。由于人體稟賦于先天,受制于后天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其生長發育和衰老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相對穩定的某種特征,這種特征往往又決定著機體對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變過程中的傾向性,因此在養生中要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驚蟄節氣養生方法
在驚蟄節氣中向大家重點介紹常見的四種體質的養生方法。
【第1句】:陰虛體質:
這種人的體質特點為形體消瘦,手足心熱,心中時煩,少眠,便干,尿黃,不耐春夏,多喜冷飲。
養生方法:
【第1句】:精神調養
陰虛體質的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煩易怒,這是陰虛火旺、火擾神明之故,應遵循“添澹虛無、精神內守”的養生法。加強自我涵養,養成冷靜、沉著的習慣。少參加爭勝負的文娛活動,節制性生活。
【第2句】:環境調攝
陰虛者,畏熱喜寒,寒冬易過,熱夏難當。所以有條件的人,每逢春夏季,可到海邊、林區、山區去旅游,休假。住房最好選擇居室環境安靜,坐北朝南的房子。
【第3句】:飲食調養
其原則要保陰潛陽,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甘蔗等。有條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參、龜肉、蟹肉、銀耳、雄鴨、冬蟲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應少吃。
【第4句】:體育鍛煉
不宜過激活動,著重調養肝腎,太極拳是較為合適的運動項目。
【第2句】:陽虛體質:
這種人多形體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溫,小便清長,大便時稀,怕寒喜暖。
養生方法:
【第1句】:精神調養
陽氣不足的人常表現出情緒不佳,善恐或善悲。這種人要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多聽音樂,多交朋友。
【第2句】:環境調攝
陽虛體質的人,適應氣候的`能力差,冬季要避寒就溫,春夏要注意培補陽氣。做到“無厭于日”,即在春夏季多曬太陽,每次不得少于十五至二十分鐘。這樣可大大提高冬季的耐寒能力。
【第3句】:體育鍛煉
陽虛體質的人,春夏秋冬都應加強體育鍛煉,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等項目。日光浴、空氣浴是不可缺少的強壯衛陽之法。
【第4句】:飲食調養
多食壯陽食品,如羊肉、狗肉、雞肉、鹿肉等,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特別是在夏日三伏時,每一伏吃一次“附子粥”(附子10克,先煎30分鐘,加入粳米150克同煮至熟)或羊肉附子湯(附子15克,先煎30分鐘,加入焯好的羊肉500克,同燉至熟加適量食鹽),配合天地旺陽之時,以壯人體陽氣之功。
【第3句】:血瘀體質:
凡是面色晦滯,口唇色暗,肌膚干燥,眼眶黑暗者多為血瘀體質之人。
養生方法:
【第1句】:體育鍛煉
多做有益于心臟血脈的活動,如交誼舞、太極拳、保健按摩等能使身體各部都活躍起來的,是有助氣血運行的運動項目。
【第2句】:精神調養
血瘀體質的人多有氣郁之證,培養樂觀情緒至關重要。精神愉快則氣血和暢,經絡氣血的正常運行,有利于血瘀體質的改變。反之,苦悶、憂郁會加重血瘀傾向。
【第3句】:飲食調養
常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姑、醋等,經常煮食一些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選用一些活血養血之藥品(當歸、川芎、丹參、地黃、地榆、五加皮)和肉類褒湯飲用。
【第4句】:痰濕體質:
形體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卷身重,是痰濕體質人的明顯特征。
養生方法:
【第1句】:環境調攝
在陰雨季節,避免濕邪侵襲;不宜居住在陰冷潮濕的環境里。
【第2句】:飲食調節
應該多吃健脾利濕;化痰祛濕的食物,如白蘿卜、扁豆、包菜、蠶豆、洋蔥、紫菜、海蜇、荸薺、白果、枇杷、大棗、薏苡仁、紅小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飲料、酒類之品,且每餐不宜過飽。
【第3句】:體育鍛煉
痰濕之人,多形體肥胖,身重易倦,故應長期堅持散步、慢跑、各種舞蹈、球類等活動,活動量應逐漸增強,讓松弛的皮膚逐漸轉變成結實、致密的肌肉。
大暑節氣如何養生
大暑節氣,這個節氣的到來,意味著陽氣達到了最鼎盛的時候。天氣非常的炎熱,同時酷暑多雨,人體容易侵入大量的暑濕之氣,使得人們心煩意亂,沒有精神。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大暑節氣如何養生,希望有所幫助!
【第1句】:做到三防
大暑節氣天熱多雨,人們想要養生的話,需要預防的有很多,比如說要防暑濕、防強光、防陰暑。
【第1句】:防暑濕
今年的大暑節氣剛好遇到中伏天,此時正是一年之中,地面溫度最高、雨水較多的時節,進而造成濕氣彌漫,若是不注意預防的話,體內暑濕之氣就會大量增加,對健康很不利。對此,提醒大家,大暑節氣到了,大家要盡量避免在溫度較高的時候參加戶外活動,比如說中午及下午四點之間的時間段里。此外,鍛煉的時候,也要避免進行劇烈的運動,以免水分流失過多,反而損耗健康。
【第2句】:防強光
現在的夏季一年比一年溫度高,天氣越來越熱,紫外線的強度也不斷升高。若是長時間在這樣強烈的陽光下暴曬的`話,很容易患上日光性皮炎。還有不少人被曬黑、曬脫皮之類的。為了預防皮膚健康,大暑節氣到了,請人們及時防曬,如果你已經曬傷了,建議用些新鮮蘆薈汁涂抹患處,靜待十分鐘之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即可。
【第3句】:防陰暑
大暑節氣到了,人們進食冷食冷飲的量會大量增加。注意了,請勿貪涼不然很容易造成暑熱和風寒之邪一同傾入身體,很容易造成頭痛問題,甚至還會讓人感到身痛神疲。所以說,為了預防陰暑問題,平日里要少吃冰飲料、冰凍的食物。
【第2句】:調節情志
大暑節氣遇上中伏天,天氣簡直熱炸了。在高溫天氣下,人們容易感到心煩意亂、精神疲憊,這種情況被人叫做“精神中暑”。長時間保持這樣負面情緒,精神狀態不佳的話,對健康有損傷。所以說,大暑節氣要調節情志,也就是要靜心養生,趕走心煩。
對此,建議人們平日里平心靜氣的,遇事避免急躁、少生氣、少惱怒,應該多想一些讓人身心愉悅的事情。閑暇的時候,可以做一些慢活動,比如說釣魚、練習書法等等,這些活動不會太嘈雜,有利人們調養心氣、達到安定神志的作用。
【第3句】:注意起居
大暑天氣熱,建議白天的時候,盡量不要在烈日下勞作。其中體弱和老人,務必在正午的時間段出門,意味他們本身就容易生病,大熱天出門,要比其他人群更容易中暑。
在穿衣方面要注意選擇棉質、透氣、吸汗的衣服,這樣才不會一直感到皮膚黏黏的。建議人們在出汗之后,要盡早更換衣物,否則濕衣服一直貼在身上,很容易著涼感冒的。
此外,在辦公室內工作的人群,由于一天到晚都吹著空調,建議這類人要保暖。因為辦公室內人多,有人非常怕熱,因此,會要求空調溫度調低一些。當然,有人怕熱自然有人怕冷,對于怕冷的人群,當空調溫度調得比較低的時候,請做好保暖工作。比如說穿上薄薄的長款衣服,用來檔肩膀、腰腹和大腿等容易侵入寒氣的部位。
上一篇:正能量火鍋宣傳標語匯聚1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