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總結
20xx年在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四好農村路”建設進展順利,成果豐碩,永寧縣、賀蘭縣獲得全區“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現將我市20xx年“四好農村路”具體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第1句】:基本情況
(一)道路交通總體情況
XX市面積90【第25句】:3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為1【第48句】:6平方公里,截至20xx年年底,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71【第83句】:658公里,其中:城市道路160【第8句】:220公里(XX市區10【第12句】:700公里;永寧縣1【第69句】:720公里;賀蘭縣1【第30句】:000公里;靈武市1【第65句】:000公里;濱河新區1【第30句】:800公里),占通車總里程【第22句】:4%;高速公路9條481公里,占通車總里程【第6句】:7%;高速匝道1【第44句】:014公里,占通車總里程【第2句】:0%;國道6條466公里,占通車總里程【第6句】:5%;省道9條303公里,占通車總里程【第4句】:2%;公路密度【第61句】:78公里/百平方公里,每萬人擁有公路【第23句】:96公里;含城市道路公路密度【第79句】:59公里/百平方公里,每萬人擁有公路【第30句】:86公里。
(二)農村公路基本情況
截至20xx年年底,農村公路36【第47句】:465公里,占通車總里程【第50句】:8%(其中縣道13條,通車里程1【第98句】:496公里;鄉道275條,通車里程1600.312公里;村道1183條,通車里程180【第8句】:054公里;等外公路16條,通車里程【第40句】:603公里。
全市行政村、自然村通公路100%,其中,通油路(硬化路)率【第99句】:66%。
【第2句】: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齊心協力“建好路”
一是多方籌措資金建好農村公路。積極爭取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農村公路專項補貼資金,各縣(市)區安排專項配套資金,支持農村公路建設事業發展,極大的調動了各縣區農村公路建設的積極性,為改善農村出行條件,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二是穩步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大力實施農村公路新建改建工程,初步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覆蓋村組、連接城鄉的農村公路交通網絡。三是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基本程序,規范建設流程,嚴格項目設計審批,按照要求和標準對項目設計、施工、監理、試驗檢測進行公開招投標,選取資金雄厚、信譽良好、技術過硬的專業單位參與項目建設。同時,出臺落實“十公開”制度性文件,主動接受社會各界對工程項目的意見建議,廣泛接受監督。四是積極利用各種融資模式和融資政策,破解農村公路建設中的資金難題。
(二)創新發展“管好路”
一是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嚴格按照《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的規定,規范化、精細化、常態化開展農村管理工作。二是聯合交警、城管等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非法超限超載運輸車輛,并對部分公路超限檢測站完成了升級改造,實現了不停車檢測。三是大力整治農村公路路域環境,強化農村公路建筑控制區管理,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清理路域范圍內的草堆、土堆、垃圾堆和非公路標志。四是常年對管養公路進行路面保潔、病害處治、邊溝清理,打造暢、安、舒、美的通行環境。
(三)多措并舉“養好路”
在配套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各縣市區因地制宜,探索創新養護模式,以縣為主體,鄉鎮、村委層層壓實責任,實現了縣鄉兩級管養機構全覆蓋,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金鳳區:除自治區、XX市撥付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外,區政府每年配套100萬元專項經費。同時,在涉農的兩鎮農村道路推行社會化外包服務,向社會公開招標保潔單位進行日常保潔清掃。永寧縣:修訂了《永寧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出臺了《永寧縣農村公路養護目標任務考核評定標準》等制度,嚴格落實農村公路及時養護、常年養護、全面養護、科學養護相結合的養管措施,確保公路養護任務落到實處。按照“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的分級管理原則,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縣鄉村三級管養機構,實現了全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全覆蓋。賀蘭縣:創新養護小修保養工程定額承包模式,將全縣農村公路劃分四個片區,面向社會公開招標,通過競標確定承包人,實現農村公路養管全覆蓋,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在全區推廣賀蘭模式。靈武市:在全市鄉鎮成立農村公路管養所,由副鎮長擔任所長,負責轄區內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同時,在每條重點路段上聘用農民協議工,協助做好本鄉鎮農村公路管養工作,交通部門進行業務指導及道路病害維修工作。
(四)全力保障“促運營”
目前,全市26個鄉鎮、279個行政村全部開通了客運班線車,共有農村客運企業9家,農村客運場站10座,農村客運招呼站162個,農村公交班線21條,農村公交車輛80輛,農村客運班線94條,農村客運車輛379輛,平均日發1142班次。
【第3句】:存在的問題
一是部分農村公路建設年代久遠、技術等級較低,超期服役、病害嚴重,安全隱患日益凸顯,據統計,全市現有735公里農村公路超期服役,占農村公路總里程的【第21句】:6%。
二是部分莊點巷道仍以土路、砂石路為主,村民出行極為不便。同時,有些村組主巷道已進行硬化,但大量支線巷道未進行硬化,因資金籌措難,改建不及時,群眾反響較大。
三是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籌措渠道單一,主要依靠國家投資、各級政府配套。受永久性基本農田、水源地等因素的影響,前期手續的辦理較為困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公路的新建和改建。
四是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籌措困難,資金缺口較大,僅靠財政難以為繼。公路養護基礎支撐仍然薄弱,專業技術人員缺乏,一線養護技術工人減員嚴重,養護機械化程度不高。同時,少數村鎮對鄉村路管理責任主體不明確,不能有效行使自己的'監管職能。農村公路里程逐年增大,線長面廣,現有的路政巡查人員和經費投入與農村公路執法巡查的需求不匹配。
五是隨著經濟社會飛速發展,農村客運市場逐漸萎縮,農村客運車輛上座率下降趨勢較為明顯,很多客運班車入不敷出,有些甚至已經停運,造成居民出行不便,整體水平有待提升。
【第4句】:對策建議
(一)突破瓶頸,進一步建設好農村公路。一是科學規劃、依法實施,使“四好農村路”建設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農民安全便捷出行的要求相適應。二是簡化農村公路建設審批程序,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三是適當提高每年農村公路建設用地指標,出臺有關政策支持農村公路發展。四是爭取市本級財政資金,對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給予資金補貼。
(二)依法治路,進一步管理好農村公路。一是按照依法治路要求,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管理,管理機構和議事機制。二是探索各縣區建立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加強路政執法力度。每年組織開展一次鄉村公路環境整治活動,消除安全隱患。
(三)完善體系,進一步養護好農村公路。一是分級分段明確養護主體,層層落實主體責任。縣(市)區政府應將農村公路日常維護資金納入財政預算,足額撥付配套資金。二是建立養護質量、數量與養護經費撥付相掛鉤的工作機制;對于日常保潔、綠化等非專業項目,應鼓勵通過分段承包、定額包干等辦法,吸收沿線群眾參與。三是對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的大中修等專業性工程,逐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交由專業化養護隊伍承擔,同時加大農村公路應急資金的投入,確保水毀等道路能得到及時的修復。
(四)創新機制,進一步運營好農村公路。一是新辟、改線、延伸現有農村客運班線,構建以縣城為中心,周邊重點鄉鎮為節點,輻射縣城、重點鄉鎮、重要旅游景區的縣級快速客運網絡。根據實際需要開通循環班線、趕場班、假期班、不定時班次等,提高農村客運班車覆蓋率。二是統籌城鄉客運發展,依托農村客運現有班線,支持城鎮化水平較高、居民出行密度大的縣區推行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努力實現農村客運“開得起、留得住、坐得起、有效益”。三是規范農村客運市場,從根本改變農村客運經營機制,實行公司化經營,提升服務質量。
農村公路建設工作總結報告范文
【第1句】:地區公路概況及農村公路實施情況
阿勒泰地區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由于過去公路建設中欠帳較多,基礎薄弱,公路發展相對緩慢。到XX年底,我區公路通車里程29【第85句】:5公里(不含兵團及林區道路),其中農村公路通車里程12【第12句】:85公里,全地區53個鄉鎮有2個不通油路,560個行政村有248個不通公路,不通公路行政村的比例高達【第44句】:28%。由于阿勒泰地區是典型的公路經濟,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農村公路發展滯后成為制約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自XX年開始,交通廳做出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決定,為阿勒泰地區的農村公路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
XX年,阿勒泰地區農村公路建設投資4268萬元,建設里程【第81句】:397公里,分布在地區境內四縣一市11個鄉,工程當年基本完工,解決了【第8句】:59萬農牧民的出行問題。XX年,阿勒泰地區農村公路總投資116【第51句】:6萬元,建設里程7【第23句】:12公里,其中重點農村公路配套工程總投資56【第11句】:6萬元,建設里程1【第19句】:12公里,分為六個合同段(即哈巴河—阿舍勒銅礦第【第1句】:二合同段,青河縣—阿熱勒鄉喬夏第三合同段,富蘊縣—吐爾洪鄉第四合同段,哈巴河—克孜喀英第五合同段,福海縣解特阿熱勒鄉—省道318線第****同段),根據設計評審和資金到位情況,地區交通局分別于4月8日和6月14日分兩期組織進行招投標,以上工程除哈巴河—克孜喀英為跨年度工程,其余項目要求今年必須完工,目前已完成計劃投資的95%。通達工程449公里,已完成計劃投資的100%;通油工程155公里,已完成計劃投資的100%。
XX年阿勒泰地區農村公路建設投資超過了前20年農村公路投資的總和,公路建設覆蓋全地區六縣一市31個鄉、121個行政村,沿線6萬人口受益,這在阿勒泰地區公路建設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今年農村公路完工后,地區農村公路通車里程將增加到16【第61句】:85公里,全地區53個鄉鎮有43個行政村通油路,380個行政村通公路,不通公路行政村的比例降至【第32句】:2%。
【第2句】:精心組織,規范管理,確保農村公路建設質量今年阿勒泰地區農村公路建設工程量和投資額巨大,特別是第一年組織實施“通達”、“通油”工程,戰線遍布全地區六縣一市,施工組織難度大,建設管理任務艱巨。為落實自治區提出的“目標不變、任務不減、確保完成”的公路建設要求和公路局加快公路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地區交通局認真履行職責,建立健全責任機制,明確工作分工,全面加強各項管理工作。
農村公路建設工作匯報
【第1句】:工作開展情況
x月x日全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召開后,我們按照目標管理考核責任書的要求,落實項目,抓緊建設,目前國省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建設來勢較好。
(一)國省干線公路建設情況
【第1句】:國道106茶炎段建設有序推進。縣政府下撥征拆安置資金2000多萬元,妥善安置了拆遷戶,協調解決矛盾和問題,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保證了施工環境穩定,工程按期推進,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40%,完成路基16公里、鋪油15公里,預計xx月份可完工。
【第2句】:和高公路和衡茶吉火車站連接線前期工作有條不紊。xx和呂至攸縣高和公路76公里項目的工可報告、評審等前期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開展現場勘測、設計,正與國土部門協調辦理土地預審工作。3月份,縣長主持召開了衡茶吉火車站連接線項目建設協調會,全縣各有關部門正在積極配合做好項目土地預審、報批工作,x月份上報省廳。
(二)農村公路建設情況
【第1句】:危橋改造工程:x月底可完成9座危橋改造計劃項目的.設計、評審工作,x月份開展價格評審,x月份招投標,x月份開工建設,xx月份可完工。
【第2句】:重點縣鄉道路改建工程、連通工程和通暢工程計劃項目:正在開展勘測、設計等前期工作,待項目資金下達后可全面開工建設,年內可完工。
【第2句】:困難和問題
(一)項目計劃和資金問題。一是今年的項目計劃到目前還沒有全部確定。如:通暢工程目標任務27公里,目前只下達了項目計劃15公里;連通工程目標任務65公里,目前只下達項目計劃23公里。二是項目資金還沒有下撥,影響了工程建設進度。
(二)農村公路建設面臨新的壓力。今年的農村公路改建工程、連通工程、通暢工程建設標準高,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要求路面寬度全面提升,我們面臨著征地拆遷矛盾多、任務重、壓力大。
(三)扶貧項目與群眾期望有差距。xx作為扶貧片區縣,群眾對扶貧項目期望值很高,但目前只下了20多公里的扶貧項目。
關于農村通村公路建設情況的工作匯報
今天CN人才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農村通村公路建設情況的工作匯報,如果想了解更多內容,敬請關注www.yiyyy.com/gongwen~
尊敬的代金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領導:
根據安排,我受區人民政府委托,現將我區農村通村公路建設情況匯報如下。
【第1句】:建設實施情況
我區20xx年開始大規模改(新)建農村通村公路,截止20xx年底,我區完成改建、新建通村公路1292公里,總投入57308萬元,其中中央、省市補助6030萬元,本級投入(含村民自籌、項目打捆、社會捐資和區財政補助)51278萬元。我區通村公路的通達深度和通行能力大幅提高,基本實現“村村通”,部分鄉鎮的村級公路實現了通社,甚至通戶,極大方便了群眾快捷出行。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技術標準不斷提高。20xx年至20xx年,我區按“有效路面【第3句】:5米、荷載重量5噸,設計使用年限5年”的技術標準規劃設計通村公路,以泥結石路、瀝青表處和瀝青淺貫油路為主。20xx年,根據省市統一規定,不再規劃、設計和審批泥結石路,改為水泥路或條石路。20xx年,新規劃設計的村道為水泥路寬度為【第4句】:5米,部分寬度為【第3句】:5米的村道按200米強制設置1個錯車道。技術標準提高后,降低了養護維修成本,提高了使用壽命和行車安全系數。
(二)聯片聯網加快。20xx年至20xx年,我區實施農村“通達工程”,側重于“通達”。20xx年至20xx年,根據產業布局情況,整合新農村建設、土地整理和農田水利建設等項目資金,打捆實施通村公路建設,先后將高橋鎮和田家鎮納入了市上的通村公路建設示范鄉鎮,通過村道聯結了內吳路、內興路和內安路。20xx年底,我區村道與縣鄉道全部實現互聯互通,部分鄉鎮的村道之間也逐步聯網閉合,如:高橋鎮跳墩村、大明村與郭北鎮九根樹村、大堰村,小河口鎮紅林村、居士村與碑木鎮互助村、同樂村、小河口鎮星光村,大治鄉永興村和高粱鎮柏子山村等鄉鎮通村公路實現了聯片聯網閉合。
(三)建設力度加大。20xx年,我區開始大規模實施通村公路建設,組織發動村民籌資還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鄉鎮村社干部走村入戶,通過開“壩壩會”,廣播、墻報、小冊子宣傳通村公路建設政策、管理程序,通過村民“一事一議”籌集建設資金。高橋、田家、同福、永東、富溪、太安、新店、大治、石子等鄉鎮通村公路建設發展較快,郭北、椑木片區相對滯后。20xx年,區上專門召集該片區的鄉鎮黨書記、鄉鎮長開會促進,20xx年后,郭北椑木片區發展很快,尤其是小河口鎮建設了近100公里的通村水泥路,通村達社入戶,且基本聯網閉合。20xx年,各鄉鎮村民修路積極性空前高漲,申請報批立項達870多公里,區上根據發展現狀,確定了符合產業布局且有其他項目打捆支撐的才下達計劃,審定在20xx至2022年期間,我區再新(改)建通村水泥路680公里,每年實施220多公里。
(四)投入持續提升增加。通村公路建設投入以村委會通過“一事一議”方式籌集為主,社會和個人捐資、項目打捆和上級政府補助為輔。20xx年起,區政府按泥結石路10萬元/公里、油路14萬元/公里、水泥路16萬元/公里的標準予以補助,20xx年起,按水泥路(油路)18萬元/公里、條石路15萬元/公里的標準予以補助,20xx年起,按【第3句】:5米寬的水泥路28萬元/公里、【第4句】:5米寬的水泥路38萬元/公里標準予以補助。近年來,我區本級財政投入通村公路的補助共31758萬元,其中,20xx年333公里應投入4662萬元,20xx年103公里應投入1545萬元,20xx年88公里應投入1584萬元,20xx年78公里應投入1404萬元,20xx年126公里應投入2268萬元,20xx年290公里應投入9570萬元,20xx年325公里應投入10725萬元。
【第2句】:建設管理情況
(一)管理體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四川農村公路發展的實施意見》(川府發[20xx]20號)等相關法律政策,農村公路建設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我區在20xx年出臺了《關于20xx年及“十一五”期間農村公路建設的意見》(內東委發[20xx]4號),20xx年出臺了《關于“十二五”期間加快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的實施意見》(內東委發[20xx]15號),明確了我區農村通村公路建設中各級各部門的責任、管理程序、資金來源等問題,確立了我區農村通村公路建設的管理體制。內東委發[20xx]15號明確“通鄉公路、通村公路(含通村公路上的橋梁)、客運站、水運碼頭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養護由鄉鎮、村負責實施,區交通運輸局負責規劃設計、技術指導、質量檢測和考核驗收”。
(二)建設管理。通村公路建設基本程序為建設資金籌集管理、申報、立項、規劃設計、工程發包、質量監督、質量檢測、考核驗收。村委會作為建設業主主要負責以下工作:一是組織發動村民通過“一事一議”籌集建設資金,建立資金管理和質量監督兩個領導小組和管理辦法,完善“兩表一申請”,報區交通運輸局審核立項下達計劃;二是工程發包,一般采取邀標或村民代表會議表決方式確定施工單位;三是現場質量監督,主要監督公路的寬度、二灰(或水穩層)和面層的厚度、用料配合比(水泥、砂石、水的比例);四是參與考核驗收和按合同支付工程款。當地鄉鎮政府主要負責以下工作:一是監督、協調村委會加強對工程的管理;二是通過項目打捆減少村民自籌資金壓力。區上明確鄉鎮政府不得參與工程的發包和資金管理。區交通運輸局主要負責以下工作:一是立項,根據村委會的申請,按照“三修三不修”原則,即符合全區交通建設總體規劃,群眾修路積極性高且自籌資金到位60%的(20xx年后提高到80%),予以立項下達建設計劃;二是免費提供設計圖紙和工程預算;三是提供技術指導,印發村道建設技術指南簡易小冊子發放各鄉鎮、村委會和施工現場的質量監督人員,分片區組織村委會負責人和現場質量監督人員集中培訓;四是質量監督和檢測,分別對路基、路面基層和面層進行檢測,每道工序必須達到設計和滿足規范要求后,施工才能進入下一工序,達不到要求的下達整改通知,再次檢測后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步工序;五是竣工驗收,首先質量檢測資料顯示每道工序檢測均合格,其次現場質量無缺陷。施工方在一年的質量缺陷保證期后無質量缺陷的情況下移交當地村委會進行管養;六是補助款撥付,項目完工當年開始按“四三三”撥款進度提交區財政撥付項目鄉鎮。
【第3句】: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資金投入壓力大。主要原因是建設標準提高,建設里程增加,再加上省市補助基本不再有計劃,區本級投入壓力巨大。20xx年以前,納入省補計劃的油路省上補助10萬元/公里,市上補助3萬元公里,20xx年后,省上將補助標準提高至25萬元/公里,但省上只對國、省、縣、鄉道等干線公路連接村委會或村民聚居點的道路認定為村道,我區在國家村道數據入庫時,全區大部分的村委會或村民聚居點相對干線公路較近,在國家村道數據庫中未改建的村道很少,我區獲取省上補助計劃在20xx年只有25公里,以后基本無法爭取項目進省上的“籠子”得到計劃補助,再加上市上從20xx年起沒有明確的`計劃補助政策,此后的上級補助全部由區本級財政負擔。
(二)群眾自籌資金難。目前,我區通村水泥路建設造價約60-70萬元/公里。區上補助28萬元/公里或38萬元/公里,如果沒有土地整理等其他項目資金的支撐,不足部分均要通過村民“一事一議”自籌,難度極大,尤其是偏遠地區人口少、過境里程長、河流眾多,人均籌資額度大,再加上這些地區經濟落后,村民自籌更加困難,因窮而路難通,因路不通而更窮。
(三)重建輕養問題突出。我區通村公路是“年年修路年年爛、處處修路處處爛”,在建設標準提高以前尤其普遍。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村級道路,根本無法正常發揮其應有的社會經濟效益,再加上廣大群眾對村道建設管護體制的不了解,嚴重損害區、鄉兩級政府和交通運輸部門的社會形象。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責任主體意識不明,鄉鎮、村社在組織發動村民養路護路工作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在修路時相比差距極大,部分鄉鎮和村委會責任主體意識不明、不強,管養人員不落實,經費不到位,措施不力,養護率雖逐年增高但總體偏低。二是養護標準執行不到位,路面隨意堆積農作物秸桿、建筑及生產材料、傾倒垃圾、挖溝排水毀損路面、積水浸泡路基、侵占路肩耕作等隨處可見,路面保潔、排水保暢等日常養護工作未按養護標準落到實處。三是超載超限治理不力,重載車輛碾壓,損毀路基、路面,影響通暢能力,再加上20xx年通達工程由于考慮村民的經濟承受能力,路面等級、技術標準均按下限設計,縮短了這部分村道的使用壽命。
【第4句】:下步工作打算
(一)調整建設方向,提高新改建通村公路的社會經濟使用效益。一是將行車量大、受益人口多、連接區鄉道的重要村道升級為鄉道(區政府內東府發[20xx]204號已將2【第46句】:879公里升級為鄉道),既有利于爭取省市按鄉道建設補助標準的項目資金支持,也有利于解決村民自籌資金建設的難度。二是側重于建設符合產業布局有其他項目打捆支撐的通村公路。
(二)調整區本級財政對通村公路投入方向,從“重建”改為“重養”。到2022年后,我區新改建的通村公路將達到2000余公里,能基本滿足絕大部分村民的出行需求和生產生活需要,可以大量減少建設里程,大幅提高養護補助標準。
(三)進一步研究完善通村公路管養辦法,切實將管養落到實處。一是進一步強化鄉鎮(街道)和村委會在村道建設養護管理工作中的責任主體意識,明確職責,落實責任。二是區交通運輸局進一步加強對全區村道養護管理的技術培訓、督導、評估、考核,嚴格將考核情況與村道養護補助掛勾,督促各鄉鎮將村道養護工作落到實處。三是區政府將把各鄉鎮對村道的建設、養護工作情況納入區政府目標考核體系,嚴格考核。
謝謝。
上一篇:產業帶動扶貧標語匯總70條-標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