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卷276
1【送惟良上人歸江南(一作郢上人)】盧綸
落日映危檣,歸僧向岳陽。注瓶寒浪靜,讀律夜船香。
苦霧沈山影,陰霾發(fā)海光。群生一何負(fù),多病禮醫(yī)王。
2【送韓都護(hù)還邊】盧綸
好勇知名早,爭雄上將間。戰(zhàn)多春入塞,獵慣夜登山。
陣合龍蛇動,軍移草木閑。今來部曲盡,白首過蕭關(guān)。
3【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中孚自仙官入仕)】盧綸
青袍蕓閣郎,談笑挹侯王。舊箓藏云穴,新詩滿帝鄉(xiāng)。
名高閑不得,到處人爭識。誰知冰雪顏,已雜風(fēng)塵色。
此去復(fù)如何,東皋岐路多。藉芳臨紫陌,回首憶滄波。
年來倦蕭索,但說淮南樂。并楫湖上游,連檣月中泊。
沿溜入閶門,千燈夜市喧。喜逢鄰舍伴,遙語問鄉(xiāng)園。
下淮風(fēng)自急,樹杪分郊邑。送客隨岸行,離人出帆立。
漁村繞水田,澹澹隔晴煙。欲就林中醉,先期石上眠。
林昏天未曙,但向云邊去。暗入無路山,心知有花處。
登高日轉(zhuǎn)明,下望見春城。洞里草空長,冢邊人自耕。
寥寥行異境,過盡千峰影。露色凝古壇,泉聲落寒井。
仙成不可期,多別自堪悲。為問桃源客,何人見亂時。
4【送姨弟裴均尉諸暨(此子先君元相舊判官)】盧綸
相悲得成長,同是外家恩。舊業(yè)廢三畝,弱年成一門。
城開山日早,吏散渚禽喧。東閣謬容止,予心君冀言。
5【送鄧州崔長史】盧綸
出山車騎次諸侯,坐領(lǐng)圖書見督郵。繞郭桑麻通淅口,
滿川風(fēng)景接襄州。高城鳥過方催夜,廢壘蟬鳴不待秋。
聞?wù)f元規(guī)偏愛月,知君長得伴登樓。
6【送鹽鐵裴判官入蜀】盧綸
傳詔收方貢,登車著賜衣。榷商蠻客富,稅地芋田肥。
云白風(fēng)雷歇,林清洞穴稀。炎涼君莫問,見即在忘歸。
7【送魏廣下第歸揚(yáng)州】盧綸
楚鄉(xiāng)云水內(nèi),春日眾山開。淮浪參差起,江帆次第來。
獨(dú)歸初失桂,共醉忽停杯。漢詔年年有,何愁掩上才。
8【送潘述應(yīng)宏詞下第歸江南】盧綸
愁與醉相和,昏昏竟若何。感年懷闕久,失意夢鄉(xiāng)多。
雨里行青草,山前望白波。江樓覆棋好,誰引仲宣過。
9【送從舅成都縣丞廣歸蜀】盧綸
褒谷通岷嶺,青冥此路深。晚程椒瘴熱,野飯荔枝陰。
古郡三刀夜,春橋萬里心。唯應(yīng)對楊柳,暫醉卓家琴。
10【送宋校書赴宣州幕】盧綸
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閑。艨艟高映浦,睥睨曲隨山。
名寄圖書內(nèi),威生將吏間。春行板橋暮,應(yīng)伴庾公還。
11【送李縱別駕加員外郎卻赴常州幕】盧綸
霄漢正聯(lián)飛,江湖又獨(dú)歸。暫歡同賜被,不待易朝衣。
山雨迎軍晚,蘆風(fēng)候火微。還當(dāng)宴鈴閣,謝守亦光輝。
12【送元贊府重任龍門縣】盧綸
二職亞陶公,歸程與夢同。柳垂平澤雨,魚躍大河風(fēng)。
混跡威長在,孤清志自雄。應(yīng)嗤向隅者,空寄路塵中。
13【送黎燧尉陽翟】盧綸
玉貌承嚴(yán)訓(xùn),金聲稱上才。列筵青草偃,驟馬綠楊開。
潘縣花添發(fā),梅家鶴暫來。誰知望恩者,空逐路人回。
14【送丹陽趙少府(即給事中涓親弟)】盧綸
恭聞林下別,未至亦沾裳。荻岸雨聲盡,江天虹影長。
佩韋宗懶慢,偷橘愛芳香。遙想從公后,稱榮在上堂。
15【送菊潭王明府】盧綸
組綬掩衰顏,輝光里第間。晚涼經(jīng)灞水,清晝?nèi)肷躺健?/p>
行境逢花發(fā),彈琴見鶴還。唯應(yīng)理農(nóng)后,鄉(xiāng)老賀君閑。
16【送陳明府赴萍縣】盧綸
素舸載陶公,南隨萬里風(fēng)。梅花成雪嶺,橘樹當(dāng)家僮。
祠掩荒山下,田開野荻中。歲終書善績,應(yīng)與古碑同。
17【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親兼謁趙和州…并戲簡前歷陽李明府】盧綸
曉月朣朦映水關(guān),水邊因到歷陽山。千艘財貨朱橋下,
一曲閭閻青荻間。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樓應(yīng)伴庾公閑。
歡馀若問南行計,知念天涯負(fù)米還。
18【送李尚書郎君昆季侍從歸覲滑州】盧綸
鳳雛聯(lián)翼美王孫,彩服戎裝擬塞垣。金鼎對筵調(diào)野膳,
玉鞭齊騎引行軒。冰河一曲旌旗滿,墨詔千封雨露繁。
更說務(wù)農(nóng)將罷戰(zhàn),敢持歌頌慶晨昏。
19【送張調(diào)參軍侍從歸覲荊南因寄長林司空十四曙(得潛字)】盧綸
玉勒侍行襜,郗超未有髯。守儒輕獵騎,承誨訪沈潛。
云勢將峰雜,江聲與嶼兼。還當(dāng)見王粲,應(yīng)念二毛添。
20【送馬尚書郎君侍從歸覲太原】盧綸
玉人垂玉鞭,百騎帶櫜鞬。從賞野郵靜,獻(xiàn)新秋果鮮。
塞屯豐雨雪,虜帳失山川。遙想稱觴后,唯當(dāng)共被眠。
21【送張成季往江上賦得垂楊】盧綸
垂楊真可憐,地勝覺春偏。一穗雨聲里,千條池色前。
露繁光的皪,日麗影團(tuán)圓。若到隋堤望,應(yīng)逢花滿船。
22【送陜府王司法】盧綸
東門雪覆塵,出送陜城人。粉郭朝喧市,朱橋夜掩津。
上寮應(yīng)重學(xué),小吏已甘貧。謝脁曾為掾,希君一比鄰。
23【送太常李主簿歸覲省】盧綸
粲粲美仍都,清閑一貴儒。定交分玉劍,發(fā)詠寫冰壺。
風(fēng)景隨臺位,河山入障圖。上堂多慶樂,肯念谷中愚。
24【送從叔程歸西川幕】盧綸
千山冰雪晴,山靜錦花明。群鶴棲蓮府,諸戎拜柳營。
浪依巴字息,風(fēng)入蜀關(guān)清。豈念在貧巷,竹林鳴鳥聲。
25【送萬巨】盧綸
把酒留君聽琴,難堪歲暮離心。霜葉無風(fēng)自落,
秋云不雨空陰。人愁荒村路細(xì),馬怯寒溪水深。
望斷青山獨(dú)立,更知何處相尋。
26【途中遇雨馬上口號留別張劉二端公】盧綸
陰雷慢轉(zhuǎn)野云長,駿馬雙嘶愛雨涼。
應(yīng)念龍鐘在泥滓,欲摧肝膽事王章。
27【送夔州班使君】盧綸
曉日照樓船,三軍拜峽前。白云隨浪散,青壁與城連。
萬嶺岷峨雪,千家橘柚川。還知楚河內(nèi),天子許經(jīng)年。
28【送從舅成都丞廣歸蜀(一作李端詩)】盧綸
巴字天邊水,秦人去是歸。棧長山雨響,溪亂火田稀。
俗富行應(yīng)樂,官雄祿豈微。魏舒終有淚,還識寧家衣。
29【無題】盧綸
恥將名利托交親,只向尊前樂此身。才大不應(yīng)成滯客,
時危且喜是閑人。高歌猶愛思?xì)w引,醉語惟夸漉酒巾。
□□□□□□□,豈能偏遣老風(fēng)塵。
30【題念濟(jì)寺】盧綸
靈空聞偈夜清凈,雨里花枝朝暮開。
故友九泉留語別,逐臣千里寄書來。
31【河口逢江州朱道士因聽琴】盧綸
廬山道士夜攜琴,映月相逢辨語音。
引坐霜中彈一弄,滿船商客有歸心。
32【送夏侯校書歸華陰別墅】盧綸
山前白鶴村,竹雪覆柴門。候客定為黍,務(wù)農(nóng)因燎原。
乳冰懸暗井,蓮石照晴軒。貰酒鄰里睦,曝衣場圃喧。
依然望君去,余性亦何昏。
33【送絳州郭參軍】盧綸
炎天故絳路,千里麥花香。董澤雷聲發(fā),汾橋水氣涼。
府趨隨宓賤,野宴接王祥。送客今何幸,經(jīng)宵醉玉堂。
34【中書舍人李座上送潁陽徐少府】盧綸
潁陽春色似河陽,一望繁花一縣香。
今日送官君最恨,可憐才子白須長。
35【與從弟瑾同下第后出關(guān)言別】盧綸
同作金門獻(xiàn)賦人,二年悲見故園春。
到闕不沾新雨露,還家空帶舊風(fēng)塵。
雜花飛盡柳陰陰,官路逶迤綠草深。
對酒已成千里客,望山空寄兩鄉(xiāng)心。
出關(guān)愁暮一沾裳,滿野蓬生古戰(zhàn)場。
孤村樹色昏殘雨,遠(yuǎn)寺鐘聲帶夕陽。
誰憐苦志已三冬,卻欲躬耕學(xué)老農(nóng)。
流水白云尋不盡,期君何處得相逢。
36【赴虢州留別故人】盧綸
世故相逢各未閑,百年多在別離間。
昨夜秋風(fēng)今夜雨,不知何處入空山。
37【冬夜贈別友人】盧綸
愁聽千家流水聲,相思獨(dú)向月中行。侵階暗草秋霜重,
遍郭寒山夜月明。連年客舍唯多病,數(shù)畝田園又廢耕。
更送乘軺歸上國,應(yīng)憐貢禹未成名。
38【送顧秘書獻(xiàn)書后歸岳州】盧綸
黃葉落不盡,蒼苔隨雨生。當(dāng)軒置尊酒,送客歸江城。
竹里聞機(jī)杼,舟中見弟兄。岳陽賢太守,應(yīng)為改鄉(xiāng)名。
39【送衛(wèi)司法河中覲省(即故王吏部延昌外甥)】盧綸
出身因強(qiáng)學(xué),不以外家榮。年少無遺事,官閑有政聲。
曉山臨野渡,落日照軍營。共賞高堂下,連行弟與兄。
40【送從叔牧永州】盧綸
五侯軒蓋行何疾,零陵太守登車日。零陵太守淚盈巾,
此日長安方欲春。虎府龍節(jié)照岐路,何苦愁為江海人。
彼方韶景無時節(jié),山水諸花恣開發(fā)。客投津戍少聞猿,
雁過瀟湘更逢雪。郡齋無事好閑眠,粳稻油油綠滿川。
浪里爭迎三蜀貨,月中喧泊九江船。今朝小阮同夷老,
欲問明年借幾年。
41【送趙真長歸夏縣舊山依陽征君讀書】盧綸
臨杯忽泫然,非是惡離弦。塵陌望松雪,我衰君少年。
幽僧曝山果,寒鹿守冰泉。感物如有待,況依回也賢。
42【留別耿湋侯釗馮著】盧綸
相識少相知,與君俱已衰。笙鏞新宅第,岐路古山陂。
學(xué)道功難就,為儒事本遲。惟當(dāng)與漁者,終老遂其私。
43【送渾煉歸覲卻赴闕庭】盧綸
露幕擁簪裾,臺庭餞伯魚。彩衣人競看,銀詔帝親書。
知子當(dāng)元老,為臣餞二疏。執(zhí)珪期已迫,捧膳步寧徐。
而我誠愚者,夫君豈病諸。探題多決勝,饌玉每分馀。
榮比成功后,恩同造化初。甑塵方欲合,籠翮或?qū)⑹妗?/p>
榆莢錢難比,楊花雪不如。明朝古堤路,心斷玉人車。
44【送崔邠拾遺】盧綸
皎潔無瑕清玉壺,曉乘華幰向天衢。石建每聞宗謹(jǐn)孝,
劉歆不敢衒師儒。諫修郊廟開宸慮,議按休征淺瑞圖。
今日攀車復(fù)何者,轅門垂白一愚夫。
45【送渾別駕赴舒州】盧綸
江平蘆荻齊,五兩貼檣低。繞郭覆晴雪,滿船聞曙雞。
鳣魴宜入貢,橘柚亦成蹊。還似海沂日,風(fēng)清無鼓鼙。
46【送從叔士準(zhǔn)赴任潤州司士】盧綸
云起山城暮,沈沈江上天。風(fēng)吹建業(yè)雨,浪入廣陵船。
久是吳門客,嘗聞謝守賢。終悲去國遠(yuǎn),淚盡竹林前。
47【送尹樞令狐楚及第后歸覲】盧綸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蘭。寶器金罍重,清音玉珮寒。
貢文齊受寵,獻(xiàn)禮兩承歡。鞍馬并汾地,爭迎陸與潘。
48【東潭宴餞河南趙少府】盧綸
十載奉戎軒,日聞君子言。方將賀榮爵,遽乃愴離尊。
岸轉(zhuǎn)臺閣麗,潭清弦管繁。松篁難晦節(jié),雨露不私恩。
坐使吏相勉,居為儒所尊。可憐桃李樹,先發(fā)信陵門。
49【賦得館娃宮送王山人游江東】盧綸
蒼蒼楓樹林,草合廢宮深。越水風(fēng)浪起,吳王歌管沈。
燕歸巢已盡,鶴語冢難尋。旅泊彼何夜,希君抽玉琴。
50【送暢當(dāng)還舊山】盧綸
常逢明月馬塵間,是夜照君歸處山。
山中松桂花盡發(fā),頭白屬君如等閑。
51【斅顏魯公送挺赟歸翠微寺】盧綸
挺赟惠學(xué)該儒釋,袖有顏徐真草跡。一齋三請紀(jì)行詩,
誚我垂鞭弄鳴鏑。寺懸金榜半山隅,石路荒涼松樹枯。
虎跡印雪大如斗,閏月暮天過得無。
52【送契玄法師赴內(nèi)道場】盧綸
昏昏醉老夫,灌頂遇醍醐。嬪御呈心鏡,君王賜髻珠。
降魔須戰(zhàn)否,問疾敢行無。深契何相秘,儒宗本不殊。
53【送暢當(dāng)赴山南幕】盧綸
含情脫佩刀,持以佐賢豪。是月霜霰下,伊人行役勞。
事將名共易,文與行空高。去矣奉戎律,悲君為我曹。
54【顏侍御廳叢篁詠送薛存誠】盧綸
玉干百馀莖,生君此堂側(cè)。拂簾寒雨響,擁砌深溪色。
何事鳳凰雛,茲焉理歸翼。
55【秋晚河西縣樓送渾中允赴朝闕】盧綸
高樓吹玉簫,車馬上河橋。岐路自奔隘,壺觴終寂寥。
芳蘭生貴里,片玉立清朝。今日臺庭望,心遙非地遙。
56【達(dá)奚中丞東齋壁畫山水…得樹杪懸泉送長安趙元陽少府】盧綸
素壁畫飛泉,從云落樹顛。練垂疑葉響,云并覺枝偏。
利物得雙劍,為儒當(dāng)一賢。應(yīng)思灑塵陌,調(diào)膳亦芳鮮。
57【送信州姚使君】盧綸
朱幡徐轉(zhuǎn)候群官,猿鳥無聲郡宇寬。楚國上腴收賦重,
漢家良牧得人難。銅鉛滿穴山能富,鴻雁連群地亦寒。
幾日政聲聞戶外,九江行旅得相歡。
58【送暢當(dāng)】盧綸
四望無極路,千里流大河。秋風(fēng)滿離袂,唯老事唯多。
59【送史兵曹判官赴樓煩】盧綸
渥洼龍種散云時,千里繁花乍別離。中有重臣承霈澤,
外無輕虜犯旌旗。山川自與郊坰合,帳幕時因水草移。
敢謝親賢得瓊玉,仲宣能賦亦能詩。
60【送曇延法師講罷赴上都】盧綸
金縷袈裟國大師,能銷壞宅火燒時。
復(fù)來擁膝說無住,知向人天何處期。
61【送道士郄彝素歸內(nèi)道場】盧綸
病老正相仍,忽逢張道陵。羽衣風(fēng)淅淅,仙貌玉棱棱。
叱我問中壽,教人祈上升。樓居五云里,幾與武皇登。
62【賦得彭祖樓送楊德宗歸徐州幕】盧綸
四戶八窗明,玲瓏逼上清。外欄黃鵠下,中柱紫芝生。
每帶云霞色,時聞簫管聲。望君兼有月,幢蓋儼層城。
63【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盧綸
白須宗孫侍坐時,愿持壽酒前致詞。鄙詞何所擬,
請自邊城始。邊城貴者李將軍,戰(zhàn)鼓遙疑天上聞。
屯田布錦周千里,牧馬攢花溢萬群。白云本是喬松伴,
來繞青營復(fù)飛散。三聲畫角咽不通,萬里蓬根一時斷。
豐州聞?wù)f似涼州,沙塞晴明部落稠。行客已去依獨(dú)戍,
主人猶自在高樓。夢親旌旆何由見,每阻清風(fēng)一回面。
洞里先生那怪遲,人天無路自無期。砂泉丹井非同味,
桂樹榆林不并枝。吾翁致身殊得計,地仙亦是三千歲。
莫著戎衣期上清,東方曼倩逢人輕。
64【送靜居法師】盧綸
五色香幢重復(fù)重,寶輿升座發(fā)神鐘。薝卜名花飄不斷,
醍醐法味灑何濃。九天論道當(dāng)宸眷,七祖?zhèn)餍暮鲜ホ櫋?/p>
愿比靈山前世別,多生還得此相逢。
65【送劉判官赴豐州(一作赴天德軍)】盧綸
銜杯吹急管,滿眼起風(fēng)砂。大漠山沈雪,長城草發(fā)花。
策行須恥戰(zhàn),虜在莫言家。余亦祈勛者,如何別左車。
66【將赴京留獻(xiàn)令公】盧綸
沙鶴驚鳴野雨收,大河風(fēng)物颯然秋。
力微恩重諒難報,不是行人不解愁。
67【落第后歸山下舊居留別劉起居昆季】盧綸
寂寞過朝昏,沈憂豈易論。有時空卜命,無事可酬恩。
寄食依鄰里,成家望子孫。風(fēng)塵知世路,衰賤到君門。
醉里因多感,愁中欲強(qiáng)言。花林逢廢井,戰(zhàn)地識荒園。
悵別臨晴野,悲春上古原。鳥歸山外樹,人過水邊村。
潘岳方稱老,嵇康本厭喧。誰堪將落羽,回首仰飛翻。
68【將赴閿鄉(xiāng)灞上留別錢起員外】盧綸
暖景登橋望,分明春色來。離心自惆悵,車馬亦裴回。
遠(yuǎn)雪和霜積,高花占日開。從官竟何事,憂患已相催。
69【虢州逢侯釗同尋南觀因贈別(時居停務(wù))】盧綸
相見翻惆悵,應(yīng)憐責(zé)廢官。過深慚祿在,識淺賴刑寬。
獨(dú)失耕農(nóng)業(yè),同思弟侄歡。衰貧羞客過,卑束會君難。
放鶴登云壁,澆花繞石壇。興還江海上,跡在是非端。
林密風(fēng)聲細(xì),山高雨色寒。悠然此中別,賓仆亦闌干。
70【赴池州拜覲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時舅氏初貶官池州)】盧綸
孤賤易蹉跎,其如酷似何。衰榮同族少,生長外家多。
別國桑榆在,沾衣血淚和。應(yīng)憐失行雁,霜霰寄煙波。
71【送從侄滁州覲省】盧綸
愛爾似龍媒,翩翩千里回。書從外氏學(xué),竹自晉時栽。
擁棹逢鷗舞,憑闌見雨來。上堂多慶樂,不醉莫停杯。
72【奉和圣制麟德殿宴百僚】盧綸
云辟御筵張,山呼圣壽長。玉欄豐瑞草,金陛立神羊。
臺鼎資庖膳,天星奉酒漿。蠻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
網(wǎng)已祛三面,歌因守四方。千秋不可極,花發(fā)滿宮香。
73【和考功王員外杪秋憶終南舊居(一作岑參詩,或常袞詩)】盧綸
靜憶溪邊宅,知君許謝公。曉霜凝耒耜,初日照梧桐。
澗鼠喧藤蔓,山禽竄石叢。白云當(dāng)嶺雨,黃葉繞階風(fēng)。
野果垂橋上,高泉落水中。歡榮來自間,羸賤賞曾同。
月滿珠藏海,天晴鶴在籠。馀陰如可寄,愿得隱墻東。
74【酬暢當(dāng)尋嵩岳麻道士見寄】盧綸
聞逐樵夫閑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時。開云種玉嫌山淺,
渡海傳書怪鶴遲,陰洞石床微有字,古壇松樹半無枝。
煩君遠(yuǎn)示青囊箓,愿得相從一問師。
75【酬李端長安寓居偶詠見寄】盧綸
自別前峰隱,同為外累侵。幾年親酒會,此日有僧尋。
學(xué)稼功還棄,論邊事亦沈。眾歡徒滿目,專愛久離心。
覽鬢絲垂鏡,彈琴淚灑襟。訪田悲洛下,寄宅憶山陰。
薄溜漫青石,橫云架碧林。壞檐藤障密,衰菜棘籬深。
流散俱多故,憂傷并在今。唯當(dāng)俟高躅,歸止共抽簪。
76【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十二韻寄贈江南徐薛二侍郎】盧綸
綸閣九華前,森沈彩仗連。洞門開旭日,清禁肅秋天。
霜滿朝容備,鐘馀漏唱傳。搖珰陪羽扇,端弁入爐煙。
麟筆刪金篆,龍綃薦玉編。汲書荀勖定,漢史蔡邕專。
御竹潛通筍,宮池暗瀉泉。亂叢縈弱蕙,墜葉灑枯蓮。
列署齊游日,重江并謫年。登封思議草,侍講憶同筵。
滄海風(fēng)濤廣,黝山瘴雨偏。唯應(yīng)緘上寶,贈遠(yuǎn)一呈妍。
77【酬苗員外仲夏歸郊居遇雨見寄】盧綸
雷響風(fēng)仍急,人歸鳥亦還。亂云方至水,驟雨已喧山。
田鼠依林上,池魚戲草間。因茲屏埃霧,一詠一開顏。
78【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盧綸
嵩高云日明,潘岳賦初成。籬槿花無色,階桐葉有聲。
絳紗垂簟凈,白羽拂衣輕。鴻雁悲天遠(yuǎn),龜魚覺水清。
別弦添楚思,牧馬動邊情。田雨農(nóng)官問,林風(fēng)苑吏驚。
松篁終茂盛,蓬艾自衰榮。遙仰憑軒夕,惟應(yīng)喜宋生。
全唐詩第315卷
潺湲寒溪上,自此成離別。回首望歸人,移舟逢暮雪。
頻行識草樹,漸老傷年發(fā)。唯有白云心,為向東山月。
卷315_2【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朱放
獨(dú)坐三臺妙,重陽百越間。水心觀遠(yuǎn)俗,霜?dú)馊肭锷健?/p>
不棄遺簪舊,寧辭落帽還。仍聞西上客,咫尺謁天顏。
卷315_3【經(jīng)故賀賓客鏡湖道士觀】朱放
已得歸鄉(xiāng)里,逍遙一外臣。那隨流水去,不待鏡湖春。
雪里登山屐,林間漉酒巾。空馀道士觀,誰是學(xué)仙人。
卷315-4【送著公歸越(一作皇甫曾詩)】朱放
誰能愁此別,到越會相逢。長憶云門寺,門前千萬峰。
石床埋積雪,山路倒枯松。莫學(xué)白道士,無人知去蹤。
卷315_5【秣陵送客入京】朱放
秣陵春已至,君去學(xué)歸鴻。綠水琴聲切,青袍草色同。
鳥喧金谷樹,花滿洛陽宮。日日相思處,江邊楊柳風(fēng)。
卷315_6【靈門寺贈靈一上人】朱放
所思勞旦夕,惆悵去湘東。禪客知何在,春山幾處同。
獨(dú)行殘雪里,相見暮云中。請住東林寺,彌年事遠(yuǎn)公。
卷315_7【江上送別】朱放
浦邊新見柳搖時,北客相逢只自悲。惆悵空知思后會,
艱難不敢料前期。行看漢月愁征戰(zhàn),共折江花怨別離。
向夕孤城分首處,寂寥橫笛為君吹。
卷315_8【歸桐廬舊居寄嚴(yán)長史(一作章八元詩)】朱放
昨辭天子棹歸舟,家在桐廬憶舊丘。三月暖時花競發(fā),
兩溪分處水爭流。近聞江老傳鄉(xiāng)語,遙見家山減旅愁。
或在醉中逢夜雪,懷賢應(yīng)向剡川游。
卷315_9【竹】朱放
青林何森然,沈沈獨(dú)曙前。出墻同淅瀝,開戶滿嬋娟。
籜卷初呈粉,苔侵亂上錢。疏中思水過,深處若山連。
疊夜常棲露,清朝乍有蟬。砌陰迎緩策,檐翠對欹眠。
迸筍雙分箭,繁梢一向偏。月過驚散雪,風(fēng)動極聞泉。
幽谷添詩譜,高人欲制篇。蕭蕭意何恨,不獨(dú)往湘川。
卷315_10【銅雀妓】朱放
恨唱歌聲咽,愁翻舞袖遲。西陵日欲暮,是妾斷腸時。
卷315_11【毗陵留別】朱放
別離非一處,此處最傷情。白發(fā)將春草,相隨日日生。
卷315_12【題竹林寺】朱放
歲月人間促,煙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能得幾回過。
卷315_13【答陸澧】朱放
松葉堪為酒,春來釀幾多。不辭山路遠(yuǎn),踏雪也相過。
卷315_14【楊子津送人】朱放
今朝楊子津,忽見五溪人。老病無馀事,丹砂乞五斤。
卷315_15【山中謁皇甫曾】朱放
尋源路已盡,笑入白云間。不解乘軺客,那知有此山。
卷315_16【剡山夜月(一題剡溪舟行)】朱放
月在沃洲山上,人歸剡縣溪邊。
漠漠黃花覆水,時時白鷺驚船。
卷315_17【九日與楊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會有故不得往因贈之】朱放
欲從攜手登高去,一到門前意已無。
那得更將頭上發(fā),學(xué)他年少插茱萸。
卷315_18【山中聽子規(guī)(一作顧況詩)】朱放
幽人自愛山中宿,又近葛洪丹井西。
窗中有個長松樹,半夜子規(guī)來上啼。
卷315_19【亂后經(jīng)淮陰岸】朱放
荒村古岸誰家在,野水浮云處處愁。
唯有河邊衰柳樹,蟬聲相送到揚(yáng)州。
卷315_20【送張山人】朱放
知君住處足風(fēng)煙,古寺荒村在眼前。
便欲移家逐君去,唯愁未有買山錢。
卷315_21【別李季蘭】朱放
古岸新花開一枝,岸傍花下有分離。
莫將羅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腸斷時。
卷315_22【游石澗寺】朱放
聞道幽深石澗寺,不逢流水亦難知。
莫道山僧無伴侶,獼猴長在古松枝。
卷315_23【新安所居答相訪人所居蕭使君為制】朱放
謝公見我多愁疾,為我開門對碧山。
君若欲來看猿鳥,不須爭把桂枝攀。
卷315_24【送魏校書】朱放
長恨江南足別離,幾回相送復(fù)相隨。
楊花撩亂撲流水,愁殺人行知不知。
卷315_25【送溫臺】朱放
眇眇天涯君去時,浮云流水自相隨。
人生一世長如客,何必今朝是別離。
卷315_26【句】朱放
愛彼云外人,求取澗底泉。
風(fēng)吹芭蕉拆,鳥啄梧桐落。
全唐詩卷657
卷657_1【錢尚父生日】羅隱
大昴分光降斗牛,興唐宗社作諸侯。伊夔事業(yè)扶千載,
韓白機(jī)謀冠九州。貴盛上持龍節(jié)鉞,延長應(yīng)續(xù)鶴春秋。
錦衣玉食將何報,更俟莊椿一舉頭。
卷657_2【寄前戶部陸郎中】羅隱
出馴桑雉入朝簪,簫灑清名映士林。近日篇章欺白雪,
早年詞賦得黃金。桂堂縱道探龍頷,蘭省何曾駐鶴心。
離亂事多人不會,酒濃花暖且閑吟。
卷657_3【登瓦棺寺閣】羅隱
下盤空跡上云浮,偶逐僧行步步愁。暫憩已知須用意,
漸來爭忍不回頭。煙中樹老重江晚,鐸外風(fēng)輕四境秋。
懶指臺城更東望,鵲飛龍斗盡荒丘。
卷657_4【九華山費(fèi)征君所居】羅隱
草堂何處試徘徊,見說遺蹤向此開。蟾桂自歸三徑后,
鶴書曾降九天來。白云事跡依前在,青瑣光陰竟不回。
盡夕為君思曩日,野泉嗚咽路莓苔。
卷657_5【途中寄懷】羅隱
不知何處是前程,合眼騰騰信馬行。兩鬢已衰時未遇,
數(shù)峰雖在病相攖。塵埃鞏洛虛光景,詩酒江湖漫姓名。
試哭軍門看誰問,舊來還似禰先生。
卷657_6【京口見李侍郎】羅隱
傞傞江柳欲矜春,鐵甕城邊見故人。屈指不堪言甲子,
披風(fēng)常記是庚申。別來且喜身俱健,亂后休悲業(yè)盡貧。
還有杖頭沽酒物,待尋山寺話逡巡。
卷657_7【秋日酬張?zhí)匦苛_隱
病寄南徐兩度秋,故人依約亦揚(yáng)州。偶因雁足思閑事,
擬棹孤舟訪舊游。風(fēng)急幾聞江上笛,月高誰共酒家樓。
平生意氣消磨盡,甘露軒前看水流。
卷657_8【登高詠菊盡(一作李山甫詩)】羅隱
籬畔霜前偶得存,苦教遲晚避蘭蓀。能銷造化幾多力,
不受陽和一點(diǎn)恩。生處豈容依玉砌,要時還許上金樽。
陶公沒后無知己,露滴幽叢見淚痕。
卷657_9【登夏州城樓】羅隱
寒城獵獵戍旗風(fēng),獨(dú)倚危樓悵望中。萬里山河唐土地,
千年魂魄晉英雄。離心不忍聽邊馬,往事應(yīng)須問塞鴻。
好脫儒冠從校尉,一枝長戟六鈞弓。
卷657_10【水邊偶題】羅隱
野水無情去不回,水邊花好為誰開。只知事逐眼前去,
不覺老從頭上來。窮似丘軻休嘆息,達(dá)如周召亦塵埃。
思量此理何人會,蒙邑先生最有才。
卷657_11【故洛陽公鎮(zhèn)大梁時隱得游門下今之經(jīng)歷事往…以傷以謝】羅隱
孤舟欲泊思何窮,曾憶西來值雪中。珠履少年初滿座,
白衣游子也從公。狂拋賦筆琉璃冷,醉倚歌筵玳瑁紅。
今日斯文向誰說,淚碑棠樹兩成空。
卷657_12【杜陵秋思】羅隱
南望商於北帝都,兩堪棲托兩無圖。只聞斥逐張公子,
不覺悲同楚大夫。巖畔早涼生紫桂,井邊疏影落高梧。
一杯淥酒他年憶,瀝向清波寄五湖。
卷657_13【隱嘗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遂成長句】羅隱
往歲酂侯鎮(zhèn)渚宮,曾將清律暖孤蓬。才憐曼倩三冬后,
藝許由基一箭中。言重不能輕薄命,地寒終是泣春風(fēng)。
鳳凰池涸臺星拆,回首岐山憶至公。
卷657_14【夜泊毗陵無錫縣有寄】羅隱
草蟲幽咽樹初團(tuán),獨(dú)系孤舟夜已闌。濁浪勢奔吳苑急,
疏鐘聲徹惠山寒。愁催鬢發(fā)凋何易,貧戀家鄉(xiāng)別漸難。
他日親朋應(yīng)大笑,始知書劍是無端。
卷657_15【桃花】羅隱
暖觸衣襟漠漠香,間梅遮柳不勝芳。數(shù)枝艷拂文君酒,
半里紅欹宋玉墻。盡日無人疑悵望,有時經(jīng)雨乍凄涼。
舊山山下還如此,回首東風(fēng)一斷腸。
卷657_16【籌筆驛】羅隱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時來天地皆同力,
運(yùn)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唯馀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卷657_17【重過隨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長句】羅隱
莊周高論伯牙琴,閑夜思量淚滿襟。四海共誰言近事,
九原從此負(fù)初心。鷗翻漢浦風(fēng)波急,雁下鄖溪霧雨深。
慚愧蒼生還有意,解歌襦袴至如今。
卷657_18【商於驛樓東望有感】羅隱
山川去接漢江東,曾伴隋侯醉此中。歌繞夜梁珠宛轉(zhuǎn),
舞嬌春席雪朦朧。棠遺善政陰猶在,薤送哀聲事已空。
惆悵知音竟難得,兩行清淚白楊風(fēng)。
卷657_19【寄南城韋逸人】羅隱
杜甫詩中韋曲花,至今無賴尚豪家。美人曉折露沾袖,
公子醉時香滿車。萬里丹青傳不得,二年風(fēng)雨恨無涯。
羨他南澗高眠客,春去春來任物華。
卷657_20【梅花】羅隱
吳王醉處十馀里,照野拂衣今正繁。經(jīng)雨不隨山鳥散,
倚風(fēng)疑共路人言。愁憐粉艷飄歌席,靜愛寒香撲酒樽。
欲寄所思無好信,為人惆悵又黃昏。
卷657_21【淮南高駢所造迎仙樓】羅隱
鸞音鶴信杳難回,鳳駕龍車早晚來。仙境是誰知處所,
人間空自造樓臺。云侵朱檻應(yīng)難到,蟲網(wǎng)閑窗永不開。
子細(xì)思量成底事,露凝風(fēng)擺作塵埃。
卷657_22【和禪月大師見贈】羅隱
高僧惠我七言詩,頓豁塵心展白眉。秀似谷中花媚日,
清如潭底月圓時。應(yīng)觀法界蓮千葉,肯折人間桂一支。
漂蕩秦吳十馀載,因循猶恨識師遲。
卷657_23【謁文宣王廟】羅隱
晚來乘興謁先師,松柏凄凄人不知。九仞蕭墻堆瓦礫,
三間茅殿走狐貍。雨淋狀似悲麟泣,露滴還同嘆鳳悲。
儻使小儒名稍立,豈教吾道受棲遲。
卷657_24【代文宣王答】羅隱
三教之中儒最尊,止戈為武武尊文。吾今尚自披蓑笠,
你等何須讀典墳。釋氏寶樓侵碧漢,道家宮殿拂青云。
若教顏閔英靈在,終不羞他李老君。
卷657_25【重送朗州張員外】羅隱
朱輪此去正春風(fēng),且駐青云聽斷蓬。一榻早年容孺子,
雙旌今日別文翁。誠知汲善心長在,爭奈干時跡轉(zhuǎn)窮。
酬德酬恩兩無路,謾勞惆悵鳳城東。
卷657_26【廣陵秋夜讀進(jìn)士常修三篇因題】羅隱
入蜀歸吳三首詩,藏于笥篋重于師。劍關(guān)夜讀相如聽,
瓜步秋吟煬帝悲。景物也知輸健筆,時情誰不許高枝。
明年二月春風(fēng)里,江島閑人慰所思。
卷657_27【逼試投所知】羅隱
桃在仙翁舊苑傍,暖煙輕靄撲人香。十年此地頻偷眼,
二月春風(fēng)最斷腸。曾恨夢中無好事,也知囊里有仙方。
尋思仙骨終難得,始與回頭問玉皇。
卷657_28【漢江上作】羅隱
漢江波浪淥于苔,每到江邊病眼開。半雨半風(fēng)終日恨,
無名無跡幾時回。云生岸谷秋陰合,樹接帆檣晚思來。
對此空慚圣明代,忍教纓上有塵埃。
卷657_29【秋夜寄進(jìn)士顧榮】羅隱
秋河耿耿夜沈沈,往事三更盡到心。多病謾勞窺圣代,
薄才終是費(fèi)知音。家山夢后帆千尺,塵土搔來發(fā)一簪。
空羨良朋盡高價,可憐東箭與南金。
卷657_30【寄渭北徐從事】羅隱
暖云慵墮柳垂條,驄馬徐郎過渭橋。官秩舊參荀秘監(jiān),
樽罍今伴霍嫖姚。科隨鵠箭頻曾中,禮向侯弓以重招。
莫恨東風(fēng)促行李,不多時節(jié)卻歸朝。
卷657_31【徐寇南逼感事獻(xiàn)江南知己次韻】羅隱
酒闌離思浩無窮,西望維揚(yáng)憶數(shù)公。萬里飄零身未了,
一家知獎意曾同。云橫晉國塵應(yīng)暗,路轉(zhuǎn)吳江信不通。
今日便成盧子諒,滿襟珠淚墮霜風(fēng)。
卷657_32【寄三衢孫員外】羅隱
小敷文伯見何時,南望三衢渴復(fù)饑。天子未能崇典誥,
諸生徒欲戀旌旗。風(fēng)高綠野苗千頃,露冷平樓酒滿卮。
盡是數(shù)旬陪奉處,使君爭肯不相思。
卷657_33【淮南送盧端公歸臺】羅隱
鳳鸞勢逸九霄寬,北去南來任羽翰。朱紱兩參王儉府,
繡衣三領(lǐng)杜林官。道從上國曾匡濟(jì),才向牢盆始重難。
應(yīng)笑張綱謾生事,埋輪不得在長安。
卷657_34【煬帝陵】羅隱
入郭登橋出郭船,紅樓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陳業(yè),只博雷塘數(shù)畝田。
卷657_35【馬嵬坡】羅隱
佛屋前頭野草春,貴妃輕骨此為塵。
從來絕色知難得,不破中原未是人。
卷657_36【柳】羅隱
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
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卷657_37【隋堤柳】羅隱
夾路依依千里遙,路人回首認(rèn)隋朝。
春風(fēng)未借宣華意,猶費(fèi)工夫長綠條。
卷657_38【孟浩然墓】羅隱
數(shù)步荒榛接舊蹊,寒江漠漠草凄凄。
鹿門黃土無多少,恰到書生冢便低。
卷657_39【秦紀(jì)】羅隱
長策東鞭及海隅,黿鼉奔走鬼神趨。
憐君未到沙丘日,肯信人間有死無。
卷657_40【仙掌】羅隱
掌前流水駐無塵,掌下軒車日日新。
謾向山頭高舉手,何曾招得路行人。
《全唐詩》的卷六
【黃臺瓜辭】李賢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奉和同太子監(jiān)守違戀】李元嘉
乾象開層構(gòu),離明啟少陽。卜征從獻(xiàn)吉,守器屬元良。
逖矣凌周誦,遙哉掩漢莊。好士傾南洛,多才盛北場。
地分丹鷲嶺,途間白云鄉(xiāng)。儲誠虔曉夕,宸愛積炎涼。
珠璧連霄漢,萬物仰重光。
【奉和圣制過溫湯】李貞
鳳輦騰宸駕,驪籞次乾游。坎德疏溫液,山隈派暖流。
寒氛空外擁,蒸氣沼中浮。林凋帷影散,云斂蓋陰收。
霜郊暢玄覽,參差落景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