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家風家訓古文】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席出看。寧割席分坐,日:“子非吾友也。” 一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第2句】:英雄不貪財,好漢不貪色。憂愁令人老,縱欲必傷身。有了滿腹才,不怕運不來。有山必有水,有人必有鬼。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功夫。欲速則不達,功到自然成。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長衫有人穿,長話無人聽。
【第3句】:【人生啟示】 誠實,就是說真話,不弄虛作假。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尊嚴感。一個人首先成為一個對自己誠實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信的人,一個正直有力量的人。
【第4句】:【人生啟示】 哈佛的錄取標準雖然苛刻,但它也啟示著我們,將來要想真正適應社會、成為一個站在時代潮流前沿的優秀人才,你不僅僅要學習好,還要有自己的特殊才能、社會參與能力和社會生存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各方面的能力和興趣,以便在未來能更自信地揮動自己的翅膀。
【第5句】:【家風家訓古文】 鄉曲士夫,有抉術以待人,近之不可,遠之則難者,所謂君子中之小人,不可不防,慮其信義有失,為我之累也,農、工、商、賈、仆、隸之流,有天資忠厚可任以事、可委以財者,所謂小人中之君子,不可不知,宜稍撫之以恩,不復慮其詐欺也。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第6句】:【《現代陋室銘-- 勸 世 人 》】 四勸兄弟要互敬,你們本是同胞生。兄要忍來弟要敬,有點家產不要爭。 有事相互多商量,要學桃園三弟兄。千萬別信饞言語,信了讒言壞事情。
【第7句】:修身豈為名傳世,做事惟思利及人。千秋事業原非易,萬代根基由來深。大公無私人人敬,自私自利人人恨。不是天下無好人,是你顧己不顧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能受苦者為志士,肯吃虧者非癡人。
【第8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有多大本錢,做多大生意。有恩當須報,無仇莫結怨。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有根才開花,無蔓不結瓜。有功不自恃,栽樹不乘涼。有官居鼎鼐,無宅起樓臺。有花方酌酒,無月不登樓。
【第9句】:【家風家訓家規】 孔子說:“勸諫的話,可以說進去,我就擔當那過錯;不能說進去,我就數責自己的過錯。”《詩經》。說:“有七個兒子,卻不能安慰慈母的心。” 這是兒子自責、自謙的話。又說:“早起晚睡勤奮工作,是為了不讓父母為自己所生的兒子羞愧。”這是說一刻也不放松自己。不把恥辱加到父母身上,這就是君子的孝道啊!
【第10句】:【家風家訓古文】 夫圣賢之書,教人誠孝,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魏、晉以來,所著諸子,理重事復,遞相模效,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范世也,業以整齊門內,提撕子孫。 ——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
【第11句】:家貧出孝子,國難顯忠臣。家貧兒吃苦,兒多母遭殃。家無讀書子,官從何處來。嫁得浮云婿,相隨即是家。嫁女擇佳婿,娶媳求淑女。奸情出人命,賭博出賊星。見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見面道辛苦,畢竟是江湖。
【第12句】: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察見淵魚者不祥,知人隱私者遭殃。讒言敗壞真君子,美色消磨狂少年。常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常運動,渾身輕;不運動,易生病。車到山前必有路,水到灘頭定有溝。
【第13句】:【人生啟示】 領導力和學習成績有一定的關系,但是沒有必然的關系。學習好不一定具備領導能力,而領導能力往往比學習好更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更能有助于一個人獲得成功。這就是為什么一個班級里當年的優等生只能做老師,而差生能夠成為企業家的秘密。
【第14句】:【三字經家訓家規譯文】再讓我們看一看四周環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這四時季節不斷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如此循環往復,永不停止。 〖啟示〗我們的祖先最早用鐵發明了“羅盤”,也就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從而使確定方位變得十分簡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針的作用太大了。在我們人類生活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第15句】:賢子賢女敬父母,好兄好地久團圓。世人都望家富貴,養兒養女教育難。蕭何造律蕭何敗,不斬蕭何律不行。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小犬無知嫌路窄,大鵬展翅恨天低。早去一天天有眼,再來此地地無皮。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把忤逆生。不信但看檐前水,點點滴在舊窩心。
【第16句】:一法通,萬法通。事憑中,理憑公。大戶窮,一包膿。鹽罐封,走了風。要得窮,翻祖宗。會做客,莫勞車。貓屙屎,自家嗡。有好客,無好車。來無影,去無蹤。無智名,無勇功。以成敗,論英雄。吏戶禮,兵刑工。
【第17句】:【人生啟示】 不要簡單地把創新當做一種口號,它首先是一種意識,一種精神,它是一種不囿于以往模式思變的意識,它是一種不甘于平庸渴望突破和進步的精神,不僅是社會進步的原始動力,也是個人在當今社會中生存的資本和倚仗。
【第18句】:【顏氏家訓——喪家朔望哀深當哭】 陰陽家認為:“辰日去世的人,既是水墓,又是土墓,所以喪家不能哭泣。”王充在《論衡》中則寫道:“辰日去世的人不能哭喪,除非是自己至親的人去世。”而今那些沒有教養的人,辰日遇到喪事,無論是輕喪還是重喪,全家上下都靜悄悄的,不敢發出哭聲,并謝絕吊喪的客人。道家的書上有這樣的記載:“無論是在晦日唱歌,還是在朔日哭泣,老天都要減損他的壽命。”如果在朔日這一天有人去世,喪家又悲痛萬分,難道為了使自己的壽命長一點,就不哭泣了嗎?真讓人感到困惑。
【第19句】:【家風家訓家規】 有小孩子的人家,必須經常告誡、約束自己的孩子,不要讓他到鄰居家損折果木等植物。飼養牛羊的人家,一定要看好自己的牛羊,不能讓它們跑到鄰居家地里踐踏、破壞莊稼。飼養雞鴨的人家,必須照看、管理好自己的雞鴨,不要讓它們到鄰居家的菜地里去啄損蔬菜。擁有家業的人家,必須勤勞謹慎地守護家業。墳地、山林要想綠樹成蔭、郁郁蔥蔥,必須砌起高高的圍墻,使人不能翻越進來。菜園、苗圃里種植蔬菜及各種果類時,要圍好籬笆,不能讓人通行,這樣就不至于出事后責怪他人了。
【第20句】:【經典古語賢文-萬世精典】請坐細聽吾言語,略說一二便知情。如何年老絕了后,口是心非殺得人。如何年老多兒女,熱心快腸求得人。曾見有人通閨閣,教女之道切要聽。女子生來人家去,為媳為婆自然清。為媳第一行孝道,孝順公婆兩大人。若是小姑并小叔,勝如同胞共乳生。清早打掃堂前地,燒茶煮飯要衛生。碗碟盅盞勤勤洗,不干不凈被人評。女兒幼小無知識,多在外面笑罵人。管兒管女要自管,莫要人家說上門。
【第21句】:【小傳】康熙(1654-1722年),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他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圍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
【第22句】:【醒世歌-古今賢文文案集七】 完名讓人全身遠害,歸咎于已韜光養德。原諒失敗者之初心,注意成功者之末路。 無求之施一粒萬鐘,有求之施萬金無功。節義來自暗室不欺,經綸繰出臨深履薄。
【第23句】:《現代陋室銘--雅室銘》 樓不畏高,安居則行;室無須大,雅潔則寧;雖非闊綽,卻含溫馨。朝陽映軒亮,皎月入窗明。不慕豪華居,安思別墅亭。可以聆樂音,寄詩情;無敷衍之累耳,無迎送之勞心。談笑皆好友,往來俱佳朋。聊慰曰:“室雅心清”。
【第24句】:【三字經家訓家規譯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做為處事做人的標準,社會就會永保祥和,所以每個人都應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啟示〗人類所食用的“五谷雜糧”就屬于植物。人類的生存有賴于大自然。我們應該了解它們,掌握這些知識,以便為人類服務。
【第25句】:砣小壓千斤,椒小辣人心。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千里不欺孤,獨木不成林。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人心。無錢休入眾,遭難莫找親。籬笆扎得緊,野狗鉆不進。生無一堆土,常有四海心。
【第26句】:【家風家訓古文】 日:“齊家治國,其理無二,使一家之間長幼內外,各盡其分,嚴于循理,則一家治矣。一家既治,達之一國,以至天下,亦舉而措之耳。朕觀其要,只在誠實而有威嚴,誠則篤親愛之恩,嚴則無閨門之失。’——明代朱元璋《明實錄·太祖實錄》。
【第27句】:【勸孝歌】一 極盡所力勝金玉,父母不會去比攀。生前天天獻笑臉,強過逝后送紙錢。 莫等父母仙逝去,悔恨嚎啕拍心肝。牢記養育恩情重,養育之恩重過山。 莫道翰海無涯岸,父母恩情比海寬。莫道蒼穹無邊際,父母恩情大過天。
【第28句】:【人生啟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總統觸犯了法律也與庶民同罪,這樣就維護了法律的尊嚴,保證了國家的安定。在哈佛,校規面前人人平等,哪怕有些人再值得同情,也必須受到校規的懲罰,這維護了哈佛的尊嚴,保證了哈佛的品質。那么作為人呢?我們也應該堅持自己的做人原則,為自己的尊嚴保證自己的品質。
【第29句】:民要安家,官不修衙。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名高妒起,寵極謗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莫忘久德,不思久恨。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牡丹花好,綠葉扶持。男不斗婦,女不讓路。
【第30句】:【勸孝歌】 白晝兒睡把事辦,或織布來或縫衫。兒醒連忙丟針線,解衣喂乳哄兒眠。 晚間兒睡把燈點,或做鞋襪或紡棉。出入常把娘來喚,呼爹叫娘親喜歡。
【第31句】:家藏經史子集部,人在煙霞泉石間。家常便飯吃得長,粗布衣裳穿得久。家花沒有野花香,野花哪有家花長。家里不和鄰里欺,夫妻不和扯破衣。家有余糧雞犬飽,戶多書籍子孫賢。家中父母是活佛,何用靈山朝世尊。
【第32句】:問路不行禮,多走二十里。我不下油鍋,誰去下油鍋。無病休嫌瘦,家安莫怨貧。無貴賤不悲,無富貧亦足。無矜威益重,無私功自高。無酒不成席,無煙沒話題。無喪不流淚,無仇不開刀。無心求富貴,富貴逼人來。
【第33句】:【人生啟示】 社交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只要你生活在人群中就會和人打交道,就必須要懂得人與人之間交際的原則和技巧。社交能力是與人交往的能力,體現著一個人的智商和情商。
【第34句】:【家風家訓古文】 曾子曰:“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貴德、貴貴、貴老、敬長、慈幼。 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所謂貴德,為其近于圣也;所謂貴貴,為其近于君也;所謂貴老,為其近于親也;所謂敬長,為其近于兄也;所謂慈幼,為其近于弟也。” 一先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孝行》。
【第35句】:《現代陋室銘--陋妻銘》 妻不在多,有一則行;貌不在美,有德則靈。雖稱拙妻,質樸澄心。早晚撫兒女,朝夕相夫君。往來無是非,談笑皆正經。可以同患難,共苦辛。無官商之覬覦,無色鬼之調情。生活既寡淡,相貌亦平平;試問君,“誰如你行?”
【第36句】:禍在于貪小利,害在于親小人。君子當權造福,小人仗勢欺人。讒言敗壞君子,冷箭射死忠臣。寧愿貧賤一生,不可為富不仁。寧愿得罪君子,切莫得罪小人。下情難于上達,君子不恥下問。安得民情常達,唯恐己過不聞。
【第37句】:【千古賢文--處事------養生】老去不知花有態,亂來唯覺酒多情。門少車馬終年靜,身無憾事心輕松。人品若山極崇峻,情懷似水月幽清。年老方悔讀書遲,病久求醫為時晚。莫怨大夫沒好藥,三分吃藥十分養。以健為首財如草,舍財病除家會旺。與其病后去求醫,不如病前早預防。不食花酒不貪財,一世無災也無恙。飯前飯后洗洗手,免得病菌入胃腸。勸君勿飲無情酒,醉后叫人功業焚。
【第38句】:【勸世良言】 只顧自家奢靡樂,哪管百姓陋屋寒。品美酒 飲佳釀,不知毒藥把腸穿。 舉杯下肚欲念起,萬條毒蛇胸中翻。渾忘家有妻妾美,四處惹草把花沾。 色字頭上一把刀,刀刀刮你骨髓干。買糧田 將地圈,打下糧食堆成山。
【第39句】:【千古賢文--勤勞------節儉】富在辛勞貧在惰,成由節儉敗由奢。傳家萬事皆宜儉,教子千萬不外勤。一勤天下無難事,成功不負有心人。做事必求真善美,持家務守孝忠勤。懶漢怕苦收稗草,勤人辛勞收稼禾。群蜂若飛千萬里,方能釀得蜜一鍋。前人栽樹后人涼,前人種花后人香。為了子孫萬代福,寧愿重擔壓脊梁。鐵杵磨成繡花針,功夫一到自然成。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得蛟龍。
【第40句】: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容一番橫逆,增一番氣度;省一分經營,多一分道義;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加一分體貼,知一分物情。
【第41句】:【家風家訓家規】 天平節度使柳仲郢的母親韓氏,常常浸泡苦參、黃連和熊膽,交給幾個兒子,兒子們每天晚上讀書的時候,她就讓他們將這些東西含在嘴里,用這個辦法來制止他們打瞌睡。
【第42句】:【三字經家訓家規譯文】《孟子》這本書是孟軻所作,共分七篇。內容也是有關品行修養、發揚道德仁義等優良德行的言論。 〖啟示〗孔及是孔子的孫子,《中庸》的作者。《中庸》是關于人生哲學的一本書,它對中國人的人生觀影響很大。
【第43句】:【家風家訓古文】 抑余又有誡汝者,汝隨余在兩湖,固總督大人之貴介子也,無人不恭待汝,今則去國萬里矣,汝平日所挾以傲人者,將不復可挾,萬一不幸肇禍,反足貽堂上以憂。汝此后當自視為貧民,為賤卒,苦身戮力,以從事于所學,不特得學問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練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畢業而后,得一官一職,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青樹林,名滿天下,然猶就就也,常自恐懼,不敢放恣。 ——清代張之洞《誡子書》。
【第44句】:【家風家訓家規】 有錢,有勢,有名,是很多人希望擁有的,而一些道德高尚的君子,明明可以得到這些卻堅決不要,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憎惡它們不是由正當的途徑獲得。人怕的是只知求進而不知退讓,只知道獲取而不知道滿足,因而有困窮受辱的牽累,以及對以往過失的悔恨。古語說:“如果不知道滿足,就常常會在其他方面存在缺失。”所以知道滿足的足就經常是富足的。
【第45句】: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狡吏不畏刑,貪官不避贓。腳跑不過雨,嘴強不過理。腳長沾露水,嘴長生是非。皆在乾坤內,何須嘆別離。節食則無疾,擇盲則無禍。結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結有德之朋,絕無義之友。
【第46句】:【《現代陋室銘-- 勸 世 人 》】 勸世人孝為本,黃金難買父母恩。孝順生的孝順子,忤逆養的忤逆人。 老貓枕著屋脊睡,都是一輩傳一輩。為人不把二老敬,世上你算什么人。
【第47句】: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計較少。把握當下,就是用心。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步,在人生道中就會活得很快樂。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覺”,和“覺他”的德行。佛性,最講一個“善”字;禪境,最講一個“淡”字。
【第48句】:《現代陋室銘--學生銘》 分不在多,六十就興;讀不用功,能抄則贏。日晤周公,夜談愛情。吃穿問父母,出入坐計程。談笑皆三國,往來一大群。可以呼友朋,摔酒瓶。不知牛頓是誰,不知淵明何人。天馬行空狀,青春去無影。孔子云:“何知之有?”
【第49句】:心氣要高,姿態要低,低成就高;心胸要寬,心態要平,平自然寬。-情是一種心靈感覺,情中自有妙趣;淡是一種心靈味覺,淡里自有佳境。勿多言,多言多敗;勿多事,多事多患!.....和為貴,所以才要和睦、和善、和平;忍為高,所以才需忍讓、忍耐、隱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