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筷子插在豆腐里——穩當當的】(歇)形容穩妥可靠。
【第2句】:關公不殺曹操——思念舊情
【第3句】:【戲臺上娶媳婦】謂盡想好事。《新鳳霞回憶錄》:“小外行 還學唱小生!這才是戲臺上娶媳婦,想著美呀……”
【第4句】:春天的柳絮一一隨風飄揚
【第5句】:【什么種子出什么苗】(諺)指農作物下什么種子,就會生長出什么苗。常比喻有什么樣的父輩,就會有什么樣的后代,或有什么樣的領頭人,就會有什么樣的下屬。 也作什么種出什么苗,什么葫蘆畫什么瓢。 什么葫蘆開什么瓢,什么種子長什么苗。
【第6句】:【螞蟻戴籠頭】(慣)籠頭:套在騾馬等大牲畜頭上系韁繩的用具。 比喻擔不起來,頂不了事。
【第7句】:《百家姓》少了第二姓——缺錢
【第8句】:【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諺)既是親親熱熱的一家人,就不會說出不是一家人的冷漠話。多指彼此關系親密得如同一家人,就不可說見外話。
【第9句】:【蠹眾木折,隙大墻壞】(諺)蠹(du):蛀蟲。折:斷。指蠹蟲多了,能把樹木蛀折;縫隙大了,能使墻壁倒塌。比喻貪污腐化的惡風不煞,法律制度的漏洞不補,定會釀成無可挽回的大禍。
【第10句】:【和尚腦袋——一溜凈光】(歇)形容光光的,什么也沒有。
【第11句】:鹽溝子里的水——流到哪里哪里咸(嫌)
【第12句】:狗皮膏藥補漁網——干孔百瘡
【第13句】:【吊胃口】(慣)本指用好吃的食物引起人的食欲,比喻使人產生興趣或欲望。
【第14句】:【不是吃素的】不吃素,則吃葷,需要油水。指敲詐,動武 等。清代《官場現形記》:“再加派去的委員亦并不是吃素 的,萬太尊斟酌送些,他再借些,自然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了。”
【第15句】:【金漆馬桶——外面光彩,肚里臭不可聞】(歇)指人外表華麗,內心卑劣丑惡。
【第16句】:【慈母有敗子,嚴家無格虜】(諺)格虜:強悍、桀驁不馴的奴仆。慈母的寵愛,往往慣成敗家子弟;嚴厲的家法自不容有強橫的奴仆。 指治家貴在從嚴。 也作“慈母多敗兒”。
【第17句】:【合穿一條褲子】見“穿一條褲子”。
【第18句】:【護家之狗,盜賊所惡】(諺)惡:憎惡。指盜賊最憎惡忠實護家的狗。比喻陰謀作惡的奸詐之徒,最忌恨忠貞正直之士。
【第19句】:【牡丹花雖好,還要綠葉扶持】(諺)指牡丹花再美,離開綠葉陪襯,也顯不出它的艷麗。比喻本事再高強的人,離開得力人的輔佐,也成不得事。 也作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 牡丹雖好,綠葉扶襯。扶襯:扶持,幫襯。 牡丹花少不得綠葉扶。
【第20句】:【好酒不怕巷子深】見“酒好不怕巷子深”。
【第21句】:【好牛不緩,好馬不顛】釋義:好牛行走不遲緩,好馬騎著不顛簸。例句:不騎就不騎,不要胡說八道。我的白龍馬可不是顛人哩!常言說,“好牛不緩,好馬不顛”,不相信可以實踐。
【第22句】:【開口不罵笑臉人】(諺)對賠著笑臉的入絕不應張口謾罵。指人不可用粗暴的態度對待謙恭有禮或誠心賠禮的人。
【第23句】:菜籃子裝泥鰍——爬的爬,溜的溜
【第24句】:姑姑經常說她干活多,我干活少。奶奶數叨她說:“黃鱔泥鰍本來就拉不了一般長。”(河南·新野)
【第25句】:【君子不見小人過】釋義:君子不計較小人的過失。例句:“如今你要放他,正是君子不見小人過,……咱們就把他放了罷。”
【第26句】:【人怕敬,鬼怕送】(諺)人怕敬:你敬他,他也會敬重你。鬼怕送:你燒錢化紙送走它,它也就不好意思再纏你。指對人對鬼,都以善意相待為是。
【第27句】:【無鹽不解淡】見“沒咸不解淡”。
【第28句】:【萬萬歲】在古代,天子或皇帝稱為“萬歲”,諸侯或親王稱為千歲,“萬萬歲”稱誰呢?太上皇?顯然不是。“萬萬歲”不過是對皇上的阿諛奉承之詞。那么,它是怎么來的呢? “萬萬歲”一詞,出現于唐朝。相傳武則天稱帝后,特別喜歡別人吹捧她,借以抬高自己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鑾殿召集翰林院眾學士,出題答對。她脫口出了上題:“玉女河邊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眾學士搜腸刮肚,對答了幾十句,武則天都不滿意,甚覺掃興。這時一位慣于拍馬屁的學士看出她的心思,忙吟答道:“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則天聽了十分滿意,推為杰作。從此,“萬萬歲”一詞就流傳于朝野,歷朝歷代如此。
【第29句】:【裝龍似龍,裝虎似虎】(慣)指善于模仿或表演,裝扮什么像什么。
【第30句】:洪水沖了老鼠洞——窩子全完
【第31句】:【吃著碗里,望著鍋里】釋義:形容不滿足,太貪心。例句:“那薛老大也是吃著碗里瞧著鍋里的。”
【第32句】:【病急亂投醫】病勢危急,不管醫生好壞趕緊去找。謂形 勢急迫,來不及考慮和選擇。香港唐人《金陵春夢》:“他還 說這種病急亂投醫的辦法,一向是中國病人到了群醫束手 時的辦法,也就是把死馬當活馬醫的做法,效果如何,不問 可知。”
【第33句】:【引虎入羊群】(慣)比喻把壞人招引來禍害百姓。
【第34句】:星期一老師去開會時,我們班有幾位男同學大聲吵鬧。老師回來說:“貓子不在家,老鼠上籬笆。”(山東·文登)
【第35句】:【在京和尚出京官】(諺)指在京城的和尚往往吃香,就好比離開京城的京官在地方上吃香一樣。
【第36句】:吃了胡椒啃甘蔗——嘴甜心辣
【第37句】:【懶牛懶馬屎尿多】(諺)指懶牛懶馬只要一上套干活,就不停地拉屎拉尿磨時間。常比喻懶人做事,總是找種種借口少勞動或不勞動。 也作懶驢上磨屎尿多。 懶牛上套,屎尿都到。
【第38句】:【吃了豹子膽】(慣)形容人膽子大,什么都不怕。常用于指責人膽大包天。 也作吃了熊心豹子膽。 吃了豹子心肝熊的膽。
【第39句】:【勸將不如激將】見“請將不如激將”。
【第40句】:【人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做事要有領頭的。浩然《艷陽 天》:“是呀!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這里邊頂屬你威望 高,又頂屬你有辦法,當然你領頭兒了!”
【第41句】:【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的眼】(慣)比喻含糊了事。
【第42句】:咬破餃子皮——露了餡
【第43句】:【貓哭老鼠——假慈悲】(歇)指假仁假義,假裝同情受害者。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貓兒哭耗子——假慈悲”。
【第44句】:【看準狍子再摟火】釋義:摟火:開槍射擊。比喻看準對象,摸清情況后再進攻。例句:二雪沖出門:“大駱駝,你看準狍子再摟火!心邪歪胡放炮也不怕缺德損壽!”
【第45句】:崽大,爺難當。
【第46句】:兒歌——沒譜兒
【第47句】:【千文許要,一文許還】(諺)做買賣,賣主允許要價千文,買主可以還價一文。指買賣場中,漫天要價和就地還錢是平常事。
【第48句】:【 鑼齊鼓不齊】步調不一致,不整齊。張孟良《兒女風塵 記》:“除去幾個頭目和不懂事的小孩子,誰也不拍手,稀稀 拉拉,鑼齊鼓不齊。”
【第49句】:【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形容好打抱不平。成語:見義勇為。 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人家秦先生,根本與農場無關,純 粹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第50句】:【磨洋工】“磨洋工”一詞,一般多指消極怠工,干活磨磨蹭蹭。但它原來的含義不含有磨蹭、懶散的意思,而是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國舊式房屋,考究者要求“磨磚對縫”。磨磚,就是對磚的表面進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1917年至1921年,美國用清政府的庚子賠款在北京建協和醫院和協和醫學院,共耗資500萬美元,占地33公頃,建筑質量要求很高,外觀上采取中國傳統的磨磚對縫、琉璃瓦頂。由于這項工程是外國人出資、設計,中國人稱之為“洋工”。協和醫院有主樓14座,又都是高層建筑,“磨工”工序十分浩繁,而且工程質量要求很高,需要耐心、細致,“慢工出細活”,耗時很長,參加建筑工程的許多工人就把這一工序稱為“磨洋工”。 “磨洋工”可不是應付洋人,是轉義為貶義。
【第51句】:在班上舉行的“小巧手”自助餐比賽中,小明打的燒餅以色香味俱全獲一等獎。他自豪地介紹經驗:“近山識鳥意,近水識魚性,因為我爸媽是打燒餅的。”(河南·輝縣)
【第52句】:【添糧不如減口】(諺)過日子增添糧食,不如減少吃飯的人口合算。 指減少閑散的吃飯人口,是儉省節約最有效的措施。
【第53句】:缸里點燈——照里不照外
【第54句】:【三天不害人,一身筋骨疼】作惡成性。沙汀《淘金記》:“不 是吹牛,他的把戲我還看得少了?三天不害人,一身筋骨 疼,雜種就是這種貨色!”
【第55句】:【叫化子唱戲——窮開心】(歇)指人陷入窮困境地,卻故作歡樂,自尋開心。常含譏諷意味,有時用作自嘲。 也作“叫花子唱戲——窮快活“。
【第56句】:小學生看書——念念不忘
【第57句】:天安門升旗——太陽出來了
【第58句】:【 有眼不識泰山】泰山高大,居然不認識。借指沒有認出 重要人物,失禮。類似的:有眼不識荊山玉/俗眼不識神仙。 成語:有眼無珠。明代《水滸》:“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一,時 冒讀兄長,望乞恕罪!”
【第59句】:【移樹無時,莫教樹知】(諺)移栽樹木并沒有一定的時間,只要不讓樹木感覺到就行。指移樹最要緊的是不傷根須,不去原土。
【第60句】:爸爸有時飯吃得少,就怪媽媽飯做多了;有時吃得多,又怪媽媽飯做少了。媽媽生氣地說:“你的肚子是橡皮肚,緊的時候吃不了,松的時候又填不滿,叫我怎么估計呢?”(四川·西昌)
【第61句】:洗碗時,我要把半碗剩米飯倒掉,媽媽看見了說:“真是有粒黃豆支著牙,不知道姓啥了。不能倒!”(新疆·烏魯木齊)
【第62句】:近視眼看告示——迫在眉睫
【第63句】:【狐貍再狡猾,總要露出尾巴】釋義:比喻偽裝終究要被識破而暴露出真相。例句:從現在掌握的情況看,刁金貴很可能是敵人有計劃潛伏下來的特務。魚沉得再深,總有個冒泡的時候,狐貍再狡猾,總要露出尾巴。他既要進行反革命活動,遲早要暴露反革命的嘴臉。
【第64句】:【在肚皮里打官司】(慣)比喻有想法不直說,而是在心里琢磨、盤算。
【第65句】:一根繩子拴兩個螞蚱——飛不了你,也蹦不了他;誰也別想跑
【第66句】:雙休日的一天早上,媽媽叫我抓住清晨好時光讀半個小時的書,可我讀不到幾分鐘就或者走動一下,或者喝口水,或者翻一下書包。媽媽說:“種田勿離田頭,讀書勿離案頭。你可好,一會兒都坐不安穩。”(江蘇·海安)
【第67句】:從肚臍眼里打電話——心肺之言
【第68句】:老牛頭進湯鍋——難熬
【第69句】:【靶場上的人頭——干等著挨打】(歇)指被動地等待挨對方整治。
【第70句】:躲過棒槌挨榔頭——禍不單行
【第71句】:【臘月生的,凍手凍腳】釋義:臘月天冷,凍手、腳。“凍”與“動”諧音。比喻人手腳不老實,好動。例句:我對耿大田說:“你這個人,臘月生的,怎么老是凍(動)手凍(動)腳呢?”
【第72句】:放大鏡下看報紙——顯而易見
【第73句】:【香菇】“香菇”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野生菌類,無論炒菜燉湯都美味可口,是宴席上的珍品。何以叫“香菇”這樣好聽的名字,還有個十分動人的故事呢。很久以前,巫山腳下住著一對淳樸善良的夫妻,結婚幾十年都沒有個一兒半女。一直到老人滿六十歲時,才生了個女兒,且一出生就天賦異稟,不同凡響,開口就能叫爹娘。老年得嬌女,讓老夫妻大喜過望,他們搜腸刮肚、苦思冥想地為她取了個名字叫香姑。香姑長到十三歲時,父母先后去世了,由于沒有經濟來源,她的生活頓時艱難起來。村里有個財主早就垂涎于香姑的美貌,見此機會便假惺惺地派人上門對香姑問寒噓暖,心里卻打著乘機霸占她的如意算盤。香姑年紀雖小,但早就看穿了財主的用心,她怒斥并趕走了財主派來的人。財主見來軟的不行,就親自帶著家丁上門搶人。鄉親們聽說后都替香姑擔心。但香姑這時候氣定神閑,她讓鄉親們放心,說自己是天上的仙女,被派下來侍候兩位老人,現在這件事已經圓滿完成,自己也該回去了。說著她拍手一招,天上馬上飛過來一只五彩錦雞,落到了香姑的身旁,她騎上錦雞飛到了空中。這時壞財主剛好趕到,看到煮熟的鴨子要飛了,急忙命人用箭向香姑射去。只見香姑不慌不忙,從空中撤下一把小白子兒,將射出的箭倒撞了回去。惡有惡報,財主被箭射死了。那些小白子兒落地后都慢慢變成了菌兒。鄉親們按香姑吩咐,把這些菌兒采來煮菜,味道極為鮮美。為了紀念香姑,人們便把這種菌兒叫做“香菇”了。
【第74句】:鐮刀割韭菜——刀齊
【第75句】:【吐壞水兒】(慣)比喻出壞點子,耍狡猾手段。
【第76句】:神龕上掛糞桶——糟蹋神像
【第77句】:【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北京天橋一帶,以往多有耍武藝 的,技藝不高,常以自夸來招攬觀眾。借指說大話,不見行 動。浩然《艷陽天》:“那是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一天到晚 空喊口號。”
【第78句】:【騎馬隨鞍,入鄉隨鄉】見“到鄉隨鄉,騎馬隨鞍”。
【第79句】:【揀了芝麻,丟掉西瓜】見“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第80句】:【一場官司一場火,任你好漢沒處躲】(諺)舊指打官司如同遭火災一般,使人傾家蕩產。也指火災和打官司一樣損失慘重,令人無法承受。
【第81句】:【天塌下來當被蓋】(慣)形容人堅強樂觀,在災難面前毫不畏懼,或對重大的變故滿不在乎。 也作“天塌下來當被窩蓋”。
【第82句】:【打悶葫蘆】(慣)悶葫蘆:也叫“悶葫蘆罐兒”,即撲滿,存錢用的瓦罐兒,上面留有細長的孔,錢幣放入之后,要打破瓦罐兒才能取出,比喻難以猜透的話或事情。指猜測令人納悶的話或事情。
【第83句】:鱉蛋上抹香油——圓滑;又圓又滑
【第84句】:【墜入五里霧中】見“墮入五里霧中”。
【第85句】:【老虎戴念珠,假裝善人】釋義:念珠:數珠,佛教徒誦經時用來計算次數的成串的珠子。比喻偽裝成好人。“戴”又作“掛”。“假裝”又作“假充”。例句:韓寶根又說:“錢萬利是老虎戴念珠,假裝善人。咱使他的錢,就等于用他的高利貸呀!”
【第86句】:有一道數學題,爸爸給我講了四五遍,我還是不會。爸爸生氣地說:“木頭鉆個眼能透氣,你卻是塊鉆不透眼的木頭。”(江蘇·連云港)
【第87句】:【天要落雨,娘要嫁人】(諺)娘:寡婦。就像天要下雨一樣,寡婦決意要嫁人,是誰也阻攔不住的。多泛指鐵了心要干某事的人很難勸阻。 也作“天要下雨娘要嫁”。
【第88句】:【舍命陪君子】下決心成全對方。老舍《正紅旗下》:“是 呀,辦婚喪大事的人往往傾家蕩產,難道親友不應當舍命陪 君子么?”
【第89句】:香,要親還是閨女娘,一點兒也不假呀!”(山西·太原)
【第90句】:【翻臉不認人】(慣)形容態度突然改變,不講一點兒情義或情面。 也作“翻臉不認親”。
【第91句】:【泥鰍難捉,人心難摸】(諺)泥鰍:魚類,體呈圓柱形,有黏液,光滑難捕捉。指人心難以摸清,就如同泥鰍難以捉摸一樣。
【第92句】:毒蛇見雄黃——酥到骨
【第93句】:上吐下瀉——兩頭忙
【第94句】:【閉塞眼睛捉麻雀】(慣)比喻目標不明確,盲目行動。
【第95句】:【吃過水面】(慣)本指面條煮熟后在涼水中過一下再吃,比喻在商品交易中轉手倒賣,從中獲利。也比喻替別人辦事,從中得好處。
【第96句】:【一語道破天機】(慣)天機:迷信指神秘的天意,比喻重要的秘密。 指一句話揭穿了秘密。
【第97句】:【喂腦袋】(慣)指吃飯。
【第98句】:【一根棍子吞到底】釋義:比喻橫下一條心,干到底。例句:拿我來講,那我是打定主意,一根棍子吞到底。反正苦瓜種下了,就剝開臉皮搞。
【第99句】:【鐘在寺院聲在外】釋義:比喻名聲在外,人人都知道。“聲”又作“音”。例句:你還不知道我這個人是錢到手飯到口,鐘在寺院聲在外,開費大著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