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小紅的媽媽和奶奶常拌嘴,她的爸爸在夾縫中來回圓場。她的奶奶說她爸是“墻頭草,隨風倒,哪邊有利哪邊靠”,她的媽媽則數落她爸是“和稀泥兒,不是正經人兒”。(河南·南陽)
【第2句】:【 挖自己的肉,補人家的瘡】損害自己,幫助他人。成語:挖 肉補瘡。黃谷柳《蝦球傳》:“世界事,道理很漂亮,做起來全 不是那末一回事,挖自己的肉,補人家的瘡,我不干。”
【第3句】:【紙幣】在紙幣普遍流通的今天,就更有必要探源一下“紙幣”。 “紙幣”最早出現在中國。宋真宗時期,在四川出現了代替金屬貨幣的紙幣,這種紙幣稱為“交子”。它不僅足中國最早的紙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自唐朝中期以后,四川的商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北宋初期,在四川成都地區仍流行鐵錢。鐵錢有大小兩種,大鐵錢每貫重20多斤,小鐵錢每貫也有6斤多,攜帶起來極不方便,影響了商業的發展。宋真宗時期,在政府的許可下,成都十六家富戶共同印制的“交子”,代替鐵錢在市場上流通,作為現錢使用。后來,交子改由官辦,流行漸廣。紙幣幾經沉浮,終成氣候。
【第4句】:【王顧左右而言他】釋義:王:指梁惠王。顧:看。他:其他的,別的。指回避正面提問而扯其他的。例句:羅汝明總是笑而不答,或者是來一個“王顧左右而言他”。
【第5句】: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第6句】:【寒門生將相】(諺)寒門:窮苦人家。將相:將帥和卿相。將相這樣的棟梁之材,往往出自窮苦人家。 指貧窮人家的子弟往往有大出息。 也作寒門產貴子,白戶出公卿。 貴子:達官貴人。白戶:白草蓋頂的屋子,借指貧寒人家。 寒門出將相,草莽出英雄。
【第7句】:【身在曹營心在漢】釋義:蜀將關羽被曹操拘禁,曹操為使關羽投降,給了關羽優厚的待遇,但是關羽照樣想念劉備。比喻人在這一方,心卻想念另一方。例句:有人在一個單位玩不轉了,就托人找關系,一走了之。這就助長干部身在曹營心在漢,騎著馬找馬的壞風氣。
【第8句】:【看景不如聽景】見“觀景不如聽景”。
【第9句】:【 良心長在胳肢窩里】良心不正,行事不端。從維熙《泥 濘》:“當然,生活中總是有一些把良心夾在胳肢窩里,在歷 史風暴中順風揚沙的投機商。”
【第10句】:【七十不打,八十不罵】(諺)對七十歲的老人,不可用打來懲罰他;對八十歲的老人,不可用罵來懲罰他。指對于年事已高的老人,要寬容善待。
【第11句】:【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諺)指人只有到了生死關頭或貧富貴賤發生根本變化的時候,才能辨別出發情的真偽與深淺。 也作一富一貧,乃見交情;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一死一生,乃見交情。
【第12句】:【良馬不窺鞭,側耳知人意】釋義:窺:暗中察看。良馬不待鞭起,側耳便能領會御者的心意。比喻才智很高的人,辦事不待驅策。例句:魏府大覺和尚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日:“良馬不窺鞭,側耳知人意。”
【第13句】:岳飛背上刻字——精忠報國
【第14句】:【夾肢窩生瘡——陰毒】(歇)夾肢窩:也作“胳肢窩”,腋窩。本指陰處長毒瘡,轉指陰險毒辣。
【第15句】:【水是土地的血液】釋義:沒有水,土地就不能長莊稼。例句:沙比爾望著這有水便可以變成良田的荒地,心里可不是滋味。“水是土地的血液”,“土地離不開水,好漢離不得群。”
【第16句】:【只重衣衫不重人】(慣)只看重人的穿著打扮,不看重其人品和才學。形容人勢利。
【第17句】:【忘在腦后】(慣)指把事情忘光了。 也作忘在脖子后頭。 忘到脖子后頭。 忘到脊梁后頭。
【第18句】:這幾年,爸爸做生意賺了錢,生活水平提高了,家中有大彩電、洗衣機和冰箱。前天,爸爸又買回一輛摩托車。一天中午,爸爸又讓我去割肉。媽媽卻說:“不要剛穿上鞋就忘了赤過腳。”(河南·鄧州)
【第19句】:【拆爛污】(慣)拆:排泄(大小便)。 爛污:稀屎。比喻把事情弄得無法收拾。
【第20句】:梭子兩頂頭——尖對尖
【第21句】:【穿小鞋】釋義:比喻暗中玩弄手段,使人受到刁難、打擊報復,又無法說出口。例句:“咱們倆一齊心,處處找她的毛病,老給她小鞋穿,她就不敢再美了!”、
【第22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諺)好藥入口很苦,但有利于治病;忠誠的勸告聽起來刺耳,但有利于行為。指直言忠告是有益的,但不容易被人接受。 也作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 苦藥利病,苦口利用。
【第23句】:【馬老卸鞍,虎老歸山】(諺)馬老了,就應卸下鞍韉,不再征戰;虎老了,就應歸臥深山,不再騰躍。比喻人到老年,就應辭去職務,頤養天年。
【第24句】:青蛙腚里插雞毛——算什么鳥
【第25句】:【砍柴刀刮臉——懸乎】(歇)指危險或不保險。
【第26句】:【變卦】已定的事忽然改變,被稱作“變卦”。 “變卦”源自《周易》。變卦是占筮兩爻次所得到的兩個卦。如,先占一次得到觀卦,又占一次得到否卦。第二次占卦不是在第一次占卦的基礎上動一根爻,而是重新完整地占一次,占得的卦為本卦或正卦,所變之卦為之卦或變卦。后來,人們把說話不算數叫做“變卦”。
【第27句】:【翻老皇歷】(慣)皇歷:歷書。比喻按照陳舊過時的經驗、規矩辦事。 也作翻隔年的皇歷。 翻過去皇歷。 翻舊皇歷。
【第28句】:【窮漢妻,半張犁】(諺)窮漢的妻子,干起活來要頂半張牛拉的犁。 指舊時窮人的妻子要干很重的勞力活,生活負擔十分大。
【第29句】:【標點符號】中文原來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所以,要讀古書先要學習句讀,自己去給文章斷句(加標點符號)。不只中文是這樣,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臘文古代也都沒有標點符號。標點符號的流行,只是近兩三百年間的事情,它其實是一個商業行為的結果。歐洲工業革命前,出現了古登堡印刷術,書籍出現并成為最古老的工業產品,進入市場成為商品。出于成本考慮,印刷商也就是書商就想做大量印刷來攤薄成本,于是,他們聯手語言文字學家發明了標點符號,讓書變得更容易讀,讀得更快。這還不夠,還要分段。分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前歐洲人讀不分段的《圣經》每次都老老實實從開篇讀起,《圣經》分段后,人們開始認為不同段落重要程度不同,分歧就產生了。所以,英國大哲學家約翰·洛克說:“《圣經》分段印刷是無恥商人釀制的悲劇,他們為了讓《圣經》更暢銷強行分段,分段以后我們的信仰將四分五裂。”后來的結果被洛克不幸言中——基督教分裂成一大堆教派、教會。不管商業行為也好,政治目的也好,不可否認,標點符號確實給人們讀書帶來極大的方便,并且成為語言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第30句】:扭著脖子想問題——盡是歪道理
【第31句】:青蛙鼓肚子——氣呼呼的
【第32句】:【愛他的,著他的】(諺)對誰偏愛、溺愛,就不免要受誰的制約,甚至受騙上當。指偏愛與溺愛,必定落得個被動的結局。
【第33句】:【無本難求利】(諺)指做生意要有本錢才能求得利潤。
【第34句】:【東不成,西不就】(慣)指擇偶或擇業不順利,總是不成功。也泛指事情總是辦不成。
【第35句】:半道上撿個喇叭——有吹的了
【第36句】:【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慣)覓:尋找。指費盡干辛萬苦到處去找都找不到,卻在無意中毫不費力就得到了。 也作“踏遍青山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第37句】:【 呆子幫忙,越幫越忙】指不會幫忙,幫倒忙。張賢亮《男人 的風格》:“你我,都使我想起了我老家的一句土話,叫郭呆 子幫忙,越幫越忙。”
【第38句】:【兔子多咱也駕不了轅】釋義:多咱:什么時候。轅:伸出車前駕牲口的兩根直木。兔子永遠也不能駕轅拉車。比喻能力差或本質不好的人擔不得重任。例句:我說,不行,改不了的,你們要不信,走著瞧吧,老言古語沒錯提:“兔子多咱也駕不了轅。”
【第39句】:老牛頭進湯鍋——難熬
【第40句】:【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強調要遵守法紀。馬烽《劉胡蘭 傳》:“你老說的,倒也是一番道理。古話說:國有國法,家有 家規,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
【第41句】:【 話傳三遍假變真】傳話會走樣,一再傳播,容易使人信以 為真。類似的:話經三張嘴,長蟲也長腿。成語:以訛傳訛 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話傳三遍假變真,藥方子抄三 遍吃死人!你們純粹是胡說八道!你們說人家,先撒泡尿 照照自己!”
【第42句】:雞蛋里孵不出小雞——壞蛋
【第43句】:【良言難勸該死鬼】(諺)好話勸不轉非死不可的鬼。指對那些死心塌地不肯回頭的人,用多少好話也都沒有用,只能任其自然。 也作良言勸不醒該死的鬼。 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第44句】:【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見“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第45句】:【冷手撾不著熱饅頭】(諺)撾(zhua):抓。饅頭:饃饃。指冰冷的手難抓熱饃饃。比喻時機不到辦不好事,或方法不對頭難辦成事。 也作冷手難抓熱饅頭。 冷手抓不住熱饃饃。
【第46句】:【出了燈油錢,站在黑地里】付出代價,沒有報酬。菡子《糾 紛》:“當年那么大災荒都能帶他們一家糊過來,換了旁人真 不易得的,幫工五六年沒有算過一回工錢yipinjuzi.com,反而倒掏自己腰 包,這筆工錢算算也嚇人,人心換人心,不能叫劉二出了燈 油錢,站在黑地里。”
【第47句】:【有理不在聲高】吵嚷沒有用,必須講道理。聲高,也說: 嗓門兒粗。古華《姐姐寨》:“有理不在聲高,不要開口就罵 人,喊人滾!”
【第48句】:針鼻不叫針鼻——線(顯)眼
【第49句】:【 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多指相貌 方面的缺點。期刊:“你老覺得我難看,你可以搖搖頭,撇撇 嘴,說我丑人多作怪,馬不知臉長,但你沒有資格說我下 賤。”
【第50句】:【不怕官,只怕管】釋義:大官不可怕,怕的是頂頭上司來管。例句:他今日發跡,得做殿帥府太尉,正待要報仇,我不想正屬他管。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俺如何與他急得?
【第51句】:【神龍見首不見尾】(慣)形容行動巧妙迅速,或行動詭秘,不見蹤影。
【第52句】:【上山擒虎易,開口求人難】見“入山擒虎易,叉手告人難”。
【第53句】:【冬至長于歲】(諺)冬至:節氣名,標志著從這一日起,進入嚴寒時段。長(zhang):大。指按照民間習俗,冬至節比過大年還熱鬧。
【第54句】:【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從三師武藝高】釋義:多向幾個老師求教就會本領高強。例句:“俗話道:‘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從三師武藝高。’往后兒,你要注意隨時隨地向認字的入學習,多認些老師。”
【第55句】:【是山總有路,是河總有橋】(諺)山不論大小,總有可爬上去的路;河不論寬窄,總有可渡過去的橋。 比喻問題不論簡單與復雜,都會有解決的方法。
【第56句】:【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無處可去,絕望。成語:走投無路。 明代《西游記》:“不須羅噪,但依我分擺:孫大圣和太子同領 著兵將下去,我們三人在口上把守,做個里應外合,叫他上 天無路,入地無門,才顯些手段。”
【第57句】:吃炒面哼小曲——含糊其辭;含含糊糊
【第58句】:【黃瓜菜都涼了】釋義:黃瓜菜本來就是涼的,這是一種詼諧的說法。比喻什么都晚了。例句:劉三兒傲慢地挺起胸脯:“要指望著你們兩個找葫蘆,黃瓜菜都涼了。”
【第59句】:姐姐就要去東山參加學校組織的軍訓了。頭天晚上,一家人都在為她的遠行做準備。她的同學見了說:“這就叫一個殺豬的,三十二個拉腿的。”(山西·太原)
【第60句】:大炮筒子——不轉向;不會拐彎
【第61句】:【送上門的買賣主動出售】指事情出于主動自愿。明代 《西游記》:“他兩個化齋來,一定尋師父吃;尋不著,一定尋 著我們門上。常言道:送上門的買賣好做。且等慢慢地捉 他。”
【第62句】:【砍的不如鏇的圓】(諺)鏇(xuan):用車床或刀刃轉著圈地削。指用刀斧砍的不如鏇下的圓。 比喻編造的假話不如順情合理的話可信。也指做事死搬硬套不如靈活應付好。 也作“砍的不圓鏇的圓”。
【第63句】:【大廟不收,小廟不留】(慣)形容孤苦無依,無人收留。 也作“大廟不收,小廟不要”。
【第64句】:滿嘴塞黃連——說不出的苦
【第65句】:【穿一條褲子】(慣)1比喻互相勾結、包庇。2形容二者親密無間。 也作“合穿一條褲子”。
【第66句】:【栽刺不如栽花】(諺)栽種帶刺的植物會刺傷人,栽種開花的草不可供人欣賞。比喻傷害、得罪別人,不如施恩、結好別人。
【第67句】:【閉著眼睛說瞎話】(慣)指不顧事實地胡說。 也作“閉著眼睛胡說”。
【第68句】:奶奶聽說慣偷王五的兒子在學校偷人家的鋼筆,就說:“唉!根不正,秧不正,結個葫蘆扭著腚啊!”(河南·南召)
【第69句】:【驢皮影子,由人耍】驢皮影子,指皮影戲中的人物,由演員 在幕后操縱。比喻傀儡。浩然《艷陽天》:“你哩,主任,主任 還是副的,屁味兒,掛牌子的,跑龍套的,驢皮影子,由著人 家耍。”
【第70句】:【西瓜皮擦屁股——沒有個完了】(歇)指事情越來越麻煩,沒個了結的時候。 也作西瓜皮擦屁股——沒完。 西瓜皮揩屁股——沒完沒了。揩:擦,抹。
【第71句】:夜貓子進宅——兇多吉少;準沒好事
【第72句】:我遇到一個生字去問叔叔,叔叔說:“我可連一天圣人的罵也沒挨過,只認識扁擔那么長個‘一’字。”(安徽·利辛)
【第73句】:我和爸爸一起到地里看莊稼。看見紅薯長得非常茂盛,就纏著爸爸非要吃紅薯。爸爸說:“不行,不行,俗話說‘六月六紅薯只有雞蛋粗’,太小了,過一段時間再吃吧!”(河南·鎮平)
【第74句】:十二只輪船出海一四通八達
【第75句】:【浮萍尚有相逢日,人豈全無見面時】(諺)浮萍:浮在水面上的草本植物。浮萍有時還會漂流到一處,人難道分別后就沒有再見面的機會?指人分別后定會重逢。
【第76句】:【 指桑樹罵槐樹/指冬瓜罵葫蘆】借別的事情影射或攻擊他 人。成語:指桑罵槐。西戎《賴大嫂》:“立柱媽,你說話說清 楚,不要指冬瓜罵葫蘆,你看見我的豬吃了哪里的莊稼?你 們抓住了?是我的不是?”
【第77句】:小雞下蛋——憋紅了臉
【第78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好的比不了,比差的還不錯。表 示中等,不好不壞,知足,或甘居中游。葉辛《蹉跎歲月》: “她家的生活水平處于上海的中等階層,比上不足,比下有 余。”
【第79句】:【徒知其一,不知其二】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80句】:【呼蛇容易遺蛇難】(諺)舊時民間傳說,有術士能用咒語聚蛇遣蛇,一旦咒語失靈,蛇來不走,術士受害。比喻人招惹是非容易,排解是非卻難。
【第81句】:【東風吹來往西倒,西風吹來往東倒】(慣)形容人立場不堅定,哪邊勢力大就倒向哪邊。
【第82句】:【前有車,后有轍】釋義:前面有車走過,后面便留下車轍印痕。比喻前人的經驗教訓,后人可作為借鑒。例句:萬一碰上鬼子偽軍跟他在一塊兒,也是一樣辦法,反正跑不了就光榮犧牲。前有車,后有轍,雙喜就是我的榜樣!
【第83句】:晚上,爸爸檢查我的練習冊,發現好幾道題我馬虎了,就說:“馬虎也是病,治療不及時沒準會鬧別的病(注:這句話套用的是一句廣告詞)。今后實行一個新招——發現立即擰。”(遼寧·岫巖)
【第84句】:【 說大話,使小錢嘴上大方,手里吝嗇。】韓志君等《籬笆· 女人和狗》:“行不行?說痛快話。你可不許說大話,使小錢 兒!”
【第85句】:【人沒名難呼喚,地沒名難送飯】(諺)人要是沒個名,想呼喚他也難;地要是沒個名,想給地里勞作的人送飯也難。指地和人一樣,都必須有自己的名字。
【第86句】:我一外出就亂花錢,爸爸說:“積錢就如針挑土,花錢好比浪沖沙。你這樣大手大腳的,就是有座金山也會被你花光的。”(四川·石渠)
【第87句】:手心手背都是肉。
【第88句】:【一個(姓)字分不開】釋義:說明一家人,分不開。例句:“一個‘李’字分不開,兄弟畢竟是兄弟!”
【第89句】:【油髻上封官,粉鼻凹里受宣——裙帶頭衣食】(歇)髻:假發盤成的髻。鼻凹:鼻翼兩旁凹下去的地方。受宣:接受皇帝的宣召。指靠裙帶關系當上高官。含譏諷意味。
【第90句】:【 跳下黃河洗不清】黃河水夾帶泥沙,渾濁。借指無法分 辯,洗刷不掉誤解。老舍《駱駝祥子》:“他不但不肯去偷了, 而且還怕別人進去了。真要在這一夜里丟了東西,自己跳 下黃河里也洗不清!”
【第91句】:【米谷里免不了有秕糠,沙子里有時也有黃金】(諺)秕(bi):空的或不飽滿的顆粒。谷米中免不了夾雜著秕糠,沙子里也常會夾雜著金粒。指事物不可能完全純凈。也比喻對人不可一概而論。
【第92句】:【一天等于二十年】謂發展極其迅速。此為大躍進時期流 行的口號。張賢亮《不可說》:“各種經濟成份的企業在政治 和法律上真正一律平等……那么,中國的社會生產力則會 有一個‘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飛躍發展。”
【第93句】:【自己跌了跤,埋怨門檻高】做錯事情,埋怨別人,或埋怨客 觀條件。類似的:栽了跟頭,埋怨地皮。《劉澍德小說選》: “瞧你這個人,這才是自己跌了跤,埋怨門檻高!”
【第94句】:【拿到一根金剛鉆,勝過一箱鐵釘子】釋義:比喻要抓住主要的,重要的。例句:你可挑揀那大而珍貴的,捉住一個打鐵的,頂一群小爐匠;拿到一根金剛鉆,勝過一箱鐵釘子。
【第95句】:【四面冒煙,八邊著火】(慣)形容事情緊急。
【第96句】:【話到舌尖留半句】(諺)話到出口時,應有所保留,不可和盤托出。 指說話不宜毫無遮攔,必須慎重思索,嚴加控制。 也作“話到嘴邊留三分”。
【第97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句俗語有混日子、消磨時光的貶義。生活中,有人遇事敷衍,得過且過,湊合著混日子,于是就會被別人戲稱為撞鐘和尚,甚至說連鐘也撞不響。那么,這一俗語源出何處呢?原來,出家人里確有專司撞鐘之事的和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鐘,指的是寺廟里的晨昏鐘。據佛家講,人生共有一百零八種煩惱,所以,按以前的寺規,就是在早晨和黃昏各敲一百零八下的鐘,以清除人生的煩惱,稱為晨昏鐘。撞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存在一套嚴格的規定。撞鐘前,和尚必須默誦佛經,誦畢方能撞鐘。在撞鐘時要撞出輕重緩急的節奏,抑揚頓挫的韻律。晨昏兩次鐘,緊七下,緩八下,平平二十下,是為一通。如是者三,名為三通,共擊一百零五下,再撞三下,前后共撞鐘一百零八下。做一個合格的撞鐘和尚談何容易,故被挑選上的弟子不僅手腳麻利,腦子靈活,責任心強,而且還要精通經文,方可稱職。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撞鐘的和尚必須在二十分鐘之內敲完一百零八下,而且最后一下必須敲在十二點整(零時),差一秒不行,過一秒也不行,最后一下“夜半鐘聲到客船”。如此分秒不差的撞鐘功夫,實在令人嘆服。據說敲完鐘的和尚每回都有“猶如卸下千斤擔”的感覺。真是“鐘上一分鐘,鐘下十年功”啊。無奈俗人不解其中味,誤認為撞鐘的和尚輕松自如。真要是能像和尚一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工作就是高標準了。
【第98句】:【有男不娶老生囡】(諺)老生囡:父母年老時生下的女兒;老生女兒容易被溺愛、嬌慣,養成任性、懶惰等不良習性。指有兒子的話,不可讓他娶老生女兒。
【第99句】:【臉皮薄】(慣)指人容易害羞,不好意思。 也作“臉皮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