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你好你說打擾的雜文隨筆
從前打擾了,以后不會了。
①
“以后你結婚,記得給我發張喜帖?!?/p>
“一個人來嗎?”
“怎么?不歡迎?”
“不是,你知道的,婚禮上難免招待不周?!?/p>
“嗯,沒事。我不去就是了。”
你說過的,最喜歡我聽話這一點。
②
昨晚聽說你回家了,帶著女朋友。
得知這個消息時,我剛下班。走在大街上,恍惚間隱隱聽到有人在背后喊我名字,可待我轉身回頭的時候,滿眼都是陌生人。
“許是你自己魔怔,幻聽了?!睕]在人海中看見你的身影,我只好匆匆往回趕。
一對情侶打眼前走過,女生像是在鬧別扭,嘴里時不時蹦出一兩句,說男生不懂得體貼她之類的話。
男生緊緊跟在她后邊,不反駁,也不生氣,只是跟著她,手中還提著兩杯奶茶。袋子上寫著“抹茶奶蓋”這幾個大字,我看見了。
忘了剛才還在搜尋你,也忘了腳下要趕路,我停下來在路邊看他們。在離我不遠的地方,女生終于停下來,不再繼續走了。而男生更是走上前去,拿出袋子中的一杯奶茶,插上吸管,遞到女生手中。
女生接過奶茶,咕嚕咕嚕咬著吸管,突然間就笑起來了。我知道,她這是原諒男生了。
沒多久他們就離開了,女生牽著男生的手,一蹦一跳的,煞是可愛。
看著他們模糊在人群中的身影,我下意識就想起了你,也想起了我們。
電話里,阿姨說你帶回家的姑娘很漂亮,也很懂事?!八€幫我洗碗擇菜呢,這小姑娘,我是越看越喜歡啊?!卑⒁萄哉Z中流露出的歡喜,我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
曾經,我自作多情地以為我們分開后,你可能還會遇到愛情,但很難再有那么一個讓阿姨滿意的人。
事到如今,我才發現自己錯了。阿姨以前那么喜歡我,以后也可以像喜歡我那樣去喜歡別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我們之間,能阻擋我們在一起的,從來不是父母長輩,而是我們自己。
③
你還記得那天晚上我和你說的話嗎?
我說現在如果你執意要走,我不會挽留你。而且,多年以后,我也不再會徜徉于黑夜里尋找你的身影。
那天晚上,我寫完稿子就出門見你。我們平時見面總是喜歡約在晚上。因為我白天很難得空,而你也忙于工作。只有晚上,我們才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彼此。
晚上見面,即使我穿著拖鞋,不化妝,不涂口紅,也沒人看見。當然,不管我有沒有化妝,你都不會嫌棄我的。所以你見到我的時候,我就是踩著拖鞋在樓下溜達,等你來。
你一身西裝筆挺,一路牽著我走在人群里。我問你說這樣是不是和你很不搭?“沒事,你要是打扮起來,我遮不住路人的眼。”無論何時,你說話都是不緊不慢,也最能抓住我的心。
在奶茶店,你要了兩杯東西:一杯不加糖的卡布奇諾,一杯抹茶奶蓋。奶茶是我的,咖啡是你的。捧著奶茶,我們一邊走路一邊聊天。
我跟你講我寫完的稿子,和你分享我的構思和預訂目標。你說你相信我,看好我,比相信你自己更相信我,比看好你自己更看好我。
我打趣說要不要把你也寫進去,你說暫時先不用?!拔也划斉浣?,只當主角。”你那傲嬌的小模樣,我至今都記憶猶新。
可是后來啊,我寫了那么多主角和配角,寫了那么多愛情故事,喜的悲的,好的壞的,都沒有你,都是別人的`。
只有你知道我有多想在這條路上一直一直走下去,只有你清楚我想要的是什么。可是也只有你,最不識抬舉,最讓我無可奈何。
當真是一物降一物。遇見過那么多人,偏偏繞不過你。
④
你一定是提前準備好了臺詞,而且練了很久,預演了很多遍,才突然之間跟我提分手的吧。
不然怎么分開的時候,你西裝革履,光彩照人,而我卻披頭散發,還踩著拖鞋,一身狼狽呢。
為什么不提前告知我,讓我好好妝扮一下自己,等我穿上長裙,化上精致的妝容,踩上最愛的高跟鞋,然后再說分手呢?
這樣的話,至少我現在回想起來不會覺得太遺憾。這樣你才會在往后遇見別人時無意中想起我,想起我曾經也那么驚艷過。
當時我應該是沒有落淚的吧。很酷地走掉了,我記得。是我先走的,你在背后看著我先走的。走到一半我就后悔了,跑回去找你,你卻不見了。
華燈初上的街頭,我哭著喊你的名字。在路人的眼里,我肯定是個瘋子。瘋就瘋吧,無所謂,只要你回來就好。
路上,街頭,奶茶店,你都不在。穿梭在人群中,扒開一個又一個,一群又一群歡聲笑語的人,我哭到不能自已。
最后拖鞋走掉了,我光著腳回的家。
“她比你更需要我,對不起?!?/p>
“多久了?”
“半年了。”
“為什么?”
“對不起?!?/p>
“我問你為什么?”
“她更需要我?!?/p>
既然如此,那你走吧。
⑤
朋友都罵我傻,說我不懂得挽留你。
“只要你撒個嬌,他就不會走了?!?/p>
“何必那么逞強呢?偶爾軟一下,特別是在他說分手的時候。我敢保證,只要你說別走,他一定不會走的?!?/p>
“你啊,就是太要強了?!?/p>
果真如她們所言,只要我當初肯服軟,你就會留下來嗎?
不會的吧。執意要走的人,我如何留得???
我一直在想我是哪里不如她,哪里比不過她了?她又是如何讓你心生憐惜,以至于拋下我,選了她。
我以為是我做的不夠好,付出的不夠多。所以在那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都很自責,很愧疚,覺得是自己對不起你,虧欠了你。
可是當聽到阿姨說你帶她回家,你們很相配,而且阿姨很喜歡她的時候,我才終于釋懷了:
原來不是我不夠好,也不是我做的不夠多,只是你不愛我罷了。
只是不愛了而已,沒有那么多的為什么。
⑥
回到家,我和媽媽說我答應去相親。明天就去。她以為我瘋了,之前怎么說都不肯去。
之前不肯去是因為我無法釋懷,無法理解你為什么要和我分手,為什么要選擇別人。
明明我也不差,為什么不選我?
現在我釋懷了,也放下了。我不再執著于為什么我那么喜歡你,你卻喜歡別人。也不再對你以前有沒有喜歡過我這個問題耿耿于懷了。
我知道我現在可以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只有放下,然后再祝福你。
你不必擔心我會對你念念不忘。放心吧,我不會的。以前是我打擾了,以后不會了。
我說提筆忘字雜文隨筆
《燕趙都市報》記者要組織一次采訪,約我文案有關“提筆忘字”的事,我這里正好有一個活例。
學校正在期中考試,今天上午地理學科快要結束的時候,一個男生在那里抓耳撓腮,很煩躁的樣子,我就走過去,他居然忍不住問我:“老師,‘季節’的‘季’怎么寫?”我不相信一個高二文科生不會寫這個字,只能說是,情急之中他忘了怎么寫,我們也通常稱這種情況為“提筆忘字”。
提筆忘字的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常見。
我清楚地記得,我的現代文學老師講他的大學老師——一位中文系教授——給他們上第一節課的時候,自我介紹“我叫耿濤”,然后回轉身去,往黑板上寫自己的名字,結果,粉筆在那里頓了好幾下,居然沒寫出來,——他忘了那個“耿”字怎么寫。誰會相信,一個大學教授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呢?提筆忘字了。
提筆忘字現象應該分兩種情況:一是真的忘了,原來曾經會寫,但不是很熟悉;一是原來非常熟悉,猛然間想不起來,屬于暫時忘記。真正的提筆忘字應該是后者。而前者,當下見到的最多,也往往是自己認為“提筆忘字”,實際上是對那個字本來就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僅限于見過、寫過、曾經認識而已,并不是真的熟知。這種現象越來越多了。
隨著電腦、手機的普遍應用,智能化的漢字輸入法會自動生成詞語或成串的文案,人們越來越依賴這些便捷的輸入方式,從而越來越疏忽了對每一個漢字結構的書寫和認知,于是,當某一天,非得讓你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時,“提筆忘字”就在所難免了。
漢字書寫的機會越來越少。目前針對學生的考試,尤其是對高中生、大學生的考試,大多采用網絡閱卷,而且以客觀選擇題為主要考試形式,直接打鉤或者填寫A、B、C、D就夠了,很少動筆書寫,這就直接導致對漢字結構的不了解、書寫不規范、認得出但寫不來等現象,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了。
我們的祖先對漢字一直是很敬畏的。相傳,倉頡造字之時,“天雨粟,鬼夜哭”,那陣勢可謂驚天地泣鬼神了,造字也預示著先民新紀元的到來,是類似于開天辟地的大事件。后世對漢字的書寫也很重視,尤其是軟筆書寫時,一筆一劃,間架結構,都很考究,不敢馬虎,也因此成就了漢字書寫的崇高的.藝術境界。比如:“楷書四大家”的作品,至今仍為楷模;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不知道傾倒多少人。而且,漢字書法還兼具了修心養性的功效,成為一個人擁有學養、修養的象征。
好在,新的課程標準正在努力矯正以往的偏頗,高考的改革也將加大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的考核,作為傳統文化載體的漢字,也必將受到人們的重視,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不熟悉而造成的“提筆忘字”現象。
作為語文老師,我們在教給學生如何書寫和了解漢字時,不要僅限于將漢字當做一個符號來認識,更重要的是將形、音、義結合起來,最好是讓學生明白每一個漢字的來源,尤其是漢字簡化演變之后,有些漢字已經不容易看到它的原形,這就需要老師來告訴他們。其實,每一個漢字的形成,都是饒有意味的。
比如,我們平時容易書寫錯誤的反文旁"攵"。
反文旁是指"攵",共4畫,我們書寫時,常常寫作3畫的"夂"或"夊"。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書寫上的錯誤,只簡單強調顯然夠,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生知道這個字的來源。
"攵"雖然叫做反文旁,像反寫的“文”字,但從造字法來看,它跟“文”一點關系都沒有,在某種意義上講,反而跟“武”更貼近些。
"攵",是象形字,楷書中從"攴"(pū)字變形而來。"攴"字象形,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或持鞭擊打之形,本義大多與鞭打、敲打有關,如"牧"、"攻"、"敗"等。在現代漢字中,"攴"大多寫成"攵",只有極個別漢字還保留著"攴"的寫法,如"敲"。因此,我們今天見到的以"攵"為偏旁的漢字里,跟“文”一點關系都沒有。你可能會說“教”字,要知道,在奴隸社會,奴隸主就是用鞭子和棍棒“教化”奴隸的。
還有,我們通常說的左耳旁、右耳旁"阝"。
"阝"稱為左耳旁、右耳旁,卻跟“耳朵”沒有任何關系。左耳旁從"阜"(fù)變形而來,"阜"甲骨字形,像山崖邊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勢或升降等意義。本義是“土山”。左耳旁的字多與山有關,例如"陽",本義就是“山南水北”。右耳旁從"邑(yì)"字變形而來,是寫在字形右邊的"阝"。從"邑"("阝")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關,例如"鄰",本義是古代的一種居民組織,五家為鄰等。
還有,理解“關門閉戶”時,學生很容易把“戶”解釋為“窗戶”,那是他們沒有找到“門”與“戶”的關聯,如果知道了其實“戶”就是繁體的“門”的一半,是單扇門的時候,許多有關門戶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學生對這些知識很感興趣,了解到這些,對漢字書寫,以及漢字意義的理解與掌握,都會大有裨益。當然,也會幫助人們熟悉漢字,記憶漢字,正確書寫漢字,從而避免“提筆忘字”。
你好我有些累的雜文隨筆
我做了一個夢。
那夢好像一條通往桃花源的悠遠小道,沿途的一切如藕絲般牽連著我的心。
當我停下腳步,仰頭看天時,一朵絨白的蒲公英蕩進了我的眼簾。它搖晃著腦袋,頗有老夫子低吟之乎者也的架勢,在空中蕩漾了幾圈之后,靜靜地落在草地上,無聲無息。
我嘆了一口氣,不敢擾那獨屬于蒲公英的寧靜,只好放輕腳步繞道而行。
走著走著,小腿肌肉的酸脹告訴我,是時候找個地方休息了。
讓我駐足的是那長滿蒲公英的斷崖,微風揮了揮衣袖,絨白的小家伙們便順著風的'指引搖擺著頭,有的似是經不住誘惑,緩緩地松開抓根的手,跟隨著風兒蕩去它一心念著的地方。
它會去哪兒呢?
或許會像停在我眼前的那朵一樣,蕩夠了,就隨意落地,棲息于另一片安寧。
我找了一小塊空地,將自己塞進那片絨白的世界。
悄悄的,耳朵尋不見風的蹤跡,蒲公英們依偎著,恬靜地酣睡。
重慶,你好雜文隨筆
重慶,這座傳說中的山城,聽說輕軌會從居民樓間穿過。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地貌,倒是很讓人好奇。
6月,準備去重慶可以說是計劃之中。
由于在撒哈拉的事情都已經結束,而另一群小伙伴又都還沒有聚齊。還有三天左右的空閑時間,正好可以去與成都毗鄰而居的重慶,也可以去和分別已久的朋友聚聚。
從成都到重慶很方便,動車或者高鐵,一個小時的車程基本就可以到了。這么相近的兩個城市,卻又是截然不同的風格。一個平坦,四通八達,一個如在山中,高低起伏,有那么相同的一點,便是到處可見的火鍋店。
坐車到市內,直接去了朋友那邊,沒多久就到了。很久沒見,她也在開始一段自己的新生活。在經歷了武漢兩年多的奔波后,選擇回到父母身邊,熟悉的家鄉來開創自己的小事業。
我坐在她的店里,看著她忙這忙那,她教我做好吃的食物。之前只是在電話里面聽到她在這邊的忙碌,而當我真正走近她現在的生活,才感受到這些開始的不容易和她的變化,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在做決定并且去行動,更加堅強獨立又踏實沉穩。
和朋友的相聚總是很開心,這些看過你最挫樣子的人,可以無所顧忌的放飛自我。也是她們,才能感受到我有了什么樣的變化和保留的初心。
盡管她不斷地質疑我接下來的行程,對我不解又為我擔心。但又還是在無法改變我的決定時又默默地支持并關心著,總讓我覺得無比溫暖。
和她告別后,直接就去了重慶市區,火鍋,夜景,江小白,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到了已經訂好的一家50層樓高的青旅,坐落在長江邊上,洪崖洞旁。住了一間有著270度落地窗,上下鋪的房間。
店里養了只超級白的貓,忘記了是什么名字,應該也是鎮店之寶。時不時地出現在哪個角落,安靜又神秘的存在。
發現這邊的樓房基本都這樣的高度,從下面仰起頭往上看,感到那樓頂似乎就要捅破天際,或者也可以上去摘星星。
這樣的高度看夜景,萬家燈火都盡收眼底,整個城市都在腳下。難怪重慶會以夜景聞名,天然的地理優勢為它打造了一張無法復制的城市名片。
印象中《從我的'全世界路過》中的很多景都是在重慶取的,比較深刻的,就是伴隨著不同電臺主播悅耳的聲音,不斷移動出現的重慶夜景,航拍出來的效果,大氣。
晚上和同房間的女生一起出去吃飯。女孩名叫阿苗,獨自從廣東跑到這邊來,就是為了這邊的吃的,她說自己以前來過一次,就對這邊的火鍋念念不忘。
廣東那邊對于吃的更注重養生,煲湯,蒸煮,對于火鍋這類,應該是很少碰的,或許,她就是想來感受一下這邊的火熱和不一樣的生活。
有多少人來到重慶,或許就只是為了這里的食物,為了那種可以隨意召集一群朋友在街邊吃火鍋的熱鬧。即使是炎熱的夏天,只會讓這種熱鬧的氣氛更濃烈,卻并不會變淡幾分。
不僅僅是重慶,其實成都也是這樣的,而這種氛圍似乎在某種程度上,也有火鍋的影響。所以,重慶是適合一群人來的。
出門后發現整個城市連共享單車也沒有,或者說連公共自行車都沒有。這樣的地方,估計也不太適合,自行車的存在。這種逛街如爬山的節奏。
繁華的解放碑,和神秘感的洪崖洞,這里的晚上確實要比白天更有氣氛。各種小吃店在晚上也更加熱鬧了,也難怪阿苗對此念念不忘,就是吃貨們的天堂。
阿苗要帶著我去吃她以前吃過的一家烤豬蹄,帶著我轉了很多家小吃店,才找到了她去過的那家,完成了心愿,一起在外面吃了晚飯。
第二天去傳說中的長江索道,發現在重慶這樣的地方,手機上的地圖都不太好使,路并不都是方方正正,哪是走路,就是在爬山。電影里面荔枝和茅十八的追逐的場景,從里面爬不完的樓梯,看得出來,這樣的路遍布在重慶的大街小巷,并不稀奇。
到了入口,卻沒想到人會那么多,排著長長的隊。作為重慶特色的這個索道,總是被很多導演們偏愛,成為了很多電影和電視劇的取景地,雖然坐上纜車,一個來回,也就那么十幾分鐘的時間,但也還是吸引了很多前來感受電影場景的游客。
索道從幾十層高的居民樓間穿過長江,從索道看到路上的人和車就如螻蟻。從居民樓間穿過時,甚至能看到人家家里正在發生的事情。明明是一個電影場景,卻偏偏又走近了別人的生活。
重慶可能是有著某種文藝,又帶有生活感的城市,所以也才會成為很多電影導演熱衷的取景地。
晚上,再去洪崖洞,一座建在山上的房子。據說這是和宮崎駿電影《千與千尋》里面的場景很相似的一個地方。我想看看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從外面看起來,夜景是有幾分相似。而里面,就完全可以不用多停留了。不如到洪崖洞外面,等它的燈光漸漸都亮起來。
在去解放碑的路上,經過了那邊的藝術中心,看到里面好像正好有什么演出。黃牛正在販票,演出已經開場,黃牛的票就很便宜的準備賣出去。
買了張票進去,原來是一場芭蕾舞的表演,雖然并不太懂,但是舞者們所展現出來的美,還是讓人覺得這張票確實物超所值。
晚上回去,又遇到阿苗,原本以為她已經退房了,去另外一家旅店了,沒想到還在隔壁旅店。
我已經準備第二天離開重慶,而她也覺得再沒有什么停留的必要,也想要直接去成都了。我給她建議,如果去成都的話,可以入住撒哈拉。她很有興趣。
雖然最后沒有坐同一趟車回成都,但她還是被我帶去了撒哈拉,在撒哈拉跟她又見面了。
重慶重慶,它并不適合一個人去。它更適合成群結伴,去涮火鍋,去登上山頂。
上一篇:名人傳的經典臺詞合集5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