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精彩臺詞
熱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再創軍旅類影視收視率新高,那膾炙人口的'經典臺詞可謂人人耳熟能詳、婦孺皆知了。看著一個個陽剛男人縱橫疆場,是男人,你一定會熱血沸騰摩拳擦掌,為女子,莫不心生仰慕!再現我的團長我的團精彩臺詞,讓我們留住這經典的一切!
死了的已經死了,活得我帶你們回家。
裝犢子時間到了!——迷龍
拉上走不動的,趕上臭不要臉先走的(不拋棄不放棄的同義語!)
回家不積極,腦子有問題。
死啦死啦:你要能把老頭子說得感動得抱你親一口,我立馬升你為……尉官!
我早晚把他收拾成扒豬臉子,中午小雞燉蘑菇。
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云!
英國鬼說:他們死于狹隘和傲慢。中國鬼說:他們死于聽天由命和漫不經心。
如果你們只剩下一條褲衩,那你們為什么不用這一條褲衩,日本人?
副的,正的正燒著呢。
跟你一伙還不如和耗子認親戚呢。——
不辣:獸醫一哭,就證明這人是不行了。
上聯:煩啦煩啦。下聯:死啦死啦。橫批:煩死啦!
削他!削他!上這兒裝犢子來了!
你們在圍攻一個軍人,不光是一個軍人,還是一個愛國軍人;不光是一個愛國軍人,還是一個打過仗的愛國軍人;不光是一個打過仗的愛國軍人,還是一個和小日本打過仗的愛國軍人;不光是一個和小日本打過仗的愛國軍人,還是一個和小日本打仗以至于負傷的愛國軍人。
《我的團長我的團》的觀后感
《我的團長我的團》上映后,收視率一直很高,它的經典之處,除了銀屏效果的魅力之外,還在于其對人物和事件的真實贊美和批判。真實是藝術永不退色的主題。康紅雷導演近些年在電影界名聲大噪,大概也就是因此而得吧。
他可以把原本很嚴肅的軍事題材拍得趣味橫生,這就是制勝的法寶,因為風趣本就是生活所應該具備的特征,是人們所共有的追求。即便紀律嚴明的軍隊,他們也需要風趣,不然軍人還不得寂寞死。軍人也會想偷懶,也會想女人,也會打情罵俏,會倚強凌弱,還會在國事與家事之間猶豫,這都是人性的真實面孔。好的作品不會對陰暗面只字不提,而是在描寫的時候適當抑揚,突出主題。
中國戰爭電影,幾十年不變的夸大正面,忽略反面,神化我軍,愚化敵軍。我軍士兵都是英勇善戰的,軍官都是智慧超群,可以黨還沒號召就開始響應,上司還沒開口就毅然大義滅親,非常積極,毫不猶豫。不可否認中國近代有過一段大義滅親的歷史,但也不會在滅自己親人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吧,機器?近些年銀屏上終于適當涌現出了一批會笑,會哭,會猶豫,會抗議,會賤兮兮地求人,會無奈地適應環境的軍人了。這無疑是中國電影的一個進步。而康導無論國共,對就贊,錯就批,是為軍事藝術的'先鋒。
《團長》的價值,不只在銀屏效果和人性的真實描寫上,它對我們了解歷史還是有很大幫助的。之前無論是歷史教科書還是電影,似乎都沒有很好地盡到應盡的責任,我們不了解自己的歷史,一如我在云南接受了一二十年的教育,居然要等到在大學圖書館里“博覽群書”的時候才知道,云南有個抗戰名城叫騰沖——中國在抗戰里唯一主動出擊全殲日軍的戰役,一場萬余名同胞永遠沉眠疆土的悲壯的勝仗,也就是《團長》的拍攝地和故事發生地。后來又聽在那兒上學的同學介紹,騰沖有一座具有近萬座烈士墓的國殤墓園,幸好還有游客知道去緬懷一下我們的抗日的先驅。一個政黨隕落了,難道那些保家衛國的烈士也得跟著隕落嗎?記得大學《近代史》老師在講“統一戰線”相關章節時就曾發表過許多感慨,他甚至是撇開教材發表個人觀點的。
對于國軍的功過,《團長》公正地進行了描述,師長虞嘯卿與百姓一道同仇敵愾,他有屈原的修養,岳飛的豪情,有殲敵的決心,勝利的信心,但他治軍不當,只顧練兵不顧育人,他的兵忠的是他而不是國,殺敵靠的是命令而不是悲憤。我們甚至可以通過一些細節來預見兩黨更迭的必然性。看看虞家軍是些什么樣的人在操控,為了壯大自己而放棄戰機,為了迎合上峰而不惜犧牲部隊精銳的唐基;軟弱無能卻處處討好上峰,也深得上峰青睞的林譯。虞嘯卿是個悲劇性人物,空有一腔報國熱情,卻被唐基那幫子人束縛得失去了自我。龍文章之所以可以不受他們的牽制,是因為他早已把自己置身黨外,一心想要讓事情回到它本來的模樣——把矜功伐賞勾心斗角的心思拿來抗日救國。
影片里用了極短的一段,很側面地寫到了赤色分子,然而卻刻畫得入木三分。激情,樸實,深入民間,發動群眾,這便是赤色分子發展成為紅色武裝的資本。有那么多百姓還沒有接觸共產黨就已經在做共產黨的事了,可以這么說,那些赤色分子,他們的操控者不是哪一個黨派,而是共同的理想——抗日保家。龍文章和那些赤色分子一樣,政黨觀念根本不是很強,他們一心只想抗日,所以給足他們愛國的自由,他們便能以戰場為家,以戰斗為生活。很不幸的是,虞家軍里容不下任何赤色分子,軍和民界線劃得太清晰。
里面值得一提的人物:林譯,孟煩了,龍文章和虞嘯卿。他們是影片里個性最為鮮活的幾個人物,當然,這幾個人形象刻畫得好,首先得歸功于演員的演技。可能有人會大嚷,林譯那么軟弱無能怎么能算有個性呢?所謂的個性指的不是能力超群,更不是一意孤行,而是敢于堅持自我。
林譯雖然軟弱無能,但別人再怎么損他,他自始至終都一個樣,即便不能把事情做得很好,但從來不乏盡心盡責。在那堆散兵游勇中,他是第一個喊出要參加滇緬戰役的人,他是川軍團里除團長之外唯一一個時刻爭取上峰認可的人。他不乏勇氣,在他帶領的第二批敢死隊潰散后,他依然深入敵中與團長匯合。他跟許三多差不多吧,許三多是天生的比較笨,他是天生的比較軟弱,但后天的努力他們都做得很到位。想想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夠做什么事都成功呢?又有多少人不會被別人嘲笑呢?還有多少人能夠在別人的嘲笑聲中依然堅持自我呢?
孟煩了對戰爭充滿厭倦和惰性,他渴望和平,渴望自己好好活著。比起那些豪邁地吼一聲“老子不怕死”,然后揮刀砍向別人的脖子或者砍向自己脖子的人,他對生命的敬畏著實讓人敬佩。他時常告訴自己“孟煩了,你是聰明人,你要用自己的聰明好好活著”,敬畏生命不是貪生怕死,而是要死得其所,如果當初越王早早地就死掉,就不會有后來三千越甲吞吳國的壯舉了。生命是可愛的,它值得我們好好珍惜,同時生命又是短暫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如果大部分人都懂得敬畏生命,那么世界就不愁和平不起來了。
龍文章是大部分年輕人追求個性的典范,心里充斥著叛逆,有勇有謀,下面有一大幫兄弟,上面也奈何不了他。他是短兵相接的天才,具有逆流而上的勇氣和漏船載酒的運氣,還有叱咤風云的野心,他是亂世造就的一個英雄。這些暫且不論,關鍵他有那些才能為何就能響當當地接過虞家軍的最高指揮權?心態,心態決定狀態。
他屢屢批判上峰的妥協和敗退,在得罪上峰之后,他的反應不是懊惱,而是淡然一笑說“我對了啊,對錯很重要”,他并不看重上峰的賞罰,看重的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是正義。希特勒的軍事才能夠強了吧,可惜心態不正,終成千古罪人。記得一次在汽車上,一位老大媽在就她家兒媳婦搞婚外戀和她丈夫收了十幾年破爛后建起一座鑄造廠進行對比之后,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心正的人遲早會歪起來呢,心不正的人永遠也別想歪(歪:在云南方言里有夸贊人厲害,發達等意思)。
上面已經說過,虞嘯卿是一個悲劇性人物,空有一腔熱情卻英雄無用武之地。在最后攻打南天門的時候,他信誓旦旦地計劃四個小時拿下南天門,龍文章打趣說四天,結果差四十天僅有兩天,他的精銳戰死的戰死,餓死的餓死,自殺的自殺。不是他不想出兵,只是在大戰來臨之際他的軍官全被唐基那王八蛋調走了,身為師長,在危難之時卻調不動自己的兵,那種愧疚和無奈是可以想見的。
虞嘯卿之所以落到那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地步,皆因妥協起,他一次又一次地聽信了唐基的“諫言”,結果把自己的立場都丟了。起初他敬佩的是岳飛的報國情懷,后來硬被唐基引導成了敬佩他統治三軍的權位,可悲可嘆啊!妥協像吸毒,吸多了會把整條命都搭進去的。四九年以前的中國之所以百余年都翻不了身,都是妥協犯下的惡果。
影片描寫的不是叱咤風云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這讓英雄崇拜者不免有些失望,但就是那些不起眼的人物,才道出了我等平凡人的心聲,才能表達后人對那些默默無聞的英雄們的敬重和感激。
《我的團長我的團》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團長我的團》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的團長我的團》觀后感1
受精卵在發育的早期會進行“命運決定”,而愛國就是這些決定中的一個,被寫進了基因中,伴隨著一個人從生到死,無論如何,我們最不應該懷疑的就是一個人的愛國之心。
我確實已經看過好多抗戰片,除去那些雷劇,印象深的有幾部,四五歲到十來歲時反復看《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和《亮劍》,再后來看過《我的兄弟叫順溜》,這之后就看得少了。《我的團長我的團》是20xx年的電視劇,真是遺憾這竟然是我第一次知道這個電視劇。《士兵突擊》我是知道的,不過還沒看過,所以最初是想看一下《士兵突擊》,在看《士兵突擊》時的彈幕上,我看到有人說起《我的團長我的`團》,于是乎搜來看,可謂總算沒有錯過。《我的團長我的團》刷新了我對戰爭的認識,這之前雖知道戰爭慘烈,但并沒有直觀的感受。通過這部劇感受到,戰爭之慘烈不僅在于子彈射穿胸膛,還在于慘烈的人性;除慘烈之外,一群“死人”的赤誠之心深深地打動了我,以至于......《我的團長我的團》——最好的抗戰片,沒有之一。
里面的慘烈和人性已無需多言,一是太多,二是因為每個看過的人都會看到和體會到。
如果說龍文章給他們帶來了什么,那便是希望,活下去的希望。煩了、迷龍代表了大多數人:努力想活下來但不怕死,面對死亡并沒有“我自橫刀向天笑”的霸氣,痛哭流涕成了那時人的本能,他們很想活下來,但是去打有去必無回的南天門時,他們沒有退縮,他們不怕死,但是他們真的想活下來。堅守在樹堡里時,與其說是堅守,不如說是給自己的死亡倒計時,給自己的死亡倒計時?慘無人性!
如果我參加了那場戰役,即便幸運茍活,恐怕也只能像阿譯那樣,百無一用是書生,空有一番熱血。向每一個熱愛著的人致敬,你們是民族的脊梁。
最后再文案唐基,他是一個“識大局”的好督導,可是他這種人終將誤國。唐基代表了建制官僚,新中國已走過70年,唐基這種建制官僚在今天也不在少數,他們不壞,但他們誤國。龍文章所言的“安逸”也正在悄悄卷土重來,我們怎能在革命英烈用生命守來的我族容身之地和勞動人民的辛辛苦苦為國家積累的財富上安逸呢?定不能安逸,定要上下求索!
《我的團長我的團》觀后感2
這兩天廣大觀眾期待已久的康洪雷的新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在各個省臺上演了;由于我對康導的作品都很喜歡,特別是《士兵突擊》,每次看都那么吸引人,從劇情到演員都很棒;而這次的新劇仍是原班人馬,所以更是期待。
這幾天看了《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之后覺得康洪雷并沒有讓觀眾失望。這是一部不同于以往的戰爭戲,其實說實話我以前基本不看戰爭戲,我覺得現在拍的戰爭戲還沒有小時候看的《地道戰》、《小兵張嘎》有意思,不能產生共鳴也不能喚起愛國精神。但是這部戲首先吸引了我,讓我看到了“真實”。劇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說都臟的不能再贓了,黑的只能看清他們的眼睛,我認為這才能把你帶到他們的世界。我們叫這群人炮灰團,第一主角龍文章——他們口中的妖孽,我認為是個瘋子,但他卻是炮灰團的支柱、靈魂;孟煩了——自稱“小太爺”,是劇中講述這事的人,是個高材生;迷龍——一個東北漢子,更像是東北來的土匪。還有很多角色都很各自的特點,很鮮活。我個人比較喜歡這三個角色,特別是飾演迷龍的張國強,自然又真實,可以說他們都沒有帥氣的外表,但是都散發著特殊的男人魅力。劇中個性又野蠻的臺詞也是一大亮點!
不能說這是一部沒有瑕疵和缺憾的戲,但是它帶給我們的早已淹沒了這些。電視劇看完,空洞的情緒過后擦干眼淚,你心中會騰起一股暖洋洋的心緒——活著真好,和平真好!整部戲里最讓我感動和痛楚的是龍文章含著熱淚的一句話:“我帶你們回家。”
這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讓我們憶起那段中國人掙扎的歲月!他們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想要活下去的信念!潰兵也是人也想活下去!但是川軍團的重組,讓他們身體中的血性漸漸散發出來,他們也想和日本人一戰,活得像個爺們!不再被老百姓戳著脊梁骨!就是炮灰也要活得也尊嚴!
向你們推薦這部戲,看看吧!不后悔!不看后悔!
《我的團長我的團》觀后感范文
瘋狂,精彩!
從看到他的第一眼,便認定,他絕對是一個瘋子!瘋狂到傻,瘋狂到癡。他的行為是如此古怪,如此瘋狂!
不可思議的舉動總發于他身。從他的第一次出現,帶領一幫完全不服他的近乎于潰軍的炮灰團員,在油污里泡澡。還泡得如此盡情,如此痛快!瘋!細想,這就是他的領導才能。讓一幫“小太爺”明白,什么叫黑暗可怕,要身置其中,要磨練,鋼筋鐵骨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心,心硬才是真正好漢。
本以為這一幫小太爺會乖乖地跟在這瘋團長后面好好當兵,打鬼子。誰知鬼子沒打,卻追殺起他們的`團長來!一幫又瘋又狂的小太爺!仍然記憶猶新,那團長的狼狽樣,連滾帶爬,用“抱頭鬼竄”絕對不為過。一群瘋了的小太爺手拿棍子,手握鐵鍬,僅是為了嚇一嚇團長,竟都操上了家伙,這哪是玩玩?根本就是玩命!跑到夜幕降臨才停下。這是又看見了小鬼子。嘿,一群瘋子!光著膀子,拿著棍子就敢和小鬼子干。最后竟打得鬼子落花流水,嚇得稱他們為鬼!
唉,一群瘋子!
想一想,這個團長還真帶了一個特別的“小太爺團”。現在看那些電影屏幕上有些軍姿豪邁的軍人,盡是做作,打仗時做這些有什么用?抗擊敵人,靠的是膽、心、智,而這些小太爺無疑是真正的軍人。不服就反抗,見鬼子就殺,兇得嚇人,猛得嚇鬼,隊友之間不服便打呀!打不死就好,而打到半死時,才是能反省的時候。沒力氣,奄奄一息,除了趴在地上就只能反思了。
爺們兒!
團長是瘋,迷龍也狂!偷個瓜便把人從十幾米高的樓上打到地上,誰敢反抗便打得人半死不活。
常記樓內日暮,煩了打得沒路,火了一陣拳,誤入迷龍深處。拳打,腳踢,濺出一條血路!不過也正是迷龍,將川軍團,一個鐵骨錚錚的團給打了出來!一個看似根本不像團的團,其實是所向披靡!
城內忽傳打鬼子,初聞流血迷龍攻。卻看上尉裝犢子,漫卷槍隨手扛。白日欲去迷龍打,賭輸了錢迷龍跟。即坐飛機進緬甸,便下小屋見日軍。日軍遠上樹林間,一幫太爺嚇破膽。團長何須怨太爺,全身只有破褲衩。油污桶里油污滿,團長見機泡個澡。搓搓背,撓撓腳,團員不免發牢騷。每逢堵氣倍打人,龍爺火大煩了煽,全團一氣追團長,團長嚇得學狗竄。樹林有月光,疑是嘴上瘡。舉頭望遠方,低頭拿砍刀。
殺人風光,十里血濺,萬里狼嚎。望樹林內外,尸首莽莽,一幫太爺,鬼哭狼嚎。欲與鬼子赴黃泉。須待明日,看鮮血四濺,分外妖嬈。團長如此瘋狂,斬斷無數回城線。惜老兵煩了,瘸腿一個,迷龍大爺,稍遜風騷。一幫瘋子,炮灰小團,只知火大便出手。俱往矣,數英雄人物,還看“我的團”!
上一篇:帶土傷感臺詞帶圖錦集7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