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一吸間達觀皆人生美文
生命的本質在于一呼一吸,當停止了一呼一吸也就走進“哀樂不能入”的境界。也有人說安之若命吧,就是中國人常說的“這就是命”,很多人覺得這種思想就是消極、悲觀的。其實不然,南懷瑾先生用一個例子說明:很多鄉野老嫗,可能一輩子沒有離開過村子,整日里在田間勞作,很辛苦。如果外人問起來:“很辛苦吧。”他們可能會淡然地回答:“沒有什么,是命。”這樣的態度,比起很多所謂的大哲學家更豁達。
大千世界,自然萬物無不在詮釋著這樣一個道理:喜歡月圓的明亮,就要接受它有黑暗與不圓的`時候;喜歡水果的甜美,也要容許它苦澀成長的過程。人的生命何常不是這個一樣子呢?我們不妨模擬一幅生命圖騰的場景:
一只飄搖的生命之舟,從長河中緩緩駛來。舟中有一個剛剛誕生的生命,他不會說、不會笑、不會跳、不會鬧,也不會思考,他只是沉睡著,遠處傳來一個聲音:“你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剛誕生的小生命重復道:“我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生命之舟在時空的長河中默默前行。忽然,又傳來一個聲音:“等一等!我們想與你一同旅行,請載我們同去!”隨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只見痛苦與歡樂、愛與恨、善與惡、得與失、成功與失敗、聰明與愚鈍,手拉著手游向生命之舟。痛苦從左邊上了船,歡樂從右邊上了船;愛從左邊上了船,恨從右邊上了船……待這些人生的伴侶們進到了船艙,這只飄搖的生命之舟頓時沉重了許多,艙中的氣氛頓時活躍了,哭聲和笑聲接連從舟中傳出。忽然,又一個喊聲傳來:“等一等,等一等,還有我們。”眾人尋聲望去,只見清醒與糊涂、路人與朋友雙雙攜手游來。清醒從左邊上了船,糊涂卻遲遲不肯上去。路人從左邊上了船,朋友也遲遲不肯上去。“喂!怎么回事?朋友!糊涂!你們快上來呀!”一個聲音招呼著他們。“不!除非糊涂先上去,我才會上去!否則,生命是容不下我的!”朋友說。“不!我也不想上去,我知道我是不受歡迎的!”糊涂說。“請上船吧,糊涂先生!你知道你在我的一生中多么重要嗎?我要得到朋友,首先要得到你,我要成就一番事業,沒有你是萬萬不行的。”船中的生命呼喚著。于是,糊涂猶猶豫豫地上了船,朋友緊跟著也上去了。飄搖的生命之舟,在時空長河中滿載而行……這時,后面又傳來了呼喚:“等一等我,別忘了我!我一直在追隨著你哪!”此時,船上的生命們一片驚呼:“這是死亡的呼喊,是死亡在追趕……”
這只飄搖的生命之舟,必須要滿載著這些繁繁紛紛的許多,哪怕是“死亡先生”……
人生忽然間美文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這是杜甫的一句詩,這句詩中一個“忽”字,道盡人生的況味。
有時候,是在忽然之間,我們就與從前不一樣了。記得小學四年級時,算術考試自己還有得零分的記錄,可是上初中了,不知怎地,忽然間開了竅,能解出許多同學都解不出的代數幾何難題,從此在老師眼中成為了一個優等學生。
參加工作后想處對象談戀愛,怎奈自己是剃頭挑子一頭熱,追慕的女生,人家根本對咱看不上眼,頓時覺得一下子被徹底否定了。很長一段時間,走不出心理的陰影,心里的痛楚怎么也無法排解,對世間的一切都不感興趣。有人說,痛苦久了,人會麻木,其實不然,痛苦久了,什么感覺都會麻木,只有痛苦不會麻木,像一顆釘子扎在心上,沒有一刻是不痛的。可就在初春的某一天里,忽然間,有那么一刻,感覺不再那么執著于這些痛了。雖然痛苦沒有完全消失,但是感覺自己的內心里有一種力量在潛滋暗長,忽然升起了一股欣喜的勁兒,那是痛苦之中會逐漸好起來或頹下去的節點。就這樣,自己第一次感覺到了內心成長的快樂。
練了多年的鋼筆字,總不見長進,可是有一天看完自己的字跡,忽然間覺得可以拿得出手,不會擔心被人笑話了。曾經抽了多年的煙,雖然知道抽煙不好,可就是沒打算戒,女朋友跟我說戒煙的事,我一口答應下來,忽然間就這么戒了。又學會了喝酒,一喝就是三十年,這五十多歲了,愛人說,再這么喝,非得喝出酒精肝癌變不可。經她這一嚇唬,我多年的喝酒習慣,忽然間說戒又戒了。原先喝酒感覺很超脫,很爽。自從戒了酒,沒有了醉感也無所謂,何況還擁有了一種能成功戒酒的成就感,可以說一樣挺幸福的,有酒或沒酒原來并不打緊。
人生就是這樣,忽然間我們就不一樣了。忽然間在父母眼里我們長大了,不再是個孩子。年輕時總覺得自己太幼稚,向往成熟,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忽然間覺得成熟了不少。寫了很多稿,投出去都如泥牛入海,可忽然間收到編輯部寄來的樣刊。忽然間我們悟出了一個人生道理,而且很是受用。勞累繁雜的.生活中,忽然間一抹亮色讓我們瞬間淚目。離開家鄉三十幾年,早已學會說普通話,可是有一天愛人嘴里也說出我的家鄉用語,忽然間覺得家鄉話表達起來也別具風味。就這樣,忽然間我們喜歡上了什么,多了一種情趣,少了一些陋習。忽然間,我們真的跟從前大不一樣了。
也許有一天,心理上依然年輕的我們,忽然間有了一種開始衰老的感覺,我們的身體在我們感覺衰老之前早已開始了衰老。衰老是任何人都無法回避的話題。有一天我們會忽然間與這個世界告別,與我們愛著的那么多人告別。不過也許在這個最終的“忽然”到來之前,就在衰老的某一天里,誰敢說我們不會在忽然間悟到生命的真諦,感受到一種永恒,在一瞬間找到生命的終極意義?我們不再因為這最終的忽然而感到突然,不會去懼怕什么死亡,不會留戀生前種種,生活好也罷,不好也罷,我們學會了放下與告別,不帶走一絲的戀,也不帶走一點的憾,那是因為生前的種種“忽然”,賦予了我們生命的圓滿。正是人生中這樣一個又一個的“忽然”,見證了我們的成長,成熟,見證了我們的生命不斷地在更新中臻于完善。
夢里夢外皆人生勵志美文
在夢里雨還是呼天搶地地飄逸,夢所惦念的不是雨的瀟灑而是那把帶有憂傷顏色的花雨傘。那花雨傘,不怕淋濕自己,也不怕淋濕你,老是向我這頭斜過來再斜過來。那種溫暖的感覺伴隨我走過了許多不愉快和愉快的日子,就是在夢里不管晴天雨天,老是撐著那把花雨傘一路逍遙。只有這樣的傘,我的后半生就不會發霉了,因為那把傘,不僅僅擋住了風霜的侵蝕,暴雨的洗禮,更多的是擋住了人生的憂傷與孤獨。那有傘的世界里不只是你和我,對門的賓館前,那幾個帶有挑逗話語的不老不小的男人,在對著我們擠眉弄眼。我們不予理睬,無論他們看清了一些什么,還是猜測到一些什么,我們把他們的一切格式化在傘的邊緣處,我們的風景在傘的里邊,你看什,看見了還不是美死你。因為只有一把傘,你我還是靠得那樣近,近的讓我忘記了我們之間還有那一些陌生的。后來的許多時間里我的世界有雨天,我的視線里沒有你,但是我的夢里不能沒有你,不能沒有那把花雨傘。
你是否記得那天我們走過的那些路,雖然沒有坎坷,還是來來回回,曲曲折折,最后來到理想的終點。雖然走了彎路,但是,我們很是快樂,終點的快樂是彎路中累積而來的。其實快樂不是在結果里,而是在過程里。走點彎路豈非很是無趣,彎路是人生的實驗課、幾何題。前程與理想誰能把他清晰看透呢?命運不總是被意外安排?
梅花香自苦寒來,你真的還停在陳舊的概念里嗎?季節的變換已經沒有很明確的界定了,一切在反季節中來得讓你心慌慌、心癢癢、心酸酸、心痛痛。能吃苦的人在這個變幻的世界里不一定能聞到梅香,買一張彩票,在夢里做一回爺,醒來再繼續裝孫子吧。世界都在拼爹,世界留給你的,只有一杯水,連茶不是。八零后、九零后不只個數悲情地喊:人生何處不拼爹呀?
有人說:你讓人看不清,是不是臉皮太厚了。我答曰:世界讓人更迷糊,是不是世界臉皮更厚呢?你活得真明白嗎?如果真活得明白那你一定是十足的白癡。我真實的活著,沒有太多的遮掩,看不清,那是你眼神不好,或你正在紅眼病中。我不算一個無恥的人,老是想,世界還是很需要我的,不能沒有我的,這一點我自信得給自己打過滿分。現實殘酷,人心叵測,吃一點虧、吃一回苦,讓人撿點便宜那又何妨。人人負我,我不負人人,那不僅僅是超越,更是一種境界。
人生如戲,再華麗的'舞美終究會不期落幕,升華為美麗的還是夢里的那場醉,那場沒有準備的心動的心動。在那里,所有扣人心魄的故事撲面而來,讓你躲閃不及。夢永遠是新的,始終活泛著淺淺漣漪,看似在塵世之中,卻又在塵世之外。在夢里,你可以完美世俗以外的所有不幸,粗心的盡所能做本來的自己,馬馬虎虎地完成著自己。道德和法度再也無法約縛你,非議不再傷害到你,難為不可能在拌擋你。劇本就是如此演繹,所以劇本的演繹,只是夢的軌跡。苦與樂,只有夢知道。
時間真快,萬物轉瞬成云煙,知道我名字的人一天天少了,我很是不甘,卻很是無奈。還是想想和你相處的那些日子吧,雖然我們幾乎不見,見不到你的日子,感覺堅強也虛弱幾分,夜也更加迷惑。人就是一粒塵埃,一綹清風,一滴朝露,脆弱得瞬間可成齏粉。我該拿什么去喚醒世界呢?看來只有靠可入夢的,就如你的花雨傘,晴天雨天都撐著的那把花雨傘了。
時間都生了華發,我想我該老了,慢慢從世界里出局。在夢的空白地帶,我依然活得鮮亮,我不能如期老去,因為心中活著一個年輕的你。
方圓之內皆人生勵志美文
中華泱泱五千年的文化,留給大家的不只是那一個個復雜多變的文字,還給大家留下了一個簡單又復雜的圖形,那就是——圓。簡簡單單的一個筆畫就勾勒出了它的存在,它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圖形,因為它圓滑,因為它充滿著美感,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它都是最完美的事物,沒有任何缺陷的存在,也因為它的存在使這個社會充滿了內涵。
中華民族賦予圓的不只只是表面上的美麗,還有那潛在的美感,那滲透在圓本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自擁有人類以來,一種思想便存在在每個人的心中,那就是“圓”。“圓”值得人們去思考,并不是對圓的表面認識,而是圓所蘊含的思想,例如追求圓滿、渴望團圓,但還有一個潛在的思想那就是圓滑。
人們的心中大都存在著一種思想,那就是圓滑。沒有一個人肯主動地去得罪一個人,畢竟老話說的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于是,圓滑成了許多人的處世方針,他們在這個社會里將自己的周圍圍成了一個圓,自己作為圓心使周圍人都與自己處在想等的地位上,自己不偏不倚,使自己成為每個人心中的摯友。然而,這種圓滑卻使人喪失了一些能力,那就是一些剛正不阿的“方”。
方在人的面前美感少了很多,因為它有棱角,有四個讓人看著極不舒服的棱角,讓每個人看到方的'時候想到的都只是這個世界上存在的條條框框,種種限制等等。
在這個世界上,不只只是有圓的存在,還有方的存在。正是有了方,才襯托出了圓的美感,正是有了方,才使圓成了眾人心中追求的榜樣。然而,在追求圓的同時,方的存在也影響著自五千年前發展到現在的我們。
方就象我們的脊骨,堅硬地承受著一切,將棱角面對著世上所有不平等的事情,激切地抨擊著,并不懈地與之做著斗爭。方就是一個有力的武器,不停地挑戰著世界上的惡勢力,努力的擊敗史上的不平等。方就象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不停地撐起民族的軀體,讓這個民族得以屹立在世界的最高峰。
為人處事,方圓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古老的文化認為方圓間的態度是“做事要方,做人要圓”,這說明我們不能片面地接受圓或是方。如果一個人的性格太過方正,那么他是一個死板的人,而且是一個認死理的人;而如果一個人的性格太過圓滑,那么他只能被人說成是八面玲瓏,奸詐圓滑。所以,每個人如果想要好好的處在這個世界上都要做到圓中有方,方中有圓。
圓中的方是我們心中的原則,是我們的主見,這個方是永遠不能改變的,哪怕外面的世界變化再大,我們都要堅持下去,因為這也是我們人生的靈魂。而方中的圓則是對待事情不能太過死板,要讓事情在你的手里變得游刃有余一樣,要講究技巧,讓自己進退自如
所以說,方是一個人的脊梁,圓是一個人的錦囊。用方來建造生命,用圓來處理事務,這樣的人生,才是一個完美的人生。
上一篇:諸葛亮說過的臺詞錦集7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