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蕓知道》觀后感
2023年12月20日,賀歲檔推出了一部純粹愛情文藝片,影片上映5天票房破億,豆瓣上的評論褒貶不一,我只想到了四個字:溫情純愛。這部影片有著詩意般的畫面,有著歲月靜好的既視感。
不可否認,這部以木心詩:“從前的日子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慢節奏愛情,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已經不再多見。很多觀眾說看完影片,單身的人想結婚,我又相信愛情了。
影片采用回敘倒流的形式給我們娓娓道來,故事平淡卻真實。影片的小清新景色實在是太美了,帶著藍色純凈的新西蘭美景,安靜有人情味的克萊德小鎮,讓人不禁產生無限遐想。
這是我第七次看《只有蕓知道》,這部劇是根據真人故事改編,來自于馮小剛導演身邊摯友的愛情經歷。我好像每看一次,都像在看不同的電影,品味看不同的故事,唯美清新的影像,總是能給我帶來獨特的感受。
這部電影雖然僅有兩個小時,但新西蘭美如畫的風景,影片里的賽門隋東風,詹妮弗(羅蕓),梅琳達他們三個人在新西蘭生活十五年的故事,總會讓我沉浸其中。
看完以后,我還久久難以回神,仿佛身體和靈魂都隨著賽門飄蕩,從奧克蘭到北京的路上。羅蕓和東風的愛情,就像他們第一次見面聊到的一樣:風云際會。這種抽離劇情的內容,確實能打動人心。
01奧克蘭
奧克蘭是兩人初次相遇的地方,故事開始于新西蘭奧克蘭,在這個孤獨的大島上,兩個來自北京的青年隋東風和羅蕓在機緣巧合下成為了合租室友。
東風上白班,羅蕓上夜班,兩人就因為工作時間陰差陽錯,同住一個屋檐下,一個多月都沒有碰過面。挺有意思的是,兩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小習慣,偶爾會在公共用的廚房以及陽臺,留下小紙條。
后來在一個公共休假日,他們兩人難得碰面,第一次相見,就好像認識很多年了。東風喜歡吹笛子,他就教給羅蕓彈鋼琴,兩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溫,或許是一見鐘情,他兩便開啟了一生的美麗愛情。
在房東林太的幫助下,兩情相悅的他們,很快就在奧克蘭結婚了。在羅蕓結婚前一天,林太將自己戴了多年都未曾離手的鐲子,送給了羅蕓。
她還說了一段話:“到頭的夫妻,都沒有想過要分開的,有時候當天覺得熬不下去,但是往往第二天醒來,又覺得沒多大事。”
婚禮當天,林太醉了,卻不經意間流露出相思之苦,當年就看了喜歡的人一眼,魂就丟了,可是為什么現在卻丟下自己一個人呢?房東林太可以算是他們的大恩人,可謂是給了東風面包和愛情。
為了給羅蕓安全感,一次交談中,林太又幫東風介紹了一份工作和安居地。他們去往偏遠的克萊德,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中餐廳。
并且還遇到了美麗聰慧的`本地姑娘梅琳達,梅琳達的性格很有趣,和客人聊天總是能將別人逗樂,隨后梅琳達成了他們餐廳的幫手,在相處中三人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其實羅蕓從小就沒有安全感,她是早產兒,醫生說她心臟發育不完善,只能撐過20歲。可東風卻深深愛著羅蕓,在生活中也是不斷為羅蕓制造驚喜,他們還收養了一條可愛的狗叫布魯。
生活仿佛慢慢的步入了正軌,這對戀人的感情一直都是如膠似漆,深深的相愛著。中餐館生意火熱,羅蕓也順其自然的懷孕了。但沒料到好景不長,噩耗相繼到來:蕓流產了,他們的孩子沒了;陪伴多年的布魯病逝。
東風陪羅蕓旅行的途中,接到警察電話,餐館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于是心灰意冷的夫妻兩人決定回到奧克蘭,東風成為了會說英文的社區警察,但是壞消息再次傳來,羅蕓生病了,沒想到是腫瘤。
在一場手術后,昏睡了八天的羅蕓再也沒能醒來。悲傷的東風踏上了他們一同走過的路,毅然決然的去實現羅蕓生前一直想看鯨魚,卻沒有去成,還有她想去各地旅行的夢想。
最后他將羅蕓的骨灰送回了她北京父母的手中,也因此知道了羅蕓的秘密,她從出生開始就命運不好,因為是早產兒,也明白了為什么她一直都沒有安全感……還有她的生命隨時都可能被奪走,原來這一切羅蕓都知道……
02克萊德
克萊德是兩人的中餐館所在的地方,當我第一次看完這部影片之后,其實我很難再去說服自己再看第二遍,因為每看一遍我都能感受到與東風同樣的悲傷,能感受到同樣的痛苦。
有人說羅蕓最后其實已經抑郁了,她得知自己終生不能懷孕,心里面就很難受,她變得不再開心。影片是由東風第一人稱講述的,看著影片的感覺,仿佛一切都真實的發生在我的身邊。
房東林太說羅蕓好福氣,對啊,羅蕓是多么幸福啊。在奧克蘭的異國他鄉,她遇到了相守一生的東風,還遇到了待自己如親生女兒的房東林太太,她擁有貼心開朗的好友梅琳達,還擁有聰明懂人話的小狗布魯,也如愿看到了極光。
羅蕓是被命運寵幸的人,也是不被命運長期眷顧的人。影片中有不少的鏡頭,讓人潸然淚下。特別是他們含淚送別生患重病,臨危之際的狗布魯。
布魯被查出來直腸癌,已經是病入膏肓。兩人依依不舍,最后那晚,羅蕓忍著心里的痛,給布魯喂下了最喜歡的餅干,為了減少布魯的痛苦,他們最終為布魯選擇了安樂死。
還有最讓我為之動容的是,東風對妻子羅蕓一如初始的愛,羅蕓在漁場工作,手因此裂傷,東風不知道買哪款護手霜適合羅蕓,便把所有的護手霜都買了回來。東風是真的深深愛著羅蕓啊。
為了給羅蕓驚喜,知道羅蕓缺乏安全感,喜歡鯨魚,就把鯨魚廣告牌高價買回來,偷偷地安裝在兩人的房間。知道羅蕓喜歡狗,便收養了布魯。羅蕓去世以后,隋東風也按照她的遺愿,將她的骨灰分成了四份。
一份埋在了他們曾經居住的小山坡上,陪伴著他們曾經視為家人的狗狗;一份撒到了凱庫拉的大海里,隨著羅蕓最愛的鯨魚暢游大海;一份交給了羅蕓的父母,讓她回歸故鄉;最后一份留給了自己。
他走了一萬五千公里的路,把妻子的骨灰,安放在了她喜歡的地方。可能愛情有時就是這么的簡單。我們無法忘記一個人,往往不是因為對方有多難忘,而是因為我們有多么依戀和不舍。
羅蕓曾說:“我愛他勝過一切。”
梅琳達說:“不管發生什么東風都愛你。”
新婚之夜,東風帶著微醺的語氣說了一句話,或許我們聽完都會很感動。我想他們的愛情誓言,真的都做到了。
隋東風說:“將來我喝白開水,你就喝酒。我吃飯的時候,你就吃肉,我吃肉的時候,你吃燕窩,總之咱們家最好吃的東西一定在你肚子里。”
03凱庫拉
凱庫拉是最后隋東風帶羅蕓看鯨魚的地方。
《只有蕓知道》上映前,馮小剛說:“年過六旬,是時候直面本心了,在《芳華》里我摘掉了面具,但是在《只有蕓知道里》我脫掉了鎧甲。雙魚座,就別偽裝成變形金剛了。”
電影是根據馮小剛好友的真實故事改編的,影片引用第一人稱的旁白自述,使得影片中的感情更加真實,故事的講述就像是緩慢的溪流,在平靜中慢慢的推進著。
這些其實與馮氏電影的風格存在著很大差異,不難感受到從《芳華》到《只有蕓知道》,馮小剛已經越來越走出自己心中的邊際。年齡的增大使得他對世間的事情認識的更加深入,同樣也更加的容易讓人感動,容易落淚。
微博上流出一段視頻,馮小剛和摯友在車上改臺詞,兩個年過半百的人坐在車上點根煙,說的那些話,完全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視頻結尾處,馮小剛導演抽著煙說完那些話,還留下了眼淚。
他的摯友聽完也下車了,可能他又想起他的愛人,心底依舊還是會揪心一疼。正如馮小剛評價自己一般,慢慢的變得敏感、脆弱、浪漫。
過于多的煽情鏡頭和音樂,其實是電影為人詬病的一個地方,可我卻認為,只有經歷過,才會明白感情的珍貴與動人。
馮小剛在電影中講述著好朋友的故事,可我能感受到,馮小剛其實是在講自己與這個世界、與過往的感情。
如果從馮小剛之前的作品,一直看到《只有蕓知道》這部電影,我想我們都能感覺到:馮小剛老了。曾經那個“小鋼炮”在年歲的沖洗下變得平靜,從容。與之相對應的是他的電影更加溫情平靜,也更加讓人懷念動情。
北京是影片最后一個出現地點,也是蕓的另一個歸宿。如今,甚至以后。布魯靜靜的長眠在克萊德,廣闊草地上那顆像蕓一樣的大樹下。
半路上留著的那個人,苦啊。隋東風和羅蕓捐贈的長椅,永久的矗立在新西蘭的一片草地中。凱庫拉的鯨魚依舊高高躍起翻滾,藍色的大海給人以無限的寧靜和安全感。
梅琳達依舊自由如風地穿梭在萬千世界的一隅之地。羅蕓的餐館燈火依舊,來者不絕。東風仍就生活在奧克蘭,靜靜的等著蕓回來。
但這一切,只有蕓知道。或許有種愛情,就叫做只有蕓知道。
只有它知道作文1500字
在很遙遠的地方,深秋,有一棵很蒼老很蒼老的樹,獨自屹立在荒蕪的山坡上,樹葉一片一片從它身上飄落,乘著秋風擁抱大地。這里發生了什么事,只有它知道。曾經這里是一個很美麗的村莊啊!樹的旁邊,有一座小小的房子,小小的孩子莫離就住在房子里面,還有他年老的爺爺。莫離很愛他的爺爺,很愛很愛。對他來說,爺爺就是他的天,在幾年前他獨自流浪街頭的時候,就有一個慈祥的老人收留了他,那時,莫離就發誓,一定要好好的愛爺爺!一定!
爺爺身體不好,莫離幫爺爺在樹下做了一把椅子,爺爺就每天坐在樹下的的椅子上,笑呵呵的看著莫離玩耍,春風撫在莫離臉上,莫離望著爺爺,心里暖洋洋的。有時候,他會為了抓一只蝴蝶把弄得灰頭灰臉,然后興高采烈的捧給爺爺看,而爺爺只是摸著他的頭凝視著遠處呢喃說:‘’離離,蝴蝶有翅膀,它終究是要飛的,不能把它束縛了,知道嗎?“莫離望著爺爺,一片樹葉孤寂的飛落在爺爺銀白的頭發上,莫離幫爺爺輕輕拂掉,他覺得這時的爺爺好悲傷好悲傷。于是他聽話的把蝴蝶放了,看著它飛離自己的視線,消失不見......
已是深秋,一個昏暗的早晨,四周陰陰沉沉的,云朵似乎可以擰出水來,寒風把大樹的葉子吹得嗚嗚的響,很快,就有樹葉脫離了樹的懷抱,莫離從來沒有覺得天氣這么陰晦過。他提著小水桶幫爺爺打水,想起爺爺,莫離開心地笑了,他真希望永遠就這樣幫爺爺,陪爺爺。他帶著笑容慢慢提著水桶走回家去,遠遠的就看見了樹下那座小房子,可是奇怪的是,爺爺今天竟然沒有等候在門前,莫離感覺很詫異,于是快步朝房子跑去......
房子里,昏暗的燈光照耀著,隱約可以看見兩個人在談話,一個有著銀白色的`頭發,是莫離的爺爺。而另一個,赫然是一個中年男子,莫離從虛掩的房門外看到了這一切,心里充滿了防備心和敵意,爺爺沒有什么親人,那么這個人是誰?莫離努力睜大眼睛想要看清楚男子的樣子,可是男子一直是背對著他,看不清面貌。倒是爺爺終于發現了莫離的存在,他伸出顫抖的雙手,仿佛用盡全身力氣喊了一句:
‘’離..離,過來,爺爺...有話對你說“
莫離疑惑的提著水桶跑了過去,他覺得今天的爺爺好像有一些不一樣,有一種快要溢出來的悲傷,他跑了過去,路過中年男子時還用充滿敵意的眼睛瞪了他一下,他有直覺,爺爺就是因為他不高興的,可是,一瞬間,他又忽然覺得這男子很面熟,而中年男子只是用一種審視的目光打量著他,這讓莫離更奇怪了,莫離望著爺爺,爺爺用顫巍巍的手撫上了莫離的頭頂,用近乎悲涼的語氣低語道:‘’離離,當初爺爺遇到你時給你取莫離這個名字就是希望不要與你分開,可是現在......”爺爺渾濁的眼睛里溢滿了淚水,痛苦的閉上了眼睛,聲音沙啞著:‘’不得不分開了呀“說完,手無力的垂下,正在低著頭的莫離眼神忽然一滯,水桶落在地上,濺了一地水,他忽而抬起頭,睜大眼睛,小手拽緊了爺爺的衣袖,問道:‘’爺爺,你在開玩笑對不對?”莫離仔細的看著爺爺的表情,爺爺依舊痛苦地閉上眼睛,莫離忽然轉頭怒瞪著中年男子,仿佛要把他瞪出個窟窿,可是,這時,他只聽到了爺爺沙啞的聲音:‘’他是你爸爸......“''不!不不!我沒有爸爸,爺爺你在騙我”莫離紅著臉怒吼道。中年男子來到莫離身旁,大手拍上莫離的肩:‘’小華,我們回家“莫離又瞪了他一下,‘’我不叫小華,我沒有爸爸”,說完,狠狠的甩開了他的手,扭頭跑進了深秋......耳畔只剩下爺爺的呼喚聲......
莫離從屋里跑出來,淚水浸濕了他的臉旁,他望著那顆大樹,秋風中的大樹只剩下了枯黃的幾片葉子,像一個生命垂危的老人。莫離裹了裹衣裳,輕靠著大樹,竟然睡著了,枯黃的樹葉飄在他的臉上,衣服上,地上,一片,兩片......
莫離是在車內醒來的,他漠然的望了一眼前方開車的他陌生的‘’爸爸“,他一直在說話‘’小華,對不起八年前把你弄丟,我們回家,我會讓你讀書,好好補償你......”莫離好像什么都沒有聽到,他望著窗外,只看見村子里那顆被秋風吹的凋零的大樹離他越來越遠......低頭,,已淚眼婆娑......
在很遙遠的地方,深秋,有一顆很蒼老很蒼老的大樹,秋風幾乎吹掉了它所有的葉子,可它依然立在那里,像一個沉思的老人,沉思從前遙遠的那個秋天,那個秋天啊,發生了什么事,只有它知道......
只有風知道作文200字
習慣就這樣
靜靜的站在風中
接受著大自然的洗禮
只有風知道
撩起的長發上
系著的思念有多長
習慣就這樣
癡癡的陷入狂想
收集著回憶里的感傷
只有風知道
深邃的眼眸中
沉積著的.愛戀有多深
我化成了影子
追隨著你的腳步
陽光下,我為你幸福的舞蹈
當夜來臨
我只能隱在你看不見的角落等待
只有風知道
每一夜多凄涼
我幻成了一片陰涼
驅散著你的疲勞
夏日里,因為你拼命的伸展
當冬來臨
我只能站在你必經的路旁祈禱
只有風知道
每一季多漫長
我疲憊的憩在樹旁
那最厚實的依靠
讓我好放松
一陣狂風吹過
樹在搖擺
只有我能感覺
葉在痛
素質只有內心知道800字作文
孔子曾經說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素質修養,是一個人判斷另一個人的第一標準。而素質的好壞,只有自己的內心知道。
素質形成于成長環境。不同的環境,可以造就不同的人,成長的環境便是改變人們素質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權威機構對世界部分國家競爭力的評價中,中國的國民素質排在第35位。中國7000萬技術工人,高級技工僅占3。5%,而西方發達國家占40%以上。中國人均勞動生產率為日本的1/【第26句】:美國的1/25。我們的'國家靠什么提高國際競爭力?就是要從細節入手,扎扎實實提高國民的素質。在德國,很多學校的辦學方向就是“培養第一流的勞動力大軍”,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晚清王朝大臣李鴻章,在出使俄國時,在一個公共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結果被外國記者作為笑料,大肆渲染,加以嘲弄,丟了中國人的臉。由此可見,成長的環境對素質的好壞有多么大的影響。
素質不能盲從。“隨大流”這大家都不會陌生,而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美國,交通路口右轉車輛必須優先避讓行人,即使是綠燈車輛可通行也要如此。司機看到有行人過馬路,離著老遠擺手讓你先過。而在中國,大多數人的心理是:別人干,我也干。別人不干,我憑什么要干?所以才造成了“隨大流”的出現。它歸根結底就是盲從。對于一些“隨大流”的事,他們從來都不會冷靜的想想對于錯,國人素質低下讓許多人認為:我們只要“隨大流”錯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盲目的跟從,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可卻始終沒有人去站出來阻止這種行為的繼續發生。父親做兒子學,等兒子大了還是這樣做,一代代傳下去,所以國人素質才會越來越低下。
素質結果于內心。國民素質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像是文化素質、道德素質、身體素質等等,提高國民素質是一個偉大的工程,需要全體國民的共同努力。首先應該有明確的素質標準可以參照,形成普遍共識,讓這種標準成為習慣,努力向著標準靠近的過程就是素質不斷提高的過程。改變國民素質應該從學生開始。“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素質,是一個人內心的東西,改變國民素質的最根本,是改變我們這一代少年人。
素質,只有自己的內心才知道,改變它,應該從每一個人內心開始。
上一篇:周星馳數字的臺詞集錦1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