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一生的十場經典戰役
成吉思汗
【第1句】:野狐嶺之戰——集中優勢兵力,單點突破
1211年,成吉思汗進攻金國野狐嶺。主持軍事的完顏承裕將兵力遍布野狐嶺長城各個地方,他則坐鎮中央,憑借山勢和長城之險要,阻擋蒙古人。山勢和長城固然能加強軍隊的防御能力,但同時也分散了兵力。
成吉思汗大軍一抵達野狐嶺就發動了進攻。蒙古騎兵全部下馬,木華黎親自率領敢死隊沖鋒在前。成吉思汗采取的是集中突破戰術,所有力量都用到了完顏承裕的中軍大營。完顏承裕面對成吉思汗的猛攻,意識到了自己的布陣失策,然而要挽回已來不及,因為兵力過于分散,聯絡調度已大成問題。
【第2句】:兀剌海城之戰——心理戰,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勝利
建國后的第二年夏末,成吉思汗命人給西夏皇帝李安全寫信,卻受到了李安全的嘲諷。成吉思汗先是暴跳如雷,但很快就冷靜下來,他開始進行周密計劃,調動二十個千戶和怯薛軍,用一個月時間對軍隊進行攻城訓練,同時派出數個偵察小組,離開主力幾十里進行情報搜集和武力偵察。秋季的第一個月結束后,他的兵團如同神兵天降,兵臨西夏國兀剌海城下。在此之前,他的偵察小組把一個西夏牧羊人放進了兀剌海城,傳播這樣的消息:成吉思汗兵團對于堅守不降的城池,破城之后必屠盡城中之人。
這是成吉思汗慣用的攻心戰,傳播恐懼,以達“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第3句】:初戰摩訶末——機動、靈活的閃擊戰,出其不意
摩訶末采用他的傳統陣法,自己指揮中軍,他兒子札蘭丁在右翼,速不臺一眼就看出摩訶末的中路軍是主力,右翼也不可小覷,只有左翼力量弱小,可以攻擊。號角一響,速不臺的一支偏師直奔摩訶末中軍,吸引摩訶末的注意力,而他本人則率領主力發揮蒙古騎兵的快速能力,直攻摩訶末的左翼。摩訶末的左翼還沒有來得及作出反應就被擊潰,摩訶末急忙分出一支中軍去救援左翼,這正中速不臺下懷。他的主力在擊潰摩訶末左翼后,穿過亂哄哄的戰場,繞到了摩訶末中軍背后,發動猛烈穿插式攻擊。摩訶末中軍大亂,他本人也急忙向他兒子的右翼逃跑,幸好他兒子札蘭丁是個英雄人物,迅疾調動機動部隊及時阻擋了速不臺兵團的強烈攻勢。
【第4句】:攻占居庸關——誘敵法,以少量的部隊做誘餌,干擾對方判斷
哲別對居庸關做了一次試探性進攻后,立即斷定居庸關絕不能硬攻,只能智取。智取的辦法是誘敵人出關,打野戰。要完顏福興出居庸關,難度系數很低。完顏福興傲慢,浮躁,沒有頭腦。哲別在發動了幾次小規模的進攻后,就扔下些兵器和馬匹,向東“逃跑”。
完顏福興在城上看到蒙古人逃跑的風姿,豪情萬丈地下令:“出關!”正當他洋洋得意、自命不凡時,猛地聽到一陣馬嘶聲,雞鳴山如同被掀翻的螞蟻窩,突然從山腰沖下來無數蒙古人,完顏福興派頭頓失,像個強盜頭子遇到政府軍一樣,掉馬就逃。哲別兵團輕而易舉地在追擊途中將他們殲滅大半,剩下的人恨不得生四條腿,閉著眼睛向居庸關逃。
【第5句】:合闌真沙陀之戰——斬首戰術,撲滅對手士氣
札木合的情報指出,王汗這次是傾巢而來,主攻分為四個梯隊,作戰計劃則是以攻為主,各個梯隊陸續上陣,把敵人壓縮到固定地點后,中軍分出四路從四個方向包圍,打殲滅戰。
鐵木真想了想,對兩個爭先恐后的先鋒官說,先不要沖鋒,全力抵擋他們的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攻他的第三梯隊。第三梯隊的部族擅長橫排一字形進攻,比較容易沖破,一旦沖破,就要不遺余力地向前攻擊第四梯隊,王汗的衛隊,只要破了王汗的衛隊,克烈人必然士氣大減,這樣就能一鼓作氣,打敗他們。
【第6句】:布哈拉城之戰——“圍三缺一”戰術,防止困獸猶斗
成吉思汗一抵達布哈拉城下就發動猛烈的攻擊,晝夜不停,連續七天。布哈拉城中守將闊克汗決定死戰到底。
奇怪的是,蒙古人突然停止了攻擊,而且還撤走了一個城門的軍隊。布哈拉城的將軍們紛紛跑路。
當得知計謀成功后,成吉思汗命令拖雷帶領主力追擊布哈拉逃兵。拖雷急行軍追到阿姆河畔時,布哈拉城的逃兵正準備渡河,拖雷發動全面攻擊,一萬余花剌子模士兵被屠殺在阿姆河畔,鮮血染紅了阿姆河。
【第7句】:闊亦田之戰:大迂回戰術,避免正面交鋒
成吉思汗決心采用大迂回包圍戰術,派出主力渡河繞到泰赤烏的后方,他自率少量分隊在正面進攻,吸引泰赤烏人的注意。
這種戰術的優勢是,可以天降奇兵,突然出現在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不過有個弱點,一旦敵人主動攻擊,擔任正面進攻的`少量分隊會受到重創。
成吉思汗大致算了下時間,估計博爾術等人已經繞到了敵人后方時,下令開戰。
大迂回包圍戰術成功實施,泰赤烏人被夾攻得鬼哭狼嚎,四散而逃。
【第8句】:十三翼之戰——情報戰,獲取情報優勢
幾天后,準確的情報送來。札木合已集結了十三個部落三萬人馬,分為十三個戰斗單位向蘭湖開來。
情報指出,札木合的主力是其本部札答闌部和鐵木真的死對頭泰赤烏部,兩支特種攻擊部隊則由蒙古部落兀魯兀部和忙兀部擔任,這兩支部落和鐵木真陣營中的主兒勤部號稱蒙古三打手,都是驍勇善戰的部落。
有了情報,他開始和他的同事們制訂作戰計劃。他的計劃是模仿,既然札木合分成十三個戰斗單位,他也把部隊分為十三個戰斗單位,也稱為十三翼。
【第9句】:訛答剌城之戰——利用矛盾,各個擊破
摩訶末和他的將軍們又犯了不明敵情的毛病。就在開戰之前,成吉思汗讓人寫出了兩封信,一封是給身處報達的哈里發的,一封是給摩訶末母親禿兒罕的。給哈里發的信讓成吉思汗避開了伊斯蘭世界大聯合的風險。
給禿兒罕的信中,成吉思汗說:“您與您的兒子常有政見和人事上的沖突。我們無意進攻您的居住地玉龍杰赤,待我完成花剌子模各地征服后,當以富裕強大的呼羅珊奉獻給您。”
禿兒罕沒有回信,可成吉思汗確信這位老女人不會對摩訶末伸出援手。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這封信讓成吉思汗避開了進攻布哈拉城時可能受到的來自玉龍杰赤的背后襲擊。
【第10句】:大戰蔑兒乞——遠交近攻,擴大己方陣營
橫禍來時,天方欲明。蔑兒乞部的首領帶著部下席卷而來,掃平了鐵木真的地盤,并搶走了鐵木真的老婆孛兒帖。
第二天,鐵木真和兄弟別里古臺、合撒兒去了黑森林,請求義父脫斡鄰勒幫他搶回老婆。脫斡鄰勒撫摸著穿到身上的黑貂皮襖說:“你放心,你我曾有契約,蔑兒乞人居然敢搶我兒的媳婦,我必盡滅蔑兒乞人,義不容辭。”
鐵木真感激地拜謝,脫斡鄰勒又說:“蔑兒乞有三大部落,其實他們的祖先也是你們蒙古人,這些人和你們一樣,驍勇善戰,不可小覷。所以保險起見,你應該再找個人。”
鐵木真面露難色,因為整個蒙古草原上,他的幫手只有脫斡鄰勒。脫斡鄰勒看出了他的心思,笑道:“放心,這個人肯定幫你。因為他曾被蔑兒乞人俘獲當過奴隸,吃盡苦頭,這樣好的機會,他肯定不會錯過。”
“誰?”
“現在的札答闌部落酋長——札木合。”度陰山
高一敘事作文之戰役
中考成績公布的那天,天空很煽情地陰郁著臉。大團大團的烏云蜷縮在單薄的空氣中,壓抑著一觸即發的悲傷。雖然有幸被A中提前招考,可我此刻的心依舊是那樣忐忑——這次千軍萬馬卻沒有硝煙的戰役,不知我的朋友中有多少能笑到最后?
手機里短促的“嘟”聲小心翼翼地響起,每次開口語調都不盡相同。我小心地辨析著對方語調中的情緒,搜索著恰當的話語。遇上成績順心的,我們還能興高采烈地討論一下暑假的瘋狂計劃;如若碰上名落孫山的,我卻真的不知該如何安慰。無論如何,居于一個成功者的高度,我真的害怕自己疏忽的言語刺痛他們敏感的神經,所以,電話里通常是陣陣冗長的沉默與尷尬……
幾通對話下來,不覺手心已滲出了細密的汗。心頭仿佛硌入了一些碎碎的鐵屑,銹跡斑斑的鈍痛,讓人莫名地無力。一步步踱上平臺,前所未有的開闊,將溫婉到小家碧玉的鄉間風景以一種磅礴的姿態脆脆地砸向我。似堅硬的冰川撲面襲來,在嵌入胸膛的剎那華麗地碎掉;清涼,卻裹挾著莫名的戰栗……青嫩的作物排作柔美的圖案,精神抖擻地散落在田間。偶爾有幾點飛燕劃過空曠的天幕,殘留下道道淡痕。完整的心緒被被鏤空,漏下絲絲傷感。
手機就是在這時響起的。久違蒙面的'孩提時代的朋友,聲音,卻是陌生到驚人。他的聲音沙啞乃至艱澀。由于考試時過分緊張,他以三分之差落榜了;這次打電話來是為了了解A中擇校生的相關情況的。
“小蓓,你說萬一我買進去成績很爛怎么辦?”他幽幽地嘆了口氣,“總不能浪費了父母的錢吧?”
他的口氣無奈而又失落,剎那間亙開了一種難言的陌生感。好似清泉漫過記憶,搖曳著記憶里的那份潮濕。記得兒時的他,圓圓的腦袋,胖胖的身子,還有一張擠滿笑容的胖嘟嘟的臉。他淘氣得就像一只剛從溪澗中橫行出的螃蟹,丟蟲子進女生課桌啦,上數學老師家的后山偷個桃子啦。無惡不作,沒心沒肺。張揚的笑容盛開在那個爛漫的的年齡,不經意間觸及,令人甜蜜而疼痛。
我答非所問:“你變了好多。上次在街上碰到你都不敢認了,又瘦又高的。”
他笑了笑:“你可胖了不少呢。”
“呵呵,我要減肥!”我說,“不過記得小時候你老欺負我,還藏我的課本,典型的欠扁型野猴!”
他的語氣終于活潑起來:“還說我?!后來你當上班長大權在握不是對我瘋狂報復么?小肚雞腸吶!”
我開心地笑,淚水卻慢慢地涌上來。這才是我認識的孩子不是嗎?那時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光著腳丫頂著烈日在滾燙的石子路上瘋跑,卷著褲腿在小溪里惡貫滿盈地捉螃蟹寶寶,甚至還異想天開地去吃什么烤知了……農村的孩子。干凈質樸的童年。作業很少,動漫很少,零花錢很少。可快樂卻像夏夜里柔煦燈光下的小蟲子,撲滿心房……
我們卑微,沒有被寄予厚望,所以我們很開心很自由。可當時間席卷而過,當“學習”一詞鋪天蓋地而來,一切一切,便天翻地覆。
沒有了山花爛漫,沒有了胡思亂想。
只有課本,只有考試,只有“感恩”。
我是真的很難過。
電話那頭,他緩緩地絮說著暑假宏偉的補課計劃。而當我問起一些舊時伙伴的情況時,他只淡淡道:“我忘了呢。”
忘了。
的確,總會忘的,應該忘的。
人不就是在這種遺忘中,一點點磨掉棱角,一點點長大的嗎?
只是有不知多少次,撫摸著自己年輕的面龐喃喃自語:“怎么這么快就要老了呢?”
每一次,都有淚流滿面的沖動。
或許,世事催人老。大大小小的考試,大大小小的戰役。我們鍛就了鋼筋鐵骨,卻加速了心靈的衰老。中考,這場生死之戰,不知又榨干了多少孩子的心血,奪去了多少殘存的童真?
生活不是喜劇;可生活永遠都是勵志劇。我們別無選擇。唯有整裝待發,突擊下一場戰役。
考試的戰役作文
有人說:“自己種的瓜最甜”這話可的確不假,我就嘗過一次。
那是初三第一學期,我的數學成績一直不好,總在七八十分之間徘徊。期中考試才得了七十八分。我坐在燈下,望著這鮮紅的數字,不禁低下了頭。一陣秋風透過窗紗,我術禁打了個冷戰,怎么辦?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非念……對,非志,應立志里”我對自己說著,“這點小困難也經受不住,還談什么凌云之志?”
我于是把小目標定在數學提高到九一十五分以上。首先,我總結了數學成績上不去的.原因:掌握的知識模棱兩可。好,就拿它“開刀”。我又重溫了舊課,把那一個個小漏洞牢牢補上。
“笑破不笑補,這樣一來,我數學成績直線上升到八十五分以上,可是又停滯不前了。又是什么原因?
我又一次總結。噢,綜合性較強的題我的解題速度太好,再打一個“戰役”我建立自己的錯誤總結本,把這些錯的題目在這本里重作一遍,還在題旁注明錯誤原因。并-且,我又找了一些難題,訓練自己的思維,只要“思維刀路子對了,解題的速度也就加快了。
“戰役取得了勝利,在年級的一次數學競賽中我在班里拿了第三名。好,再進軍,宜將剩勇追窮寇,”向我的九十五分進軍。
我穩住了自己的心情,每做一次練習都象上一次戰場,終于把成績保持在九十五分以上。
期末考試臨近了,我一反常態:不是厭惡考試,而是希望它早點來。“一分耕耘,便有一分收獲,”我希望這次能收獲一顆“香甜的瓜”。
成績判出來了,我得了滿分。我嘗到了這顆瓜”,我不禁微笑了。
我知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我只不過是沖過了一個小小的旋渦,我的骯船要乘長風,破萬里浪,“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地過每一分鐘,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動……”。
成吉思汗之死
被毛澤東稱為“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公元1161~1227年),名鐵木真,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曾一時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他一生南征北戰,戎馬倥傯,建立了統一的大蒙古國。本文介紹的是他在臨死前還念念不忘國家的治理和汗位繼承的故事。
西夏投降以后,成吉思汗從六盤山避暑地移到清水縣的西江(今甘肅省清水縣)避暑。這時天氣炎熱,年老體衰的成吉思汗連年征戰,已很疲勞,此時又染上了斑疹傷寒,病情一天天嚴重。他估計自己活不長了,于是把窩闊臺、拖雷和其他兒子叫到身邊,沉重地說:“我的病情很重,眼看無法醫治了。你們當中需要有一個人來繼承汗位,支持這個堅實的寶座。如果你們個個都想當大汗,當大王,互不相讓的話,就會得到'一頭蛇和多頭蛇’故事中那條多頭蛇的下場。”
這個“一頭蛇和多頭蛇”的故事是成吉思汗經常對兒子們講的`:在一個大雪紛飛、北風卷地的夜晚,一條多頭蛇為了御寒,想鉆進洞去。可是,這條蛇身上的每一個頭都想先鉆進去,互不相讓,爭斗了一夜。結果,這條多頭蛇竟凍死在洞口。而另一條一頭蛇卻很順利地爬進洞里,度過了嚴冬。成吉思汗用這個故事來教育他的兒子們要同心協力,服從指揮。
窩闊臺等人聽了成吉思汗的話,都跪在地上說:“我們俯首聽從您的命令和吩咐。”成吉思汗說:“很好。如果你們想過幸福的生活,享受權力和富貴,就應該擁護窩闊臺繼承我的汗位。因為他不僅足智多謀,而且有雄才大略,他在你們中間尤為出眾。我想讓他統率全軍和百姓,立他為我的繼承人,不知你們同意不同意這個意見?”他的兒子異口同聲說:“誰有權力反對您的意見?誰又有能力拒絕它?”成吉思汗接著說:“假如你們的愿望和你們的話是一致的,你們必須立下文書,我死后你們要承認窩闊臺為汗,把他的話當作肉體的靈魂,不準更改今天當著我的面決定的意見,更不許違反我的法令。”窩闊臺等弟兄們遵照他們父親的圣訓,立下了擁護窩闊臺繼承汗位的文書。
汗位繼承的問題解決了,但成吉思汗的病情卻愈來愈惡化。臨死前,他對拖雷和諸大將囑咐了他思考很久的滅亡金國的方略:“金朝的精兵在潼關。潼關南據華山,北靠大河,難以一下子攻破。如能借道南宋,宋金世仇,必能同意,然后出兵直搗開封。潼關數十萬金兵必然千里赴援,雖趕到開封,然兵疲馬乏,不能作戰,開封城指日可破。”后來,窩闊臺遵循這一方略,終于在公元1234年滅掉了金國。
成吉思汗又囑咐左右諸將,在他死后要嚴密封鎖消息,等西夏國王來朝拜時把他殺掉,再把西夏都城的居民全部殺光。后來,諸將都按成吉思汗的囑咐辦了。公元1227年秋天,成吉思汗在清水縣西江去世,終年68歲。
上一篇:春晚表演經典臺詞精選8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