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文案》讀書筆記
《姥姥文案》,是由中華書局于2010年12月1日出版的一本圖書,《姥姥文案》作者是倪萍。《姥姥文案》獲得了第五屆冰心散文獎。《姥姥文案》是倪萍最感人的作品,感懷五十年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日子,一部愛之經典。以下是小編分享的《姥姥文案》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姥姥文案》讀書筆記
看了《姥姥文案》確實讓我學到了很多,其中還有很多我不懂的道理,我很喜歡文章中的姥姥,她勤勞能干,一生過的十分充實,她善良好心,即使自已并不是很富裕也愿意接濟他人。
這本書中的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姥姥,但因為她無窮的智慧和99年的人生之路,她的形象顯得越發越光輝起來。我也想去書中的水門口看看,看看是怎樣的環境讓姥姥擁有如此多的智慧。姥姥說,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別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是啊,人世間少不了生死離別,卻是無法避免。親人走的時候,誰不會悲傷誰不會心痛。但是生活還要繼續不是嗎,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對待自己,不要讓他們走的仍有遺憾,珍惜身邊愛自己的所有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他們的愛,才會珍惜。我很喜歡文中姥姥的教育方式。文中作者說,她小時候偷了生產隊的麥子,想拿回家叫姥姥蒸饃吃。可是怎么都蒸不熟,作者只好承認了是自己偷的。最后姥姥用一大鍋饅頭告訴了作者,公家的東西不能偷。在那個少糧寡食的年代,姥姥能肯浪費那么一大團面來教育一個5歲的孩子。那這個孩子有什么理由成為一個本性不好之人?很多人踏上犯罪的道途,都因為家庭教育問題吧?如果中國的姥姥,親人都像文中的姥姥一樣善于教育,那何來不良少年之說?姥姥這一輩子都沒穿過艷色衣裳好料子衣服,可是她并不覺得委屈。作者問姥姥,身為女人,一輩子沒穿過高跟鞋,遺憾吧?姥姥卻搖搖頭,說那年頭,作者不包腳都算怪物了。作者又問,一輩子沒穿過裙子,遺憾吧?姥姥說,怎么沒穿過裙子?圍裙也是裙子。對啊,圍裙也是一種裙。姥姥一輩子都帶著圍裙,一輩子都站在灶前,一輩子都那么勤勞忙碌。
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什么都不懂,大字不識一個,學都沒上過。可是她懂得善惡,懂得是非,懂得丑美。她用99年的人生經歷總結了一條又一條智慧,叫我們嘆服。姥姥的理兒很直白,很實在,她為什么不悲觀不放棄呢?是無奈還是現實?她從沒想著以此來教育誰,給予誰,她就是這么想的,這么過的,她認為是個人都該明白的理。
姥姥雖然不在了,可是她的精神和智慧卻在我心中扎根。姥姥用一句句平凡的話打動我們,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真理。人這一生中,樂就是福。
《姥姥文案》讀書筆記
讀一本好書,就如喝一杯咖啡,喝完后就會體會到其中的美好和醇香,所以讀完后就肯定會有一些感受。
《姥姥文案》是著名主持人倪萍寫的,寫的是她與99歲姥姥共同過的日子的書。當我讀完《姥姥文案》這本書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看著書中的姥姥竟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那前不久已經去世的姥姥。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很慈祥又很可愛的姥姥。她愛吹牛,她愛罵人,但是罵人的話只有兩個詞,加上她一把年紀了,更多人都愿意逗她,讓姥姥罵他。其實我姥姥和她很像,每次當我犯錯或調皮的時候,我姥姥總是罵我‘敗家子’,罵完以后就會問我餓不餓渴不渴,想吃什么之類的問題。倪萍的姥姥愛叫人起床。老年人睡得少,所以她一大早就起來,然后開始輪流叫人起床,她會大叫‘起床啦’如果沒有反應,她會用大冰手去凍你,如果還不齊,她就會掀開你的被子。倪萍對姥姥很孝敬,為了讓姥姥穿新衣服,就說單位回收舊衣服,一件舊衣服一百塊,姥姥相信了,把自己所有的舊衣服都拿出來,還到表妹家收回50多件。為了不讓姥姥整天沒事干而整天昏睡,倪萍還特意給姥姥分配工作。倪萍對姥姥所做的一件件事都可以充分體現出倪萍對姥姥的關愛和孝敬。怎能不讓人感動呢?
倪萍能在自己的姥姥生前為姥姥做這么多,對姥姥這么孝敬,讓我很羨慕,因為我已經沒有機會為姥姥做一些孝敬的事情了。以前每當過節的時候,我會和媽媽一起去老家看姥姥,那時候姥姥就會一大早搬著板凳在門口坐著等我們,看到我們時,會很開心的站起身來招呼我們,屋里飯菜都準備好了。每當這時候我都感覺很幸福,真想一直在姥姥身邊。吃過飯,我和媽媽想幫姥姥收拾,姥姥總是板著臉說:”我有那么老嗎?老到什么都需要你們幫忙的地步嗎?“這個時候我們誰也不敢再幫忙,因為姥姥已經生氣了。姥姥就是這么可愛。可是姥姥終究是老人,每個老人都會面臨著去世,姥姥當然也不例外,就在前不久姥姥永遠離開了我們,看著姥姥那像熟睡的臉,我想起姥姥總愛對我說的那句話‘小靜啊,什么時候你有時間多陪我幾天啊?’姥姥對我那么好,她的這一個小小的愿望我都沒有幫他實現,如果在姥姥生前我能為她做一些事該多好啊。姥姥也是這樣期望吧,但是直到她老去我都沒能為她做任何事,還真是可悲呢。雖然會很,但卻彌補不了什么。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倪萍對姥姥的一片孝心,而且也讓我及時明白了:如果你想為你的親人做一些事就要抓緊時間,不要等失去機會了才在原地獨自后悔。
《姥姥文案》讀書筆記
《姥姥文案》是這么飽含作者對姥姥的愛以及對姥姥的孝心的一本書,有那些令人讀后潸然淚下的故事,那些讓心變得柔軟酸楚的話語。使人心為之動容。這位99歲的姥姥雖沒有文化,但是總會在我們困難的時候,給予我們非常巨大的啟迪。讓我帶大家走進這位99歲姥姥看似平常但使人受用終生的大智慧。作者倪萍是著名主持人、演員,她用她真摯感人的文字,描述了她姥姥淳樸,看似平凡卻又不凡的一生。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個是姥姥的智慧,另一個是倪萍的孝心。
倪萍的姥姥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沒有多少文化,但在困難時刻,姥姥總會用她那大白話點撥著我,多少個想不開的問題,都是姥姥一個個雞毛蒜皮的比喻讓我豁然開朗;姥姥的寬容,姥姥的良善,不斷地修正著我的缺點,改正著我的錯誤;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終照耀著我,溫暖著我。使我感到什么叫做人生的大智慧。不想用華麗的詞藻贊美姥姥,因為那不是她的風格。姥姥平凡質樸才是她最美的特點。
讀《姥姥文案》發現,所謂的平凡人,智慧卻是非凡的。姥姥和我們身邊很多老人家一樣,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也沒有多少文化知識,但卻比很多擁有高學歷的人士更明白、更善于把握和運用做人的道理。明白做人的時候,生活的時候,不只是一份高學歷,更是要有一顆對熱愛生活的心。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倪萍為了讓97歲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每天開心一點,就想了一個點子:說歐洲某國家收購瓜子仁,要求必須是手剝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須是完整的,15元一斤,問姥姥愿不愿意在家里剝瓜子,姥姥很是愿意,于是就開始剝瓜子。那時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給姥姥發工資,并動員全家偷偷吃掉這將”出口歐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來臨走也要讓朋友帶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也覺得自己還有用,還掙了錢。這件事可見倪萍是費盡心思讓老人在世的日子快快樂樂。從此可見作者倪萍十分愛姥姥,也體現出了她的一片孝心。
雖然這本書中有許多姥姥這個農村婦女不太正確的見解,但這話語十分樸實,總能在關鍵時刻給人啟發。這也許就是作者倪萍懷念姥姥的最好方法。
《姥姥文案》讀書筆記
看見這本《姥姥文案》,一下子想到了我的姥姥。正趕上假期,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倪萍通過文字轉述著姥姥的話,滲透著她對姥姥的愛。書里除了一句句姥姥的”至理名言“,看不到姥姥的模樣,但我隱約間感受到一個活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老太太。
讀完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個是姥姥的智慧,另一個是倪萍的孝心。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的倪萍,在經過了生活中的風霜雨雪吹刮后,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但我相信,她是幸福的。倪萍帶領讀者走進她99歲姥姥的平凡生活,追憶她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有淚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心底那一個個姥姥與外孫女之間愛的故事,令人為之動容,清澈質樸、真摯感人的文字,溫暖人心。細述這位純樸、善良的山東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樂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卻讓人終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她講她的姥姥,讓我想起我的姥姥。今年已經88歲的姥姥,耳不聾眼不花,身體硬朗得很,不管村里誰找她,她都熱情相迎,姥姥常說:”別人信任咱,咱就得實心實意對人家。做人一定得出好心眼,老天爺都看著呢“。雖然姥姥說的話沒有倪萍轉述姥姥文案的精彩,但是理兒是一樣的,都喜歡拿老天爺說事。如今,我已經參加工作了,她還經常囑咐我們要多看書多學習,哪怕一天多認一個字,一年還能認識365個字呢。哈哈!她眼里的學習就是認字,我可愛的姥姥。
這本書,文字間褪去了華麗的修辭,卻體現了最簡單最質樸的人生哲理,一時間我很難想象這位不識字的老人家能將很多事情看得那么透徹,并且用非常簡單的充滿智慧的語言表達出來,字里行間讓人讀出的都是自己明白的顯而易見的道理。讀了這本書,突然覺得眼前的世界分外透亮,覺得那些一時的不順都過去了。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幫你。是啊!今天我們如果我們都能以這樣的心態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就會發現溫暖無處不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讓長輩感覺幸福、滿足。這本書及時提醒自己愛我的親人。再多一點!
給姥姥姥爺拜年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給姥姥姥爺拜年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給姥姥姥爺拜年作文1
我的家鄉豫北農村,盛行大年初一起五更大拜年的習俗。
所謂大拜年,就是不分男女老少跑遍全村實打實地磕頭。先是各自在家給自家老人磕頭,這一磕,晚輩盡了孝道,長輩也體味到了子孝媳賢,說不完道不盡的骨肉親情皆包融在這一磕之中。接著是給本家本院的磕頭,再接下去,便輪到了街坊鄰居了。拜年的人,進門啥也不說,低頭便拜:“大奶奶,給您老人家拜年啦!”如果是在大街上碰見該磕頭的人,就干脆在他跟前就地一趴:“二大爺,我給您磕這兒吧!”磕頭者,滿面春風;被磕者,心花怒放。在外謀事的,在外居官的,回鄉省親,照磕不誤,一來表示請安和祝福,二來表示尊重和崇拜。
我家輩分高,全村人幾乎都要到我家拜年。前一撥剛走,后一撥緊跟著就又到了,一撥接一撥,熙熙攘攘應接不暇。就連我這個十幾歲的女孩子每年也有不少人給我磕頭,其中包括那些老態龍鐘的老人們。他們顫巍巍地進得門來,先給我爺爺、奶奶、爹、娘磕頭,然后一轉臉沖著我喊:“給小老姑拜年啦!”看得出,他們有的磕得很莊重、虔誠,令我誠惶誠恐,但也有“磕翁之意不在頭”的,他們打著哈哈給我這年少的長輩磕個頭不過是走個過場圖個熱鬧罷了。他們或捋一把胡子或攏一攏銀絲,故作驚訝:“喲!這不是小老姑嗎!一眨眼都長大成人啦,俺給您拜年了!”說著,便毫不猶豫地磕了下去,然后吃力地爬起來,瞪著倆眼一本正經地問:“請問小老姑給多少磕頭錢呀?”按習俗我的掏出些新零幣分給他們,這些老者伸手接過錢,孩子似的喊:“俺們買糖葫蘆吃去了!”便歡天喜地地走了……
最難能可貴的是,我們這里大拜年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內容:互拜。不管是本院的還是街坊鄰居,不管是隔輩還是平輩,只要是上年有齟齬或疙瘩的,通過這互拜都要統統消融或解開。屆時,需要互拜的雙方都會爭先恐后地到對方家中去,如一方先拜上門去,另一方則定要回拜,以達到彼此的寬容諒解。
大拜年,歌鄰里和睦頌舉家安康;大拜年,歌五谷豐登頌國泰民安——這是老百姓相互的良好祝愿。
給姥姥姥爺拜年作文2
今年寒假我來到了爺爺家——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過春節。我發現這兒過年的風俗和常州的風俗差不多,而當地特有的磕頭拜年習俗引起了我的興趣。
在除夕這一天,人們蒸饅頭、貼春聯、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春節晚會,我望著桌上擺滿又大又圓、熱氣騰騰、上面點滿紅點點、里面飽滿棗子的大饅頭,聽著外面孩子們的放鞭炮、相互嬉戲的笑聲,和爺爺、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嬸嬸、姐姐、弟弟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地吃著團圓飯,觀看著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我也不時地和姐姐、弟弟們一起出去放煙花,扔鞭炮,盡情地享受節日的快樂!
大年初一,人們早早起床,趕去給長輩們拜年。山東棗莊的拜年方式尤為特別。在常州,拜年只要對長輩說一些祝福的話,在家里坐一坐,聊聊天就好了;而在我爺爺家呢,不僅要送上對長輩的祝福,還要給長輩們磕頭行禮。我很奇怪,為什么要磕頭呢?問了爺爺之后我才知道個中緣由:
“因為棗莊離孔子之鄉曲阜比較近,而孔子一生都提倡‘孝’道,棗莊也受到了曲阜的影響,對長輩十分尊重,所以過年時才要給長輩磕頭拜年。”
俗話說得好“入鄉隨俗”,既然我來到了爺爺家,就應該按照這兒的風俗習慣給長輩磕頭拜年。我在吃早飯之前,就開始準備給爺爺奶奶拜年了。因為以前沒有磕過頭,媽媽特意為我準備了一個厚實的墊子。我滿以為這樣萬無一失,就“撲通”一聲雙膝跪下,可沒有想到這個墊子中看不中用,我的腦袋“呯”的一聲撞在地上,頭上馬上就起了一個包。這是我第一次給長輩拜年,雖然有些疼痛難忍,我還是故作鎮定,強笑著說“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周圍的家人被我的.“良好”表現樂得合不攏嘴。爺爺見我第一次拜年就這樣“賣力”,忙說“行了,行了”,并笑著把我扶了起來。奶奶一邊心疼地摸著我的頭,一邊從口袋里掏出脹鼓鼓的紅包向我手里塞。看著爺爺奶奶開心的笑容,我早把疼痛拋到了九霄云外。
這次春節回家過年,我不僅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家人的親情,還體驗了爺爺家特有的拜年習俗,真是一舉兩得啊!蛇年春節已過,我期待著馬年春節的到來,更期待著與親人的再一次團聚!
給姥姥姥爺拜年作文3
早晨,睡眼朦朧的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興奮極了!知道今天是春節,內心總有抑制不住的激動。
按照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我們應該向長輩拜年。父母提起水果、餅干、糖果,就問我:“準備好了嗎?”
“好啦。”我興高采烈地回答。
一家人穿著新衣服,去外婆家拜年咯!由于外婆家很遠,所以爸爸決定開汽車去。車上,我們嘻嘻哈哈地歡鬧不休,活像一只只快樂的小小鳥。大過年的,有誰不高興呢?
一路上,我看到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過了半個小時,車停在外婆家門口,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車,親切地叫喊:“外婆——我來拜年啦!”
“哎!”外婆身掛圍裙,聽到我的聲音,回應道,“呦,我的外孫女來啦,真乖!進來坐吧。”
一進客廳,妹妹就好奇地問:“外婆,為什么過年您還這么忙碌,怎么不休息一會兒呢?”“我忙碌,是因為迎接你們的到來呀。”外婆笑容滿面地說。外公、舅舅、舅媽、兩個可愛的表哥都出來和我們問好。熱情大方的舅媽見我們來了,就拿出糖果、花生、瓜子來招待我們。我、妹妹、表哥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吃著、笑著,有說不完的話。“開飯啦!”和藹可親的外公把一盤盤美味的菜端在餐桌上。哇噻!各種各樣的菜似乎吃也吃不完,香味撲鼻而來。我最愛吃外公親手包的餃子,那味道別提有多香了!大蝦是妹妹的最愛,雞翅是表哥的“寶貝”。看著這些美食,讓我們不禁想起這一年中我們曾經付出的艱辛和汗水,大家一起聊著以前的一些趣事,其樂無窮……每年春節,我家都要玩一個“游戲”——互贈祝福。我站起來,端起盛滿幸福的杯子,對外公外婆說:“外公外婆,我祝您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事如意!”
“我的乖外孫女,你要好好學習!考上重點中學!”外公外婆說完,拿出一個紅包給我。我連忙說:“謝謝!謝謝!”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我們坐上汽車,望著窗外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煙花,戀戀不舍地回家了。
拜年是最最幸福的事情了,內心總是甜甜蜜蜜的,口袋總是鼓鼓囊囊的,連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洋溢著幸福和快樂……
啊——快樂的滋味涌上心頭,永永遠遠回蕩在腦海里……
給姥姥姥爺拜年作文4
千盼萬盼,終于盼到過年了。前幾天不停地趕作業,現在可以停下來休息幾天了。今天,我們要去奶奶家拜年。
正月初一的下午,我急急忙忙趕到奶奶家,一進家門,溫暖的氣息迎面撲來。哥哥、弟弟、妹妹都來了,晚上,一家人坐在凳子上,吃著團圓飯。吃完飯,我們站在樓上的陽臺上看著樓下的煙花。第一個放的是花籃,花籃是由六個圓孔組成的,花籃先“茲”的噴起了火花,突然“砰”的一聲飛上了天空,炸成了許多五顏六色的火花,就這樣噴了六次,好像正在為人們祝福呢!
離春節聯歡晚會還有一段時間,我們穿上過年的新衣服,一起去看燈展。走在大街上,行人可真多,各式各樣的燈掛在樹上。走在草坪中間,遠遠地就能看見一座小涼亭,上面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燈。再向兩邊看,草坪上各種形狀的燈都有,有小房子的,還有荷花池的……遠遠地看去,真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燈多,人自然也就多,觀賞燈的人真是摩肩接踵。再看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洋溢著過年的喜慶。我們拿著照相機,拍下了這一幕幕熱烈歡騰的場景。
剛回到家里,節目就開始了,全家人圍坐在沙發上,品嘗著央視給我們帶來的豐盛的“年夜飯”。那優美的舞姿、動聽的歌聲、幽默的小品相聲,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逗得我們哈哈大笑。能和家里人一起過年,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就在這時,周圍的鞭炮聲也隨之響起來,照亮了外面漆黑的夜空。鞭炮聲,笑聲響成了一片簡直就是一段有聲有色的“交響樂”,把大自然所有的聲音都交織在一起,連天上的星星都忘記了睡眠,停下來觀看!
我看著窗外,把劃過的煙火當做流星,許下了新年里的新愿望。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會有更大的收獲。
姥姥姥爺的愛作文
姥姥姥爺的愛作文1
姥爺在五年前得知自己的至親去世后,身體日漸衰弱,進醫院更是家常便飯。做飯、送飯的重擔便落在了姥姥的身上。
兩年后,姥姥的身體也出了毛病。漸漸的,她就不再去送飯了,但送飯還是要繼續的。
一天,我邊換著衣服,邊看著電視劇。突然,姥姥的電話就打了進來:“你什么時候過來呀?我已經把飯裝好了。”我抬頭望了一下表,才九點半,便不禁皺了一下眉頭,道:“啊,我知道了,很快就過去了。”隨即,我便掛了電話。
過了一會兒,電話又打進來了,優美的電話鈴變得有些刺耳,我便隨手掛了電話,并將電話設置為靜音狀態。
十點多的時候,我們來到了姥姥家樓下,她正站在那兒,手里拿著飯盒。她將裝飯盒的幾個布袋從車窗遞了進來,一句話也沒有說。從布袋與布袋之間的縫隙,我看到了她發紅的眼眶。
她隨即轉身,向家走去。回去時,一腳踩進了水坑里,卻絲毫沒有感到似的繼續往前走,一邊走一邊用手背擦臉。
她哭了。
莫不是,她怕我們不管他們了。
送飯回來后,我便去她家“負荊請罪”。只見她坐在床上,手里捧著一本相冊,陽光透過窗子,室內變得溫和起來,那束光籠罩在她身上。
我悄悄地走過去,看見她的目光正好停留在相冊的一頁。我湊過去,那是一張我從沒見過的合影:
在照片上,兩個人比肩坐在一起。姥爺頭帶著多年不換的鴨舌帽,上身套著一件藍色的背心。身體看起來很健壯,絲毫沒有現在的病態;姥姥坐在他的旁邊,身上套著一件紫色的鵝絨衫,臉上的皺紋比現在少了好多。他們的十指緊緊地扣在一起。
我問:“這是什么時候照的呀?”姥姥沒有回答,目光始終凝視著相冊,眼淚在眼眶里打轉,一滴滴的淚水隨之落了下來,滴在了相冊的底頁,洇濕開來。
“明天,我和你們一起去送飯吧。”姥姥突然說。我一怔,仔細地想了想,便說:“好。”
第二天,姥姥穿戴得整整齊齊,外面還套上了過年時才穿的外套,站在路邊,等待我們的到來。
來到醫院,姥爺打開了飯盒,看到里面的.菜,抱怨道:“今天又吃這菜呀,上周吃過了……怎么沒味呢?這還讓人怎么吃!”
雖然嘴上這么說,但姥爺仍默默地把菜都給吃完了,連一點湯都沒有留下。
我主動收拾好碗筷去清洗,姥姥要來幫忙,卻被我拒絕了:“你留下來陪姥爺聊一會兒吧,我自己去就行。”
出門前,我聽到姥爺問:“這兩天有沒有好好吃飯?”我突然回想起姥姥家餐桌上厚厚的灰塵。愧疚之情油然而生,我心想,一定要讓媽媽多關心一下姥姥。
回來時,我剛想打開門,卻透過門玻璃看見了姥爺在枕頭底下摸索著什么,就把手從門把上放了下來。只見他從枕頭下拿出了一只又大又紅的蘋果,他說:“這是前兩天病友走時給我留下的,說是從國外產的蘋果,我沒舍得吃,就給你留著。”
姥姥望著蘋果只是笑著沒說話,默默地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小紙包,她輕輕地打開它,里面裝著一張照片,是那張他們十指相扣的照片……
姥姥姥爺的愛作文2
愛是什么?愛是一把雨天中的雨傘,愛是一塊雪天中的烤紅薯,愛是一根沾滿芝麻的麻花。愛是什么,愛就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關心。
那是在小學,一次雨天中,我在樓下和朋友玩的不知天氣,頓時大雨傾盆,這時姥姥打著雨傘快步走過來,看見我在淋著雨玩耍,我的手上多了一把雨傘……
每一次我出校門,姥爺都會在門口等著我,包括大雪天……姥爺領著我走呀走,每次碰到那熟悉的賣烤地瓜的大娘,姥爺總會給我買一塊熱乎乎的烤紅薯,那時心里的滋味……
每當姥爺領我到家門前的面包店內,都會領著我去買一根很貴的麻花,沾滿了香香的芝麻。我回到家中,就著姥姥做的帶韭菜的菜,那美味……
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包括一些很小很小的事,但是你去細細的品味和感受,又是那么的溫暖……
姥姥姥爺的愛作文3
一天,我的爸爸媽媽都去秋收了,爸爸只好把我送到姥姥家去住。姥爺帶我去樹地鋸木頭,姥爺給我據了一把木槍,我開心地跳了起來。回到家時,姥姥看見我手里只有一把小木槍,就覺得還缺點什么。姥姥騎著自行車走了,等姥姥回來時,我發現姥姥手里拿著一大袋我最喜愛的零食。姥姥還不住地埋怨姥爺,玩了一上午也不知道給孩子買些吃的。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姥姥和姥爺把最溫暖的地方讓給了我,我發現姥姥和姥爺實在是太疼愛我了!
第二天,在我沉浸在幸福中的時候,我發現我的小木槍不見了。我傷心地哭了起來,這時,姥爺說:“我請你吃一頓好吃的吧!”到了飯店,姥爺說:“吃什么啊?”我說:“吃餃子吧!”“好,那就來一盤餃子。”在歡笑聲中,我忘記了丟槍帶來的煩惱。
我真希望姥姥和姥爺永遠陪伴在我身邊,哪一天,他們生病了、老了,我會用他們給我的愛回報他們。
姥姥姥爺的愛作文4
我在學自行車的過程中,深深體會到了姥姥姥爺對我的愛。
小時候的一天,姥姥領我到廣場上玩,很快我被一件東西吸引住了:它就是自行車。那時候我還不會騎,廣場上有許多人在騎自行車。于是,我向一個大哥哥借自行車,他很勉強地借給了我,可剛騎沒一會兒,他就要了回去。回到家,爸爸聽說我十分想學騎自行車,決定給我買一輛。
自行車買回來以后,每次出去玩姥姥都要左把著、右護著,生怕摔著我,每次為了我的安全姥姥都弄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每次她黑白相間的頭發和花格衣服都像水洗了一樣。在姥姥的呵護下,我騎得越來越好了,但始終不敢獨自一人騎。
有一次,姥爺說:“應該讓他自己騎,你這樣把著他,他永遠學不會。”姥姥說:“那不行,萬一孩子摔了怎么辦?”姥爺鼓勵我說:“沒事,姥爺在車后面把著你。”
騎了一會兒,突然一陣風把地上的沙子揚了起來。我緊忙閉上眼睛,但腳還在使勁蹬。過了風沙,我睜開眼睛回頭一看,我已經獨自騎出去了好遠。
姥爺在遠處伸著大拇指說:“你真棒!”
我興奮地對遠處的姥姥喊:“我學會了!我學會了!”
……
但是,每次出去騎車,姥姥還是跟著跑。
姥爺就在后面說:“你別跟著他了,”他自己已經能自己騎了!
姥姥說:“我還是不放心啊……“——這就是姥爺姥姥對我的愛。
幫姥姥找姨姥姥作文
看了這個題目,你一定目瞪口呆吧?姥姥是個大人,怎么會找不到姨姥姥在哪里呢?
我這就告訴你哈。原來呀,她們倆是一對孿生姐妹,我姥姥的媽媽,也就是我的老姥姥,把姨姥姥從小就送給別人撫養。所以她倆從小到大從未見過面,只是年輕時寄了幾張照片,和幾封信。只知道姨姥姥家的模糊地址,在開封龍亭附近的一個化工廠廠區家屬院。
今年大年初六,爸爸開車帶我姥姥、媽媽、姨姨一起去開封玩。路上,姥姥又說起了這些事,說,都六十多歲的人了,還沒找到親姐姐呢!說的連我鼻子都酸了。
爸爸邊開車邊說:“媽,這還不簡單,咱們今天去開封,不干別的,我專程帶你去找她。怎么樣?”
姥姥和媽媽全都笑了,我也撇撇嘴:爸爸真是幼稚,這么大的開封,上哪里找呀!
說話間,不一會兒就到了開封。我們把車停在開封府的橋邊,上了橋。
哇!湖好美啊!橋在中間,左邊是潘家湖,右邊是楊家湖,可為什么潘家湖水濁,楊家湖水清呢?媽媽說,潘家湖水濁是因為他們都是宋朝的奸臣;楊家湖水清是因為他們都是宋朝的忠臣。
過了一會兒,我們又來到一條小吃街。小吃街上的東西真多呀!有冰糖梨、牛肉火燒、炒涼粉、擔擔面、麻辣粉、米線、羊肉串、奶茶、涮牛肚等等很多好吃的。我們都吃得津津有味,可是,姥姥卻吃得很少。我想,是不是還在惦記找姨姥姥的'事情呢?
吃完飯,爸爸開車帶我們到龍亭。一停車,爸爸就跑到路邊的一個交警跟前,跟他說著什么,不時地用手指指東邊,西邊。原來,爸爸是在問那個化工廠呢!
一會兒,爸爸回來了,興奮地對我姥姥說:“我知道大致位置了,據說已經搬遷二十幾年了,不過,我們可以邊走邊打聽的。”
在爸爸的堅持下,我們邊走邊問,也不記得問了多少人,最后終于找到了姨姥姥的家。我們敲開姨姥姥家的門,姥姥一眼就認出了姨姥姥!她倆非常激動,手拉著手死活都不松開,坐在小凳子上的姨姥姥都激動得摔了一跤!嚇得我姥姥使勁兒拽她。
說了半天話兒,我們就要走了。但是,姨姥爺非得讓我們留下來一起吃飯。于是,我們在飯店吃了頓飯,才回家。
回家后,姥姥說:“今天多虧了小馬呀!我真高興!”
媽媽說的更好:“只憑一張嘴,居然最后找到了,真是見證奇跡了呀!”
你說,幫姥姥找到了姨姥姥,這是不是個奇跡呢?
上一篇:英文電影臺詞翻譯匯總9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