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3》觀后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黑衣人3》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在一個沒有依托更龐大想象力和世界觀的電影里,我們恐怕很難找到理由,讓自己滿懷激動之情,帶著對科幻片的儀式感觀看這部接檔《復仇者聯盟》的美國大片《黑衣人3》。如果我們忘卻這些標志性的美國演員的臉,忘掉只有在復古B級片里才會出現的'打斗場景和外星人形象,這部電影似乎更像是英國人對科幻的理解。但要知道,美國人和英國人幽默方式的不同,可不僅僅是在說話的腔調上。舊瓶裝新酒,似乎是電影界的潮流,科幻也玩兒了一次復古風格,卻拿出了一部不倫不類的電影,形式感的承接了無新意,情節和笑料也并無突破。
假使你和大多數中國觀眾一樣,只是把科幻片當成《尖峰時刻》,用來尋找感官刺激,那恐怕你會失望透頂。你實在找不出《黑衣人3》到底有什么可以刺激到自己的點,甚至遠不如《復仇者聯盟》里泄憤式的大場面和束緊身材的斯嘉麗約翰遜。當然,像大多數科學愛好者,不厭其煩幾次三番追究科幻片里的邏輯硬傷一樣,我們渴望好萊塢可以大踏步地突破工業模式,也是可笑的。不過,至少美國人又一次提供了續集必死的證據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把續集拍的像喬治盧卡斯那么傳神。
觀后感:黑衣人
《黑衣人》觀后感
我看了很多電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好萊塢大片:《黑衣人》的系列電影,黑衣人觀后感。
這部片子主要是關于外星人的,雖然題材不新穎,但挺好看。頭戴一頂黑帽,身穿黑衣黑褲,腳套一雙黑鞋······這便是黑衣人的經典形象。電影中,由湯米·李·瓊斯扮演的Kay與威爾·史密斯扮演的'Jay等黑衣人攜手維護地球安全,觀后感《黑衣人觀后感》。第一集講述的是一只蟑螂怪想奪取“銀河系”,被黑衣人們打敗。而第二集是講一個異型奪取“塔薩之光”而“塔薩之光”能毀滅一個星球,黑衣人們當然想保護地球,在總部收到攻擊時淡定面對,最終打敗了異型。不過《黑衣人3》還沒出,預計在2012年放映,我還是很期待的。
科幻效果不用說了,聲效,光線,背景,劇情樣樣都好。而我影響最深的便是:幽默。這扣人心弦的電影中少不了放松放松的幽默情節。譬如在第一集中黑衣人Kay招募了Jay,準備給Jay武器時,拿出了一把大槍,Jay高興的不得了。但是,這是給Kay他自己的,而給了Jay一把小槍。“萬事不能只看表面”這句話在這里驗證了,這把槍的威力大的不得了。第二集中也有這幽默的故事。一家飛碟上承載著異型,而當這架飛碟達地球時,我們以為這飛碟很大。當畫面中出現狗狗的時候,我們徹底無語,這架飛碟比狗還小。
《黑衣人1》后面出現了銀河系,不過只是一個小球,突然一只外形人的手抓起了它;《黑衣人2》也有這個情節:地球也只有外星人車站里的一個行李柜那么大······看完這兩個情節是我對太空的興趣愈來愈強烈。
《黑衣人3》觀后感范文
(黑衣人)系列可能屬于內種拖拖拉拉讓人著急的系列電影,從橫空出世票房口碑雙贏影響全球時尚潮流跟陰謀論話題的誕生于1997年的第一集,再到踉踉蹌蹌二換編劇輸了口碑遭人詬病票房小勝的第二集,直到今日的三部曲尾聲,這一路的拍攝周期似乎有越拉越長成倍數遞增的趨勢。然而十幾年的等待卻是地地道道的情結養成,一路從后vhs錄影帶時代迎來vcd大爆發的迷影小子們,從沒在大銀幕上得以享受過黑超特警組為人們的帶來的諸多樂子,以至于那些b級片范兒的外星怪形跟諧趣十足的動作場面只能一遍遍的在電腦跟高清電視中溫習,哪個科幻宅不能隨口說出關于黑超的段子,神馬wormguy的插科打諢,各種武器道具載具的性能優勢,客串嘉賓的名單都是樂此不疲的地道談資。不過現在我們可以告別溫故流傳的苦逼等待,在拯救世界與穿越得瑟之間盡情的樂呵下去。
在趕上一個好年代的方面,(黑3)也許比前兩集都要幸運。一來這個品牌已經有了地球人都知道的認知度,一老一少一黑一白的經典搭檔也曾經是風靡全球的時尚文化icon;二來傍上3d跟imax大普及,影片雖然也是由后期轉制3d,但是在處理景深跟層次感上卻效果不錯,一些專門為3d視效所打造的段落基本都得到了絕佳的展示,而像高空墜樓的穿越戲這些也十分適合imax觀看;三來拜服于近幾年天朝各大字幕組的神譯,中影此次制作的字幕也極為應景:地溝油,瘦肉精,唐宋詩詞,“你丫穿越劇看多了吧”等這些與時下社會熱點,網絡文化十分貼合的翻譯均一一躍上銀幕,既不會讓觀影者覺得突兀生硬也做到了跟劇情以及角色的無縫對接。除此之外,本片更是搭上了近年來濫大街的穿越題材,雖然這并非多么新鮮的設定,但早在第二集上映的XX年就由史密斯最先提出,只不過等到影片出爐上映,卻也是十年后的事情了。跟第二集尋找k探員出山重歸黑超局類似,本片還是以k探員的“消失”為線索推進,其最大的看點就在于穿越的年代-1969。至于這個年代在整個人類歷史中有多么重要與別樣,那你光是看看這些關鍵詞也許就能窺見一斑:嬉皮,搖滾樂,波普藝術,安迪沃霍爾,阿波羅11號,文化爆炸等等。影片最大限度的還原了這一特殊時代,無論是服裝建筑還是文化風潮,都被盡情的展示出來,并緊扣劇情需要融入到每一個環節中。像進入安迪沃霍爾派對的口令-janisjoplin(傳奇嬉皮搖滾女歌星),前者的'真實身份跟創作靈感,“地下絲絨”的背景音樂,對種族歧視的戲謔等。
說到搭檔出演,其實本片中真正的對手戲是威爾史密斯同喬什布洛林。前者繼續著嬉鬧犯賤的嘴風,而后者則如老湯米附體,舉手投足間都是活脫脫的k探員翻版。同上集糟糕的劇本相比,本集的故事則更為豐滿多樣,前后照應,線索多樣。同時作為影片經久不衰的看點,外星人的造型跟種類再度升級,幾乎令人應接不暇;而由于影片的主要場景都設定在1969年,所以黑超局那些先進裝備也帶上了那個年代所特有的特色-失憶棒,脈沖太空槍,飛行包,以及獨創的環形高速摩托也都被賦予了懷古味道的未來主義色彩。全片的高潮基本分布在開場的監獄脫逃,穿越跳樓,鮑里斯追逐戰以及最終的發射場對決。影片秉持了以往節奏快,入戲快,打斗快的高效率中,但同時卻又使得很多線索的延展度不夠,喪失了故事進一步發散并怪力亂神的好機會,不過這仍舊是一部基本無尿點的歡喜爆米花大作。
跟當年的(回到未來)(阿比阿弟大冒險)這樣的傳統美式穿越,以及我朝時刻不消停的成打清穿相比,(黑衣人3)可謂將穿越落到了實處-拯救世界,鞏固友情。既有可以上升到人類存亡的宏大命題,也有私人化的感情演繹。真到了要用一句話證明你穿越過的時候,人家j探員臉上可比我們有光多了。
《黑衣人2》觀后感范文
好久沒有看電影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既然連一部電影都沒有心思看完了。
最近挑了一部片子《黑衣人》,出乎意料興致勃勃地看完。黑衣人1看完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只當是一般的商業大片。昨天看了黑衣人2,卻總有想要表達的沖動。是啊,好久沒有一部電影能夠引起共鳴了。
影片里的每個外星人,都有一段故事,這是我看完之后第一個感覺。不要說被槍爆頭后會再長出來的雜貨店(超級雜,萬能雜)的老板,不要說那只五音不全、喜歡泡“辣狗”的狗狗弗蘭克,甚至是在下水道里吃垃圾長大的鋼牙杰夫,小反派低智商的雙頭,讓人感覺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如果展開的話,肯定是一段又一段讓人唏噓的故事。這些以我的腦袋是想象不出來的,只能夠再次感嘆。
影片里最讓我感嘆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失憶的K回來后,看到一個藍色的球(一開始我以為是地球的模型)很好奇,就用手去戳,誰知道居然引發了這個“星球”的海嘯;另外就是K打開N年沒有打開的地鐵儲物柜,里面居然是一個世界,他們把給他們手表的人稱為萬歲、偉大的造物主,甚至有一個長老在主持整個族群的事物。直到最后,K將這個族群移到J的儲物柜中,而當J他們打開自己的大門才發現,自己原來也是在一個更大的儲物柜中生活,然后縮小縮小最終變成了一顆星星~~
這些讓我想起了以前和朋友的聊天,不知道怎么聊到了個人的世界觀。于是我就說:地球就是一個癌變的細胞。他很好奇地問我為什么這么說。于是我就來解釋:人類是由一個一個的細胞組成,而這些細胞里在我們看不到的世界里,說不定也生活著一個一個的`族群,他們說不定也像我們一樣,生老病死結婚生子,說不定也建設著自己的住房,只不過他們太小太小,就像人和地球和宇宙這樣,個別的細胞被過度開發從而產生了癌變。而我們地球,也有可能就是一整個宇宙的一個細胞,我們就生活在這個細胞里,現在也是過度開發發展,于是就產生了癌變,于是就開始向外擴張。等突然有一天,我們的科技發展到一定地步,于是開始開發其他的星球,于是癌變產生了……在遙遠遙遠的宇宙的邊緣,他們也有醫生,只不過現在還沒有發現我們已經是癌變的細胞……
當時,我說過了之后就該干嘛干嘛,繼續地生活著,突然間發現這部電影,和我當初的想法類似,這種感覺真讓人激動。只不過,我選擇了繼續碌碌無為,而別人卻把這種想法拍成電影,融入更多更復雜的想象,這就是為啥有些人能夠成功,有些人依然普通的區別吧。
總之,黑衣人2是部很不錯的電影,相比于許多電影的第二部總是遭人吐槽,黑衣人2卻能夠超越1,無論在制作上,故事情節上,還是在更深層次的方面,而且比1要幽默風趣的多,值得一看。
上一篇:《超脫》英文臺詞匯編2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