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軸兒轉,一條線,上九天,猜三個數字
“五彩三月三”活動方案活動目的:
【第1句】:通過活動了解“三月三”壯鄉歌圩節習俗。
【第2句】:培養和激發幼兒對傳統民族文化的興趣。
【第3句】:通過活動中的各個環節體驗節日的歡樂及感受壯鄉的民族風情。
活動時間:2024年4月1日(星期二)上午8:30——11:00活動對象:幼兒園全體幼兒及教師:“五彩三月三”活動背景:農歷“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圩節”又稱“歌仙節”,是壯鄉的傳統歌節。
相傳是為了紀念而形成的民間紀念性活動。
這一天,家家戶戶做,染彩色蛋,拋繡球,歡度節日。
而在這節日的前夕為了讓幼兒真正的貼近“三月三”,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
活動流程:一、進行竹竿舞時間:9:00——10:00場地:(學前班、大班)、內操場(中班、小班)負責竹竿舞的老師必須在8:50到位準備,內操場分四組竹竿,為兩位老師一組手持竹竿,其中三組每一組兩人,另一組四人,分四個點。
跑道分兩組竹竿,每組六人各手持竹竿。
(注:對歌教師先到竹竿舞里幫忙,竹竿舞完了之后,帶班教師帶孩子會教師休息喝水再進行對歌)二、對歌時間:10:00——10:30先全園按班級集中大舞臺前進行對歌,對歌老師上到舞臺對歌,后引導孩子一起對歌。
播放背景音樂。
三、拋繡球時間:10:40——11:30中、小班在內操場小舞臺,學前、大班外面舞臺。
繡球為十個,先又老師引導,后邀請孩子上前,接到繡球的孩子來拋繡球。
活動人員安排:活動當天負責帶班的老師:、商 喬、劉 瑩、寧小明、黃南容、呂 婷、龐曉華、黃福敏、韋回英、趙玉笑、許清妮 活動當天負責竹竿舞的老師:|、劉素梅、、譚會靜、杜雅夢(內操場)黃妹麗、陳世燕、黃金瓊、張彥芳、韋建枝、(外操場)活動當天負責對歌的老師:蒙 燕、楊 媛、王之琦、李 慧、吳敏嫻、韋建枝、周慕婷、、莫秋仁背景音樂:蘇沛鳳 攝像:王 婕 照相:李麗秀 策劃人:漢語教研組 <<<<幼兒園 2024年3月28日
三月三,飛滿天,一小六,風箏線猜三數字
661
三月三作文500,急用
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家鄉可熱鬧了,三月初三是我們的一個傳統節日。
三月三前夕,媽媽將采回來的楓葉、必機草、黃姜塊,分別加工泡制成紅、黃、黑三種顏色的乳汁。
三月三這天,將這些有色的乳汁分別放在鍋里加濕,抖米染色,按不同色彩分別裝入蒸籠里猛火蒸熟。
等熟后,把不同顏色的米飯拌在一起,就成了三色飯了。
香噴噴的三色飯吃在嘴里,讓人回味無窮。
還有爸爸做的竹筒飯可香了。
還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菜也是我們這的特色。
雖然是野菜但是營養豐富,里面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而且鈣、鐵含量也比較高,這些營養元素對人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
走在街道上到處是人山人海。
“三月三”廣場坐落在三面環山的山腳下,黎苗族人民聚集在一起,穿上節日盛裝載歌載舞,場面十分動人。
特別是竹竿舞,那優美的舞姿和竹竿有節奏的拍打聲,讓我陶醉。
年輕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們在山的對面對唱山歌,歌聲嘹亮動聽,歌聲久久回蕩在山間。
這真是一副迷人的畫面。
夜晚,街上的霓虹燈亮了起來,超市、商場,到處是五顏六色的彩燈美麗極了,真讓人流連忘返。
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們到我們這里來做客,我們會用家鄉特色的美味佳肴招待你們的。
希望商人到我的家鄉來投資,把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
我愛家鄉,我愛家鄉的三月三。
快板<同仁堂>的臺詞
臺詞如下:同哎,那同仁堂啊,開的本是鋪,先生好比這個自在王。
藥王爺就在上邊坐,十大名醫列在兩旁。
先拜藥王后拜你,那么你是藥王爺的大徒弟。
這個藥王爺,本姓孫,提龍跨虎,手捻著針。
內科先生孫思邈,外科的先生華佗高。
孫思邈,醫術高,三十二歲入的堂朝。
正宮的國母得了病,走線號脈治好了。
一針治好娘娘的病,兩針治好了龍一條。
萬歲一見龍心喜,欽身點他在當朝。
封他文官他也不要,封他武將就把頭搖。
萬般出了無計奈,欽身賜柬大黃袍。
在一旁怒惱哪一個,惹惱了敬德老英豪。
為臣我東擋西殺南征北戰跨馬掄鞭功勞大,你為何不賜那黃袍
一副鋼鞭拿在了手,手拿鋼鞭趕黃袍,一趕趕到八里橋。
藥王爺,妙法高,脫去了黃袍換紅袍。
黃袍供在藥王閣(gao),黎民百姓才把香燒。
王閣里面有欄柜,那欄柜三尺三寸三分三厘高。
一邊撂著軋藥碾,一邊供著鍘藥刀。
鍘藥刀,亮堂堂,幾味草藥您老先嘗。
先鍘這個牛黃與狗寶,后鍘檳榔與麝香。
桃仁陪著杏仁睡,二人躺在了沉香床。
睡到三更茭白葉,膽大的木賊跳進墻。
盜走了水銀五十兩,金毛的狗兒叫汪汪。
有丁香去送信,人參這才坐大堂。
佛手抄起甘草棍,棍棍打在了陳皮上。
打得這個陳皮流鮮血,鮮血甩在了木瓜上。
大風丸,小風丸,胖大海,滴溜圓,狗皮膏藥貼傷寒。
我有心接著藥名往下唱,唱到明兒個也唱不完,我唱的是:祝各位身體健康福壽雙全
相關知識延伸:快板有“數來寶”、快板書、小快板、天津快板等多種形式。
“數來寶”是兩個人表演的;快板書是一個人表演的;小快板除了作返場小段以外,主要是群眾文藝活動的一種形式;天津快板是用天津方言演唱的,除竹板外還有揚琴伴奏。
“快板”這一名稱出現較晚,早年叫做、“數來寶”,也叫“順口溜”、“流口轍”、“練子嘴”從宋代貧民演唱的“蓮花落”演變發展成的。
與“蓮花落”一樣,起初是乞丐沿街乞討時演唱的。
作為乞討時的演唱活動,歷史相當久遠;作為藝術表演形式,就比較晚。
如前所說,舊時的藝人總想找個歷史名人,奉為開山鼻祖,以便增光添彩,“數來寶”的藝人當然不例外。
于是在歷史上的乞丐群中找到明太祖朱元璋,奉為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