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悠不忘初心經典散文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我們高中畢業43年時光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
回首望———那1973年7月14日的晚上,天高氣爽,圓圓的月亮像怕羞的姑娘似的躲進云里,不時又露出笑臉,懷著好奇心,偷窺我們在市六中球場的畢業分別活動。
同學們知道,從明天起將各奔前程,再不會坐在課堂上一起學習、聆聽老師教誨,因而,同學們帶著對前途未卜的焦慮,懷著分別戀戀不舍的同學情,相互鼓勵、祝福。同學們在相互的筆記本扉頁留言,寫下美好祝福,互贈花季青春相片。
我記憶中,淑云班長贈言有祝某某同學早日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那是多么“高大上”啊!也是的,同學們深受革命傳統思想影響,贈言自然會高揚理想主義旗幟,磐石信念力量。
力平同學活潑機靈,饒有風趣,祝愿自然不少,但他喜歡調侃身邊的女同學,說得“大蟲”同學樂而不淫,逗得“紫油機”同學怨而不怒,心生歡喜。這是同學情,至純至真,像玉壺冰心,似銀色月光,讓人心透明,讓人生溫馨。
長儀同學有運動員般健碩身體,散發著男性荷爾蒙味道,他不善言辭,心中的祝愿是與她共結連理。她就是嬋娟,他心中的女神。他投向潘同學愛慕的目光,勝過千言萬語,勝過海枯石爛的山盟海誓;那是無言的愛,那是愛的呼喚。
炳間班長的同學情是不輟的傳說,歷久彌新。在月上竹梢頭,人約黃昏后,他站好最后一班崗,與女同學在校園竹林里促膝談心,互祝良愿,令同學們驚羨不已。他倆展望人生前途,談人生、談理想、談未來。
永光同學祝福同學們,對自己及家鄉未來充滿美好憧憬。他前瞻紫萊鄉10年之內村民變成市民,人均年收入幾萬元。這是多么富有遠見的美好祝愿,多么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前景啊!
同學們的留言帶有那個時代烙印。我在陳岳波老師筆記本留言是“百花園中花似錦,花紅要靠育花人。”這留言出自1973年湘劇《園丁之歌》一唱詞。盡管過去43年了,我依然記憶猶新,深感詩情畫意,能表達心聲,又與眾不同,才覺有趣。
同學們的千言萬語,也難訴盡心中留戀之情及美好祝愿。同學們把畢業的分別活動作為契機,化作將來相聚的動力,在各自的心靈中撒播下愛的種子,期盼人生秋天到來的時候,迎來豐收的`喜悅。
嘆光陰荏苒,感人生短苦。驀然回首,那晚分別情景還縈繞于腦海之中,溫馨如昨;而今,太陽已經西斜,青春的彩霞已從人生的天幕消逝,正到“晚霞燦爛落紅美,人到花甲正金秋。”的時候。
當同學們重溫美好祝福的贈言,審視沾染紅塵的人生車轍印跡,為當初懷抱純真又美好的愿望而百感交集;為同學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充當社會發展大道的鋪路石,奉獻人生而點贊;為同學們在人生征途實現心中的理想而喝彩。
站在花甲的門檻,我依然不忘初心,祝福同學們在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沐浴著燦爛陽光,感悟人生的快樂、和諧、幸福,更加珍惜時光,珍愛生命!享受人生,享受美好時代!
不忘初心經典散文
`漫長的歲月,大都被時光帶走了的足印,遙望著春夏秋冬依然重復著春暖花開的季節,春種秋收的時令,夏酷冬寒的氣節。一路走來,都是那樣的平平淡淡,或是磕磕碰碰,或是曲曲折折;仰或是嬉笑怒罵、仰或是悲歡離合;要么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要么是東奔西走觀光旅行。
繁華世界,繁華人世,繁華人生,繁華歲月。無處不在忙碌奔波,時代的召喚,有人盲從,有人智慧,有人愚鈍,有人遲鈍,有人聰穎,有人靈性;有人勤奮,有人努力,有人安逸,有人享樂;有人嘆息,有人惋惜,有人粗心,有人細心;大致就是這樣組合一種成繁華的世界,繁華的人流。
不忘初心,做到很難,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不會使一成不變的,它是不停地、不斷地變化的;正如說:計劃趕不上變化,事實如此,你今天設計好明天的工作計劃,而處在這樣一個信息瞬息萬變的時代,稍微疏忽一點、馬虎大意一點,粗心松懈一點,你的腳步遲緩一點,就會被幾秒鐘內的信息變化所淘汰,所棄置,沒有緩存的余地。
所以說,不忘初心,堅守初心的意志、恒心、毅力、信心固然是好的,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遇到意外的突發事情,就會把你的初心計劃打破、打亂;或者說是搞得支離破碎,還得推倒重頭再來。
是的,修補修復初心的計劃,是一次次經受著刀劍刺傷般的錐心的疼痛,有時候為了顧全大局,不得不對自己那點心愛如命的計劃,只得心疼割愛,舍棄放棄,等到大局的事情圓滿完結后,重新坐下來,慢慢地理出個頭緒來,再重新修補計劃。這就是生活中常說的難以預料的意外,難以琢磨的時事萬象,是無法躲避或者是逃避的,時代大環境所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一個人的行動和行為都必須服從時代這個足音而行事,不可以任性地拒絕時代給予的責任和任務。
不忘初心,是怎樣的初心,唯有我們每個人自己心中有數,當初你想選擇什么樣的職業或是什么樣的道路,什么樣的目標,使之能否能夠實現初心的目標,處于在初心時期,都沒有一定的把握,甚至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懷著夢寐以求的夢想,篤定堅信自己的能力,或是具備更高的目標,持之以恒地達到目標和目的。
不忘初心,以小見大,一嘴吃不了個胖子,好高騖遠,順嘴流空話,再好的目標,也難以實現。因為華而不實,不腳踏實地,這山望著那山高,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總想一夜成名或是一鳴驚人,這些都是違背了初心的意愿和意志,不僅沒有實現初心的夢想,反而適得其反,離初心的距離越走越遠,甚至會一步步毀掉或毀滅了初心的希望和夢想。
不忘初心,再漂亮的豪言壯語,再心高的空洞口號,都抵不過一次腳踏實地的實干成果,哪怕是在一百次失敗中,第一百零一次的成功,就是實現初心的最好佐證。如果把自己浸泡在沒有任何實際行動的空洞的幻想和空洞的豪言壯語中,可以這么說,一事無成或功敗垂成。
前些時候我在讀書時,看到了這樣兩則笑話:一則是美國作家幽默大師馬克*吐溫,接到一個很想一舉成名的'又怕動腦筋的青年給他寫了一封信,要他介紹成才的秘密,那個青年在信中這樣寫道,聽說魚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而磷是補腦子的;看來要想成為一個大作家,一定要吃不少魚。馬克*吐溫在給那個青年的回信中寫道:“看來,你得吃一對鯨才行”。
無獨有偶,另一個愛說廢話而不想用功的青年,整天纏著著名的科學家愛恩斯坦,要他介紹自己成功的秘密。愛恩斯坦由于無奈,就給他寫了一個數學公式:a=x+y+z。這個青年卻不明白的問愛恩斯坦說:“先生,這就是你的成功的秘密嗎?”并請愛恩斯坦解釋一下這個公式。愛恩斯坦告訴他:“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沒等愛恩斯坦把話說完,那個青年卻急忙插嘴問道:“z代表什么呢?”愛恩斯坦一本正經地回答:“少說廢話。”
從以上的兩個例子來看,兩個青年都是思想懶惰而又不求上進、卻又想獲得成功,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事情,學習本來就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所以說,學習貴在堅持,不能有絲毫的松懈,要貴在求實,學習來不得半點的弄虛作假,更不能自己欺騙自己,如果在讀書和學習上不能夠扎扎實實的撲下身子,就不能獲得真實的知識,就沒有堅實的基礎,就什么事情也辦不成,更不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對此,讀書和學習都要用功,都要堅持不懈的努力,確保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和科技發展的需要。
像上面兩個既想得到急于求成成功,又不愿意腳踏實地付出的
青年,他們求成功的心切是好的,但是有些盲從,甚至說是沒有主見沒有目標,而且是懷著一種空想和幻想,什么時候也不會成功的。所以,不忘初心,就是對自己選擇的人生目標負責,對自己選擇的事業負責,不可以隨意地放棄舍棄,遇到困難,想辦法克服,想辦法尋找攻堅克難的方法和方式,不可以隨意的毀掉或毀滅初心的意愿。
對了,普希金說過:“趁著我們還在燃燒青春之火的時候,趁著我們追求真理的心還在跳動的時候,我的朋友啊,我們要把我們心靈的美麗的激情,獻給我們的祖國。”
最值得叫人拍案叫絕的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擲地有聲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英國的著名作家肖伯納對人生的看法有著非常的獨到之處,他說:“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把它燃燒得十分光明燦爛……。”
朋友們,尤其是年輕的青年朋友們,不忘初心,你做到了嗎?努力吧,只要你不背離時代的使命,跟上時代的步伐,隨著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時代的恩賜也絕不會因你的艱苦努力而拋棄你,它會選擇你給予深情的希望,真情的厚望,不忘初心,在與這個偉大的時代接軌時,盡情放開你堅硬的雙翼,如雄鷹展翅,翱翔藍天,如蛟龍探海,釋放你的雄才韜略,實現初心的夢想。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經典散文
踏過一頁指尖的墨香,于夢外的街角,傾聽,夜雨,以彈撥琴弦的方式,貼向我的窗,輕輕觸摸玻璃窗上雨珠劃過的痕跡。那些飄落在雨幕里微涼的記憶,被夜雨一遍一遍喚醒。
獨坐窗前靜聽雨打窗滴滴作響,瑣碎的思緒隨風肆意流轉,記憶里荒蕪已久的黯淡了的舊日時光繾綣成結,在一片回憶的狼藉里無情的被推上了時光的路上,心里卻積存了太多的創傷且身負不堪沉重的過往踉蹌前行。
在這光怪陸離的塵世里,我們都需要有一種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用來渡過漫長的一生。或是一米微笑,一方熱鬧。或是一寸凈土,一份心安。
一直堅信有種感情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不會輕易被現實打敗。一直堅信有個人會對你不離不棄,始終如一。一直堅信我與你之間就是如此,即使你不言,我不語,也能知曉彼此的心意,習慣了將你,放逐于我的文字之外,哪怕是一字或是一句,都不從輕易提起。總以為,時間可以漂洗某些記憶,能減輕心中的執念,于是,關于你的一切,我總是絕口不提。或許,蒼白才是最好的定格,沒有一點痕跡,任由時光染黃。
站在時光的路口,轉身回望。昔日里殘存的記憶早已被風干,而我也早已不再是原來的.模樣。一路走來跌跌撞撞,懷揣著最初的夢想與期許艱難的前行,糾纏在愛與被愛之中。有過歡笑與淚水的交替,有過意欲轉身的挫敗,有過被現實射傷的迷茫。但我們傻傻的堅持著,固守著,在糾結中不死不休,在傷痕中越挫越勇。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變得懷舊,會不由得回憶起不曾注意過的細節,會敏感的察覺到時光的流逝,這是一個短暫輪回的過程。如不斷流逝的指間沙,一直不曾在意它的流逝,直到有一天早已消失殆盡,才能猛然間驚覺。或許人都是如此,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同身受。在這喧鬧的凡塵,我們都需要有適合自己的地方,用來安放靈魂。也許是一座安靜宅院,也許是一本無字經書,也許是一條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都是驛站,為了將來起程不再那么迷惘。
我們總以為那份癡情很重,很重,是世上最重的重量。有一天,暮然回首,我們才發現,它一直都是很輕,很輕的。我們以為愛的很深,很深,來日歲月,會讓你知道,它不過很淺,很淺。最深和最重的愛,必須和時日一起成長。是歲月,留下的真實痕跡,是浮世,難尋的簡約美麗,才會叫人如此,心動得不能自已。多少人,從最深的紅塵,脫去華服錦衣,只為匆匆地,趕赴這一段石橋的際遇。只為在老舊的木樓上,看一場消逝的雁南飛。縱算片刻的相聚,換來一世的別離。多年后,我依然可以憑借清風的氣息,回味昨天的你。
輕捻時光,看路過的景,擦肩的客,游走在光陰下的故事,聽清風在嘆息。時光的淺痕磨平了我太多的菱角,歲月這把無情的刻刀已雕空了我太多的回憶。守著一個人的清歡安穩度日,活得簡單而又純粹。無論走得多遠,無論歲月如何變遷,帶著執拗的決絕,從不言悔。不棄,因為你的不離。請記得回頭告訴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不忘初心隨筆散文
記憶是秋天泛黃的山巒,在你所忽視的邊角里,總有那么一絲令人歡喜的綠意。
五歲時,我第一次踏入爺爺的書房,里面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畫卷,飄散著若有若無清新淡雅的香氣。爺爺領我到書桌前,桌上布滿了紙張,還有毛筆等各種用具,爺爺拿出一塊黝黑的石頭,又加入了少量清水,然后用小石塊垂直打圈兒,不一會兒,原本澄清的水變成了濃黑色。爺爺一邊教我研磨一邊解釋道:“寫字最重要的就是墨汁,記住再累也要將墨汁磨好,墨汁純粹字才能寫好,寫字也要像墨汁一樣,保持一顆純粹而又干凈的`心,寫好每個字。”那時的我只是懵懂地點點頭。
接下來便開始跟爺爺學寫毛筆字,一撇、一捺、一橫、一豎,每個筆畫、字形各不相同,不停地練習成了生活的主調,漸漸看著初有雛形的字,就像母親看著漸漸長大的嬰孩滿心歡喜,也頗有了一些自豪,便堅持了下來。
時光如隙,我從青澀無知的孩童成為了一名忙碌的初三學生,學習成了重中之重,持續多年的練字習慣也不得不遺憾地停止了。面對多如牛毛的試卷,我沒有氣餒與放棄,堅持做到最好,最終如愿地邁入了理想的高中,但心里卻又覺得空落落的,仿佛丟了什么,卻又尋覓不得。進入高中的第一場語文考試,老師批評我字跡過于潦草,答案看不清,成績也不理想,我有些茫然無措。
回到家,我面壁思過,突然想起了爺爺書房內長期賦閑的硯臺和墨棒兄弟,他們早已滿面塵灰,不復當年的烏黑光澤。爺爺當年對我寄予的希望也呈現出來,但我卻沒有堅持寫字,辜負了爺爺一片純粹的心。如今,無論多忙,我都堅持練字,每天不僅收獲著書寫的自豪,還有一種莫名的喜悅。從前對待學習和生活那種滿心浮躁的狀態似乎也慢慢有了改善,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對待任何事情都充滿感激和認真的態度。
《華嚴經》上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愿我今后能堅持本心,事事善始善終。
上一篇:總經理部拜年臺詞錦集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