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水月洞天-美文故事
“生生死死,繁華過處不過鏡花水月一場,凡我童氏一族永世不得再出此山!”一直記得《水月洞天》中的這句臺詞,道盡了人世間的滄桑與無奈,短短的一行文字也刻畫了生命在凡塵里所應存在的狀態與姿勢。
不記得第一次看這部電視劇是在什么時候了,只記得當初的震撼與沉思一如今日的我再次重溫這部神幻影片的經典之作。或許,很多人對這部電視劇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大多數人不過把它當作普通的影片來消遣罷了,看完后便如同踏雪無痕般地抹了個一干二凈。可是,對我來說,一切卻又是那么的不同。
單純地類比,要指出《水月洞天》比其他的電視劇拍得更出色的地方或許很難。但分開枝節,一點一點地往下看,你會發現很多讓人驚嘆與沉思的精彩情節與唯美畫面。比如水月洞天里如同世外桃源般與世隔絕的生活,比如童氏族人的天賦異能與他們奇特的族規,比如豆豆與童博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情,又比如天雪與童站的來生之約。
故事是從五百年前的歷史淵源開始追溯的,童氏一族是具有天賦異能的神秘族群,在朝廷中傳達著天地訊息的使命,不想,卻遭叛徒尹仲率軍追殺,面臨著滅族的危機。幸虧有龍騰將軍為此浴血奮戰,舍命相救,并借靈鏡之力重創尹仲,方才逃過這一劫難。童氏一族至此避居水月洞天,不問世事。
五百年后,童氏族長童鎮重病不起,其子童戰及童心為救父親,私自離開水月洞天,前往武林重陣之地御劍山莊,盜取可以起死回生的血如意。不想,因為女賊豆豆的無意闖入,弄巧成拙,摔碎了血如意,使得水月洞天陷入冰封。長子童博只好與弟弟一同出山,尋找解救族人之法。并因此結識了豆豆的姐妹趙云與珠兒。童博與豆豆一路患難扶持,最終彼此深愛;而童戰則愛上了御劍山莊多病的大小姐尹天雪。另一方面,五百年前重傷未愈的尹仲卻已修煉成不死之身,并以御劍山莊二莊主的身份出現。五百年前的恩怨讓他耿耿于懷,對童氏一族及龍騰后代一直追查不休。童博兄弟的出現恰巧勾起了他的新仇舊怨,老謀深算的他利用高強的法術為弱智的童心開啟了天眼,而無法分辨是非的童心竟認他為主人。同時,他一心撮合并不相愛的天雪與童博,以進一步實現自己最初的目的。童博與天雪為了查出靈鏡與尹仲的牽連,為了阻止劫難的發生,只好答應拜堂成親。他們忍痛疏遠彼此相愛的人,因為不想讓對方牽連至與生死有關的事情中,他們不愿意讓相愛的人與自己一起冒險,接受生死面前的殘酷對峙,所以他們寧愿選擇彼此之間的心力交悴,彼此之間的痛苦相思,也不愿意面對可能發生的生死隔離。
尹仲借護送新娘拜見婆家為借口,率大隊人馬回到尚被冰層覆蓋的水月洞天,而實際不過是想借童博之力啟動靈鏡,為他治愈身上長年的裂傷。童博從尹仲口中得知,只要找到血如意之心,讓它和破碎的另一塊血如意相聚合,冰封就能解除。水月洞天為此恢復了原貌,而尹仲也因得靈鏡之助,治愈了身上五百年的舊傷。接下來發生的便是一場生死與正邪之戰,童博與尹仲決斗于地獄巖頂,而童博得到了自己的元祖(五百年前死于尹仲之手的龍騰將軍)魂魄相助,與尹仲連場激戰,生死相博,終于將尹仲打入地獄巖的熔巖之中。期間,豆豆的姐姐趙云因傾慕童博,因妹妹豆豆的中介由愛生恨,從此竟走向了一條惡毒與報復的不歸之路。
劇中,豆豆的天真與坦率,天雪的冰雪聰明,童博的足智多謀,童戰的義氣悍勇,還有隱修的博學與老頑童形象,龍婆的慈愛與忠心,他們無不深深地震撼著我,感動著我。
網絡上,看過《水月洞天》的人都喜歡把童戰與天雪的愛情視為經典,或許,在這部電視劇中,童戰與天雪的愛情的確描述得很是浪漫與完美,可惜,《靈鏡傳奇》打破了這段愛情的完美。天雪被趙云打入地獄巖底,因為中毒而毀容,受盡折磨,終究死去,給這段愛情留下了永久的遺憾。
相比之下,我更喜歡豆豆與童博之間的愛情,率真而不造作,深情而又不覺扭捏,一切看上去都是那樣的自然,那樣的扣人心弦。豆豆的單純與沖動,童博的沉穩與鎮定,他們原本是性格大相徑庭的人,如同海岸彼此相背的兩個極點。可是,他們相遇了,緣分讓他們在接二連三的遭遇里相識,相知,終于彼此傾慕,走到了一起。
一直記得劇中童氏三兄弟與隱修帶著豆豆穿越黑暗結界時,豆豆無意掉入黑暗的洞中,童博將其救出,并用草藥為她治身上蝙蝠咬傷的地方。豆豆微揚著,認真地望著童博的臉,問:“你以后娶我好不好?”
簡單而又單純的一句話讓低頭為她療傷的童博震驚,半晌方才抬起頭望著豆豆緩緩地答道:“這種事并不是好不好的,而是一輩子的承諾,不能輕許的。”
這是我見過的最簡單卻又最讓人感動的一段告白臺詞。劇中飾演豆豆的演員蔡少芬亦可以說將這個角色拿捏到了傳神的地步,嬉笑怒罵,一切都是那樣的自然,仿佛來自現實生活中的真情流露。哭的時候傷心欲絕,令人心揪;笑的時候卻又喜上眉梢,表情天真嫵媚,深具感染力,一切感情變化來得那樣的無章可循,卻又那樣的自然大方。
我也佩服童博的智慧,面對如此尷尬,而又直截了當的問題,他可以回答得那么委婉,而又不露痕跡,他反問豆豆:“你知道你這一輩子最想要的是什么嗎?”
當豆豆眉飛色舞地告訴他:“當然知道啊,我希望我爹有接不完的生意,珠兒和我云姐呀每次都能順利地完成任務,一家人永遠快快樂樂的,我就是最開心的了。”
童博笑著望向豆豆,方才告訴豆豆他真正想說的話:“你看,你的希望里并沒有我,是不是,至少現在還沒有我。”
童博離去,只剩下一個皺著眉頭,咬著嘴唇,瞪大眼睛,一臉困惑與茫然的豆豆費解地坐在湖邊思索著他剛剛所說的一番話。
這是我對《水月洞天》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幕。另外,童戰與天雪之間相識,相戀的那一幕亦很精彩。
童戰喜歡上天雪后,連續幾個晚上都不顧性命安危,潛入御劍山莊,偷偷將花至門縫塞入天雪房中。第一次的時候,他將花塞進懷中帶入山莊,其中還夾了一首不成文的詩:雁過長空,影落流水,雁不留跡,影不留水。那時,天雪與丫鬟正在院中對話,童戰將壓皺的花自懷中取出,連同那一首詩一齊塞入院門口。天雪對花的評價很是不錯,這讓屏住呼吸,靠在墻壁上等待天雪反應的性情天真的童戰很是興奮,立時轉身離去。他并不曾聽到身后,天雪對他所寫的那首所謂詩的評價。
第二天晚上,童戰又一次避開了自己的兄弟與隱修,帶著一枝看上去并稱不上算美的花偷偷潛入山莊,來到天雪的閨房外。彼時,天雪正坐在門檻,用絲帶包裹那幾枝自摔碎的花盆中掉落的“寒鴉春雪”。無意抬頭,發現一枝紅花自門檻外猶豫地緩緩伸出,然后又縮了回去。原來,童戰想到昨夜天雪稱贊花是從懷中帶過來的,而自己手中的這枝花卻沒有一點褶皺,是自己大搖大擺拿在手中帶入山莊的。于是,便立時將手縮回,用手掌將手中的花弄皺,方才又一次試探地把花伸入門檻,不想被天雪發現,一把自黑暗中拽出。童戰尷尬如同一個做錯事的孩子,當天雪驚問他昨晚的花是否也是他送的時,童戰立時慌亂地解釋,這兩天晚上送的雖然都是花,但卻代表不一樣的意思。昨晚的花代表道歉,而今晚的花則表示道謝。
天雪抱著花,垂著頭漫不經心地告訴他:“歉也道過了,謝也道過了,明天晚上不會再來了吧!”童戰驚愕讀呆立在原地半晌,方才慌亂地沖上前去,攔住抱著“寒鴉春雪”正往院中走去的天雪,急中生智地將天雪手中尚未栽好的“寒鴉春雪”一把搶過,振振有辭道:“明晚我把花栽好,就這么說定了,明晚我再過來。”
童站獨自抱著“寒鴉春雪”退出院門外,喃喃自語:“約了,當真跟她約好了!”臉上的表情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與愉快。
這一幕生動地刻畫了情竇初開的年輕男子內心情感的細致與波轉,飾演童戰的演員楊俊毅將這種情感的豐富與自然流露演繹到了最真切與最完美的境界。表情之間的轉換,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還有言行舉止的貼切,無一不達到傳神的地步。
劇中還有一個可愛的人物,便是水月洞天中身為六大長老之一的老頑童隱修。這個醫術高明,博學多才,性格純良,脾氣卻又近似孩童的百歲老人在童氏一族中享有很高的地位,童氏兄弟便是在他的一手教導下長大成人的。或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愛情會在他須發皆白的時刻到達。他遇見了龍氏家族忠心耿耿,二十年潛居在御劍山莊,一心等待小主人童博長大的婢女龍婆。幾乎在看到龍婆的瞬間,他便已對她一見鐘情了。當小輩們皆稱龍婆為婆婆時,他卻堅持了自己獨一無二的稱呼:龍小姑娘。盡管龍婆一直無意于他,可是他卻從來不曾灰心過,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熱情。年老的愛情里,讓人看到了那份不求回報,單純而又簡單的執著與樂觀。
故事開篇以五百年前的一場生死決戰開啟,那場決戰驚心動魄,讓存活下來的童氏先人感悟到了生命真實的定義,童氏一族至此避居水月洞天,立下多重結界,并制定了永世不與外界相通的族規。是以,五百年后,童氏后人的生活面貌依舊與五百年相似,他們居住在水月洞天里,過著男耕女織,平靜而安寧的生活。水月洞天里,山石聳立,樹木蔥蘢,房屋掩隱在叢林中,小橋流水處,來來往往的竹筏行舟于湖面,自如地穿梭過拱型的石橋。族人載歌載舞,一片歡騰的氣象。他們保持了天性中的善良與正直,保持了五百年不曾改變的衣著與生活方式,卻同時也漸漸地失去了原本繼承的天賦異能。
這樣的情形有如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那樣:“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直到童戰與童心走出水月洞天,他們方才知道外面的世界與水月洞天竟是如此的迥然不同。勾心斗角,江湖爭霸,這些都是他們在水月洞天里不曾見到過的。弱智的童心甚至因為外界人的衣著與本族人不同而去掀街頭女子的衣裙戲玩,為此被人狠狠地摑了一巴掌,事后卻瞪著雙眼無辜地望著童戰問:“二哥,她為什么打我?”童戰一不留神,他便又瞄準街頭小販的其他東西,抓起玩耍,當對方告訴他要兩文錢時,他與童戰皆是迷惘,不知錢為何物。童戰尚未反應過來,童心又跑到別的小販那里去抓東西了,一如一個頑皮的難以看住的孩童,令童戰頭疼不已。后來童心甚至為抓球沖入街頭路過的轎中,被人踢出。童戰心疼弟弟,氣急敗壞地問他:“有人踢你你不知道打他?”童心卻認真地回答:“你和大哥不是說過,不許隨便動手打人嗎?除非人家說我笨!”御劍山莊里,童戰因為搶奪血如意而被山莊的護衛圍攻,他不是不明白如果自己不殺別人,別人就會殺自己的道理。可是,他還是堅持祖訓,不但自己不殺人,而且不允許豆豆殺人。
這便是從水月洞天里走出的人,他們天性純良,彼此之間友愛互助。即使弱智一如童心亦明白這樣的道理。而童心的飾演者張晉的演技亦可堪稱一絕,純真而頑劣,一如他的`名字----童心。
我想,一部好的電視劇首先應該是一本好的小說,具有精彩的情節與深刻的主題,其次再是由演技精湛,適合的演員最大限度地將劇中人物的形象原汁原味地展現。《水月洞天》是我所見的電視劇中唯一一部讓我看后依舊念念不忘,反復重看,不斷向人推薦的影片。每一次看《水月洞天》都會給我帶來新的思索,帶來新的視野與感官。無論是劇中情節的安排,場景的設置,拍攝地點的選擇,還是劇中角色的完美搭配及演繹的細致與貼切,皆符合我的品位。可惜,《水月洞天》的下一部《鏡靈傳奇》打破了原來和諧的格局與美感,很是不盡人意。
《水月洞天》中的主題曲與片尾曲亦譜寫得很好,歌詞明顯是為劇中情節特意創作的,文字說不上華麗,也談不上很美,但卻很有意境,值得咀嚼,給人帶來很多思索。
《水月洞天》,或許可以稱得上是一部關于世外桃源想象的浪漫之作,亦可以稱得上是一部看盡塵世紛擾與人性丑惡的警世之作。
水月洞天內的世界如同古人所期待的大同世界,不曾被世俗的紛擾與爭端所染指,單純得如同孩子的天空,居住在里面的人皆有一顆童心;而水月洞天外面的世界則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大染缸,里面蠕動著名利,金錢,地位,陰謀,與爾虞我詐等一切防不勝防的陷阱與丑惡。在這樣一個復雜的世界里生存,假如不謹慎行事,一不小心,必定被人一腳踩低,輕者自此無法抬頭,重者則打入萬劫不覆之地,永世不得超生。童氏族人的先人一早悟知了這個道理,是以避居水月洞天,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洞內與洞外兩個世界的強烈對比亦展現了現實與夢想之間的差距,很多時候,夢想是一個人在現實世界中無法找尋到的心靈歸宿。可是,無論想象多么美好,我們都不得不承認現實的存在。凡塵世界里,現實是無可躲避的殘酷事實。五百年前的避世亦可以說是對現實的一種逃避,可是,無論怎樣周全的計劃始終會疏漏,五百年后童氏一族該面對的始終還是要面對。
《水月洞天》亦教會我們堅持真實的自我,無論外界與周遭的環境如何改變,都堅持心底的善良與初衷。是以,自水月洞天走出的人明明知道如果自己不殺別人,必定會被殺,可是他們還是堅持做善良的人,堅持不殺人的族規。
一個人躲在嘈雜的角落里,戴上耳塞一遍又一遍地看這部電視劇,感覺周遭的世界在不知不覺間忽然安靜了起來。一直期待世間可以出現這樣一片洞天,擁有鐘靈毓秀的山水風光,淳樸善良而又帶有童心的人們,他們安靜地生活在喧囂世界的外緣,過著安寧富足的生活。在那里,沒有世間的丑惡,沒有人心的黑暗,沒有生存的壓力與競爭……
可是,我知道,這一切永遠無法真實,有些夢想永遠只能是夢想。人始終要面對現實,學會生存的技能,掙扎于紛亂的世界,為自己求得立足之地。
又見落水美文
幾聲低沉的的雷鳴在頭頂無力的作響,在夕陽逐漸沒落的同時天依然是藍的。這樣的雷聲通常是不會引起人們注意的,這次也不例外。
村里的人們也趁著日落西山而出來乘涼了。像是商量好的,幾乎同一時間便出來聚集。頓時,原本安靜的街道變的人生鼎沸。有小孩兒在一起嬉戲,做著各種游戲。看著他們天真爛漫的笑容,仿佛回到了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是那么美好,那么的投入;也有老人們坐在一塊談天說地,有講前塵往事的,有說家庭瑣事的,也有論別人是非的,總之是用一些無聊的話題來排解寂寞,順便消磨時間;還有中年女人們湊到一起跳廣場舞的,每天就那幾個曲目,卻始終不厭其煩,樂得逍遙。
可這一副“好山好水”的畫面突然被那隨著雷鳴而來的雨滴打破了。雨水來的突然,讓人措不及防。不到一分鐘,街上的人消失不見了。該走的`走,該散的散,迅速的“逃”回了各自家中。
此時,街上的場景和人們出來之前并無兩樣,除了天變得暗了些。
雨來的快,去的也快。雨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可能三分鐘,也可能一分鐘,就這樣結束了。好像是專門為了打破人們片刻的安寧而來,之后便離去了。
推門望去,天依然是藍的,只是更暗了,而空氣卻變的清新了。
又見槐花開美文
我總覺得我是一個時間觀念特差的人,什么或特殊或重要的日子在我這都不會記得,更不用說什么季節開什么花,栽什么苗了。前幾天看雪小禪的《小喜》,我驚訝于她對各種花那么熟悉,什么花哪個月份開,多久以后謝,有幾種顏色,以及它們各自的習性及特性。
而我呢,連最常見的的槐花都不記得哪個月份開,只是因為看了《小喜》,看到雪小禪那樣細致的描寫各種花,我才忽然想起了槐花。于是問身邊的同事,槐花什么時候開?她說都快謝了。心里頓然失落。
好幾年沒看到槐花了,它被時間的河流沖落于我人生的某一個季節,消失于我的眼前。今天在我的心里它又抽枝伸葉,綻放飄香。世間萬物都是有緣分的吧,我和它的塵緣未了,注定我會在某一個午后的閑暇里想起并深深的想念它。并且我相信,我和它也一定會再次相見。
昨天回老家,本想從小路走,雖然慢雖然不好走,可我是藏著小小的私心的呀——或許,或許我能見到一株哪怕正在凋零的槐花呢。
可結果走錯了路,又繞回了高速。還要再等一年嗎?一年說長不長,它只是人生的幾十份之一,只是歷史長河的一瞬,可對于等待的人,一年又是那么的漫長悠遠,過不完的長啊!
陪父母住了一晚,早晨坐客車往回走。人生其實就是行走的過程,就是不停地在路上前行。
有點暈車,趕緊帶上口罩,卻依然睜著雙眼,舍不得,喜歡看兩旁的風景。車開的不快,走走停停,隨時都有上車下車的。我身旁不斷的變換著陌生人。人生這條長長的路上,我們不也總是在相遇別離的往復中度過嗎?從起點到終點,沒有人會一直陪伴我們,大多數時候,我們必須獨自前行,獨自面對,獨自承擔。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怎樣的相遇都是緣分,哪怕對這同坐一車的陌生人,我們也該珍惜,哪怕報他們以真誠的笑容。
此刻,兩個人的'座上就我自己,我靠著窗看著窗外不斷涌來的風景,應該正是插稻秧的季節,大片大片的稻田已澆上了水,等待著栽秧插苗。沒有風,水面平靜的像一面面碩大無比的鏡子。田埂上綠油油的野菜和小草昂然的生長著,沒有水的地里大片的野花燦然的開著,要不是在車上,我定會跑去采上一大把。我喜歡這種野生野長的皮實的小花,就像鄉間淳樸的女子,雖說不上美,但自有著一種獨特的風韻。
路旁的不知名的闊葉樹向身后游移著,剛看到路邊這些脆生生的綠葉竟有些驚心,才想起,立夏已經過了好幾天了。小城里也有樹,但總覺得不如這曠野里的綠讓人動心。
“紫槐花,真好看!”前面的小姑娘驚呼。
真的!真的是紫槐吧!我第一次看到紫色的槐花,和白色的槐花一樣的形狀,一簇簇的堆滿了枝頭像紫色的云朵。
雪小禪說:”在所有的顏色里,沒有比紫色更沉郁的顏色了,它完全沉溺在一種極端的個人情緒中不能自拔,它是惆悵的顏色”。它也是我的顏色,我曾經幾乎癡迷于它不能自拔,不,也不想自拔。
可是一晃而過了,就那么的三兩顆,意猶未盡。我與它今生只是擦肩而過的緣分嗎?它也有那沁人肺腑的濃郁的香味嗎?
我緊緊的盯著窗外,渴望那團團的紫再次出現。哪怕又是三兩棵,哪怕又是一晃而過。
真的,真的來了呀!可是是白色的,是我熟悉的想念的白色的槐花呀。遠遠的,遠遠的我就看到了那大團的白。原來它剛開呀,是正是季節還是為等我而開呢?
趕緊打開窗子,那熟悉的濃郁的香味一股腦的鉆進來了。好像尋了許久終于尋到了要找的那個人,還等什么?一頭撲進他的溫暖的懷里吧。
頃刻間,人便醉了。
小時候最喜歡槐花盛開的季節,那時候的農村隨處可見粗壯的槐樹,一到槐花盛開的季節,成片的白,一村子的香。那誘人繚繞的香氣好像無孔不入,洇湮了所有的縫隙間。但那香并不膩人,是一種清涼的香。摘一朵放進嘴里,爽口的甜,那時候放學的路上,常常幾個同學每人折一枝,邊走邊大把的往嘴里塞,餓了時更是人間的美味極品。
“薔薇一夜堆如雪”,槐花又何嘗不是呢?一開也是盛世的纏綿,空前的盛大和隆重。但它并不招搖,并不顯擺。熱烈又安靜的開在路旁,迎接著我來,又目送我走。不悲不喜,獨自盛放。
它們也向后褪去,消失不見了。
不回頭,過去了就過去了,走了就走了。
總是要離別的,戀戀不舍又怎樣?良辰美景總會消散,何況是這槐花。
這行使的車輛,多像不斷前行的人生,多像!兩岸的風景,不管是好看的不好看的都不斷的向后褪去,漸行漸遠,慢慢的消失不見,不再重逢。
人又何嘗不是呢?再親密的人,哪怕父女母子,就像龍應臺所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不斷的目送她的背影漸行漸遠。”
我倚著窗,閉上雙眼,等待著下一個站口。
又見冬日情感美文
前幾天降溫的時候,武漢居然下雪了,這著實有些意外。
在我模糊的記憶里,在這個時節,只有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是時常可以看到調皮的雪花。也可以看到一群背著書包的孩童在追逐著雪兒,在角落里尋找。
在冬日里,也回過幾次武漢,可是每次都與雪兒擦肩而過,有幾次都是我剛剛離開,那雪確翩然而至。所以在遐想里,不盡多了些絲絲的'遺憾。11月初,朋友就給我發來了一些雪景,很是陌生,不過看久了,那種親切感在心里還是油然而生。
在冬日的陽光下,有我時常散亂的腳步,時兒踩著零落的枯葉,時兒在婆娑的樹影里浮想。
走了很遠的一段路,多了些念想,多了些淡淡的愁緒。
上一篇:血戰湘江李德臺詞精選8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