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戲無情不感人,戲無理不服人。
【第2句】:原始森林——自高自大
【第3句】:【雞肚不知鴨肚事】釋義:比喻這個人不知那個人的心思。例句:“不是不相信老三。你是‘雞肚不知鴨肚事’。我有我的難事,你可就無所謂了。”
【第4句】:【貨有高低三等價,客無遠近一般看】(諺)貨物可以有高有低,分開等級;顧客卻不能分遠近薄厚。指對待顧客必須一視同仁,熱情招待。
【第5句】:【從來好事多風險,自古瓜兒苦后甜】釋義:美好的事總要經歷許多風險。例句:有句俗話說,“從來好事多風險,自古瓜兒苦后甜”,辛鎮也不是避風谷,田家鳳投入了另一個斗爭的旋渦。
【第6句】:木魚張嘴——等著挨敲
【第7句】:偷雞不成蝕把米——得不償失;劃不來
【第8句】:【七情六欲】“七情六欲”一詞,源于儒家典籍。“七情”是儒家所指的人的七種感情,語出《禮記·禮運》,指人的喜、怒、哀、懼、愛,惡、欲,是與生俱來的,不用學習。中醫講的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感的總稱。七情的變化,一般屬于生理活動范圍。而“六欲”是指人的各種欲望,《呂氏春秋·貴生》對六欲作了解釋,東漢高誘作了注釋,認為所謂六欲,是指生、死、耳、目、口、鼻。佛教引進后,從佛家角度對六欲作了新的概括,佛家以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想欲為“六欲”。后來,人們把“七情”和“六欲”聯系起來,用來泛指人的各種感情和欲望。如《金瓶梅詞話》“單道世上人,營營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的關頭,打不破酒色財氣圈子。”直到現在,“七情六欲”一詞還經常被使用。
【第9句】:【從小離娘,到大話長】(諺)指從小就離了娘親,長大以后就有說不完的苦楚。也泛指人經過的事多而且雜,不是一時說得完的。 也作從小沒娘,說來話長。 孩子沒娘,說來話長。
【第10句】:【屬核桃仁的——不敲不出來】見“核桃里的肉——不敲不出來”。
【第11句】:【世博會】2010年,上海成功舉辦了世博會,創下了世博會參展國家最多、參觀人數最多等多項第一,七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中國第一次舉辦世博會,中國人民百年來的心愿終于實現了,證明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那么,世博會是怎么起源的呢?世博會的起源,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也有一個明顯的標志,即正式舉辦的開端。世博會的功能在于交流。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住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開展交易活動。后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到了1851年,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了全世界第一屆萬國工業博覽會,展期是1851年5月舊至10月1舊,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借此博覽會,英國也展現了工業革命后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自此,世博會在世界范圍內申請舉辦。先后在紐約、巴黎、倫敦、維也納等幾十個國家的城市舉辦,主要是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輪流舉辦。一百年后,中國終于申辦成功,這也是在發展中國家首次舉辦,受到世人矚目。
【第12句】:大熱天穿皮襖——不是時候
【第13句】:【經師不名,學藝不高】(慣)學藝拜師,如果不經名師的指點,技藝就難以達到高標準。指未經名師指點,因而技藝不高。 也作“經師不到,學藝不高”。
【第14句】:六月天斬竇娥——老天也寒心
【第15句】:【死蛟龍,不如活老鼠】(諺)蛟龍:傳說中能興風作浪的神異動物。蛟龍只要一死,就連一只活著的老鼠都不如。指世間的一切貴在新生有活力。也專指文藝作品貴在活潑有生氣。
【第16句】:【把好心眼掛在鼻子上——專為別人看】(歇)指假裝出一副好心腸,在人前顯示。
【第17句】:【吃閉門羹】(慣)比喻前去拜訪卻被人拒之門外。
【第18句】:【十六兩】把重量單位一斤由十六兩改為十兩是1959年的事,改了之后,老百姓仍舊沿用若干年。而一斤等于十六兩在中國至少存在了兩千多年。古代人為什么把一斤定為十六兩,民間有一種說法,既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又有一定根據和理由,且能自圓其說。民間傳說一斤中每一兩都是一顆星,十六兩就是十六顆星,包括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祿、壽三星。賣東西的人在稱重量時,不短斤少兩,講究誠信,就會得足星,尤其是得到福、祿、壽三星。如果心地不良,克扣重量,就會損星。克扣一兩就會減福,克扣二兩就會損祿,克扣三兩就會折壽。所以商家應該誠信,否則會受到上天的譴責或遭受不祥的事情。這顯然是一種附會,用這種說法使不良商販有所收斂。但古代的秤確實和北斗七星是有聯系的。古時候人們把北斗七星的第四星和第五星分別稱為“天權星”和“玉衡星”,前四星像一個斗,后三星像一個柄,斗和柄相互依托,保持平衡。所以,古人就把秤桿叫做“衡”,把秤砣叫做“權”,把表示重量.的若干等分叫做“星”,如“定盤星”。所以,無論經商也好,從政也好,都要敬畏手中的權力,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有句臺詞:天底下有一桿秤,老百姓就是那定盤的星。
【第19句】:急水灘頭紅翅魚——經過風險
【第20句】:【聾子放炮仗——散了】(歇)炮仗:爆竹。聾子聽不見炮仗聲,只看見炮仗爆炸時炸散了。散:本讀san,轉讀san。指散伙了。 也作“聾子放炮竹——散伙”。
【第21句】:【杏林】在醫院常常看到病人送給醫生的錦旗或匾額上,除了“妙手回春”一類題詞外,還有“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等贊語。那么,“杏林”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它源起何處?據說,董奉是三國東吳的名醫,他與北方魏國的華佗幾乎齊名。董奉醫術精湛,行善樂施,治愈無數疑難病癥,口碑甚好。董奉到了老年,移居江西廬山。他身處山林,卻心系患者,仍舊熱心為百姓看病。遠近的人們紛紛前來求醫,他看到求醫者大多是貧苦的鄉民,決定不收任何報酬,甚至連藥費也由自己倒貼。只要求病人一旦康復痊愈,要種植杏樹,小病種一棵,大病種四五棵。病人感恩戴德,爭相種樹。數年后,董奉居住的院落周圍杏林疊翠,蔚然成林。“杏林”承載了董奉行醫的佳話,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稱頌,他不僅是醫術醫德的楷模,也是植樹造林保護環境的模范。“杏林”也成了夸贊醫生的美稱了,醫藥行業也稱為“杏壇”。
【第22句】:東北風呼呼地刮著,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我穿的衣服較少,凍得直打哆嗦。放學回家,奶奶見了我說:“草窩斑鳩,不知春秋。”(河南·新野)
【第23句】:【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見“嫁出的女兒,潑出的水”。
【第24句】:【唯食忘憂】(諺)指人很難排除憂愁煩惱,只有在吃飯的時候可以暫時忘掉。 也作“唯食可以忘憂”。
【第25句】:【蜂刺入懷,解衣去趕】(諺)指黃蜂要是鉆進衣襟里,就必須馬上解開衣襟趕跑它。比喻情況緊迫時,不容有任何遲疑,必須立即采取緊急措施。 也作蜂蠆入懷,隨即解衣。蠆(chai):蝎子一類的有毒動物。 蜂蝎入懷,各自解衣。
【第26句】:【說真方,賣假藥】話是真的,東西是假的,無法兌現。或 說:方是真的,藥是假的。歷史圖書:“當時很多人說他的辦 法是說真方,賣假藥。”
【第27句】:【穿衣戴帽,各有一好】(諺)好:愛好,喜愛。穿什么樣的衣服,戴什么樣的帽,各有各的愛好。指在穿戴方面各人的愛好不同,也泛指在生活中各有自己的喜愛與追求。 也作“穿衣戴帽,各好一套”。
【第28句】:飯熟揭鍋蓋——氣沖沖
【第29句】:【頭剃了一半,再疼也要剃光】(諺)泛指事情進行到中途,不管有多少困難,也必須堅持到底。
【第30句】:【江山易改,稟性難移】(諺)江山:江河山川。稟性:也作秉性,先天秉賦的性格。指江山的面貌容易改變,人的本性卻難改。 也作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山河容易改,秉性最難移。
【第31句】:【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慣)指重新遭受苦難。
【第32句】:【 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表示堅決鎮壓。巴金《探索 集》:“他們將我‘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要叫我.永世不 得翻身’。”
【第33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第34句】:【孔夫子面前背書文】(慣)比喻在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才能。
【第35句】:炕頭上貼灶王爺——不是畫(不是話)
【第36句】:【主席】“主席”在我國現在指國家、團體或會議等最高領導職務。“主席”一詞很多人認為是外來詞,實際上“主席”是中國的特產,源于中國古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設施。我國古代沒有桌、椅、板凳,室內先鋪筵,然后再放上席。筵較寬大,故用來鋪地,席較小是給人生的,古人人室先脫鞋,再走過筵,坐在席上。現在朝鮮、韓國和日本人的室內生活,基本上還是這樣,據說是由中國傳人的。入席時,客人有客座,坐時讓長輩坐在里頭,以示尊重,人多時,長輩就獨居一席,這就是主席。《論語》中有一句話:席不正不坐。說的是坐的規矩,席子一定要擺正。《禮記》中也有這樣一個規定:群居五人,則長者必異席。五個人以上,德高望重者必須另坐一張席子,這就是主席。這個“主席”稱謂后來被叫開,就漸漸演變成現在的會議主持人或國家、團體的領導人的最高職位名稱了。
【第37句】:【放虎容易擒虎難】釋義:比喻敵人一旦放走,再不易抓獲。“容易”又作“歸山”。“擒”又作“捉”。例句:你怎么把龍濤放了?俗話說,放虎容易擒虎難。他們一走,你拿什么救爹呢?
【第38句】:灶王爺上天——句句實情
【第39句】:【見死不救,牲畜不如】(諺)指見人有危急就應該立即伸手救援。
【第40句】:【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謂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就看是 否用心鉆研。有心人處處留心,善于學習,就能克服困難, 取得成功。天下,也說:世上。清代《紅樓夢》:“這首不但 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語說的: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 人。社里一定請你了!”
【第41句】:船底下放鞭炮——悶聲悶氣;悶聲不響
【第42句】:【百人之堡,干人不能攻】釋義:堡:城堡。一百人防守的城堡,一千人也難攻下。比喻地理形勢的重要。例句:百人之堡,千人不能攻,其勢便也。
【第43句】:心情愉快是肉體和精神的最佳衛生法。
【第44句】:【兩只船合使一篷風】(慣)比喻兩人同時得到一人的幫助。
【第45句】:【巫咸雖善祝,不能自祓也;秦醫雖善除,不能自彈也】(諺)巫咸:古神巫名。祓(fu):古時除災祭祀儀式。秦醫:秦越人,古神醫。彈:針灸。巫咸雖然善于祈禱,卻不能自我免禍;秦醫雖然善于治病,卻不能自我治療。指再有本事的人,也必須有別人的扶持。
【第46句】:【墻里開花墻外紅】(諺)花在墻里開,卻向墻外展現它的鮮紅艷美。 比喻人或事物往住在當地不受重視,在遠處卻影響很大,非常吃香。
【第47句】:螞蟻緣槐夸大國——小見識
【第48句】:姐姐抱著剛幾個月的兒子在院子里玩。看著孩子紅撲撲的臉蛋,姐姐情不自禁地說:“這孩子的臉,真好看。”姑姑聽見了說:“在家不夸好娃娃,在地不夸好莊稼,這個理兒都不知道啊?”(河南·南樂)
【第49句】:【葫蘆內賣出什么藥來】釋義:葫蘆: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蘆的果實,可以掏空做器皿,過去常用來裝藥。比喻不知人肚子里到底打算搞出什么名堂來。例句:“你們都退去,只留朝云在此。”眾人領命,一齊都散,不留一人。元普便叫朝云閉上門,朝云正不知劉元普葫蘆內賣出什么藥來。
【第50句】:兩個山頭的斑鳩——唱一和
【第51句】:【油鍋里抓錢】油鍋里滾燙,謂不顧一切地撈錢。清代《紅 樓夢》:“我們二爺那脾氣,油鍋里的錢.還要找出來花呢,聽 見奶奶有了這個梯己,他還不放心花了呢!”
【第52句】:【 巧者多勞拙者閑能】干的人做得多,辛苦;笨拙者做不 了,反而清閑。成語:能者多勞。明代《西游記》:“那呆子 笑我哩!正是巧者多勞拙者閑,老孫這般舞弄,他倒自 在。”
【第53句】:屬馬鱉(螞蟥)的——凈吸人家的血;吸血鬼
【第54句】:不愛人民的人,什么也不愛。
【第55句】:盡管與一同學是好朋友,但有時我們難免磕磕碰碰的。每到這時候,媽媽就會笑著說:“你倆呀,是狗皮襪子沒反正,清官也難斷誰對錯。過不了一天,準又好得跟一個人似的。”(陜西·鳳縣)
【第56句】:【一女不吃兩家茶】(諺)吃茶:舊時訂婚,男方須給女方送茶葉,故以“吃茶”比喻訂婚。指一個女子不能同時許配兩家。
【第57句】:我潦潦草草地寫完了家庭作業,媽媽看見了說:“這是什么作業呀,鴨子咯嗒泥——糊涂一片!”(河南·新野)
【第58句】:騎馬上天山——回頭見高低
【第59句】:理發匠的剃刀——光刮人家不刮自己
【第60句】:【不怕路遠,只怕志短】(諺)比喻只要有志氣,有決心,就不怕艱難困苦。
【第61句】:【惡人先告狀】釋義:壞人干了壞事,卻搶先誣告別人。例句:總之,他實行了一句俗話:惡人先告狀。他逢人便說,一口咬定是合作社把人治死。
【第62句】:【八月十五大過年】釋義:指中秋節比過年還重要。例句:至于姑娘們,這一天則是無論窮富,外表上看來總是比平時快活的,其原因是她們都忙著拜月。有句俗話:“八月十五大過年。”
【第63句】:吃飽飯閑嗑牙——沒事找事
【第64句】:【女不女,男不男】見“男不男,女不女”。
【第65句】:【一人做事一人當】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應該負責,牽扯不 到別人。清代《紅樓夢》:“我只恨他為什么這么膽小,一身 作事一身當,為什么逃了呢?”
【第66句】:【水難量,人難料】釋義:不能根據人的外表評定人,對人低估。例句:常言說得好,水難量,人難料;你們莫看我老八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個沒啥志氣的人。可在有些事情上,不是夸口,我老八可真當得上先知先覺,料事如神。
【第67句】:【滿園葡萄一根藤】借指同根,同一系統。類似的:千朵桃 花一樹生/千枝萬葉一條根。語文圖書:“滿園葡萄一根藤, 一根藤就是主線。主次分清,多而不亂。”
【第68句】:在一次聊天中,父親說現在只要有錢,啥事都好辦。接著還舉了一個例子:某人以前家里窮,三十歲了還沒人提親;后來有錢了,登門說媒求親的,拿著小鞭打成群。媽媽說:“這是高人一頭.得到萬人之敬。”(河南·平輿)
【第69句】:【 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到】來必定有麻煩。老舍《四世同 堂》:“她知道,胖菊子是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這趟究竟 是為了什么?她咂摸不透。”
【第70句】:【豎的好吃,橫的難咽】(諺)吃東西,順著的好下喉,橫著的難下咽。 比喻順耳的話人愛聽,逆耳的話難以入耳。也比喻合情順理的話好接受,蠻不講理的話惹人厭。 也作“順著好吃,橫著難咽”。
【第71句】:【眼飽肚中饑】(慣)1指面對美味佳肴,大飽眼福,卻吃不上。2比喻心中喜愛的人只能看著,不得親近。
【第72句】:【起頭容易結梢難】釋義:比喻事情要完滿結束不容易。例句:那員外攔住道:“老師,放心住幾日。常言道:起頭容易結梢難。只等我做過了圓滿,方敢送程。”
【第73句】:【和尚拖木頭——做出了寺】(歇)和尚搬運木頭,是要修建寺院。寺:諧“事”。指出了事或闖了禍。
【第74句】:爸爸下班回來說,老張家三個兒子,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整天閑逛啃老子。爺爺在一旁說:“好虎一只能鎮山,耗子一窩喂貓的貨。”(黑龍江·哈爾濱)
【第75句】:【三人出來,小的兒苦】一起出門在外,身份低的人要聽從 指揮,多做事情。明代《西游記》:“師父沒主張。常言道:三 人出來,小的兒苦。你況是個父輩,我等俱是弟子。古書 云:有事弟子服其勞。等我老豬去。”
【第76句】:【燒香望和尚——一事兩勾當】(歇)舊時作風不好的女子去寺廟,既燒了香又看望了相好的和尚。 轉指一舉兩得。
【第77句】:【五十步笑百步】(慣)兩個士兵從戰場敗逃,退了五十步的譏笑另一個退了一百步的,說他沒用。比喻與他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點,卻譏笑他人。
【第78句】:鼻子生瘡貼膏藥——不顧臉面;顧不得臉面
【第79句】:【船爛還有三千釘】釋義:比喻有錢人家即使敗落了,也還有些家底。有時也比喻有威信的領導人即使離開了崗位,也還受到人們的敬重。例句:“‘船爛還有三干釘’,畢竟是尚書府里闊哥兒。逃難下業,仍捧得出三百兩銀子。”
【第80句】:【皮之不存,毛將安傅】(諺)安傅:附著在哪里。指毛是附著在皮上的,皮要是不存在,毛就無從附著了。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便無法存在。 也作“皮且不存,毛將焉附”。
【第81句】:【殺人不見血】(慣)殺了人連血跡都沒有。形容人很陰險,害人不留痕跡。
【第82句】:八仙桌子——有棱有角
【第83句】:奶奶六十多歲了,總愛說一些有趣的民謠。一天,吃飯的時候,她看見桌上擺著一碗蒸熟的大蝦,就高興地說道:“蝦吹簫,蟹打鼓,螳螂拿旗舞呀舞,水蛙坐轎眼凸凸。”我們聽了,都樂得哈哈大笑起來。(福建·羅源)
【第84句】:【倒掛葫蘆順放瓢】(諺)葫蘆鋸成兩半,就是瓢。指葫蘆要倒著掛,瓢要順著放。借指凡處理事情,都有約定俗成的常理,不可任意違拗。
【第85句】:戲臺上說話——不辦真事
【第86句】:爸爸是中學教師。一次,他和學生們談起了“團結友愛”這個話題,大哥哥大姐姐有的說“團結就是力量”,有的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還有的說“眾人劃槳開大船”……爸爸笑了,邊點頭邊說:“水里魚多掀大浪,岸上人多有力量啊!”(四川·宣漢)
【第87句】:【少吃咸魚少口干】(諺)少去吃咸魚,就少了口的干渴。比喻人少管閑事,就不會惹出許多麻煩來。
【第88句】:豬膽包黃連——苦中有甜
【第89句】:【泥牛入海——永無消息】(歇)本為佛教語,比喻接受大道教化之后便忘卻小我。后指人一去不復還,沒有音信。也指東西沒有下落。 也作泥牛入海——一無消息。 泥牛入海——毫無消息。 泥牛入海——音訊全無。
【第90句】:【菠菜煮豆腐,一清二白】釋義:比喻清楚明白,沒有差錯。也比喻彼此關系清白。例句:他們眼如鼠,心如虎。這些人,菠菜煮豆腐,一清二白,誰跟他打私交啊!
【第91句】:【跛子走路——一腳高一腳低】(歇)比喻人思想、行動缺少一定準則或掌握不住分寸。
【第92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此語的意思是同類的物種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此語出自《周易·系辭上》。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著名的學者叫淳于髡,他博學多才,能言善辯,被任命為齊國的大夫。齊宣王喜歡招賢納士,于是讓淳于髡舉薦人才。淳于髡一天之內接連向齊宣王推薦了七位賢能之士。齊宣王很驚訝,就問淳于髡說:“寡人聽說,人才是很難得的,如果一千年之內能找到一位賢人,那賢人就好像多得肩并肩站著一樣;如果一百年能出現一個圣人,那圣人就像腳跟挨著腳跟來到一樣,現在,你一天之內就推薦了七個賢士,那賢士不是太多了?” 淳于髡回答說:“大王此言差矣。要知道,同類的鳥兒總是聚在一起飛翔,同類的野獸總是聚在一起行動。人們要找柴胡、桔梗這類藥材,如果到水澤洼地去找,恐怕永遠也找不到;要是到梁文山的背面去找,那就可以成車地找到,這是因為天下同類的事物,總是要相聚在一起的。我淳于髡大致也算個賢士,所以讓我舉薦賢士,就如同在黃河里取水,在燧石里取火一樣容易,我還要給您再推薦一些賢士,何止這七個!” 這句話是至理BBB,當年,革命青年冒著生命危險從全國各地跋山涉水涌向革命中心——延安。延安聚集著一大批國家的棟梁之才。
【第93句】:爸爸見別人下海發了財,也要把工作辭掉,去下海掙大錢。奶奶勸他:“你要把工作的事處理好,疙瘩不要拴死,后路不要堵死。”(山西·平陸)
【第94句】:【胳膊斷了往袖子里藏】發生了事情,不外傳,自己處理。 清代《紅樓夢》:“我什么不知道?咱們胳膊斷了往袖子里 藏!”
【第95句】:玻璃碴子掉在油缸里——又奸(尖)又猾(滑)
【第96句】:【全福人】結婚前請“全福人”幫忙,結婚時請全福人操持是結婚時的一種風俗。所謂“全福人”,一般指此人自己的父母健在,老公及公公婆婆也健在,她自己還需要兒女雙全。這是為什么呢?它來源于要借“全福人”的福,非全福人不能到跟前。縫被子需要全福人幫忙,被子的四角要放上紅棗、桂圓、花生、蓮子,寓意早生貴子;新娘子吃的餃子、長壽面需要全福人來做;結婚這天,娶親太太需要由全福人來充當;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同坐,并由全福人喂沒有煮熟的餃子,邊喂邊問:“生不生?”新娘定要回答:“生。”(生孩子與水餃生同音);睡前要由全福人給新人鋪好被褥,放上栗子、花生、棗,意為“早立子,花搭著生。”至此,全福人的任務圓滿完成。
【第97句】:眼鏡蛇打噴嚏——滿嘴放毒
【第98句】:【一風吹】(慣)比喻一下子全部否定掉,全都不算數。
【第99句】:【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裹腳布,舊時婦女纏足用的 長布條。懶惰者不常洗,以致又臭又長。多用來形容語言 文字內容空泛,廢話太多。懶婆娘,也說:王大娘。《香港內 外》:“唉,這個廣告呀,簡直就是懶婆娘的裹腳布——又長 又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