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筆為炬照亮心靈的經典散文
我自小就懼怕黑夜,因為夜的黑,高深莫測,縱然眼睛輪得再大,也舉步維艱,心中更是貧乏得一抹漆黑。
近期,我借著勁松主席的筆炬,毅然劃破靜謐茫然的黑夜,跳進反思的大海,撈獲智慧的珍珠。
《黑夜筆記》,字字珠璣。捧之,不忍釋手。愚鈍而懶散的我,雖喜愛文字,閱讀速度卻極慢,慢得連自己都不能容忍。但這本書,我只用了三個晚上拜讀完畢。
今年的春寒,久久徘徊在大地。但春天的氣息早已潛入骨髓,在身體的各個骨節“咯咯”作響,心里也早就有了暖意。我骨髓深處的春意,是借著《黑夜筆記》潛入的。很通俗的“書眉瑣記”,很熟悉的“荒腔野調”,很普通的“草木昆蟲”,勁松帶著一腔“劍氣簫音”,跋涉在深沉的黑夜,用自己的心血,把這支火炬打得高高亮亮,把冬照到暖春,把夜引到黎明。在這光芒照耀下,我端坐床頭,就著窗外“滴答”作響的春雨,嚼著一行行文字和美句,眼睛隨之亮堂,貧瘠荒蕪的心靈空地慢慢冒出一絲絲春苗。
黑夜,富含哲理。當面對朝陽,一切盡收眼底時,你是否思索過黑夜那諸多長處?夜的懷里,靜謐、深沉、一片大同,楔入和更替是它的主題,黎明和希望是它的目標,大白于天下是它的歸宿。
勁松就是在這個懷抱里,高擎著火炬,追求著夜的完美,以他深邃的`思想和敏捷的才思,反思著自我,深思著世界,洞察著社會,警醒著心靈。
風平浪靜的海面之下有多少激流洶涌,只有大海知道。波濤不驚的社會表象下,蘊藏著多少暗流,只有智者知曉。平庸者隨波逐流,聰明人就波順流,智高之士則秉燈導航。紛繁復雜的紅塵中,低頭走路,抬頭做人,埋頭工作,立身如此,尊嚴而充實,豁達而無愧。這是作為底層草根之民的智慧選擇、聰明之舉,力之所能,達之可貴。
我想起老家屋旁的一棵樹,屋檐擋了它的長勢,它就在離屋檐尺余之處打個彎繞過去,茂盛的生長著,終成一棵大樹。所以,我對“一個人活著必然是一種在場的狀態”,有了感性的詮釋;對“而一個人活著又時時刻刻并不滿足于有所在,更追求有所是,這才是艱難的,甚至幾乎對每個個體而言,這種奮斗簡直是艱苦卓絕。”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當今物欲橫流的世界,平庸的思想茅草比比皆是,睿智的思想大樹卻鳳毛麟角。
在“娛風”壓倒“國風”的氛圍中,借著夜幕,冷靜觀世;借著文字,針砭時弊,何其難能可貴!作家“對真理偏執狂式的追求”(許開禎言),在許多文章中彰顯得淋漓盡致。《憤怒不再,依舊年青》,“我”真的憤怒不再?不,實質上是怒不可言呀!請聽:“一個失去憤青精神、不再憤怒的青年,不惟是可悲的青年,更是可恥的青年。一個沒有憤青的社會,就如同煒疾忌醫的病人,會在無人指摘中一點點地病入膏肓。”,這種《杞人精神》,是《喚醒》麻木思想的最強音,是憤怒之至而疾呼的心聲,是社會責任的召喚,是作者人格的使然,也是有良知的國人共同的吶喊和憂慮。
當一個寫作者不再停留在觀察和敘述的層面,而是著駐在思考和導引的深度,那他就是一個勇敢的解剖家。他剖析本身的疼痛和煩惱,透析未來的憂慮與痼疾,以社會責任為己任去秉筆疾書,點亮心靈之燈,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正因為作家以其《醒著》的智慧,給黑夜注入了靈光。“夜是黑的,心是亮的”,作者餐風飲露,擎燈遠行,一柄智慧的火炬熊熊燃燒。所以,我于黑夜,有了深刻的再認識。
暗舉的鬼刀的散文隨筆
木偶的皮影戲,在村子小樹林演出。
啊,那些收集而來的道具,吊掛在手法。多可憐啊,一堆骨瘦如柴的無魂者們。
銅鑼聲,是催,催,催。看來,要結束一堆語言了;劇本的最后一句話,烏鴉伸出舌頭,跳躍幾根禿頂的樹枝,不尋常的村子夜晚。
戲聲,漸遠困了,夜也困了。村子的人們,在天空的黑云堆里沉睡散去了。
后窗驚魂。有繞溪的石板清流,月光是瘦的。有陰風黑勢影子的細手,誰知道手法下面有多少翻涌的漩渦,還有多少淹死的水花波流,摧折介入一池荷塘的`荷葉滑露憂傷。
桌前燭燈,幾句按語,引來。
有佛的聲音,高高底底,隱隱閃閃,村子五百年前的黑妖獸,打開了地獄石門。請看守好貼在窗戶的日子渡口的擺渡。木偶的皮影戲又在暗黑的影子里,召喚它的晚裝,仇視我吟誦的詩句了。
我成為牙齒上的嫉妒,我輕笑而過。這遠古的靈魂的灰暗岐道,贏得了我肋骨長出的竹林清風的嘲笑,辯論了你的失望與暗舉的鬼刀。
心靈的歸宿經典散文
哥哥在微信一家人留言:4月2日中午12:30在老院集中,給老媽燒新墓(我們老家的風俗,前一年冬至以前去世的人,來年在寒食節的前一天要上墳)12點下班從單位出發,捎上姐姐就往回趕。
都說人間四月天,桃紅柳綠的日子,昨天還艷陽高照,人們穿的半袖、裙子,今天風肆虐的刮著,長袖加風衣還覺得有點冷,看著哥哥們的背影,不時覺得有些凄涼,風在耳邊呼呼的,剛發芽的樹隨風搖擺,腳步只能隨著風向前移動,山坡上遠遠的看見了綠色,近到跟前卻發現還是光禿禿的。驅車從家走了有十分鐘,就到了。臨出家門就說好的:哥哥們先去老墳敬柱香,燒點紙,祭奠一下列祖列宗,然后再相跟上去祭拜爹媽,雖沒有雨,但心里真真切切的痛,一直以來天真的認為,父母只是出遠門了,過一段時間就回來,我還能看見他們的身影,而今只看到了一座立碑的新墳。
站在父母的墳前,看著哥哥侄兒把周圍的枯枝落葉清理干凈,姐姐們在墳的前面鋪上紙,怕風刮起來,四周用土坷垃壓著,人們開始擺盤子,然后往盤子里放要祭奠的東西,水果、饃饃,四個小菜。哥哥打開酒瓶到了滿滿一杯,點上三炷香、兩跟蠟燭,四叩首后插入土里,上墳的人依次叩首,看著裊裊上升的青煙眼淚不由自主的往下流,爹娘是否收到了兒女們的孝心,是否看到了您們日思夜想的兒女們,風啊請你帶去我們對爹娘的`思念,愿他們在天堂一切安好,爹娘您們可看到了二哥給您們買的鮮花,風兒你慢些刮,讓天上的父母多看一眼他們的兒女,幽幽青煙一縷縷飄向遠方,在父母的墳前栽上兩株小秦柏,陪伴在爹娘的身邊,為您們遮風擋雨,抵擋風吹日曬,再填一抔新土,使您們不被風吹透,想起了兒時,隨父親和本家的叔叔們一起上墳的事,看著爹莊重的燒香磕頭,燒完紙后,爹會把用面粉蒸下的蛇盤兔饃用酸棗枝扎上,連酸棗枝一同拿回家,娘把爹上墳拿回來的蛇盤兔的樹枝放在高處自然吹干,要是誰家的孩子有個著涼肚子疼,就讓吃一個,保準不再肚子疼,這些都是老一輩人傳下來的,不知是否靈驗。而今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和哥哥姐姐們沿著父輩們走過的路,帶領下一代人踏上了這一條路,也許這就是心靈的一種慰籍吧。人生也許就是一個輪回,小時候跟在父母后邊,而今我的小字輩跟在我后面,也許這就是一個延續。
父母走時都有小雨相送,也許是父母感動上蒼,父親是2000年過世的,母親是2023年隨父親而去,從今往后,那一冢黃土是我的牽掛,天堂上的父母一切安好,天上地下。
心靈的美麗經典散文
三月,你枯瘦的腳印,從冬冷里跋涉而來的心情,逐步沖淡淹沒于時光流淌的浪花中,總算可以放下那些厚重的外衣,放入記憶的大箱子里。春天讓空氣都溫柔起來,土壤不論肥沃與貧瘠,都在開始生長著夢想的草葉,有些多,有些少,有些密,有些疏,更是有的地方開出五顏六色的小花。
最醒目的是路邊,山林里,那一片片青綠的新葉,睜開或是半睜開眼,不停地左看看,右看看,聽風的講述,嘗雨水的滋味,感動自然原始的魅力,感慨自然生命的.神奇。你在那邊,一襲身影亭亭玉立,天真活潑的樣子甚是可愛,我看見你的時候,心突然動了,你就這樣一個回眸的風情,打動我茫然面對世界的眼睛。
每一張小巧的葉子,暖風里逐漸綠了,漂亮了,如一只只手掌撫摸著天空的春韻,招招展展變得輕靈起來。這樣一份真摯的觸摸,我感受到你真實的歡呼,感受到一種新生的跳躍。我用親切的心靈,用疼愛有加的心意,小心翼翼地拂去葉面上的灰塵,內心從手指尖隱隱傳遞一絲絲淡淡實實的情愫,帶著清新的呼吸,帶來溫暖清晰的陽光,卻讓彼此心底包容接受這份日漸濃郁的愛。
從此一片靈性十足的葉子,安然住進我的心,呢喃親昵的交流似乎那么熟悉,又似乎早就習慣你在我身邊,早就習慣你蹦蹦跳跳,一驚一乍做出的任何事情。緣分的遇見,讓我和你相互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深深柔情,相互的信任有了某種心有靈犀的聯系。
我走在樹蔭下,一路上都有散落的,或是一簇簇茂盛的春意,鼻子吸入的味道,每一種不由自主地回想著,這種氣味故事的曾經。每一個生命內心都有真摯的感情,只是習慣性怕外界的感染,自我保護增添不少隔離區。只有看著窗外那逐漸綠起來的葉子,小草,那些不懼一切都要開出自己心情的小花,只為路過的眼神,有自己期待的那一雙看著自己,哪怕只有短暫的停留,片刻的注意。我明了這種為愛而不顧一切的綻放,只為你一個微笑的開心,只為你對我說出心底的那份珍藏的愛意,所以我就在你身邊停下腳步,伸出一雙純凈的手,牽著你一起走在平淡的生活里。
我聽見屋外樹上有鳥兒鳴叫的歌唱,我驚喜這種很久沒注意或沒有聽見的聲音,是不是你帶來的這種喜氣風景,讓我更想著你在我耳邊溫柔的語氣,似天籟之音的念叨,那么美妙動聽。都說一種人生心態,記得有這么一句: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有你真好,有你的日子,心境逐漸淡定而從容。你就在我身邊微笑著陪伴我,無論在何方,無論在何時,你都會在我心中,一心一意浪漫依偎,心就此穩定而安然。
現在知道,要想做到一定高度的心態,必須有所經歷,有所磨礪,才會有機會在難受中浴火重生般領悟。我手指捻著葉子的手指,一滴淚花從葉子眼角盈盈欲滴,我滿腔的思念都是為你,在看見那陽光穿透淚珠的心意,五彩斑斕的美,忍不住吻去你感動的透明,愛著你,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美麗。
上一篇:消防大隊演練臺詞匯總1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