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wèi)》的教案
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首先,讓學生從課文的整體入手,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記敘的順序。然后,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問題,以學生自讀感悟為主,體會人物的英雄形象。教學時,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有關情節(jié)和重點詞語,體會大衛(wèi)熱愛祖國、聰明機智和正直勇敢的特點,另一方面還要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注意朗讀的指導與訓練,在讀中感悟人物的特點,讀出自己的感受。在讀中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加強語文與實踐的聯(lián)系。
教學目標:
【第1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2句】: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大衛(wèi)愛國、勇敢和機智的英雄形象。
【第3句】: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4句】:幫助學生會認軸、賦、稅、脯、唬5個字,學會銅、嫁、卵、脯4個字。掌握銅盔、鵝卵石、胸脯等詞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文章的有關情節(jié)和重點句,體會大衛(wèi)熱愛祖國、聰明機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
讓學生查閱作者亨德里克*房龍資料,了解《圣經(jīng)的故事》。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第1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2句】: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大衛(wèi)愛國、勇敢和機智的英雄形象。
【第3句】: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4句】:幫助學生會認軸、賦、稅、脯、唬5個字,學會銅、嫁、卵、脯4個字。掌握銅盔、鵝卵石、胸脯等詞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文章的有關情節(jié)和重點句,體會大衛(wèi)熱愛祖國、聰明機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1句】:談話交流,引出課題
【第1句】:了解以色列。
①讓學生文案對以色列的了解,可以談歷史、民族、宗教等問題。
②參考資料: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這是一個神奇的民族。
他們在經(jīng)歷了兩千多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之后,終于回到了故土,重建了自己的家園以色列國。
以色列位于中東大陸交界上,西面濱臨地中海,北接黎巴嫩、敘利亞,東鄰約旦,南出紅海且與埃及邊境接壤,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之要沖,是個南北長約470公里、地形呈狹長型的國家。
以色列國土面積雖不大,自然景觀卻極富變化,擁有了只有一整個大洲才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地形。有森林覆蓋的高地,也有豐饒的綠谷;有多山的沙漠,也有海岸平原;有屬亞熱帶的約旦山谷,更有地球表面的最低點──死海。
以色列人口大多集中于北部及中部地區(qū)。西面沿海平原是以特拉維夫及海法為主要城市,東面的山谷地帶有約旦河所連接的加利利海及死海,而座落中部群山地帶的有加利利山、撒馬利亞、猶太和耶路撒冷。除此之外,還有矗立于東北部的哥蘭高地和黑門山,以及占全國極大塊面積而位在南部的曠野和阿拉伯谷地等。
【第2句】:介紹《圣經(jīng)的故事》
《圣經(jīng)》是一部文學遺產(chǎn),它是猶太民族對人類文化的第一個重大貢獻;它對歐洲文化產(chǎn)生了長久而深遠的影響;它已滲透于歐洲音樂、藝術和文學等各個文化領域之中;它的箴言已深深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它也是世界上最暢銷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
荷蘭后裔美國作家和歷史學家亨德里克*房龍為美國少年了解《圣經(jīng)》知識撰寫一部通俗讀物《圣經(jīng)的故事》,他簡明扼要地解答了《圣經(jīng)》是怎樣的一部書,包含哪些內容,作者是誰,成書何時。他以簡潔、優(yōu)美的文筆為讀者勾勒了一幅猶太人的歷史畫卷。紛繁的歷史人物、爭奪領地的頻頻征戰(zhàn)經(jīng)他一番梳理,變得清晰可讀。深奧的'教義,復雜的戒律,在他的筆下,變得淺顯易解。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根據(jù)《圣經(jīng)故事》改寫的課文《大衛(wèi)》。
【第3句】:板書課題。
【第2句】:整體感知,學習字詞
【第1句】:導言:故事發(fā)生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個牧羊少年叫大衛(wèi)。那么大衛(wèi)是怎樣的一個少年,發(fā)生了怎樣的事情?請同學們認真讀這篇課文。
?【第2句】:自學提示: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的是什么事?畫出生字,讀準字音,想想怎么記住它們;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新詞,并相互交流。
【第3句】:學習檢測:
①認讀生字,并組詞。
軸賦稅脯唬
②理解詞語。
長途跋涉翻山越嶺,趟水過河,指遠距離地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遙遠,行路辛苦。
氣勢洶洶洶洶,氣勢盛大的樣子。形容氣勢兇猛。
萬夫不當之勇當,抵擋。指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猛。
賦稅舊時田賦和各種捐稅的總稱。
瑟瑟發(fā)抖形容顫抖。
大驚失色失色,臉色變得蒼白,失去本色。形容極為驚恐的狀態(tài)。
倉皇逃竄慌慌張張地逃跑。
③朗讀課文。
【指名學生輪流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并注意糾錯和評價,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④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講的是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一名叫大衛(wèi)的牧羊少年不僅聰明機智,而且正直勇敢。在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的緊急關頭,大衛(wèi)拿彈弓和卵石殺死了非利士巨人歌利亞,幫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大衛(wèi)成拯救民族的英雄。幾年以后,他當上了以色列的國王。)
【第3句】: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第1句】:文案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并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背景,介紹大衛(wèi)是一位不僅聰明機智,而且正直勇敢的少年。
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講非利士巨人歌利亞到以色列的軍營叫陣,大衛(wèi)向掃羅王請求出去交戰(zhàn)。大衛(wèi)拿彈弓和鵝卵石殺死了歌利亞,幫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講大衛(wèi)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幾年后,他當上了以色列的國王。
【先讓學生自學,然后小組討論,最后全班交流。對于學生的發(fā)言,不要統(tǒng)一答案,基本觀點正確就可以。】
【第4句】:積累詞語,指導寫字
【第1句】:結合課后練習4,讓學生抄寫喜歡的詞語。
【第2句】:寫課后生字銅、嫁、卵、脯
【先讓學生觀察這幾個字的特點,然后文案書寫時應注意哪些地方,若有必要教師可以范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第1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2句】: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大衛(wèi)愛國、勇敢和機智的英雄形象。
【第3句】: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4句】:幫助學生會認軸、賦、稅、脯、唬5個字,學會銅、嫁、卵、脯4個字。掌握銅盔、鵝卵石、胸脯等詞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文章的有關情節(jié)和重點句,體會大衛(wèi)熱愛祖國、聰明機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1句】:復習
【第1句】:認讀詞語
聰明機智正直勇敢長途跋涉氣勢洶洶萬夫不當之勇瑟瑟發(fā)抖
毫不在意毫不畏懼大驚失色倉皇逃竄乘勝追擊精明能干飄蕩鎧甲賦稅披戴胸脯嚇唬諾言
【第2句】:回顧課文內容。
【第2句】:感悟理解
(一)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第1句】:指名學生讀課文。思考,課文交代了大衛(wèi)是怎樣的一個少年?
(聰明機智、正直勇敢、熱愛生活)
【第2句】:課文是怎么寫大衛(wèi)生活的美好?指名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
【第3句】:說一說第2自然段用了怎樣的寫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第4句】:仿寫文案。
琴聲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第1句】: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思考:
①從歌利亞叫陣和對他的外貌描寫,你體會到了什么?
②從大衛(wèi)與掃羅王的對話中,你體會到大衛(wèi)是怎樣的少年?
③找、畫描寫大衛(wèi)戰(zhàn)前準備的語句,文案體會到了什么。
④從大衛(wèi)與歌利亞的對話以及他和歌利亞交戰(zhàn)的情節(jié)中,你體會到大衛(wèi)的什么特點?
【第2句】:讀議、交流。
a歌利亞叫陣和對他的外貌描寫。
【引導學生抓住氣勢洶洶身材高大武藝超群等詞語,體會歌利亞兇猛。抓住歌利亞叫陣時的宣言,體會歌利亞的傲慢。】
b大衛(wèi)與掃羅王的對話。
【從大衛(wèi)請戰(zhàn)的言辭,體會大衛(wèi)的懇切與自信,體會大衛(wèi)愛國精神和迫不及待的心情。讓學生扮演角色朗讀對話,從讀中體會大衛(wèi)的特點。】
c大衛(wèi)戰(zhàn)前準備。
【從帶著挑選挺著等詞語,體會大衛(wèi)的自信與勇敢。】
d大衛(wèi)與歌利亞交戰(zhàn)的情節(jié)。
【抓住歌利亞與大衛(wèi)的言行,體會歌利亞目中無人,氣焰囂張;大衛(wèi)針鋒相對,英勇無畏以及聰明機智。】
e小結,作者是怎么描寫人物特點的?
【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來刻畫人物,人物特點鮮明、形象生動。讓學生學習這樣的描寫方法。】
F引導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三)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第1句】:指名學生讀第12自然段。
【第2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四)評價人物。
你喜歡大衛(wèi)這個人物嗎?結合課文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3句】:放談收獲
【第1句】:學習完這篇課文有哪些收獲?
【引導學生從思想情感、寫作特點和描寫方法等方面談出體會。】
【第2句】:作業(yè):閱讀《語文同步讀本》中的《赫拉克勒斯的選擇》《西方典故故事》。
板書設計:
2大衛(wèi)
歌利亞大衛(wèi)
叫陣:狂妄自大
請戰(zhàn):充滿自信熱愛祖國
交戰(zhàn):毫不在意毫不畏懼機智勇敢
語文大衛(wèi)課堂的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第1句】:會認跋、軸、賦、稅、脯、唬6個字,學會銅、卵、脯、賦、稅5個字,掌握銅盔、鵝卵石、賦稅、胸脯等詞語。
【第2句】: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衛(wèi)的表現(xiàn),體會大衛(wèi)愛國、勇敢和機智的英雄形象。
【第3句】:抓住重點詞句,想象句中描繪的景象,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4句】: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5句】:向大衛(wèi)學習,面對強敵或身陷困境,要沉著冷靜,機智應對,靠智慧取勝。
教學重點:抓住文章的有關情節(jié)和重點詞句,體會大衛(wèi)熱愛祖國、聰明機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抓住細節(jié),品析感悟,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
教學準備:生字詞語卡片,《圣經(jīng)的故事》。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第1句】: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會認6個字,學會5個字,掌握銅盔、鵝卵石、賦稅、胸脯等詞,積累詞語。
【第2句】:合作探究,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
【第3句】:自讀了解,初步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第4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第1句】:會認6個字,學會5個字,掌握銅盔、鵝卵石、賦稅、胸脯等詞語。
【第2句】:合作探究,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
教學難點:初步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準備
【第1句】:生字詞語卡片。
【第2句】:查閱資料,了解《圣經(jīng)的故事》。
教學過程
【第1句】: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第1句】:教師導語:遠在上古時代,在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大禹就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與頑強的意志帶領人們挖渠開山,疏通河道,治服洪水,他的偉大壯舉與奉獻精神令世代炎黃子孫敬仰不已。今天,我們要來閱讀的是外國的一個民間傳說,從中去認識一位名叫大衛(wèi)的人物。
【第2句】:教師板書課題:大衛(wèi)。
【第3句】:引導交流資料,認識著作。
⑴教師:通過預習,大家知道《大衛(wèi)》這個民間傳說的作者及出處嗎?
⑵學生自由介紹。
①作者是美國作家、歷史學家亨德里克·房龍。
②出自《圣經(jīng)的故事》,并加以改寫。
⑶根據(jù)資料,認識《圣經(jīng)的故事》一書。
《圣經(jīng)》是人類歷史上一部獨一無二的書。它由不同時代的人用不同的語言寫成,卻極其貫通;它遭到無數(shù)人的懷疑,甚至詆毀,但最終它作為神圣經(jīng)典的位置卻絲毫沒有動搖;它不是單純的文學書、哲學書或歷史書,但它是很多文學作品的源泉。哲學家不斷地引用和討論,它對猶太古史的詳盡記載也遠遠超過其他民族的古史書。《圣經(jīng)》是人類的偉大遺產(chǎn)。
而《圣經(jīng)》原典的莊嚴肅穆常使人望而生畏。經(jīng)由房龍通俗有趣的寫作手法,將其轉換為概略簡要的圣經(jīng)故事,不僅保留了《圣經(jīng)》原典的精神,也使讀者輕松進入《圣經(jīng)》世界。房龍用樸素睿智的寬容的語言講述古老故事的同時,也演繹出了《圣經(jīng)》背后的浩大人類歷史進程。如此博大而神秘的《圣經(jīng)》,經(jīng)房龍改編為《圣經(jīng)的故事》使普通人也能將之讀懂。
【第4句】:教師設置懸念,導讀:今天,《大衛(wèi)》這一個圣經(jīng)故事將為我們講述些什么呢?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第2句】: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1句】: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注音讀準字音。
【第2句】:標出自然段序號,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和同桌互相糾錯,交流在讀和寫生字上的注意要點。
【第3句】: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聯(lián)系上下義或查閱工具書加以理解。
跋涉機軸鎧甲賦稅嚇唬倉皇氣勢洶洶萬夫不當
【第4句】:說一說: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小組內互相文案。
【第5句】:圈出課文中出現(xiàn)的主要人物,讀讀有關描寫他們的語句,文案這些人物留給自己的印象。
【第3句】:檢查反饋,理清條理
【第1句】:檢查生字新詞。
⑴教師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詞卡片,指名讀一讀。
⑵評議正音,全班齊讀。
⑶提出識記或書寫難點,教師重點強調。
卵左右結構,左右部分大小較一致,書寫時要注意筆畫筆順,而左右兩部分中間的點畫不能丟。
⑷指名按自然段輪讀課文,檢查課文讀通的情況,及時評議,糾錯正音。
【第2句】:理解、交流詞語的意思。
長途跋涉:翻山越嶺、趟水過河,指遠距離地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遙遠,行路辛苦。
氣勢洶洶:洶洶,氣勢盛大的樣子。形容氣勢兇猛。
賦稅:國家向百姓收取的田賦和各種捐稅的總稱。
瑟瑟發(fā)抖:瑟瑟,形容顫抖。這里形容發(fā)抖的樣子。
萬夫不當之勇:當,抵擋。指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猛。
大驚失色:失色,臉色變得蒼白,失去了本色。形容極為驚恐的狀態(tài)。
倉皇逃竄:慌慌張張地逃跑。
【第3句】: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一名叫大衛(wèi)的牧羊少年不僅聰明機智,而且正直勇敢。在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的緊急關頭,大衛(wèi)拿彈弓和鵝卵石殺死了非得士巨人歌利亞,幫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大衛(wèi)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幾年后,他當上了以色列的國王。)
【第4句】: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指名反饋,教師引導。)
第一部分(第l3自然段):寫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背景,介紹大衛(wèi)是一位不僅聰明機智,而且正直勇敢的少年。
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寫非利士巨人歌利亞到以色列的軍營叫陣,大衛(wèi)向掃羅王請求出去和他交戰(zhàn)。大衛(wèi)并用彈弓射死了歌利亞,幫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故事的經(jīng)過)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寫大衛(wèi)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幾年以后,他當上了以色列的國王。(故事的結果)
【第4句】:初談人物形象,鼓勵深入探究
【第1句】:教師指名反饋:在這個動人的故事中,作者為我們刻畫了哪些人物形象?
(文中刻畫的人物形象有:大衛(wèi)、歌利亞、掃羅王,其中大衛(wèi)是文章的主要人物。)
【第2句】:自由交流三個人物留給自己的印象。
⑴大衛(wèi):熱愛祖國、聰明機智、正直勇敢。
⑵歌利亞:目中無人、氣焰囂張、有勇無謀。
⑶掃羅王:關心子民、講求誠信。
【第3句】:教師引導: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精神品質都是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等的細致刻畫展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在,就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找出文中描寫三個人物的語句,再讀一讀,和同學交流作者是怎樣刻畫人物形象的。
【第5句】: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不僅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還初步交流了對故事中三個人物的認識。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繼續(xù)學習課文,了解人物的表現(xiàn),深人體會大衛(wèi)的精神品質。
【第6句】:作業(yè)設計
【第1句】:抄寫課后讀讀寫寫與詞語采集中的詞語。
【第2句】:熟讀課文內容,思考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第1句】:繼續(xù)學習課文,抓住細節(jié),體會大衛(wèi)的熱愛祖國、聰明機智、正直勇敢的美好品質,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2句】:品析文中的比喻句,想象句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及效果。
【第3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抓住細節(jié),體會大衛(wèi)的熱愛祖國、聰明機智、正直勇敢的美好品質。
教學難點:品析文中的比喻句,想象句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及效果。
教學準備
【第1句】:抄有文中關鍵語句的小黑板或幻燈片。
【第2句】:查閱《圣經(jīng)的故事》。
教學過程
【第1句】: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第1句】:聽寫詞語。
銅盔出嫁胸脯鵝卵石武藝超群氣勢洶洶毫不畏懼
【第2句】:組織談話: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步認識了故事中的三位人物,其中你們最喜歡的是誰?(生答:大衛(wèi)。)
【第3句】:教師導人:這節(jié)課,我們就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來談談自己喜歡大衛(wèi)的理由。
【第2句】:品讀細節(jié),了解人物
【第1句】:學生自由默讀課文內容,找出描寫大衛(wèi)的相關語句,在一旁寫上自己的理解與感受,以此說明自己喜歡大衛(wèi)的理由。
【第2句】:四人一小組,在組內展開介紹、交流。
【第3句】:指名反饋,全班交流。
⑴在耶路撒冷南邊伯利恒的一個山坡上,坐著一位少年,臉頰透紅,兩膝間夾著一把琴。他一邊彈琴,一邊唱歌。手指在琴弦上熟練地跳動著,琴聲像清清的溪水從他手指旁流淌,流過山坡,流進草地,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在原野上飄蕩身邊,一群羊正在低頭吃草。
①臉頰透紅:通過對大衛(wèi)的外貌描寫,讓我們感受到大衛(wèi)是一個健康可愛的少年。
②他邊彈琴,一邊唱歌:通過對大衛(wèi)的動作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衛(wèi)是一個快樂無憂、多才多藝的少年。他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用琴聲、歌聲贊美生活的美好。
⑧理解比喻句:琴聲像清清的溪水從他手指旁流淌,流過山坡,流進草地
a.分析:這句話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這句話把琴聲比作溪水,生動地寫出了琴聲的悅耳動聽、輕快流暢,表現(xiàn)了大衛(wèi)彈琴技藝的高超。
b.流動的溪水有什么特點?
c.想象:大衛(wèi)彈奏出的琴聲,有如溪中的流水清脆甜美、輕快悠揚,從他的指尖傳出,并隨著風兒四處飄蕩。
d.體會:大衛(wèi)彈琴技藝的高超。
④學生展開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2自然段內容。
⑤理解比喻句:這一切是那么美麗,簡直是一幅圖畫!
a.分析:這一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這句話采用了暗喻的手法,將大衛(wèi)在山坡上彈琴、唱歌的情景比作一幅圖畫,表現(xiàn)了大衛(wèi)的健康可愛及其生活的安寧、美好。
b.聯(lián)系上文,體會這一句話表現(xiàn)的是什么?(以色列人生活的安寧和美好。)
c.想象:一位臉頰透紅的少年獨坐山坡;曲膝夾琴自得其樂地一邊彈琴,一邊唱歌;清脆悅耳的琴聲在流淌,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在飄蕩;身邊的羊群正低頭吃草,默默地欣賞,也許是深深地陶醉了。這一切多么和諧美好,猶如圖畫一般。
d.朗讀:學生有感情地再讀課文第2自然段,要求邊讀邊想象文中所描繪的景象。
e.領悟寫法:文章第2自然段中,作者通過對大衛(wèi)在山坡上彈琴唱歌這一畫面的生動描寫,以特寫鏡頭的方式引出故事的主人公,既刻畫出了大衛(wèi)健康可愛、多才多藝的`美好形象,又制造了懸念,引發(fā)了讀者閱讀的興趣。
⑵大衛(wèi)說:大王,你不要為我擔心,我雖然年紀小,但我力氣很大,我從來沒有怕過什么。我放羊的時候,經(jīng)常有獅子和熊來偷襲,想吃我的羊。要是離得遠,我就用彈弓把它們打死;要是到了我面前,我就抓住它們,把它們摔死。讓我去吧,大王!
①這段話主要寫什么?(主要寫大衛(wèi)勇敢地說服掃羅王讓他出去和歌利亞交戰(zhàn)。)
②大王,你不要為我擔心,我雖然年紀小,但我力氣很大,我從來沒有怕過什么。小小年紀卻反過來安慰掃羅王,消除掃羅王的擔憂,讓我們感受到大衛(wèi)的愛國、勇敢、自信的精神。
③要是離得遠,我就用彈弓把它們打死;要是到了我面前,我就抓住它們,把它們摔死。小小年紀的大衛(wèi)面對兇猛的獅子與熊,能如此冷靜沉著地應對,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他的機智勇敢、充滿自信,也充分證明了他力氣之大,且不畏強敵。
④讓我去吧,大王!一個!讓我們體會到了大衛(wèi)請求出去和歌利亞交戰(zhàn)的迫不及待的心情,因為這關系到所有以色列人的榮辱成敗,大衛(wèi)是一個愛國、勇敢的少年。
⑤聯(lián)系上文,深入理解:大衛(wèi)請求出去交戰(zhàn),然而這一次,他所面對的對手不是獅子和熊,而是一個怎樣的歌利亞呢?
a.大衛(wèi)走到軍營門口,只見一個巨人正在軍營門外氣勢洶洶地大聲叫罵。這是一個狂妄自大、氣焰囂張的歌利亞。(動作描寫)
b.那人身材高大,頭戴笨重的銅盔,身穿厚厚的鎧甲,腿上包著銅護膝,肩上扛著銅制長槍,槍桿有織布機的機軸那么粗。這是一個高大威猛的歌利亞。(外貌描寫)
c.他力大無窮,武藝超群,有萬夫不當之勇,是非利士人中一個有名的武士。這是一個能力非凡的歌利亞。
d.他的聲音如同從空中傳來的聲聲巨雷,軍營里很多士兵都嚇得瑟瑟發(fā)抖。這是一個令人生畏的歌利亞。
分析:他的聲音如同從空中傳來的聲聲巨雷,軍營里很多士兵都嚇得瑟瑟發(fā)抖。
思考并體會: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現(xiàn)了什么?
將歌利亞的聲音比作巨雷,令士兵們聞聲而發(fā)抖,生動而夸張地表現(xiàn)了歌利亞的強勢與囂張。
⑥教師小結:面對著武藝超群、有萬夫不當之勇、聞聲就令人心驚膽戰(zhàn)的巨人歌利亞,年紀小小的大衛(wèi)竟然毫不畏懼,懇切地請求并極力地說服掃羅王讓他出去和歌利亞交戰(zhàn),這是何等的勇氣,他熱愛祖國、英勇無畏的精神終于感動了掃羅王并說服了掃羅王。
⑦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
⑧體會寫法:作者抓住大衛(wèi)的語言,表現(xiàn)了大衛(wèi)的愛國、勇敢的精神和迫不及待的心情。
⑶歌利亞一步一步向大衛(wèi)走來,大衛(wèi)也一步一步迎了上去,兩人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突然,大衛(wèi)飛快地拿出彈弓和鵝卵石,迅速瞄準,只聽見嘭的一聲,鵝卵石正打在歌利亞的額頭上。歌利亞哇地慘叫一聲,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死了。
①迎字表現(xiàn)了大衛(wèi)什么樣的精神面貌?
面對強敵毫不畏懼,勇往直前。
②飛快地拿出迅速瞄準表現(xiàn)了大衛(wèi)什么樣的精神品質?
抓住時機,反應迅速,十分沉著機智。
③嘭的一聲正打在歌利亞的額頭上則表現(xiàn)了大衛(wèi)什么?
表現(xiàn)了大衛(wèi)力量之大,射擊之準,給了歌利亞致命的一擊。
④教師小結:大衛(wèi)不等歌利亞出手,僅用彈弓與鵝卵石就將其打死在地,這就為我們刻畫出了一個勇敢、機智的少年英雄形象。
⑤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l0自然段。
⑥體會寫法:作者抓住大衛(wèi)的動作,表現(xiàn)了大衛(wèi)臨危不懼、隨機應戰(zhàn)、十分沉著機智。
【第3句】:課堂小結,朗讀背誦
【第1句】:教師小結:武藝超群、狂妄囂張的巨人歌利亞最終倒在了一位少年的彈弓下,這個聰明機智、正直勇敢的少年大衛(wèi)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改變了以色列人的命運。這個動人的故事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智慧與勇氣的無窮力量。
【第2句】:學生獨立選擇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并加以背誦。
【第3句】:拓展交流課前查閱的其他圣經(jīng)故事。
【第4句】:作業(yè)設計
【第1句】:繼續(xù)背誦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2句】:完成自測題。
小學語文《大衛(wèi)》教案設計
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首先,讓學生從課文的整體入手,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記敘的順序。然后,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問題,以學生自讀感悟為主,體會人物的英雄形象。教學時,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有關情節(jié)和重點詞語,體會大衛(wèi)熱愛祖國、聰明機智和正直勇敢的特點,另一方面還要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注意朗讀的指導與訓練,在讀中感悟人物的特點,讀出自己的感受。在讀中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加強語文與實踐的聯(lián)系。
教學目標:
【第1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2句】: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大衛(wèi)愛國、勇敢和機智的英雄形象。
【第3句】: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4句】:幫助學生會認“軸、賦、稅、脯、唬”5個字,學會“銅、嫁、卵、脯”4個字。掌握“銅盔、鵝卵石、胸脯”等詞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文章的有關情節(jié)和重點句,體會大衛(wèi)熱愛祖國、聰明機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
讓學生查閱作者亨德里克*房龍資料,了解《圣經(jīng)的故事》。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第1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2句】: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大衛(wèi)愛國、勇敢和機智的英雄形象。
【第3句】: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4句】:幫助學生會認“軸、賦、稅、脯、唬”5個字,學會“銅、嫁、卵、脯”4個字。掌握“銅盔、鵝卵石、胸脯”等詞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文章的有關情節(jié)和重點句,體會大衛(wèi)熱愛祖國、聰明機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1句】:談話交流,引出課題
【第1句】:了解以色列。
①讓學生文案對以色列的了解,可以談歷史、民族、宗教等問題。
②參考資料: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這是一個神奇的民族。
他們在經(jīng)歷了兩千多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之后,終于回到了故土,重建了自己的家園——以色列國。
以色列位于中東大陸交界上,西面濱臨地中海,北接黎巴嫩、敘利亞,東鄰約旦,南出紅海且與埃及邊境接壤,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之要沖,是個南北長約470公里、地形呈狹長型的國家。
以色列國土面積雖不大,自然景觀卻極富變化,擁有了只有一整個大洲才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地形。有森林覆蓋的高地,也有豐饒的綠谷;有多山的沙漠,也有海岸平原;有屬亞熱帶的約旦山谷,更有地球表面的最低點──死海。
以色列人口大多集中于北部及中部地區(qū)。西面沿海平原是以特拉維夫及海法為主要城市,東面的山谷地帶有約旦河所連接的加利利海及死海,而座落中部群山地帶的有加利利山、撒馬利亞、猶太和耶路撒冷。除此之外,還有矗立于東北部的哥蘭高地和黑門山,以及占全國極大塊面積而位在南部的曠野和阿拉伯谷地等。
【第2句】:介紹《圣經(jīng)的故事》
《圣經(jīng)》是“一部文學遺產(chǎn)”,它是猶太民族對人類文化的第一個重大貢獻;它對歐洲文化產(chǎn)生了長久而深遠的影響;它已滲透于歐洲音樂、藝術和文學等各個文化領域之中;它的箴言已深深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它也是世界上最暢銷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
荷蘭后裔美國作家和歷史學家——亨德里克*房龍為美國少年了解《圣經(jīng)》知識撰寫一部通俗讀物《圣經(jīng)的故事》,他簡明扼要地解答了《圣經(jīng)》是怎樣的一部書,包含哪些內容,作者是誰,成書何時。他以簡潔、優(yōu)美的文筆為讀者勾勒了一幅猶太人的歷史畫卷。紛繁的歷史人物、爭奪領地的頻頻征戰(zhàn)經(jīng)他一番梳理,變得清晰可讀。深奧的教義,復雜的戒律,在他的筆下,變得淺顯易解。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根據(jù)《圣經(jīng)故事》改寫的課文《大衛(wèi)》。
【第3句】:板書課題。
【第2句】:整體感知,學習字詞
【第1句】:導言:故事發(fā)生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個牧羊少年叫大衛(wèi)。那么大衛(wèi)是怎樣的一個少年,發(fā)生了怎樣的事情?請同學們認真讀這篇課文。
【第2句】:自學提示: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的是什么事?畫出生字,讀準字音,想想怎么記住它們;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新詞,并相互交流。
【第3句】:學習檢測:
①認讀生字,并組詞。
軸賦稅脯唬
②理解詞語。
長途跋涉——翻山越嶺,趟水過河,指遠距離地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遙遠,行路辛苦。
氣勢洶洶——洶洶,氣勢盛大的樣子。形容氣勢兇猛。
萬夫不當之勇——當,抵擋。指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猛。
賦稅——舊時田賦和各種捐稅的總稱。
瑟瑟發(fā)抖——形容顫抖。
大驚失色——失色,臉色變得蒼白,失去本色。形容極為驚恐的狀態(tài)。
倉皇逃竄——慌慌張張地逃跑。
③朗讀課文。
【指名學生輪流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并注意糾錯和評價,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④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課文講的是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一名叫大衛(wèi)的牧羊少年不僅聰明機智,而且正直勇敢。在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的緊急關頭,大衛(wèi)拿彈弓和卵石殺死了非利士巨人歌利亞,幫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大衛(wèi)成拯救民族的英雄。幾年以后,他當上了以色列的國王。)
【第3句】: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第1句】:文案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并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背景,介紹大衛(wèi)是一位不僅聰明機智,而且正直勇敢的少年。
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講非利士巨人歌利亞到以色列的軍營叫陣,大衛(wèi)向掃羅王請求出去交戰(zhàn)。大衛(wèi)拿彈弓和鵝卵石殺死了歌利亞,幫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講大衛(wèi)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幾年后,他當上了以色列的國王。
【先讓學生自學,然后小組討論,最后全班交流。對于學生的發(fā)言,不要統(tǒng)一答案,基本觀點正確就可以。】
【第4句】:積累詞語,指導寫字
1、結合課后練習4,讓學生抄寫喜歡的詞語。
【第2句】:寫課后生字“銅、嫁、卵、脯”
【先讓學生觀察這幾個字的特點,然后文案書寫時應注意哪些地方,若有必要教師可以范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第1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2句】: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大衛(wèi)愛國、勇敢和機智的英雄形象。
【第3句】: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4句】:幫助學生會認“軸、賦、稅、脯、唬”5個字,學會“銅、嫁、卵、脯”4個字。掌握“銅盔、鵝卵石、胸脯”等詞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文章的有關情節(jié)和重點句,體會大衛(wèi)熱愛祖國、聰明機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1句】:復習
【第1句】:認讀詞語
聰明機智正直勇敢長途跋涉氣勢洶洶萬夫不當之勇瑟瑟發(fā)抖
毫不在意毫不畏懼大驚失色倉皇逃竄乘勝追擊精明能干飄蕩鎧甲賦稅披戴胸脯嚇唬諾言
【第2句】:回顧課文內容。
【第2句】:感悟理解
(一)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第1句】:指名學生讀課文。思考,課文交代了大衛(wèi)是怎樣的一個少年?
(聰明機智、正直勇敢、熱愛生活)
【第2句】:課文是怎么寫大衛(wèi)生活的美好?指名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
【第3句】:說一說第2自然段用了怎樣的寫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第4句】:仿寫文案。
琴聲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第1句】: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思考:
①從歌利亞叫陣和對他的外貌描寫,你體會到了什么?
②從大衛(wèi)與掃羅王的對話中,你體會到大衛(wèi)是怎樣的少年?
③找、畫描寫大衛(wèi)戰(zhàn)前準備的語句,文案體會到了什么。
④從大衛(wèi)與歌利亞的對話以及他和歌利亞交戰(zhàn)的情節(jié)中,你體會到大衛(wèi)的什么特點?
【第2句】:讀議、交流。
a歌利亞叫陣和對他的外貌描寫。
【引導學生抓住“氣勢洶洶”“身材高大”“武藝超群”等詞語,體會歌利亞兇猛。抓住歌利亞叫陣時的宣言,體會歌利亞的傲慢。】
b大衛(wèi)與掃羅王的對話。
【從大衛(wèi)請戰(zhàn)的言辭,體會大衛(wèi)的懇切與自信,體會大衛(wèi)愛國精神和迫不及待的心情。讓學生扮演角色朗讀對話,從讀中體會大衛(wèi)的特點。】
c大衛(wèi)戰(zhàn)前準備。
【從“帶著”“挑選”“挺著”等詞語,體會大衛(wèi)的自信與勇敢。】
d大衛(wèi)與歌利亞交戰(zhàn)的情節(jié)。
【抓住歌利亞與大衛(wèi)的言行,體會歌利亞目中無人,氣焰囂張;大衛(wèi)針鋒相對,英勇無畏以及聰明機智。】
e小結,作者是怎么描寫人物特點的?
【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來刻畫人物,人物特點鮮明、形象生動。讓學生學習這樣的描寫方法。】
F引導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三)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第1句】:指名學生讀第12自然段。
【第2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四)評價人物。
你喜歡大衛(wèi)這個人物嗎?結合課文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3句】:放談收獲
【第1句】:學習完這篇課文有哪些收獲?
【引導學生從思想情感、寫作特點和描寫方法等方面談出體會。】
【第2句】:作業(yè):閱讀《語文同步讀本》中的《赫拉克勒斯的選擇》《西方典故故事》。
板書設計:
2大衛(wèi)
歌利亞大衛(wèi)
叫陣:狂妄自大
請戰(zhàn):充滿自信熱愛祖國
交戰(zhàn):毫不在意毫不畏懼機智勇敢
《大衛(wèi)》教學設計
《大衛(wèi)》是一篇寫外國的一個民間傳說的課文。為方便教學,語文網(wǎng)小編整理了大衛(wèi)教案教學設計。該教案具有教學課堂模塊明顯、思維啟發(fā)過渡自然,問題設計精當?shù)奶攸c,能充分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一起來學習下!
教學目標
【第1句】:會認6個字,學會5個字,掌握“銅盔、鵝卵石、賦稅、胸脯”等詞,積累詞語。
【第2句】:合作探究,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
【第3句】:初步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第4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第1句】:會認6個字,學會5個字,掌握“銅盔、鵝卵石、賦稅、胸脯”等詞語。
【第2句】: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
教學難點:初步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準備
【第1句】:生字詞語卡片。
【第2句】:查閱資料,了解《圣經(jīng)的故事》。
教學過程
【第1句】: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第1句】:教師導語:遠在上古時代,在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大禹就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與頑強的意志帶領人們挖渠開山,疏通河道,治服洪水,他的偉大壯舉與奉獻精神令世代炎黃子孫敬仰不已。今天,我們要來閱讀的是外國的一個民間傳說,從中去認識一位名叫大衛(wèi)的人物。
【第2句】:教師板書課題:大衛(wèi)。
【第3句】:引導交流資料,認識著作。
⑴教師:通過預習,大家知道《大衛(wèi)》這個民間傳說的作者及出處嗎?
⑵學生自由介紹。
①作者是美國作家、歷史學家亨德里克?房龍。
②出自《圣經(jīng)的故事》,并加以改寫。
⑶根據(jù)資料,認識《圣經(jīng)的故事》一書。
《圣經(jīng)的故事》是房龍為美國青少年了解《圣經(jīng)》知識而撰寫的通俗讀物。他簡明扼要地解答了《圣經(jīng)》是怎樣一部書,包含哪些內容,作者是誰,成書于何時,與猶太氏族的關系,猶太教與基督教的關系,希臘羅馬文明與基督教的關系,耶穌是怎樣一個人等一些令青少年感興趣的問題。
【第4句】:教師設置懸念,導讀:今天,《大衛(wèi)》這一個圣經(jīng)故事將為我們講述些什么呢?請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第2句】: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1句】: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注音讀準字音。
【第2句】:標出自然段序號,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和同桌互相糾錯,交流在讀和寫生字上的注意要點。
【第3句】: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聯(lián)系上下義或查閱工具書加以理解。
銅盔賦稅倉皇逃竄氣勢洶洶萬夫不當之勇長途跋涉大驚失色瑟瑟發(fā)抖
【第4句】:說一說: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小組內互相文案。
【第5句】:圈出課文中出現(xiàn)的主要人物,讀讀有關描寫他們的語句,文案這些人物留給自己的印象。
【第3句】:檢查反饋,理清條理
【第1句】:檢查生字新詞。
⑴教師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詞卡片,指名讀一讀。
⑵評議正音,全班齊讀。
⑶提出識記或書寫難點,教師重點強調。
“卵”左右結構,左右部分大小較一致,書寫時要注意筆畫筆順,而左右兩部分中間的點畫不能丟。
⑷指名按自然段輪讀課文,檢查課文讀通的情況,及時評議,糾錯正音。
【第2句】:理解、交流詞語的意思。
長途跋涉:翻山越嶺、趟水過河,指遠距離地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遙遠,行路辛苦。
氣勢洶洶:洶洶,氣勢盛大的樣子。形容氣勢兇猛。
賦稅:國家向百姓收取的田賦和各種捐稅的總稱。
瑟瑟發(fā)抖:瑟瑟,形容顫抖。這里形容發(fā)抖的'樣子。
萬夫不當之勇:當,抵擋。指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猛。
大驚失色:失色,臉色變得蒼白,失去了本色。形容極為驚恐的狀態(tài)。
倉皇逃竄:慌慌張張地逃跑。
【第3句】: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一名叫大衛(wèi)的牧羊少年不僅聰明機智,而且正直勇敢。在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的緊急關頭,大衛(wèi)拿彈弓和鵝卵石殺死了非得士巨人歌利亞,幫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大衛(wèi)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幾年后,他當上了以色列的國王。)
【第4句】: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指名反饋,教師引導。)
第一部分(第l—3自然段):寫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背景,介紹大衛(wèi)是一位不僅聰明機智,而且正直勇敢的少年。
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寫非利士巨人歌利亞到以色列的軍營叫陣,大衛(wèi)向掃羅王請求出去和他交戰(zhàn)。大衛(wèi)并用彈弓射死了歌利亞,幫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故事的經(jīng)過)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寫大衛(wèi)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幾年以后,他當上了以色列的國王。(故事的結果)
【第4句】:初識人物,了解特點
【第1句】:教師指名反饋:在這個動人的故事中,作者為我們刻畫了哪些人物形象?
(文中刻畫的人物形象有:大衛(wèi)、歌利亞、掃羅王,其中大衛(wèi)是文章的主要人物。)
【第2句】:自由交流三個人物留給自己的印象。
⑴大衛(wèi):熱愛祖國、聰明機智、正直勇敢。
⑵歌利亞:目中無人、氣焰囂張、有勇無謀。
⑶掃羅王:關心子民、講求誠信。
【第3句】:教師引導: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精神品質都是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等的細致刻畫展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在,就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找出文中描寫三個人物的語句,再讀一讀,和同學交流作者是怎樣刻畫人物形象的。
【第5句】: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不僅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內容,還初步交流了對故事中三個人物的認識。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繼續(xù)學習課文,了解人物的表現(xiàn),深人體會大衛(wèi)的精神品質。
【第6句】:布置作業(yè)
上一篇:海峽兩岸新聞臺詞匯編2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