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屏上的武則天散文
一介女流,雙懸日月,執掌乾坤,光耀萬世,撫慰蒼生。她的愛恨情仇,她的坎坷經歷,引得后人競相追尋。她是獨一無二的天之驕女,是永世流芳的風流人物,是驚世駭俗的千古一帝。且看今日之衛視,爭相播放的是她——武則天的動人傳奇。
要說關于武則天的影視劇,就不得不提小時候看過的《一代女皇武則天》,應該是年代最早且印象最深的了。這部作品將武媚娘一步步成長為一代女皇的心路歷程演繹得淋漓盡致,以至于后來對劉曉慶那一版始終沒什么感覺。從媚娘的天真活潑,到武則天的盛氣凌人,這部電視劇都拿捏得恰到好處。無論是不諳世事的武才人,還是隱忍堅毅的武皇后,或是在登上皇位后一展帝王風范的武則天,都塑造得自然流暢,沒有一絲雕琢痕跡。古色古香的背景設置,高貴典雅的人物扮相,跌宕起伏的情節發展,讓觀眾對則天大帝的傳奇經歷一覽無余,堪稱經典。
當李少紅開啟她的冒險之旅的'時候,一個不一樣的武則天呈現在觀眾眼前了。她不是皇帝,只是一位母親。然而高高在上的地位早已注定她成不了一個簡簡單單的母親。她可以為了女兒的幸福背上千古罵名,但絕不能忍受兒子一絲一毫的背叛。誠如劇中的李賢所說,他們的母親是復雜的,是多面的,而每個人卻都只看到她的一面。的確,長久以來,我們只看到武則天的一部分,尤其是她害死女兒、逼子退位的冷酷一面,事實上,她雖是一位鐵腕女皇,但也仍不失妻子的賢良、母親的慈愛。起碼她并沒有殺害李弘,相反她很喜歡這個兒子,對他寄予厚望,只是天不遂人愿,終究還是白發人送黑發人,這給她造成的傷痛也是難以言喻的。《大明宮詞》以別致唯美的風格為我們展示了一位別樣的母親,一位嚴苛凌厲卻又柔情似水的母親。
《美人天下》里,武則天已不再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君王,只是一心守護丈夫的癡情妻子。平心而論,《美人天下》算不上一部佳作,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對于武媚娘的塑造。媚娘初進宮的時候,也是一個善良單純的小丫頭。為了保護心愛的李治,不惜將自己變得強大、變得工于心計,可到頭來只不過是李治的一顆棋子,一切只是鏡花水月,她傾心相愛的那個人從頭至尾都在利用她以坐穩那把椅子,媚娘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了。聽著李治的甜言蜜語,看著李治的一張笑臉,她已分不清真真假假,已失去了感知的力量,終于迷失了媚娘的本性,淪為攀登權力高峰的機器。當劇中的武媚娘說完最后一句臺詞:“棋都下完了,還要棋子干什么”的時候,我們不禁感嘆,武媚娘已一去不復返,武則天已應運而生了。
這位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不知得到了多少編劇的青睞,一次次被搬上銀幕。近期就出現了“則天熱”。只是鄙人對《武則天秘史》不敢茍同,只第一集就有將武媚娘妖魔化的嫌疑,很多地方都與史不符,說是秘史,也有點不倫不類。既是講述歷史就要以尊重歷史為前提,雖不是要還原史實,但也請不要差得太離譜,以免誤人子弟。
武則天的一生-1500散文
武則天的一生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上承貞觀下啟開元,把一代王朝治理為世界強國。但在1000多年的歷史評論中,有的稱她為淫.蕩兇狠的女人,有的贊她為明察善斷的君主。如此相悖的評價,一則側重于女人的“婦德”’一則側重于帝后的政績,各執其理,莫衷一是。近10多年來,以武則天為專題的全國性學檔術討論會已開過5次,專象們各抒已見。“五四”運動以來,以武則天為內容的論文、專著已超過500篇,這在中國歷史上能享受如此殊榮的帝王僅此一人。
武則天,出生在[唐初]新貴顯宦之家,顯赫的權勢,豪奢的生活,滋養了她無限量的權力欲。然而,初唐極重士族的門閥之風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門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飽受流俗的輕視,而不甘埋沒。這一特殊的境遇與遭際,強烈地刺激著青年時代的武則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權力,以達唯我是從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擇手段地去報復一切的心理。這一點在她以后從政乃至于“南面稱孤”的一系列政治斗爭中,表現的尤為突出,成為她一生功過參差的修養。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則天自幼聰慧敏俐,極善表達,膽識超人。父親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讀書識字,使她通曉世理。史載,則天【第13句】:四歲時,已是博覽群書,博聞強記,詩詞歌賦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礎,而且長于書法,字態卓犖不群。
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則天以長相俊美,入選宮中,受封“才人”。入宮之后,則天行事干練,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嬌艷,頗得太宗歡心,遂賜號“媚娘”。時日既久,太宗又發現則天學識尚好,且懂禮儀,便把她從侍穿衣著的行列,調人御書房侍候文墨。這一變故使武則天開始接觸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宮廷大事,并能讀到許多不易得見的書籍典章,眼界頓闊,日漸通曉官場政治和權術。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則天與所有嬪妃,發送長安感業寺削發為尼。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后,因早先與則天暗通款曲,對她極有興趣,遂經常往來于感業寺,并于兩三年后重召則天入官,晉封為“昭儀”,進號宸妃,與王皇后、蕭淑妃爭寵,互相讒毀。永徽六年(655年),極受高宗寵幸的武則天,在內宮的斗爭中穩操勝券,并日促高宗立己為后。然而,在封建社會中,皇后的廢立乃國之大事,須與重臣們商定。當高宗把廢皇后王氏,立則天為皇后的打算向諸遂良、長孫無忌等元老重臣說明后,立即遭到強烈的反對。他們認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為后。但是,高宗的主張也得到武則天的同謀許敬忠以及李義府、徐世等一些朝中要員的`支持。在他們的幫助下,高宗終于在這年的十月斷然頒詔,廢皇后王氏,正式冊立則天為皇后。自此,皇家內宮大權,全部落人武氏之手。
則天登上皇后寶座后,機智精明,“通文史,多權謀”的長處,得到長足的發揮和發展,使高宗對她寵愛之余,另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對己的寵愛,積極參與朝政,“百司奏事,時時令后決之”。從永徽六年(655年)到顯慶四年(659年)的五年時間里,她設法清除政敵,貶尚書右仆射諸遂良,使其郁悶而死;黜同中書門下長孫無忌,逼其自縊;罷免朝中諸遂良、長孫元忌的支持者,鞏固和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和權力,掃除了她參政道路上的障礙。
顯慶五年(66O年),高宗李治因患鳳眩,目不能視,遂下詔委托武后協理政事。自此,則天從參政步人執政,“黜陟生殺,決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雖在幕后,卻遙控了朝廷實權。后來,高宗后悔,圖謀收回大權,并密令中書侍郎上官儀草詔廢后。豈知機事不密,“謀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為強,立將上官儀處死。高宗之舉,功虧一簣,反使武后更為警覺。
由于則天武后處理政務有章有法,不似高宗久諉不決,甚為群臣敬服。高宗雖厭其獨行獨斷,許多國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這樣,就使武后逐漸從幕后走向前臺,竟與高宗同臨紫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號天.皇,皇后號天后,天下人謂之“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虛設,[唐代]權柄,盡在武后則天掌握之中。
從上元元年(674年),則天以“天后”之尊開始執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稱帝的16年中,武氏為當皇帝做了大量的長時間的準備,采取了多種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繼承上,高宗想禪位于長子李弘。武后則不念母子之情,將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賢為太子。李賢被高宗委以臨國之任,處理政務頗為精干,武后則廢李賢為庶人,立三子李顯為太子。弘道天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顯剛剛繼位,武后則以皇太后名義臨朝稱制。一年后便廢掉中宗,改封廬陵王,立四子李旦為帝,是睿宗。李顯、李旦都是昏庸無能之輩,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處處受制于武后。
再次,是變更官名,改東都洛陽為神都,為自己登位稱帝,建立新秩序,邁出重要的一步。向舉國表示自己大位一統至高無上的權力。武后的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許多士族官僚的反對。柳州刺史,[唐初]元勛徐世之后徐敬業,召十數萬兵馬率先于揚州發難,名著一時的《討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瑯玡王李沖在博州,越王李貞在豫州也相繼反武,舉兵討伐。則天武后對此毫不手軟,堅決鎮壓,在她的直接指揮下,這些叛亂很快平息,徐敬業、李沖、李貞等主要發難者,或死于戰場,或被捕殺,無一幸免。
恐怖的斬殺,廣泛的株連,充分地暴露出武后的冷酷果斷。
公元69O年,武則天認為親臨帝位的條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廣造輿論:“武后為彌勒佛轉生,當代唐為天子。”接著又一手導演了,以唐睿宗為首的六萬臣民上表勸進,請改國號的壯舉。至此,水到渠成,則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順從眾議”的“萬歲”聲中,登臨大寶,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夙愿,改唐為“周”,自己當了皇帝,此時她已經是67歲的高齡。
如果說,武則天在稱帝前三十余年參政執政的政治生涯中,已顯示出驚人的政治謀略和手段。那么,在稱帝之后的十余年中,則更充分地顯示了她在用人、處事、治國等各個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氣魄。
《銀屏之歌》的教學反思
“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朱老師的這句話始終是我這次參賽的信念。真是報著這樣的一種心態,從理論考試到說課到最后上課,我都是平靜而自信的一路走過。比賽已結束,結果對我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找回了教學中的那份自信。
我上的是初一年級第六單元《銀屏之歌》。以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主題歌欣賞為重點,結合學生所熟悉的電視劇,作到自主分析影視音樂的作用,從中感受音樂的魅力,進一步培養和激發學生理解和熱愛祖國的民族文化藝術。我已體驗感受為主,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聽”“唱”“演”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演唱方式。通過列出表格,直觀地對比分析的方法,使學生自主地得出結論從而來完成能力目標,最后通過親身體驗,驗證結論。
體會之一:
學生的興趣是前提。整堂課的設計始終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導入我用搶答的方式,以學生喜愛的`影視主題歌開始,讓學生在聽、猜、唱中開心的進入課堂教學,在情境體驗環節中,讓學生討論表演孫悟空和豬八戒,學生雖然有點拘謹,但是課堂氣氛活躍,學習的興趣很高,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學習當中去。
體會之二:
課前的準備是基礎。課前的準備包括很多這里我重點說兩點。一是教學預見要有足夠的空間,以便迎接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使自己能夠勇敢的面對學生,更好的駕御課堂,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部署,發揮教師的臨場應變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上好一堂課。二是教學資料準備的充分,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體會之三:
平時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全身心的投入,功夫做在平時。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在不停的忙碌中不斷的快樂著、收獲著。
這次大比武對我來說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我將以此為教學生涯中的一個新起點、新經驗的積累,在不斷的反思過程中不斷的充實自己。教學不在于一時,而在于日積月累,努力把握每一節課,讓學生真正學會感悟、學習,是我努力的方向。
銀屏之歌的音樂教案
教具:多媒體設備、鋼琴、練習紙等,音樂教案-銀屏之歌。
教學內容:
【第1句】:欣賞電影《泰坦尼克號》主題音樂《我心依舊》。
【第2句】:欣賞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
【第3句】:欣賞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
【第4句】:欣賞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主題歌《好漢歌》。
【第5句】:欣賞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主題歌《枉凝眉》。
【第6句】:動畫片《貓和老鼠》片斷。
【第7句】:電影《城南舊事》的主題音樂《送別》。
教材分析:
影視音樂是指為影視而作的音樂,影視歌曲是通過畫面的視覺形象使歌曲內容更具體明確,更具有感染力。它借助于影視藝術的魅力得以廣為傳播,長期流傳,而主題歌直接闡述主題。《敢問路在何方》是電視連續劇《西游記》的主題歌曲,音樂昂揚向上,主要表現了唐僧師徒四人赴西天取經,不畏艱險,踏平坎坷,戰勝妖魔,最終修成正果。《滾滾長江東逝水》是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歌。《三國演義》是一部浩瀚的歷史長劇,音樂表達的是一種厚實凝重的風格。再加上獨唱演員渾厚的嗓音,給聽眾一種蕩氣回腸、回味無窮的感覺。《好漢歌》是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的主題歌,音樂是作者創作的音調與民間曲調《鋸大缸》動機的融會創造。可謂天衣無縫、恰到好處。同時運用了一領眾和的演唱形式,生動地塑造了梁山108將好漢的形象。此歌一經播出,立即風靡了全國。
本節課著重欣賞四首中國作品,采用聽、看、議、創、唱等多種方式,結合音樂的各種要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融入音樂里,在課堂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強調和突出“學生角色”的作用,使其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自主地感受體驗這些銀屏之歌。
教學重、難點:
對歌曲《敢問路在何方》、《滾滾長江東逝水》、《好漢歌》、《枉凝眉》的欣賞。
通過討論、分析、比較等方法,學生能說出歌曲的音樂風格和特點。
教學目標:
【第1句】:欣賞歌曲《我心依舊》,學生說出其出處及音樂的情緒。
【第2句】:連續欣賞四首作品,通過討論,學生說出各首歌曲的情緒、音樂風格及與各劇內在的關系。
【第3句】:《紅樓夢》和《水滸傳》主題歌曲的討論分析,學生能說出影視主題音樂的作用,幼兒教案《音樂教案-銀屏之歌》。
【第4句】:欣賞《貓和老鼠》的畫面片斷,學生為畫面設計音樂的風格、速度和力度等。
【第5句】:為了更好地領會影視歌曲,學生演唱《城南舊事》中的主題歌《送別》。感受體驗該歌曲創設的意境和情感。
教學過程:
【第1句】:導入。
【第1句】:播放《泰坦尼克號》主題歌《我心依舊》。
【第2句】:問題:電影名稱、歌曲名,歌曲的`情緒?
【第3句】:師小結,并出示課題《銀屏之歌》
【第2句】:聽賞。
【第1句】:學生介紹我國四大古典名著,并分別講出這四部電視連續劇的主題歌曲。
【第2句】:課件出示思考題,讓學生有目的地欣賞這四首歌曲。
【第3句】:連續播放四首主題歌曲,鼓勵學生能輕聲哼唱,體會每首歌曲的情緒及音樂風格。
【第3句】:討論。
【第1句】:每組學生各選擇一首歌曲,分別進行分析討論。要求從歌曲的歌詞、情緒、音色、音樂風格和特點,及與各自的影視作品之間的內在聯系入手,分析歌曲。討論時記錄,以便各組交流。
【第2句】:各組代表發言,其他組員補充。
師:小結。
【第3句】:問:如果把《枉凝眉》和《好漢歌》的曲調對換,會有怎樣的效果?這樣合適嗎?為什么?
【第4句】:師:大多數的影視主題音樂都是展現本劇主題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生動形象地塑造出劇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和個性,同時它也能讓觀眾在欣賞歌曲的同時聯想到劇情的內容。
【第4句】:活動。
【第1句】:學生談談自己所熟悉的一些影視歌曲,并能哼唱或講出喜歡的理由。
【第2句】:欣賞《貓和老鼠》中的一個片斷,學生對其進行音樂風格、旋律、速度、力度等方面的編創,并作現場配音的嘗試。
【第3句】:師:小結,對有突出表現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播放原聲音樂,進一步感受主題音樂與劇中人物形象之間的緊密聯系。
【第5句】:演唱。(機動)
【第1句】:演唱電影《城南舊事》中的主題歌《送別》,能用優美的聲音進行演唱。
【第2句】:談談該歌曲的風格特點。
【第6句】:師生小結。
影視作品中的音樂,不僅包括主題曲,還有插曲、情節音樂、背景音樂、過渡音樂等。同學們只要平時多注意積累,你就會擁有許多優秀的音樂,你的生活也會變得非常豐富和美好。
【第7句】:結束曲《送別》
音樂教案-銀屏之歌
上一篇:配音臺詞流星花園集合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