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隔山買老牛】(慣)沒看見牛,就買下了。比喻不見貨物就盲目成交。也比喻不了解實際情況就做決定。
【第2句】:【哪座廟沒有屈死的鬼】釋義:比喻到處都有含冤而死的人。例句:“趕上了這個天狗吃日頭的年月,小人得勢,奸臣當道,哪座廟沒有屈死的鬼?包龍圖進了牛棚,你到哪個衙門遞狀紙?”
【第3句】:【一人一把號】(慣)比喻一人一個主意,意見不一致。
【第4句】:【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諺)在家孝敬父母,這就是最神圣的行為,何必再到遠地去燒香拜佛。指行善事就在眼前,舍近求遠沒有必要。
【第5句】:【傷風的鼻涕——甩啦】(歇)指扔了,拋棄了。
【第6句】:牛皮飯碗——打不破
【第7句】:狗吃燙芋頭——吞不下,舍不得
【第8句】:每天早晨梳頭發的時候,我總是這兒跑跑那兒遛遛,全家的每個角落都能找到我脫落下來的頭發。媽媽拖地的時候,見地上都是頭發,就說:“你看,你的足跡遍布全家了!”(河南·焦作)
【第9句】:【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彎腰】(慣)指人雖窮而有志氣,在困難面前不低頭。
【第10句】:【賴象嗑瓜子——眼飽肚中饑】(歇)指所追求的人或物,眼睛能看見卻得不到滿足。
【第11句】:【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歇)據《三國演義》描寫,劉備在長坂坡慘敗后,趙云殺入重圍救出劉備的兒子阿斗;劉備為籠絡人心,故作姿態地將阿斗摔在地下,說:“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 指用手段籠絡人心,使人甘愿受其利用。 也作劉備摔孩子——籠絡人心。 劉備摔阿斗——刁買人心。
【第12句】:【混水里面好摸魚】釋義:比喻趁混亂干壞事或撈取好處。例句:黃國信想用這一連串似是而非的問題,把戰士們完全推到云霧山中,就像無數根柴棒,在剛要澄的河水里,猛攪亂搗一陣,把水攪混。混水里面好摸魚。
【第13句】:【反說反有理,正說正有理】(慣)反面正面都有理。指人狡辯,無論怎么說,自己都有理。
【第14句】:【勝者王侯敗者賊】見“成則為王,敗則為虜”。
【第15句】:三九天穿裙子——又美麗又凍(動)人
【第16句】:【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下假神】跟好人學好,跟壞人學 壞。類似的:跟著貓虎學咬人/跟著討飯的睡廟門/跟著黃 鼠狼學偷雞。李準《龍馬精神》:“要說也是,常言說:跟著好 人學好人,跟著巫婆下假神。那劉翠香整天跟秀真跑得那 么近,還能對秀真說什么好話。”
【第17句】:【鼓樓上小雀——耐驚耐怕】(歇)本指鼓樓上的小雀因聽慣了鼓聲經得起驚嚇,轉指人久經磨煉,遇事不會膽怯。
【第18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花費極大的精力。臺灣吳濁流《波茨 坦科長》:“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打通乙科長,但在意外的地 方,又受到阻礙。”
【第19句】:【強盜收心做好人】(慣)比喻壞人悔悟,改惡從善。
【第20句】:【好漢護三村,好狗護三鄰】(諺)英雄好漢能保住周圍村莊的安定,一條好狗會護住周圍鄰居不遭偷盜。指是好男兒就要做好一方的保護神。 也作“好狗護三鄰,好漢護三村”。
【第21句】:每天天不亮,總能聽見鄰居家的孩子毛毛的讀書聲。我問他:“你起那么早,不瞌睡嗎?”他裝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樣說:“這叫笨人早起身,笨鳥先出林。你懂嗎?”(河南·內鄉)
【第22句】:閻王嫁女——抬轎的是鬼,坐轎的也是鬼
【第23句】:吃藥用冰糖作引子一又苦又甜
【第24句】:【未學爬,先學走】學習上操之過急,未能循序漸進。類似 的:走道不好,倒要學跑/未上樓梯三步,就想一步登天。清 代《何典》:“只見那活死人已經未學爬,先學走,一路扶墻摸 壁的行來。”
【第25句】:【蘇杭不到枉為人】(諺)蘇杭:蘇州和杭州。不到蘇州和杭州游覽一回,就算白活了一世。指蘇杭景物優美,甲于天下,不可不去游覽。
【第26句】:趕雞下河——往死里逼
【第27句】:指鹿為馬——胡說;混淆是非;強加于人
【第28句】:【 不幫和尚,不幫尼姑】謂不介入,保持中立。韓志君等《古 船·女人和網》:“得,我不幫尼姑,不幫和尚。你們兩家斗 法,別把我也扯進去。”
【第29句】:【青蛙跳井——撲咚】見“蛤蟆跳井——撲通”。
【第30句】:我吃飯前總不愛洗手,爸爸說:“吃的干凈,少生疾病。機器不擦要生銹,人不衛生要短壽。應該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對。”(重慶·榮昌)
【第31句】:背后拉弓——暗箭傷人
【第32句】: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廣。
【第33句】:【心跳在口里】(慣)心都快蹦出來了。形容心里非常緊張或害怕。 也作心蹦到嗓子口。 心提到嗓子眼了。 心跳到嗓子眼兒上。
【第34句】:【開鑼的戲難唱】釋義:比喻做事開頭困難。例句:中匡I有句俗話:開鑼的戲難唱,頭三腳難踢。我把眼淚咽進肚子,總算是邁出了堅強的第一步。
【第35句】:【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諺)國家自有國家的大法,家庭自有家庭的規矩。指范圍不論大小,都必須有自身的法規,才能有所遵循。
【第36句】:家里幾個人在一起說閑話,大家談起某家本來不富裕,結果牛又死了的事,爸爸感慨地說:“真是黃鼠狼光咬病鴨子啊!”(河南·郾城)
【第37句】:【泥牛入海——永無消息】(歇)本為佛教語,比喻接受大道教化之后便忘卻小我。后指人一去不復還,沒有音信。也指東西沒有下落。 也作泥牛入海——一無消息。 泥牛入海——毫無消息。 泥牛入海——音訊全無。
【第38句】:鴨子浮在水面上——上面不動下面動
【第39句】:新年的頭一天,小麗跟我比誰的新衣服好看。我對她說:“咱不比衣服,比誰的學習成績好。”爸爸聽了笑著說:“真是有金銀三斗,不如有心眼一個。”(河南·虞城)
【第40句】:【太太死了壓斷街,老爺死了沒人抬】(諺)壓斷街:形容出動的人多。太太死了,有老爺的權勢,誰敢不來送殯討好;老爺死了,權勢沒了,沒有人會出來為他抬棺材。 形容舊時人們對有權勢者的炎涼情態。
【第41句】:【鉆空子】(慣)比喻利用某種漏洞,進行對已有利的活動。
【第42句】:【閹豬割耳朵——兩頭受罪】見“劁豬割耳朵——兩頭受罪”。
【第43句】:從我家到縣城要翻過兩道山岡,爸爸每次去縣城,總是拿根木棒。一次,我問爸爸為什么要拿木棒,爸爸說:“出門不空手,半道打瘋狗。”(內蒙古·赤峰)
【第44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此語一般兩句連用:“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過去封建時代,用來激勵人們上進好學,形容讀書的重要性和好處。那么,它源自何處呢?它源自宋真宗的《勸學詩》,詩中寫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使他沒有想到的是,后來人們受其啟發,又續貂一句“書中自有顏如玉。”也不知道人們是有意逢迎皇帝,還是寒磣皇帝,反正“顏如玉”不如“黃金屋、千鐘粟”格調高雅。不管怎么說,為后世留下了一句俗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倒把皇帝的杰作給冷落了。以上三句詩,無非是說明讀書學習的重要性,讀了書,有錢花;讀了書,有飯吃;讀了書,有嬌娘。有的少年為此追逐名利享受,誤入歧途。毛澤東也曾向少兒勸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才是正道。
【第45句】:【半路出家】“半路出家”這一俗語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一工作的意思。它源自佛教。佛教所說的“出家”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幼出家,一種是成年以后才出家,后一種叫做“半路出家”。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半路出家。釋迦牟尼是印度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太子,姓喬答摩,名悉達多,成道以后稱為“釋迦牟尼”。他在幼年的時候,已經通曉世間的一切學問,年齡稍長,見世界上人類和其他動物互相殘殺,互相吞吃,循環不停,有感于生老病死,在所難免.感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痛苦,欲求一個解除苦惱的方法。因此,到了十九歲那年,他放棄了榮華富貴,出家修行,經歷許多艱難困苦,決不灰心,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得道成佛。成佛后便周游各處,說法勸化他人。釋迦牟尼如此說法,前后長達四十九年,一直到八十歲涅槃。其實僧人大多數為半路出家,只有少數是在寺廟里長大,從小做了和尚的。僧人“半路出家”的說法,被俗世借用轉義,變成了半路轉行。
【第46句】:【覆巢之下無完卵】(諺)指鳥巢翻落下來,巢內的鳥蛋必定全部破碎。比喻整體覆滅,局部也就難以保全。 也作覆巢之下,那有完卵。 毀巢之下,勢無完卵。 破巢之下,焉有完卵。
【第47句】:【糞坑里的攪屎棍——聞不得,舞不得】(歇)聞:諧“文”。舞:諧“武”。指既不能文,又不能武,哪一個行當都干不了。
【第48句】:【小舢板去撞大船】釋義:小舢板:用槳劃的小船。比喻以弱試強。例句:他們要同陳魷刺作對,也不想一想,小舢板好去撞大船?
【第49句】:【種地在人,長苗在地,收成在天】釋義:指種莊稼離不開入力,苗長得壯不壯,收成好不好,決定于地利和天時。例句:種地在人,長苗在地,收成在天,這地不給長,老天爺不給收成,光人折騰,也難說呀!
【第50句】:【疑心生暗鬼】(諺)懷有疑心,看什么都似乎有鬼附身一樣。指疑心重的人,對一切都疑神疑鬼。
【第51句】:六個手指頭抓腦門——眼前盡是叉
【第52句】:看到我們一家人生活得很有規律,村里一位大嫂羨慕地說:“俺家做飯常是照時不照晌,少長無短的。你們家一年吃的應時飯,四季穿的變色衣,干啥都行是行,趟是趟的,真好。”(河南·郟縣)
【第53句】:刨嘴吃刨花——沒個飽
【第54句】:【連理枝】“連理枝”比喻恩愛夫妻。白居易曾在《長恨歌》中寫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為什么有此說法呢?相傳古代一君王荒淫殘暴,他看上了隨從韓憑的妻子,硬將其霸占囚禁在宮中。韓憑不堪受辱,自殺身亡。韓憑妻子得知后悲痛不已,決心隨夫君而去。她借同君王登臺游玩之機,從高臺上跳了下去,以身殉夫。韓憑的妻子死前曾留下遺書,要求將自己與韓憑合葬。但君王心有不甘,故意將二人分開葬兩處,隔路相埋,讓他們“生不能同室,死不能同穴”。可是,過了不久,埋葬韓憑夫婦的兩座墳竟然各長出了棵梓樹,并且兩樹的枝干交錯在一起,一對鴛鴦還在樹枝上交頸悲鳴,聲音感人。于是,人們將這兩棵根枝交錯相生的樹,稱為“連理枝”,并以此歌頌韓憑夫婦生死不渝的愛情。 “連理枝”體現了人們對美好愿望的寄托,又稱之為“相思樹”,用它來比喻恩愛夫妻再恰當不過了。
【第55句】:【荊人不貴玉,蛟人不貴珠】(諺)荊人:荊山治玉的人。蛟人:潛海采珠的人。荊山產美玉,荊山人就不稀罕美玉;蛟人采珍珠,采珠人就不稀罕珍珠。指盛產寶物,便不覺得寶物可貴。借指人往往生在福中不知福。
【第56句】:【天公不作美】多指天氣不佳,或天氣不如人意。香港岑 凱倫《婚外戀情》:“只有改天再趕拍了!沒辦法,天公不作 美!”
【第57句】:【當家三年狗也嫌】原指當家三年會變得吝嗇。謂主持事 情時間長了,難免別人有意見。明代《金瓶梅》:“饒費了心, 哪個道個是也怎的!常言道,當家三年狗也嫌。”
【第58句】:心急等不得人,性急釣不得魚。
【第59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諺)五臟:指心、肝、脾、肺、腎五種器官。 麻雀雖然小,腹內五臟卻都齊全。 比喻規模不論大小,組織分類總者5齊全。 也作麻雀雖小,肝膽俱全。 麻雀雖小,腑臟皆全。
【第60句】:【三句甜,兩句苦】(慣)指一會兒軟的,一會兒硬的,連勸帶嚇唬。 也作三句苦,兩句甜。 三聲緊,兩聲慢。
【第61句】:酒杯里量米——小氣(器)
【第62句】:【寶劍贈與勇士,紅粉送與佳人】禮物送與適合的人。劉云 若《舊巷斜陽》:“好東西才配你用呢!俗語說‘寶劍贈與勇 士,紅粉送與佳人’,你怎能不受?”
【第63句】:【吐不出來咽不下去】(慣)形容人有顧慮,說話吞吞吐吐。
【第64句】:二嬸來找媽媽商量:“明天給朋友祝壽,這人情錢給十塊吧,拿不出手;給五十吧,又是打腫臉充胖子……”媽媽打斷了她的話:“他二嬸啊,你也別太為難了。人情不隔年,一錢還一錢,她原先給你家多少,你也隨著給多少唄!”(江蘇·高郵)
【第65句】:【天地之大,無所不有】(諺)指世界是非常廣大的,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會發生,什么稀奇古怪的人與物都會出現。 也作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天下事無奇不有。
【第66句】:昆侖山前搭戲臺——背景高
【第67句】:老鼠啃書本——字字句句落了肚
【第68句】:病人裝進棺材——不可救藥
【第69句】:【 閻王不嫌小鬼瘦】貪婪榨取。類似的:老虎不嫌黃羊瘦/ 黃鼠狼不嫌小雞瘦。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閻王不嫌鬼 瘦,虱子也不嫌我們的血苦。”
【第70句】:【八擒孟獲——多此一舉】(歇)孟獲:三國蜀漢建寧(治今云南曲靖)人,當地豪強。劉備死后,孟獲起兵反蜀。蜀漢建興三年(金元225年),諸葛亮領兵南征,對孟獲采用“心戰”,七次生擒,七次釋放,
【第71句】:童養媳拜天地——熬到時候了
【第72句】:【捉住和尚要辮子】(慣)比喻強人所難,無理取鬧。
【第73句】:【遠怕水,近怕鬼】(諺)舊指人逃離險境時,最怕大河擋道和暗鬼跟蹤。
【第74句】:【病從口人,禍從口出】這一俗語的意思是疾病是由于飲食不慎引起的,災禍是因為言語不妥招來的。典出《太平御覽·人事,口》:“福生有兆,禍來有端。情莫多妄,口莫多言。蟻孔潰河,溜沉傾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宋代太平興國二年,宋太宗(趙炅)命李昉等十四人編《太平御覽》一書。這本書引用的材料非常豐富,保存了許多原始資料。其中有一處寫道:“福氣的到來是有征兆的,禍害的到來也是有其原因的。不要放縱情感多做不適當之事,也不要放松自己的嘴巴而多說話。蟻穴的孔隙能使河堤崩潰,小股的水流能夠沖倒高山。疾病是由于飲食不慎引起的,災禍是因為言語不妥招來的。” “病從口人,禍從口出”這個俗語現在還有很強的警示作用。
【第75句】:【魯班門前掉大斧】(慣)魯班:也作魯般,古時著名的木匠。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事。 也作魯班門口掄斧頭。 魯班門口弄大斧。 魯班門前耍斧子。
【第76句】:【趁渾水摸魚】釋義:比喻趁混亂之機撈取好處。例句:我剛才了解了一下:有些人是怕“自由借貸”,以攻為守;有些人想趁渾水摸魚,多少撈幾個。
【第77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諺)山再高,總有人走的路;水再深,總有渡人的船。指上山有山路,渡水有水路,世上沒有人走不通的路。
【第78句】:【打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啦】見“從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第79句】:【把狼羔子當親人】釋義:比喻把壞人當成好人。例句:你這會兒迷著,回去趴在被窩里想想,你是個什么人,像不像個隊長,像不像個復員軍人,你別把狼羔子當親人看。
【第80句】:【有眼牙人無眼客】(諺)牙人:也叫牙客,舊時集市上貨物買賣的中間人,現稱經紀人。客:外地來當地購物的客商。指生意場上中間人心中有數,采購客商卻不時受騙。
【第81句】:【死逼上梁山】釋義:梁山:在今山東省東平湖西,梁山縣南,附近地區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為起義軍的根據地。比喻被逼無奈才做某種事情。例句:他佯裝不滿地說,“唉,我才不愿意去前線冒險哪。只是軍令不可違,死逼上梁山!此行別說什么名利雙收,別送上這條命就算燒高香了。”
【第82句】:【 賊咬一口,入骨三分】被壞人誣告,難以洗清。賊,也說: 蛇。老舍《柳家大院》:“張三嫂可抓了瞎,任憑怎么能說會 道,也禁不止賊咬一口,入骨三分!”
【第83句】:【越怕鬼越多】指精神上缺乏信心,將更加被動。或說:怕 鬼有鬼/越怕越有鬼/怕鬼被鬼嚇著。類似的:越害怕越跌 交。《鐵道游擊隊》:“你明天可理直氣壯的上站去,啥事不 要怕,越怕越有鬼上門。”
【第84句】:【愛在心里,狠在面皮】(諺)長輩對子孫只可心里慈愛,管教起來要嚴格。
【第85句】:井水流河里——深遠
【第86句】:【貨賣識家】(諺)識家:識貨的人。 指真正的好貨,要賣給有眼力能識貨的買主。也借指真正的人才,只有慧眼人才能賞識。
【第87句】:【不為良相,當為良醫】(諺)良相:為民造福的好宰相。指一心為民謀福的人,應有宏偉的志愿:當不上好宰相,定要當個好醫生。
【第88句】:【鳥窮則啄,獸窮則觸,人窮則詐】(諺)窮:窘困無出路。觸:用頭頂撞。指鳥到窘急時,會用嘴啄;獸到窘急時,會用頭頂;人到窘急時,會欺詐騙人。 也作“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馬窮則佚”。攫:抓。 佚:亂跑。
【第89句】:【久病床前沒孝子】見“百日床前無孝子”。
【第90句】:【不信好人言,吃虧在眼前】(諺)好人:指正直、無私且有遠見的人。 指不接受好心人的忠告,必定會遭逢倒霉的事。
【第91句】:【摸摸腦殼算一個】(慣)指不加選擇,有一個算一個。
【第92句】:【四面點火,八方冒煙】到處制造麻煩,制造事端。《【第9句】:11 美國恐怖大爆炸》:“從這次事件中,我們也希望美國對于自 己的行為要更檢點一些,不要四面點火,八方冒煙,到處得 罪人,到頭來受害的還是自己。”
【第93句】:【潑出的水,說出的話】(諺)潑到地上的水,再也收不回來;話從嘴里說出,再也咽不回去。指人說話必須講信用,話一出口,就要負責。
【第94句】:【獨頭蒜——沒瓣】(歇)獨頭蒜:指沒分成瓣狀的蒜頭。瓣:諧“伴”。指未成家,單身。
【第95句】:【 一步一個坎兒】人生道路坎坷,事事不順。古語:命途多 舛。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棗花這孩子,命太苦啦, 走一步,一個坎兒。”
【第96句】:喜馬拉雅山上賣牛黃——又高又貴
【第97句】:【黑老鴰報喜——不是好消息】(歇)黑老鴰:方言,烏鴉。舊俗認為烏鴉叫是不祥之兆。指不是好的兆頭。 ‘黑貓白貓-抓住耗子的就,是好j貓】見“黃貍黑貍,得鼠者雄”:
【第98句】:【不圖今年竹,但圖來年筍】短期不能收效,以后會有希望。 《北京短篇小說選》:“我們的書記倒沉得住氣,說:不圖今年 竹,但圖來年筍吧!”
【第99句】: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聽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