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千金小姐作丫頭賣】指貴重之物,低價處理。海外梁厚甫 《??碗S筆》:“港中鼠須筆售價不貴,每枝不及百元,千金小 姐作、丫頭賣矣?!?/p>
【第2句】:【另起爐灶】(慣)另外再壘砌爐灶。1比喻重新開始。2指分家另過。3比喻另搞一套。 也作另立爐灶。 另立灶火門。
【第3句】:背后掛鏡子——照見別人照不見自己
【第4句】:【說老婆舌頭】(慣)指翻閑話,搬弄是非。
【第5句】:我是女孩,當班長,愛管事,樂于助人,老師、同學都喜歡我,可有個老婆婆說女孩管事惹是非。老師說:“結果的樹遭石打,做工的人被釘扎。但是,只要方向是對的,不要管別人說什么?!保ㄉ綎|·昌樂)
【第6句】:【錢能生利,窮能生窮】(諺)錢財能將本生利,富者自然會越來越富;窮人毫無周轉能力,在困境中不免越陷越深。指經濟上完全陷入被動,就很難擺脫窘困。
【第7句】:姐姐要代表水利局參加縣工會舉辦的“國慶五十周年演講會”。爸爸對姐姐說:“五年胳膊十年腿,二十年練不好一張嘴,得下工夫?。 保ㄉ轿鳌て疥懀?/p>
【第8句】:【月下老人】“月下老人”簡稱“月老”,指為男女之間牽線搭橋的媒人。它源自唐代李復占《續幽怪錄·訂婚店》?!独m幽怪錄·訂婚店》載:唐代有個叫韋固的人,年少沒有婚配。在赴長安途中旅居宋城,晚上,他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拿著一本書正在月下翻看,韋固問老人看的什么書,老人回答是婚書,上面記載著男女婚配姻緣。韋固又問袋中裝得什么,老者說:“是用來系夫妻腳的紅繩,他們一生下來,我就暗中把他們的腳用紅繩相系。不論冤家對頭,貴賤貧富,天南地北,只要這小繩子一系,他們終究要成夫妻。”于是韋固又向老人問及自己的婚姻大事。老人告訴他是店北賣菜盲婦的女兒,與盲婦一樣丑,今年三歲。韋固很生氣,便派家奴去刺殺丑女。家奴刺傷了丑女的眉間后,與韋固一起逃走。十余年后,韋固任相州參軍,被刺史相中,把女兒許配給他。妻子容貌漂亮,只是眉間總貼一花鈿,才知道此女即為家奴所刺丑女,被刺史收養。此即“月下老人”的由來,也是“千里姻緣一線牽”的出處。月下老人原來是司職姻緣之神,中國不少地方建有月老祠,以解人們對“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的美好期盼。
【第9句】:丑婆娘好搽粉。
【第10句】:【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原為宋代理學家要求婦女守節的 話,現引申為:決不喪失氣節。張恨水《啼笑因緣》續集:“你 在關外混嗎?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你怎么跟亡國奴后面去 干”
【第11句】:做飯,刷碗,洗衣服,媽媽說她天天忙得辮子不沾背。(江西·宜黃)
【第12句】:【 端人家碗,受人家管】在經濟上依賴別人,即被人控制。 反義說:不端他人碗,不受他人管??棕省犊嗳藘骸罚骸岸怂?碗,受他管,我們吃他家飯,打死也還不是打死了!氣他 甚?
【第13句】:一天下午,出去踢完足球回家時,弟弟要拿球,爸爸不讓。弟弟又哭又鬧,堅持要拿,結果被狠狠地打了頓。媽媽知道了說:“這叫犟人吃犟虧,犟驢挨犟鞭?!保兾鳌の靼玻?/p>
【第14句】:【開弓不放箭】(慣)比喻只造聲勢而不行動。 也作“只拉弓,不放箭”。
【第15句】:【老虎吃螞蚱,零拾掇】釋義:拾掇:收拾懲治。比喻一個一個地對付、一個一個地解決。例句:若不說井底蛙,眼光短呢!這事是心急吃不了熱鍋粥,咱們是老虎吃螞蚱,零拾掇。
【第16句】:【發什么聲,得什么音】(諺)音:音訊,信息。指說出什么樣的話,就能讓人看出他是哪個層面上的人。
【第17句】:【花枝葉下猶藏刺,人心怎保不懷毒】(諺)花的枝葉下還藏著刺,誰能保得住人沒有毒害人的心思呢。 指人心莫測,要時時提防。
【第18句】:【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諺)酒本身并無醉人之意,是人貪杯自醉;女子本身并無迷人之意,是人貪色自迷。指貪酒貪色,縱欲傷身,責任全在人不能自控,而不在酒色本身。 也作“酒不醉人人醉酒”。
【第19句】:【瞎指揮】(慣)指不顧實際情況地發號施令。
【第20句】:【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諺)夜草:夜里給牲口喂的草料。 外財:也叫橫財,不是通過正當渠道得來的錢財。馬沒有夜草就不會上膘,人不得外財就不能暴富。 指人的暴富,往往都是發了橫財的。 也作馬不吃野草不肥,人不得外財不發。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
【第21句】:【蛤蟆上櫻桃樹,既想攀高枝又想高口味】釋義:譏諷人欲望高,想得美,但實現不了。例句:“嘿嘿,是笑我們廠蛤蟆上櫻桃樹,既想攀高枝又想高口味哪……”史文遠聽了,連連搖頭:“這種歪言邪語何足掛齒!誰愛嚼舌頭就讓他去嚼吧。咱們走咱們的路?!?/p>
【第22句】:吃餃子不吃餡——調(挑)皮
【第23句】:【官高必險】(諺)官位高了,必定有風險。舊指權力傾軋,無過官場,官位越高,越成為傾軋的焦點。 也作官高必險,勢大必傾。 官大有險,樹大招風。
【第24句】:【一棍子打死】(慣)比喻對人或事粗暴地全盤否定。
【第25句】:【茅廁越掏越臭】見“毛坑越掏越臭”。
【第26句】:【遠女近地家中寶】(諺)遠女:遠嫁的女兒。近地:離家近的地。家中寶:指丑妻。舊指遠女少生閑氣,丑妻不惹是非,近地種收方便,是農家過平安日子的基本條件。
【第27句】:【僧來看佛面】(諺)和尚來了,看在佛祖面上,一定要熱情招待。比喻來人雖不相干,但考慮到推薦人的情面,必須善待。
【第28句】:【春凍骨頭秋凍肉】春寒比秋凍更傷身體。楊朔《三千里 江山》:“唉!這個天氣,涼森森的。春凍骨頭秋凍肉,離了 棉絮還真不行?!?/p>
【第29句】:媽媽聽我把一句話說了好幾遍后說:“話說三遍淡如水?!保兾鳌の靼玻?/p>
【第30句】:【山與山不相遇,人與人總相逢】釋義:人終究會有相見的時候。例句。梅臘月一步步走近,坦坦蕩蕩地說:“山與山不相遇,人與人總相逢。鷹嘎副縣長,當真是我紅痣娃回來了?!?/p>
【第31句】:【指著明白的,說糊涂的】(慣)指心里明白,卻裝作糊涂。
【第32句】:鄰居大叔在外做生意,由于心術不正,惹得一身是禍,不敢回家。村里人說:“人好不用乖,心好不必齋。為人心不正,一生惹禍害。他是自作自受??!”(河北·石家莊)
【第33句】:【叫花子撥算盤——窮有窮打算】(歇)指經濟困難的人有切合自己實際的安排、打算。
【第34句】:【佛面上刮金】連佛像臉上的金粉都要刮下,指千方百計 搜刮財物。類似的:針尖上削鐵/黑豆皮上刮漆。明代《水 滸全傳》:“皇帝賜俺一瓶酒,一廳肉,你都克減了。不是我 爭嘴,堪恨你這廝們無道理,佛面上去刮金!”
【第35句】:獨個人照鏡子一里外是自己
【第36句】:【重陽節】“重陽節”指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的老人節。它源自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九日登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日:‘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令家人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膊,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叭缪裕R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日:‘此可代也?!袷廊司湃盏歉唢嬀疲瑡D人帶茱萸囊蓋始于此?!边@段記載生動地描述了重陽節的起源。到了唐代,重陽節被正式定為民間的傳統節日,重陽被沿襲至今。究其原因,在中國人心中,“九”為大數,是個特別的數字,在古代《素文》中就有“天地之數,始于一,終于九”之說,認為“凡數指其極者,皆得稱之為九”。在中國文化中也特別看重“九”。如:九宵、九洲、九重天、九九歸一等,好像與九有關的都被附上了神秘的色彩。古代帝王常把自己同九聯系在一起,稱為“九五”之尊。在《易經》中,“六”被定為陰數,“九”被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稱之為“重陽”。古代人們認為這是個大吉大利、值得慶賀的日子。于是把九月九日定為重陽節。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中又是最大的,包含著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正因為此,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又定為“老人節”。
【第37句】:兩個螃蟹打架——對上茬了
【第38句】:好花要有綠葉扶,好漢要有眾人幫。
【第39句】:【離城四十里見蜜蜂兒拉屎,出門交獺象絆了一交——覷遠不覷近】(歇)覷:看,瞧。本指能看見遠處,卻看不見近處;轉指關照關系疏遠的人,而不關照關系親近的人。
【第40句】:【吹枕邊風】(慣)指妻子向丈夫灌輸自己的觀點或提出要求。 也作“吹枕頭風”。
【第41句】:【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諺)折(she)本:虧本。做生意的人,手段刻薄的,賺不到錢;待人忠厚的,虧不了本。指為人忠厚最終會得到好處。
【第42句】:馬上就收麥了,媽媽對我說:“麥梢黃,去瞧娘。如果再不去你姥姥家一趟,看來麥頭里就沒有時間啦!”(河南·長垣)
【第43句】:活剝兔子——扯皮
【第44句】:【自古紅顏多薄命】見“紅顏多薄命”。
【第45句】:【千里長棚——沒個不散的筵席】(歇)長棚:舊時送人上路時為設宴餞行而搭建的棚子;富貴人家辦婚喪等事,也常搭設很長的棚子,宴請賓客。本指筵席總有完了的時候;轉喻人有聚就有散,不可能永遠聚在一起。 也作千里長篷——也沒個不散的筵席。 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
【第46句】:玻璃筷子夾涼粉——光對光
【第47句】:錯把泥胎當真佛——迷心作怪(迷信作怪)
【第48句】:不開花的玫瑰——凈是刺兒
【第49句】:千日胡琴百日簫,當日橫笛亂哨哨。
【第50句】:【肉爛嘴不爛】(慣)形容人嘴硬,不服輸。
【第51句】:【家無生活計,不怕斗量金】(諺)生活計:謀生的打算和門路。斗量金:用斗來量金銀,極言金銀之多。 指家存的錢財再多,也比不上有個長遠可靠的謀生之計妊。 也作“家無營活計,不怕斗量金”。
【第52句】:吃虱子留后腿——小氣
【第53句】:【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諺)這地方不收留人,總會有收留人的地方。指天地之大,何處不可安身,不必死守一處。 也作此處不留有留處。 此地不容人,自有容人處。 此處不養爺,還有養爺處。
【第54句】:【拔出膿來才是好膏藥】能夠解決問題,有效果,才算好。 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小梅想了半天,皺著眉頭說: ‘唉,這個人,真拿他沒辦法!’雙喜給她鼓勁兒,笑著說:‘能 拔出膿來,才是好膏藥呢?!薄?/p>
【第55句】:【荷花結籽心連心】釋義:比喻關系密切,一條心。例句:這個事,我們知道你丁主任心里是明白的。丁主任啊,咱們是有八拜之交的知己呀,荷花結籽心連心.你一定要多關照。
【第56句】:【紅白喜事】中國民間稱結婚為“紅事”,埋人為“白事”,合稱“紅白喜事”。結婚叫紅喜事,還好理解,花轎是紅的,新娘穿紅的(白色婚紗是后來的外來婚俗),洞房內鋪的、蓋的全是紅的,室內外、院內外墻上貼的、門口掛的全是紅的,嫣然似紅海洋一樣,紅事忌白。然而,死了人叫“白喜事”不好理解。那么這又是什么緣由呢?所謂白喜事,有悲喜交加之意。首先,如果百歲老人死了,那是自然歸天,有人稱之為喜喪。另外,喪葬本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同時又要跟著“熱鬧”一番。這種自相矛盾的心態,在中國是有傳統的。兩千多年前的莊子死了老婆,他沒有悲傷,相反,卻在地上鼓盆而歌。在莊子看來,自然界是最高的權威,一切都要聽從自然界的安排。人的一生沒有任何主動性,一切都是命定的?!肚f子·德充符》云:“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彼麊势薰呐瓒?,正是濃厚的宿命論的思想意識的反映。對喪事的喜慶活動,在中國許多民族中都存在過。例如,土家族跳喪舞。人死了以后,尤其是長輩去世后的第一個晚上,喪家就開始了這種跳喪舞的活動。被請的歌師傅一個人擊鼓領唱,另有兩個人幫和,邊歌邊舞,圍著棺材一跳就是一個晚上,借以給死者家屬減輕悲痛,解除憂悶,因此跳舞哀而不悲,傷而不痛。喪葬風俗中這種悲喜交加的現象,寄托了人們對生之眷戀與死之恐懼,這不可調和的矛盾,是“白喜事”的真正根由。
【第57句】:我吃飯的時候,總愛把飯粒撒得滿地都是。媽媽說:“你吃飯怎么像種飯似的?”(河南·上蔡)
【第58句】:【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說擒虎別人不相信,借指難以 啟齒。明代《警世通言》:“不信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 一連奔走六日,并無銖兩,一雙空手,羞見芳卿,故此這幾日 不敢進院?!?/p>
【第59句】:南瓜花炒雞蛋——對色的貨(即“一路貨色”)
【第60句】:黃鼠狼咬病雞——專抓倒霉的
【第61句】:麻雀斗公雞——自不量力
【第62句】:【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諺)藏家鼠:暗藏在內部的耗子。指不怕外面來的惡狼,就怕暗藏的家鼠。比喻內部的奸人要比公開的敵人更危險。
【第63句】:上墳燒紙錢——自家人哄自家人
【第64句】:【迅雷不及掩耳】釋義:形容特別快,措手不及。例句:顯然,敵人為了迅雷不及掩耳地破壞他們的組織、破壞政治犯們堅持下來的絕食斗爭,要把他或者還有其他的同志突然弄走,
【第65句】:一根竹子撐不起一幢竹樓,千根竹子能夠搭起通天云梯;一滴水珠掀不起一個浪頭,千萬滴水珠能夠匯成滔天洪流。
【第66句】:【 人惡禮不惡】待人不應該失禮。明代《金瓶梅》:“自古人 惡禮不惡。他男子漢領咱若多的本錢,你如何這等待人? 好名兒難得,快休如此?!?/p>
【第67句】:搟面杖吹火——竅不通
【第68句】:【刀山敢上,火海敢闖】釋義:形容非常勇敢。例句:“如果這樣魁梧的小伙子,能碰上一個好樣的帶頭人,準能造就成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英雄好漢……”
【第69句】:我家三分綠油油的黃瓜秧上,小黃瓜一個挨一個。媽媽逢人就喜笑顏開地說:“黃瓜賣了買臺洗衣機,洗衣服就不用發愁了。”誰知黃瓜剛長大,一夜之間就被小偷偷光了。爸爸說:“遠看是個高岡兒,臨近是個下洼兒。”(河南·商水)
【第70句】:【留得葫蘆子,不怕無水瓢】釋義:比喻只要人在,雖少,也會像種子一樣,發展壯大起來“子”又作“籽”。例句:“留得葫蘆子,不怕無水瓢”,別看我們游擊隊只剩下二十多個人,都是雷山的革命火種?;鸱N本身不大,但它燃燒起來,就會引起漫山大火!
【第71句】:走路軋斷腿——半途而廢
【第72句】:【葫蘆是吊大的,小孩是哭大的】(諺)葫蘆吊在架子上才能長大,嬰兒經??薏拍荛L大。指嬰兒啼哭是一種有益的運動,是正常現象。
【第73句】:鄒莊有個村干部腐化墮落,可群眾敢怒而不敢言。這次民主選舉村委會,他被大家選掉了。大家拍手稱快說:“墻倒必須眾人推,鼓響還得大槌擂?!保ê幽稀び莩牵?/p>
【第74句】:【下軟蛋】(慣)比喻向對方服輸。
【第75句】:【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諺)煩悶苦惱并沒有找上門來,都是人自尋自找的。指一切煩惱都是人自身行為造成的,不必推向客觀。
【第76句】:大道上撿芝麻,小道上灑香水——大處不算小處算
【第77句】:【墻里的柱子——捶使勁不顯身】(歇)指暗中不露聲色地出力。也指不吭聲地埋頭苦干。
【第78句】:媽媽叫我掃地,我卻被精彩的電視節目吸引了,三下兩下掃完了地。媽媽看了說:“你呀,真是屋大不掃邊,船大不洗舷。干什么事情都馬馬虎虎的,這怎么行呢?”(重慶·合川)
【第79句】:【沙文主義】“沙文主義”又稱“大國沙文主義”,泛指一切極端民族主義,是資產階級侵略性的民族主義。它從資產階級反動的民族主義立場出發,極力宣揚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拼命煽動民族仇恨,毫不掩飾地主張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在思想領域,能夠稱為“主義”的思想體系,其創始人一定是個大人物。如馬列主義,如托洛茨基主義。但,沙文主義例外,他只是個小人物。“沙文主義”產生于18世紀初的法國。沙文是拿破侖手下的士兵,由于獲得軍功章和一小筆津貼,便對拿破侖感恩不盡,狂熱地擁護拿破侖的征服計劃,鼓吹法蘭西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極力主張法國用暴力向外擴張,建立大法蘭西帝國。由此,他成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兩個話劇中的反面角色。自1831年斯克里的劇本《農民士兵》上演后,沙文主義就在法語詞匯中扎根了。
【第80句】:【有錢的藥擋,沒錢的命抗】(諺)指舊時有錢人生了病,問醫服藥是用錢來抗病的;窮苦人生了病,沒錢請醫治療,是用命來硬撐的。
【第81句】:【叫花子剛有得吃,就苛待要飯的】謂人的情況好轉,翻臉不 認朋友。類似的:今天撂下討飯棍,明天就把窮人恨。柳青 《創業史》:“咱們都是在郭家河窮得立不住腳,搬到蛤蟆灘 來的哎,你家搬過來的那陣是啥樣?叫花子剛剛有得吃的 了,就苛待要飯的啦?”
【第82句】:【半天云中跑馬——露了馬腳】(歇)本指露出馬的腳,轉指暴露出破綻,或泄露了機密。
【第83句】:【六月戴氈帽——不看氣候】(歇)氈帽:嚴寒時所戴的用羊毛氈做的帽子。比喻不識時務或不看時機。 也作“六月間戴氈帽——不合時宜”。
【第84句】:拿著草帽當鍋蓋——盡是出氣眼;亂扣
【第85句】:【九牛拉不轉】(慣)比喻拿定了主意,誰也無法使之動搖。 也作九條牛都拉不回頭。 九牛二虎也拉不回頭。
【第86句】:百貨店里的買賣——挑挑揀揀
【第87句】:【雜種】“雜種”是罵人的話。它起初是指東漢到北朝時的少數民族混血兒,并非罵人之語,如同現在的混血兒一樣。后來逐漸轉為罵人的話兒。如南梁人庾肩吾《亂后行經吳御亭詩》有“雜種亂軒轅”之語;杜甫詩也有“雜種雖高壘”之句。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老百姓看來,“種類禽獸也,禽獸交配,多不避親,且產生雜種。”用以罵人,解恨,既狠且傷。
【第88句】:【旦角】“旦角”指戲劇里女性角色,有正旦(青衣)、老旦、花旦、武旦等區別。在京劇界有著名的“四大名旦”梅、尚、程、荀。那么旦角是怎么來的呢?西漢桓寬的《鹽鐵論》里,就提到“今民間……奇蟲胡妲戲娼舞像?!?方以智在《通雅》中釋為:“胡妲,即漢飾女伎,今之裝旦也。”可見在漢代,已出現了旦角演員,盡管當時還沒有完整形態的戲劇。胡妲,在“妲”之前冠一“胡”字,為我們點明了它的淵源所自。原來我國歷史上,習慣把來自西域的各種事物冠以“胡”字。比如胡笳、胡琴、胡桃、胡床等,舉不勝舉。胡妲的“妲”字,任半塘先生作了正確的詮釋,他在《唐戲弄》里指出:“可能乃用一漢字足以表示女性者,以錄胡語之音?!保赡苁怯靡粋€足以表示女性的漢字,來記錄胡語之音),由于是音譯,就不必拘于某字。所以唐人敦煌寫本又作“黑旦”,宋人《樂府混成集》又寫作“笪”和“旦”。至于“旦”(或“黑旦”、“笪”)在胡語中的本義,《燕樂考源》作了解釋:“又有五旦之名,旦作七調。以華言譯之,‘旦’者則謂韻也。其聲亦應黃鐘、太蔟、林鐘、南呂、姑洗?!笨梢娢宓┚褪俏逡?,與宮、商、角、徵、羽相當,本是西域兄弟民族的音樂術語。漢以后,隨著西域藝術的內傳,“胡妲”被作為表演歌舞的女性的代稱。“胡妲主歌而胡旋主舞”?!短茣Y樂志》說:“胡旋舞者,立毯上旋轉如風。”主歌主舞應和現在的歌伴舞差不多。而伴隨著戲曲的興起,旦則演變為唱工很重的女角的代稱。如宋代時有“裝旦”。元朝是我國戲曲大發展時期,雜劇中已出現了正旦、小旦、搽旦等各類旦角角色,為現在齊全的旦角名稱打下了基礎。
【第89句】:閻王爺照鏡子一鬼樣子;鬼相
【第90句】:【陛下.殿下、閣下】這三個詞都是敬辭,“陛下”指皇帝,“殿下”指太子,“閣下”一般指宰相。這三個詞最早出現在《漢書·高帝紀下》,其中有“大王陛下”的說法。顏師古注引漢應劭的話:“若今稱殿下、閣下、侍者、執事,皆此類也?!?古人的尊稱有陛下、殿下、閣下、足下。這四種稱呼共同的一個意思就是:表示對對方的尊重,不敢正視對方,因為對方地位太高。陛下。見到皇帝,不能正視,只能站到臺階之下,更不能直接與皇帝說話,寶座上面有臺階,那個臺階叫做陛,因此“陛下”代指皇帝,表示對皇帝的尊稱。殿下。見到太子或王子,也不能正視他們,只看他們的宮殿之下,因此,用“殿下”代指太子、王子,表示對他們的尊重。閣下。見到宰相,也不敢正視,只能看到他的樓閣之下,于是稱之為“閣下”?!伴w下”可解釋為在你的閣樓之下。到了明代,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政府機構——內閣。到了明朝中后期,內閣才成為權力的中樞,內閣成員稱為閣老。在這時,閣下又增加了一層意思,就是對內閣大臣的尊稱?,F在“閣下”多用于外交場合,如:首相閣下、大使閣下。陛下、殿下、閣下是對他人的敬稱,以自稱的“在下”地位來襯托出他們的高貴地位。
【第91句】:脊梁馱黃連——背(悲)苦
【第92句】:【習慣成自然】釋義:適應了某種情況,就不覺得拘束了。例句: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蓪O旺泉偏偏不習慣,反倒生出一股反抗。
【第93句】:【凡事留人情,日后好相見】(諺)凡做事要給人多留情面,以便日后再見面時好相處。指待人處事要寬厚,為日后留有余地。 也作凡事留人情,后來好相會。 萬事留人情,后來好相見。
【第94句】:【成大事者,不惜小費】釋義:辦大事的人,不在乎花些小錢或受些小的損失。例句:“難得尋下這房舍兒?!Q浴纱笫抡卟幌≠M’。”
【第95句】:【牽馬拉皮條】見“拉皮條”。
【第96句】:【貨比三家不吃虧】(諺)買貨物時,多跑幾家作個比較,就能比出貨物的優劣與價格的高低。指買貨多問多比,自不會上當吃虧。 也作“貨買三家不上當”。
【第97句】:有很長時間姑姑沒有來看奶奶了。奶奶嘆道:“唉,娘疼孩子不顧命,孩子疼娘沒有空。真是天高指不住星星??!”(河南·登封)
【第98句】:火柴頭碰磷片——觸即發
【第99句】:【一山不能存二虎】釋義:一個地方不能兩雄并存。例句:“一山不能存二虎,它一定不容,就要過來斗了?!?/p>
上一篇:去哪兒網最新的早安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