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單相思】(慣)本指男女間只有一方對另一方愛慕。比喻辦事情只從單方面的主觀愿望出發,不顧客現實際。
【第2句】:【好鷹不叼昧心食,好虎不吃屈死獸】釋義:比喻行為要光明磊落,昧良心的事不做。例句:巴滿貢追上幾步,又氣又笑地攔住她:“你把話說明白呀!好鷹不叼昧心食,好虎不吃屈死獸,赫哲人辦事都在明處。”
【第3句】:【出水才見兩腿泥】釋義:比喻事情到最后才能看出結果。例句:“我不服他這個,走著瞧,出水才看兩腿泥哩!”
【第4句】:【扼死在搖籃里】原指殺害幼兒,借指扼殺新生事物。余 杰《火與冰》:“無數有文學天賦的孩子被扼殺在搖籃中,從 而終身與文學絕緣。”
【第5句】:玩具店里的娃娃——有口無心
【第6句】:【把舵的不慌,乘船的才穩】釋義:領導者遇事沉著,群眾才臺自安心。例句:“以后有事兒要沉著。把舵的不慌,乘船的才臺能穩當。”
【第7句】:【冰人】在古代媒人又被稱為“冰人”或“大冰”。媒人一般都是熱心腸,怎么反倒稱為“冰人”呢?這一稱呼最早見于《晉書·索統》中的一段故事:孝廉令狐策有一天夢見自己站在冰上,和冰下人說話,詢問圓夢的解釋說,冰上為陽,冰下為陰,主陰陽之事,你在冰上和冰下人說話,人陽語陰,主為人說媒,因而你當為人說媒,冰河開了,婚姻也就成了。由此,后人稱媒人為冰人。
【第8句】:一放學我就看電視,媽媽說:“學習吧。”我說時間還早。媽媽又說:“大豆不擠不出油,時間不擠會白溜。”(黑龍江·雙鴨山)
【第9句】:太平洋搬家——翻江倒海
【第10句】:去年種麥子的時候,我們這里遇上了大旱。村里人都忙著挑水抗旱,可有幾家卻不見動靜。偏巧,兩天之后下起傾盆大雨,結果澆過的田太濕無法播種,而沒澆過的田墑情正好,反倒先種上了麥子。奶奶說:“這就應了一句話,‘適一早,適一晚;適一勤,適一懶’。”(河南·郟縣)
【第11句】:【敲竹杠】(慣)據說清代販賣鴉片的人常把鴉片藏在竹杠里,官員檢查時,敲打竹杠,聽聲音查虛實,若被查出,煙販子會向官員行賄。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勒索財物。也比喻尋找借口抬高價格。
【第12句】:大簍灑香油,滿地拾芝麻——得不償失
【第13句】:互相信任才算好伙伴,互相關心才算幸福的家庭。
【第14句】:我扯下連衣裙上的紐扣讓奶奶給綴到襯衣上。“唉,你可真是拆了西墻補東墻,要用生鐵了就去砸破鍋。這怎么行?快,再去買幾個紐扣來!”奶奶說。(湖北·鐘祥)
【第15句】:濕柳做橋——歪歪扭扭
【第16句】:麻袋里裝麥秸——草包
【第17句】:【插杠子】釋義:兩人抬東西,第三人拿杠子插進去。比喻事情有局外人插手干擾。例句:再說家,仍是我當,不許你亂插杠子。
【第18句】:大象的鼻子一能屈能伸
【第19句】:皇帝不稱皇帝——孤家寡人
【第20句】:【好漢護三村,好狗護三鄰】(諺)英雄好漢能保住周圍村莊的安定,一條好狗會護住周圍鄰居不遭偷盜。指是好男兒就要做好一方的保護神。 也作“好狗護三鄰,好漢護三村”。
【第21句】:不叫的黃蜂——暗里叮人
【第22句】:【光棍點到為算】(諺)對精明人說話,不必細說,意思點到即可。指精明人心有靈犀,一點就明。 也作“光棍一點就透,傻子棒打不回”。
【第23句】:【女不女,男不男】見“男不男,女不女”。
【第24句】:我指出表弟的缺點,他不但不聽,反倒說起我來了。在一旁的媽媽說:“真是病人兇過先生。”(廣東·博羅)
【第25句】:【揀了芝麻,丟掉西瓜】揀小的,放棄大的。比喻抓不住重 要的。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所差的是抓不住關鍵, 往往是這也有理那也有理,有時候揀了芝麻,丟掉西瓜。”
【第26句】:【指桑樹罵槐樹】(慣)比喻表面上罵這個人,實際上是罵那個人。
【第27句】:尿盆里起霧——臊氣
【第28句】:【城隍廟里賣假藥——哄鬼】(歇)指用編造假話或玩弄手段欺騙人。
【第29句】:【搭起戲臺賣螃蟹——買賣不大,架子倒不小】(歇)譏諷人本事不大,派頭卻不小。 也作“賣螃蟹的搭戲臺——架子大”。
【第30句】:【貓老吃子,人老惜子】(諺)指貓老了,會將生下的崽子吃掉;人老了,會特別惜愛自己幼小的孩子。 也作“人老惜子,貓老吃子”。
【第31句】:【吃著碗里,望著鍋里】沒吃完就想盛,謂老不滿足。成語: 得隴望蜀。古華《浮屠嶺》:“男人家心野,總是吃著碗里,還 瞟著鍋里,可是秀秀馬上就發覺自己是錯怪了。”
【第32句】:【家有賢妻,夫不吃淡飯】(諺)家里有了賢惠的妻子,丈夫的日子就會過得有滋有味。指有了賢妻,丈夫就得益無窮。
【第33句】:【 冤有頭,債有主】各有當事人,與別人無關。茅盾《子 夜》:“你發瘋了么?不干你的事,冤有頭,債有主。到后面 去吧!不許亂跑。”
【第34句】:【一張床上說不出兩樣話】(諺)能睡在一張床上的夫妻二人,心想的、嘴說的總都一致。指夫妻思維方式、是非觀念往往是相同的。
【第35句】:【咽不下這口氣】(慣)比喻不能忍受別人的欺侮或冤枉。 也作咽不下這口窩囊氣。 咽不下這口屈氣。
【第36句】:【壓住陣腳】(慣)陣腳:所擺陣的最前方。比喻穩住局面。
【第37句】:【見兔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補牢,未為遲也】(諺)牢:羊圈。見到兔子回頭叫狗去追,這不算晚;羊被偷走趕緊加固羊圈,也還不遲。指發生了失誤立即采取補救措施,仍不失為明智之舉。
【第38句】:【貨賣識家】(諺)識家:識貨的人。 指真正的好貨,要賣給有眼力能識貨的買主。也借指真正的人才,只有慧眼人才能賞識。
【第39句】:【人各有志,不可相強】釋義:各人有各人的志向,別人無法改變。例句:“豈不聞語云:‘人各有志,不可相強’?便是婦人女子的志向,也有個不同。”
【第40句】:逼著烏龜伸腦袋——越逼越不行
【第41句】:【鳥窮則啄,獸窮則觸,人窮則詐】(諺)窮:窘困無出路。觸:用頭頂撞。指鳥到窘急時,會用嘴啄;獸到窘急時,會用頭頂;人到窘急時,會欺詐騙人。 也作“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馬窮則佚”。攫:抓。 佚:亂跑。
【第42句】:仙女下幾——飄飄然
【第43句】:【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無處可去,絕望。成語:走投無路。 明代《西游記》:“不須羅噪,但依我分擺:孫大圣和太子同領 著兵將下去,我們三人在口上把守,做個里應外合,叫他上 天無路,入地無門,才顯些手段。”
【第44句】:【牛人】“牛人”比喻固執且十分傲氣。“牛人”在先秦是一種職務,源自《周禮》。《周禮》記載,地官有“牛人”一職,春官有“雞人”和“龜人”,夏官有“羊人”,秋官有“犬人”。書中寫道:“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政令,祭祀供享牛;賓客供膳牛;軍隊供犒牛;喪事供奠牛……”意思是說祭祀的時候把牛作為祭品,有賓客的時候招待賓客用牛肉做膳,軍隊打了勝仗犒賞三軍要用牛來犒賞,喪事要用牛來祭奠。看來“牛人”真的與牛有關。后轉義成固執、傲氣、脾氣大。“牛人”又稱“牛”。
【第45句】:車順道,馬識途,就怕趕車的打糊涂。
【第46句】:【愁一愁,白了頭;笑一笑,十年少】(諺)指頭發早白,是由愁郁引起的;歡笑能使人變得年輕。
【第47句】:【不遇盤根,誰別利器】(諺)盤根:樹根盤繞。指不遇到盤根錯節,誰能識別出斧子的鋒利。比喻不遇到棘手難辦的事,就顯現不出英杰之材。
【第48句】:【拿著草帽當鍋蓋——亂扣】(歇)扣:本指朝下覆蓋在鍋上,轉喻給人安上罪名或不好的名聲。 指沒有根據地給人安上某種罪名或不好的名聲。
【第49句】:【只見得娶媳婦,見不得出喪】(慣)出喪:出殯。比喻只聽得進表揚,聽不進批評。
【第50句】:【聾子愛打岔,傻子愛說話】(諺)指耳聾的人聽不清,和人對話時常常打岔;呆傻的人話說起來沒完沒了。對愛打岔和愛多嘴者的嘲笑語。 也作“聾子愛打岔,啞巴愛哇哇”。
【第51句】:【豆棚瓜架,搭起來就行】要求不高,初步有個框架就可以 了。語文圖書:“說文章結構是豆棚瓜架,搭起來就行,那是 一種極大的誤解。沒那么容易。”
【第52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句俗語現在用來比喻辦事情一切準備就緒,只欠一個條件或只等一個命令。它源自《三國演義》。赤壁之戰發生于建安十三年末,即公元208年12月25日到209年1月23日之間,正值冬季,按照中國人特別是北方人的常識,這個季節絕對不會有東風。但天有不測風云,裴松之注《三國志》說:“……凱風自南,用成焚如之勢。天實為之,豈人事哉。”這就告訴我們,赤壁之戰,確實起了南風。當時,曹操與孫劉聯盟一個在江北,一個在江南,兩軍對峙。曹軍不習水戰,船在江中不穩,一則暈船嘔吐,二則站不穩不利作戰。龐統獻計“將船用鐵釘連接,如履平地”,實則為孫劉火燒戰船做準備。曹操不知是計,大喜,采納。周瑜與孔明不謀而合計劃采用火攻,一切準備妥當,只是東風不來。周瑜因此急火攻心,病倒不出。孔明前去探視,屏退左右,開出藥方,密書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看過藥方,愁眉立展,病競痊愈。這才引出“諸葛亮借東風”這出好戲,創造了赤壁火燒戰船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第53句】:媽媽見姨媽提來了滿滿一籃子青菜,覺得太多,不好意思收下。姨媽卻說:“三斗田螺四斗殼,剝光了皮也不算多。”(江西·峽江)
【第54句】:【說風就是雨】(慣)比喻說到什么,馬上就要干什么。 也作“說起風就來雨”。
【第55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原指商業上的現錢交易,借指當面 直接交換,以免抵賴。或說:左手交錢,右手交貨。明代《水 滸》;“我這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你快把來兩相交割!” 一只羊也是放,十只羊也是放放一只羊與放十只羊,所花 費的人力相等。相對的集中,可以節省人力,提高效率。指 多一個兩個無所謂。浩然《山水情》:“多一只羊也是放,少 一只羊也是放,摻他進去,也不會顯鼻子顯眼的。”
【第56句】:一根木頭難燒火,一扇石磨難磨面。
【第57句】:【一歲孩兒百歲主】(諺)權勢人家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注定做一輩子主人。舊指主仆關系不在年齡大小,而在地位不同。 也作一歲使長百歲奴。使長:主子。 一歲主,百歲奴。
【第58句】:【老鴰落在豬背上,看見豬黑看不見自己黑】指自己有同樣的 缺點,卻嘲笑別人。類似的:烏鴉笑豬黑,自己不覺得。韓 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得了吧,別老鴰落在豬身上,光 看見別人黑看不見自個黑。你脾氣好還是咋的?”
【第59句】:鯉魚吃水——吞吞吐吐
【第60句】:【六枝兒刲癢癢——敷余著一個】(歇)刲(ku-):抓。癢癢:癢。敷余:多余。指多余的人。也指多此一舉。
【第61句】:谷糠榨油——難上加難
【第62句】:石灰漿寫文章——盡是白字
【第63句】:【山河易改,本性難移】釋義:移:改變。山河容易改造,人的本性卻很難改變。比喻多年形成的思想、習慣、作風等不易改變。“易改”又作“好改”、“可改”。“本性”又作“秉性”、“稟性”、“狼性”。例句:高大泉說:“山河易改,剝削階級的本性難移。惡毒兇狠,不知羞恥,只認金錢不識人,就是他們的本性。”
【第64句】:爸爸加班很晚才回來,我連忙給他倒了一杯茶。爸爸卻說:“肚里沒本兒,難下清水兒。還是讓我先吃飯吧。”(河南·滎陽)
【第65句】:【護犢子】(慣)犢子:小牛。指偏愛自己的孩子,不許外人欺負。
【第66句】:舞臺上的二人轉——唱一和
【第67句】:【翻老皇歷】(慣)皇歷:歷書。比喻按照陳舊過時的經驗、規矩辦事。 也作翻隔年的皇歷。 翻過去皇歷。 翻舊皇歷。
【第68句】:【心病從來無藥醫】(諺)心病:精神上、心理上的病癥。指心病自古以來就沒有藥物能治療。
【第69句】:【拉饑荒】(慣)比喻欠債。 也作“拉虧空”。
【第70句】:【臨死拉個墊背的】謂連累別人,或不能饒恕仇人。或說: 自己該死,別拉著別人墊背。梁斌《紅旗譜》:“咱滿有理的 事,這輩子翻不過案來,死的時候也得拉他墊背,我就是這 個脾氣!”
【第71句】:【肚子里有貨】(慣)比喻人有學問或有主意。
【第72句】:【不干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釋義:與己無關的事,一律不表示態度。例句:再者,林丫頭和寶姑娘他兩個好。偏又都是親戚,又不好管咱們家務事。況且一個是美人燈兒,風吹吹就壞了;一個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也難十分去問他。
【第73句】:姐姐抱著剛幾個月的兒子在院子里玩。看著孩子紅撲撲的臉蛋,姐姐情不自禁地說:“這孩子的臉,真好看。”姑姑聽見了說:“在家不夸好娃娃,在地不夸好莊稼,這個理兒都不知道啊?”(河南·南樂)
【第74句】:【好賬不如無】(諺)好賬:別人不討還的債。借人家的債,即使人家不討還,也總歸是個負擔。指不負債是最輕松自在的。
【第75句】:瓜熟蒂落——時機到了
【第76句】:【呆子有呆福】(諺)指呆笨的人心眼單一平實,往往有福氣交好運。 也作“憨人自有憨福”。
【第77句】:【過河拆橋】“過河拆橋”這一俗語用來比喻達到目的后,拋棄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屬于一種忘恩負義、晶行不端的行為。典出元朝。《元史·徹里帖木兒傳》記載,元順帝至元元年,朝廷首議罷科舉。參政許有壬是科舉出身,因此堅決反對。太師伯顏大怒,第二天在崇天門宣讀罷科舉的詔書時,專門讓許有壬做了聽詔的班首。許有壬害怕招致禍患,于是勉強答應了。治書侍御史普化譏笑他說:“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自此賦予“過河拆橋”新的含義,至今未變。
【第78句】:【寧惱遠親,不惱近鄰】(諺)寧可惹惱遠方的親戚,也不惹惱緊挨的鄰居。指在人際關系中,經常打交道的左鄰右舍,比遠居的親戚重要得多。
【第79句】:父母一年的辛勤耕作,換來家中幸福的生活。父親高興地說:“錢沒有枉花哩,工夫沒有枉搭哩,有耕耘,就會有收獲。”(河南·南陽)
【第80句】:老道吃葷——開戒了
【第81句】:【渾身是鐵能打幾個釘】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馬烽西 戎《呂梁英雄傳》:“剩下雷石柱一個人,就讓他渾身是鐵,也 打不成幾個釘子呀!”
【第82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慣)六路:指上、下、左、右、前、后。八方: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眼界開闊,聽覺靈敏。形容人機警靈敏,信息靈通,遇事能迅速作出反應。
【第83句】:【從來好事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諺)指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好事不會長久,就像彩云一閃就過,也像琉璃容易破碎一樣。
【第84句】:【三歲至老】(諺)一個人從很小時候的言行舉止上,就能看出他一輩子有多大的作為。指人的性情、志趣和氣度,往往到老不變。 也作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第85句】:對著鏡子扮鬼臉——丑化自己
【第86句】:【人不親藝親,藝不親刀把子親】(諺)藝:專指習武行。刀把子:習武人手握的刀柄。指人和人即使不熟,但只要同是習武的,便會使人親熱起來。也泛指只要是同行,就有同情心。 也作人不親藝親,藝不親刀柄親。 人不親藝親,藝不親祖師爺親。祖師爺:創建武藝行的鼻祖。
【第87句】:【對牛彈琴】(慣)比喻對著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譏笑人聽不懂別人的話,或譏諷人說話不看對象。
【第88句】:稿子寫到紙邊上——不夠格
【第89句】:一頭鉆進冰箱里——凍(動)腦筋
【第90句】:【老鼠掉到面缸里,干瞪白眼】釋義:比喻無能為力,白著急,沒有辦法。例句;到時候棉花種瞎了,錢花了,人工白貼了不用說,別的莊稼也誤了種,打不下糧,賠了錢,社員們鬧意見,誰負責?還不是老鼠掉到面缸里,干瞪白眼。
【第91句】:【喝水的別忘了掏井的】(諺)喝上水的人不要忘記挖井人的恩情。 泛指人在享受生活時不能忘記開創人的功勞。 也作“吃水不忘打井人”。
【第92句】:水里的螞蟥——粘上便難脫
【第93句】:【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釋義:牛的眼看到人高大,狗的眼看到人低小。比喻勢利,小看人。例句: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老子是聶司令的先遣隊,你敢放刁?
【第94句】:【若要俏,帶三分孝】(諺)俏:俊俏。孝:孝服為白色,故代指白色。 若要衣著打扮俏美,最好是在艷色服裝上配三分白色。指女性著白,能增添幾分姿色。 也作若要俏,添重孝。 若要俏,須戴三分風流孝。 若要俏,三分孝。
【第95句】:【盆朝天,碗朝地】釋義:指口渴無茶水可飲,肚餓無飯可吃。形容生活無著。例句:方太太他們都瘋了,我還沒瘋!看,這里盆朝天,碗朝地,沒人管。火滅了,開水沒有一點,我連碗熱茶都喝不到嘴!
【第96句】:【藏了和尚藏不了寺】(諺)和尚:出家修行的男佛教徒。指和尚能躲藏起來,寺院卻無法躲藏。常比喻躲避不是個辦法,事情終得要解決。 也作“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寺”。
【第97句】:【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起身,一·天的事情可從容做完,遲 起則時間緊迫,陷于忙亂。陳登科《赤龍與丹鳳》:“他伸手 一摸,軍帽忘記戴了,又跑回來找帽子。俗話說:早起三光, 晚起三慌。越慌心里越亂,越亂越無主張。”
【第98句】:媽媽叫我拿梳子給她,而我卻拿了牙刷。媽媽說:“你真是摸到黃牛就是馬。”(安徽·廬江)
【第99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見“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上一篇:早安的文案,快收起來備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