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送肉上砧板】(慣)砧板:切菜用的木板。比喻自尋死路。
【第2句】:【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慣)l形容人驕傲自大,目中無人。2指人自私,光為自己著想,不顧別人。
【第3句】:【端人家的飯碗】 釋義:指給人家干活,吃人家飯。 例句:這不,緊趕慢趕,一看你已早到,我咋能不急,端人家的飯碗呀。
【第4句】:一瓶子水不響,半瓶子水亂晃.
【第5句】:【說書的嘴,唱戲的腿】(諺)指說書的人,憑著過硬的嘴功;唱戲的人,憑著過硬的腿功。也泛指各個行業的人,都有自己獨到的專業功夫。
【第6句】:【啞巴吃餃子——心里有數】(歇)指人雖然不說話,但心里清楚。 也作“啞巴吃餃子——肚里有數”。
【第7句】:【單身漢的錢多,討了婆娘燒破鍋】(諺)燒破鍋:比喻生活拮據。 指單身漢一人開支小,錢就多,一旦娶了老婆成了家,不精打細算,就會受窮。
【第8句】:【看到繩子都是蛇】(慣)形容過分膽小謹慎。
【第9句】:【廳上一呼,階下百諾】見“堂上一呼,階下百諾”。
【第10句】:【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慣)成天吃飽了飯,什么心也不操。指人沒有上進心,只是混日子。
【第11句】:【人怕齊心,虎怕成群】(諺)虎成了群,任何強力都無法對抗;人齊了心,任何困難都不在話下。指眾人同心合力,世上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第12句】:【兒大不由娘】 釋義:孩子大了,母親管不了。 例句:“我早就說給他問個媳婦,就把心收住啦,人家硬不!兒大不由母,我也管不了!”
【第13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諺)虎穴:老虎的洞穴。指不敢進入虎穴,就不能捉到老虎的崽子。比喻人不冒大的風險,就不能取得大的勝利。
【第14句】:【吹牛皮】 釋義:牛皮:指牛皮筏子,黃河中上游的一種渡河工具,使用時需把牛皮吹起來。比喻說大話,言過其實。 例句:“并不是我替他吹牛皮,還是個堂堂的前任江南鹽巡道呢,而且做過制造局督辦。”
【第15句】:【毀巢之下,勢無完卵】見“覆巢之下無完卵”。
【第16句】:【戴緊箍咒】(慣)緊箍咒:小說《西游記》中唐僧用來制服孫悟空的咒語,能使套在孫悟空頭上的金箍縮緊,令他頭疼。比喻被人管制、束縛。
【第17句】:【磨磚砌的喉嚨——又光又滑】(歇)喉嚨像用磨磚砌成似的很光滑。形容食物吞咽得很快。
【第18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一俗語比喻造什么因,得什么果。它看似一條農諺,卻是一個典故,典出明代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二十九卷。 說的是宋高宗(趙構)紹興年間,有個叫柳宣教的書生考中進士,當上臨安(今杭州)府尹。上任時,廳下一應人全部來參拜,唯獨城南水月寺住持玉通禪師不到。柳宣教懷恨在心,決心報復他,定下一計,讓一個叫紅蓮的絕色女子去與玉通禪師私通。玉通禪師得知上當,當晚自處圓寂。他死后,同樣沒有放過柳宣教,投胎柳妻,生下一女,名叫柳翠,不守婦道,干盡風流韻事。佛家認為這是玉通禪師對柳宣教的懲罰性報復,該到此為止了,便決定找個機會度玉通禪師出世。也就是說要使玉通禪師的化身——柳翠皈依佛門。所以,佛家委派法空長老點化柳翠。 一天,法空長老來到柳翠門前化緣,柳翠問道:“師父,你有何本事來此化緣?”法空長老說:“貧僧沒有什么本事,只會說些因果之事?!绷鋯柕溃骸笆裁匆蚬??”法空長老說道:“前為因,后為果;作者為因,受者為果。如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樣,種是因,得是果。沒有播種,哪里會有收成?好因得好果,惡因得惡果?!币环挘f得柳翠一下子明白了。她死后,人們都說是活佛顯化,很多人趕來送葬。
【第19句】:【不圖打魚,只圖混水】(慣)不為捕魚,只想把水攪混。比喻不圖得到多少好處,只為把事情攪亂。
【第20句】:【久賭無勝家】見“常賭無贏客”。
【第21句】:【接香火】(慣)指有了子孫后代。 也作“接續香煙”。
【第22句】:【黃忠人老心不老】 釋義:比喻人老志不衰。 例句:好?。≡壅f這年紀上了,再趕不上世道兒。誰知道又要組織群眾,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日本鬼子,你來吧!咱黃忠人老心不老!
【第23句】:【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諺)有了錢可以像像樣樣做個人,沒了錢任憑是英雄好漢也低頭為難。 指錢財能左右人的行為。
【第24句】:【老鴉啄柿子——揀著熟的開口】(歇)熟:本指成熟,轉指熟悉。指找熟悉的人求情。
【第25句】:【作舍道邊,三年不成】(諺)在大道旁邊筑房舍,過往行人多,七嘴八舌,主人拿不定主意,三年也筑不成。指做事多謀寡斷,難以成事。
【第26句】:【只掃自己門前雪,莫管別人屋瓦霜】見“各人自掃門前雪”。
【第27句】:【好漢無錢到處難】(諺)指錢財重要,任何人都離不了。
【第28句】:【二一添作五——平分】(歇)二一添作五:珠算口訣,即用二去除十位上的一,得五。指二人平分,各占一半。 也作“二一添作五——一半”。
【第29句】:【蛤蟆、促織兒,都是一鍬土上人】(諺)促織兒:蟋蟀。像蛤蟆、蟋蟀一樣,都是在同一片土地上活動著的。指地位相同、命運相連的苦命人,理應相互關照。
【第30句】:【狼精狐貍怪,兔子跑得快】 釋義:狼機靈,狐貍狡猾,兔子跑得快。用來說人跑得快或應該快跑。 例句:“狼精狐貍怪,兔子跑得快。閑話少說,快走嘍!”一匪徒神色惶恐地叫著,跟另一匪徒強把觀望勢態的鷹嘎頭人擁上滑竿。
【第31句】:【放過的爆竹——聲勢已盡】(歇)本指爆竹已經失去聲響和勢焰,轉指人完全失去了聲威和氣勢。
【第32句】:【好狗架不住一群狼】 釋義:比喻一個人本事再大也敵不過一群人。 例句:唉,完了完了。好狗還架不住一群狼呢。
【第33句】:【走著進來,躺著出去】(慣)活著進來,死了出去。指無法逃脫,必死無疑。
【第34句】:【緩步當車,晚食當肉】(諺)緩緩地散步,權當是坐車一樣舒適;饑餓時吃飯,就像吃肉般香美。指生活節奏放緩,悠閑自如,自是一種享受。
【第35句】:【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諺)三年不上親戚朋友處走動,該當是關系親密的,也會疏遠起來。指親友之間,貴在經常聯系,增進情誼。
【第36句】:【惡狗怕揍,惡人怕斗】(諺)惡狗兇惡,是因為打得不狠;惡人猖狂,是因為打擊不力。指對于危害社會安定的壞人,只有嚴厲打擊,才能鎮壓得住。
【第37句】:【到哪條河邊,喝哪條河的水】 釋義:處在什么情況,采取什么樣的辦法。 例句:馬國彪只好打斷她的哭聲,嬉皮笑臉地說:“翠花,到哪條河邊,喝哪條河的水?!?/p>
【第38句】:【三言兩語成夫妻】(慣)指對婚事很草率。也指辦事不慎重。
【第39句】:【為人無主見,吃虧在眼前】(諺)為人處世沒主見,隨時都會吃虧。 指人應有主見,行事不能隨風倒。
【第40句】:【春忙夏忙,繡女下床】(諺)春忙:春耕春種大忙時節。夏忙:夏收夏管大忙時節。指在農業生產的大忙季節里,繡花的閨女也要走出閨房參加勞動。
【第41句】:【借花獻佛】“借花獻佛”比喻拿別人的東西做人情。但原來的意思并不是這樣,它源出佛教,是名副其實的借花獻佛。 這個典故出自《佛本行集經卷》佛本生故事中。故事說,佛在修成正果前,有一世是一位婆羅門弟子,叫做善慧,在四出參訪途中,聽到燃燈佛(三佛中的過去世佛)將要說法。善慧想以鮮花供養燃燈佛,然而國王已將全城鮮花用來供養燃燈佛。善慧尋遍全城,最后在井邊遇到一位年輕婢女,手中捧著一個瓶子,瓶子中有七枝優缽羅花,善慧于是懇切求花。婢女受他的至誠之心感動,給他五枝,并請他將另外兩枝替自己獻給燃燈佛,以積自己的功德,并且要善慧許以“未得圣道以前,生生世世結為夫妻”的諾言。善慧求花心切,就答應了,隨后趕到城門口向燃燈佛許愿獻花。燃燈佛為他授記,并對他說:“無量劫后,你必可成佛,號釋迦牟尼?!边@就是“借花獻佛”的來歷。
【第42句】:【窮人有三門富親戚不算窮,富人有三門窮親戚不算富】(諺)窮人家如果有幾家富親戚經常周濟他們,也就算不得真窮;富人家如果有幾家窮親戚經常拖累他們,也就算不得真富。
【第43句】:【賊無贓,硬似鋼】(諺)捉賊如果拿不到贓物,賊會死不認賬。指捉賊必須捉贓。
【第44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釋義: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只懂得利。 例句:為了給寶成再加把勁兒,他立即想起了孔老二那“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屁話,于是又說:“我這個人,一向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老梁呵,等你大功告成之后,我再跟二爺文案,讓他賞給你十畝好地,你也甭扛活了,回家過個舒貼日子去吧?!?/p>
【第45句】:【《百家姓》不曾開簿面】(慣)《百家姓》:舊時一種學童用的啟蒙課本,把姓氏編成四字句,便于兒童識字。開簿面:舊時在捐款簿上最先寫上姓名和款項。比喻事情還沒開始。
【第46句】:【圣誕樹】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教徒,過圣誕節都要準備一棵圣誕樹,以增添節日氣氛。西風東漸,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后,圣誕樹也開始流行起來。 據說是阿爾薩斯地區最先把冷杉樹枝或冷杉樹做成的圣誕樹豎在屋內,樹上點綴著許多糕果和蘋果。到了十八世紀,圣誕樹已經很流行,而且圣誕樹上已經有了插蠟燭的習俗。而人們在圣誕樹上飾以花卉,則是因為在民間傳說或《圣經》故事里面都描述過天堂樂園里果樹開花的盛況,因而從一開始人們就喜歡用蘋果來裝飾圣誕樹?,F在,圣誕樹上的飾物更多了,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還掛上各種圣誕禮物,電源一通,五光十色,十分好看。
【第47句】:【成大事不記小仇】 釋義:要成就大事業,就不能在小事上計較。 例句:“他的左右人都巴不得一下子攻破城市,替他報仇?!f,成大事不記小仇?!?/p>
【第48句】:【自己的耳朵——看不見】(歇)指事情明擺在那里,卻沒有看見。
【第49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釋義:鴻鵠:天鵝。燕子和麻雀哪里知道天鵝的志向。比喻平庸的人不可能了解胸懷大志的人的抱負。 例句:陳涉嘆息日:“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第50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慣)指人名氣大或事情不尋常,盡人皆知。
【第51句】:【人老三不貴:貪財、怕死、沒瞌睡】(諺)貴:稀奇少見。指老年人有三種常見的毛?。阂皇秦潏D錢財,二是擔心死去,三是睡眠很少。
【第52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釋義:指人要有進取心,要追求進步。也指官職地位、生活水平等的提高。 例句:“……要是農村富起來,手工匠人將來歸到工廠,變成正經八百的工人階級,誰不樂意,誰愿意一輩子抱風箱掄錘。人往高處走,水往低下流!爹,對不?”
【第53句】:【先生講書,屠夫講豬】(諺)先生:教書先生。屠夫:以宰殺豬羊為專業的人。教書的先生說起話來總離不了書,殺豬的屠夫說起話來總離不了豬。指人們在談話中總離不了本行的話題。
【第54句】:【狗坐轎子——不識抬舉】(歇)本指不識抬和舉,轉指不懂得被人重視、贊譽或推崇。多用來責罵人不知好歹,不懂得接受別人的好意。 也作“狗坐轎子——不識人抬”。
【第55句】:【閻羅王面前,須沒放回的鬼】閻羅王:也稱閻王、閻羅,佛教指掌管地獄的神。比喻貪婪之人,絕不會放走到手的錢財。
【第56句】:【不分青紅皂白】 釋義:皂:黑色。不分是非,不論曲直。 例句:“那‘小畜生’不分青紅皂白,就夾臉一嘴巴……”
【第57句】:【唱紅臉】(慣)比喻扮演或充當好人。與“唱白臉”相對。
【第58句】:【兜圈子】(慣)指走迂回曲折的路或到各處走一遭。也比喻說話拐彎抹角,不直截了當。
【第59句】:【晴天一聲霹靂】 釋義:比喻突然的打擊。 例句:“鄉里要來人翻糧食”這句話.像晴天一聲霹靂,把那人的魂給嚇丟了。
【第60句】:【打杠子】(慣)指攔路搶劫。
【第61句】:【內行看功夫,外行看熱鬧】見“行家看門道,力把看熱鬧”。
【第62句】:【曾著賣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 釋義:吃過騙子的虧,不再相信別人的花言巧語。 例句:那些妖怪聞此言,魂飛魄散,就在水中跪拜道:“望老爺方便方便! 我等有眼無珠,誤捉了你師父……”八戒搖手道:“莫說這話!俗語說得好:‘曾著賣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潜阒话?,各人走路!”
【第63句】:【頭齊腳不齊】(慣)謙稱自己準備得還不夠齊全。也形容人多,步調不一致。
【第64句】:【脂粉雖多,丑面不加;膏澤雖光,不可潤草】(諺)涂上很多的脂粉,不會使丑陋的相貌變得漂亮;下著潤澤的好雨,不能使枯草長得茁壯。比喻掩飾再好,也不能從根本上把假惡丑轉變為真善美。
【第65句】:【樹不砍不成材】 釋義:借指子女需要教育,才能成為人才。 例句:“古人說:‘樹不砍不成材,逆子不教難成器。’讓政府的王法好好教育他們才對!”
【第66句】:【東場搬到西場,也要三日飯糧】(諺)從東邊場地搬家到西邊場地,也得要耗費幾天的飯糧。指凡搬動一次,總得有不少的耗費。勸人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耗。
【第67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諺)原指風水在河東的,幾十年后又會轉到河的西面。后謂人或部落的盛衰,常會發生周期性的變化。
【第68句】:【豆芽不好做柱,丫頭不好做主】(諺)丫頭:婢女。就像豆芽做不得頂梁的柱子一樣,丫頭不能當家作主。舊指地位低下的人不能當大事。
【第69句】:【山水還有相逢日,豈可人無會合時】(諺)山山水水都可能有相逢的機會,人別離后還能沒有再見面的一天?指人和人離別不必愁苦,定會有再見面的一天。
【第70句】:【敢走黑路就不怕鬼】(諺)迷信說走黑路容易碰見鬼。既然敢走黑路,就不怕遇到鬼。比喻人既然敢干,就無所畏懼。
【第71句】:【跳到秤盤里——拿自己來量別人】(歇)指用自己的狹隘眼光來衡量別人。
【第72句】:【白屋出公卿】(諺)白屋:用茅草蓋的屋,指貧寒人家。公卿:三公九卿,泛指朝廷大員。指朝廷大員往往出身于貧寒人家。 也作白屋寒門出將相才。 卿相出寒門。卿相:公卿宰相,封建朝廷的高官大員。
【第73句】:天天練長跑,年老變年少。
【第74句】:【敬神如神在】(諺)拜神就要恭敬得如同神真的在一樣。指舉行祭神儀式要誠心誠意。
【第75句】:【一頭撞倒南墻】(慣)形容入固執、認死理,碰了釘子或遭到失敗也不回頭。也形容人立場堅定不動搖。
【第76句】:【大姑娘十八變】(諺)十八變:一說女子長到十八歲變化較大;一說由幼女到少女再到成年,面貌在不斷變化。指女孩子隨著年齡漸長,會越變越俊美。
【第77句】:【各師傅各傳授,各把戲各變手】(諺)把戲:雜技。一個師傅自有一套傳授技能的方式,一種把戲自有一套表演變幻的手法。指在技藝的傳授與表演上,各有各的路數。
【第78句】:【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諺)緣:緣分。舊指人與人能否相遇、相識,主要靠緣分。 也作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卻成仇。 有緣千里巧相投,無緣對面不能留。
【第79句】: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第80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釋義:朱:朱紅。接近好的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的可以使人變壞。 例句:我們研究外國文學的,整天接觸外國的東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注意世界觀的改造,很容易接受外國的影響。
【第81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這一俗語在百姓當中的使用率很高。意思是處于中間狀態,或用作自我安慰之詞;也指滿足現狀,不求進取的中游思想。 此語源自《后漢書·趙岐傳》注引《三輔決錄》,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 西漢時,杜伯直和崔子玉的楷書法度嚴謹,儀態端莊,為人推崇。另外兩位書法家趙襲和羅惲草書成就很高,然而卻狂妄自負,遭到眾人的鄙視。書法家張伯英在給朋友朱賜的信中稱自己“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羅趙有余。”此后,由專指書法推及生活諸事。
【第82句】:【嫩竹子做扁擔——挑不了重擔】(歇)指缺乏鍛煉的年輕人,擔當不起重任。
【第83句】:【兵熊一個,將熊一窩】 釋義:熊:無能。士兵無能,只他一人,將領無能,影響整個部隊。說明領導者能力差就會影響全局(yipinjuzi.com)。 例句:“咱們的廠子換了幾茬領導了,總是搞不好,為啥?兵熊一個,將熊一窩。放著有本事的人,他們不用,專門用那些大草包,怎么能不垮!”
【第84句】:不怕鬼嚇人,就怕人嚇人。
【第85句】:【借死不借生】(諺)寧可將屋子借給人停喪,也不借給人生孩子。指死人出殯后屋子馬上會還,生孩子則占據屋子時曰長。
【第86句】:【話經千人口,老鼠變成?!浚ㄖV)指口耳相傳的話會越傳越離譜。
【第87句】:【沒骨頭的傘——支撐不開】(歇)本指張不開傘,轉喻人軟弱,打不開或支撐不了局面。
【第88句】:【雞多爭窩,羊多爭坡,和尚多了爭飯鍋】(諺)雞多了就爭著占窩,羊多了就爭上山坡,和尚多了就爭吃飯的鍋。捐人多了就免不了爭多論少,發生摩擦。
【第89句】:【鴇兒愛鈔,姐兒愛俏】(諺)鴇兒:老鴇,舊時妓院的老板娘。姐兒:也稱小娘,妓女。指老鴇愛的是錢財,妓女愛的是俊美男子。 也作小娘愛俏,鴇兒愛鈔。 妓愛俏,媽愛鈔。媽:老鴇。
【第90句】:【路不平,有人踩】 釋義:事情不公平,就會有人過問。 例句:“路不平,有人踩。他做的不對,別人就要說話?!?/p>
【第91句】:【手插魚籃避不得腥】(諺)手既然伸進魚籃,就非沾上魚腥氣不可。比喻人既然已經插手辦事,就不必顧慮重重。
【第92句】:【心高遮了太陽】(慣)形容人高傲到極點,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第93句】:【不怕晚了恨,只怕事不成】 釋義:不怕事情做得晚,只怕不成功。 例句:“你們眾位不必著急。常言道:‘不怕晚了恨,只怕事不成。’天還早哩,就是上燈時節也將他等了去?!?/p>
【第94句】:【快馬上路牛耕田】 釋義:馬快,善于走路;牛慢,善于耕田。比喻各盡各的責任。 例句:一桿紅旗要大家杠,紅旗倒了大家都遭殃??祚R上路牛耕田,鬧革命是咱自己的事。
【第95句】:【艄公不搖櫓,誤了一船人】(諺)艄公:木船上掌舵的人。艄公不搖櫓,船就無法前進。比喻占著領導的位子不理事,就會使事業癱瘓。
【第96句】:【老子天下第一】(慣)指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無人可比。 也作“老子天下稱第一”。
【第97句】:【熱練三伏,冷練三九】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第98句】:【王子犯法,與民同罪】(諺)王子:帝王的兒子。王子犯了法,也要和普通百姓一樣治罪。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地位再高,也不允許逃脫法律的制裁。 也作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庶民:普通百姓。 王子犯法,一律同罪。 王子犯法,庶民同例。
【第99句】:【三年不漱口——一張臭嘴】(歇)指說臟話或傷害人的話。含責罵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