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紀念館觀后感
初,趁著休假間隙,我去了一趟紅巖革命紀念走進紅巖魂廣場,就到一股嚴肅莊氣息,這是全國第一個以烈士精神命名的廣場,在紀念“11·27”革命烈士殉難50周年之際,在原“中美合作所”閱兵場的基地上修建而成。
步入陳列館,那種浩然之氣油然而生,館里的氣氛讓人頓時有種莫名的壓抑感。
前軍委主席鄧小平的題字,將烈士們的豐功偉績給予絕對肯定和高度贊揚。
那遒勁有力的字跡、深情懷念的語句讓我仿佛看到了烈士們不畏強權的凜然氣概
陳列館里那面鮮紅的用被單衣物繡成的五星紅旗格外顯眼,那是一種多么興奮的期盼的表現呀
我至今仍可以想見,當獄外傳來解放戰爭結束,新中國即將成立這樣的消息時,那些為祖國獻出自由和乃至生命的都在所不惜的偉大共產黨人心中將是何其自豪與振奮,他們含著熱淚為祖國繡出的那面五星紅旗,正是他們革命信念的最最真切和感人的詮釋
陳列館里,真實地重現了當年這些共產黨人被關押的監獄的狀況。
大量的照片和文物向世人宣告著國民黨反動派對于革命先烈的慘無人道的鎮壓和迫害。
犧牲的革命者里,年齡最小的“小蘿卜頭”宋振中犧牲時僅九歲,與此類似地,多數烈士都是在極為年輕的時候被殺害,在那個黑色的1949年11月27日。
他們懷揣著對于革命的忠誠與信仰,無悔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就是共產主義理想的偉大召喚,這就是對于偉大共產黨的無限忠誠和信任,這就是擺脫貧困落后、告別專制獨裁、追求人民幸福、國家安定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彰顯。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位名叫“誼軍”的革命同志。
1992年,一家單位在搬遷時,發現一件標明為渣滓洞革命烈士遺物的包裹,包裹里有兩封信和五塊銀圓。
一封信上寫道:“中國共產黨萬歲
親愛的黨和你永別了。
誼軍。
”一塊銀圓上深深地刻著“最后一次黨費誼軍”八個字。
誼軍是誰
他的真實姓名是什么
他做過哪些革命工作
我無從得知,但這種情懷,這種對待共產黨事業大于生死的英雄故事,卻深深的刻在了我心里。
犧牲在重慶軍統集中營的烈士,還有很多人沒有留下真實姓名,但是,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就是“紅巖先烈”。
歲月飄逝,蕩滌著人生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
那久違的歷史似乎又在眼前重映,一幕幕,一樁樁,打動人的肺腑,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先烈的事跡給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以當頭棒喝。
茍利國家生死許,豈因禍福避趨之。
共產黨人同敵人展開不屈不撓的斗爭。
在渣滓洞,白公館,歌樂山下,松林坡刑場都灑下了烈士們的斑斑碧血。
紅巖精神是烈士對共產主義信念執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偉大實踐;是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改革開放,發展建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偉大瑰寶。
今天的我們,應感先烈之功業,勵后人之壯舉。
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
革命烈士的精神是我們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必不可少的 一種精神支柱,他們對于共產主義信念的執著追求,對于真理的無悔堅持,對于黨的秘密的嚴格保守,對于艱難困境的坦然面對,對于獻身祖國和人民的大無畏氣概,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繼承。
作為一名積極要求加入共產黨的積極分子,我想,我更應該身體力行,珍惜今日來之不易的生活,以革命先烈們為榜樣,在新時期的建設中,做一個敢為人先、樂于奉獻、甘于吃苦、勇于實踐的新青年
謝謝,望采納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的觀后感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肯定國民黨軍隊在抗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我簡單訴說一下,發生在社渚的重要歷史事件。
民國初期,軍閥混戰,兵荒馬亂,盜賊蜂起,民不聊生。
在這世道混亂的年頭,溧陽城鄉不少地方自發組織大刀會,防匪防盜,保衛鄉村。
大刀會無論明會暗會,均設堂傳授刀槍,練習武藝。
每晚組織三五成群的大刀會巡邏,如遇盜賊,鳴鑼為號,四方刀會聞聲響應,以助聲勢。
如遇土匪,與其搏斗,個個口中念念有詞,然后赤身露體,如醉似狂地手舞大刀與匪廝殺,土匪見了常落荒而逃。
由于大刀會遏制土匪奏效,因而其組織發展迅猛,全縣以社渚、周城、竹簀、上興、上沛、戴埠等地刀會最盛,只要銅鑼一響,一小時內可聚合成百上千人。
1935年1月12日農歷臘月初八,土匪“東岳泰山”100多人洗劫郎溪縣梅渚鎮,被殷橋民團擊潰,打死7人,捕獲匪首3人,在殷橋走馬埂槍斃后砍頭示眾。
社渚獨特的地理位置,歷來的兵家必爭之地,抗戰期間在此不僅新四軍設立了兵站,國民黨24集團軍特務總隊、50軍新7師、江蘇省保安第2縱隊隊部、偽軍一方面軍2師、縣保衛團4區及日寇等都先后在社渚駐扎部隊,并修筑了大量的碉堡、戰壕、指揮部、公園等軍事設施。
1937年是民國二十六年,一個平年卻不平凡,讓每一個中華兒女銘記一生。
這一年,日軍犯我中華,搶我財產,殺我親人,犯下了罪不可赦的滔天罪行。
年底江南大片國土淪陷,國民黨各級黨政官員紛紛潰逃,整個江南農村、集鎮均處于極端混亂的無政府狀態,日軍在中華大地燒死搶掠無惡不作。
抗戰八年,日軍三次占據溧陽城,六次到溧陽“清鄉、掃蕩”。
社渚鎮許多街道、歷史建筑被損毀,位于社渚東關王家悙五堂祠堂的社渚鎮國民小學遭到日軍飛機轟炸,造成三名學生遇難,15間校舍、所有課桌凳及相關設施全部被燒毀,學校被迫停辦。
二戰結束后的第一年社渚西關虞家宗祠重辦社渚鎮國民小學。
民風淳樸,水路便捷的社渚使得陳毅司令在烽火年代里留下了串串足跡,茅山革命老區人民世世代代都忘懷不了陳毅司令與社渚人民所建立的魚水情誼。
1938年4月,新四軍一支隊的先遣小分隊從皖南涇縣來到了蘇皖交界的殷橋,為大部隊移師蘇南作偵察,以川籍地下黨員炕燒餅的王師傅為中心點成立了殷橋交通站,交通站主要任務是負責通訊聯絡、接待軍政人員和運送傷員。
9月新四軍一支隊分別在距離殷橋二公里的梅渚王氏祠堂和六公里的下西城橋祠堂設立了后方醫院和第五兵站。
殷橋周邊有很多熱血青年去參加了新四軍,走上了抗日的革命道路。
殷橋地方有個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的自衛團紅槍會,對付郎溪縣東鄉一股土匪的騷擾和搶劫。
從成立時的十幾人,很快發展到百余人,并有捷克式輕機槍一挺,步槍六十多支。
這自衛團的頭兒除了炕燒餅的王師傅,就是當地做裁縫的手藝人殷祖金。
正值蠶豆花盛開時節,紅槍會得到情報,有一批日軍第二天要從郎溪經梅渚、殷橋去社渚、周城方向掃蕩。
紅槍會的將士人人爭先恐后,個個摩拳擦掌,他們連夜察看地形、部署作戰方案。
第二天拂曉,六十多名紅槍會將士臂佩會標,全副武裝,進入伏擊圈——梅山頭(今屬郎溪梅渚)。
早飯過后,約有一個營兵力的日偽軍帶著一路浩劫的血腥味,來到了梅山頭腳下。
剎那間,梅山頭金鼓齊鳴,槍聲號聲殺喊聲震耳欲聾。
鬼子遭受這突如其來的一棒,就象掐了頭的蒼蠅四處亂串,日軍頭頭舉起望遠鏡觀察一番后,與同伙的日軍嘰哩呱啦說了一陣,帶著部隊分頭朝孫郭村撤退。
紅槍會乘勝追擊,越追越勇。
這時,紅槍會負責人燒餅師傅王軍民看出了鬼子的陰謀,便命令紅槍會停止追擊,以石屋山為掩護。
果然,狡猾的敵人從各路形成反包圍,此時紅槍會唯一的一挺機槍被卡,火力明顯下降,戰斗中,殷裁縫為掩護弟兄們撤退,負傷躲在竹園里。
雙方一路廝殺,紅槍會搶占到石屋山制高點,占盡地利優勢,終于阻止了日寇的反攻,日寇只得夾著尾巴原路返回郎溪,行至孫郭村,一村婦攔住隊伍說:“村后竹園里還有你們的人。
”善良的村婦哪里知道竹園里掩藏的竟是紅槍會受傷會員殷主慶。
日軍把殷祖慶帶到梅渚集鎮后,用臺凳等堆積起來,設置障礙,將梅渚集鎮的大街小巷和道口全部封死,重兵把守。
紅槍會深夜組織偷襲,解救殷祖慶,終因寡不敵眾,未能突破敵人的封鎖。
落入虎口的殷祖慶受盡折磨,他鐵骨錚錚,寧死不屈,敵人先是嚴刑拷打,后來吊在樹上示眾,羿日天明,喪心病狂的日寇割下殷祖慶的腦袋,血淋淋的頭顱被日寇掛在路旁的電話線桿上。
誰見了這副慘狀,都切齒痛罵東洋鬼子是狼子心。
殷裁縫遇難后,大伙推舉殷裁縫的胞弟殷老三為頭。
1939年3月后陳毅的身影就經常秘密在殷橋出現,并赴梅渚王氏宗祠新四軍一支隊后方醫院視察,探望病員。
在殷橋陳毅動員開明地主殷春勝為新四軍捐糧近百擔。
1939年冬,社渚集鎮突然出現了偽軍的“烏龜殼”(碉堡),并挖了些戰壕,修了不少軍事設施,對不到七八公里的梅渚后方醫院增加了威脅。
陳司令采納了殷老三的建議,將后方醫院后撤兩里地,搬到對河的殷橋。
當時在群眾的支持協助下,后方醫院很快搬了家。
殷老三率領的一團抗日勇士,除護衛后方醫院外,有時還找機會襲擊下鄉打擄的日偽軍。
第二年,后方醫院遷到前馬水西村時,殷橋群眾送給醫院傷病員一塊紅綢軟匾,請來當地的秀才寫了“屏障江南”四個斗大的字,以表達鄉民對抗日健兒的敬仰、感激之情。
“皖南事變”后陳毅率新四軍第六師師長兼政委譚震林,參謀長兼十六旅旅長羅忠毅,十六旅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繆海濤多次來殷橋視察。
陳毅在下西的城橋村設立“一支隊第五兵站”,也就是當地老百姓口中所說的“陳橋兵站”。
陳橋兵站設在下西城橋村虞氏宗祠,是五間三進的祠堂。
城橋村的虞氏宗祠又叫孝思堂,被譽為“溧陽城出西門第一家”,是社渚大姓也是溧陽的大姓。
“升平四十八村,村村有虞氏。
”是當地的口頭俗語,是宰相虞世南之后。
祠堂木料十分講究,不僅梁柱粗大,而且選料十分講究,祠堂的梁柱是用楠木建成。
祠堂大門前是一塊寬大的場園,過去設立著一座四柱三門的石牌坊,是一座三門四柱的石牌坊,是表彰一虞氏男子盡孝于后娘的養育之恩而立,他不僅視后娘為親娘,而且無微不至地奉伺和贍養著老人,最終為之在墓地守孝三年。
牌坊的石材為天子石(花崗石),共上有三層,最上層是刻有“圣旨”兩字的匾額,兩邊還雕著一對石人。
四根立柱分別由浪花形的依柱石撐著,還有一對約有一人高的石獅子立在兩邊。
當年兵站承擔著遞送情報,送物資,護送部隊人員還送過十匹馬,組織動員百姓支前籌集部隊給養及開展統戰和建立地下黨組織等工作。
這里還做過新四軍的后方醫院。
村里住著許多新四軍的官后,還有許多女兵。
在祠堂的邊上的井臺,每天新四軍戰士在這里打水洗衣洗繃帶等。
陳毅常來此地看望,戰地服務團也常來村里給百姓和傷員演出。
當年村里的許多百姓為新四軍傳送情報,最后參加了新四軍,加入了革命的隊伍。
“皖南事變”后,新四軍北上,日軍進村搶奪,孝思堂第一進被拆做了日軍的碉堡,孝子牌坊也被拆了。
抗戰期間國軍63師駐扎社渚,城橋村里駐有一個營,小金山戰役之后,駐扎在村里的那個營幾乎被打光,很少有戰士回到村里。
經多方查證,1940年3月23日與日軍在小金山進行過激烈的戰斗,重創了日軍,但63師也在此次戰斗中犧牲了許多官兵,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價,2000多名官兵幾乎全軍覆沒。
據說參戰士兵很少返回,而用幾條船運回了尸體,掩埋在現在的文化公園,并立了一塊石碑,稱之為“六三公園”。
石匾上“六三公園”是時任國軍第三戰區第二游擊區總指揮、陸軍第63師師長冷欣題寫。
1940年間,國民黨軍對新四軍步步緊逼,63師下屬部隊已圍困兵站,當時兵站還留有十多位新四軍戰士和一匹白馬。
為了安全轉移,村民虞東海等三人將戰士們裝扮成老百姓,護送他們出村到河口。
因怕暴露目標,白馬不能隨行,只能留在村里。
第二天國民黨軍來村時看到那匹白馬,認定新四軍還在,四處搜尋,結果毫無所獲。
新四軍在河口的一天夜里,帳墓村韋家祠堂里有新四軍聚集開會,黎明時分,東方剛剛魚肚白,一群日本鬼子悄悄進了村,村里頓時槍聲手榴彈爆炸聲四起,新四軍與日本鬼子周旋廝殺,村民急忙躲避進了三塔蕩,不知過了多少時辰,新四軍隊伍也隱伏進三塔蕩的蘆葦叢中不見了,日本鬼子也撤走了。
帳墓又恢復了平靜,帳墓人從三塔蕩的蘆葦叢中走出來,他們看見一位新四軍小戰士犧牲在村口的路邊,他一臉稚氣,鮮血染紅了灰色的軍衣。
帳墓人悄悄安葬了這位新四軍小戰士,后來還為這位新四軍小戰士樹起了一塊墓碑,墓碑上也沒有姓名。
在帳墓年長者眼里,他還是一個孩子,帳墓人不知道他的姓名,不知道他的誕生之地,不知道他的父母在哪里。
自此以后,每當清明時節,帳墓人總要到他的墳墓上添上一把泥土,為他燒上幾頁紙錢。
1941年冬,日本鬼子進村搶掠、追逐婦女,虞亦勤新婚不久的妻子錢龍妹,因有孕在身,加上身著旗袍,未能及時逃脫,被一鬼子兵追著不放。
在慌不擇路中,忽見前面橫著一口池塘,無路可逃,眼看就要被抓住時,錢龍妹縱身跳入塘中。
殘忍的鬼子兵在岸上奸笑地望著水中抱扎的她,最后慢慢沉入水底。
血氣方剛的虞亦勤知道妻子被日本鬼子逼死之后,毅然拋開殷實的家庭,隨著村里另兩個青年偷偷跑到廣德,報名參加國軍以報國仇家恨。
家里人得知后隨即追至廣德找他。
他就是不露面、不回家,最后隨部隊開向抗日的正面戰場,在湖南的桃源、衡陽、邵陽、澧縣等地槍林彈雨中奮勇殺敵。
直到抗戰勝利后才回到村里,為家里繼續經營著糟坊。
1944年10月23日,新四軍第6師第16旅向江蘇省溧陽縣周城鎮偽軍發起攻擊。
第48團擔任主攻,第
【第46句】:第47團負責阻擊來援之敵。
經1晝夜激戰,全殲周城偽軍1個營;24日上午,社渚偽軍1個連前來增援,被第47團伏擊全殲。
同日中午,南渡偽軍前來增援,被第46團全殲。
南渡、社渚均被攻克。
此次戰斗,全殲偽軍第1方面軍第2師1個團,斃傷偽軍連長以下40余人,俘團長牟新我以下600余人,繳獲迫擊炮兩門、重機槍4挺、輕機槍18挺、步槍400余支、短槍32支。
新四軍傷亡30余人。
激烈的戰斗換來了百姓的安寧,新四軍戰士遺體被埋在周城九龍溝,后來周城愛國人士伏國庚投資興建了湯山烈士陵園,成為溧陽八個愛國教育基地之一。
面對陳橋兵站和周城烈士陵園,及六三公園遺址等,不禁遙想,當年的國民黨軍也與新四軍一樣,在正面戰場上驅除外敵,抵御日寇,他們依然是我們民族的脊梁。
正是因為這些一場場小小的勝利,才有了更大的成就,才有了祖國的繁榮富強。
那些為了民族解放而獻出生命的英魂都是值得我們稱頌并懷念的,他們在老區人民心中擁有同樣崇高的價值。
我覺得,我們應該盡快復建六三公園,建立中國革命軍遇難紀念館或者紀念碑,修復陳橋兵站,以對先烈的尊重,對后人的警示。
2024年12月26日,溧陽民營企業家何和平投資500余萬元,與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常州市道德模范王秋生共同創辦的“溧陽市紅色記憶展覽館”正式開館,并免費對游客開放。
據悉,這是全省首家民間投資的紅色教育基地。
該展覽館位于溧陽市社渚鎮和平生態園內,展覽館占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400多平方米。
在園區山頂上,天天升掛國旗,園區內的房間是具有濃郁陜北風情的窯洞,窯洞中懸掛了從黨的“一大”到“十八大”光輝歷程的圖片、簡介,紅色經典元素成為和平生態園旅游的主色調。
讓歷史留存的碎片不再被塵封或湮沒,而讓人們從這些碎片中更多地搜尋那一段段被掩埋的歲月,去追尋那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新四軍陳橋兵站、湯山烈士陵園、六三公園遺址、紅色記憶館成為人民群眾心目中的革命圣地,時刻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不能貪圖安逸,激勵大家為祖國實現現代化而加倍努力。
純手工寫的,望采納
參觀古田會議心得體會3篇
參觀古田會議心得體會3篇 古田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下面是參觀古田會議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參觀古田會議心得體會 7月10-11日,我們從贛州出發驅車近4小時來到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赴革命圣地古田會議會址和古田會議紀念館,進行參觀和瞻仰。
通過聽取講解,大家對古田會議召開的時代背景、對會議決議的歷史作用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古田會議紀念館是一所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田會議會址為依托建立起來的專題革命紀念館,始建于1964年。
在紀念館接受的愛國主義教育形式是多樣,除固定陳列外,每年還能在舉辦重大活動時參觀臨時展覽和制作的流動版面,紀念館是廣大部隊官兵和中小學生等的第二課堂。
在古田會議紀念館,閩西蘇區地圖、毛澤東同志起草古田會議決議案的雕塑、寫著紅軍六項注意的包袱布、刻在石頭上的紅軍留款信等吸引了我們的目光,深深感受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當年開展革命工作的艱難困苦,先輩們堅韌不拔的革命信念,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的英勇無畏的革命氣概讓我們這些后人所敬仰,他們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貢獻,使我們對新時期如何發揚古田會議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古田會議址始建于1848年,古田會議是建黨建軍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古田會議決議》是我黨我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開辟出一條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成功之路。
而古田會議精神則體現了黨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它同井岡山精神
《地道戰》簡介
適范圍比較廣哦,個人這是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為了短期的利益空你現在為了娛樂而把動物殺光為了造房子而樹全都砍倒了、為了經濟發展而把環境破壞了。
我們現在是享受了,但是將來我們的子孫還剩下什么呢
后人只能在你的舊相冊或展覽館才能見著
比如以前在清澈見底小河小溪能見著很多暢游的魚,可現在,只能見到渾濁的污水上飄浮的垃圾
所以為了將來,現在就給子孫后代留個好的環境和生存空間吧。
退役軍人的后代能不能自愿籌備一家民間軍事展覽館和中國民間紅色革命遺產保護協會這樣的團體呢
建議先和當地人武部門、民政部門聯系。
玄幻小說中靈獸的名字
靈獸:玄天九尾狐,焰狼,九生猴……魔獸:毒瘤蜘蛛,不死蜥蜴,無生蝴蝶…人物:南宮翳,君天毅,齊朔楓……武器:噬魂鏈,死亡之刃,斬天鐮……
上一篇:教你認識孩子的畫聽后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