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好好先生】“好好先生”指那些世故圓滑、沒有是非觀念、凡事都說好的人。“好好先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老好人”。那么,“好好先生”源自哪里呢?東漢時有一個叫司馬徽的人,從不談論別人的短處,跟入說話,無論好事壞事都說好。有人問他平安不平安,他回答說:“好”。有人告訴他說人家自己的兒子死了,他也回答說:“很好”。司馬徽的妻子責備他說:“人家認為你有德行,所以才告訴你,你為什么聽到別人的兒子死了,反而也說好呢?” 司馬徽說:“像你這句話也很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好好先生”,被后世記住了。
【第2句】:【鼓不打不響,鐘不撞不鳴】釋義:比喻心里有話不說,別人不會明白。例句:何不早說?天色將明,郡公老爺將次升帳,引你進見這個。正是:鼓不打不響,鐘不撞不鳴。
【第3句】:【吃哪行飯,說哪行話】(諺)行(hang):行業(yè)。在哪個行業(yè)中營生的人,說起話來總離不開那個行業(yè)的話題。指人的言談舉止總帶著自身行業(yè)的烙印。
【第4句】:鼻子生瘡貼膏藥——不顧臉面;顧不得臉面
【第5句】:鄰居李大嬸家被盜,損失不小。媽媽安慰傷心的李大嬸:“蛤蟆再跳,跳不出水塘;壞人再躲,也躲不過法網(wǎng)。你寬寬心,壞人終會被繩之以法的!”(湖南·醴陵)
【第6句】:【黑瞎子揚巴掌,全是壓人的把戲】釋義:黑瞎子:黑熊。把戲:蒙蔽人的手法。比喻耍花招壓制人。例句:“什么驢團、馬團的,盡編著法兒調理人!”有人在底下憤憤地嘀咕著。“是呀,黑瞎子揚巴掌,全是壓人的把戲!”又有人在低聲議論著。
【第7句】:【半天云中跑馬——露了馬腳】(歇)本指露出馬的腳,轉指暴露出破綻,或泄露了機密。
【第8句】:【拉弓不可拉滿,趕人不可趕上】見“趕人不要趕上”。
【第9句】:【朝山的不全是為了敬神】釋義:朝山:到山上的寺廟敬神。比喻在某種活動中人們會有不同的動機。例句:“事情可不簡單哪!這次革命可和土改有些不同。‘朝山的不是全為了敬神!一’
【第10句】:【橫挑鼻子豎挑眼】釋義:挑:挑剔,找毛病。比喻百般挑剔。例句:這樣一來,冷鐵冰的很多行為,都不受胡區(qū)干的喜歡,他覺著有冷鐵冰這么個說直理又認死理、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人,給工作帶來許多麻煩。
【第11句】:關云長失荊州——大意
【第12句】: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第13句】:【茅坑里的石頭——屎硬】(歇)屎:諧“死”。指人呆板、生硬,頑固不化。常含責罵意。
【第14句】:【躲在后邊搖鵝毛扇子】釋義:比喻在背后操縱、出主意。例句:潘漢饕道:“不管什么人,我要把躲在后邊搖鵝毛扇子的人,統(tǒng)統(tǒng)抓起來。不在紀家村殺他幾個,我就不姓潘了。關照宋小犬帶路,即刻行動。”
【第15句】:【一個(姓)字分不開】釋義:說明一家人,分不開。例句:“一個‘李’字分不開,兄弟畢竟是兄弟!”
【第16句】:心要常操,身要常勞。
【第17句】:為踢毽子的事,我和小豐鬧了起來。媽媽在一旁說:“雞子尿濕柴火那點事,用得著吵嗎?”(河南·鄧縣)
【第18句】:【活人不能叫尿憋死】(諺)指遇到問題總要設法解決,不能讓事情把人難住。 也作“活人哪能讓尿憋死”。
【第19句】:旅客上飛機——遠航
【第20句】:【空口說白話】(慣)指光說不做或說了不兌現(xiàn)。 也作空口講白話。 空口說空話。
【第21句】:【官不容針,私通車馬】(諺)按官法,連針一樣的違法小事也通不過;若徇私情,像車馬一樣大的非法之舉也能通融。指舊時私情大于公法。
【第22句】:【腦袋上沒疤拉,屁股上沒癤子】(慣)比喻沒有辮子可抓,沒有短處可指摘。
【第23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釋義:鴻儒:學問淵博的人。白丁:普通百姓。形容交往的都是上層人物。例句:九媽道:“我家美兒,往來都是王孫公子,富室豪家,真?zhèn)€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第24句】:【東扯葫蘆西扯瓢】借喻說話漫無邊際,閑聊天。成語:東 拉西扯。馬烽《劉胡蘭傳》:“二寡婦見胡蘭不給她開收條, 只好坐在板凳上,和那些等著交鞋的婦女,東扯葫蘆西扯瓢 地扯起閑話來了。”
【第25句】:【 善門難開,善門難閉】謂做好事并不容易,難以拒絕別人 的請求。西戎《行醫(yī)事件》:“你是明白人,我也有我的難處, ‘善門難開,善門難閉。’自己有這點本領,總不愿保守,有人 來請,能說不去嗎?”
【第26句】:【哥哥】“哥哥”現(xiàn)指兄長,但在古代,哥開始同歌,后同父,再后才同兄。要論“哥哥”的來歷真是說來話長。“哥”字其實是“歌”的本字,在晉代以前的文獻中常常出現(xiàn),如晉傅玄《節(jié)賦》中就有“黃鐘唱哥,九韶興舞”的文案。清人段玉裁也說:“《漢書》多用哥為歌。”可見,“哥”與兄弟沒有關系,真正表達這種關系的字是“兄”。那么,現(xiàn)在常說的“哥哥”又是從哪里來的呢?古代漢語專家王力先生曾經(jīng)指出:漢語中“哥哥”一詞可能是外來語,據(jù)學者研究,哥哥的來歷恐怕與胡語有關:古代鮮卑族把兄長喚作“阿干”,隨著鮮卑族與漢族的融合,鮮卑語中的“阿干”一詞被漢語諧音借用,逐漸演變?yōu)椤案绺纭保⒆罱K定格為“哥哥”。自唐代開始,哥哥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文獻記載中,這也許和李唐王朝的鮮卑血統(tǒng)有關。但那時的哥哥常常作為父對子的自稱,如《淳化閣帖》中有唐太宗寫給唐高宗手跡,就自稱“哥哥敕”。到元人白樸的《墻頭馬上》中,仍舊將父親稱為“哥哥”。元明以后,哥哥逐漸固定指同父母的兄長或親戚中年長的男性同輩,如《紅樓夢》里的“寶哥哥”。不是探源,誰也想不到“哥哥”的來歷這么復雜。
【第27句】:【驢不知自丑,猴不嫌臉瘦】(諺)比喻人總缺乏自知之明,看不到自身的錯誤和短處。
【第28句】:【 一個蛤蟆四兩力】力量雖小,也起作用。浩然《艷陽天》: “添個蛤蟆四兩力,二爺我咋也比一個蛤蟆強啊!”
【第29句】:神仙的茅坑——沒有份(糞)
【第30句】:喝著蜜水吹笛子一又甜又樂
【第31句】:【 打老鼠傷了玉瓶兒】老鼠在器皿之間活動,打老鼠可能砸 碎器皿。謂有顧慮,怕誤傷好人。成語:投鼠忌器。清代 《紅樓夢》:“如今就打趙姨娘屋里起了贓來也容易,我只怕 又傷著一個好人的體面。別人都不必管,只這一人,豈不又 生氣?我可憐的是他,不肯為打老鼠傷了玉瓶兒。”
【第32句】:【喇叭是銅鍋是鐵】釋義:比喻從本質上認識一個人的價值和作用。例句:哼,總有一天,你會知道喇叭是銅鍋是鐵,小韋!現(xiàn)在我只能對你說,你有值得驕傲的年齡;我呢,也有不算太貧乏的經(jīng)驗。
【第33句】:暑假的一天,奶奶往紅薯地里上草木灰。我說:“奶奶,為什么上草木灰,上化肥不是更好嗎?”奶奶說:“你不知道,一棵紅薯一把灰,紅薯結成一大堆。”(河南·內鄉(xiāng))
【第34句】:【八兩換半斤,人心換人心】(諺)舊制秤一斤是十六兩,八兩換來半斤,這是公平的交換。指只要誠懇待人,自會換取人們的信任。 也作“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
【第35句】:東海洋里的黃沙——經(jīng)不起浪來磨
【第36句】:【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慣)比喻出了問題只是臨時應付一下,不從根本上解決。也比喻處理問題不從全盤上考慮。 也作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 頭痛醫(yī)頭。
【第37句】:尿盆栽花——根底不干凈
【第38句】:【瞞人沒好事,好事不瞞人】(諺)正大光明的事不會瞞哄人,瞞哄人的事不會是正大光明的。指做好事光明正大,做壞事偷偷摸摸。
【第39句】:【扳倒了醋缸/打翻了醋罐】醋味酸,形容嫉妒心情,稱吃 醋。成語:爭風吃醋。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他知道剛 才大廳上那場吵鬧,又是趙老頭的姨太太樊銀花打翻了醋 罐,可還不知道吵鬧的對象是誰。”
【第40句】:【理發(fā)店的三色轉燈理】發(fā)店是統(tǒng)一的三色標志,一般都有一個玻璃圓筒.里面繞著紅藍白三色相間,不斷向上旋轉的條形彩柱。這種標志,在全世界通用。那么,它是怎么產生的呢?據(jù)說,在法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巴黎有一位革命者被敵人追捕,跑到一家理發(fā)店躲藏。敵人追到理發(fā)店時,理發(fā)師傅們在敵人面前說東道西,巧妙機智地保護了那位革命者。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法國政府為了表彰理發(fā)店工人對革命的貢獻,便在理發(fā)店門口裝飾其象征法國國旗上紅藍白三色的彩柱。這是對理發(fā)店的最高獎賞,也是理發(fā)店的榮耀。后來世界各地的理發(fā)店認為這種彩柱很好看,也很醒目,就紛紛效仿。
【第41句】:【大不正則小不敬】(諺)長輩行為不端正,小輩就不會敬重他。指小輩的不敬,是由于長輩的不自重。
【第42句】:【踹渾水】(慣)踹:踩。渾水:不正當?shù)哪信隆1扔髯プe人搞不正當兩性關系的短處,趁機占便宜。
【第43句】:【打死閻王,嚇煞小鬼】(諺)閻王:迷信傳說中陰曹地府掌管生死簿的主子。指只要打死了閻王,自然就鎮(zhèn)住了小鬼。比喻鎮(zhèn)壓住頭領,依附的人便不敢輕舉妄動。
【第44句】:媽媽剛把三個月大的小妹妹平放在床上,沒想到手腳亂動的她一下子把身子翻成了側臥狀,一家人都很驚喜。只聽奶奶說:“三翻六坐八爬爬。小妞妞三個月了,會翻轉身子了!”(河南·沈丘)
【第45句】:【夜長夢多】(諺)夜眠的時間過長,往往做的夢就多。指問題不及早解決,時間拖長,事態(tài)容易發(fā)生不利的變化。 也作夜長夢多,日久生變。 夜長夢多,好事多磨。
【第46句】:【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諺)閉住嘴巴,管住舌頭,不隨便講話,自然就保得安全,不會惹是生非。 指慎言可以免禍。
【第47句】:【寡婦回娘家——苦衷難吐】(歇)指有苦說不出。
【第48句】:太陽落坡月上山——周而復始;接連不斷
【第49句】:【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見“富家山野有人瞅,貧居鬧市無人問”。
【第50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公婆爭論,媳婦不好表態(tài)。謂 各持己見,是非難以判斷。浩然《艷陽天》:“眼下是公說公 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時候,一下子就斷出個你清我白,又能 讓他們服氣,那是不容易的。”
【第51句】:【中南海】“中南海”是北京的一個地名,舉世聞名。緣何那樣出名,它曾是毛主席居住過的地方,足全國人民向往的中心。也是著名的風景區(qū)。但是北京屬內陸,為何有“海”? “中南海”的“海”,是蒙古語“海子”的簡稱,是花園的意思。因為地處北京的中南方位,故把這一帶風景游覽區(qū)統(tǒng)稱為“中南海”。此名始于元代,一直沿用至今。
【第52句】:【擦屁股】(慣)比喻不情愿地替別人處理其沒做完或沒辦好的事情。 也比喻事情辦糟后做補救工作。
【第53句】:【娘好囡好,秧好稻好】(諺)囡:小孩。母親的素質好,生養(yǎng)的孩子就好,就像秧苗好,長成的稻子就好一樣。 也作“秧好稻好,娘好囡好”。
【第54句】:【要捉棲鳥必留窩】(諺)棲鳥:夜晚棲歇在窩里的鳥。要想捉住棲歇在窩里的鳥,就必須留下它原來的窩。比喻要逮住有家室的人,就不要驚動他的家。
【第55句】:財神爺討飯——裝窮
【第56句】:【坐在家里等屋壓】消極等待,沒有好處。成語:坐以待 斃。王統(tǒng)照《山雨》:“再一說:咱也要另找點路子走,難道真 要坐在家里等屋壓?”
【第57句】:黑烏鴉變不了白鴿子一種不同
【第58句】:【根深葉茂,本固枝榮】(諺)指樹根扎得深,樹葉才能茂盛;樹根扎得牢,樹枝才能繁榮。比喻有了牢固的基礎,才能有大的成就與發(fā)展。 也作“根深才會葉茂”。
【第59句】:【吃定心丸】(慣)定心丸:想象中的能使人心神安定的藥丸。比喻因得到某種許諾,而心緒安寧。 也作吃鎮(zhèn)心丸。 吃安心丸。
【第60句】:【蜂成群,蝶成對】釋義:比喻有情男女成雙成對。例句:這為什么不能呢?有“蜂成群,蝶成對”的比喻,有些人的結合是“蝶”,另一些人的結合就一定要雙方一湊,成為一群“蜂”嗎?
【第61句】:夢里結婚——好事不成
【第62句】:有人見我?guī)蛬寢屖盏咀樱阏f:“小青也能干活啦!”媽媽說:“農忙時,只好把黃鼠狼當牛使啦。”(江蘇·無錫)
【第63句】:【真話好說,謊話難編】見“實話好說,謊話難編”。
【第64句】:【囊里盛錐——尖者自出】(歇)囊:口袋。本指錐子的尖端部分自會鉆出來,轉喻有才能的人自然會顯露頭角。 也作“囊里盛錐——自出尖”。
【第65句】:我放學后貪玩,天黑了才回家,挨了媽媽的一頓訓。奶奶見我難過的樣子,悄悄地哄我:“你媽呀,是刀子嘴豆腐心,其實她心疼著你呢!”(江西·興國)
【第66句】:有一天,媽媽要出去吃席。這時,外面還刮著大風,很冷。媽媽說:“八里地趕個嘴,不如在家喝涼水。在家吃吧!”(河北·廊坊)
【第67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第68句】:【千家吃酒,一家還錢】(慣)眾人喝酒,一人出錢。比喻眾人得好處,卻由一人付出代價。
【第69句】:【抓著葫蘆當瓢打】(慣)比喻打擊錯了對象。
【第70句】:【牢門口的匾——后悔遲】(歇)舊時監(jiān)獄門口的匾上常題“后悔遲”三字。指等到犯了罪或做錯了事才悔悟,已經(jīng)來不及了。
【第71句】:以前我不喜歡吃蔥和蒜,嫌它們太辣。后來,媽媽說:“常吃蔥和蒜,疾病身不沾。”從此我愛生吃蔥和蒜了,因為我不喜歡生病。(吉林·白城)
【第72句】:【多吃幾年咸鹽】歲數(shù)比較大一些,多些經(jīng)歷。相關的:白 吃幾年米飯。劉紹棠《鷓鴣天》:“表弟,你哥哥雖然沒有你 的學問大,本領高,可是到底比你多吃幾年咸鹽;你還是聽 他的良言相勸,為人圓通一點兒,做事靈活一點兒。”
【第73句】:【紗帽底下無窮漢】(諺)紗帽:烏紗帽,舊時官員的帽子。指只要當上官,自然就有錢。也指一人當上官,家屬、親友就都沾光發(fā)財。
【第74句】:【孔夫子面前背書文】(慣)比喻在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才能。
【第75句】:金剛鉆劃豆腐——深刻
【第76句】:【經(jīng)是真經(jīng),叫歪嘴和尚念歪了】釋義:比喻好事讓人辦壞了。例句:伍參謀道:“經(jīng)是真經(jīng),就怕歪嘴和尚念歪哩!”馮有亮感慨地說:“是啊,擔心的有道理。……”
【第77句】:【三姑六婆】“三姑六婆”通常比喻不務正業(yè)的婦女。關于三姑六婆的來歷,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個叫陶宗儀的學者,他著的《輟耕錄》第十卷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牙婆(販賣人口的婦女)、媒婆、師婆(女巫)、虔婆(鴇母)、藥婆、穩(wěn)婆(指生婆)也。”清代小說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說《鏡花緣》中有這么一段文字:“林之洋道:吾聞貴地有三姑六婆。一經(jīng)招引入門,婦女無知,往往為其所害,或哄騙銀錢,或拐帶衣物”。這里把三姑六婆用作貶義。如果把三姑六婆單拆開來看,其成員可謂有好有歹。媒婆和生婆在以前誰也離不開。
【第78句】:朽木棺材——坑死人
【第79句】:每天吃完晚飯,都是姐姐洗碗。如果爸爸說讓我?guī)椭帐耙幌履兀揖蛣觿邮郑蝗绻职植槐響B(tài),我吃完飯嘴一抹,抬起屁股就去看書了。媽媽說我是:“屬捻捻轉兒的,撥撥就轉轉,支支就動動。”(河北·深州)
【第80句】:【摘了奶忘了娘】(慣)斷了奶就把母親忘了。比喻忘本。
【第81句】:【被頭里做事終曉得】(諺)比喻事情再隱蔽也會暴露出來。
【第82句】:【飽病難醫(yī)】(諺)指飽食積成的病最難治療。也指人在富貴中養(yǎng)成的嬌惰習性最難改變。
【第83句】:【漏風信】見“露風聲”。
【第84句】:狗熊叫門——熊到家了
【第85句】:【八面不著底兒】(慣)比喻對事情弄不明白或沒有把握,心里不踏實。
【第86句】:【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慣)舊時迷信認為人死后還可以投胎轉世。指死并不可怕,沒什么大不了的。 也作過二十年又是一條好漢。 再過二十年,又是好漢一條。
【第87句】:王大嬸五歲的女兒去抱鄰居小弟弟,非常吃力,結果兩個人都摔倒了。王大嬸連忙走過去,抱起一個扶起一個說:“三斤狐貍拖四斤重的雞,哪里拖得動?”(浙江·永嘉)
【第88句】:【說一句,是一句】(慣)指說出來的話實在、有分量、算數(shù)。 也作說一句,算一句。 說一句話,算一句話。
【第89句】:今年筍子來年竹,少壯體強老來福。
【第90句】:過春節(jié)我掙了不少壓歲錢,當我向媽媽報喜時,媽媽說:“羊毛出在羊身上。人家給你錢,我給人家錢,你掙這些錢不等于是我給你的嗎?”(河北·張家口)
【第91句】:【一條魚,滿鍋腥】數(shù)量雖少,影響極壞。類似的:一塊臭 肉壞了滿鍋湯。張孟良《兒女風塵記》:“趕快把他打一頓弄 走吧,一條魚滿鍋腥,就數(shù)他能搗亂。”
【第92句】:掉下樹葉怕打破頭一一膽小鬼;膽小怕事
【第93句】:【一個籬笆三棵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釋義:說明人需要別人幫助。例句:“俗話講,一個籬笆三棵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我不是好漢,但我手下需要幾個得力的人。……”
【第94句】:【 渾身都是嘴】形容會說話。浩然《艷陽天》:“你們?yōu)槭裁?不講話呀?人背后渾身上下都是嘴,動真格的了,舌頭都讓 狗咬去了!”
【第95句】:小明常因回家晚而受媽媽批評,這回他又回家晚了。媽媽說:“說你多少遍了,就是記不住,牛教三遍也知道走犁溝了。”(四川·渠縣)
【第96句】:媽媽中午下班回來,問我買鋼筆沒有,我說我不敢一個人到商店去。媽媽生氣地用手點著我的頭說:“你呀!小廟的鬼,進不了琉璃大殿。”(河南·漯河)
【第97句】:【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釋義:沉溺于男女私情,英雄的壯志就會消磨掉。例句:這平生的大志,都被這嬌妻美妾消磨盡了。常言道:“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第98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釋義:比喻女子出嫁后,不論丈夫好壞,都要順從地跟他生活下去。這是封建建禮教對婦女的束縛。例句:你我是有情有義,可我們是階級兄妹,咱們決不搞舊社會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那一套。
【第99句】:【渾濁不分鰱共鯉,水清才見兩般魚】釋義:在渾濁的水中辨不清是鰱魚還是鯉魚,水清才看得出兩種魚。比喻混亂中難辨真?zhèn)紊茞骸@洌耗镉H,孩兒此時也難以分辯,有口也難以分訴。這叫渾濁不分鰱共鯉,水清才見兩般魚。
上一篇:歇后語文案句句扎心 句句穿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