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丈六金身】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和化身。一般稱佛的化身為“丈六金身”,如宋·劉昌詩《蘆浦筆記·佛牙》謂:“常聞佛號丈六金身?!庇秩缭だ盍垺度章勪洝罚骸啊穑改杆庵|也,何為而有丈六金身?’曰:‘既成而變也?!鹣裢ǔJ前础盎怼倍茉斓模砸卜Q為“丈六金身”。其說本于《后漢書·西域傳·天竺》,書中記載:漢明帝夢見一位長大的金人,頂有光明,便問群臣。有人告訴他:“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面黃金色。”明帝于是派使者到印度去考察佛法,并在國內繪制“丈六金身”的佛像。一般認為,這是佛法東傳的開始。佛經中也有關于“丈六金身”的說法。《觀無量壽經》謂:“阿彌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國變現自在?;颥F大身,滿虛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所現之形皆真金色?!保ɡ蠲鳈啵?/p>
【第2句】:【國手】“國手”指精通某種技能在國內數第一流的人,也特指人選國家隊的體育選手。不過,足球運動員又稱之為“國腳”。有許多人認為“國手”是現代詞匯,其實古已有之。 國手源于古代的一句諺語,本意是指善于下棋的人。有古代諺語為證:“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币馑际窃俾斆鞯娜?,再善于算計的人,也有算不到的地方,國家的一流棋手還有輸棋的時候,意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其中“圍手”就是指的善于棋弈的大家。后泛指國人中的佼佼者,指才能、技藝出類拔萃的人。如中國派出參加世界中學生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選手也稱國手。
【第3句】:一顆星星布不滿天,一塊石頭壘不成山
【第4句】:【河邊無青草,不用多嘴驢】(慣)斥責人多嘴多舌。
【第5句】:【曾著賣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 釋義:吃過騙子的虧,不再相信別人的花言巧語。 例句:那些妖怪聞此言,魂飛魄散,就在水中跪拜道:“望老爺方便方便! 我等有眼無珠,誤捉了你師父……”八戒搖手道:“莫說這話!俗語說得好:‘曾著賣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潜阒话?,各人走路!”
【第6句】:【膠多不黏,話多不甜】(諺)膠用得過量了,就沒有黏性;話說得噦唆了,就沒人愛聽。指說話貴在簡明扼要。
【第7句】:【參禪】禪,梵語dhyana,意譯為“靜慮”、“思維修”等。謂心專著一境,正審思慮。一般把“禪”和“定”連在一起,稱為“禪定”,或把“參禪”理解為“坐禪入定”。如老舍《二馬》第五段四:“李子榮紋絲不動的在那里坐著,好像老和尚參禪那么穩當。”后來,禪學之禪的含義又由禪定擴大為定慧,進而引申為禪宗之禪。禪宗之禪,強調明心見性,重視智慧。六祖慧能有偈云:“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以立功課!”(《壇經》)可見慧能為代表的南宗并不強調傳統的坐禪。在禪宗那里,參禪就是參悟,通過參破公案、話頭、玄關等,而頓悟真理。唐·玄覺《永嘉證道歌》謂:“游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北砻鲄⒍U者必須由明師指點,多方請教,不可盲參瞎修,以免誤入邪途,成為“野狐禪”。又宋·蘇軾《夜直玉堂攜李之儀端書詩至夜半書其后》詩:“暫借好詩消永夜,每逢佳處輒參禪?!币庵^領悟微妙的詩意。(李明權)
【第8句】:【 兩條腿走路】互相配合,效率高。成語:雙管齊下。夏衍 文章:“我們一向主張兩條腿走路,就是既要大力提倡演現 代戲,又要整理、加工傳統戲和新編歷史劇?!?/p>
【第9句】:【過五關斬六將】 釋義:《三國演義》記載:蜀國大將關羽連闖了東嶺關等五個關口,殺掉了不許他通過的守將孔秀等六人。比喻過去值得驕傲和稱贊的英雄業績。也比喻克服了重重困難。 例句:席間談話大都是追溯往事,三個人凈說“過五關斬六將”的光彩事,對他們互相傾軋、不歡離別的丑行只字不談。
【第10句】:【金烏西墜,玉兔東升】(慣)金烏:太陽。玉兔:月亮。指太陽落山,月亮升起來,夜色降臨。 也作“金烏早墜,玉兔飛升”。
【第11句】:【緩步當車,晚食當肉】(諺)緩緩地散步,權當是坐車一樣舒適;饑餓時吃飯,就像吃肉般香美。指生活節奏放緩,悠閑自如,自是一種享受。
【第12句】:天憑日月,人憑良心。
【第13句】:【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諺)要是給對方留情面,就不會動手;既然動手,就不會留情面。指交手動武,不打則已,既打就不認人。 也作“容情不舉手,舉手不容情”。
【第14句】:【不知道是方是圓】不知道情況,不知道什么性質。菡子 《糾紛》:“叫劉二這種老實人到哪里去公開,要大家不給劉 二說話,他自己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是方呢還是圓呢!”
【第15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山,以山中出產生活。謂利用近 便條件。成語:因地制宜。浩然《艷陽天》:“好嘛,靠山吃 山,靠水吃水,咱們這個山坡地方,不養樹就肥不了人?!?/p>
【第16句】:【背了石臼做戲——吃力不討好】(歇)指花了很大力氣,卻沒有得到好的回報。 也作“頂著石臼做戲——費力沒討好”。
【第17句】:【一個吹笛,一個捏眼】互相配合。或說:一個吹簫,一個捺 窟。西戎《年輕的一輩》:“閨女,沒想到你們兩個人一個吹 笛,一個捏眼,脾氣倒挺對呀!”
【第18句】:【借花獻佛】佛說法時,諸天散花。佛國凈土也有晝夜雨花的祥瑞。釋迦佛涅槃時,大眾持香花、寶幢等供養。以獻花、焚香禮敬佛等三寶,稱為“香花供養”,是佛門習見的儀規。“借花獻佛”典出《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釋迦佛過去世為善慧仙人,聞普光佛出世,欲覓名花供養。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枝蓮花而過,蓮花感善慧之誠,踴出瓶外,青衣大驚。善慧“為欲成就一切種智,度脫無量眾生”,愿以五百錢購取五枝蓮花。青衣見其誠心,即以五花相贈,愿結生死之緣,又“請寄二花以獻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莖,皆住空中,化成臺;后散二莖,亦止空中,夾佛兩邊”。普光佛懸記善慧當來作佛,號釋迦牟尼。后因以“借花獻佛”比喻借別人之物去做人情。如元·蕭德祥《殺狗勸夫》楔子:“既然哥哥有酒,我們借花獻佛,與哥哥上壽咱!”(李明權)
【第19句】:暗箭傷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
【第20句】:能勤不能儉,到頭沒積攢;
【第21句】:【敲竹杠】(慣)據說清代販賣鴉片的人常把鴉片藏在竹杠里,官員檢查時,敲打竹杠,聽聲音查虛實,若被查出,煙販子會向官員行賄。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勒索財物。也比喻尋找借口抬高價格。
【第22句】:【錢財如流水,流去還流回】(諺)錢財如同水流一般,能流出去,也能流回來。指錢財本是流通之物,流進來別喜,流失了別愁。
【第23句】:佛面上刮金比喻不管場合和對象,什么都要搜刮。極言兇暴貪婪。“佛面”指佛像的面部?!斗ㄈA經·安樂行品》謂:“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可見,佛身為金色。人們用金箔貼于佛身乃至佛面,是莊嚴佛像的功德。后人在文學中引用,如《水滸傳》第八三回:“皇帝賜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克減了。不是我們爭嘴,堪恨你這廝們無道理,佛面上去刮金?!背扔髁x外,“佛面上刮金”,亦有史實?!短綇V記》卷一一六引晉代王琰《冥祥記》載:“唐貞觀二十年,征龜茲。有薛孤訓者為行軍倉曹,軍及屠龜茲后,乃于精舍剝佛面金?!笨晌几F兇極惡。
【第24句】:【船過大悲口,鹽方是你的】 釋義:大悲口:在四川省巫溪縣境內,溪心有兩巨石相對,水流湍急,船只經常遇險沉沒。船過得大悲口,船上裝的鹽才算是貨主的。形容大悲口水情險惡,航行艱難。 例句:大悲口:在郡西十六里,溪心兩巨石相對峙,上廣下狹,故名,行人乞靈之祠也。諺云:“船過大悲口,鹽方是你的。”
【第25句】:【掉書袋】(慣)指愛引經據典,賣弄才學。 也作“調書擔”。
【第26句】:【人心都是朝上長】 釋義:比喻人都希望日子過得蒸蒸日上。 例句:元他娘說,“人心都是朝上長,我看你是朝下長?!崩先f:“后悔莫及,說甚?!?/p>
【第27句】:【 小戲當大戲唱】小事當大事做,小事也認真做,不馬虎。 類似的:小戲法,大排場。柳青《創業史》:“說他們小戲當大 戲唱,不叫農業社,也要和燈塔社比賽!”
【第28句】:【寧可貧后富,不可富后貧】(諺)過日子,寧可先受貧困,后來富裕;不可先前富裕,后來貧困。指先貧后富可以激勵進取,先富后貧難以委屈安生。
【第29句】:【睡不著覺埋怨枕頭】(慣)比喻自己有問題,卻責怪埋怨別人。
【第30句】:【不分青紅皂白】皂,黑色。謂不分是非曲直。分,也說: 管、問。魯迅《彷徨》:“那小畜生不分青紅皂白,就夾臉一嘴 巴?!?/p>
【第31句】:【 賣瓜的不說瓜苦】不說自己的缺點,不說對自己不利的 話。類似的:賣酒的不說酒薄。劉云若《(舊巷斜陽)自敘》: “幽默雜志、論語社都有一條社章,是‘不說自己的文章不 好’。這是對的,賣瓜的誰肯說瓜苦呢?”
【第32句】:【大樹死了也得站著】比喻堅強。成語:寧死不屈。電視 ?。骸拔覀兪窍萑肜Ь沉恕V袊芯渌自挘髽渌懒艘驳谜?著?!?/p>
【第33句】:【和氣致祥,乖氣致戾】(諺)致:招致。乖:不和。戾:災禍。和和氣氣,自然會引來安詳;彼此怨怒,必定招致災禍。 也作“乖氣致戾,和氣致祥”。
【第34句】:【水過鴨背不透毛】謂不深入,不徹底?!侗本┤請蟆?1987, 7,10):“簡單生硬的說教,好比廣東人說的‘水過鴨背不透 毛’,不能深入到人們的頭腦里去?!?/p>
【第35句】:【教師節】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新中國成立后,經國家教育部和中華全國教育工會商定,廢除了6月6日這個舊教師節,并在1951年規定:教師節和“五一”勞動節合并在一起??蓪嵺`證明,“五一”節并沒有教師的特點。時間一長,人們只知道“五一”是勞動節而逐漸把教師節忘記了。為了提高教師的地位,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體現教師的特點,1985年1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第36句】:【別時容易見時難】謂別后難以相見。語出南唐李煜詞。 羅廣斌等《紅巖》:“別時容易見時難。你過去給過我很多幫 助,再給我提點意見,好嗎?”
【第37句】:綺語佛家所說“十惡”中,屬于“口業”的有四種,“綺語”即其中之一。
【第38句】:【半天云頭掛口袋——裝風】(歇)風:諧“瘋”。指裝瘋賣傻。 也作“半天云里吊口袋——裝瘋”。
【第39句】:【金口】佛為“金身”,故佛口稱為“金口”。如《華嚴經》說:“何況如來金口所說?!苯鹂诒硎緸榉鹩H口所說,真實可信。如明·張守約《擬寒山寺·因果》:“此是金口宣,普為諸人告。”又如明·楊慎《佛書四六》:“鷲頭峰下,演金口之微言;雞足山中,舒玉毫之瑞色?!敝羔屽饶材岱鹪陟`鷲山下說法。金口又作金剛口,如《纓珞本業經》卷上:“爾時,釋迦牟尼佛以金剛口告敬首菩薩?!苯饎偪?,謂佛之口舌堅固不壞,猶如金剛。后俗語中,謂發一言而舉足輕重者為金口。如:承先生金口允諾,學生才得以進入貴公司服務。有謂不輕易開口者為“金口難開”。(李明權)
【第40句】:【千金之軀,不死于盜賊之手】(諺)寶貴的生命,絕不肯輕易喪失在盜賊之流的手里。指有作為的人,必定珍惜自己的生命,不作無謂的犧牲。
【第41句】:忠誠是友誼的橋梁,欺騙是友誼的敵人
【第42句】:【不怕紅臉關爺,就怕抿嘴菩薩】(諺)關爺:關云長,紅臉直性。抿嘴菩薩:喻假裝慈善的陰謀家。指性格剛直的人好相處,偽裝慈善的人難對付。
【第43句】:【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釋義: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君子十年以后報仇也不算晚。說明報仇要掌握時機,不能輕舉妄動,魯莽行事。 例句:“盛家有錢有勢,有人有槍,還有兩個武功超群的保鏢武師,你去了也是白送死!喜財,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只要你記住這個仇!”
【第44句】:【牙齒還有和舌頭相碰的時候】(諺)比喻在一起生活的人,關系再親密,也不免有時要發生沖突。 也作牙跟舌頭還有不和的時候。 牙齒跟舌頭那樣親,有時也會咬到。 牙齒有時也會嚼痛舌頭。
【第45句】:【黃狗吃米,逮住黑狗剁尾】后者冤枉,作替罪羊?;蛘f:黃 狗偷食(吃肉),白狗擔當(當罪)。趙樹理《三里灣》:“咦! 這才是黃狗吃米,逮住黑狗剁尾哩,別人愿不愿嫁你,我礙 得著什么事呀?”
【第46句】:【一鍬挖出個井】(慣)比喻一下子就取得成功。
【第47句】:【遠路無輕擔】任務雖輕,路程長,需要堅持,不可小視。 遠路,也說:百步。清代《何典》:“這里到鬼門關,又不是三 腳兩步路;百步無輕擔的,怎好煩勞你?”
【第48句】:當來指將來、未來,區別于過去、現在。當來之世,猶言未來之世。經中指佛涅檗后?!督饎偨洝罚骸爱攣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焙笱赜谜撸缣拼暗迷姡骸安粦n當來果,惟知造惡因?!贝艘砸蚬麑γ鳎咭姰攣碇x。
【第49句】:【各人頭上一片瓦】各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無須別人干 涉?;蛘f:各人頭頂一片天。菡子《糾紛》:“他們鄉干都會 你‘半二流子’,我就不服氣,各人頭上一片瓦,過日子的事 情也用得著他們管?”
【第50句】:【骨頭燒成灰】也認得謂記得清楚,確認無誤?;蛘f:扒下 皮來也認得出。臺灣瓊瑤《幾度夕陽紅》:“盡管有那么多的 變化,但是,這個人,就是把他燒成灰,磨成粉,化成了泥,她 仍然能一眼就認出來!”
【第51句】:【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諺)無娘子:沒有娘的孩子。 賠禮人:賠情道歉的人。指對不幸者要同情,對認錯者要寬恕,不可粗暴對待。
【第52句】:【人老不以筋骨為能】見“老不以筋骨為能”。
【第53句】:【抖威風】(慣)指在人前故意顯示讓人敬畏的氣派或氣勢。
【第54句】:【眼睛長在額頭上】眼光高,瞧不起人。形容勢利眼。類 似的:眼睛比眉毛高。魯迅《彷徨》:“夥計本來是勢利鬼,眼 睛長在額角上的,早就撅著狗嘴的了?!?/p>
【第55句】:【教的言語不會說,有錢難買自主張】(諺)別人教的東西往往難以化成自己的東西說出來,做事貴在自己有主見,不盲從別人。
【第56句】:【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諺)舊時封建禮教認為臣對君、子對父必須絕對服從,乃至死而無怨。
【第57句】: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
【第58句】:【兩只船合使一篷風】(慣)比喻兩人同時得到一人的幫助。
【第59句】:【十三點】“十三點”是用來貶斥傻里傻氣俗稱“傻帽”的人。此俗語原產上海,稱那些半瘋半癲者為“十三點”。 此俗語所以稱為“十三點”,是因為玩麻將或其他游戲開始時拋色子比點大小用的。色子是用骨頭、木頭等制成的立體小方塊,六個面分別刻著一、二、三、四、五、六點。玩時一般將兩個色子拋起,落地后朝上的兩個面上的點數相加,相加后最大的點是十二點。顯然,十三點是不識數,傻帽啦! 還有一說,“十三點”暗合一個“癡”字,癡字是十三劃,十三點自然就是呆癡之意。 “十三點”本來是女人喜用的貶斥他人的詞語,它既生動卻又抽象得莫名其妙?,F在無論上?;蚱渌胤?,男女都可脫口而出,不再由女人專用了。
【第60句】:【 比花花解語,比玉玉生香】極言婦女美貌多情,像懂話的 花,會生香的玉。成語: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如花似玉。明 代《古今小說》:“新娶得一個渾家,乃東京金梁橋下張待詔 之女,小字如春,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玉。比花花解語,比 玉玉生香。”
【第61句】:【狗腿子】“狗腿子”比喻給有勢力的壞人奔走幫兇的人。“狗腿子”一詞源于一則傳說。 從前,有個為富不仁的財主,他的腿斷了。一個奴才為討好主子歡心,主動要求截下自己的腿,為主人接腿。主人問:“你自己的腿怎么辦呢?”奴才說:“我可以接上一條狗腿?!敝魅擞謫枺骸澳枪返耐扔衷趺崔k呢?”奴才又說:“給它用泥巴捏上一條?!?所以,狗在撒尿時,總要把一條腿翹起來,是怕把那條用泥捏的腿讓尿給沖掉了。 這就是“狗腿子”的來歷。幽默諷刺之深,入木三分。
【第62句】:【手把著頭稍——自領】(歇)頭稍:即頭梢,指頭發。指自己愿意接受。
【第63句】:【王八脖子縮回去/做縮頭烏龜】鱉頭能縮回甲殼。形容畏 縮,后退。成語:畏葸不前。香港電影:“坐了二十年牢,天 天想報仇,報仇的機會到了,又做了縮頭烏龜。”
【第64句】:【 斑鳩嫌樹斑鳩起,樹嫌斑鳩也是斑鳩起】不管是那一方面 不愿意,都是斑鳩離開,樹不動。形容客人與主人之間的不 歡而散。姚雪垠《李自成》:“誰不愿意遵守軍紀,請不要留 在我的大旗下邊。斑鳩嫌樹斑鳩起,任諸位遠走高飛,我決 不相留?!?/p>
【第65句】:人不到死事不完,馬不到死不解鞍
【第66句】:【刀山敢上,火海敢闖】 釋義:形容非常勇敢。 例句:“如果這樣魁梧的小伙子,能碰上一個好樣的帶頭人,準能造就成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英雄好漢……”
【第67句】:【來了龍叫它先抓我】謂出事由我負責?!缎≌f月報》 (1980,2):“要沒有啥大變動,天明就開火。天塌下來我頂 著。來了龍叫他先抓我。咱生就的拿鞭子打牛屁股的手, 誰還能奪下咱的鞭子?”
【第68句】:【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不再有希望,此為人生的大悲哀。 巴金《家》:“人說:哀莫大于心死。我的心早已死了。我不 該再到你們公館里來,打擾你們。”
【第69句】:【家有多嘴公,十個倉廒九個空】(諺)多嘴公:光吃飯不做事或光說空話不務實事的人。倉廒:儲藏糧食的倉庫。指家里有了多嘴公,家道肯定要敗落。
【第70句】:【官高必險】(諺)官位高了,必定有風險。舊指權力傾軋,無過官場,官位越高,越成為傾軋的焦點。 也作官高必險,勢大必傾。 官大有險,樹大招風。
【第71句】:【 手大遮不住天】個人的力量有限,不可能包辦一切。浩 然《艷陽天》:“幾個干部手大遮不過天來,您得給我們出點 主意?!?/p>
【第72句】:【雜癥好醫,吏病難治】(諺)指人體的疾病容易醫治,官吏腐敗的弊病難以革除。
【第73句】:【八十歲學吹手——來不及】(歇)指學某種技藝或從事某項工作為時已晚。
【第74句】:【肚臍上長茵子——心花兒都開了】(歇)茵子:茵陳蒿,別稱茵陳,多年生草本,秋季開黃花。指開心,高興。
【第75句】:【身在福中要知福】(諺)身處在幸福之中,要知道珍惜這幸福生活。 指人必須知足惜福。
【第76句】: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第77句】:【黃袍加身】“黃袍加身”成了通過政變當上皇帝的代名詞,含有貶義,有名不正、不夠光彩的意味。在現實生活中也有用以諷刺盤踞一方的“土皇帝”當政的說法。 那么,“黃袍加身”是怎么回事呢?完全是一出趙匡胤自編自導的政變把戲。公元960年,后周接到邊境緊急戰報:北漢國主和遼國聯合出兵,進犯后周邊境。幼主周恭帝(只有七歲)命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前往應敵。趙匡胤立刻調兵遣將,和弟弟趙匡義、親信謀士趙普一同帶領大軍從汴京出發。大軍開出京城四十里,到了陳橋驛,趙匡胤命令將士就地扎營休息。 在陳橋驛宿營時,一些將領聚集在一起議論說:“皇七年紀那么小,我們拼死拼活去打仗,他也不會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擁立趙點檢做皇帝吧!” 這種意見很快傳遍全營,將士們一齊擁到趙匡胤住的驛館。 趙匡胤起床后,見外邊集聚著這么多將士,還沒來得及問話,幾個人把早已準備的一件黃袍,披在他的身上,大伙跪地高呼“萬歲!” 汴京城里有石守信、王審騎等人做內應,沒費多大勁就控制了京城。將領們把大臣范質、王溥等叫到趙匡胤的住處。趙匡胤一見他們的面,就裝出為難的樣子說:“世宗對我恩重如山,現在我被將士逼成這個樣子,你們看怎么辦才好?”范質等吞吞吐吐不知該怎么回答好。這時有個將領聲色俱厲地喊道:“今天大家一定要請點檢當天子!”范質、王溥等嚇得趕快給趙匡胤下跪。 周恭帝被迫讓位,趙匡胤即皇帝位,國號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史稱北宋。這一事件史稱“陳橋兵變”。
【第78句】:【千死萬死,不過一死】(諺)千種死法,萬種死法,無非就是要了這條命。指人到走投無路、萬般無奈時,只有一死了之。 也作干死萬死,終須一死。 干死萬死,左右一死。 千死萬死,總是一死。
【第79句】:【人不親行親】(諺)行(hang):行業。指同一行業的人,在情感上總是相親的。
【第80句】:【給個棒槌認作針】針、真同音,兼指認真。意即沒有眼 力,信以為真。清代《紅樓夢》:“我哪里管的上這些事來! 見識又淺,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給個棒槌,我就拿著認作針 了。”
【第81句】:【不愿文章高天下,只愿文章中試官】 釋義:不求文章寫得好,天下第一,只求被主考官看中。古代科舉考試,只要文章被主考官看中,應試者就能被錄取,登金榜、做大官、享厚祿。 “高”又作“中”。“愿”又作“要”。 例句:其年湘潭縣考試,仲先空受一日辛苦,不曾考得個名字。嘆口氣道:“不愿文章高天下,只愿文章中試官?!?/p>
【第82句】:駿馬的鐵蹄是跑出來的,雄鷹的翅膀是飛出來的,
【第83句】:【 空手套白狼】套,有“設圈套”之意。謂不花本錢而得利。 《天意》:“真的,我這個主編是空手套白狼。懂嗎?誰如果 要上《大全》,想占個頁碼是五千塊錢,半個頁碼是兩千五, 封底上萬?!?/p>
【第84句】:一人吃齋,十人念佛吃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內容。“齋”的本義是“過午不食”,也叫“不非時食”,屬于H{家人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齋”的意義也就轉化為吃素食。原始佛教主張念釋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認為一佛即一切佛,主張念十方三世一切佛。念佛,原指心巾念想、觀想。白凈土宗盛行以來,“念佛”多專指念西方凈土的教主阿彌陀佛,并且推崇持名口念。俗語“一人吃齋,十人念佛”,謂一個人虔誠地信佛修持,身體力行,便能夠帶動許多人向善學法。如《平妖傳》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齋,十人念佛。因這楊巡檢夫妻好道,連這老門公也信心的?!?/p>
【第85句】:【給個熱罐子抱著】讓人感到熱乎乎的。指假意關懷。李 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讓他去體驗,也不過是先給他 個熱罐子抱著,如他不‘改換門庭’,不拿出個積極的行動 來,提干的許諾,也僅僅為畫餅充饑而已。”
【第86句】:【褒彈是買主,喝彩是閑人】(諺)褒:稱贊。彈:彈嫌。指品評貨物好壞的才是真買主,喝彩叫好的往往是幫閑的人。也常借指既肯定優點也指出缺點才是對人真正的關愛。 也作“褒貶是買主,叫好是閑人”。
【第87句】:【好男不吃婚時飯,好女不穿嫁時衣】(諺)好男兒不吃結婚時的現成飯,好女子不穿出嫁時的現成衣。 指有志氣的青年,貴在能獨立生活,不靠祖業,不享現成福。 也作好男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 女人不穿嫁時衣,男兒不吃分時飯。
【第88句】:【無盡藏】“無盡”就是源源不斷,沒有窮盡?!毒S摩詰經·菩薩品》認為,“無盡”是不生不滅的“無為法”。又佛性廣大無窮、妙用無邊,謂之“無盡藏”。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十四說:“德廣難窮,名為無盡;無盡之德,包念曰藏。”此外,華嚴宗認為,生滅無常的現象世界(有為法)也是“無盡”的,叫做“無盡緣起”,如眾生無盡、世間無盡、虛空界無盡等。佛法廣大,要求修行者發愿無盡、布施無盡、持戒無盡乃至博聞無盡?!毒S摩詰經·菩薩品》用“無盡燈”比喻菩薩化導無量眾生,“有法門名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后亦以“無盡藏”泛指事物之無窮盡者。如宋·蘇軾《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李明權)
【第89句】:明月不常圓,彩云容易散
【第90句】:【老貓不在家,耗子上房巴】(諺)耗子:老鼠。貓離開了家,老鼠就張狂得緣墻上房。比喻主管的人不在,下屬人員就失去管束。也指內部失防,就會招來里憂外患。 也作老貓不在家,耗子上屋爬。 老貓不在家,耗子造了反。
【第91句】:【千里眼】喻指人眼光敏銳、看得遠?!扒Ю镅邸痹诠糯荒苁莻€幻想或夸張比喻之詞,現在則變成了現實,天文望遠鏡能觀測到無數個星球。那么,“千里眼”源自哪里呢? 據《魏書。楊播傳》記載,北魏光州刺史楊逸體恤百姓,為政清廉,對貪官污吏恨之入骨。他廣設耳目對下屬進行監督,下屬因公外出時都自帶干糧,再也不敢到處吃請了。他們都說楊逸仿佛長著千里眼,縱使躲進密室收受賄賂,也會被他知道的。
【第92句】:【歪理三千,不如正理一條】(諺)歪理:謬論邪說。指歪理再多,也抵不上一條正理能說服人。
【第93句】:實干能成事,虛心能添智
【第94句】:【脅不沾席】脅,指身體兩邊從腋下至腰上的部分?!懊{不沾席”即不躺下睡覺,形容勤勉刻苦,廢寢忘食。例如明·宋濂《桐江大師行業碑銘》:“師益加奮勵,脅不沾席者數載。朝叩夕咨,所以悟疑辨惑者,無一發遺憾。”此例形容僧人晝夜精進修持。從特定意義來說,僧人定力好的,可以趺坐過夜而“不倒單(床單)”。脅不沾席一語出自脅尊者(梵語波奢)。據說,脅尊者居母胎六十余年才出生,誕生時便須發皓白。他清凈寡欲,將近八十歲時出家學佛法。有年青僧人嘲笑他年老昏庸。脅尊者遂發憤自誓:“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斷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脫,終不以脅而至于席!”從此,他白天誦經,晚上入定,經三年,實現了自己的誓言。時人敬稱他為“脅尊者”。中國禪宗把脅尊者列為“西天二十八祖”中的第十祖。(可參見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建馱羅國》、《付法藏傳》卷五)。(李明權)
【第95句】:【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 釋義:極言人對故鄉的深厚感情。 例句:“‘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吳鉤慨嘆一聲‘想當年咱倆常常頭并頭睡在院里;院里風大沒有蚊子咬,整宵半夜地掏心窩子呀!’”
【第96句】:【貓不死在家里,人不死在外頭】貓在感覺到快要死亡時,則 離家出走。人老了,則希望回到故鄉。海外老六《丫頭你嫩 嫩地嫁了吧》:“貓不死在家里,人不死在外頭。我80歲了, 該回老家了?!?/p>
【第97句】:【桃李滿天下】 釋義:桃李:比喻所栽培的優秀人才。比喻教育培養的學生多,遍布各地。 例句:伍老,你是桃李滿天下,對革命有貢獻的人哪。
【第98句】:【瓜子不飽暖人心/瓜子不大是人心】仁芯,人心諧音。謂招 待菲薄,但情意深厚。周立波《山鄉巨變》:“請你收下,轉交 給他,瓜子不大是人心!要他務必不嫌棄。”
【第99句】:獨樹難擋風,獨柴難燒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