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事事學著主動就是髙貴的體現,智慧的體現。人無剛不立、無柔不和、無戒不定、無定不慧。
【第2句】:【禪心佛語】熱誠與關懷,是最具吸引力的氣質之一。對別人關心體諒,將會獲得相同的回報。別人將會為此種氣質而折服。
【第3句】:走對了路,每段都是精彩的;做對了事,每件都是開心的;愛對了人,每天都是幸福的,
【第4句】:從今以后,愿遁世不見知而不悔,作一齋公齋婆,向廚房灶下安隱過日,今生不敢復作度人妄想。(彭二林)
【第5句】:【禪心佛語】沒有任何的生命,可以在這世界上永久的將自己保持在一種狀態當中。
【第6句】:【禪心佛語】逆境是人生的必修課。想擺脫它,就要勇敢地和它抗爭。期望萬事順遂,乃世之常情,對于厄運,我們更應該懂得如何去品位其中的價值。
【第7句】:【禪心佛語】佛以大圓覺,充滿河沙界,我以顛倒想,出沒生死中,云何以一念,得往生凈土,我造無始業,本從一念生,既從一念生,還從一念滅,生滅滅盡處,則我與佛同。
【第8句】:【禪心佛語】從給孤獨長者的這番述說中,我們便很清楚地看出長者為弘揚佛法的用心所在。
【第9句】:不取眾生所言說,一切有為虛妄事。雖復不依語言道,亦復不著無言說?!度A嚴經》卷二十四,十回向品
【第10句】:生于無生中受生,死于無死中受死。既日無生死,安有受生死者?蓋迷卻自心,而妄見有生死耳。——《天目中峰和尚廣錄》
【第11句】:【佛心禪語】·佛光菜根譚·投人才能深入,付出才能杰出,平凡才能不凡,磨煉才能熟練。
【第12句】:施愛與人,別只為自己著想我們要愛整個世界,愛所有的人;只要心中有愛,一切皆在。
【第13句】:【禪心佛語】人們對物質現象的認識,主要通過兩種渠道:一是通過顏色來認識,一是通過形象來認識。
【第14句】:【禪心佛語】如是學者,不論多寡,乃至一個半個,是為佛教的好現相,舍此而談佛教的教育,如舍舟航而渡大海,可斷言不能矣。
【第15句】:莫以惡小而為之佛說:“不可輕視小惡,小惡也會遭到報應。莫輕視小善,小水滴不斷地落下,最后能灌滿整個瓶子?!?/p>
【第16句】:我見幾家貧了富,幾家富了又還貧。蒿蓬隱著靈芝草,淤泥陷著紫金盆。奉勸人行方便事,得助人時且助人。濟人不在有萬貫,萬貫之人少濟人。
【第17句】:【禪語人生】要經常鞭策自己,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生命的短暫與無常,這樣就會把修行的動力保持下去。
【第18句】:于諸財物中,信財第一勝;于諸滋味中,實語為第一。于諸壽命中,慧命為最勝,如法善修行,能得快樂報?!秳e譯雜阿含經》卷十二
【第19句】:【禪語人生】我們去幫助別人的時候,培養出一種利他的態度是很重要的。這樣的態度不僅對接受幫助的人有益,對給予幫助的人也有好處。
【第20句】:【佛心禪語】不要瞻前顧后。別考慮得太多,否則會造成原本不存在的麻煩。審時度勢,果斷出擊。你沒法改變你拒絕面對遭遇。進步就意味著風險。
【第21句】:所有成佛功德法,悉以回施諸群生。愿令一切皆清凈,到佛莊嚴之彼岸?!度A嚴經》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第22句】:我們每天都在做事,每天也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干擾,讓你不能專注于一個“點”,從而導致一個人的一生,碌碌無為,終無成就。
【第23句】:【佛心禪語】不放逸,自制、自律、有智慧的人,不為瀑流漂蕩,能自作島嶼。
【第24句】:生活的真諦在于寬恕與忘記。寬恕那些值得的人,忘記那些不值得的人。
【第25句】:【禪心佛語】熱烘烘的快樂,會樂極生悲;冷冰冰的痛苦,會苦得無味;人生最好過不苦不樂的中庸生活。
【第26句】:世間人為了財物,造作無量罪業,所以有句話說:“財欲是禍水?!睂W佛應認清:世間財物只是給予人們資生而非典藏,要能提起慈悲心、歡喜心、勇猛心而行善喜舍布施。
【第27句】:【禪語人生】遇到別人不公正的評論,只要不傷及到你個人的尊嚴,那就讓他說去吧。
【第28句】:【禪語人生】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
【第29句】:【圣經文案】77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119:105)
【第30句】:【禪心佛語】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第31句】:萬行法師:愛攜帶著恨,友誼攜帶著敵意,惟有把愛和友誼升華為慈悲才是平衡的,和諧的,永恒的。
【第32句】:【禪心佛語】可是,這個世界在我們眼里看似繁華熱鬧,其實也隱藏著看不見的激流險灘,稍不留意,就會被卷入世俗的大染缸,再也尋不回當初的純真和寧靜。
【第33句】:【禪心佛語】佛境甚深難可測,普示眾生令得入。其心樂小著有者,不能通達佛所悟。若有凈信堅固心,常得親近善知識,一切諸佛與其力,此乃能入如來智。
【第34句】:順其自然并不是消極地去等待,并不是聽從命運的安排,順其自然是尋求生命的平衡。
【第35句】:【禪心佛語】手,放開了才明白擁有時的珍貴;淚,落下了才知道心真的會很痛;心,碎了才了解愛情帶來的苦澀;愛,走了才清楚被愛拋棄的痛楚。
【第36句】: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精神與禪的風采。
【第37句】:土地松軟有水分,莊稼好長;土地硬結,莊稼無收。心也一樣。心地柔軟潤澤,善長靈性之苗;心地硬結緊繃,便缺生氣,與人交往辦事往往障礙重重。
【第38句】:【佛心禪語】佛教小故事,一個人有了煩惱,便去寺廟里求觀音。走進廟里,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這人問:“你是觀音嗎?”
【第39句】:如有情世間、器世間未凈,修治成清凈,莊嚴佛剎行?!洞蟀闳衄F證莊嚴論》
【第40句】:【佛家禪語】要救世,就要做環保——心靈環保、社會環保、地球環保。
【第41句】:【禪心佛語】成功人士大多表現是:謙虛謹慎、居功不傲、不亂評說、忙而不亂、氣度寬宏。
【第42句】:【禪心佛語】內心不妒嫉他人,也不貪婪任何的事物,沒有任何自欲,無論何時,內心都持有那份寧靜,這就是高尚。
【第43句】:若志愿顛倒,獨善修己,便落于小乘,無法成為模范師表;若意念薄弱,朝秦暮楚,雖能知理,卻不得守道、行道。
【第44句】: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所有的眾生包括人和動物,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無限的恩惠,我們要感恩。
【第45句】:不要處處爭強好勝欣賞他人,即是莊嚴自己。如果你老是想贏對方,即使獲勝了,那也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第46句】:青天白日的節義,自暗室屋漏中培來。旋干轉坤的經綸,自臨深履薄處得力。
【第47句】:觀樂作苦想,苦受如劍刺,于不苦不樂,修無常滅想。是則為比丘,正見成就者。寂滅安樂道,住于最后邊,永離諸煩惱,摧伏眾魔軍?!峨s阿含經》卷十七,第467經
【第48句】:【佛家禪語】智慧與煩惱如天平——煩惱多一點,智慧就少一點;煩惱少一點,就增一分智慧。
【第49句】:【禪心佛語】諒人之過,念人之功,助人之短,揚人之長。寬厚待人,嚴于律己,明白至理,處世無敵。
【第50句】:禪,是要我們自我肯定,肯定自心本無一吻,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灑脫淡泊、自在無礙地,把自己的生命走出一片坦蕩晴空。
【第51句】:【禪語人生】原來你沒當我系兄弟。當我是契弟。唔系。我地系一世人兩兄弟吖。
【第52句】:【禪心佛語】內心平靜,才容易專注,同時思維清晰,能夠快速把握外界環境中的各種信息。
【第53句】:【佛心禪語】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么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第54句】:【禪心佛語】出世與入世兩者并立,這才是為人處世和出家學道應該持有的態度。
【第55句】:在物欲橫流的滾滾紅塵中,更需要一份淡泊的心境,謝絕繁華,回歸簡樸。淡定從容的笑對人生。
【第56句】:【佛語摘抄精選】罪從心生,還從心滅,故本善惡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為根本也。(《佛名經》)
【第57句】:我現在為心中有恨的人們開一帖藥方,這帖藥方可以解開恨與怨的心結,那就是——“感恩藥”。
【第58句】:【禪心佛語】常存安靜之心,常存寬容之心,常存善良之心,常存童稚之心。常存此四心,悠然度百春。
【第59句】:【禪語人生】要使生命開花結果,必定要經過患難的洗滌灌溉,經常在安逸的空氣中,反會使生命花朵的枝條,柔弱無力,一遇意外摧折,便會凋落。
【第60句】:【禪語人生】用功的人要善于調和身心,務使心平氣和,無掛無礙,無我無人,行住坐臥,妙合玄機。
【第61句】:【禪心佛語】如果自己不世俗、視野很廣闊,一定會對各種不同的存在懷著包容和理解,對每一個生命懷著善意和柔軟。
【第62句】:始;不要眷念誘惑,這常常是墮落的前奏。許多時刻的成長,靠的不僅僅是時間,而是勤奮與努力;那些虛度的光陰,熄滅的是夢想之火,拼湊的是支離破碎的命運。
【第63句】:當我們受到別人贊美的時候,如果我們謙虛對待的話,我們的福德便會更加增長;當我們受到別人贊美的時候,如果隨之生起我慢的話,我們的福德不久就會消失。
【第64句】:行者諸心、心數起時,反照觀察,不見動轉,以是義故,名為覺意三昧。(隋)智顴《覺意三昧》
【第65句】:【禪心佛語】多歇歇別太累,到時吃按點睡;看上就買甭嫌貴,決不和環境來作對;得空與友聚聚會,既有清醒也有醉;能掙錢會消費,生活才算有滋味。
【第66句】:【禪心佛語】工作就像愛人,雖然有時跟你鬧矛盾,可是天天都要見面。興趣就像情人,雖然讓你激情燃燒,可是不能代替面包。
【第67句】:【禪心佛語】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
【第68句】:一切智道?,F在前,未嘗散亂,是名禪那波羅蜜?!度A嚴經》卷三十七,十地品
【第69句】: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處,即須發大慚愧,生大恐懼。發露陳謝,懺悔前愆。萬不可顧惜體面,隱忍不言,自誑自欺。(民國)弘一《改過經驗談》
【第70句】:【禪心佛語】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
【第71句】:【禪心佛語】沒有人能帶走你的痛苦,也沒有人能搶走你的幸福,痛苦也好,幸福也好,都是內心的感受,只是想不通的煎熬,看開的、看破的自在。
【第72句】:【禪心佛語】當時很多人看到老和尚盤腿端坐在舍利里面,其中一顆甚至連他那長眉毛也看得清清楚楚。那顆舍利現在還藏在舍利塔里。
【第73句】:修行不是在最后一口氣才往生西方,而是當下活生生的往生極樂世界——只要把凡夫心換成慈悲清凈心。
【第74句】:【禪心佛語】人生世間,禍從口出。當護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熾然,燒世間財。惡口熾然,燒七圣財。
【第75句】:【禪語人生】再進一步叫“反忍”,雖然人家對我無理橫加種種事情,我回頭想是我不對,責怪自己,一定是什么什么原因,由我引起來的,這就叫“反忍”。
【第76句】:見到任何事不動念,就像鏡子照物不留痕跡。功夫在這個地方做,就叫做“照見五蘊皆空”。
【第77句】: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夢中何必爭人我,放下身心見乾坤?!秲糇谝x》
【第78句】: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雜阿含經》卷九,第239經
【第79句】:任何經驗和智慧,不論是自己的還是別人教會的,既不能照搬也不要當成包袱背。在任何時候,都要開動腦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第80句】:如果一個小孩看見一塊美味的蛋糕,他會毫不猶豫地表達出來;但我們這些成年人,總會因“面子”的事,反而不能自在地生活在當下。
【第81句】:最初如果沒有在聞思上下功夫,就會流人黑暗迷蒙之禪定。(宋)岡波巴《寶蔓集》
【第82句】: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當你感到迷惑時,并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第83句】:人際關系最美的形態,就在一個“和”字,和也可以說是“愛敬”之意。
【第84句】:選擇與放棄決定著你的生命。人生的不幸不在于身陷困惑,而在于不知道已身陷困惑。
【第85句】:【禪語人生】下輩子,你和誰過我不管,但是,這輩子,和我一起過吧,你會幸福的,我保證。
【第86句】:“南無阿彌陀佛”佛旗在我心中高高飄揚,阿彌陀佛以此宣示他的主權存在,閻羅、魔軍不敢進犯一步,何其安樂自在。
【第87句】:【禪心佛語】人的威望不可能一天樹立起來,人的聲望更要用畢生的德行來養護。
【第88句】:【禪語人生】約定是緣。你和他(她)約定再相伴來生。奈何橋上,不肯接過孟婆顫巍巍遞給你的那碗迷魂湯,堅持等到與他(她)同赴陰曹,直到相伴托生。
【第89句】:爭只能“為善競爭”、“與時日競爭”——一日爭的對象從自我投射到別人身上時,爭就成為一個很不安的字,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第90句】:【禪心佛語】佛說:愛是一盞燈,照亮別人,也溫暖自己。捧一顆愛心上路的人,一生也都將在愛里。
【第91句】: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維摩經》卷中,觀眾生品
【第92句】:譬如鉆二木,風吹生彼火,火生剎那間,而復燒二木。正觀亦如是,能生于慧根,生彼一剎那,還復燒正觀?!洞髮毞e經》卷八十八,摩訶迦葉會
【第93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準備結婚的話,告訴你一句非常重要的「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對方的缺點,世界上沒有絕對圓滿的,只是來自于無限的容忍與互相尊重。
【第94句】:【禪語人生】心理提示:人生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感恩;第二件事,就是結緣。人生要邁兩道坎:情與錢。
【第95句】:【禪語人生】于一法中,而生種種見,如此功業,由行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證,無有是處。
【第96句】:那種極其困難的環境中,人生樂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況下,人生也絕不會只有痛苦。這就是我悟出的禪機。
【第97句】:【禪心佛語】當你的心充滿祥和,人到哪里都一樣歡喜自在;當你的心充滿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見到真理。
【第98句】:佛設教在人間,是要教育人群;不脫離人群生活,才能發揮教育的功能,因此,佛教一定要配合時代背景,順應實際生活。
【第99句】:【禪心佛語】若以善心說話、身行,則安樂隨著其人,猶如影隨形一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