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賞酒不吃吃罰酒】見“敬酒不吃吃罰酒”。
【第2句】:【恨不得生出一百張口來】(慣)形容被人懷疑,急切想分辯清楚。 也作“恨不得長出一百張嘴來”。
【第3句】:【金磚掉在井里——早晚得撈上來】(歇)指財物遲早會得到。也比喻問題遲早會得到解決。
【第4句】:【敢開高價口,必有識貨人】
【第5句】:【羊上狼不上,馬跳猴不跳】(慣)形容心不齊,步調不一致。
【第6句】:【不吃一塹,不長一智】
【第7句】:【扛起竹竿進城——不曉得轉彎】(歇)比喻人不知道變通。
【第8句】:【討便宜處失便宜】(諺)討別人的便宜,結果往往是被別人占了便宜,自己反倒吃了虧。誡人不可有貪占便宜的念頭和行為。
【第9句】:【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第10句】:【有志者事竟成】(諺)竟:終究。 有志氣的人,事業終究會獲得成功。指事業的成功,全在于人的立志,和能否始終不渝,堅持到底。
【第11句】:【唱高調】(慣)比喻說不切實際、實現不了或根本不打箅去實踐的漂亮話。
【第12句】:【呆子有呆福】(諺)指呆笨的人心眼單一平實,往往有福氣交好運。 也作“憨人自有憨福”。
【第13句】:【樹老心空,人老顛冬】
【第14句】:【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第15句】:【逼著姑娘上轎】(慣)比喻硬逼別人做不愿做的事。
【第16句】:【雨不大,淋濕衣裳;事兒不大,惱斷心腸】
【第17句】:【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洋溝里就是棺材】(慣)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指人未得善終。也指只管眼前,不管以后會發生什么事。
【第18句】:【煙不出火不進】(慣)形容人不表白自己心里想的事。也形容人老實或窩囊。
【第19句】:【花開花落節氣定,時來運轉命安排】
【第20句】:【吃個雞蛋還得挑四棱的】(慣)棱:棱角。形容過分挑剔苛求。
【第21句】:【神仙下凡,先問土地】
【第22句】:【人不傷心不落淚】(諺)傷心:內心痛苦。指人痛哭落淚,是感情受到傷害的表現。
【第23句】:【有理言自壯,負屈聲必高】(諺)占理的人說話自然理直氣壯,含冤的人叫屈必定聲高氣急。 指情緒激動的人,言語自然也隨之激烈。
【第24句】:【文不文,武不武】(慣)文不能文,武不能武。形容人沒有一點兒本事。 也作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 文不能提筆,武不能捉刀。
【第25句】:【請神容易送神難】(諺)把神請來不難,把神送走卻不容易。比喻請人容易,把人打發走卻很難。 也作“接神容易送神難”。
【第26句】:【風里楊花——滾上滾下】(歇)本指楊花隨風上下翻滾,轉指人感情、態度等變來變去。
【第27句】:【一腳高,一腳低】見“高一腳,低一腳”。
【第28句】:【兵對兵,將對將】(慣)指較量的雙方勢均力敵。
【第29句】:【揭瘡疤】(慣)比喻揭露別人過去的錯誤或隱私。 也作揭痛瘡。 揭傷疤。
【第30句】:【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諺)火車憑著車頭的帶動,。才能飛速前進。比喻堅強的、有能力的領導班子是帶領群眾走向勝利的關鍵。
【第31句】:【削尖了腦袋向里鉆】(慣)諷刺人不擇手段地鉆營。
【第32句】:【穿衣戴帽,各有一好】
【第33句】:【銅鈴打鼓——另有音】(歇)本指用銅鈴打鼓,除了鼓聲,還有鈴聲;轉喻話里有話,另有用意。
【第34句】:【砍柴刀刮臉——懸乎】(歇)指危險或不保險。
【第35句】:【執牛耳】(慣)古代諸侯歃血為盟時,主盟者親手割牛耳取血。比喻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
【第36句】:【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諺)小節:生活中的小事。指能成就大事業的人,不拘泥于生活上的細枝末節。
【第37句】:【促風暴雨,不入寡婦之門】
【第38句】:【費力不討好】見“吃力不討好”。
【第39句】:【明人不待細講】(諺)明人:悟性很高的人。對明人講話,點到為止,不必啰嗦重復。 也作明人不必細說。 明人不消細說。 明白人不用多費話。
【第40句】:【鳥過留聲,人過留名】
【第41句】:【小時不禁壓,到老沒結煞】
【第42句】:【家寬出少年】(諺)寬:經濟寬裕。指家庭經濟富裕的人,不受困苦的折磨,即使年歲大,也會顯得年輕。
【第43句】:【透口風】見“露口風”。
【第44句】:【吃一塹,長一智】
【第45句】:【人有失錯,馬有失蹄】
【第46句】:【戴著烏紗彈棉花——有弓之臣】(歇)弓:舊法彈棉花用的弓形工具,諧“功”。譏諷人自以為有功。
【第47句】:【求人不如求己】(諺)指求助于別人,不如自己努力來得可靠。
【第48句】:【三錢兒油,倆錢兒醋】(慣)比喻很小的事情。
【第49句】:【好借債,窮得快】(諺)喜歡借債的人,借得容易花得快,加上付出的利息,必然很快變窮。指生活中寧可艱苦度日,不可輕易借債。
【第50句】:【恩將恩報,仇將仇報】(諺)人有恩惠于我,我定當用恩惠去報答他。指有恩報恩,有仇報仇,這才是恩怨分明的大丈夫作風。
【第51句】:【草入牛口——其命不久】(歇)指身陷絕境,性命難保。
【第52句】:【牛食如澆,羊食如燒】
【第53句】:【出風頭】(慣)指出頭露面,顯示或炫耀自己的才能。
【第54句】:【瓶口扎得住,人口扎不住】(諺)瓶口可以封住,人嘴卻無法封住。 指人們總是要評論是非,傳播消息。 也作“瓶口易扎,人口難封”。
【第55句】:【烹牛而不鹽,敗其所為也】
【第56句】:【人多一技有益,物裕一備有用】(諺)人多掌握一種技能,總是有好處的;器物能多準備一件,總有用得著的。指人的本事不嫌多,物的備件不可少。
【第57句】:【一世破婚三世窮】(諺)指破壞他人婚姻的人,必遭三代受窮的報應。
【第58句】:【要取驪龍項下珠,先須打點降龍手】
【第59句】:【躲了雷公,遇了霹靂】
【第60句】:【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第61句】:【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看門道】見“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
【第62句】:【妍皮不裹癡骨】(諺)妍:美麗。指人的長相俊秀,天資必定也聰敏。
【第63句】:【朋柴火焰大,人多主意高】(諺)朋柴:柴火堆。柴多了燃燒起來火焰就高,人多了討論出的計謀就妙。指人多智廣。
【第64句】:【臘七臘八,凍掉下巴】
【第65句】:【小財不去,大財不來】
【第66句】:【六臘不交兵】(諺)六臘:農歷的六月和臘月。交兵:出兵打仗。指六月大熱,臘月大寒,對交兵的雙方都不便。
【第67句】:【腦袋上沒疤拉,屁股上沒癤子】(慣)比喻沒有辮子可抓,沒有短處可指摘。
【第68句】:【眼睛里冒火】(慣)形容人極其憤怒的樣子。 也作“眼睛竄火苗子”。
【第69句】:【爹死娘嫁人——各人管各人】(歇)指各人自己管自己,各走各的路。 也作“爹走娘嫁人——各人管各人”。
【第70句】:【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慣)l形容人驕傲自大,目中無人。2指人自私,光為自己著想,不顧別人。
【第71句】:【要的般般有,才是買賣】
【第72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第73句】:【炒下豆子眾人吃,打爛炒鍋一人賠】(慣)比喻好事人人有份,禍事一人承擔。 也作炒豆大伙吃,炸鍋一人擔。 炒豆大伙吃,炸鍋一個人的事。
【第74句】:【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第75句】:【酒亂性,色迷人】
【第76句】:【八十歲學吹手——來不及】(歇)指學某種技藝或從事某項工作為時已晚。
【第77句】:【棋局既開,終有了時】
【第78句】:【廟門口的獅子——是石】(歇)石:諧“實”。指事情屬實。
【第79句】:【三行鼻涕兩行淚】(慣)形容哭得很傷心。 也作三行鼻涕,兩行眼淚。 三行鼻涕二串淚。
【第80句】:【還債容易還情難】(諺)情:人情。指人際間的情誼比錢財更寶貴。
【第81句】:【胳膊兒往外撇】(慣)比喻說話、做事向著外人。 也作胳膊肘往外拐。 胳膊肘朝外扭。 胳膊肘往外彎。
【第82句】:【叫化子丟拐棍——受狗氣】見“抄化子不見拐棒兒——受狗的氣”。
【第83句】:【天下官管天下事】(諺)天下:國家。國家設置官員,就是讓他們管理國家事務。指盡職盡責管理國家事務,是官員的本分。
【第84句】:【放著他的,擱著我的】(慣)指把當時的情況放下不說,以后再看結果。
【第85句】:【破鞋,提不起來】
【第86句】:【打黑槍】(慣)指在暗處向人開槍射擊。 也作“打冷槍”。
【第87句】:【心肝跌進肚里頭】(慣)指終于放下心來。 也作“心放在肚子里”。
【第88句】:【無禁無忌,黃金鋪地】
【第89句】:【求爺爺告奶奶】(慣)形容到處低三下四地向人求助。 也作求爹爹告奶奶。 求爹爹拜奶奶。
【第90句】:【小兒欲得安,無過饑與寒】(諺)要想讓小兒平安,最好的辦法是不讓他吃得過飽,穿得過暖。指經常讓小孩受點饑寒,反而會少生疾病。
【第91句】:【繳白卷】見“交白卷”。
【第92句】:【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第93句】:【戲有戲德,臺有臺規】(諺)戲劇演員要有藝德,臺上表演要有臺規。指戲劇表演一要有道德規范,二要有嚴格規程。
【第94句】:【拆穿西洋鏡】見“戳穿西洋鏡”。
【第95句】:【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第96句】:【九個月長蟲吃耗子,三個月耗子吃長蟲】
【第97句】:【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
【第98句】:【神仙也有打盹時】(諺)打盹(dun):打瞌睡。神仙也有迷糊的時候。比喻即使是精明不過的人,也免不了有疏忽、失算的時候。
【第99句】:【人急了造反,狗急了跳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