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小紅的媽媽和奶奶常拌嘴,她的爸爸在夾縫中來回圓場。她的奶奶說她爸是“墻頭草,隨風倒,哪邊有利哪邊靠”,她的媽媽則數落她爸是“和稀泥兒,不是正經人兒”。(河南·南陽)
【第2句】:【先到長安為君,后到長安為臣】(諺)長安:漢.唐帝王古都。在政權爭奪的年代,誰先占領都城的就是君,后到的就稱臣。指凡事有個先來后到,后到者要讓先來者。
【第3句】:【管山的燒柴,管河的吃水】(諺)管山的有柴燒,管河的有水吃。指掌管哪一行業,就靠哪一行業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也作“管山吃山,管水吃水”。
【第4句】:【能叫掙死牛,不叫打住車】(諺)在坎坷的坡路上,寧可把牛累死,也不能讓車打住不前進。比喻人寧可心力交瘁,付出生命,也不能使事業中途而廢。
【第5句】:【鑿四方眼兒】(慣)形容為人死板,不知變通。
【第6句】:【 為別人的豆子,炒爛自己的鍋】為幫助別人,犧牲了自己的 利益。張恨水《夜深沉》:“您早知道我是個熱心的人 吧!……就為了這一點,常常為著別人的豆子,炸了自己的 鍋?!?/p>
【第7句】:騎驢背口袋——白費力
【第8句】:【黃花閨女】人們習慣地把沒有出嫁的女子稱為“黃花閨女”,它源自南北朝時期的宋武帝時代。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有位女兒壽陽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宮里玩累了,便躺臥在宮殿的檐下,當時正逢梅花盛開,一陣風過去,梅花片片飛落,有幾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額頭。梅花漬染,留下斑斑花痕,壽陽公主被襯得更加嬌柔嫵媚,宮女們見狀,都忍不住驚呼起來。從此,愛美的壽陽公主就常將梅花貼在前額。壽陽公主這種打扮被人稱為“梅花妝”。但梅花是有季節性的,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設法采集其他黃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妝。這種粉料,人們便叫它“花黃”或“額花”。梅花妝在宮內普遍采用,不久便流傳到民間?!赌咎m辭》里的花木蘭,從軍返家以后,立即卸下戎裝,“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梅花妝已經普及到了平民百姓,風行南北朝。因為梅花妝的粉料是黃色的,采取這種妝飾的人一般都是少女,而等到她們出嫁以后,就要改變裝束,另作一番打扮。因此,人們便習慣地將未婚女子稱作“黃花閨女”,至今未變。
【第9句】:張叔叔家養著一條狗,夜里不論左鄰右舍有什么動靜它都叫。李嬸夸它是一只好狗,說“好漢顧三村,好狗顧三鄰”。(河北·永年)
【第10句】:【哪里跌倒哪里爬】釋義:在什么地方受挫折,就在什么地方克服困難,爭取成功。例句:“養豬衛星”雖然丟了丑,可衛治國并沒泄了氣。他想:哪里跌倒哪里爬。他決心再放個“衛星”,以挽回面子。
【第11句】:【 閻王不嫌小鬼瘦】貪婪榨取。類似的:老虎不嫌黃羊瘦/ 黃鼠狼不嫌小雞瘦。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閻王不嫌鬼 瘦,虱子也不嫌我們的血苦。”
【第12句】:【接香火】(慣)指有了子孫后代。 也作“接續香煙”。
【第13句】:冬天滾雪球——越滾越大
【第14句】:錯把泥胎當真佛——迷心作怪(迷信作怪)
【第15句】:【擺長蛇陣】(慣)長蛇陣:古時作戰常用的一種陣法,隊伍按一字長條形排列。比喻排長隊。
【第16句】:【馬尾巴搓繩,合不了股】合不到一起,不能協作。成語:格 格不入。劉江《太行風云》:“當下就把互助組挑拆了個七叮 八當,五零四散。真是馬尾巴搓繩,合不了股兒?!?/p>
【第17句】:【私下演了官場用】(諺)指在私下里演練熟了,到公眾場合使用起來就會運用自如。 也作“私場演,官場用”。
【第18句】:【 打人不打臉,罵人別揭短】吵架也不能失去控制,不能欺 人太甚。孫犁《風云初記》:“打人別打臉,罵人別揭短。誰 不知我們,我們臟,我們自己兜著,沾不到你的身上去!”
【第19句】:【人面虎狼心】(慣)形容人外表慈善,內心兇狠。
【第20句】:【公眾馬,公眾騎】見“大家馬兒大家騎”。
【第21句】:肚里吞金——有內才(財)
【第22句】:人上一百,五顏六色;人上一千,樣樣都全。
【第23句】:驢騎后,馬騎前,騾子騎在正中間。
【第24句】:手電筒朝外——專照別人,不照自己
【第25句】:【表壯不如里壯】釋義:事物的外表強壯不如事物的內里強壯。也可以比喻妻子善于持家,比男子更重要。例句:“嫂嫂是個精細的人,不必用武松多說。我哥哥為人質樸,全靠嫂嫂做主看覷他。常言道:‘表壯不如里壯?!┥┌训眉叶?,我哥哥煩惱做甚么?……”
【第26句】:【一根線上拴的螞蚱】釋義:互有聯系,誰也跑不脫。例句:“咱倆是一根線上拴的螞蚱,到時蹦不了我,也跑不了你?!?/p>
【第27句】:【剃頭挑子一頭熱】這條俗語的意思是比喻做事情一方愿意,另一方冷淡,也叫“一廂情愿”。為什么這么說呢?在過去,不僅有固定的理發店,還有走街串巷的流動理發師。所謂“剃頭挑子一頭熱”,是因為當時剃頭的工具全部用扁擔挑著。一頭是紅漆長方凳,供顧客坐著理發用,是涼的一頭。凳腿間夾置三個小抽屜:最上一個是放錢的,錢從凳面上開的小長方孔里塞進去的,就好像公交車上的投幣箱一樣。第二第三個抽屜分別放置圍布、刀、剪之類工具。另一頭是個高長圓籠,里面底部放一小火爐,是熱的一頭。上面放置一個大沿的黃銅盆.水總是保持著一定的熱度,供顧客洗頭。圓籠下邊三條腿,其中一條腿向上延伸成旗桿,桿兒上掛鋼刀布和手巾。如今,這種挑著擔子剃頭的已經很難見到了。故而,民間有句歇后語“剃頭挑子——一頭熱”現在還常用,如一方熱戀,另一方冷淡,被人稱為“剃頭挑子——一頭熱”。也就是單戀了。
【第28句】:屬玫瑰的——刺兒多
【第29句】:方字比萬字——差一點;多一點
【第30句】:人上一百,武藝皆全。
【第31句】:【鴨子不吃癟稻——肚里有食】(歇)癟:不飽滿。指人不吃差一些的食物,是因為肚子不餓。
【第32句】:暑假里,天落了小雨。放假在家的姐姐拿著鋤頭,卻不知道鋤什么地好。奶奶說:“傻丫頭,濕鋤豆,干鋤花,下個小雨鋤芝麻。還是鋤芝麻去吧!”(河南·鄧州)
【第33句】:【雞子里頭算出四兩骨】(慣)比喻十分吝嗇,極能算計。
【第34句】:【鍋里煮娃娃——熟人熟食】(歇)本指被煮熟的食品,轉指熟識的人。
【第35句】:小聰長得又瘦又小,可每頓飯準頂個大人吃的。他媽媽說:“你小磨不大怪砸麩子哩!”(河南·商水)
【第36句】:鵝毛落水——漂浮
【第37句】:【螞蚱掉腿照樣蹦】指受點傷沒有關系。馬烽《劉胡蘭 傳》:“螞蚱掉了條大腿還照樣歡蹦亂跳哩!狗咬了幾口,有 啥要緊!”
【第38句】:鄰院的老爺爺去世了,我夜晚不敢出門。哥哥說:“人死如燈滅??蓜e信神信鬼的,自己嚇自己!”(河南·太康)
【第39句】:八月十五桂花香——花好月圓
【第40句】:【八月十五云遮月,來歲元宵雪打燈】(諺)元宵:農歷正月十五晚為元宵節,也稱燈節。今年的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要是云層遮住月亮,明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就要下雪。指中秋節和元宵節的云雨天氣是相互關聯的。
【第41句】:【和氣生財】(諺)指待人和氣,彬彬有禮,自然就能得到顧客的滿意,生意好,多賺錢。為商業場中的常語。
【第42句】:【 有話說話,有理講理】好好講理,不要爭吵。浩然《艷陽 天》:“不要急,不要喊,咱們有話說話,有理講理?!?/p>
【第43句】:【寺破僧丑,也看佛面】(諺)縱然看不上破爛的寺院和丑陋的和尚,也應該看在佛祖的面上照顧他們。 比喻瞧不起當事人,也應顧及與他有關的人的情面。
【第44句】:【出風頭】(慣)指出頭露面,顯示或炫耀自己的才能。
【第45句】:叔叔干活時,哪活輕搶著干哪活。爸爸沖著他說:“看來,你就是下油鍋也得看看那個地方冒泡不冒泡??!”(湖北·京山)
【第46句】:嘴巴里含冰棍——說話冷淡
【第47句】:兔子上樹——趕急了
【第48句】:【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釋義:應該由當家人主事。也借指集體中要有領導,辦事要有負責人,不能亂當家。例句:“家有干口,主事一人。有你男人在場,叫你做什么?走吧走吧!”
【第49句】:【不知天高地厚】(慣)語本《韓詩外傳》卷八“臣終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終身踐地不知地之厚也”。 1形容人狂妄無知,盲目自大。 2比喻人不諳世事,沒有處世經驗。 也作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不曉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第50句】:【糠菜半年糧】(慣)指生活貧寒,一年中有半年吃糠咽菜。
【第51句】:【 不幫和尚,不幫尼姑】謂不介入,保持中立。韓志君等《古 船·女人和網》:“得,我不幫尼姑,不幫和尚。你們兩家斗 法,別把我也扯進去?!?/p>
【第52句】:【放空炮】釋義:比喻說空話、大話。例句:這些文章,從量的方面來說,要比專業寫作者所寫的不知多多少倍;從質的方面來說,大部分說的是心里話,放空炮的很少。
【第53句】:【手無縛雞之力】沒有氣力,軟弱無能。老舍《四世同堂》: “我不考慮那個!我手無縛雞之力,不能去殺敵雪恥,我只 能臨危不茍,兒子怎死,我怎么陪著。”
【第54句】:【 鳥靠翅膀獸靠腿,人靠智慧魚靠尾】動物的生存都有所憑 借,強調人要有智慧。智慧決定了人的差別。劉彥林《春風 得意》:“烏靠翅膀獸靠腿,人靠智慧魚靠尾。干四化要憑真 才實學,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樣濫竽充數?!?/p>
【第55句】:【山高皇帝遠】(諺)指在遠隔千山萬水的偏遠地方,中央的權力難以達到,任憑地方勢力各自為政,難以制約。也指邪惡橫行,百姓無處鳴冤。 也作“天高皇帝遠”。
【第56句】:【水平不流,人平不言】釋義:人遇到不公平的事,才出面講話。例句:常言道:水平不流,人平不言。這些閑漢替過遷衙門打點使錢,亦是有所利而為之。若是得利均分,倒也和其光而同其塵了。
【第57句】:萬人萬雙手,拖著泰山走。
【第58句】:我們靖城有一種名吃——蟹黃湯包。一位老大爺剛吃完,抹著嘴說:“這湯包鮮得打嘴巴子也不會丟碗?。 保ńK·靖江)
【第59句】:【東溝犁,西溝耙】釋義:比喻說話或做事缺乏計劃,沒有頭緒。例句:金蓮道:“他就惱,我也不怕他。看不上那三等兒九假的。正經姐姐分付的曲兒不教唱,且東溝犁西溝耙,支使的個小王八子亂哄哄的,不知依哪個的是?!?/p>
【第60句】:課堂上,陳老師聽一個同學回答完問題后說:“你呀,懂是懂,就是滿肚子蝴蝶飛不出來?!保◤V東·廣州)
【第61句】:【端公盆,說公理】(慣)指主持公道,說公平合理的話。
【第62句】:【千里眼,順風耳】比喻看得遠,聽得細,消息靈通。韓志 君等《古船·女人和網》:“你媳婦又不是千里眼、順風耳,她 哪兒會知道!”
【第63句】:【無記名投票】現在,我國選舉制度規定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選舉。本來是將寫好的選票輕輕放入投票箱內,為什么非要“投票”呢?原來,“無記名投票”是舶來品,出自意大利語“球”。公元五世紀,古希臘、羅馬在選舉時,人們用“球”代替選票進行投票。投票時選民將小球投入一個特別的箱內,并事先約定球分兩色,白色表示同意,黑色表示反對。 1884年后,美國也采取這種投票方式,但并不限于小球,有時也用蠶豆或玉米粒代替。這種選舉方式,自然要投。后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無記名投票。如今又產生了電子表決器,仍舊叫投票表決。
【第64句】:出勁長勁,歇著沒勁。
【第65句】:【房上的草——哪邊刮風哪邊倒】(歇)比喻人左右搖擺,哪邊勢力大就靠向哪邊。 也作“風吹墻頭草——東吹西倒,西吹東倒”。
【第66句】:【城隍廟的鼓槌——一對】(歇)本指鼓槌成對,轉指青年男女相般配。也指人品、能力等相當。
【第67句】:媽媽又做面條,弟弟一看便說:“又是面條,我不吃。”媽媽說:“芝麻稈喂驢——吃不吃讓到?!保ê幽稀っ陉枺?/p>
【第68句】:城樓上的衛兵——高守(手)
【第69句】:【酒肉朋友,柴米夫妻】見“柴米夫妻,酒肉朋友”。
【第70句】:【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釋義:借指有辦法對付對方。例句:“俗語說:‘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t軍要來,總有他們的辦法?!?/p>
【第71句】:樹上擱油瓶——好險;冒險;危險
【第72句】:【少不舍力,老不舍心】見“老不舍心,少不舍力”。
【第73句】:背棄祖國的人,如同失去森林的夜鶯。
【第74句】:打擺子———時冷一時熱
【第75句】:【拿香供敬神,也該認準廟門】釋義:比喻要認準對象,不要找錯了人。例句:你太會投機了!你當了一輩子狗頭軍師!你拿香供敬神,也該認準廟門?。?/p>
【第76句】:【開弓沒有回頭箭】謂無法改變,無法收回。王朔《編輯部 的故事》:“真不后悔?開弓沒有回頭箭。”
【第77句】:【勿謂尺五,后且不補】(諺)不要認為裂縫只有一尺五寸,要是任其發展下去,就會無法彌補。比喻微小的問題不及時解決,釀成大禍就后悔不及。
【第78句】:【強扭的瓜不甜】(諺)比喻用高壓手段強迫人去做事情,不會有美滿的效果。多用在男女婚姻上。 也作強扭的瓜兒不香甜,強迫的婚事不和美。 強擰的瓜不甜,強拔的苗不長。
【第79句】:小弟弟成天到處亂跑,爬高上低的,誰說也不聽。上了幼兒園卻很守規矩,樂得奶奶打趣說:“男服學堂女服嫁,放牛娃服的是主人家?!保ê薄は宸?/p>
【第80句】:閻羅王的梯子一鬼上
【第81句】:【賊人膽底虛】(諺)指盜賊往往心虛膽怯。 也作“賊人心膽虛”。
【第82句】:【 真金不怕火煉】謂經得起考驗。西戎《糾紛》:“我說你們 呀,不要管人們說長道短的,只要把活兒做好,任務完成,擺 出成績來,叫他們盡管說,真金不怕火煉,到那陣,叫他們想 挑毛病也沒嘴說了!”
【第83句】:【夠不著房檐怨地矮】(慣)比喻做不成事情不從自身找原因,而是埋怨客觀條件不好。
【第84句】:逼著烏龜伸腦袋——越逼越不行
【第85句】:【幫倒忙】(慣)指原本想來幫忙,實際是給人添亂。
【第86句】:【 一人拼命,萬夫莫當】人把生死置之度外,則能勇猛異常, 不可抵擋?;蛘f:一人拼命,眾人莫敵。清代《紅樓夢》:“地 下的人雖多,哪里擋得住。自古說的:一人拼命,萬夫莫 當?!?/p>
【第87句】:【巧媳婦不怕挑剔婆】(諺)指媳婦心靈手巧,就不怕婆婆百般挑剔。常比喻商場或服務行業,只要服務周到,就能使顧客滿意,無可挑剔。
【第88句】:【開口告人難上難】(諺)告人:求人。指張嘴求人是非常為難的事。 也作“開口求人難”。
【第89句】:【好吃的菜,不撂筷人】人喜歡吃好的,沒有例外。謂人人 向往好事。申躍中《掛紅燈》:“朱青又勸他喝酒,吃菜。常 言道:好吃的菜,不撂筷?!?/p>
【第90句】:【鐵石心腸也落淚】形容感人之深,令人掉淚。香港唐人 《金陵春夢》:“男女老少哭聲震天,喊聲動地,十里之外都能 聽到,鐵石心腸也得落淚?!?/p>
【第91句】:郵包上吊笤帚——威信掃地
【第92句】:我看書時,一會兒去拿餅干吃,一會兒又去吃蘋果。爸爸說:“你尖尖壇子站不穩,屁股尖尖坐不住?!蔽衣犃粟s緊認真看書,不再跑東跑西了。(江蘇·如東)
【第93句】:狗咬雷公——惹天禍
【第94句】:【治瘡不能怕剜肉】救急不能心疼好東西。成語:挖肉補 瘡。李準《不能走那條路》:“我想著‘想治瘡不能怕挖肉’, 賣!就想起了賣地。”
【第95句】:【敬神如神在】(諺)拜神就要恭敬得如同神真的在一樣。指舉行祭神儀式要誠心誠意。
【第96句】:【遇難成祥,逢兇化吉】見“逢兇化吉,遇難呈祥”。
【第97句】:我吃飯的時候直掉米粒,媽媽說:“你下巴上有洞啊,怎么一個勁兒漏飯?”(河北·新樂)
【第98句】:棺材里伸手——死要錢;死不要臉
【第99句】:手插魚籃——避不得腥
上一篇:佛的正能量的文案-心靈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