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世界,從來就不是扁的,曾經,有人說是,人們也就:是。
【第2句】:【佛心禪語】參問之要在專一,不強作為,只守本分,須根腳有透脫處,明見本來面目。
【第3句】:【禪心佛語】敢于發問,問出智慧;長于聽聞,聞出對話;善于溝通,談出共識;勇于思考,想出創意;受于鍛鏈,磨出實力;安于靜修,修出道德。
【第4句】:【禪心佛語】如果沒有隨緣的心態,要求事事都隨己愿,那么任何環境都不可能滿足你。
【第5句】: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但是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一《筠州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第6句】:【佛學大師經典文案】存在即合理,世態人情像春暖花開一樣自然怎樣看待生活中惱人的人和事?佛日:一切法、一切人皆自然。-《佛說維摩詰經》
【第7句】:【禪心佛語】釋尊曾經談及憤怒的破壞力。當一個人生氣時,會有七件事情降臨在他身上。
【第8句】:千學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練。久住坡,不嫌陡。馬看牙板,人看言行。不經冬寒,不知春暖。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第9句】:【禪心佛語】“無”是針對“有”而言的,世人太重視“有”,因而忽略了“無”,殊不知,“有”也是從“無”中來的。
【第10句】:謗身,身是色;謗意,意無形。四色法空,無形無造,何所受謗毀者?《佛說法華三昧經》
【第11句】:念佛持咒禪般舟三昧父,大悲無生母,一切諸如來,從是二法生。(古印度
【第12句】:【禪語人生】在各類輝煌敘事的背后,臺灣民眾也注重審視榮景背后的隱憂。
【第13句】:出家正業正戒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后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佛遺教經》
【第14句】:一分善念一分福,善多福隆,居地吉祥。我們應該學習佛的慈悲,實行佛的教法,做到受施者得實惠,布施者得安樂,才不失“予樂拔苦”的真義。
【第15句】:有些人總在你需要的時候有空,有些人總在你需要的時候很忙。前者總是跟著你對點,后者總是讓你跟著對點。
【第16句】: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想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量,在更大程度上獲得社會的認可。
【第17句】:別人罵你、批評你的時候,是冒著作惡、折損福德的危險來提醒你要積福,你應該自我反省,向他致敬,感激他的大恩大德。
【第18句】:【禪語人生】雨水落下來是因為天空無法承受它的重量,眼淚掉下來是因為心再也無法承受那樣的傷痛。
【第19句】:【禪語人生】鎮定,再鎮定。當尷尬突然出現的時候,瞬間的臉紅雖然在所難免,但絕對不能心里慌亂。那樣既無補于事,又容易讓別人覺得懦弱。
【第20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該干什么;活了一輩子,不知道自己究竟干了些什么,更談不上幸福、成功。
【第21句】:【禪心佛語】觀世音菩薩的金口玉言讓我浪子回頭取真金,我很珍惜這份緣分,謝謝菩薩給我的一切的一切,是您改變了我的人生。
【第22句】:【禪心佛語】人生簡單最好,不沉迷于幻想,不茫然于未來,走今天的路,過當下的生活。
【第23句】:若住佛戒不能護持,則欺諸佛,是污佛家。(古印度)龍樹《十住毗婆沙論》卷二
【第24句】:佛性人人平等,不論在家或出家之學佛者,皆可修行正道,增長智慧福業,因圓果滿成正覺。
【第25句】:【禪心佛語】做人要像做水一樣,水無色無形無味。它因器而變,遇圓則圓,逢方則方,直如刻線,曲可盤龍。水因機而動,因動而活,因活而進,故有無限生機。
【第26句】:【禪語人生】學會忘記,因為只有忘記已經失去的才能立足當前,展望未來。
【第27句】:【圣經文案】85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3:5-6)
【第28句】:【禪心佛語】每天早上醒來,你荷包里的最大資產是24個小時——你生命宇宙中尚未制造的材料。
【第29句】:如果人人發揮慈悲心,即可形成“一眼觀時千眼觀,一手動時千手動”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并具足無量悲愿的濟世力量。
【第30句】: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第31句】:【禪語人生】無常是好事情,每一扇門都為變化敞開,我們不抱怨,如果你看透事物無常的本質,就會盡最大努力使她過得快樂,你會變得積極、慈悲和富有智慧。
【第32句】:【禪心佛語】通過緣起,對于好的你必須珍惜它,把握它;對于不好的也不必垂頭喪氣,只要添加善緣,不好的就能改善。
【第33句】:“因果”是真正的不二價,修善決定有樂境,造惡必定受痛苦,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第34句】:一個人如果能時常想到自己的言行是否傷害他人,并謹小慎微地提防可能的傷害,已經算一個很好的人了!
【第35句】:【禪語人生】一個聰明人,不會讓友人在自己與利益中做選擇,而是竭力創造彼此共同的利益。只有愚蠢的人,才去考驗人性,然后兩敗俱傷。
【第36句】:【禪語人生】殃咎之來,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憂,逢喜而懼。
【第37句】:【禪心佛語】世上最艱難的事莫過于坦承過錯。可是又沒有一件事比得上坦然認錯更有助于解決問題。
【第38句】:有些人不熟識對方時,大家都非常講究客套與禮節,彼此和樂相處。等到時日稍久熟識對方后,即“熟不拘禮”,不再講求禮節了。
【第39句】:【禪心佛語】楞嚴經:縱經飲酒,食啖五辛,種種不凈,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仙、鬼神,不將為過。
【第40句】:世間所有無量別,種種善巧奇特事,粗細廣大及甚深,靡不修行皆了達。《華嚴經》卷三十一,十回向品
【第41句】:【禪心佛語】舉心動念,即乖法體,即為著相,無始以來,無著相佛。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無始以來,無次第佛。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第42句】:【禪語人生】一樣的黃昏、一樣的打坐唱誦,其中增長的是我們的慧命與道心。
【第43句】:愚人除境不忘心,智者忘心不除境。不知心境本如如,觸目遇緣無障礙。——《莫龍祖心禪師》
【第44句】:富有的人若不懂得善用財富,也會被社會人群所遺棄。其孤獨與寂寞,恐怕比窮困的人還痛苦!
【第45句】:【禪心佛語】世人因為看“我”太認真,活在“有我”的世界里,心中執著于“擁有”,所以才有種種煩惱,而無快樂。
【第46句】:【禪心佛語】那該怎樣來消除煩惱呢?事實上是不用消除煩惱的,因為它是由于誤解而產生的。
【第47句】:【禪語人生】一個有覺悟了的人,他今天做功德今天就得到,今天持戒或禪修,今天就得到結果,通通都不須等到死后。
【第48句】:人人應時時“居安思危”,莫等“危時方思安”。修行人更要時時下功夫,以備四大不調時能安然度過。
【第49句】:修行之人要給自己樹立愿景,才能踏踏實實身體力行。我們在生活中也應給自己設定目標,并遵循這一目標行動,在通往目標的道路上堅定前行,不輕易猶豫動搖。
【第50句】:【禪心佛語】賞析:靜下心來好好想想你所走過的路,體驗過的生活,你就會覺得其實你一直活在幸福的包圍圈中。
【第51句】:【佛語摘抄精選】失得相推,禍福相襲,惡積而天殃自至,罪成而地獄斯罰。此乃必然之數,無所容疑矣。(《玄明集》)
【第52句】:【禪語人生】烏賊說:要我說,當領導最大的法寶就是遇到麻煩時,要善于將水攪渾。
【第53句】:袁了凡是因為受云谷禪師的點化才突然醒悟,命運雖然天生注定,但卻可以通過自我后天的修為和心念來改變,由此他通過行善布施真正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第54句】:【佛心禪語】不同的人,為你做同一件事,你會感到天壤之別。因為我們在意的,往往不是人做的事,而只是做事的人。
【第55句】:【禪語人生】些小言辭莫若休,不須經縣與經州。衙頭府邸陪杯酒,贏了貓兒賣了牛。
【第56句】:【佛語摘抄精選】枉杖良善,妄讒無罪,其殃十倍,災仇無赦。(《法句經》)
【第57句】:【禪心佛語】好和壞都是自己的心,如果不執著了,一切都是好的,壞的也會變好,如果執著了,看什么都不好,好的也會變壞了。
【第58句】:【禪心佛語】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我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第59句】:喜而不語是一種豁達,朋友之間的戲虐,遭人誤解后的無奈。這時過多的言辭申辯反讓人覺得華而不實,莫不如留下一抹微笑,任他人做評。
【第60句】:【佛心禪語】最好的功德莫過于慈悲心;最甜蜜的快樂莫過于心靈寧靜;最清凈的真理莫過于了解無常的真諦。
【第61句】:學佛,要學活的佛;打坐參禪,要學活禪。能使平常生活中的舉止動作無不是禪,才是真正的活禪。
【第62句】:【佛心禪語】不過我也要提醒大家:人世間本來就充滿缺陷,身處這種現實,想完全免于痛苦是不可能的。
【第63句】:人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災禍,如失去親人、感情破裂、事業受挫,等等。
【第64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涵養,不在心平氣和時,而是心浮氣燥時;一個人的理性,不在風平浪靜時,而是眾聲喧嘩時;一個人的慈悲,不在居高臨下時,而是人微言輕時。
【第65句】:【禪語人生】有時候,選擇與某人保持距離,不是因為不在乎,而是因為清楚的知道,他不屬于你。
【第66句】:【禪心佛語】順境與逆境,是我人生別致的風景。處在何種境遇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對待境遇的態度。
【第67句】:【禪心佛語】隨緣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人以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在遇到問題時,有一顆包容的心,善于化解矛盾,寬容他人,解放自己。
【第68句】:【禪語人生】相反,由于不明此理,許多人死死抓住貪執之境不放,結果就像以手握沙一樣,握得越緊,沙子流失越多,最終不但一無所獲,而且增加了自己的不幸。
【第69句】:若起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是為人不二法門。《維摩經》卷中,入不二法門品
【第70句】:“黑”是污染的惡業,“白”是純善的凈業。我們既然要學佛,必定要消除暗昧不清凈的心,向光明大道前進,亦即反黑歸白、去暗投明、改過向善。
【第71句】:【禪心佛語】黃鼠狼說:夜里可以想方設法偷雞吃,白天則要轟轟烈烈地去給雞拜年。
【第72句】:【佛心禪語】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送別》弘一法師
【第73句】:【禪語人生】我們都在探索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或許是,我們真正能無怨無悔地以生命來捍衛的事物,它所給你帶來的價值和意義,并需要我們用一生來證悟。
【第74句】:“寧靜致遠”,是怎樣的“遠”?這個“遠”字中,可以包含正直、慈悲,可以淡泊、可以超脫,可以修煉得道、可以出人頭地。
【第75句】:【禪心佛語】三九、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第76句】: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梵網經》卷下
【第77句】:【禪心佛語】仁愛或同情,一方面需以情感來啟發,另一方面還得以理智來領導。
【第78句】:世俗的快樂找不到永恒的幸福,因為時間使任何東西都是無常的。——《法露緣》雜志
【第79句】:【禪心佛語】人有福報,自然會感召到富貴家庭。而且嫁給窮人,都會把窮人給旺成富人。這就是福報的重要性。錢別人會搶走,但福報不會被搶走。
【第80句】:【佛心禪語】做人不為時尚所惑,不被積習所蔽,不被浮名所累。堅信夢想成真的執著,勇敢接受挑戰的坦然。
【第81句】:【禪心佛語】樂觀的人,在每種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悲觀的人在每個機會中都看到一種憂患。
【第82句】:【禪語人生】欲望就像深淵和猛火一樣吞噬著我們的善根福德,能少一分欲望,就少一分煩惱,多一分自在。身似不系之舟,無欲無求。
【第83句】:【禪心佛語】命運是很奇妙的事情,當它給予你一些東西,就會拿走一些東西,而從不理會哪些是你想要的。
【第84句】:【禪心佛語】面對毀謗,我們要盡量遠離,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經常和別人爭論是非長短,只會使你的心胸變得狹窄,思維變得混亂。
【第85句】:【禪心佛語】世上最美好的東西不外“歡喜”,故用歡喜心來做事,無不成就。
【第86句】:【禪心佛語】即心即佛,心性如一,佛性平等,自信自立,這是修行者的思想基礎。
【第87句】:一場盛大的恩寵,悄然落幕于禪的溫柔。輕輕地牽著與你一起的那些人間煙火,我愿,從此,只有靜好。
【第88句】:如實了知世俗諦義,謂于五明處,如實了知勝義諦義。《解深密經》卷五
【第89句】:要原諒一個無心傷害人的人;不能做一個輕易就被別人傷害的人。——啦嚴法師
【第90句】:【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年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第91句】:【禪心佛語】婚姻:已婚者比未婚者更幸福,這是全世界科學家都同意的結論,超級幸福感至少能在婚后持續一整年。
【第92句】:譬如藥師持藥囊行,而自身病不能療治。多聞之人有煩惱病,亦復如是。雖有多聞,不止煩惱,不能自利。《大寶積經》卷一一二,普明菩薩會
【第93句】:愛不得法,必成債,一個人除非是還債,否則,無原則的遷就一定是在放債,且還是高利貸!
【第94句】:【禪心佛語】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用人要取長補短,個人發展,則要揚長避短。方能真做到人盡其才,也才能真做到少走彎路。
【第95句】:【禪語人生】至于修行的細節,通常清晨是一天當中的最佳時段,此時的思緒最清晰最澄凈。不過這里邊有個重要關鍵要記得,若想在清晨好好的修行,之前就必須安穩的睡覺。
【第96句】:【禪語人生】有四種圣諦:一、苦圣諦,二、集圣諦,三、滅圣諦,四、道圣諦。簡稱苦集滅道。
【第97句】:現在是電腦時代,人們習慣用腦,卻迷失了心。心勝過腦。心,極靈極妙;腦,卻呆頭呆腦。
【第98句】:如果一個人太在乎別人,就是沒有“信心”的人,因太在乎別人的“肯定”,就會讓快樂掌握在別人的手里。——海濤法師
【第99句】:【禪心佛語】家里的垃圾知道倒,內心的垃圾(貪、嗔、癡)不知「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