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我常常呼吁大家要利用時間、把握人生。因為多休息幾天,并不會增加幾天的壽命,多工作幾小時,也不會虧損幾小時的壽命。
【第2句】:【禪心佛語】每個眾生都有善的種子,若以聞思修佛法來激發,它就會發芽,生長,結果。
【第3句】:【禪心佛語】逃避本就無濟于事,即便無法把握毫無知曉,也得去承當。
【第4句】:因為有貪,不知利害得失的要點,難免妄求妄作,到頭來好比緣木求魚,所求皆不應,甚或因小失大,以金換沙。
【第5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勿以小人之心,亮度君子之腹。民為衣食父母,官是人民公仆。放開肚皮吃飯,抖起精神讀書。
【第6句】:真正的佛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一臉佛氣,他往往就是最平凡普通的一位。因為平凡是佛,眾生本平凡,皆可成佛。修行之人,要有這樣的自信。
【第7句】:【佛心禪語】自卑是人心靈上的一把鎖,鎖住了人生的勇敢,不敢正視別人的眼睛,不敢冒險,不敢與人爭辯,凡事唯唯諾諾,缺乏主見,克服自卑是做人重要的修養。
【第8句】:【佛心禪語】最高大的不一定是最受尊敬的,最受尊敬的才是最高大的;最優美的不一定是最動聽的,最動聽的才是最優美的。
【第9句】:【禪心佛語】感謝不愛我的人,是他讓我懂得了自愛;感謝傷害我的人,是他磨練了我的意志;感謝欺騙我的人,是他增進了我的智慧。
【第10句】:【佛心禪語】不論是自利或利他,證悟十二因緣是欲求決定勝的行者所必須修習的。
【第11句】:【禪心佛語】很多時候,累與不累,不取決于事件本身,而最終取決于我們對事件的心態。事實上,我們常常會發現,做自己愿意做喜歡做的事情,累也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
【第12句】:【禪語人生】我們平生雖然忘記死、逃避死,但是,死必然會到來。所以,這種心態并不能解決死的問題。
【第13句】:【禪心佛語】世間人以“有”來享受生滅法的人天福報,菩薩以“無”來享受不生不滅戒、定、慧的喜悅。
【第14句】:對物質的依賴越少越好。在生活方面,保持自然的本色,從最本質的需求出發,就不會走上偏途。忌妒別人,不如為別人的好運鼓掌
【第15句】:修一顆不為外界所擾的專注心,只要能夠做到專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的能量。
【第16句】:【佛心禪語】并不是說能很好控制情緒的人就一定有涵養,個人素質的高低也體現著個人的涵養水平。
【第17句】:【禪心佛語】和合悉解脫,而望亂其心,著能縛風足,令月空中墮;以后抒大海,氣歔動雪山。
【第18句】:財富需要施舍出去,幫助他人,同時也需要愛惜。愛惜是不奢侈,不濫用,是為了更好地利用財富。只有愛惜,才能讓財富源源不斷,幫助更多的人。
【第19句】:【圣經文案】339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林前13:5)
【第20句】:【禪心佛語】倘若你施舍給他人的,是個生命永恒向上發展的智慧,這才有根本性救助的意義。
【第21句】:龜蟲畏野干,藏六于殼內,比丘善攝心,密藏諸覺想。《雜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67經
【第22句】:【佛心禪語】「道」是解脫啊,叫你吃素哪里是道呢?只是助緣啊,叫你持戒也是助緣,要般若實相的叫做「道」。
【第23句】:學佛若要學得平常心與平等心,必先斷除私我愛欲,守持心性,培養正念,即得超然智慧。因此唯有守根門慧性、學佛心佛行,方能去除染污與無明煩惱,證得無上菩提。
【第24句】:【佛心禪語】※心的變化,是最高超的魔術師的表演,看起來那么神奇奧妙,任誰也辨認不出來。當我們真正明白了,才知道其實沒有什么復雜的,都是它變的。
【第25句】:曾經有這樣一種說法:“上天唯獨寵愛那些將愛心獻給他人的人。”這就告訴那些想成就大業的人,要謹記把愛心送給別人,成功在等待著你。
【第26句】:【禪心佛語】你不可能永遠萬事如意。學會默默承受小不如意,培養緘默的美德,加倍努力度過難關,使你周圍的人不致蒙受你抱怨的落塵。
【第27句】:幸福不是你能擁有多少,而是你的心滿足了多少。一個人的欲望越少,就越能享有幸福的生活。
【第28句】:【禪語人生】勇氣就是能夠超越憤怒、悲慘、恐懼、不平,同時內心明確告訴自己生命是美好的,盡管多磨難,生命是有意義的。
【第29句】:【禪心佛語】世上生生滅不已的因緣有四種:一、無因無緣;二、無因有緣;三、有因無緣;四、有因有緣。
【第30句】:眾生雖迷,其業力不思議處,正是心力不思議處,亦是諸佛神通道力不思議處。《印光法師文鈔·復范古農書》
【第31句】:【禪語人生】修行不能戴假面具,掛羊頭賣狗肉,做一些不合法的事。修行要真真實實,腳踏實地,躬行實踐。
【第32句】:【禪心佛語】世間只有兩種(東西),給我們最大的痛苦,第一個就是錯覺,第二個就是假設。
【第33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天天都能很好的工作、很好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就是幸福的、愉快的、成功的。
【第34句】:【禪心佛語】佛說: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第35句】:【佛心禪語】不要去命令你的心一定要去做某些事,因為這個命令反會造成事情更不確定。
【第36句】:遐思滑入漸走漸殘的荷塘,在睡蓮的縫隙間,伸展自己一念一禪外的領悟,在殘荷的哀怨中獨自蕭然。
【第37句】:修行,主要是“修心于內而顯于外”。心在內沒人看得見,惟有藉行于外的整齊以顯示內在的清凈。
【第38句】:眾生頑劣迷妄,謬亂顛倒是非,治心要法,須求體會妙理;融會義理則意和氣靜,而妄想情慮,皆融為真心。
【第39句】:【圣經文案】359并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后5:15)
【第40句】:【心靈禪語】人生需要豁達,人生需要包容,少一些糾結,就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就多一些幸福。大路寬寬,不要把人生活窄了。
【第41句】:【禪心佛語】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卻身不由己。【第2句】:挫折經歷的太少,所以才把一些瑣碎的小事看得很重要。
【第42句】:【禪心佛語】福報不是求來的,是修來的。痛苦煩惱不是別人給你的,是你自己找來的。
【第43句】:【禪語人生】無明緣行,無明以行為所緣,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是十二因緣。
【第44句】:【禪心佛語】生活原本沒有痛苦,生活原本沒有煩惱,當欲望之火被點燃后,煩惱就來敲你的心門了。生活原本沒有痛苦,當你開始計較得失,貪求更多時,痛苦便來纏身了。
【第45句】:學道之士,先須辦長遠不退之志,下一分篤實苦切功夫,如登萬仞高山,不至極頂不已,步步努力,心心不退。——《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46句】:當知是舍,有于三種,何等為三?謂舍煩惱舍、護自他舍、時非時舍。《大寶積經》卷四十一,菩薩藏會
【第47句】:人的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事,與其煩惱它,何不每天快樂地過日子?
【第48句】:【佛心禪語】比賽就是比賽,你可以不參加,參加了呢,就要遵守比賽規則,承擔一切后果。
【第49句】:人有一口氣存在時,就有占有心,常會說:“這個人是我的什么人,這間房子是我的,這些田地、財產、地位、頭銜。都是我的。”
【第50句】:【佛心禪語】不斷揚棄錯誤的自我,尤其重要的是,要不斷揚棄曾經成功的自我。
【第51句】:【禪心佛語】人生亦如此,能舍得,更能成功;放下包袱,方能飛越汪洋。攀登高峰。
【第52句】:【禪心佛語】人生如修佛,如果相信因果,懂得付出,便會修得正果,你的一切苦修將結出累累碩果。
【第53句】:接納愛的本來面目,縱時光如刃,切割彼此的容貌,消磨彼此的激情,愛也能保持恒久。
【第54句】:學道深宜退步體究,但以生死為念,世諦無常,是身非堅久,一息不來,便是異世。
【第55句】:【禪心佛語】婚姻:已婚者比未婚者更幸福,這是全世界科學家都同意的結論,超級幸福感至少能在婚后持續一整年。
【第56句】:【佛心禪語】“心”是要經常“動”才可以如流水般清澈,若然心境呆滯不動,就成了一潭渾濁的死水。
【第57句】:【禪語人生】修行之路崎嶇難行,唯有親近開悟者并獲得他的恩典與眷顧,才能排除所有障礙。否則,就像在鋒利的刀鋒上行走般的危險。
【第58句】:【禪語人生】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讀書,謙卑做人,養得深根,日后才能枝葉茂盛。
【第59句】:一個人懶惰,虛度時光,最終一事無成,都是自己原諒自己的惡、安慰自己的失、欺騙自己的心造成的。
【第60句】:【禪心佛語】生命的神秘莫測,浩瀚無邊,引導我們無限遐想;生命的邊際雖然不可及,但是,我們自由的夢想卻可以隨時抵達它的邊際。
【第61句】:一個人,平時多積陰德,多做善事,將自己打造成一道風景,自然會引來貴人。
【第62句】: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自強自立,依靠自己,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第63句】:【禪心佛語】春芽,青翠欲滴的小不點兒,卻孕育著一個偌大的綠色世界。
【第64句】:【禪心佛語】就修持而言,舍棄自我,是肯定‘真我’和顯現‘生命’之悅樂自在。所以說,在舍棄自我之后,人才發現到最大的歡喜,就是‘實在’和‘恒常’的悅樂。
【第65句】:【禪心佛語】如果不穩重,修行就成了半途而廢,就像燒水才燒到五十度又冷下來,冷到二十度再繼續燒,燒了三十度又冷下來,這樣燒燒停停、停停燒燒,就永遠都燒不開。
【第66句】:【佛語悟道】對于自己得到的福和德要給予回報,不論施予者地位的尊貴或卑下。
【第67句】:【禪心佛語】輪回的緣起,是無明,也即愚昧、我執、貪欲。當這些緣停止,叫做緣滅。這時候輪回也會停止,從此以后徹底沒有生老病死的痛苦,這就是解脫。
【第68句】:妻子應體貼與賢淑,一天之后,把家庭瑣碎之事料理完畢,盡量不要拿這些小事煩勞丈夫,讓丈夫好好休息。
【第69句】:【佛心禪語】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
【第70句】:【禪語人生】也都沒什么韻致可言。環境可以亂,心靈不能亂;做事可以趕,心不可以急。
【第71句】:【禪心佛語】人生在世,所處的境遇雖然千差萬別,概而言之,不出苦樂二字。
【第72句】:【禪語人生】我們為了成就人天果報,就要持五戒,修十善。只有這樣,來生才能繼續做人,或者升天。
【第73句】:人心平均,皆同一意,相見歡悅,善言相向。《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十不善品
【第74句】:恬淡安詳是生命的禪,是現實的法,是身心健康的良藥,是人最高的生活藝術。有些情,有些話,有些夢,把他們深藏在心底也許比講的明明白白要更加可貴。
【第75句】:佛家禪語:修行不僅僅僅要有誠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時刻如是,平時不好講那么多話,舌尖頂上顎,有口水時咽下,那是甘露水。
【第76句】:【禪心佛語】存平常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第77句】:如郁金花,雖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花,正見比丘亦復如是。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緣,名福田僧。《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
【第78句】:【禪語人生】烏龜在地上是跑不過兔子,可烏龜在水里永遠比兔子游的快。不要放錯自己的位置。
【第79句】:【禪心佛語】如果你真實而清楚地看見無常,你將會見到常。所謂的常是:一切事物絕對是無常的,而且不會有其它意外。
【第80句】:佛說: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應當互相尊敬愛護,不可彼此憎恨忌妒;互相幫助,互通有無,不要貪婪吝嗇;言語態度要常常保持寬厚溫和,不要互相違逆傷害。
【第81句】:【圣經文案】503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21:3)
【第82句】:【禪語人生】心,住在哪里才好,無生國就是無住生心,以無住而住。心不能安住在五蘊之身或六塵之境上,以為這死水里不能藏龍。
【第83句】:【禪心佛語】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第84句】:人生,本身就是由一串美妙不止的音符交錯匯聚而成,花兒開了又謝,落了又開,草兒翠了又枯,枯了又綠。能夠用心去愛上你現在的時光,就是對生命最大的珍愛。
【第85句】:現今社會有一種通病——“缺愛癥”。大家若能先由自我做起,充足自己的愛心,然后互相付出,將這分愛充足于社會,社會就能祥和。
【第86句】:【禪心佛語】禪悟人生:問:何者是佛,何者是法?二祖慧可答: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不二。法和佛本無兩樣,只是人們執著,才硬加區別。
【第87句】:修行,就是要讓修行與生活保持零距離、沒有距離,那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生活禪,禪生活”。
【第88句】:【禪心佛語】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
【第89句】:【佛心禪語】不要眼高手低,摔了跟頭還不自知,眼睛向下看,從小事做起,不要小看瑣碎的工作,善于安排的人,永遠不會喊忙。
【第90句】:所謂苦行,修的是信念,行的是堅定。要想取得真經,就必須以非常人所能想象的耐力去堅持,虔誠地去探求。
【第91句】:【禪心佛語】六度是大乘佛弟子的必修功課。前三度側重于利他的事業,后兩度側重于自我的修證,而精進度是自他兩利都不可缺少的推動力。
【第92句】: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無德禪師
【第93句】:【禪心佛語】很多時候,陷在滾滾紅塵,我們的心靈被現實的傷,折斷了翅膀,仿佛迷途的蝶,只能棲在風塵的肩上,看流年攜著年華,迷惘地飄去遠方。
【第94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大的愚昧不去思考道,最大的犯戒是聞道而沒有開悟,最大的浪費是虛度年華。
【第95句】:【禪心佛語】如果因為你思念上師,而掉了一滴眼淚。這一滴眼淚是所有的善中,非常大的一種善。
【第96句】:【禪心佛語】人類的基本真理是愛和信,但是,人類卻深陷于種種問題中,生活得越來越復雜,也越來越偏離這兩條簡單的真理。
【第97句】:任何經驗和智慧,不論是自己的還是別人教會的,既不能照搬也不要當成包袱背。在任何時候,都要開動腦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第98句】:人生在世都不容易,懂得珍惜該珍惜的一切,懂得放棄一切應該放棄的,懂得把握一切應該把握的,懂得享受該享受的一切。讓自己這輩子,過得充實、快樂、健康。
【第99句】:【禪心佛語】當你的心中裝滿了陰霾,你的世界也就會隨之變得憂郁起來,處處變得暗淡無光;如果你摒棄怯懦,使自己內心充滿光亮,那么,你腳下的路也會漸漸地明亮起來。
上一篇:婚禮新娘對新郎說的話(婚禮新娘對新郎說的話簡短新娘表白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