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打了一冬柴,煮鍋臘八粥】(慣)臘八粥:每年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這一天,佛教各寺院用米、豆和棗、栗子、蓮子等于果煮粥供佛,民間也相沿成俗。比喻過于浪費(fèi)。
【第2句】:【多一位菩薩多一爐香】(諺)多供奉一位菩薩,就得多燒一爐香火。比喻多設(shè)立一個部門,就得多增加一層開支。也比喻多添一位領(lǐng)導(dǎo),辦事就多一道手續(xù)。
【第3句】:【走了和尚丟了廟】(慣)比喻兩頭落空。
【第4句】:【有一搭沒一搭】說閑話,可有可無,無關(guān)緊要。清代《紅 樓夢》:“寶玉有一搭沒一搭的說些鬼話,黛玉總不理。”
【第5句】:【西瓜系在鱉腿上——滾不了西瓜,也跑不了鱉】(歇)比喻彼此利害攸關(guān),誰也無法擺脫掉誰。常用于譏諷。
【第6句】:【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謂容易獲得,便不被重視。清 代《十二樓》:“世上反目的夫妻,大半都是早婚易娶,內(nèi)中沒 有幾個是艱難遲鈍的。古語云:‘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 看。”’
【第7句】:【時來誰不來,時不來誰來】(諺)時:時運(yùn)。時運(yùn)來時,飛黃騰達(dá),誰不來巴結(jié)奉承;人倒運(yùn)時,窮愁潦倒,誰也不會來走動。舊指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
【第8句】:【馬不停蹄,驢不歇磨】泛指忙碌。劉云若《紅杏出墻記》: “每天早起晚睡,掃院子,收拾房間,出去買東西,在家哄少 爺,整日馬不停蹄,驢不歇磨。”
【第9句】:【巨木猜字——水到渠成】(歇)“巨”字與“木”字再加上“水”字(偏旁三點(diǎn)水),就成了“渠”字。比喻一旦條件成熟,事情就會順利完成。
【第10句】:【火燒房子揀洋釘】釋義:趁別人危難之際撈好處。例句:俗話說:“火燒房子揀洋釘。”這工夫,連做夢都夢著發(fā)家致富的李富貴,趁人危難之際,又想伸手抓撓一把。
【第11句】:【滄海不能實(shí)漏卮】(諺)滄海:大海。實(shí):裝滿。漏卮(zhi):破漏的酒器。指大海里的水再多,也裝不滿一只破漏的小酒器。比喻積存的財物再多,也經(jīng)不起無休止的揮霍浪費(fèi)。 也作大海不禁漏卮。不禁:經(jīng)受不住。 江河不滿漏卮。江河:長江大河。不滿:裝不滿。
【第12句】:【 以不變應(yīng)萬變】謂拿定主意,沉著應(yīng)付。臺灣《吳濁流小 說選》:“思源的意思是,這個時候討論這些,實(shí)在無濟(jì)于事, 應(yīng)該等到接受后再計議,此際最好是冷靜,以不變應(yīng)萬變?yōu)?上策。”
【第13句】:王叔又和賭友們玩了一夜的牌,回家后還找借口為自己開脫,氣得王嬸直嚷嚷:“你屁股上沒屎,狗咋光跟你?”(河南·新野)
【第14句】:【炒下豆子自己吃,打破砂鍋?zhàn)屓速r】(慣)比喻有了好處,自己獨(dú)占;出了差錯,要別人承擔(dān)。
【第15句】:【猴子屁股——坐不住】(歇)本指猴子生性好動,一刻也坐不穩(wěn);轉(zhuǎn)以形容人性情急躁,不穩(wěn)重。
【第16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一詞語是指用出主意之人的辦法來整治出主意的人。典出司馬光《資治通鑒》。說的是在唐朝的時候,有人狀告當(dāng)朝的一個大官周興有嚴(yán)重問題,武則天便指派另一個大臣來俊臣去處理此事。來俊臣不動聲色請周興吃飯,邊吃邊聊,在興頭上,來俊臣突然向周興請教:“如果罪犯不坦白,不認(rèn)罪,不交代,那么該用什么辦法呀?”周興不假思索地說:“那好辦呀,這太容易啦!你叫人抬來一個大壇子,架起來,四周燒上柴火,烘烤之,叫犯人蹲在里面,還怕他不招嗎?”來俊臣馬上命令手下的人去找來個大壇子,用柴火圍住,像周興說的辦法那樣。然后,來俊臣站起來,嚴(yán)正地對周興說:“有人告你,說你有問題,請你鉆進(jìn)這個壇子里吧!”后人根據(jù)這個故事總結(jié)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個詞語。成語“請君入甕”也源于此。
【第17句】:【鐵打衙門流水官】(諺)衙門:官署,官員辦公的地方。指衙門像鐵鑄的一樣原處不動,官員卻像流水一樣,一任去了一任來。 也作“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
【第18句】:為踢毽子的事,我和小豐鬧了起來。媽媽在一旁說:“雞子尿濕柴火那點(diǎn)事,用得著吵嗎?”(河南·鄧縣)
【第19句】:【提哪把壺哪把壺不開】(慣)形容事事不順利。
【第20句】:落水的桃花——隨波逐流
【第21句】:蒼蠅下蛆——專鉆空子
【第22句】:【貨賣一張皮】(諺)一張皮:一副美觀的包裝。指貨物固然要重在質(zhì)量,但能夠吸引顧主的美觀的包裝也不可忽視。
【第23句】:【劈開兩片頂陽骨,傾下一盆冰雪來】見“分開八片頂陽骨,傾下半桶冰雪水”。
【第24句】:【寄物則少,寄言則多】(諺)托人捎?xùn)|西,特別是吃的東西,會越捎越少;托人捎話,輾轉(zhuǎn)相傳,添枝加葉,會越捎越多。指話越傳越失真。
【第25句】:【乖氣致戾,和氣致祥】見“和氣致祥,乖氣致戾”。
【第26句】:二十九天不出雞——壞蛋
【第27句】:【饑梳頭,飽洗澡】(諺)餓著肚子梳頭,吃飽了飯洗澡。指梳頭宜在飯前,洗澡宜在飯后。
【第28句】:【河狹水急,人急計生】(諺)河身狹窄,水流就必定湍急;同一道理,人到急處,為形勢所迫,就會生出奇計來。指情勢危急時會逼出應(yīng)急的奇謀。 也作“河狹水緊,人急計生”。緊:湍急。
【第29句】:足球隊(duì)員——不用手(守)
【第30句】:【閻王不嫌鬼瘦】(諺)鬼再瘦,閻王也不會可憐,不會放過。比喻壓迫者與剝削者,對勞苦大眾的壓迫與剝削,從來都是殘酷無情的。 也作閻王不嫌小鬼瘦。 閻王顧不得鬼瘦。
【第31句】:木頭人鋸樹——忘本
【第32句】:【俏眉眼做給瞎子看】(慣)比喻說話做事不選擇合適的對象,再好也不會受賞識。
【第33句】:【山高高不過太陽】(諺)再高的山,也比不過太陽高。比喻地位低下的人,無論怎樣攀附,也總在地位高的人之下。
【第34句】:我放學(xué)回家,看到院子里一群老母雞正“咯嗒咯嗒”地叫,就順手抓了把新打的麥子去喂它們,不料它們都不吃。媽媽打趣說:“雞子生來命就窮,不吃新麥它吃蟲。”(河南·鹿邑)
【第35句】:【人間少有,天上無雙】(慣)形容非常稀有、少見。
【第36句】:頭發(fā)打擺子——毛病
【第37句】:【落在鬼手里,不怕見閻王】既然遇到危難,就不必企求幸 免。柳青《銅墻鐵壁》:“他把洋鍬摜在一邊,說:落在鬼手 里,不怕見閻王!愛怎辦怎辦!不挖!”
【第38句】:打燈籠走親戚——明來明去
【第39句】:【兩虎相斗,必有一傷】(諺)兩只猛虎相互咬斗,其中必有一只要受到損傷。比喻兩強(qiáng)相斗,必有一方受害。 也作兩虎共斗,勢不俱生。 二虎相爭,必有一傷。
【第40句】: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41句】:【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諺)指世間的一切好事,從來很難順利實(shí)現(xiàn),就像瓜一樣,成長期間一直很苦,到熟時才會甜。
【第42句】:【放火自燒身】(慣)比喻本想謀害他人,最終卻害了自己。
【第43句】:【落在蜜缸里】(慣)比喻生活甜蜜,非常幸福。 也作泡在蜜罐里。 生在蜜罐里。
【第44句】:【七月半,八月半,人出大汗天善變】(諺)指農(nóng)歷的七、八月間,暑氣未退,秋涼開始,人一活動就會大汗淋漓,天氣忽冷忽熱,變化不定。
【第45句】:【一口吃不成胖子】事物有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不可能馬 上成功,立即成熟。反義說:一口吃成胖子。清代《紅樓 夢》:“小孩子家,慢慢地教導(dǎo)他。可是人家說的:胖子也不 是一口兒吃的。”
【第46句】:【虎門無犬種】出自名門的人,不會太差。相關(guān)的:將門出 虎子。茅盾《子夜》:“這就出山了!我原說的,虎門無犬 種!—一自然要請客羅!”
【第47句】:【老馬識歸途】(諺)指老馬認(rèn)識走過的道路。
【第48句】:【上坡路吃力,下坡路好走】(諺)比喻人進(jìn)取向上艱難,消沉墮落卻十分容易。
【第49句】:解了毛驢打磨堂——抬杠
【第50句】:【救急不救窮】(諺)指救濟(jì)人,只能幫忙解決其一時的窘困,難以使之?dāng)[脫長久的貧窮狀態(tài)。也指救助者只救急,不救窮,這是救助的原則。 也作救急救不了窮。 救急容易救窮難。
【第51句】:【刮起四兩肉,剝了一張皮】(慣)刮完了只有四兩肉,剝下來只有一張皮。形容入非常貧窮。
【第52句】:【娘的墓前哭丈夫——上錯了墳】(歇)比喻找錯了地點(diǎn)。含譏諷意味。
【第53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慣)但:只。不求有功勞,只求沒有過錯。 指要求不高,態(tài)度不積極。
【第54句】:【看得破,忍不過】釋義:能把事情看透,但感情上忍受不住。例句:“看得破,忍不過。九兄,你只細(xì)細(xì)地體會我這六個字去,便曉得我心里的苦楚了!”
【第55句】:【堤外損失堤內(nèi)補(bǔ)】(諺)堤:沿海、河、湖等的防水建筑物。指農(nóng)作物要是在堤外受到損害的,就要在堤內(nèi)設(shè)法得到補(bǔ)償。比喻在這方面失去的,就要在那方面補(bǔ)起來,不使總體虧損。 也作“堤內(nèi)損失堤外補(bǔ)”。
【第56句】:【當(dāng)官的動動嘴,當(dāng)兵的跑折腿】(諺)折(she):斷。當(dāng)官的只要一動嘴,當(dāng)兵的就得跑個沒完沒了。 舊指官兵關(guān)系嚴(yán)重對立,當(dāng)兵的處在被奴役的地位。 也作當(dāng)官的一動嘴,當(dāng)兵的跑斷腿。 當(dāng)官的一張嘴,小兵癩子兩條腿。
【第57句】:燕子尾巴——叉劈了(事情出現(xiàn)分歧或偏差);兩股叉
【第58句】:【船漏水入,壺漏內(nèi)虛】釋義:船漏了,水就進(jìn)來,壺漏了,水就流完了。比喻方式相同,結(jié)果相反。例句:“鬻棺者欲民之死,蓄谷者欲歲之饑。‘船漏水入,壺漏內(nèi)虛’也。”
【第59句】:我看到媽媽做那么多的菜,伸手就要抓。媽媽急忙攔住說:“哎!你可是九寸九的嘴——不夠一吃(尺)喲!”(山東·蒼山)
【第60句】:五歲的小妹妹最愛吃花生。去年春天,我們在菜地里種了一片花生,小妹妹三天兩頭去看,總嫌花生結(jié)果慢。奶奶笑著說:“夏天青,秋天黃,不到季節(jié)上不了場。你這不是白著急嗎?”(河南·淇縣)
【第61句】:【有錢能使鬼推磨】(諺)只要有錢,就連買得鬼推磨這樣的奇事也能成為現(xiàn)實(shí)。舊指金錢萬能,人們不敢想象的事,用金錢都能辦成。 也作有錢使得鬼推磨。 有錢使得鬼挑擔(dān)。
【第62句】:鄰家的一個女孩愛偷拿別家的東西,好多次被抓住,可總也不改。奶奶嘆息說:“人要臉,樹要皮,土墻還要抹層泥。這孩子怎么這樣不要面子?”(內(nèi)蒙古·準(zhǔn)格爾)
【第63句】:高二叔跑運(yùn)輸折了本,半年后忍不住又想投資做生意。高二嬸膽怯地說:“上次欠的債咱才剛還上,你心又癢癢了?你可別前腳出了螃蟹窩,后腳又踏進(jìn)爛泥塘。悠著點(diǎn)吧!”(河北·石家莊)
【第64句】:【人心都是肉長的】釋義:借指人都是有感情的。例句:人心都是肉長的,唐二古怪本來就是個軟心腸的人,他從地上攙起了娥眉,顫聲問道……
【第65句】:吃著甘蔗爬山——步步高,節(jié)節(jié)甜
【第66句】:【和尚置梳篦】(慣)梳篦:梳子和篦子的合稱。和尚是光頭,不需要梳子。比喻做毫無用處的事情。
【第67句】:【拾銀子拾錢不拾罵】沒有指名罵人,無須搭理。王蒙《活 動變?nèi)诵巍罚骸笆郎嫌惺敖鸬模般y的,有拾銅錢的,就沒聽說 過有拾罵的。我罵的是你,誰說的?”
【第68句】:【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諺)指知道自己的兵力,深入了解敵情,在戰(zhàn)爭中就能穩(wěn)操勝券。
【第69句】:【做夢娶媳婦盡想好事,想得怪美。】成語:胡思亂想、想 人非非。浩然《艷陽天》:“真是做夢娶媳婦,光想好事兒;他 越想越美,腰也挺起來了,頭也仰起來了。”
【第70句】:【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rèn)得一家人】(歇)龍王:傳說中掌管興風(fēng)降雨、統(tǒng)領(lǐng)水族的神。指不認(rèn)識自家人,或自己人之間發(fā)生誤會。
【第71句】:曹劌論戰(zhàn)——鼓作氣
【第72句】:【上不上,下不下】(慣)比喻兩頭都靠不上。也形容處境困難。 也作上不得,下不得。 上不上,落不落。
【第73句】:【賠了夫人又折兵】(慣)《三國演義》描寫,東吳為了要回荊州,設(shè)下一計,假借提親,把劉備騙到東吳逼他歸還荊州;劉備按諸葛亮計謀,成婚后帶著孫夫人逃走,周瑜帶兵追趕又遭埋伏,結(jié)果大敗而歸。比喻本想暗算別人,結(jié)果自己反受打擊,損失慘重。
【第74句】:長腳蚊叮木腦殼——認(rèn)錯了人
【第75句】:龜兒不要笑鱉——共個洞里歇
【第76句】:春節(jié),饞嘴的小華忽然問他媽媽要西瓜吃。小華媽媽說:“你這不是向柳樹要棗吃嗎?”(山東·陵縣)
【第77句】:【蟬翼為重,千鈞為輕】(慣)鈞:古代重量單位,一鈞是三十斤。千鈞:形容極重。蟬翼極輕,卻把它看得很重;千鈞極重,卻把它看得很輕。比喻是非被顛倒。
【第78句】:【紫禁城】一提起“紫禁城”,人們立刻想到皇宮,沒錯,紫禁城就是皇宮的舊城。 “紫禁城”這個名字跟中國古代哲學(xué)和天文學(xué)有關(guān),其中也蘊(yùn)涵著象天法地、敬天法地的傳統(tǒng)義化內(nèi)涵。古人認(rèn)為“天人感應(yīng)”、“天人合一”。于是紫禁城按照天宮的格式來建造。古人把恒星分為三垣,周圍環(huán)繞著二十八宿,其中紫微垣(北極星)正處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為皇宮也是人間的“正中”,體現(xiàn)了帝王的至尊、皇權(quán)的至尊。紫禁城的乾清官,位于宮城之中,是皇帝生活的地方。封建帝王以天帝之子自居,他們辦理朝政與日常居住的地方也就成了天下的中心,自然等級森嚴(yán),平民百姓也就無法進(jìn)入,故而成了他們的禁區(qū),便用紫禁城的“禁”字來強(qiáng)調(diào)皇宮的無比尊嚴(yán),這就是“紫禁城”的含義。
【第79句】:剛逮住的鯉魚——活蹦亂跳
【第80句】:【茄子不像茄子,苦瓜不像苦瓜】(慣)形容不倫不類,不像樣子。
【第81句】:長兄如父,長嫂如母。
【第82句】:唐三藏的扁擔(dān)——擔(dān)經(jīng)(驚)
【第83句】:【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富貴需要努力爭取,不是輕易 得來的。明代《西游記》:“師父,你常以思鄉(xiāng)為念,全不似個 出家人。放心且走,莫要多憂。古人云:欲求生富貴,須下 死工夫。”
【第84句】:【泰山壓頂不彎腰】釋義:比喻在極大困難面前頂?shù)米 @洌哼B續(xù)三年的自然災(zāi)害,嚴(yán)峻地考驗(yàn)了泰山壓頂不彎腰的人民公社社員!
【第85句】:【好天也得防陰雨】(諺)再好的天氣,也得有陰雨天的防備。比喻人即使身處順境,也必須有承受逆境的思想準(zhǔn)備。 也作“晴天還要防陰天”。
【第86句】:【不見了羊,還在羊群里尋】釋義:比喻在哪里丟的就到哪里去找。例句:如今這個老唱凈的又叫成班,說:“不見了羊,還在羊群里尋。我想府上還寄著我的箱籠,領(lǐng)去還弄出戲罷。”
【第87句】:【 挑水的回頭,過了井走過了井臺,再回頭】井、景同音, 借指過了景,謂美好的時光已過去了。浩然《山水情》:“唉, 他豈不知,挑水的回頭,過了井(景),早已經(jīng)不是四十年前 那個年歲嘍!”
【第88句】:【龜走龜路,鱉走鱉路】釋義:比喻各走各的門路。例句:張刀柱一個人在房里左思右想,想起了一個補(bǔ)救的辦法;“對,找朱局長去。兒子搶了頭功,我去搶個二功吧!他報告團(tuán)長,我報告局長,龜走龜路,鱉走鱉路。”
【第89句】:【對矮人莫說矬(cu。)話】見“當(dāng)著矮人,別說短話”。
【第90句】:【戴著烏紗彈棉花——有弓之臣】(歇)弓:舊法彈棉花用的弓形工具,諧“功”。譏諷人自以為有功。
【第91句】:天窗下談天——說亮話
【第92句】:公雞打鳴——盡天職;嗓門高;天天如此
【第93句】:【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想要又好又省,想要人們努 力工作,卻不給條件和報酬。馬烽《三年早知道》:“真是又 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你又要我們多澆地,又不多給 水。”
【第94句】:【好花需綠葉扶持】見“紅花雖好,也仗綠葉襯映”。
【第95句】:有壺沒底兒——裝不住
【第96句】:【 鍋里沒攪的,碗里沒舀的】局部依賴整體。類似的:鍋巴 不稠碗里稀|鍋里沒有,勺子舀不出。韓志君等《籬笆·女人 和狗》:“鍋里沒攪的,碗里沒舀的;爛麻搓成繩,也能拉千 斤!”
【第97句】:【大人不責(zé)小人過】(諺)指有修養(yǎng)有地位的大人物,不和下人計較。 也指寬宏大量的人,能寬恕下人的粗鄙行為。 也作大人不記小人過。 大人不見小人怪。 君子不記小人過。
【第98句】:心口窩里跑馬——寬宏大量
【第99句】:黃鼠狼不出洞門——死守臊窟窿
上一篇:歇后語文案總有一句觸動你的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