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耽誤一夜眠,十夜補不全】(諺)一夜睡不成覺,身體困損,接連幾夜也補不回來。指夜間睡眠很重要,必須保證足夠的夜眠時間。
【第2句】:【量體裁衣,看菜吃飯】見“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第3句】:【同行不揭短,揭短砸人碗】
【第4句】:【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
【第5句】:【丟去九霄云外】(慣)九霄:天的最高處。指扔得遠遠的。
【第6句】:【張跟斗,豎直立】(慣)豎直立:做倒立。翻跟頭,做倒立。比喻瞎折騰。
【第7句】:【有上稍,沒下稍】
【第8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第9句】:【既到大江邊,不怕水濕腳】
【第10句】:【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第11句】:【拿屎盆子往自己人腦袋上扣】(慣)比喻自毀聲名,自己侮辱自己。 也作“拿著屎盆子往自己頭上扣”。
【第12句】:【盡忠難以盡孝】(諺)指要報效國家,就不能在家孝敬父母,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也作盡忠者不能盡孝。 盡得忠來難盡孝。
【第13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第14句】:【貧無本,富無根】
【第15句】:【打窩里炮】(慣)比喻內訌,自己人發生沖突和爭斗。
【第16句】:【宰相回鄉拜四鄰】(諺)宰相作為當朝青樹林大員,回到家鄉,還去拜訪鄰居。指官位再大也不壓鄉親。
【第17句】:【生處好尋錢,熟處好過年】(諺)尋錢:尋找賺錢的門路。指在人生的地方容易賺錢,在人熟的地方方便借錢借物,容易過年。
【第18句】:【七十二個心眼兒,九十六個轉軸兒】(慣)形容人心眼多,頭腦靈活。
【第19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第20句】:【不怕明處槍和棍,只怕陰陽兩面刀】(諺)指面對面的較量并不可怕,只要在明處就好招架;最怕的是陰一套陽一套,搞陰謀詭計,使人難以防范。
【第21句】:【拔了蘿卜栽上蔥,一茬比一茬辣】 釋義:比喻一個比一個厲害。 例句:年輕輕的,成了這個樣子!唉,真是拔了蘿卜栽上蔥,—茬比一茬辣。
【第22句】:【促風暴雨,不入寡婦之門】
【第23句】:【得人點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
【第24句】:【有人愿意出柴,有人愿意點火】(慣)指有人想制造事端。
【第25句】:【錢無耳,可暗使】
【第26句】:【鞭炮兩頭點——晌到一塊兒】(歇)響:諧“想”。指所想的不謀而合。
【第27句】:【作筏子】見“扎筏子”。
【第28句】:【百拙無一能】(慣)拙:笨。指一點本領、能耐都沒有。
【第29句】:【瞎指揮】(慣)指不顧實際情況地發號施令。
【第30句】:【氣不圓,饃不熟】(諺)圓:滿。 要蒸到蒸籠的氣十分足,饅頭才能蒸熟。比喻做事工夫不到,火候欠缺,事情就難成功。
【第31句】:【冒煙不起火】(慣)比喻心中生氣但不發作。
【第32句】:【拔了蘿卜栽上蔥,一茬比一茬辣】
【第33句】:【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
【第34句】:【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
【第35句】:【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第36句】:【沒到西天,碰上如來佛了】
【第37句】:【挑水尋錯了碼頭】(慣)比喻找錯了地方。
【第38句】:【一手遮天,一手蓋地】
【第39句】:【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第40句】:【見廟就燒香,見佛就叩頭】(慣)比喻到處求人幫忙,不放過可利用的機會。 也作“見著廟門就燒香”。
【第41句】:【打狗要用擒虎力】(諺)比喻降伏一般敵人,也要使出對付強敵的手段,絲毫不能輕敵。
【第42句】:【隨你奸似鬼,也吃洗腳水】
【第43句】:【日頭常晌午】(慣)晌午:中午。 中午的太陽最好。比喻人運氣總是很好。
【第44句】:【鐵嘴鋼牙,柏木舌頭】(慣)柏木:木質堅硬。形容人能說會道,嘴巴厲害。
【第45句】:【刀快不怕脖子粗】(諺)只要砍刀鋒利,哪怕脖子再粗也能砍斷。比喻只要具有無堅不摧的力量,就不怕敵手強硬,不怕困難重重。
【第46句】:【妓愛俏,媽愛鈔】見“鴇兒愛鈔,姐兒愛俏”。
【第47句】:【法字沒多重,萬人抬不動】(諺)法字看起來分量不重,但千人萬人也抬不動它。指國家大法神圣而威嚴,不容侵犯,不可動搖。
【第48句】:【任它狗兒怎樣叫,不誤馬兒走大道】
【第49句】:【城狐不灌,社鼠不熏】
【第50句】:【合唱一臺戲】(慣)比喻勾結在一起做某事。
【第51句】:【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
【第52句】:【有苗留在壟上,有話說在理上】
【第53句】:【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
【第54句】:【事不關己,己不勞心】(諺)指凡事和自己沒有關系的,就不要去勞神費力。 也作事不干己莫操心。 事不關己莫多問。
【第55句】:【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慣)二十四史:指舊時被稱為正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指事情太多太雜,理不出頭緒,不知該從哪里開始說。
【第56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第57句】:【年好過,月好過,日子難過】
【第58句】:【三十年前子靠父,三十年后父靠子】
【第59句】:【經還沒念,就先打起和尚來了】(慣)比喻事情還沒辦成,就先懲罰辦事的人。
【第60句】:【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第61句】:【打開棺材喊捉賊——冤枉死人】(歇)死:本指死亡,轉指程度達到極點。指太冤枉人。
【第62句】:【指著明白的,說糊涂的】(慣)指心里明白,卻裝作糊涂。
【第63句】:【無梁桶——枉提】(歇)梁:提把。本指沒有梁的桶,想提也提不起來;轉指話說了也是白說。
【第64句】:【和尚腦袋——一溜凈光】(歇)形容光光的,什么也沒有。
【第65句】:【樹老根多,人老話多】
【第66句】:【樹根兒不動,樹梢兒白搖】
【第67句】:【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
【第68句】:【槐花黃,舉子忙】
【第69句】:【豆芽不可做柱,丫頭不可做主】
【第70句】:【吃飯先唱湯,不用請藥方】
【第71句】:【嚼舌頭】(慣)指傳閑話,撥弄是非。也指閑聊或互相逗著玩。 也作嚼舌根。 嚼舌頭根。
【第72句】:【房無一間,地無一垅】(慣)形容家境貧寒,一無所有。 也作房無一間,地沒一壟。 房無半間,地無一垅。 地無一壟,房無一間。
【第73句】:【破籃裝泥鰍——走的走,溜的溜】
【第74句】:【把鼻子氣歪了】(慣)形容人特別生氣。
【第75句】:【冒涼腔】(慣)指說話冒失或不切實際。
【第76句】:【男大當婚,女大須嫁】
【第77句】:【長木匠,短鐵匠】(諺)指木匠下料,總要留長點,長了可以裁短;鐵匠打鐵,總要留短點,短了可以鍛長。比喻做事必須留有余地,以便從容處理。
【第78句】:【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行】 釋義:做事留有余地有好處。 例句:“我們不要占便宜,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行。”
【第79句】:【天塌了,還有撐天大漢哩】
【第80句】:【草入牛口——其命不久】(歇)指身陷絕境,性命難保。
【第81句】:【山塌不后退,浪打不低頭】
【第82句】:【外君子而內小人】(慣)比喻外表上像個品行端正的人,實際上是個人格卑鄙的人。
【第83句】:【先生講書,屠夫講豬】
【第84句】:【滾湯潑老鼠,一窩都是死】
【第85句】:【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諺)指只有經過相互比較,才能看出優劣,找出差距。
【第86句】:【打油的錢不買醋】(諺)原指錢款專用。比喻做事應該專一。
【第87句】:【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第88句】:【牛不吃水強按頭】(慣)比喻強迫別人做不愿做的事。 也作“牛不喝水強按頭”。
【第89句】:【門神老了不捉鬼】(諺)門神:舊時貼在大門上護宅的神像。比喻人年歲老了,精力衰弱,辦不了事。
【第90句】:【亮牌子】(慣)比喻明確告訴人自己是干什么的。
【第91句】:【大不欺小,壯不欺老】(諺)欺:欺侮。指人們應該敬老愛幼,不能以強凌弱。
【第92句】:【饑荒年餓不死手藝人】見“荒年餓不死手藝人”。
【第93句】:【獸惡其網,民惡其上】
【第94句】:【人沒了人群找,羊丟了羊群找】(諺)要找人,就到人群中去找;要找羊,就到羊群里去找。指尋人找物必須對路,不能漫無目標。
【第95句】:【魚知三日水,水知三日風】
【第96句】:【作舍道邊,三年不成】
【第97句】:【不愿文章高天下,只愿文章中試官】
【第98句】:【寧吃開心粥,不吃皺眉飯】
【第99句】:【吃在臉上,穿在身上】(諺)吃得好,就會紅光滿面;穿得好,就會精神煥發。指人的外表如何是吃穿好壞的結果。
上一篇:諺語俗語文案一輩子受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